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66288B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66288B CN103766288B CN201410024567.2A CN201410024567A CN103766288B CN 103766288 B CN103766288 B CN 103766288B CN 201410024567 A CN201410024567 A CN 201410024567A CN 103766288 B CN103766288 B CN 1037662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conut
- leaves
- moth
- weaver
- day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在温度25~27℃,相对湿度75%±10%,自然光照条件下进行椰子织蛾各虫态的饲养。初孵椰子织蛾雌雄配对,引入带有椰子老叶的玻璃管中,并提供10%蜂蜜水以供应养分;1-2天后,椰子织蛾产卵于椰子叶片;将有卵的叶片挑出,集中放入一养虫盒中,每盒1000粒卵;卵过6-7天后可孵化为幼虫,每4天更换一次叶片;50天后化蛹,9-12天后蛹羽化为成虫,进入下一个循环的饲养繁殖过程。本发明以椰树老叶饲养幼虫,且操作简便实用,可进行连续、均衡、批量繁殖椰子织蛾各龄虫,为椰子织蛾的基础研究和防控提供大量虫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昆虫的饲养及繁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椰子织蛾(OpisinaarenosellaWallker)是我国新入侵外来有害生物,属鳞翅目(Lepidoptera),织蛾科(Oecophoridae),椰子织蛾英文名为coconutblackheadedcaterpillar,中文译名有椰子黑头履带虫、食叶履带虫和椰蛀蛾。椰子织蛾是棕榈植物上的重要害虫。在印度、斯里兰卡和缅甸,椰子织蛾严重危害椰子树。近几年椰子织蛾已扩散蔓延到东盟国家的泰国和马来西亚,尤其在泰国,该虫危害严重。该害虫取食棕榈植物老叶和新叶,造成植株叶子干枯,出现落叶,严重时可导致整株死亡。2013年8月,椰子织蛾在我国海南省万宁市首次发现,并已扩散到海口、儋州、保亭、三亚、琼海、文昌等市县。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对椰子织蛾在海南省和国内其他省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表明:椰子织蛾在海南省和国内其他省份的危险性R值分别为2.37和2.09,属于高风险有害生物。
作为新入侵的害虫,无论基础生物学研究还是生产中的防控都需要大量的椰子织蛾作虫源。椰子织蛾在寄主叶背面用虫粪结成孔道,躲藏在其中进行危害,加之椰子等棕榈植物高大,难于开展化学防治。国外防治经验表明,椰子织蛾的天敌的释放利用是有效控制椰子织蛾的主要措施。椰子织蛾天敌的生产大多是用椰子织蛾作为寄主来完成的。因此,椰子织蛾的大量繁殖技术是开展利用天敌控制椰子织蛾繁殖的生物防治技术的基础,也是开展椰子织蛾其它方面研究的基础。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椰子织蛾大量繁殖饲养技术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对椰子织蛾几乎没有伤害,低成本,存活率高,能获得大量虫龄一致的椰子织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椰子织蛾成虫的饲养及诱发其产卵
a.将椰树老叶切成8cm的小段,放入长度为8.5cm、直径为4.5cm的玻璃管中,每个玻璃管中放置2片;
b.每个所述玻璃管中引入一对初孵椰子织蛾成虫,用蘸有质量浓度10%蜂蜜水的棉签为椰子织蛾成虫补充营养,所述玻璃管用200目纱网封口;
c.1-2天后椰子织蛾成虫开始产卵,卵呈排产于叶片表面,每只雌性椰子织蛾成虫平均产卵200粒,每天更换叶片时将带有卵的叶片挑出,同一批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每盒放1000粒卵;
(2)卵孵化及1龄幼虫的饲养
卵经过6-7天后开始孵化,在孵化前将10片15cm长的椰树老叶混入带有卵的叶片中,初孵幼虫会自行爬到新更换的叶片上取食,每3天更换一次叶片;
(3)幼虫期饲养和蛹的管理
a.1-3龄幼虫,每盒饲养1000头,每4天更换1次叶片,把新叶混放在带虫的老叶中,将不带虫的老叶和带霉病的死虫挑出;
b.4-8龄幼虫,每盒饲养200头,每4天更换1次叶片,把新叶混放在带虫的老叶中,将不带虫的老叶和带霉病的死虫挑出;
c.幼虫期50天,50天后幼虫化蛹,蛹期为10天,不需更换叶片,但要保持环境湿度;在蛹羽化为成虫后,进行配对放入所述玻璃管中,加入叶片和蘸有10%蜂蜜水的棉签诱导椰子织蛾成虫产卵,进入下一个循环的饲养繁殖。
为了满足椰子织蛾的健康发育,各虫态饲养条件为温度25~27℃,相对湿度70%±10%,自然光照。
为了提高椰子织蛾的存活率,所用寄主为椰树展开的成熟叶片,选择墨绿色且无病斑和虫咬的树叶,叶片保持新鲜,且不能沾有水分,椰树老叶可存放在温度控制在4℃的冰柜中,存放期达10天。
为了保持椰树树叶水分、延长使用寿命,并提供椰子织蛾隐蔽的生存环境,椰子叶用橡皮筋捆扎在一起。
为了提高产卵量和孵化率,每支玻璃管只引入一对刚羽化的椰子织蛾成虫,且提供10%蜂蜜。
为了防止长期饲养种群退化,每年更换野生椰子织蛾种群。
