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84172B - 韧带重建系统 - Google Patents
韧带重建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84172B CN103784172B CN201410077099.5A CN201410077099A CN103784172B CN 103784172 B CN103784172 B CN 103784172B CN 201410077099 A CN201410077099 A CN 201410077099A CN 103784172 B CN103784172 B CN 10378417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raosseous
- ligament
- hollow
- bone
- joi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10000003041 ligament Anatomy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6
- 210000000988 bone and bone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10000000689 upper leg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10000002303 tibia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10000000629 knee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10000002435 tendo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237 artifici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06010061223 Ligament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35 allogene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06 articular ligame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43 imp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62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5978 Athletic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0820 Joint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1738 Sports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66901 Treatment failur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544 articulatio talocrurali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310 elbow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394 hip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5181 infectious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76 top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8—Muscles; Tendons; Liga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8—Muscles; Tendons; Ligaments
- A61F2/0811—Fixation devices for tendons or ligaments
- A61F2002/0847—Mode of fixation of anchor to tendon or ligament
- A61F2002/0864—Fixation of tendon or ligament between anchor elements, e.g. by additional screws in the anchor, anchor crimped around tend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8—Muscles; Tendons; Ligaments
- A61F2/0811—Fixation devices for tendons or ligaments
- A61F2002/0876—Position of anchor in respect to the bone
- A61F2002/0882—Anchor in or on top of a bone tunnel, i.e. a hole running through the entire bo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韧带重建系统。使用本系统进行韧带初次重建后,如需进行翻修手术,可通过关节外小切口快速替换韧带,而无需使用关节镜。由于这项技术的可快速翻修特性,不再需要韧带替代材料与骨通道牢固结合,使自体/异体肌腱以外的人工材料的可靠使用提供了可能。并且降低了翻修手术的难度和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和扩大韧带重建的适应征。本发明中,包括: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第二骨内中空管道、韧带替代物、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分别植入并贯穿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韧带替代物内置于所述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韧带重建技术。
背景技术
关节韧带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严重的韧带损伤需要通过韧带重建术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
对于发病率较高的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目前此类修复手术通常需要在关节镜下进行。现有的手术方式需要在股骨和胫骨上建立骨通道,将自体肌腱、异体肌腱或人工韧带等韧带替代物通过骨通道固定在股骨和胫骨上,依靠韧带替代物提供的张力重建关节的稳定性。尽管在关节镜下关节韧带重建手术已日趋成熟,但文献报道中仍有10%-15%的失败率和高达10%-20%的翻修率。
韧带重建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移植物的强度、蠕变程度(即在应力作用下随时间发生的松弛)、固定强度、移植物的滑脱和骨隧道内骨长入等因素。如果移植物发生蠕变、断裂、移植物与骨隧道无法整合等情况,都将导致治疗失败,需要进行翻修手术治疗,再次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
