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741286B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Google Patents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741286B CN103741286B CN201410025487.9A CN201410025487A CN103741286B CN 103741286 B CN103741286 B CN 103741286B CN 201410025487 A CN201410025487 A CN 201410025487A CN 103741286 B CN103741286 B CN 1037412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pindle
- yarn
- twisting
- hole
- yarn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次成型倍捻锭子。目的是提供的倍捻锭子能一次性完成纱线成品的加工,而且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技术方案是: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包括设置在内倍捻锭子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内倍捻锭子,内倍捻锭子的涨力管、初捻锭子锭杆以及初捻锭子吐丝盘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初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倍捻锭子还包括一设置在内倍捻锭子下方的外倍捻锭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采用倍捻加捻并且从原料到成品一次性加工完成的锭子。
背景技术
在纱线的加捻领域,占市场总需求量60%以上的多为2股且单丝在150D以下的细纱线。目前国内外用于加工这些产品的设备大多采用一步法环锭加捻与两步法倍捻加捻。
采用一步法环锭加捻,主要优点是操作简单,易上手,并且产品从原料到成品在同一台机器上一次性加工完成,缺点是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废品率高,效率低下,还需经常加油(一般3天左右),容易造成纱线的污染。
采用两步法倍捻加捻,主要优点是效率高,没有油污;缺点是无法在一台设备上一次性完成成品加工,需要上下2次才能完成加工,在这过程中就会造成废品率的增加和效率的耽误。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开发一种采用倍捻加捻并且从原料到成品一次性加工完成的设备,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倍捻锭子,能一次性完成纱线成品的加工,而且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单的特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包括设置在内倍捻锭子底座上的至少一个内倍捻锭子,内倍捻锭子的张力管、初捻锭子锭杆以及初捻锭子吐丝盘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初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倍捻锭子还包括一设置在内倍捻锭子下方的外倍捻锭子;
所述外倍捻锭子包括竖直安装在外捻锭座中并且与所述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空心锭杆,以及设置在空心锭杆上的双向吐丝件和由电机驱动的主锭盘,空心锭杆与初捻锭子锭杆的转动方向相反;双向吐丝件制有第一、第二吐丝孔,空心锭杆沿轴心线开设有与第一吐丝孔连通的下过丝孔、与第二吐丝孔连通的上过丝孔;所述内倍捻锭子由一包围气圈的外储纱筒罩盖,外储纱筒的顶部安装有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合股导纱器,外储纱筒的上方设有多股线的上导丝钩,空心锭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纱线的下导丝钩;
所述初捻锭子吐丝盘、合股导纱器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倍捻通道;下导丝钩、下过丝孔、第一吐丝孔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初捻通道,第一吐丝孔、合股导纱器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倍捻通道;合股导纱器与上过丝孔、第二吐丝孔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初捻通道,第二吐丝孔与上导丝钩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倍捻通道。
所述初捻锭子锭杆由另一电机单独驱动,或者通过换向机构与所述空心锭杆进行反向传动;该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锭杆顶端的速度变换轮、设置在所述初捻锭子锭杆下端的初捻锭子锭盘、两个过桥轮以及皮带,皮带的两端从速度变换轮引出,分别经过一个过桥轮后在初捻锭子锭盘连接成圈,速度变换轮的转动方向与初捻锭子锭盘相反。
