CN103906109B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906109B CN103906109B CN201410171954.9A CN201410171954A CN103906109B CN 103906109 B CN103906109 B CN 103906109B CN 201410171954 A CN201410171954 A CN 201410171954A CN 103906109 B CN103906109 B CN 1039061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s
- sampled point
- cell
- serving cell
- main ser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其方法为: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本发明实施例用于排查干扰小区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数字通信技术的以蜂窝结构小区覆盖范围组成服务区的大容量通信系统。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由这些小区为用户提供上行/下行的通信服务,从而完成了语音或者数据业务的过程。
由于移动通信系统受到地理环境、建筑群格局、基站选址、天馈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小区覆盖的范围并不能完全符合规则蜂窝网络结构的要求,甚至还会有较大的偏离。于是在某些地理区域,会出现多个小区重叠覆盖的现象,可能导致该区域上行和下行信道的干扰问题严重,造成了用户接入失败率高、用户感知差(语音质量差或数据业务传送速率低)以及掉线率高等问题。
现在对于移动通信系统干扰问题的排查工作,主要是通过用户投诉、网络指标监控(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KPI)、路测来触发。即当有用户投诉网络出现接不通、感知差、掉线等问题或者通过网络KPI监控出现以上相关问题时,运营商可以通过路测来确定是否是下行干扰问题所导致,如果是下行干扰问题导致了业务问题,那么需要通过扫频设备或者拨测设备来确定干扰严重的区域主要受到哪些小区的负面影响,然后对于引起干扰问题的小区进行射频(Radio Frequency,RF)优化等工作,以减少干扰问题,提升业务质量。当然,运营商例行的路测工作也能发现网络中干扰问题比较严重的区域。
现有技术往往是业务质量出现问题后,才会触发网络干扰问题的排查工作,属于被动的干扰排查,及时性不好。而通过路测等技术手段采集不同区域中的有用信号的占比(比如信干噪比、信噪比)此类参数来衡量干扰问题的严重性,其统计结果会受到网络负荷时段变化的影响。网络的干扰程度会随着网络负荷的波动产生相应的变化,现有技术很难实现全时段覆盖,也难以紧密跟踪网络的发展状况,而且路测工作往往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路测技术即使能够确定干扰小区对,即受干扰的小区和施加干扰的小区,但是由于路测覆盖面较小,很难做到全面统计全网小区对之间的干扰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和装置,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所述MR中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所述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所述MR总采样点数为所述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报告MR中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信干比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包括:
在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若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且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MR采样点为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将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或,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进而判断所述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所述干扰比大于所述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统计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以及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所述MR中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所述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所述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所述MR总采样点数为所述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测量报告MR中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信干比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个。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若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且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MR采样点为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的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或,所述判断单元用于: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进而判断所述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所述干扰比大于所述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这样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应用的系统结构可以如图1所示,该系统结构包括接入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以及用户接口。其中,终端(UE)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向接入网功能模块上报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该MR一般可以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小区的信号电平强度、各小区有用信号占比、主服务小区的标识(例如小区识别码,即Cell ID)以及其它小区的标识等信息。接入网功能模块再将MR上报给核心网功能模块,核心网功能模块可以为服务器或其它网元设备,用于根据上报的MR进行数据统计,进而确定干扰小区对。用户接口可以为网络维护优化人员提供报警、统计结果的定制输出等功能。
对于基于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技术的通信系统,接入网功能模块可以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及其下挂的所有基站(NodeB),终端通过空口与NodeB交互,NodeB收集的终端上报的MR信息,经过RNC汇总上报给核心网功能模块后,核心网功能模块可以基于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干扰小区对的排查。而对于基于正交频分多路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而言,接入网功能模块可以为演进型基站(eNodeB),用于收集的终端上报的MR信息并上报给核心网功能模块。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核心网功能模块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其中,这里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可以为服务器或者其它网元设备。
具体的,终端可以周期性地或非周期性地对其可检测到信号的小区进行测量,终端可检测到信号的小区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及其它小区,而后终端将检测到的各个小区测量结果形成MR上报给接入网功能模块,该MR中可以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和其它小区的标识,以及主服务小区和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这里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例如可以为CDMA系统中的接收信号码功率(ReceivedSignal Code Power,RSCP),还包括有用信号的占比,例如为信干比(Ec/Io)、信噪比(Ec/No)等。这样,接入网功能模块再将MR进行汇总上报至核心网功能模块。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其它小区不限定为主服务小区所配置的邻区,这里可以理解为同一个MR当中,除主服务小区之外的非主服务区小区都可以作为这里的其它小区。