目前的翻修手术需在关节镜下进行重新清理、重新定位、骨通道重新制备,手术时间较长,费用较高。韧带替代物的材料也因对耐用性考虑多采用自体和异体肌腱,但这些采用自体和异体肌腱的手术方法可能导致损伤、感染、排异、以及存在供体来源和潜在的伦理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韧带重建系统,使用此技术重建关节韧带后,韧带替代物磨损至需要更换时,进行翻修手术不再需要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重新定位和骨通道制备等操作,而仅需在骨内中空管道的体表位置做小切口,使用原有的骨通道,在骨内中空管道更换新的韧带替代物即可,降低了翻修手术的难度和费用,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了住院时间。另外,由于翻修手术简单快速,无需考虑目前技术所强调的通道内的韧带骨融合,韧带替代物的寿命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要,使用寿命较短的人工韧带也可方便更换,从而避免了使用自体或异体韧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包括: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第二骨内中空管道、韧带替代物、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分别植入并贯穿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其中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位于关节近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位于关节远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
韧带替代物内置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且该韧带替代物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
本发明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区别及其效果在于:
使用此技术重建关节韧带后,韧带替代物磨损至需要更换时,进行翻修手术不再需要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重新定位和骨通道制备等操作,而仅需在骨内中空管道的体表位置做小切口,使用原有的骨通道,在骨内中空管道更换新的韧带替代物即可,降低了翻修手术的难度和费用,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了住院时间。另外,由于翻修手术简单快速,无需考虑目前技术所强调的通道内的韧带骨融合,韧带替代物的寿命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要,使用寿命较短的人工韧带也可方便更换,从而避免了使用自体或异体韧带。
进一步地,在韧带替代物发生断裂后,编织于其中的导引线由于长度冗余,仍然能够保持连续性,翻修时可使用此导引线将新的韧带替代物自关节外引导入适当位置。
进一步地,骨内中空管道的体部和外侧端制造成不同型号或组配,可以适应骨内中空管道不同长度和管道与骨表面不同角度的实际应用需要。韧带替代物,通过其两端所预置或组配的固定件,固定于关节近端的骨或关节远端的骨的骨内中空管道内,从而快速可靠地固定韧带替代物。
进一步地,固定件与头部结合处结构为螺纹或凹槽结构,可以使得固定件和头部紧密固定和稳定结合。
进一步地,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密封固定,可以防止关节液渗出。
进一步地,半球状内外表面的头部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表面形态,且半球凹壁可以容纳固定件并为其提供支持作用,使韧带替代物保持张力。
进一步地,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在使用时修剪成相应长度,适应不同的实际需要。
进一步地,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双股形或椭圆形,可以减少磨损,或者所具有的力学特性更接近生理情况。
进一步地,韧带替代物的横截面形状与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似,方便术中组配。
进一步地,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内径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和/或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面积,可以保证在韧带重修手术时能够将韧带替代物植入骨内中空管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一种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一种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双股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中一种双股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骨内中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中一种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图1是该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韧带重建系统包括: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韧带替代物3、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
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分别植入并贯穿关节近端的骨6和关节远端的骨7,其中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的外侧端11和内侧端12分别位于关节近端的骨6的关节外表面61和关节内表面62,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的外侧端21和内侧端22分别位于关节远端的骨7的关节外表面71和关节内表面72,其中,该关节近端的骨6的关节内表面62和关节远端的骨7的关节内表面72为该关节的邻近表面;
韧带替代物3内置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且该韧带替代物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例如可以将该韧带替代物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的外侧端11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的外侧端21。
使用此技术重建关节韧带后,韧带替代物磨损至需要更换时,进行翻修手术不再需要在关节镜下进行清理、重新定位和骨通道制备等操作,而仅需在骨内中空管道的体表位置做小切口,使用原有的骨通道,在骨内中空管道更换新的韧带替代物即可,降低了翻修手术的难度和费用,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缩短了住院时间。另外,由于翻修手术简单快速,无需考虑目前技术所强调的通道内的韧带骨融合,韧带替代物的寿命不再像以往那样重要,使用寿命较短的人工韧带也可方便更换,从而避免了使用自体或异体韧带。
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图2是该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和图4是双股形的示意图。
