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730768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730768A
CN103730768A CN201210391753.0A CN201210391753A CN103730768A CN 103730768 A CN103730768 A CN 103730768A CN 201210391753 A CN201210391753 A CN 201210391753A CN 103730768 A CN103730768 A CN 103730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connector
transfer medium
signal transfer
sticking department
insulation cr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3917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730768B (zh
Inventor
吉筋贵士
高木美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 Pex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Ichi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Ichi Seik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39175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730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3730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0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730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73076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在自与主配线基板焊锡接合的基板连接部(12c)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的锁定臂部件(12g),一体地设置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通过在锁定臂部件(12g)一体地设置基板连接部(12c)、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将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插入至绝缘外壳内部的规定位置为止而利用锁定部件的弹性卡合力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在各种电气设备等中,作为电连接柔性印刷电路(FPC)、柔性扁平线(FFC)等各种信号传送介质的机构而广泛使用各种电连接器。例如,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对于安装在印刷配线基板上而使用的电连接器而言,由FPC或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自绝缘外壳(绝缘体)的前端侧开口部插入内部,此后,操作机构(连接操作机构)根据作业者的操作力朝向连接器前方侧或后方侧的连接作用位置被压倒而旋转。由此,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在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设置的卡合部而成为卡合状态,从而构成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利用锁定部件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的结构。
这样,具有操作机构的电连接器构成为,在连接解除位置和连接作用位置之间通过对操作机构进行旋转操作,从而对锁定部件的卡合/脱离进行操作,但由于需要与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的插入作业不同而另行操作操作机构,因此,存在作业效率出问题的不良情况。因此,例如如下述的专利文献2及3所示,以往开发有如下所述构成的具有所谓的单动作(ワンアクション)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构成为,相对于被插入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锁定部件的一部分以越上该信号传送介质的方式进行弹性位移,此后,锁定部件的一部分落入信号传送介质的卡合部而进行卡合。若使用如上所述的具有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则仅将信号传送介质插入至电连接器内部的规定位置为止,即可将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从而可以谋求提高作业效率。
但是,在以往的电连接器所采用的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中,如上所述具有仅将信号传送介质(FPC、FFC等)插入电连接器即可进行锁定的优点,但存在用于解除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结构复杂化的倾向,而且,解除的操作费事,并且也有可能导致使用耐久性方面出问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003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231069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0402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其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中,采用如下结构:电连接器构成为,基板连接部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而安装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卡定锁定部,该卡定锁定部与插入在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卡合而将所述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并且,所述电连接器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使该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解除,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锁定臂部件,该锁定臂部件配置成自所述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在该锁定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能够弹性位移地一体设置有所述卡定锁定部及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由于基板连接部、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一体地设置于锁定臂部件,因此,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从而使解除操作部的构造及操作变得容易,并且使用的耐久性也提高。