为了集约化生产,且满足椰子织蛾的生存空间,本发明的养虫盒长25cm、宽15cm、高8cm,在养虫盒的盒盖中央设有长为11cm、宽为4cm的长方形口,用胶水粘贴上200目的纱网;养虫盒放置在养虫架上,所述养虫架由万能角钢制成,长2m、宽0.6m、高1.8m。每个铁架分四层,最底层离地高度为0.2m,每层间距0.4m,每层配有1根40w日光灯管;四个支脚立于盛水的托盘上,防止蚂蚁侵害饲养的椰子织蛾。
为了防止椰子织蛾饲养过程中流行病害的发生,养虫室每月用3%双氧水喷雾消毒;饲养器具也定期用70%酒精消毒。
本饲养方法主要用于批量生产椰子织蛾各虫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以椰树老叶饲养各龄幼虫,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简便实用,可进行连续、均衡、批量繁殖椰子织蛾各龄幼虫。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平均为87%,1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0%,2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2%,3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3%,4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5%,5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7%,6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7%,7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8%,8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9%,蛹羽化率平均为99%。利用椰子老叶饲养椰子织蛾,成本低廉,容易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野外采取没有喷药,无病斑和害虫损害的椰树老叶,放在温度控制在4℃的冰柜中,且不能沾有水分,备用;在长25cm、宽15cm、高8cm的密封塑料保鲜盒的盒盖中央开一个长11cm、宽4cm的口,然后用200目的纱网封住,制成养虫盒;养虫盒放在养虫架上,养虫架由万能角钢制成,养虫架长为2m、宽为0.6m、高为1.8m,每个养虫架分四层,最底层离地高度为0.2m,每层间距0.4m,每层配有1根40W的日光灯管。养虫架置于温度为25-27℃、相对湿度为70%±10%、自然光照的养虫室内;
(2)、将椰树老叶切成8cm的小段,放入长度为8.5cm、直径为4.5cm的玻璃管中,然后引入1对椰子织蛾初孵成虫,用蘸有10%蜂蜜水的棉签为椰子织蛾成虫补充营养,让其取食产卵,1-2天后椰子织蛾开始产卵,卵呈排产于叶片表面,每天更换一次叶片,更换叶片时将带有卵的叶片挑出,同一批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每盒放1000粒卵;
(3)、卵经过6-7天后开始孵化,期间要保持环境的湿度;在孵化前将10片左右15cm长的椰树老叶混入带有卵的叶片,初孵幼虫会自动爬到老叶上取食发育;将具有初孵幼虫取出,同一批集中放入同一养虫盒;1龄幼虫期大约6天,每3天更换1次椰树老叶片;
(4)、椰子织蛾2龄幼虫期约为6天,3龄幼虫期约为7天,4龄幼虫期约为7天,5龄幼虫期约为5天,6龄幼虫期约为5天,7龄幼虫期约为6天,8龄幼虫期约为8天,幼虫期共计50天;根据取食量,1-3龄幼虫,每盒可饲养1000头;4-8龄幼虫,每盒可饲养200头;期间要保持环境湿度和叶片不失水,还要注意椰子织蛾流行病发生,养虫室每月用3%双氧水喷雾消毒;饲养器具也定期用70%酒精消毒;
(5)、50天后,椰子织蛾进入蛹期,蛹期大约10天,期间不需更换叶片,但要保持环境湿度,蛹羽化为成虫后,进行配对放入玻璃管中,更换新的叶片并加入蘸有10%蜂蜜水的棉签,让其取食产卵,进入下一个循环的饲养过程。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的幼虫各龄期以脱皮头壳宽度为判断依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的饲养经过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椰子织蛾各虫态饲养效果
根据表1得出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椰子织蛾卵的孵化率平均为87%,1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0%,2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2%,3龄幼虫的存活率平均为93%,4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5%,5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7%,6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7%,7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8%,8龄幼虫存活率平均为99%,蛹羽化率平均为99%。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椰子织蛾成虫的饲养及诱发其产卵:
a.将椰树老叶切成8cm的小段,放入玻璃管中,每个玻璃管中放置2片;
b.每个玻璃管中引入一对初孵椰子织蛾成虫,用蘸有质量浓度10%的蜂蜜水的棉签为椰子织蛾成虫补充营养,所述玻璃管用200目纱网封口;
c.1-2天后椰子织蛾成虫开始产卵,卵呈排产于叶片表面,每只雌性椰子织蛾成虫平均产卵200粒,每天更换叶片时将带有卵的叶片挑出,同一批集中放入另一养虫盒中,每盒放1000粒卵;
(2)卵孵化及1龄幼虫的饲养:
卵经过6-7天后开始孵化,在孵化前将10片15cm长的椰树老叶混入带有卵的叶片中,初孵幼虫会自行爬到新更换的叶片上取食,每3天更换一次叶片;
(3)幼虫期饲养和蛹的管理:
a.1-3龄幼虫,每盒饲养1000头,每4天更换1次叶片,把新叶混放在带虫的老叶中,将不带虫的老叶和带霉病的死虫挑出;
b.4-8龄幼虫,每盒饲养200头,每4天更换1次叶片,把新叶混放在带虫的老叶中,将不带虫的老叶和带霉病的死虫挑出;
c.幼虫期50天,50天后幼虫化蛹,蛹期为10天,不需更换叶片,但要保持环境湿度;在蛹羽化为成虫后,进行配对放入所述玻璃管中,加入叶片和蘸有10%蜂蜜水的棉签诱导椰子织蛾成虫产卵,进入下一个循环的饲养繁殖,各虫态饲养条件为温度25~27℃,相对湿度70%±10%,自然光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子织蛾的寄主为散开的成熟椰子叶,叶片保持鲜绿且不失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虫饲养在更换叶片时,利用新叶混合带虫老叶,并利用橡皮筋捆扎在一起,但不宜过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管长度为8.5cm,直径为4.5cm,每支玻璃管中只放一对刚羽化的椰子织蛾成虫,并提供10%蜂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养虫室需保持洁净,每月用3%双氧水喷雾消毒;饲养器具也要定期用70%酒精消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获取的椰树老叶需储存在温度控制在4℃的冰柜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盒长为25cm、宽为15cm、高为8cm,在所述养虫盒的盒盖中央设有长为11cm、宽为4cm的长方形口,所述长方形口上设有200目的纱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盒置于养虫架上,所述养虫架由万能角钢制成,养虫架长为2m、宽为0.6m、高为1.8m,养虫架分四层,最底层离地高度为0.2m,每层间距为0.4m,每层配有1根功率为40W的日光灯管,养虫架的四个支脚立于盛水的托盘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年从野外采集一次椰子织蛾成虫,全部换掉原种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4567.2A CN103766288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4567.2A CN103766288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6288A CN103766288A (zh) | 2014-05-07 |
CN103766288B true CN103766288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505594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4567.2A Active CN103766288B (zh) | 2014-01-20 | 2014-01-20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6628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86430B (zh) * | 2014-08-14 | 2016-06-29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 椰子织蛾的室内试验种群大量饲养的方法 |
CN107410217B (zh) * | 2017-05-16 | 2023-06-06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木薯单爪螨实验种群的饲养装置及方法 |
CN112471079B (zh) * | 2020-12-11 | 2022-02-01 | 兰州大学 | 一种青藏高原草原毛虫的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
CN112772573B (zh) * | 2021-01-27 | 2022-09-16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杧小果普瘿蚊的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6939A (zh) * | 2010-02-25 | 2010-08-11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1822238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大规模饲养棉铃虫的方法 |