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韧带替代物发生断裂后,仍然能够使用导引线将新的韧带替代物自关节外引导入合适位置。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可制造不同长度或在使用时修剪至相应长度,可以适应不同的实际需要。韧带替代物的横截面形状与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似,方便术中组配。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内径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和/或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面积,可以保证在韧带重修手术时能够将韧带替代物植入骨内中空管道。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双股形或椭圆形,可以减少磨损,或者所具有的力学特性更接近生理情况。具体地说:
如图2所示,韧带替代物3中编织入或穿引入导引线8,韧带替代物3的长度小于编织或穿引入该韧带替代物3的导引线8的长度。
在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导引线8以弯曲排列和两端保留一定长度的形式,使其长度大于韧带替代物3的长度。
此外,可以理解,有长度冗余的导引线,用于韧带替代物断裂时维持整个韧带替代物的连续性,和两端的保留长度一同作为下一次翻修手术时新的韧带替代物穿入时的引导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当韧带替代物断裂时,将导引线的一端和外部工具(可能是临时牵引线)相连,将导引线从另一端抽出,抽出的过程中将临时牵引线自关节外通过骨内中空管道引入关节内,并从另一骨内中空管道引出,使临时牵引线可以在后续的操作中引导新的韧带替代物进入合适位置,从而实现翻修手术时新的韧带替代物的穿入。在该穿入过程中,旧的韧带替换物上所编织入的导引线作为新的韧带替换物穿入骨内中空管道的引导装置。
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在使用时修剪确定。
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可制造不同长度,或在使用时修剪至相应长度,以达到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可调的目的,适应不同的实际需要。
在一实施例中,选取一备用的长度(L1)较长的韧带替代物,确定所手术时所需要的韧带替代物的长度(L2,其中L2<L1),并对该备用的韧带替代物进行剪裁或修剪成长度为L2的韧带替代物。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挤压或悬吊等方式将韧带替代物的至少一端在合适的长度固定在骨内中空管道的一端或体部管腔内。
韧带替代物的横截面形状与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似。
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韧带替代物的横截面形状与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形状也可以不相似,只要保证能够将韧带替代物植入骨内中空管道即可。
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内径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和/或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面积。
上述横截面为圆形、双股形或椭圆形。
上述双股形如图3和图4所示。
在图3中,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的双股形横截面9,其双股形中间分立两股91,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大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93和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92。
在图4中,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的双股形横截面10,其双股形两股合并为一股101,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大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103和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102。
此外,可以理解,在一实施方式中,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横截面为圆形、双股形和椭圆形等规则形状横截面,也可以视实际需要选择具有不规则形状横截面的韧带替代物和骨内中空管道。只要保证能够将韧带替代物植入骨内中空管道即可。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图3是该韧带重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第三实施方式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具体地说:
骨内中空管道材质为金属或人体不可吸收的耐磨材料。
固定件材质为金属或人体不可吸收的耐磨材料。
此外,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和中空管道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图5是该骨内中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第四实施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固定件、韧带替代物、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体部分别制造成不同型号以预置或组配成适合相应骨的参数,可以适应骨内中空管道不同长度和管道与骨表面不同角度的实际应用需要。韧带替代物通过其两端所预置或术中组配的固定件,固定于关节近端的骨或关节远端的骨的骨内中空管道的两端,从而快速可靠地固定韧带替代物。固定件与头部结合处结构为螺纹或凹槽结构,可以使得固定件和头部结合处紧密固定和稳定结合。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密封固定,可以防止关节液渗出。半球状内外表面的头部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表面形态,且半球凹壁可以容纳固定件并为其提供支持作用,使韧带替代物保持张力。具体地说:
如图5所示,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即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的外侧端11或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的外侧端21)具有一容纳固定件的头部111,该头部111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
固定件(即第一固定件4和第二固定件5)、韧带替代物3、骨内中空管道(即第一骨内中空管道1或第二骨内中空管道2)的外侧端、体部113和内侧端分别制造成不同型号以预置或组配成适合相应骨的参数,该参数包括骨的表面形态、骨通道长度和骨表面角度,其中骨通道为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中植入并贯穿有骨内中空管道的通道。
从上述可知,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在实际组配时,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不同时,可以保留骨内中空管道某一个组成部分相同或相似。
同时,外侧端头部各个与骨接触的表面的角度要适合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
