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82112A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82112A CN105682112A CN201410670574.XA CN201410670574A CN105682112A CN 105682112 A CN105682112 A CN 105682112A CN 201410670574 A CN201410670574 A CN 201410670574A CN 105682112 A CN105682112 A CN 10568211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plot
- adjacent cell
- drive test
- test point
- described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系统强干扰小区确定的准确度。该方法为: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网络规划中,需要确定小区的强干扰小区,目前确定干扰小区的主要方案如下:
申请号为200910238638.3的技术方案中,以路测点的干扰小区的功率I和主服务小区的功率C的比值I/C作为基本指标,统计每个路测点的基本指标,计算同一主服务小区和同一干扰小区的功率的比值的和作为该主服务小区与该干扰小区的小区间的干扰值,根据干扰值的大小判定小区间相互干扰的强度。该方案中,由于路测点是实测数据,不能保证每个小区的路测点的总数相当,将多个路测点中同一主服务小区和同一干扰小区的功率的比值的和作为该主服务小区与该干扰小区的小区间的干扰值,统计并不准确。
申请号为201210176395.1的技术方案中,以栅格为统计基本单元,对于落在当前栅格i中的路测点的信号强度从大到小进行排序,确定排名前w的路测点的归属小区,分别计算排名前w的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排名第w的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将差值满足设定条件的小区作为当前栅格的干扰小区。该方案中,以栅格为统计基本单元,由于测量报告(MR)路测数据不提供经纬度坐标,无法统计落在栅格内的采样点的信号强度,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MR路测数据类型。
申请号为201310654997.8的技术方案中,根据MR数据统计每一个小区被路测点上报为干扰小区的次数,以及该次数与归属于该干扰小区的路测点总数的比值作为干扰系数,当该次数和干扰系数均大于相应门限值时,此小区为强干扰小区。其中,归属与该干扰小区的路测点总数中包括了该干扰小区为主服务小区时的路测点,该方法基于归属于小区的路测点数目作为干扰小区衡量的基础条件,而干扰小区衡量的是干扰其他小区的能力,因此将自身小区的归属路测点参与计算,并不合理,并且该方法中没有考虑信号强度的限制,容易将弱覆盖的小区也混淆在干扰小区的筛选过程中,并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用以提高系统强干扰小区确定的准确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该实施例中,通过统计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个路测点中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以及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通过提高统计得到的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准确性,达到提高确定的强干扰小区的准确性目的。
优选地,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该实施例中,统计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根据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通过提高统计得到的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准确性,达到提高确定的强干扰小区的准确性的目的。
优选地,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包括: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强干扰小区确定的详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强干扰小区确定的详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进行强干扰小区确定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101:测量获得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优选地,测量获得的信号强度为实际接收功率值。
具体实施中,将实际测量获得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加载到内存,判断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再将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排序,将排序后的数据存储到新的文件中。
步骤102:遍历每个路测点,根据该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针对任一路测点,确定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该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该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该邻小区为该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路测点,得到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例如,路测点1的主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为小区2,在路测点1测量获得的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在路测点1测量获得的主小区1的信号强度与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则针对路测点1邻小区2为主小区1的重叠覆盖小区,则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为1;路测点2的主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也为小区2,在路测点2测量获得的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在路测点2测量获得的主小区1的信号强度与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则针对路测点2邻小区2为主小区1的重叠覆盖小区,则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为2。
具体实施中,若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量系统与当前评估的系统一致时,直接使用该实际测量获得的信号强度进行计算;若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量系统与当前评估的系统不一致,根据测量系统与当前评估的系统之间的转换公式进行转换。
本发明实施例中,假设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量系统与当前评估的系统一致,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对于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测量系统与当前评估的系统一致的情形,只需进行简单转换即可。
步骤103:遍历每个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同一主小区的路测点的个数,得到该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例如,路测点1的主服务小区为小区1,路测点2的主服务小区为小区2,路测点3的主服务小区为小区1,路测点4的主服务小区为小区1,路测点5的主服务小区为小区2,则确定小区1的归属路测点个数为3,小区2的归属路测点个数为2。
步骤104:根据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该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针对任一路测点的任一邻小区,计算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该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该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该邻小区为该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该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路测点,得到每个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每个邻小区对应的出现次数中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出现次数,确定的该出现次数对应的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例如,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主小区1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确定邻小区2为主小区1的强干扰小区,则邻小区2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为1;主小区3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主小区3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确定邻小区2为主小区3的强干扰小区,则邻小区2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为2。
更为优选地,计算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该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确定该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否则,该主小区不参与小区的强干扰小区的统计。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第一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该具体实施例中,定义P用于存储主小区与该主小区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定义Q用于存储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且元素均初始化为零。
其中pi,j∈P,qi∈Q,i表示第i个主小区,j表示为第j个邻小区,N表示主小区的总个数,假设i∈[0,N-1],j∈[0,N-1],则P的维度为N*N,Q的维度为N。