所述双向吐丝件是一个双出口吐丝盘;或者是同轴布置的上吐丝盘、下吐丝盘,第一吐丝孔开设在下吐丝盘,第二吐丝孔开设在上吐丝盘。
所述合股导纱器包括合股导纱器底座、设置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中的合股器以及安装在合股导纱器底座顶端的合股导纱器头子,所述合股器制有第一纱线导纱孔和第二纱线导纱孔,第一纱线导纱孔和第二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重合,第一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位于合股导纱器底端且孔口朝下布置,第二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位于合股导纱器顶端且孔口朝上布置。
所述合股导纱器头子为中空结构并与第二纱线导纱孔连通,合股导纱器头子的下端固定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上,合股导纱器盖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安装在合股导纱器头子的外壁上。
所述多股线的初捻通道中,合股导纱器与上过丝孔之间设有导纱管,导纱管固定在外储纱筒的内壁,导纱管与上过丝孔之间设有过丝轮。
所述下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一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底端;所述上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二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顶端。
所述第二纱线的纱筒固定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或者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一个倍捻锭子上。
所述第一吐丝孔、第二吐丝孔的轴心线之间夹角为180度。
所述合股导纱器底座的底部设有中心过丝器,中心过丝器与第一纱线导纱孔连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第二纱线1穿过下导丝钩2的握持点,进入到外倍捻锭子的空心锭杆6中(从空心锭杆的下过丝孔进入),再从双向吐丝件的第一吐丝孔A的出口出来,然后进入到中心过丝器35中通过合股导纱器33中的握持点C(即合股导纱器的出纱口);当主锭盘5由电机带动作顺时针运转时,与空心锭杆6固定的双向吐丝件也作顺时针运动,第二纱线在下导丝钩2上的握持点与第一吐丝孔A的出口之间形成一个S捻回,然后在第一吐丝孔A的出口与合股导纱器33中的握持点C之间再次形成一个S捻回,此时第二纱线从握持点C出来后已产生两个S捻回,也就是倍捻;
同时,装在与外倍捻锭子呈反方向旋转的内倍捻锭子中第一纱线32,进入到张力管27中,在张力球28上产生握持点再进入到初捻锭子锭杆25中的空心孔里然后从初捻锭子吐丝盘21出来,在这之间第一纱线已产生一个S捻回,之后在初捻锭子吐丝盘出口处经过中心导丝器35进入到合股导纱器33中的握持点C,在这之间第一纱线再次形成一个S捻回,此时从C握持点出来的第一纱线也形成了两个S捻回,也就是倍捻;
此时都已形成S向捻回的第一纱线与第二纱线同时通过导纱管31进入到外倍捻锭子的上过丝孔中,然后从双向吐丝件上的第二吐丝孔B出来,因为外倍捻锭子是作顺时针运转,所以第二纱线与第一纱线形成一个合股的Z向捻回,也就是形成了多股线;之后这根多股线从第二吐丝孔B的出口处穿到上导丝钩36上的握持点,在这之间又形成一个Z向的捻回,也就是产生倍捻,最后被卷入到卷取机构37中的络丝管上,成为成品多股线;
由此可知,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从单丝加捻到合股加捻都是一次性倍捻加捻,所以生产效率得到成倍提高;实际加工的纱线,单丝初捻捻度与合股复捻捻度是有一定的捻度比的,那么只要调整速度变换轮13的直径大小,就可以改变内倍捻锭子的速度,也就改变了第一纱线的捻度;因为第二纱线的捻度要与第一纱线的捻度一致,所以可以根据需要把第二纱线放到一个普通倍捻锭子38里进行捻度补偿加捻。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从单丝加捻到合股加捻都是在一台设备上一次性倍捻加捻的,无需上下2次加工,效率是成倍提高,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性好,没有油污,减少纱线的污染,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图2中Ⅰ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1、图2中Ⅱ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图2中Ⅲ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图2中合股导纱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换向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8是外储纱筒与上气圈罩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图2、图4所示,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包括设置在内倍捻锭子底座19上的至少一个内倍捻锭子。所述内倍捻锭子包括固定在内倍捻锭子底座顶面的初捻气圈罩30、通过初捻锭子锭座20竖直安装在内倍捻锭子底座上的初捻锭子锭杆25,以及从上至下依序布置在初捻锭子锭杆上的初捻锭子静止盘24、初捻锭子吐丝盘21、初捻锭子锭盘14。