另外,优选为,本发明的所述锁定臂部件以在所述基板连接部和所述卡定锁定部之间折返的方式弯曲成形。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本发明,即便在使电连接器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小空间内充分确保锁定臂部件的长度,与此相应地,设置于自由端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力被抑制得小,并且,因卡定锁定部配置在弯曲部侧,所以可以利用该卡定锁定部确保较大的保持力。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在所述绝缘外壳上安装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接触的信号传送用的导电接触件,设置于该导电接触件的基板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锁定臂部件的基板连接部配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相对的两缘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利用配置在相对的两缘部的基板连接部,电连接器整体以自两侧取得了平衡的状态被固定,因此,相对于因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等产生的外力,能够得到牢固的保持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优选为,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配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使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向外侧露出的缺口部。
根据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对于在良好地进行了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时自绝缘外壳的缺口部向外侧露出的锁定解除操作部而言,在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不充分的情况下,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被维持在埋没在绝缘外壳内侧的状态,因此,容易判定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动作是否良好。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在自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的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的锁定臂部件一体地设置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通过在锁定臂部件一体地设置基板连接部、卡定锁定部及锁定解除操作部,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提高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性及使用耐久性,可以低成本且大幅度提高电连接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平面说明图。
图3是图1及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正面说明图。
图4是沿图3中的IV-IV线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5是从平面侧看图1~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6是从底面侧看图5所示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图1~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中即将插入信号传送介质之前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8是表示自图7的状态在连接器内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中途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9是表示自图8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并结束信号传送介质向电连接器的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利用卡定锁定部被卡定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0是表示自图9所示的锁定状态执行解除操作而压下锁定部件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2是从平面侧看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所使用的锁定部件的外观立体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在图11所示的电连接器中开始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4是表示自图13的状态在连接器内部插入信号传送介质的中途的状态的连接器长度方向两端部分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5是表示自图14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并结束信号传送介质向电连接器的插入、信号传送介质利用卡定锁定部被卡定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图16是表示自图15所示的锁定状态执行解除操作而压下锁定部件的状态的横截面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连接器
11    绝缘外壳
11a   介质插入口
11b   部件安装口
11c   缺口部
12    锁定部件
12a   卡定锁定部
12b   基底板
12c   基板连接部
12d   卡定片
12e   锁定解除操作部
12f   固定片
12g   锁定臂部件
12g1  弯曲部
13    导电接触件
13a   基板连接部
13b   挠性臂部
13c   端子接触凸部
F     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
Fa    卡合定位部
22    锁定部件
22a   卡定锁定部
22c   基板连接部
22e   锁定解除操作部
22g   锁定臂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将本发明应用于在用于对由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柔性扁平线(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进行电连接的配线基板上安装并使用的电连接器的实施方式。
[关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的整体结构]
首先,图1~图9所示的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由具有所谓的非零插入力(NON-ZIF)类型的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的电连接器构成,其构成如下结构:在将上述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穿过设置于绝缘外壳11的前端缘部(图4的左端缘部)的介质插入口11a插入至绝缘外壳11内部的规定位置为止时,信号传送介质F的锁定自动进行。
[关于绝缘外壳]
此时,所述绝缘外壳11由呈细长状延伸的中空框体状的绝缘部件形成,以下,将该绝缘外壳11的较长的横向宽度方向称为“连接器长度方向”,将使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插入或脱离的方向称为“连接器前后方向”。