102、核心网功能模块根据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具体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在接收到MR后,可以根据MR中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一个小区的MR总采样点数。该MR总采样点数可以为每一个小区作为主服务小区时所在的MR数量,也可以是该小区出现的总的MR采样点数量。作为可选项,这里也可以限定只有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该MR采样点才纳入统计,也就是统计的是每一个小区的有效MR采样点数。
示例性的,在获取有效采样点时,可以预设一个第一预设阈值,比如选择RSCP、Ec/Io、Ec/No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基准,例如限定当一个MR采样点中主服务小区A的RSCP≥-105dBm时,该MR采样点才算一个有效采样点,即第一预设阈值为-105dBm。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采用第一预设阈值来获取有效采样点,该实施例中后续对于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或有效覆盖采样点数的统计,是通过第一预设阈值筛选后的有效的MR进行统计的;如果不采用第一预设阈值,那么后续的统计就是针对每一个小区作为主服务小区的所有MR进行统计的。
对于CDMA技术的通信系统或者LTE协作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系统而言,主服务小区可以是为终端进行测量控制等操作的主导小区,同时也为终端提供业务服务。
103、核心网功能模块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具体的,在得到每个小区作为主服务小区的MR有效总采样点数后,可以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其实现方式可以为:在同一MR采样点中,若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作用,且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该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也就是说,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而且信号强度又比较强是确定无效覆盖采样点的两个必要条件。具体来说,对于采用宏分集技术的通信系统而言,确定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作用而且信号强度又比较强的判断依据是: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并结合系统预先设定的宏分集(激活集)的大小来确定是否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来确定MR是否为无效覆盖采样点的;对于没有采用宏分集技术的通信系统而言,其它小区不会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因此,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的这个条件是所有其它小区默认满足的,这样需要确定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比较强即要求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即可。
示例性的,在宽带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等采用宏分集技术的3G通信系统中,对于确定了小区A为主服务小区的MR采样点而言,如果同一MR采样点中另外一个其它小区B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即未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那么这个MR采样点就可以作为小区B对于该小区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统计无效采样点时,可以选择RSCP、Ec/Io、Ec/No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基准,在同一MR采样点中,若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和小区激活集的预设参数设置,其它小区可能不在激活集中,则确定该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其中,宏分集(Macrodiversity)是指移动台同时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站保持联系,从而增强接收信号质量。
举例来说,可以参考3G网络关于一个小区进入激活集或者退出激活集的参数设置,比如现网中预设参数设置主要参考Ec/Io的值,那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选择Ec/Io作为计算基准。由此,小区B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定义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满足其中一种即可:(1)同一MR采样点中,如果小区B的Ec/Io值比最强小区Ec/Io的差值(即最强小区Ec/Io值减去小区B的Ec/Io值)超过6dB而小于12dB,则可以说明小区B的信号强度不是很强,没有强到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也就是在激活集之外,该MR采样点为小区B对于小区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2)同一个MR采样点中,如果小区B的Ec/Io值比最强小区Ec/Io的差值小于等于6dB,但是小区B在该MR中依据Ec/Io由强到弱的排序位次大于激活集的限制(比如,系统设定激活集中小区的数量最大为3个,而小区B的强度是第4位),则可以知道小区B的信号强度大于了第二预设阈值,且根据激活集大小判定了小区B很可能在激活集之外,因此确定该MR为小区B对于小于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这时这里的第二预设阈值就不为一个具体的阈值,而是将小区B的信号强度信息与最强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的差值与阈值6dB和12dB进行了比较,以说明小区B的信号强度大小。
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判定小区B很可能不在激活集中,也就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信号又比较强,那么该小区B所在的MR就为一个无效覆盖采样点。这里的最强小区可以为该MR采样点中Ec/Io值最大的小区。Ec/Io的阈值选为6dB,主要是要参考一个小区进入激活集的信号强度(质量)的要求以及被剔除出激活集的信号强度(质量)的要求,所选取值的大小需要尽量确保是某个小区能够保留在激活集的底线。这里描述小区B很可能不在激活集中,是因为激活集有更新快慢问题,也就是小区有滞后进入激活的情况。
示例性的,在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等2G通信系统,或者LTE通信系统中,没有采用宏分集技术,因此,可以知道,对于该系统而言,不涉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是否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的情况,可以理解为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因此,在该通信系统中,当小区B的信号质量信息大于了第二预设阈值,也就是小区B的信号强度较强,对主服务小区A产生了负面影响,则可以确定小区B和小区A所在的MR采样点为无效覆盖采样点。此时,第二预设阈值的可以理解为小区B的信号强度足够强到比该MR中的最强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低于12dB,对小区A的通信质量产生了较强干扰,当然这里的第二预设阈值也可以为其它的实现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对于LTE-Advanced系统而言,在采用宏分集技术的基础上,如果其它小区不是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宏分集小区,也就是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而且信号强度又较强,即大于了第二预设阈值,则可以确定其它小区所在的MR采样点为无效覆盖采样点。
104、核心网功能模块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105、核心网功能模块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具体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在统计了每一个小区在作为主服务小区时,同一MR采样中的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后,可以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该主服务小区的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而后,可以将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若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根据上述的举例,当小区B对于小区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时,说明小区B的信号在小区A的覆盖范围内产生了较多的干扰影响,小区B和小区A为干扰小区对。该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越高,干扰影响越大,问题越严重。这使得网络维护人员对这一干扰小区对进行了精确地定位,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举例来说,这里的第三预设阈值可以设置为20%~30%等,也可以为其它值,这里不做限定。