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42266A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4642266A CN104642266A CN201510019519.9A CN201510019519A CN104642266A CN 104642266 A CN104642266 A CN 104642266A CN 201510019519 A CN201510019519 A CN 201510019519A CN 104642266 A CN104642266 A CN 10464226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ygus
- nymphs
- corn
- green
- fres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30—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以玉米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待若虫羽化后以四季豆豆荚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本发明通过使用玉米饲喂绿盲蝽若虫,继而使用四季豆豆荚饲喂绿盲蝽成虫,使得绿盲蝽若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变短、体重增加,且有利于延长绿盲蝽成虫的寿命以及提高雌虫的繁殖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饲养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寄主植物范围广泛,多达288种。在适宜的环境下,种群迅速增长、暴发和成灾。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种植,绿盲蝽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危害增强,并呈严重灾变趋势发展。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绿盲蝽已上升为棉花的首要害虫,一般年份为害损失达20-30%,严重年份超过50%。此外,绿盲蝽在枣、葡萄、樱桃、桃、苹果和茶树等其它作物上危害也十分严重,对上述多种农作物的生产构成重要威胁。
针对绿盲蝽猖獗危害的新问题,急需开展绿盲蝽生物学特征、发生规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技术等研究。其中为试验提供各种龄期及营养状况一致的标准供试虫,是开展昆虫生物学各项研究的基础。我国早期有人提出了利用棉花苗、苜蓿苗、马铃薯芽等活体植物材料饲养绿盲蝽的方法,但活体植物培养存在着工作量大、气候条件要求高等问题。因此,活体植物材料只能用于绿盲蝽短期、小规模的饲养,而难于实施规模化繁育与周年饲养。因此,亟需发展绿盲蝽的离体植物材料的周年饲养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所述方法为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以玉米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待若虫羽化后以四季豆豆荚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
进一步地,所述玉米和四季豆豆荚为新鲜离体植物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四季豆豆荚在饲喂前进行前处理步骤如下:将新鲜四季豆豆荚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后清水反复冲洗,直到四季豆豆荚无异味,擦干后检测农药残留,合格后待用;所述玉米在饲喂前去除苞叶和花丝。
作为优选,所述饲喂食物每2天更换1次。
进一步地,所述绿盲蝽在养虫室内饲养,饲养密度为若虫10-100头/立方分米,成虫5-60头/立方分米;饲养条件为温度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周期L:D为16:8。
作为优选,饲养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接入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的养虫盒内,上盖切除一半,以便盒内通风透气,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饲养养虫室的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直至全部羽化;
2)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羽化后,立即移出并接入新的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四季豆豆荚的养虫盒,继续在28℃,相对湿度60%,光照周期L:D为16:8的养虫室内饲养;
其中,饲养密度为若虫10-100头/立方分米,成虫5-60头/立方分米。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切成2cm厚薄片。
作为优选,所述新鲜离体植物材料四季豆豆荚两端削成斜面。
作为优选,所述养虫盒的规格为20cm×13cm×8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组合饲养绿盲蝽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单独用玉米或四季豆饲养以及两种食物转换饲养下绿盲蝽的适合度数据,发现使用玉米饲喂绿盲蝽若虫,继而使用四季豆豆荚饲喂绿盲蝽成虫,使得绿盲蝽若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变短、体重增加,且有利于延长绿盲蝽成虫的寿命以及提高雌虫的繁殖力。
本发明中通过分别给绿盲蝽若虫、成虫提供不同的植物材料作为食物,发展了一种组合使用植物材料饲养绿盲蝽的方法,在饲养效率上有着明显提高,同时与现有技术中单独利用四季豆豆荚继代饲养绿盲蝽若虫和成虫的方法存在本质差异。