在该绝缘外壳11的前端缘部分(图3左端缘部分),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呈细长状地设置有如上所述由柔性印刷电路(FPC)或柔性扁平线(FFC)等构成的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插入的介质插入口11a。而且,在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且在所述介质插入口11a两侧的外侧部分,安装有后述的锁定部件12。并且,在绝缘外壳11的后端侧部分(图4的右端缘部分)、即上述的介质插入口11a的连接器前后方向上的相反侧部分,同样地沿连接器长度方向呈细长状地设置有用于安装导电接触件13等的部件安装口11b。
[关于导电接触件]
导电接触件13由构成适当形状的薄板状金属制部件形成,上述多个导电接触件13自绝缘外壳11后端侧的部件安装口11b朝向前方侧(图4的左方侧)插入,并在绝缘外壳11的内部在连接器长度方向隔着适当间隔地配置成多极状。这些导电接触件13各自作为信号传送用和接地连接用导电接触件中的任一方,在通过焊锡接合而安装于在主印刷配线基板(省略图示)上形成的导电路的状态下使用。
即,如上所述安装在绝缘外壳11内部的各导电接触件13的配置位置,设定成与在穿过介质插入口11a插入绝缘外壳11内部侧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上设置的配线图案对应。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上设置的配线图案是按照适当的间距配置信号传送用导电路(信号线垫片)或屏蔽用导电路(屏蔽线垫片)而形成的配线图案。
具体说明各导电接触件13的结构。该导电接触件13形成为沿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脱方向(图4的左右方向)即连接器前后方向延伸,自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后端部向后方侧突出的部分作为与形成在主印刷配线基板(省略图示)上的信号传送用导电路(信号线垫片)焊锡连接的基板连接部13a而形成。该基板连接部13a与由自该基板连接部13a经由上方台阶部向前方侧延伸出的细长状的梁部件构成的挠性臂部13b连接。
即,该挠性臂部13b在与上述基板连接部13a连接的连接部分以呈大致直角地立起的方式弯曲形成,并且,在其立起端部朝前方侧进一步呈大致直角地弯曲,沿绝缘外壳11的图示上方侧的顶板的内壁面以构成悬臂状的方式延伸出。如上所述设置于导电接触件13的挠性臂部13b构成以与基板连接部13a连接的连接部分或其附近为中心在图4的纸面内朝上下方向摆动的结构。
而且,在该挠性臂部13b前端侧的伸出部分(图4的左端侧部分),与形成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信号传送用导电路或屏蔽用导电路(配线图案)中的任一方对应地设置有构成向图示下方突出的形状的端子接触凸部13c。即,设置于该导电接触件13的端子接触凸部13c在如上所述信号传送介质F被插入到绝缘外壳11的内部时,形成跨到设置于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配线图案上的配置关系,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被插入至规定的最终位置为止时,上述端子接触凸部13c利用挠性臂部13b的弹性力被压接而维持在电连接的状态。
[关于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10如前所述具有单动作自动锁定机构,作为其前提,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终端部分、特别是如图1所示在宽度方向两侧的端缘部分,形成有由缺口状的凹部构成的卡合定位部Fa、Fa。而且,与设置于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Fa对应地在电连接器10侧设置有一对锁定部件12、12,从而构成利用这些锁定部件12、12的卡定作用(锁定作用)来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状态的结构。
[关于锁定部件]
如上所述两锁定部件12、12配置在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在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被插入电连接器10的内部时,各锁定部件12的一部分、更具体地说是后述的卡定锁定部12a跨到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上,由此,锁定部件12成为向下方弹性位移的状态,进而,构成锁定部件12的一部分的卡定锁定部12a朝向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的内部被推起,从而构成卡合状态(锁定状态)。
此时的各锁定部件12由特别是如图5及图6所示那样的薄板金属部件的一体弯曲构造体构成,具有载置在主配线基板(省略图示)上的平板状的基底板12b,并且,相对于该基底板12b一体地设置有:与主配线基板焊锡接合的基板连接部12c、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定锁定部12a、解除卡定锁定部12a的卡合状态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在构成如上所述的锁定部件12的薄板金属部件的端缘部,两个卡定片12d、12d在适当的位置自锁定部件12向连接器前方方向突出地设置,这些卡定片12d、12d被压入绝缘外壳11,从而进行锁定部件12的固定。另外,自基底板12b的端缘部朝向连接器长度方向的连接器内侧,以构成台阶的方式突出设置有固定片12f,该固定片12f被插入绝缘外壳11,从而进行锁定部件12的上下方向的定位。
上述的基板连接部12c对应各锁定部件12分别设置有两个,其中的一体的基板连接部12c以自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朝向外侧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其他的基板连接部12c以自连接器后端部朝向后方突出的方式设置。而且,这些基板连接部12c通过与形成于主配线基板(省略图示)的导体部分焊锡接合而进行电连接器10的安装。
另外,自上述基底板12b的前端缘部、即与设置于后端侧的基板连接部12c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锁定臂部件12g以构成悬臂状的方式一体地延伸出。该锁定臂部件12g自后端侧的基板连接部12c经由基底板12b连续地形成,在与基底板12b连结的连结部分,夹设有构成侧面大致U形的两个弯曲部12g1、12g1。上述各弯曲部12g1自上述基底板12b的前端缘先向前方突出后以朝该基底板12b的上方侧翻转的方式弯曲,自该弯曲部12g1连续的锁定臂部件12g的主体部分配置成朝向连接器后方侧向斜上方延伸出。构成如上所述的悬臂结构的锁定臂部件12g以上述的弯曲部12g1及其附近为中心能够弹性位移,并且构成在图7的纸面内朝上下方向摆动的结构。
另外,在上述的悬臂状的锁定臂部件12g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一体地设置有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其中的卡定锁定部12a由自锁定臂部件12g的端缘部突出的钩状部件构成并且由使锁定臂部件12g所具有的连接器内侧的端缘部分朝向上方呈大致三角形状地突出的方式弯曲形成的板状部件构成。即,在该卡定锁定部12a,设置有自上端侧的顶点部朝向前方侧向斜下方延伸的倾斜引导边。
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卡定锁定部12a在设置于上述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被配置在正上方位置时,所述卡定锁定部12a构成为利用锁定臂部件12g的弹性力朝向卡合定位部Fa的内部被推起而成为卡合状态,并构成利用处于嵌合状态时的卡定锁定部12a的卡合力保持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状态的结构。
另一方面,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由使锁定臂部件12g的自由端部分弯曲而形成的平面大致矩形的板状部件构成,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12e以经由形成在上述卡定锁定部12a后方侧的突出台阶部向上方侧突出的方式相连设置。而且,构成如下结构:通过将作业者的指尖放在该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的平面部分并向下方进行按压,从而使卡定锁定部12a与上述的锁定臂部件12g一同向下方侧弹性位移。