所述初捻锭子静止盘与初捻锭子锭杆之间设有轴承40,初捻锭子静止盘的顶面固定有内初捻锭子储纱罐26以及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张力管27,张力管内设有重力张力球28,第一纱线32的络丝管29套装在张力管外。初捻锭子吐丝盘固定在初捻锭子锭杆上,初捻锭子吐丝盘的顶面安装有初捻捻丝盘;初捻锭子锭盘位于内倍捻锭子底座的下侧。该内倍捻锭子的以上结构与普通倍捻锭子类似,并且内倍捻锭子的张力管、初捻锭子锭杆以及初捻锭子吐丝盘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初捻通道(第一纱线以此顺序穿线)。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发明在上述内倍捻锭子的基础上,增设了外倍捻锭子。所述外倍捻锭子位于内倍捻锭子的下方,包括外捻锭座7、竖直安装在外捻锭座中并且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空心锭杆6,以及从上至下依序设置在空心锭杆上的复捻锭子静止盘11、双向吐丝件、主锭盘5。主锭盘由电机3通过电机带轮4以及电机皮带4-1驱动,主锭盘带动空心锭杆转动,空心锭杆的转动方向与初捻锭子锭杆相反。双向吐丝件制有第一、第二吐丝孔,空心锭杆6沿轴心线开设有与第一吐丝孔A连通的下过丝孔6-1、与第二吐丝孔B连通的上过丝孔6-2。所述双向吐丝件是一个双出口吐丝盘8,所述第一吐丝孔、第二吐丝孔均沿双出口吐丝盘的径向向外布置;或者所述双向吐丝件是同轴布置的上、下吐丝盘,第一吐丝孔A开设在下吐丝盘(沿下吐丝盘的径向向外布置),第二吐丝孔B开设在上吐丝盘(沿上吐丝盘的径向向外布置)。第一吐丝孔、第二吐丝孔的轴心线之间的夹角根据需要确定,推荐夹角为180度,避免纱线相互干扰。所述下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一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底端;所述上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二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顶端。双向吐丝件的顶部设有加捻盘9,复捻锭子静止盘与空心锭杆之间设有轴承40,复捻锭子静止盘与内捻锭子底座之间通过立柱18固定连接。复捻锭子静止盘上安装有外储纱筒12(外储纱桶包围内倍捻锭子的气圈),外储纱筒的顶部安装有一罩盖所述内倍捻锭子的上气圈罩34,上气圈罩的顶部安装有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合股导纱器33,外储纱筒的内壁竖直固定有导纱管31,外储纱筒的上方设有多股线的上导丝钩36,空心锭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纱线的下导丝钩2,上导丝钩和下导丝钩的丝孔均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布置。
如图6、图8所示,所述合股导纱器包括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布置的合股导纱器底座33-7、设置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中的合股器33-3以及安装在合股导纱器底座顶部的合股导纱器头子33-4,所述合股器33-3制有第一纱线导纱孔33-1和第二纱线导纱孔33-2,第一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和第二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重合且位于合股器侧面(第一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和第二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为同一出纱口),第一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沿合股导纱器的轴心线朝下布置,第二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沿合股导纱器的轴心线朝上布置。所述合股导纱器头子为中空结构并与第二纱线导纱孔连通,合股导纱器头子的下端通过螺纹固定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上,合股导纱器头子的外壁通过轴承33-5安装有合股导纱器盖头33-6。所述合股导纱器底座的底部设有中心过丝器35,下侧的中心过丝器与第一纱线导纱孔连通。当纱线旋转时,靠纱线的摩擦力带动合股导纱器盖头旋转,这样纱线在合股导纱器盖头上的速度与双向吐丝件的速度基本一致,纱线不会缠绕在合股导纱器上,确保加工的顺利进行。
所述多股线的初捻通道中,导纱管与上过丝孔之间设有过丝轮17。所述第二纱线的纱筒可以固定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在实际生产中,因为第二纱线的捻度要与第一纱线的捻度一致,所以可以根据需要把第二纱线放到一个普通的倍捻锭子38里进行捻度补偿加捻,该倍捻锭子38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
