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93527A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93527A CN103893527A CN201210587147.6A CN201210587147A CN103893527A CN 103893527 A CN103893527 A CN 103893527A CN 201210587147 A CN201210587147 A CN 201210587147A CN 103893527 A CN103893527 A CN 10389352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ts
- radix
- concentrated solution
- ethanol
- supernata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
背景技术
咽喉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是吞咽食物、呼吸空气、发音的器官,患有不同程度的咽喉炎病人占人群中的40%。慢性咽喉炎如久治不愈易成链球菌、链霉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细菌及病毒流注关节及脏腑,出现心脏病、胸膜炎、类风湿关节炎、肺结核、咽喉肿瘤、食道肿瘤等难治之症,多与慢性咽喉炎的失治误治有关。
在世界范围内,由于环境污染治理不利及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已成为引起死亡的几大“杀手”之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空气污染类型正在由煤烟型向燃油混合型转变,首要污染物由烟尘转为氮氧化物,此外,现代人的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更增加了呼吸系统的负担。一些新兴的产业和职业不可避免地增加职业性肺损害的机会。还有居室中小环境的变化,如居室装修、厨房烹调油烟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威胁。随着空气污染和环境恶化,呼吸系统的发病率相对以前有相应的上升。
目前西药治疗只能临时控制病情,服用太多消炎药,抗生素或磺胺类药会导致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减退,致使病情反复难愈。
养阴清肺糖浆是目前市售的一种有效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其采用地黄、玄参、麦冬、甘草、牡丹皮、川贝母、白芍、薄荷脑制成。该方以地黄、玄参、麦冬为主药,以滋阴润燥,其中麦冬、玄参可凉血,玄参还可解毒利咽。白芍敛阴泄热,牡丹皮凉血消肿,川贝母清肺润燥化痰,共为本方辅药。少佐薄荷脑散邪利咽,甘草和药解毒。诸药配伍,清滋并施,共奏养阴清肺、清利咽喉之功。
该药物具有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功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养阴清肺糖浆的制法为:将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合并水煎液,浓缩至适量,将牡丹皮、川贝母、白芍用60%乙醇提取;将上述水煮浓缩液与乙醇提取液合并混匀,静置,吸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用适量70%乙醇转溶,充分混匀,静置,吸取上清液,沉淀用同法再溶解一次,滤除沉淀,合并两次溶液,回收乙醇,浓缩至适量,将上述备用液与浓缩液合并,加入0.3%苯甲酸钠搅匀,加入单糖浆和薄荷脑搅匀,静置、灌装。该药物口服,一次20ml,一日2次。
该药物具有较好的疗效,但是该制备方法涉及三次静置,每次静置时间为72小时,耗时非常长。如果能够改进制备方法,对该药物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所述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4—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回收乙醇,浓缩液加8—10倍量水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4—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提洗脱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中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6)、(7)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
所述步骤(8)中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的密度为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的密度为1.06;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胶囊、合剂、糖浆剂或口服液。剂型的选择和辅料的用量均属于现有技术。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4—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回收乙醇,浓缩液加8—10倍量水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4—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提洗脱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中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6)、(7)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
所述步骤(8)中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的密度为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的密度为1.06;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保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祛痰镇咳作用,服用安全。通过动物实验,我们意想不到地发现,本发明工艺制备的药物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更优异的镇咳作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运用中医理论分析处方组成,根据各药味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的研究结果,研究得到了合理、稳定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出了质量稳定可控、疗效与现有市售剂型相比显著提高、患者服用剂量减少、生物利用度提高的药物制剂。本发明工艺极大地缩短了药品制备时间,提高了产能,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并不以此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6;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50g。
实施例2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3;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3,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8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30%乙醇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2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3;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20g。
实施例3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3;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8,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90%乙醇4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3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3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4;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35g。
实施例4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10,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4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5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5;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60g。
实施例5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1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50%乙醇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6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9;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45g。