此时,在绝缘外壳11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有以自后端侧将该绝缘外壳11的顶面部分开设为大致矩形的方式形成的缺口部11c,处于未被压下的初始状态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2e构成自绝缘外壳11的顶面部分穿过缺口部11c向上方突出而被看到的结构。
在此,具体说明自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插入开始直至卡合为止的状态。首先,如图7及图8所示,若信号传送介质F穿过绝缘外壳11的介质插入口11a逐步被插入绝缘外壳11的内部,则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侧的前端缘部与设置于锁定部件12的卡定锁定部12a的倾斜引导边抵接,该卡定锁定部12a跨到信号传送介质F的表面上。由此,锁定部件12的锁定臂部件12g以弯曲部12g1及其附近的摆动支点为中心向下方侧被压下地弹性位移,若自该状态使信号传送介质F的终端部分朝后方侧进一步被压入,则在该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移动至卡定锁定部12a的正上方位置为止时,如图9所示,利用锁定臂部件12g的弹性恢复力,卡定锁定部12a以被推起到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内部的方式移动。其结果是,相对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卡定锁定部12a处于卡合状态,信号传送介质F以不脱出的方式被保持。
这样,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在利用锁定部件12构成卡合状态(锁定状态)之前的中途状态,包括上述卡定锁定部12a的锁定臂部件12g以向下方被压下的方式弹性位移,此时,锁定解除操作部12e自绝缘外壳11的顶面部分穿过缺口部11c被收纳在连接器内部,由此,锁定臂部件12g向下方侧的弹性位移得到确认。此后,若信号传送介质F成为利用锁定部件12被卡合的卡合状态(锁定状态)这种状态,则到此为止沉入绝缘外壳11内部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再次穿过缺口部11c自绝缘外壳11的上表面向上方侧突出而被看到。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自卡定锁定部12a与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卡合而将信号传送介质F保持的状态,如图10所示,若通过压下锁定解除操作部12e来进行锁定解除操作,则卡定锁定部12a抵抗锁定臂部件12g的弹性力向下方移动,该卡定锁定部12a自信号传送介质F的卡合定位部Fa脱离,基于锁定部件12的卡合状态(锁定状态)被解除。
根据具有如上所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锁定部件12,基板连接部12c、卡定锁定部12a及锁定解除操作部12e一体地设置于锁定臂部件12g,因此,利用同一部件的动作对被插入的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起到保持作用及解除作用。因此,包括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的锁定部件12的构造及操作变得容易,并且,使用的耐久性也提高。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锁定臂部件12g具有以在基板连接部12c和卡定锁定部12a之间折返的方式弯曲形成的弯曲部12g1,因此,即便在使电连接器10的整体小型化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小空间内充分确保锁定臂部件12g的长度,与此相应地,设置于自由端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12e的操作力被抑制得小,而且,通过使卡定锁定部12a靠近弯曲部12g1而配置,利用该卡定锁定部12a可以确保大的保持力。
另外,自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被插入开始直至成为保持状态为止,锁定解除操作部12e与卡定锁定部12a一同在自绝缘外壳11的缺口部11c向外侧露出的状态和埋没在内侧的状态之间移动,由于在绝缘外壳11设置有使锁定解除操作部12e向外侧露出的缺口部11c,因此,在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不充分的情况下,锁定解除操作部12e被维持在自绝缘外壳11的缺口部11c埋没在内侧的状态,从而容易判定信号传送介质F的插入动作是否良好。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
另一方面,在对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部件标注了同一附图标记的图11~图16所示的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20中,锁定部件22具有使呈直线状延伸的带板状部件适当地弯曲而形成的构造,自配置于前端部分的基板连接部22c向后方侧延伸出的锁定臂部件22g,以构成大致一定宽度的带状的方式延伸至在后端侧的自由端缘部分配置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
另外,在如上所述的锁定臂部件22g的延伸方向的中途位置,设置有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卡合定位部Fa对应的卡定锁定部22a。本实施方式的卡定锁定部22a构成如下结构:在上述的基板连接部22c的后方侧经由上方台阶部向斜上方延伸出地配置并且以侧面呈大致三角形状的方式弯曲成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于锁定臂部件22g的前端部分的基板连接部22c配置在连接器前端缘部分,并配置在与导电接触件13的基板连接部13a相反的一侧。即,根据如上所述的配置关系,设置于导电接触件13的基板连接部13a和设置于锁定臂部件22g的基板连接部22c配置在绝缘外壳11的相对的两缘部,因在绝缘外壳11的相对的两缘部配置有两基板连接部13a、22c,因此,电连接器10整体以自两侧取得了平衡的状态被固定,相对于因信号传送介质的插入等产生的外力,能够得到牢固的保持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由经由配置在锁定臂部件22g的自由端侧的上方侧突出台阶部相连设置的板状部件形成,与如上所述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对应地,在绝缘外壳11的后端部分的连接器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设置有一对锁定操作罩部11d、11d。上述各锁定操作罩部11d在设置于锁定部件22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的正上方位置自绝缘外壳11的后端部朝向后方延伸出,从而形成与锁定解除操作部22e重合的配置关系。上述各锁定操作罩部11d由较宽广的板状部件形成,该较宽广地构成的锁定操作罩部11d形成自上方侧覆盖具有窄的板厚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的顶面这样的配置关系。
在如上所述的锁定操作罩部11d的上表面形成有凹凸状的防滑部,该锁定操作罩部11d由作业者的指尖等向下方被压下,上述锁定部件22的锁定解除操作部22e也同样地向下方被压下,由此,与该锁定解除操作部22e相连设置的锁定臂部件22g及卡定锁定部22a向下方被压下。其结果是,到此为止卡合于信号传送介质(FPC或FFC等)F的卡合定位部Fa的卡定锁定部22a自卡合定位部Fa向下方脱离,信号传送介质F成为自由状态而形成能够向前方侧脱出的状态。