判断邻小区j为主小区i的重叠覆盖小区的依据为:邻小区j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POWERTH,主小区i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j的信号强度之差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ΔTH。遍历每个路测点,当邻小区j是主小区i的重叠覆盖小区时,则相应的pi,j加1,直至所有路测点遍历完毕,得到P的最终结果。并且,遍历每个路测点,找到当前路测点的主小区i,则相应的qi加1,直至所有路测点遍历完毕,得到Q的最终结果。
该具体实施例中,定义StrongCellNum一维列表用于存储每个邻小区作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并将其中的元素全部初始化为零。其中,定义si∈StrongCellNum,i∈[0,N-1],StrongCellNum的维度为N。
遍历每个主小区,当主小区i的归属路测点个数qi小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时,该主小区不参与强干扰小区的统计。当主小区i的归属路测点个数qi大于或等于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时,遍历主小区i的每个邻小区,计算邻小区j对主小区i的比值ri,j,计算公式如下:
当ri,j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rth时,确定邻小区j是主小区i的强干扰小区,邻小区j为强干扰的小区次数增加1,即sj加1。直至遍历每个路测点,得到每个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遍历StrongCellNum,当si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时,小区i是系统的强干扰小区,直至遍历完毕,得到强干扰小区列表。
该实施例中,通过统计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根据每个路测点中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以及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通过提高统计得到的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准确性,达到提高确定的强干扰小区的准确性目的。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进行强干扰小区确定的详细方法流程如下:
步骤201:测量获得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优选地,测量获得的信号强度为实际接收功率值。
具体实施中,将实际测量获得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加载到内存,判断数据格式是否正确,再将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值按照从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排序,将排序后的数据存储到新的文件中。
步骤202:遍历每个路测点,根据主小区的信号强度、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针对任一路测点,确定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该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该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该邻小区为该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路测点,得到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例如,路测点1的主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为小区2,在路测点1测量获得的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在路测点1测量获得的主小区1的信号强度与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则针对路测点1邻小区2为主小区1的重叠覆盖小区,则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为1;路测点2的主小区为小区1、邻小区也为小区2,在路测点2测量获得的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且在路测点2测量获得的主小区1的信号强度与邻小区2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则针对路测点2邻小区2为主小区1的重叠覆盖小区,则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为2。
步骤203: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例如,主小区1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为1,主小区3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为2,主小区4与邻小区2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为3,则邻小区2对应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值为1+2+3等于6。
以下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第二实施例的实现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该具体实施例中,定义P用于存储主小区与该主小区的每个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定义Q用于存储每个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且元素均初始化为0。
其中pi,j∈P,qi∈Q,i表示第i个主小区,j表示为第j个邻小区,N表示主小区的总个数,假设i∈[0,N-1],j∈[0,N-1],则P的维度为N*N,Q的维度为N。
判断邻小区j为主小区i的重叠覆盖小区的依据为:邻小区j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POWERTH,主小区i的信号强度和邻小区j的信号强度之差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ΔTH。遍历每个路测点,当邻小区j是主小区i的重叠覆盖小区时,则相应的pi,j加1,直至所有路测点遍历完毕,得到P的最终结果。
该具体实施例中,定义StrongCellPointNum一维列表用于存储每个邻小区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并将其中的元素全部初始化为0。其中si∈StrongCellPointNum,i∈[0,N-1],StrongCellPointNum的维度为N,N表示邻小区的个数。
遍历每个主小区,计算包含邻小区j的每个主小区与邻小区j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即sj=sj+pi,j,直至遍历每个主小区,统计得到邻小区j对应的所有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值sj。
遍历StrongCellPointNum,当sj大于预设的第二门限值时,确定邻小区j是系统的强干扰小区,直至遍历完毕,得到强干扰小区列表。
该实施例中,统计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根据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该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确定该主小区与该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通过提高统计得到的每个路测点的主小区与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准确性,达到提高确定的强干扰小区的准确性的目的。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三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在赘述,如图3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302,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单元303,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304,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302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304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更为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在赘述,如图4所示,该设备主要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处理器401用于读取存储器4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处理器401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处理器401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处理器401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其中,在图4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401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4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处理器401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402可以存储处理器401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该装置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5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502,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503,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502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503具体用于: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还提供了另一种设备,该设备的具体实施可参见上述第二实施例中的描述,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如图6所示,该设备主要包括处理器601和存储器602,处理器601用于读取存储器6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优选地,处理器601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优选地,处理器601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4)