实施例6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60%乙醇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7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7;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53g。
实施例7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10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10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8;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08;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36g。
实施例8
一.处方
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二.制法
1.配比原料:地黄500g玄参400g麦冬300g甘草100g牡丹皮200g川贝母200g白芍200g薄荷脑0.625g;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密度为(70℃)1.08;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8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80%乙醇4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密度(70℃密度)为1.10;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本发明药物555g。
实施例9:制备合剂
取实施例1所得本发明药物100g,加入木糖醇50g、麦芽糖醇50g,溶于4ml聚乙二醇400中,搅匀,加水稀释至1000ml,制得合剂,每瓶装100ml。
实施例10:动物实验一: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养阴清肺糖浆(批号:20110625),由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生产
动物:ICR小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03。
氯化铵(批号:20090127),天津亚太龙兴化工有限公司
苯酚红(批号:20081128),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
UV750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取健康ICR小鼠72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组,氯化铵阳性对照组(0.5g/kg),养阴清肺提取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低、中、高剂量组(1.68、3.36、6.72g生药/kg),养阴清肺糖浆组(6.72g生药/kg),除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外,其他给药组均按上述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5天,给药体积为20ml/kg。末次给药前禁食12h,末次给药后0.5小时腹腔注射5%酚红生理盐水溶液10ml/kg,0.5小时后断颈处死小鼠,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腺软骨至气管分支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碱性生理盐水(生理盐水2ml+1N氢氧化钠0.1ml)溶液的试管中,经室温放置2小时后,将气管洗脱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于546nm波长处测其吸光度,通过酚红标准曲线计算每只小鼠气管酚红含量。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统计。
二.结果:见表1。
表1:养阴清肺提取物给药五天对小鼠祛痰作用的影响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P<0.01
结果表明:养阴清肺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该提取物能明显促进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说明此发明提取物有很好的祛痰作用。在同等剂量下,养阴清肺提取物与原剂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施例11:动物实验二:本发明药物对氨水引发小鼠咳嗽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养阴清肺糖浆(批号:20110625),天津中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乐仁堂制药厂生产复方甘草片(批号090119)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浓氨水:天津市东丽区泰兰德化学试剂厂
动物:ICR小鼠,由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许可证号:SCXK(京)2002—0003。
取健康ICR小鼠72只,体重18~22g,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对照组,复方甘草片阳性对照组(0.5g/kg),养阴清肺提取物(按实施例1方法制备)低、中、高剂量组(1.68、3.36、6.72g生药/kg),养阴清肺糖浆组(6.72g生药/kg),除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纯净水外,阳性药复方甘草片于实验当天给药1次,其他给药组均按上述给药剂量连续灌胃给药5天,给药体积为20ml/kg。各组于末次给药后1小时,将小鼠置于倒置的500ml烧杯内,吸取0.3ml浓氨水注入50mg棉球后放入烧杯内,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和3分钟内小鼠咳嗽次数(典型咳嗽是小鼠腹肌收缩,同时张大嘴,伴有咳声),实验数据用方差分析统计。
二.结果:见表2。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与养阴清肺糖浆组比#P<0.05
结果表明:养阴清肺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提示该提取物能明显能明显延长氨水诱导的小鼠咳嗽潜伏期,降低咳嗽次数。养阴清肺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剂量下,能明显减少氨水诱导小鼠的咳嗽次数,并且高剂量组3分钟内咳嗽的次数与原剂型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本提取物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作用优于原剂型。
Claims (10)
1.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4—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回收乙醇,浓缩液加8—10倍量水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4—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提洗脱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中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6)、(7)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
所述步骤(8)中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的密度为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的密度为1.06;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含有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学可接受的辅料选自淀粉、微晶纤维素、蔗糖、糊精、乳糖、糖粉、葡萄糖、氯化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微粉硅胶、维生素C、半胱氨酸、柠檬酸和亚硫酸钠、木糖醇、麦芽糖、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丸剂、片剂、胶囊、合剂、糖浆剂或口服液。
8.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以8—10倍量水煮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4—6倍量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的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2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回收乙醇,浓缩液加8—10倍量水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4—6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提洗脱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2—5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30%—9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0—50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3—1.10;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浓缩液A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中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所述步骤(4)、(6)、(7)中乙醇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40%-80%;