所述初捻锭子吐丝盘的出口、合股导纱器的第一纱线导纱孔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倍捻通道(第一纱线以此顺序穿线);所述下导丝钩、下过丝孔、第一吐丝孔的出口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初捻通道(第二纱线以此顺序穿线),第一吐丝孔的出口、合股导纱器的第二纱线导纱孔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倍捻通道(第二纱线以此顺序穿线);合股导纱器的多股线出口(即第一纱线导纱孔、第二纱线导纱孔的出口)与导纱管、上过丝孔、第二吐丝孔的出口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初捻通道(多股线以此顺序穿线),第二吐丝孔的出口与上导丝钩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倍捻通道(多股线以此顺序穿线,多股线的倍捻通道位于外储纱筒12的外部)。
如图5、图7所示,所述初捻锭子锭杆25由另一电机单独驱动,或者通过换向机构Ⅲ与所述空心锭杆6进行反向传动;该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锭杆顶端的速度变换轮13、设置在所述初捻锭子锭杆下端的初捻锭子锭盘14、安装在复捻锭子静止盘顶面的两个过桥轮15以及皮带16,皮带16的两端从速度变换轮引出,分别经过一个过桥轮后在初捻锭子锭盘连接成圈;并且所述皮带从速度变换轮前侧引出的一端,经过过桥轮后从初捻锭子锭盘的前侧引入;皮带从速度变换轮后侧引出的一端,经过另一过桥轮后从初捻锭子锭盘的后侧引入。所述两个过桥轮的转轴与空心锭杆以及初捻锭子锭杆垂直,皮带通过过桥轮的作用,可以使得速度变换轮的转动方向与初捻锭子锭盘的转动方向相反。
图中还有:吐丝盘底座8-1,复捻磁铁座10,初捻磁铁座23,过桥轮底座15-1,过丝轮底座17-1,初捻吐丝盘底座21-1,卷取机构37,轴承防震圈39。
Claims (10)
1.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包括设置在内倍捻锭子底座(19)上的至少一个内倍捻锭子(Ⅱ),内倍捻锭子的张力管(27)、初捻锭子锭杆(25)以及初捻锭子吐丝盘(21)依序构成第一纱线(32)的初捻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倍捻锭子还包括一设置在内倍捻锭子下方的外倍捻锭子(Ⅰ);
所述外倍捻锭子包括竖直安装在外捻锭座(7)中并且与所述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空心锭杆(6),以及设置在空心锭杆上的双向吐丝件和由电机驱动的主锭盘(5),空心锭杆(6)与初捻锭子锭杆(25)的转动方向相反;双向吐丝件制有第一、第二吐丝孔,空心锭杆沿轴心线开设有与第一吐丝孔(A)连通的下过丝孔(6-1)、与第二吐丝孔(B)连通的上过丝孔(6-2);所述内倍捻锭子由一包围气圈的外储纱筒(12)罩盖,外储纱筒(12)的顶部安装有与初捻锭子锭杆同轴的合股导纱器(33),外储纱筒的上方设有多股线的上导丝钩(36),空心锭杆的下方设有第二纱线的下导丝钩(2);
所述初捻锭子吐丝盘、合股导纱器依序构成第一纱线的倍捻通道;下导丝钩、下过丝孔、第一吐丝孔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初捻通道,第一吐丝孔、合股导纱器依序构成第二纱线的倍捻通道;合股导纱器与上过丝孔、第二吐丝孔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初捻通道,第二吐丝孔与上导丝钩依序构成多股线的倍捻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初捻锭子锭杆(25)由另一电机单独驱动,或者通过换向机构(Ⅲ)与所述空心锭杆(6)进行反向传动;该换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空心锭杆顶端的速度变换轮(13)、设置在所述初捻锭子锭杆下端的初捻锭子锭盘(14)、两个过桥轮(15)以及皮带,皮带的两端从速度变换轮引出,分别经过一个过桥轮后在初捻锭子锭盘连接成圈,速度变换轮的转动方向与初捻锭子锭盘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吐丝件是一个双出口吐丝盘(8);或者是同轴布置的上吐丝盘、下吐丝盘,第一吐丝孔(A)开设在下吐丝盘,第二吐丝孔(B)开设在上吐丝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股导纱器包括合股导纱器底座(33-7)、设置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中的合股器(33-3)以及安装在合股导纱器底座顶端的合股导纱器头子(33-4),所述合股器(33-3)制有第一纱线导纱孔(33-1)和第二纱线导纱孔(33-2),第一纱线导纱孔和第二纱线导纱孔的出纱口重合,第一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位于合股导纱器底端且孔口朝下布置,第二纱线导纱孔的进纱口位于合股导纱器顶端且孔口朝上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股导纱器头子为中空结构并与第二纱线导纱孔连通,合股导纱器头子的下端固定在合股导纱器底座上,合股导纱器盖头(33-6)通过轴承(33-5)可转动地安装在合股导纱器头子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线的初捻通道中,合股导纱器与上过丝孔之间设有导纱管(31),导纱管(31)固定在外储纱筒的内壁,导纱管与上过丝孔之间设有过丝轮(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一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底端