1.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5.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包括: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包括: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8.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确定主服务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所述路测点的个数,得到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和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的任一所述邻小区,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确定得到的所述比值大于预设的重叠覆盖比例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强干扰小区,将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为强干扰小区的出现次数;
确定所述出现次数大于第一预设门限值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还用于:
计算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与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的比值之前,确定所述主小区的归属路测点个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归属路测点数门限值。
12.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路测点的主小区的信号强度和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
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用于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根据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以及预设的信号强度门限值,确定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干扰小区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每个所述路测点的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确定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覆盖次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针对任一所述路测点,确定所述主小区的邻小区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的所述信号强度门限值,且确定所述主小区的信号强度与所述邻小区的信号强度的差值小于预设的切换带门限值时,确定所述邻小区为所述主小区的重叠覆盖小区,将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增加1;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得到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小区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遍历每个所述路测点,计算包含同一所述邻小区的每个所述主小区与所述邻小区之间的重叠覆盖次数的和,得到每个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
确定所述邻小区对应的和值中大于第二预设门限值的和值所对应的所述邻小区为系统的强干扰小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70574.XA CN105682112A (zh) | 2014-11-20 | 2014-11-20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670574.XA CN105682112A (zh) | 2014-11-20 | 2014-11-20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82112A true CN105682112A (zh) | 2016-06-15 |
Family
ID=56958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670574.XA Pending CN105682112A (zh) | 2014-11-20 | 2014-11-20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682112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852A (zh) * | 2017-12-15 | 2019-06-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重合小区的节能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2236A (zh) * | 2007-12-25 | 2008-07-02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Td-scdma终端及其干扰小区信息检测和信道估计的方法 |
CN102761889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无线网络结构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883346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bis口信令中测量报告的过覆盖判断方法 |
CN103188183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规划仿真中c-rs干扰噪声比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3906109A (zh) * | 2014-04-25 | 2014-07-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EP2753037A1 (en) * | 2011-09-26 | 2014-07-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
-
2014
- 2014-11-20 CN CN201410670574.XA patent/CN10568211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2236A (zh) * | 2007-12-25 | 2008-07-02 | 北京天碁科技有限公司 | Td-scdma终端及其干扰小区信息检测和信道估计的方法 |
CN102761889A (zh) * | 2011-04-25 | 2012-10-3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评估无线网络结构的方法及系统 |
EP2753037A1 (en) * | 2011-09-26 | 2014-07-09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terference control |
CN103188183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te规划仿真中c-rs干扰噪声比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2883346A (zh) * | 2012-09-20 | 2013-01-16 |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bis口信令中测量报告的过覆盖判断方法 |
CN103906109A (zh) * | 2014-04-25 | 2014-07-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干扰排查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6852A (zh) * | 2017-12-15 | 2019-06-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重合小区的节能方法及装置 |
CN109936852B (zh) * | 2017-12-15 | 2022-05-1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 一种覆盖重合小区的节能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70207818A1 (en) | Method for differentiating power distribution areas and phases by using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 |
CN106937303B (zh) | 一种基站测试方法及系统、终端、云服务器 | |
CN110769452A (zh) | 基站经纬度异常识别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09257125B (zh) | 一种基站天馈接反的检测方法和装置 | |
CN113365305B (zh) | 网络覆盖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6295911A (zh) | 一种基于层析分析法的电网支路参数评价方法 | |
CN102957572B (zh) | 一种系统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09982365B (zh) | 基于仿真和mro数据的天馈问题核查方法及装置 | |
CN106384023A (zh) | 基于主路径的混合场强预测方法 | |
CN112985867B (zh) | 舵机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8513306B (zh) | 基于测试大数据的网络覆盖预测方法 | |
CN115267641B (zh) | 同塔双回输电线路中电流互感器误差异常识别方法、系统 | |
CN112995893B (zh) | 一种指纹定位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CN108072858A (zh) | 电能表质量管理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
CN103743878A (zh) | 水质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5682112A (zh) | 一种强干扰小区确定方法及装置 | |
CN105744537B (zh) | 一种天线覆盖性能评估方法及装置 | |
CN114339827B (zh) | 基站经纬度校准方法及装置 | |
CN111122813A (zh) | 基于区域地下水流场方向的水质类别评价方法 | |
CN114397534B (zh) | 一种电压暂降故障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 |
CN105828342A (zh) | 一种确认邻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5269418A (zh) | 一种覆盖率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5188071B (zh) | 一种测试终端功耗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06547979B (zh) | 工位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06528397A (zh) | 一种软件测试方法及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