以上,基于实施方式具体说明了本发明人所作出的发明,但不言而喻,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固定于电连接器的信号传送介质,采用了柔性印刷电路(FPC)及柔性扁平线(FFC),但是针对使用了其他信号传送用介质等的情况,同样地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中使用了相同形状的导电接触件,但即便是不同形状的导电接触件交替配置的构造,同样地也能够应用本发明。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所使用的各种各样的电连接器。

Claims (4)

1.一种电连接器,其构成为基板连接部与配线基板焊锡接合而安装在所述配线基板上,所述电连接器具有卡定锁定部,该卡定锁定部与插入在绝缘外壳内部的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卡合而将所述信号传送介质保持为大致不动状态,并且,所述电连接器利用锁定解除操作部的操作使该卡定锁定部的卡合状态解除,所述电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具有锁定臂部件,该锁定臂部件配置成自所述基板连接部呈悬臂状地一体延伸出并能够弹性位移,
在该锁定臂部件的伸出方向的中途位置及自由端位置,能够弹性位移地一体设置有所述卡定锁定部及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臂部件以在所述基板连接部和所述卡定锁定部之间翻转地延伸的方式弯曲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绝缘外壳上安装有与所述信号传送介质的终端部分接触的信号传送用的导电接触件,
设置于该导电接触件的基板连接部和设置于所述锁定臂部件的基板连接部配置在所述绝缘外壳的相对的两缘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分别配置,
在所述绝缘外壳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设置有使所述锁定解除操作部向外侧露出的缺口部。
CN201210391753.0A 2012-10-16 2012-10-16 电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0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753.0A CN103730768B (zh) 2012-10-16 2012-10-16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391753.0A CN103730768B (zh) 2012-10-16 2012-10-16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0768A true CN103730768A (zh) 2014-04-16
CN103730768B CN103730768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454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9175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730768B (zh) 2012-10-16 2012-10-16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73076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5306A (zh) * 2018-06-05 2019-12-3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3015A (en) * 2010-07-13 2012-06-01 Dai Ichi Se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44911A (zh) * 2010-10-12 2012-07-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器
CN202373754U (zh) * 2011-11-23 2012-08-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709751A (zh) * 2011-02-22 2012-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223015A (en) * 2010-07-13 2012-06-01 Dai Ichi Seko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44911A (zh) * 2010-10-12 2012-07-04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器
CN102709751A (zh) * 2011-02-22 2012-10-03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
CN202373754U (zh) * 2011-11-23 2012-08-08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5306A (zh) * 2018-06-05 2019-12-31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电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US10797438B2 (en) 2018-06-05 2020-10-06 Dai-Ichi Seiko Co.,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730768B (zh) 2016-0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9243B2 (ja) コネクタ装置
CN102651519B (zh) 连接器装置
TWI571018B (zh) 連接器
CN102088152B (zh) 电气连接器
CN102683972A (zh) 电连接器
CN106981748B (zh) 电连接器
TWI380522B (en) Low profile connector
JP5683284B2 (ja) 基板接続用端子
JP20132226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9155491A (zh) 高速电连接器
US10276974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locking and grounding structures
JP2012169243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US88145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locking portions for an inserting component
JP2007128876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529661B (zh) 连接器
CN102771014A (zh) 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KR100511821B1 (ko) 배터리 커넥터
JP2010027520A (ja) コネクタ装置
JP577225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12109059A (ja) フレキシブル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CN103730768A (zh) 电连接器
TWI354412B (zh)
US907712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low profile
TW201251211A (en) Plug connection for making direct electrical contact with a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101359745B1 (ko) 전기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8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