;所述上过丝孔的一端与第二吐丝孔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空心锭杆的顶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纱线的纱筒固定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或者安装在下导丝钩的下方一个倍捻锭子(38)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吐丝孔、第二吐丝孔的轴心线之间夹角为180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次成型倍捻锭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合股导纱器底座的底部设有中心过丝器(35),中心过丝器与第一纱线导纱孔连通。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487.9A CN103741286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025487.9A CN103741286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41286A CN103741286A (zh) | 2014-04-23 |
CN103741286B true CN103741286B (zh) | 2015-12-09 |
Family
ID=5049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02548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41286B (zh) | 2014-01-21 | 2014-01-21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74128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505159B (zh) * | 2018-05-07 | 2024-01-19 | 屏山红彤彤纺织有限公司 | 一种多倍锭子及倍捻捻线机 |
CN108532043A (zh) * | 2018-06-15 | 2018-09-14 | 嵊州市南丰机械有限公司 | 多功能锭子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92471A (en) * | 1949-10-12 | 1954-10-26 | Landolt Karl | Bearing for double-twist spindles |
US3377790A (en) * | 1964-12-18 | 1968-04-16 | Sulzer Ag | Spinning frames |
US3530658A (en) * | 1969-11-17 | 1970-09-29 | Little Inc A | Yarn twister |
DE2811583B1 (de) * | 1978-03-17 | 1979-02-08 | Palitex Project Co Gmbh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oder Doppeldraht-Spinnspindel |
DE29722174U1 (de) * | 1996-12-18 | 1998-04-16 | Saurer Allma Gmbh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zum Verdrehen von Naturseide |
US6298648B1 (en) * | 1997-06-05 | 2001-10-09 | D'agnolo Armando | Multiple twist spindle |
CN2644440Y (zh) * | 2003-09-17 | 2004-09-29 | 武汉科技学院 | 多倍加捻锭子 |
CN2866534Y (zh) * | 2005-12-19 | 2007-02-07 | 胡尹烟 | 双级倍捻合股成线装置 |
CN201027225Y (zh) * | 2007-01-15 | 2008-02-27 | 郭育丰 | 一种用于捻线机的捻线锭子 |
CN203021710U (zh) * | 2012-12-04 | 2013-06-26 | 台州市路桥穗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捻线机独立传动机构 |
CN203741485U (zh) * | 2014-01-21 | 2014-07-30 | 台州市路桥穗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352749A (en) * | 1976-10-25 | 1978-05-13 | Kabushikigaishiya Senkiyou | Cheese throwing method with double twister |
JPH06184837A (ja) * | 1992-12-15 | 1994-07-05 | Toyo Taiyakoode Kk | 二重撚糸方法 |
-
2014
- 2014-01-21 CN CN201410025487.9A patent/CN10374128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692471A (en) * | 1949-10-12 | 1954-10-26 | Landolt Karl | Bearing for double-twist spindles |