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且植物材料玉米、四季豆在农贸市场或超市中常年销售,容易获取,数量也不受限制,便于规模化周年饲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离体植物材料的准备
新鲜四季豆豆荚前处理步骤如下: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随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直至豆荚无异味时用毛巾擦干;再采用RP-420型农药残毒快速检测仪检测豆荚的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后待用。
玉米去除苞叶和花丝。
实施例2绿盲蝽的饲养
1、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接入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切成2cm厚薄片)的养虫盒(20cm×13cm×8cm)内,上盖切除一半,以便盒内通风透气,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饲养养虫室的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直至全部羽化;
2、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羽化后,立即移出并接入新的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四季豆豆荚(两端削成斜面)的养虫盒(20cm×13cm×8cm),继续在28℃,相对湿度60%,光照周期L:D为16:8的养虫室内饲养。
实施例3绿盲蝽个体饲养
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单头转入高5cm、直径1.5cm的试管中,管内放置一个玉米粒或一段3cm长的四季豆豆荚以供若虫取食,同时放置一宽1cm、长5cm的弯曲纸条以供若虫活动。接虫后,管口用80目的尼龙网蒙上,再用橡皮筋固定管口,以防止若虫逃逸。然后放在25℃,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的培养箱中饲养。逐日检查绿盲蝽若虫存活情况与龄期变化情况。待若虫羽化为成虫后,确定性别,称重。每种食物上饲养绿盲蝽若虫4组,每组30头。
用在玉米上饲养的若虫刚羽化的绿盲蝽成虫分别在玉米和四季豆上配对,单对接入每个试管,试管中放置一个玉米粒或一段3cm长的豆荚以供成虫取食和产卵,同时提供一宽1cm、长5cm的弯曲纸条以供其活动。接入成虫后,管口用80目的尼龙网蒙上,再用橡皮筋固定管口,以防止其逃逸。然后放在25℃,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的培养箱中饲养。逐日观察成虫在玉米、四季豆上的存活情况及产卵量(将每日换下的玉米、四季豆在显微镜下计数卵量)。直至试管中雌虫死亡为止。整个试验一直到所有成虫个体全部死亡时结束。每种食物上饲养成虫4组,每组20对。
同样地,用在四季豆上饲养的若虫刚羽化的绿盲蝽成虫分别在玉米和四季豆上配对。方法同上。逐日观察成虫在玉米、四季豆上的存活情况及产卵量。每种食物上饲养成虫4组,每组20对。
结果表明,与四季豆上饲养绿盲蝽若虫相比,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存活率高、发育历期变短以及羽化后成虫体重增加,但饲喂2种植物材料的若虫羽化为成虫后的性比间不存在差异。当玉米饲养的若虫羽化后转换到四季豆上绿盲蝽雌、雄成虫的寿命比继续在玉米上饲养的延长。当四季豆饲养的若虫羽化后转换到玉米上绿盲蝽雌虫的产卵量比继续在四季豆上饲养的显著增加。结果如表1所示。
表1绿盲蝽个体饲养结果
实施例4绿盲蝽群体饲养
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接入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切成2cm厚薄片,4片/盒)和四季豆(两端削成斜面,4根/盒)的养虫盒(20cm×13cm×8cm)内,上盖用美工刀切除一半,以便盒内通风透气,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饲养养虫室的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每盒虫量为100头初孵若虫,每种食物上饲养绿盲蝽若虫12盒,其中4盒用于观察记录若虫生长发育情况,待若虫羽化为成虫后,确定性别,称重,并记录好饲养开始日期及羽化日期。另外8盒均正常饲养,作为成虫试验的后备虫源。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直至全部羽化或死亡。
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羽化后,立即移出并接入新的养虫盒,每盒成虫数量为60头(雌雄比为1:1)。玉米(切成2cm厚薄片,4片/盒)和四季豆(两端削成斜面,4根/盒)上分别饲养4盒。继续在28℃,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的养虫室内饲养。逐日观察成虫的存活情况(将每日死亡的绿盲蝽挑出,并记录死亡日期以及雌雄)。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更换下来的玉米、四季豆在解剖镜下检查群体产卵数量,直至成虫全部死亡。
同样地,四季豆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羽化后,立即移出并接入新的养虫盒,分别在玉米和四季豆上配对。方法同上。逐日观察成虫在玉米、四季豆上的存活情况以及群体产卵量。每种食物上饲养成虫4组,每组30对。
结果表明,在养虫室内,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比四季豆上饲养的存活率高以及羽化后成虫体重增加,但饲喂2种植物材料的若虫的发育历期以及羽化为成虫后的性比间不存在差异。当玉米饲养的若虫羽化后转换到四季豆上绿盲蝽雌、雄成虫的寿命以及雌虫产卵量均比继续在玉米上饲养的显著增加。而四季豆饲养的若虫羽化后转换到玉米上仅雌虫的产卵量比继续在四季豆上饲养的增加。结果如表2所示。