所述步骤(8)中浓缩液I在70℃下的密度为1.05—1.08。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配比原料:地黄250份、玄参200份、麦冬150份、甘草50份、牡丹皮100份、川贝母100份、白芍100份、薄荷脑0.3125份;
(2)按原料配比称取各原料,备用;
(3)地黄、玄参、麦冬、甘草水煮两次,第一次加水8倍量提取2小时,第二次加水8倍量提取1.5小时,合并水煎液,减压浓缩,得浓缩液A,浓缩液A在70℃的密度为1.05;
(4)牡丹皮、川贝母、白芍以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提取两次,第一次加乙醇6倍量提取1.5小时,第二次加乙醇4倍量提取1小时,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至在70℃下的密度为1.05,回收乙醇;浓缩液加水10倍量稀释,过D101型大孔树脂,水洗除杂,以70%乙醇5倍柱体积洗脱,得到提洗脱液B;
(5)将浓缩液A和洗脱液B合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C及沉淀D;
(6)沉淀D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E及沉淀F;
(7)沉淀F加4倍量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80%乙醇转溶,混匀,冷处静置48小时,吸取上清液,得上清液G;
(8)将上清液C、E、G混合,减压浓缩,得浓缩液I,浓缩液I在70℃的密度为1.06;
(9)将薄荷脑加入浓缩液I中,即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7147.6A CN103893527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587147.6A CN103893527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93527A true CN103893527A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0985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587147.6A Pending CN103893527A (zh) | 2012-12-28 | 2012-12-28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93527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512A (zh) * | 2014-12-19 | 2015-04-29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咽部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11745A (zh) * | 2016-11-25 | 2017-03-22 |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玄麦甘桔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4452A (zh) * | 2004-11-12 | 2005-07-06 |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养阴清肺滴丸 |
US20110318438A1 (en) * | 2010-06-24 | 2011-12-29 | William Kam Kit Chung | Pharmacologically effective composition of herbs for treatment on symptoms of influenza and colds |
-
2012
- 2012-12-28 CN CN201210587147.6A patent/CN10389352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34452A (zh) * | 2004-11-12 | 2005-07-06 | 北京正大绿洲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养阴清肺滴丸 |
US20110318438A1 (en) * | 2010-06-24 | 2011-12-29 | William Kam Kit Chung | Pharmacologically effective composition of herbs for treatment on symptoms of influenza and colds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吴杲等: "养阴清肺口服液制备方法的比较研究", 《药学服务与研究》, vol. 5, no. 2, 30 June 2005 (2005-06-30) * |
宗全和: "《中医方剂通释卷二》", 31 January 1995, article "养阴清肺汤", pages: 281-282 - 281 * |
王爽等: "白芍药材的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黑龙江医药》, vol. 21, no. 3,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
顾觉奋: "《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在制药工业上的应用》", 30 April 2008, article "大孔网状聚合物吸附剂在中药、天然药物分离纯化上的应用", pages: 246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47512A (zh) * | 2014-12-19 | 2015-04-29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咽部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547512B (zh) * | 2014-12-19 | 2018-01-12 | 青岛市市立医院 | 一种治疗咽部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511745A (zh) * | 2016-11-25 | 2017-03-22 | 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玄麦甘桔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549060B (zh) | 一种含有麻黄的治疗支气管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19367A (zh) | 一种治疗慢性咽喉炎及声带疾病的药物 | |
CN104189588A (zh) | 一种维c银翘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302672A (zh) | 一种金银花含片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93527A (zh)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04536B (zh) | 一种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95048A (zh) | 一种用于治疗小儿口舌生疮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3394002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2836254A (zh) | 一种用于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45081A (zh) | 一种祛痰止咳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893529A (zh)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585515A (zh) | 用于治疗儿童营养性贫血的泡腾剂药物 | |
CN102335345B (zh) | 一种滋阴清热润肺止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49681B (zh) | 一种预防或治疗感冒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32375A (zh) | 一种宣肺解热化痰止咳中药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3893526A (zh)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02058768B (zh) | 一种清肺化痰止嗽定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3893525A (zh)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 | |
CN103893528A (zh) | 一种养阴清肺清热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和制备方法 | |
CN102145113B (zh) | 一种化痰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5241B (zh) | 一种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485242B (zh) | 一种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204537B (zh) | 一种疏风镇惊化痰导滞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41154B (zh) |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 |
CN101670020A (zh) | 一种治疗经前综合症的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