US3377790A (en) * | 1964-12-18 | 1968-04-16 | Sulzer Ag | Spinning frames |
US3530658A (en) * | 1969-11-17 | 1970-09-29 | Little Inc A | Yarn twister |
DE2811583B1 (de) * | 1978-03-17 | 1979-02-08 | Palitex Project Co Gmbh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oder Doppeldraht-Spinnspindel |
DE29722174U1 (de) * | 1996-12-18 | 1998-04-16 | Saurer Allma Gmbh | Doppeldrahtzwirnspindel zum Verdrehen von Naturseide |
US6298648B1 (en) * | 1997-06-05 | 2001-10-09 | D'agnolo Armando | Multiple twist spindle |
CN2644440Y (zh) * | 2003-09-17 | 2004-09-29 | 武汉科技学院 | 多倍加捻锭子 |
CN2866534Y (zh) * | 2005-12-19 | 2007-02-07 | 胡尹烟 | 双级倍捻合股成线装置 |
CN201027225Y (zh) * | 2007-01-15 | 2008-02-27 | 郭育丰 | 一种用于捻线机的捻线锭子 |
CN203021710U (zh) * | 2012-12-04 | 2013-06-26 | 台州市路桥穗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捻线机独立传动机构 |
CN203741485U (zh) * | 2014-01-21 | 2014-07-30 | 台州市路桥穗丰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741286A (zh) | 2014-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81979B (zh) | 一种介入式合股彩色竹节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4652004A (zh) | 一种锭速稳定的包覆纱加工设备 | |
CN109457334A (zh) | 一种倍捻式纺纱方法 | |
CN110055780A (zh) | 一种新型钢丝绳绳芯及生产方法 | |
CN109554784B (zh) | 一种倍捻式细纱机 | |
CN203741485U (zh)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
CN103741286B (zh)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 | |
CN104726991B (zh) | 一种假捻变形花式纱机及其加工方法 | |
CN204780041U (zh) | 一种锭速稳定的包覆纱加工设备 | |
CN107366070B (zh) | 一种包缠包芯纱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3741487U (zh) | 一次成型倍捻锭子的外倍捻锭子 | |
CN106567163B (zh) | 一种环锭包缠纱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204780009U (zh) | 一种倍捻机衬锭组件 | |
CN204676229U (zh) | 一种假捻变形花式纱机 | |
CN102345192A (zh) | 一种中空锭子捻线机 | |
CN204058717U (zh) | 一种三合一倍捻机 | |
CN204342965U (zh) | 一种复合纱线和纺制装置 | |
CN201753382U (zh) | 一种中空锭子捻线机 | |
CN208328222U (zh) | 一种防多股线混并的倍捻机 | |
CN208309046U (zh) | 一种变形型直捻锭子 | |
CN108560097B (zh) | 一种高保形环锭纺包缠纱生产装置及生产方法 | |
CN101608368A (zh) | 超细锦纶弹力丝的加捻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6916294U (zh) | 一种盘式张力器安装座 | |
CN103290555A (zh) | 一种滑轮导线式细纱机 | |
CN208309050U (zh) | 一种分纱器及倍捻捻线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7 Address after: No.3, building 5, Zhejiang Sino German (Taizhou) industrial cooperation Park, no.558 haihao Road,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zhou Zhaofeng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Guo village in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8056 Luqiao Jinqing town before Patentee before: TAIZHOU LUQIAO HUIFENG TEXTILE MACHINERY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