表2绿盲蝽群体饲养结果
这说明,本发明提供的利用离体植物材料转换饲养绿盲蝽的方法可以进行绿盲蝽的规模化繁育和继代饲养,解决了绿盲蝽“不能养、不好养”的问题,保证了绿盲蝽的周年供应。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为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以玉米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待若虫羽化后以四季豆豆荚为饲喂食物进行饲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和四季豆豆荚为新鲜离体植物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季豆豆荚在饲喂前进行前处理步骤如下:将新鲜四季豆豆荚用0.5%次氯酸钠溶液浸泡10min后清水反复冲洗,直至豆荚无异味,擦干后检测农药残留,合格后待用;所述玉米在饲喂前去除苞叶和花丝。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饲喂食物每2天更换1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绿盲蝽在养虫室内饲养,饲养密度为若虫10-100头/立方分米,成虫5-60头/立方分米;饲养条件为温度25-28℃,相对湿度60%-70%,光照周期L:D为16: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饲养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初孵的绿盲蝽若虫接入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的养虫盒内,上盖切除一半,以便盒内通风透气,养虫盒上部覆盖纱布;饲养养虫室的条件为温度28℃,相对湿度60%,光照周期L:D为16:8h;每2天更换一次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直至全部羽化;
2)玉米上饲养的绿盲蝽若虫羽化后,立即移出并接入新的装有新鲜离体植物材料四季豆豆荚的养虫盒,继续在28℃,相对湿度60%,光照L:D为16:8h的养虫室内饲养;
其中,饲养密度为若虫10-100头/立方分米,成虫5-60头/立方分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离体植物材料玉米切成2cm厚薄片。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鲜离体植物材料四季豆豆荚两端削成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盒的规格为20cm×13cm×8c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9519.9A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9519.9A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4642266A true CN104642266A (zh) | 2015-05-27 |
Family
ID=53234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9519.9A Pending CN104642266A (zh) | 2015-01-14 | 2015-01-14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4642266A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9682A (zh) * | 2015-10-19 | 2016-03-09 | 贵州大学 |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
CN107926863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 |
CN108496900A (zh) * | 2018-04-24 | 2018-09-07 | 云南农业大学 |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
CN108967364A (zh) * | 2018-07-28 | 2018-12-11 |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 | 一种茶角盲蝽的饲养方法 |
CN112314534A (zh) * | 2020-11-26 | 2021-02-05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点蜂缘蝽全生育期人工饲养的方法 |
CN113349162A (zh) * | 2021-07-09 | 2021-09-07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木瓜秀粉蚧的单头室内继代饲养方法 |
CN114982721A (zh) * | 2022-05-13 | 2022-09-02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条赤须盲蝽快速繁殖的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47481A (ja) * | 2006-12-19 | 2010-03-04 | Mitsui Chemicals Inc | 虫害の予防方法 |
CN102048057A (zh) * | 2010-11-24 | 2011-05-11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
CN102283175A (zh) * | 2011-07-05 | 2011-12-21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 |
CN104351503A (zh) * | 2014-10-16 | 2015-02-1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
-
2015