当然,也可以不限定第三预设阈值,可以按照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输出至用户接口,以便于技术人员根据输出结果采取相应的干扰消除工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MR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这样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应用于WCDMA等3G系统中,在实施例一提供的步骤101~步骤104的基础上,将步骤105替换为如下的步骤106~步骤108,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106、核心网功能模块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具体的,在得到每个小区作为主服务小区的MR有效总采样点数后,在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的同时,可以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其实现方式可以为:在同一MR采样点中,若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则确定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由于WCDMA等3G系统本身有宏分集也就是激活集的概念,所以需要满足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和其它小区在激活集当中,则可确定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其所在的MR为有效覆盖采样点。
示例性的,在WCDMA等3G通信系统中,对于确定了小区A为主服务小区的MR采样点而言,如果同一MR采样点中另外一个其它小区B的信号足够强到对终端的信号质量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即产生了宏分集增益作用,那么这个MR采样点就可以作为小区B对于该小区A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统计有效覆盖采样点时,可以选择RSCP、Ec/Io、Ec/No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基准,在同一MR采样点中,确定该MR采样点是否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
举例来说,可以参考网络关于一个小区进入激活集或者退出激活集的参数设置,依据上述说明的现网中预设参数设置主要参考Ec/Io的值,选择Ec/Io作为计算基准。由此,小区B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定义可以定义为:同一MR采样点中,如果小区B的Ec/Io值比最强小区Ec/Io的差值(即最强小区Ec/Io值减去小区B的Ec/Io值)小于或等于6dB(如果小区B恰为最强小区,那么差值就为0),而且小区B在该MR采样点中依据信号强度(质量)由强到弱的排序位次没有超过激活集的限制(比如,系统设定激活集中小区数量最大为3个,而小区B排在前3位),就可以判定小区B的信号足够强(或足够好),很可能加入到激活集,从而对终端的信号质量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那么则可以确定该MR为小区B对于小于A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即小区B对于小区A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增加一个计数。
这里的最强小区可以为该MR采样点中Ec/Io值最大的小区。Ec/Io的阈值选为6dB,主要是要参考一个小区进入激活集的信号强度(质量)的要求以及被剔除出激活集的信号强度(质量)的要求,所选取值的大小需要尽量确保是某个小区能够保留在激活集的底线。第二预设阈值与上述步骤103中的类似,可以不为一个具体的阈值,将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与最强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例如Ec/Io)的差值与阈值6dB进行比较,以说明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大小。也可以为其它的实现方式,这里不做限定。
针对所有小区A作为主服务小区,同时又有小区B出现的MR采样点进行遍历之后,就得到了一个小区B对于小区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和有效覆盖采样点数。
107、核心网功能模块将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例如这里的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就可以为小区B对于小区A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除以小区A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
108、若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核心网功能模块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示例性的,如果小区B对于小区A的无效覆盖采样点的占比比较高,大于了第三预设阈值,同时小区B对于小于A的有效覆盖采样点的占比相对比较低,小于了第四预设阈值,那么可以说明小区B的信号在小区A的覆盖范围内产生了较多的干扰影响,小区B和小区A为严重干扰小区对。当两个占比差异性较大,那么干扰的问题越严重,由于考虑了移动通信系统中不可避免的覆盖重叠的情况,对于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的干扰小区对就更应当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干扰问题。
这里的第四预设阈值例如可以设置为5%,也可以为其它值,这里不做限定。也可以按照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的差异值由大到小的顺序输出至用户接口,以便于技术人员根据输出结果开展干扰消除工作。
针对WCDMA等3G系统,为了方便统计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较高,同时有效覆盖采样点的占比相对又比较低的情况,可替换的,在步骤101~步骤104以及步骤106~步骤108的基础上,将步骤108替换为步骤109~步骤110。
109、核心网功能模块将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
110、核心网功能模块判断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干扰比大于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如果干扰比超过了第五预设阈值,那么上述举例的小区B和小区A这样的小区对就为干扰问题亟待解决的小区。干扰比越大,问题越严重。
这里的第五预设阈值例如可以为3或4等等,也可以为其它值,这里不做限定。由于核心网功能模块能够收集全网的MR数据,所以通过遍历计算,可以得到所有存在重叠覆盖的区域的小区对之间的干扰状况,再通过附加的用户接口,可以为网络维护人员输出统计列表,或者直接提供告警服务,比如按照小区对之间的干扰比由大到小的顺序输出,便于技术人员针对干扰小区对开展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对于GSM、LTE R8等系统而言,在同一MR中,如果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较强,则对主服务小区就会造成干扰,因此,可以只需要计算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来确定干扰小区对,不需要进一步计算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不必要计算干扰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WCDMA等3G系统,包括: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根据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一步的,还可以统计有效覆盖采样点的占比,进而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有效覆盖采样点的占比的比值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这样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装置01,该装置01可以为上述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核心网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该装置01包括第一获取单元011、统计单元012、第二获取单元013、第三获取单元014以及判断单元015。
第一获取单元011,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统计单元012,用于根据MR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第二获取单元013,用于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第三获取单元014,用于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判断单元015,用于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可选的,测量报告MR中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信干比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第二获取单元013可以具体用于:
在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若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则确定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具体的,若其它小区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而且信号强度又比较强,则确定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对于WCDMA等采用宏分集技术的通信系统而言,未能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而且信号强度又比较强所依据的是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是否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系统预先设定的激活集(宏分集)的大小来确定。
可选的,判断单元015可以具体用于:
将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可选的,针对WCDMA等3G系统,第二获取单元013还可以用于:
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第三获取单元014,还可以用于将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可选的,针对WCDMA等3G系统,第二获取单元013可以具体用于:
在同一MR采样点中,若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对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即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同时该其它小区按照信号强度信息从强到弱的排序的序号小于或等于系统预设的激活集的大小,则确定MR采样点为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
可选的,针对WCDMA等3G系统,判断单元015可以具体用于:
若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且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可选的,针对WCDMA等3G系统,判断单元015可以具体用于:
将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
判断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干扰比大于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统计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以及判断单元,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MR中包括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统计单元用于根据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MR总采样点数为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其它小区对于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将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主服务小区与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这样能够在网络侧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统计,及时地确定干扰小区对和干扰程度,方便地实现全网层面的干扰排查,并节省了资源。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设备和系统中,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包括,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且上述的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所述MR中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所述MR总采样点数为所述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是确定无效覆盖采样点的必要条件;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进而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MR中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信干比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包括:
在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若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则确定所述MR采样点为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将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或,所述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包括: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进而判断所述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所述干扰比大于所述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6.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统计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第三获取单元以及判断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MR,所述MR中包括所述终端测量到的各个小区中的主服务小区的标识及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其它小区的标识及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
所述统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标识统计出每个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总采样点数,所述MR总采样点数为所述主服务小区所在的MR数量或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MR数量;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是确定无效覆盖采样点的必要条件;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判断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是否为干扰小区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报告MR中的信号强度信息包括所述各个小区的接收信号绝对强度、信干比和信噪比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在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若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未能对所述终端的信号质量产生宏分集增益作用,且所述其它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大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MR采样点为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无效覆盖采样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第三预设阈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干扰小区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同一MR采样点中所述其它小区对于所述主服务小区的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是根据所述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信息进行判断所得到的MR数量;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还用于将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数与所述MR总采样点数作比获取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
所述判断单元用于:
若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且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小于第四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或,所述判断单元用于:
将所述无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与所述有效覆盖采样点占比作比,获取干扰比,进而判断所述干扰比是否大于第五预设阈值,若所述干扰比大于所述第五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主服务小区与所述其它小区为所述干扰小区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1954.9A CN103906109B (zh) | 2014-04-25 | 2014-04-25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71954.9A CN103906109B (zh) | 2014-04-25 | 2014-04-25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6109A CN103906109A (zh) | 2014-07-02 |