固定件(即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韧带替代物、骨内中空管道(即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体部和内侧端分别制造成不同型号以组配成形状、大小、长度和角度等参数适合相应的骨的形态,其中,该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为外侧端或内侧端所位于的骨的表面的形态。
在一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长等特征的分布规律,将关节韧带容易损伤的年龄层的患者所使用的相应规格型号的部件(如固定件、韧带替代物、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体部或内侧端)多生产一些,例如,青少年由于比较热衷于体育活动是关节韧带损伤的高发人群,则可以预置一批此类人群所适用的型号的部件。
固定件与头部结合处结构为螺纹或凹槽结构。
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固定件与头部结合处结构还可以为其他结构,如卡扣结构等,只要能够保证固定件与头部结合处能够紧密固定并且稳定结合的结构即可。
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将韧带替代物的两端密封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
再如图5所示,头部111为半球状,且头部111内表面形成用于容纳固定件的半球凹壁112。
此外,可以理解,如图6所示,内壁用于容纳韧带替代物一端的固定装置或固定件9(即第一固定件4和/或第二固定件5),并为其提供支持作用,使交叉韧带替代物3保持张力。
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具有一头部111,该头部容纳固定件,该头部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
关节为膝关节,关节近端的骨为股骨,关节远端的骨为胫骨,韧带替代物为交叉韧带替代物。
此外,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是构成关节的骨,所以上述膝关节近端的骨也可以是胫骨,膝关节远端的骨也可以是股骨。
此外,可以理解,在本发明的其他某些实施方式中,该关节并不仅限于膝关节,还可以为踝关节、肘关节、髋关节等具有韧带的关节。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6所示,交叉韧带替代物的头端固定物或固定件14预置或在术中组配,可由金属或其他材料构成,用于固定于图5所示的金属中空管道的头部111的内壁112,为交叉韧带替代物维持张力作用提供机械固定,固定件和头部相结合处也可以设计成螺纹和凹槽等结构,用于进一步提供各个方向的稳定性和增加结构的密封性,并用于阻隔关节液流出。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骨内中空管道的体部17,容纳结构交叉韧带替代物,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15上固定有固定件16,用于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牢固固定于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该固定件16与外侧端15结合处的结构可以是螺纹结构、膨胀结构和皮带锁扣结构等,以起到牢固固定的作用。
在上述韧带重建系统的应用中,包括以下步骤:
S1:将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分别植入并贯穿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其中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位于关节近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位于关节远端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
S2: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将韧带替代物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使该韧带替代物内置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
在上述S1步骤之前,上述韧带重建系统的应用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分别构建第一骨内隧道和第二骨内隧道,其中,第一骨内隧道和第二骨内隧道分别用于植入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也就是说,先打通骨内隧道,再将骨内中空管道通过对应的骨内隧道植入并贯穿对应的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骨内隧道外侧端和内侧端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外侧端和内侧端相适应,分别位于关节近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第二骨内隧道外侧端和内侧端与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外侧端和内侧端相适应,分别位于关节远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使用此系统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初次重建手术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手术医师的理解,确定股骨和胫骨骨通道(即分别植入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通道)的位置、方向、大小、长度以及骨通道横截面大小和形状等参数,然后根据上述参数对股骨和胫骨打孔以准备骨通道。
优选地,在骨通道准备的过程中,可以在处于骨表面的骨通道两端进行处理,使该两端能容纳骨内中空管道体积相对膨大的外侧端和内侧端。
2.根据骨通道上述各个参数,对应选择合适长度、角度和横截面大小的骨内中空管道,如果需要组配则现场术中进行组装。
在组配过程中,确定骨内中空管道各个组成部分和交叉韧带替代物的型号和参数,依次选取合适的外侧端及体部,再选取与头端型号相适宜的固定件。
优选地,组配时,要保证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体部要适合相应的骨的形态,并且保证外侧端上的头部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体部长度适合相应的骨通道的长度。同时,固定件与头部结合的部分要结构相契合,实现紧密固定和稳定结合。
3.将选择好的或组配好的骨内中空管道置入相应的骨通道内,确认位置可靠。
4.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由股骨端通道导入关节内,再由胫骨内通道导出,并通过一固定件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的一端卡紧于股骨内的中空管道的头部。
5.在交叉韧带替代物的另一端拉紧交叉韧带替代物,使之长度、张力合适。
6.使用另一固定件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牢靠固定于胫骨内的中空管道的头部,裁剪交叉韧带替代物至实际需要的规格。
7.完成膝关节交叉韧带初次重建手术。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使用此系统进行膝关节交叉韧带翻修手术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在骨内中空管道对应的人体体表位置作切口,其中切口的个数与骨内中空管道的数目相同。
2.拉出损坏、断裂或松弛的交叉韧带替换物,在拉出的同时保留旧的韧带替代物内编织的导引线在骨内中空管道内。
3.保留并使用原有的骨内中空管道。
4.通过外部工具临时牵引线,将临时牵引线固定于上述步骤2保留的旧的韧带替代物内编织的导引线的一端,通过抽出旧的导引线,将临时牵引线自股骨端骨内中空管道导入关节内,再由胫骨端骨内中空管道导出。