- 2015-01-14 CN CN201510019519.9A patent/CN10464226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47481A (ja) * | 2006-12-19 | 2010-03-04 | Mitsui Chemicals Inc | 虫害の予防方法 |
CN102048057A (zh) * | 2010-11-24 | 2011-05-11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绿盲蝽的人工饲料及饲养方法 |
CN102283175A (zh) * | 2011-07-05 | 2011-12-21 |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 |
CN104351503A (zh) * | 2014-10-16 | 2015-02-18 | 中国农业大学 | 一种绿盲蝽人工饲料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陆宴辉等: "利用四季豆饲养盲蝽的方法", 《植物保护学报》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379682A (zh) * | 2015-10-19 | 2016-03-09 | 贵州大学 |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技术 |
CN105379682B (zh) * | 2015-10-19 | 2018-04-20 | 贵州大学 | 九香虫大规模人工繁殖方法 |
CN107926863A (zh) * | 2017-11-21 | 2018-04-20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一种人工繁殖中华淡翅盲蝽的方法 |
CN108496900A (zh) * | 2018-04-24 | 2018-09-07 | 云南农业大学 |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
CN108496900B (zh) * | 2018-04-24 | 2020-11-24 | 云南农业大学 | 防治辣木瑙螟用叉角厉蝽的饲养方法和使用方法 |
CN108967364A (zh) * | 2018-07-28 | 2018-12-11 | 云南省普洱茶树良种场 | 一种茶角盲蝽的饲养方法 |
CN112314534A (zh) * | 2020-11-26 | 2021-02-05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点蜂缘蝽全生育期人工饲养的方法 |
CN113349162A (zh) * | 2021-07-09 | 2021-09-07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木瓜秀粉蚧的单头室内继代饲养方法 |
CN113349162B (zh) * | 2021-07-09 | 2023-09-26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木瓜秀粉蚧的单头室内继代饲养方法 |
CN114982721A (zh) * | 2022-05-13 | 2022-09-02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条赤须盲蝽快速繁殖的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642266A (zh) | 一种饲养绿盲蝽的方法 | |
CN107517934B (zh) | 一种桔小实蝇多虫态养虫箱及其饲养方法 | |
CN107980729B (zh) | 一种室内繁育粉蚧及班氏跳小蜂的方法 | |
CN102113471B (zh) | 一种甜菜夜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5145487A (zh) | 稻螟赤眼蜂的人工繁育生产方法 | |
CN102283175A (zh) | 一种利用离体植物材料继代饲养盲椿象的方法 | |
CN106879557A (zh) | 一种用于饲养中黑盲蝽的方法 | |
CN104798732B (zh) | 一种人工大量饲养光滑巨螯螨的方法 | |
CN106489846A (zh) | 小菜蛾人工繁殖生产方法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 |
CN106472428A (zh) | 一种利用果蝇和豆象混合饲养瓢虫的方法 | |
CN104996723B (zh) | 华北大黑鳃金龟人工饲养饲料配方及制作方法 | |
CN103766288B (zh) | 椰子织蛾大量繁殖方法 | |
Alloush | Developmental duration and predation rate of the coccidophagous coccinellid Rhyzobius lophanthae (Blaisdell)(Coleoptera: Coccinellidae) on Aspidiotus nerii Bouche | |
CN100563599C (zh) | 美国白蛾的人工饲养和传代方法 | |
CN114304073B (zh) | 一种三角新小卷蛾的人工饲养及虫卵收集方法 | |
CN103125451A (zh) | 一种扩繁伞群追寄蝇的方法 | |
CN106035245A (zh) | 利用玉米饲养茶翅蝽的方法 | |
CN101731186A (zh) | 一种梨小食心虫的人工饲养方法 | |
CN110089323A (zh) | 一种生物防治茴香薄翅野螟的方法 | |
CN111066732B (zh) | 一种繁育东亚小花蝽的方法 | |
CN104756960B (zh) | 大斑黄小蜂饲养方法 | |
CN104285902B (zh) | 碌曲蝠蛾幼虫的人工饲养方法 | |
CN105994169A (zh) | 一种利用嫩玉米穗饲养大螟的方法 | |
CN109197786B (zh) | 一种室内大量饲养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 |
CN107581163B (zh) | 一种利用朱砂叶螨饲养黄角食螨隐翅虫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