CN103906109B true CN103906109B (zh) | 2018-12-28 |
Family
ID=50997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71954.9A Active CN103906109B (zh) | 2014-04-25 | 2014-04-25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90610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8588B (zh) * | 2014-08-08 | 2018-10-3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lte系统干扰核查方法及装置 |
CN105682112A (zh) * | 2014-11-20 | 2016-06-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4333492A (zh) * | 2014-11-26 | 2015-02-0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通信网络结构合理性的方法及装置 |
CN104955090B (zh) * | 2015-04-30 | 2018-12-14 |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干扰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4811989B (zh) * | 2015-04-30 | 2018-09-25 |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6856608B (zh) * | 2015-12-09 | 2019-12-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lte网络基站覆盖有效性评估方法和装置 |
CN106937306B (zh) * | 2015-12-30 | 2019-10-1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
CN108738064B (zh) * | 2017-04-18 | 2021-08-1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 | 上行干扰定位方法及装置 |
CN106993304B (zh) * | 2017-05-05 | 2019-12-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超级小区故障监控方法、可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
CN111246515B (zh) * | 2018-11-28 | 2023-04-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确定干扰源小区的上行干扰贡献度的方法和装置 |
CN111263382B (zh) * | 2018-12-03 | 2023-04-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
CN110225536B (zh) * | 2019-06-10 | 2022-06-03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外部干扰源的确定方法及设备 |
CN112566133B (zh) * | 2020-10-30 | 2022-09-13 | 深圳国人无线通信有限公司 | 室外宏基站射频信号覆盖优化的方法和系统 |
CN115865628B (zh) * | 2022-12-01 | 2023-08-29 | 中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多基站协作的无线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49A (zh) * | 2009-05-04 | 2009-09-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基于扫频和手机测量报告的自主频率优化方法 |
CN102083081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检测无线网络过覆盖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83346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bis口信令中测量报告的过覆盖判断方法 |
CN103052104A (zh) * | 2011-10-11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室分信号泄露检查方法及装置 |
CN103686767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te网络的天线下倾角调整方法及装置 |
-
2014
- 2014-04-25 CN CN201410171954.9A patent/CN10390610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47449A (zh) * | 2009-05-04 | 2009-09-30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 基于扫频和手机测量报告的自主频率优化方法 |
CN102083081A (zh) * | 2009-11-30 | 2011-06-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检测无线网络过覆盖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052104A (zh) * | 2011-10-11 | 2013-04-1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室分信号泄露检查方法及装置 |
CN102883346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bis口信令中测量报告的过覆盖判断方法 |
CN103686767A (zh) * | 2013-12-12 | 2014-03-26 |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te网络的天线下倾角调整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906109A (zh) | 201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906109B (zh)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
US8831586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orting neighbor cell information | |
CN102457890B (zh) | 一种实现路测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3906104B (zh) | 一种定位覆盖空洞的方法及装置 | |
EP2250832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EP2717613B1 (en) |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drive test data | |
CN104168588B (zh) | 一种lte系统干扰核查方法及装置 | |
CN106358213B (zh) | 室内分布系统的评估方法和装置 | |
CN103796227B (zh) | 进行无线信号覆盖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9121155A (zh) | 通信系统覆盖能力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7318123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终端、无线网络、无线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 |
CN103298024B (zh) | 一种无线网络的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5959976B (zh) | 基于测量报告的VoLTE分析方法 | |
CN105188074B (zh) | 小区信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基站 | |
CN106879017A (zh) | 一种lte网络覆盖质量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3906096B (zh) | 一种测量报告中测量信息的采集方法及装置 | |
CN110430596B (zh) | 无线信号覆盖区域的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263389B (zh) | 一种Volte语音质量问题的自动化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027138B (zh) | 一种室分隐性故障排查方法及装置 | |
CN103747474A (zh) | 一种通过测量报告计算评估网络结构问题区域的方法 | |
CN104427532B (zh) | 频点带内干扰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3634838A (zh) | 最小化路测测量结果上报方法和设备 | |
CN106535205B (zh) | 频率重耕小区设置方法及系统 | |
EP3304966B1 (en) | Establishing usefulness of remote antenna uni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CN106998563A (zh) | 一种基于网络性能的室分系统预警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