5.将新的交叉韧带替代物通过临时牵引线由股骨端通道导入关节内,再由胫骨内通道导出,并通过一固定件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的一端卡紧于股骨内的中空管道的头部。
6.在交叉韧带替代物的另一端拉紧交叉韧带替代物,使之长度、张力合适。
7.使用另一固定件将交叉韧带替代物牢靠固定于胫骨内的中空管道的头部,裁剪交叉韧带替代物至实际需要的规格。
8.完成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翻修手术。
其中步骤5-8类似于初次重建手术的操作步骤;翻修术中使用的固定件可以是前次手术后仍然保持完好的固定件,也可以是新换置的固定件。
此外,可以理解,在实际应用中,上述膝关节交叉韧带初次重建手术和膝关节交叉韧带翻修手术中,骨内中空管道和交叉韧带替代物的放置方向可以根据手术医师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根据需要由股骨向胫骨固定,改变成由胫骨向股骨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虽然通过参照本发明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第二骨内中空管道、韧带替代物、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
所述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分别植入并贯穿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其中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位于关节近端的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内侧端分别位于关节远端骨的关节外表面和关节内表面;
所述韧带替代物内置于所述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且该韧带替代物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中编织入导引线,该导引线的长度长于所述韧带替代物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材质为金属或人体不可吸收的耐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为金属或人体不可吸收的耐磨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或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各具有一头部,相应地容纳所述第一或第二固定件,该头部表面角度适合相应的骨的表面形态;
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韧带替代物、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和体部分别制造成不同型号以预置或组配成适合相应骨的参数,该参数包括骨的表面形态、骨通道长度和骨表面角度,其中骨通道为关节近端的骨和关节远端的骨中植入并贯穿有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与所述头部结合处结构为螺纹或凹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分别将韧带替代物的两端密封固定于第一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或管腔内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外侧端或管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为半球状,且头部的内表面形成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和第二固定件的半球凹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的长度在使用时修剪确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的横截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的内表面形状相似。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内径。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的最大横截面面积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最小横截面的内表面面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韧带替代物和所述第一和第二骨内中空管道的横截面为圆形、双股形或椭圆形。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韧带重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为膝关节,所述关节近端的骨为股骨,所述关节远端的骨为胫骨,所述韧带替代物为交叉韧带替代物。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77099.5A CN103784172B (zh) | 2014-03-04 | 2014-03-04 | 韧带重建系统 |
PCT/CN2015/071745 WO2015131725A1 (zh) | 2014-03-04 | 2015-01-28 | 韧带重建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77099.5A CN103784172B (zh) | 2014-03-04 | 2014-03-04 | 韧带重建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4172A CN103784172A (zh) | 2014-05-14 |
CN103784172B true CN103784172B (zh) | 2017-03-08 |
Family
ID=50660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77099.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84172B (zh) | 2014-03-04 | 2014-03-04 | 韧带重建系统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84172B (zh) |
WO (1) | WO201513172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84172B (zh) * | 2014-03-04 | 2017-03-08 | 叶维光 | 韧带重建系统 |
EP3042632A1 (en) | 2015-01-12 | 2016-07-13 | Universität Zürich | Device for tendon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
CN106256332B (zh) * | 2016-08-31 | 2017-10-31 | 桐庐洲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前交叉韧带重建集合移植肌腱编织装置 |
CN109567983B (zh) * | 2018-11-28 | 2020-12-22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喇叭状植入物及其植入方法 |
EP3669825A1 (en) * | 2018-12-19 | 2020-06-24 | Abanza Tecnomed, S.L. | Medical fastening device for the fastening of grafts |