CN102578051A (zh) * | 2012-03-15 | 2012-07-18 | 复旦大学 | 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
-
2014
- 2014-01-20 CN CN201410024567.2A patent/CN10376628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96939A (zh) * | 2010-02-25 | 2010-08-11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稻纵卷叶螟产卵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CN101822238A (zh) * | 2010-05-07 | 2010-09-08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大规模饲养棉铃虫的方法 |
CN102578051A (zh) * | 2012-03-15 | 2012-07-18 | 复旦大学 | 室内人工饲养二化螟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Field evaluation of anthocorid predator,Cardiastethus exiguus popius against 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lepidoptera:oecophoridae) inKerala;Lyla 等;《Journal of biological control》;20060228;第20卷(第2期);第229-231页 * |
椰子织蛾传入中国及其海南省的风险性分析;阎伟 等;《生物安全学报》;20130930;第22卷(第3期);第163-168页 * |
警惕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 Walker (鳞翅目:织蛾科)传入中国;吕宝乾 等;《生物安全学报》;20130331;第22卷(第1期);第17-2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66288A (zh)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284747B (zh) | 一种朱红毛斑蛾的室内饲养方法 | |
CN103299963B (zh) | 虫草寄主昆虫的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 |
CN103070309A (zh) | 一种斜纹夜蛾的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饲养斜纹夜蛾的方法 | |
CN102113471B (zh) | 一种甜菜夜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7410213A (zh) | 一种人工养殖松墨天牛的方法 | |
CN107549120B (zh) | 一种蝙蛾的人工饲养方法及其幼虫饲料配方 | |
CN103766288B (zh)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
CN104642266A (zh)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
CN102960559A (zh) | 一种人工大规模饲养花绒寄甲的饲料及其配套繁育技术 | |
CN105360078B (zh) | 一种蔗根土天牛的室内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6172248B (zh) | 一种日本食蚧蚜小蜂的扩繁方法 | |
CN104798732B (zh)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 | |
CN110036984A (zh) | 一种低成本规模饲养蝙蝠蛾的方法 | |
CN104186430B (zh) | 椰子织蛾的室内试验种群大量饲养的方法 | |
CN107581159A (zh) | 一种花布灯蛾天敌悬茧蜂的人工繁殖方法 | |
CN105494269A (zh) | 一种甘蔗二点螟的饲养方法 | |
CN102499189A (zh) | 茶尺蠖室内鲜叶继代饲养方法 | |
CN204579614U (zh) | 一种椰子织蛾产卵诱集的装置 | |
CN106234309B (zh) | 一种饲养中黑土猎蝽的方法 | |
CN102124999B (zh) | 红棕象甲实验种群的饲养方法 | |
CN103704508B (zh) | 沟眶象的半人工饲料和人工饲养方法 | |
CN111789202A (zh) | 一种美国白蛾人工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542498B (zh) | 一种供试韭蛆的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2771450A (zh) | 椰心叶甲大量繁殖方法 | |
CN1312987C (zh) | 一种防治红脂大小蠹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