IT201900007665A1 (it) * | 2019-05-30 | 2020-11-30 | St Ortopedico Rizzoli | Dispositivo per intervento di ricostruzione di un legamento crociato |
CN110680558A (zh) * | 2019-10-28 | 2020-01-14 | 北京天星博迈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韧带重建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11761553B (zh) * | 2020-07-06 | 2023-07-25 | 温州大学 | 一种用于夹持人造骨骼的装置 |
CN113892999B (zh) * | 2021-10-13 | 2023-07-21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 一种股骨打孔装置 |
CN116019604B (zh) * | 2023-03-27 | 2023-06-23 |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〇医院 | 一种前交叉韧带重建用植入体结构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7558A (en) * | 1977-10-25 | 1980-02-12 | Cutter Laboratories, Inc. | Prosthetic ligament |
CN203220425U (zh) * | 2013-04-12 | 2013-10-02 | 黄建明 | 一种加强型交叉韧带内固定系统 |
CN203724143U (zh) * | 2014-03-04 | 2014-07-23 | 叶维光 | 韧带重建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1005394C1 (nl) * | 1996-04-01 | 1997-10-02 | Kokbing Lo | Bevestigingselement en band bevestigd met bevestigingselement. |
US20100262185A1 (en) * | 2009-04-10 | 2010-10-14 | Suspension Orthopaedic Solution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erture fixation by securing flexible material with a knotless fixation device |
US9044313B2 (en) * | 2010-10-08 | 2015-06-02 | Kfx Medic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tissue to bone |
US9724188B2 (en) * | 2010-10-27 | 2017-08-08 | The General Hospit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
JP5877508B2 (ja) * | 2011-11-18 | 2016-03-08 | 国立大学法人愛媛大学 | 靱帯再建術用具、錐及びリーマー |
CN103784172B (zh) * | 2014-03-04 | 2017-03-08 | 叶维光 | 韧带重建系统 |
-
2014
- 2014-03-04 CN CN201410077099.5A patent/CN1037841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5
- 2015-01-28 WO PCT/CN2015/071745 patent/WO201513172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187558A (en) * | 1977-10-25 | 1980-02-12 | Cutter Laboratories, Inc. | Prosthetic ligament |
CN203220425U (zh) * | 2013-04-12 | 2013-10-02 | 黄建明 | 一种加强型交叉韧带内固定系统 |
CN203724143U (zh) * | 2014-03-04 | 2014-07-23 | 叶维光 | 韧带重建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84172A (zh) | 2014-05-14 |
WO2015131725A1 (zh) | 2015-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784172B (zh) | 韧带重建系统 | |
US9011536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anchoring multiple graft ligaments in a bone tunnel | |
JP5122122B2 (ja) | 一体式固定装置による関節鏡視下インプラントとその使用方法 | |
US9078740B2 (en) | Instrumentation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d securing a graft | |
US10881499B2 (en) | Bone tendon constructs and methods of tissue fixation | |
CN108601650B (zh) | 移植物悬挂装置 | |
US20200315774A1 (en) | Loop/ button system for tendon and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 |
CN203724143U (zh) | 韧带重建系统 | |
CN105078526B (zh) | 一种用于修复韧带或肌腱缺损的装置 | |
JP2015501168A (ja) | 組織移植片を取り付ける取り付けデバイス | |
CN106691628A (zh) | 一种一体化人工骨韧带骨移植物及其制备方法 | |
ES2948198T3 (es) | Dispositivo médico de fijación de injertos | |
US11786358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natomic ACL reconstruction | |
CN103340702A (zh) | 用于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的内植装置 | |
CN205094565U (zh) | 一种髌骨骨折的固定装置 | |
CN204951039U (zh) | 一种用于修复韧带或肌腱缺损的装置 | |
CN114869374A (zh) | 一种用于韧带或肌腱损伤修复手术中的袢环结构 | |
JPH10155820A (ja) | 再建靭帯を骨孔内に固定するためのプラグ | |
KR20100112750A (ko) | 슬관절 인대 재건용 아라미드 인공 인대 및 그 재건 방법 | |
US20150045886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quentially anchoring multiple graft ligaments in a bone tunnel | |
CN115944337A (zh) | 一种用于损伤组织修复的系统、方法、交叉韧带重建的系统及方法 | |
TWI589265B (zh) | Artificial cruciate ligament replacement anchoring device | |
US20230043647A1 (en) | Fastener and method | |
US2019025468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rthroscopic microfracture therapy | |
CN116211538A (zh) | 一种韧带移植物固定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