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98198B -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98198B CN103598198B CN201310566454.0A CN201310566454A CN103598198B CN 103598198 B CN103598198 B CN 103598198B CN 201310566454 A CN201310566454 A CN 201310566454A CN 103598198 B CN103598198 B CN 1035981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gent
- grams
- compound
- tetraconazole
- consumpt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有效成分为三唑类杀菌剂与烟碱类杀虫剂按质量比1:0.5-5混合的混合物,其中三唑类杀菌剂为四氟醚唑,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嗪或噻虫胺。处理剂可制成种子处理可分散粒剂、悬浮剂种衣剂。与单剂相比,本发明组合物四氟醚唑的杀菌作用有明显的增效和提高,说明两者混合使单种农药的效果更好,提高了防治的效果和广度,与市场中单剂相比,扩大了化合物的防治范围,达到了蚜、菌兼治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噻虫胺或噻虫嗪与四氟醚唑复配剂型领域,是一种含有噻虫胺或噻虫嗪的复配种子处理剂。
背景技术
四氟醚唑属于第二代三唑类杀菌剂,分子结构中含氟,杀菌活性比是第一代的2-3倍,杀菌谱广、高效、持效期长达4-6周,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并有很好的内吸传导性能。适宜作物禾谷类作物如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果树如香蕉、葡萄、梨、苹果等,蔬菜如瓜类,甜菜,观赏植物等。可以防治白粉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既可茎叶处理,也可作种子处理使用。
噻虫嗪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不仅具有触杀、畏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杀虫谱广、活性高、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用于防治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同翅目害虫,例如:蚜虫、叶蝉、白粉虱、马铃薯甲虫、线虫、潜叶蛾等。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于土壤处理。
噻虫胺属于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其具有广谱杀虫活性,活性与吡虫啉相似,使用方法灵活,既可用于茎叶处理,也可用于土壤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适用于水稻、果树、棉花、茶叶、草皮和观赏植物等。
现有技术中两类药分别单独使用,种子处理以及生长过程中反复用药,有使用成本高,费时费力,污染严重的问题,而且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实现一药高效多治。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其有效成分为三唑类杀菌剂与烟碱类杀虫剂按质量比1:0.5-5混合的混合物,其中三唑类杀菌剂为四氟醚唑,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嗪或噻虫胺。
所述的三唑类杀菌剂与烟碱类杀虫剂按质量比优选1:4。
所述的处理剂可制成种子处理水分散粒剂、悬浮剂种衣剂。
一种含上述处理剂的水分散粒剂,重量份比组成为:10-80份的上述有效成分、0-3水、0-5份分散剂、5-8份润湿剂、0.05-0.3份消泡剂、1-5份渗透剂、1-2份成膜剂、2-4份防冻剂、1-3份警戒色和余量补充至总量100份的填料。
所述的可分散粒剂,重量份比组成优选为:10-80份的上述有效成分、0-3份水、1-2份分散剂、5.5-6.8份润湿剂、0.08-0.15份消泡剂、2-3份渗透剂、1-2份成膜剂、2.5-3.2份防冻剂、1.2-2份警戒色和余量补充至总量100份的填料。
上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聚羧酸盐分散剂、烷基胺基牛磺酸盐、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盐缩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木质素磺酸钙。上述的润湿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脂肪醇乙氧基化物、萘磺酸盐等的一种或几种。上述的消泡剂为有机硅氧烷、聚醚等中的一种,优选为有机硅氧烷。上述的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氮酮或琥珀酸二辛脂磺酸钠。成膜剂为淀粉。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二醇,优选为乙二醇。警戒色为油溶性颜料或水溶性颜料。填料为轻质碳酸钙、高岭土、白炭黑、硅藻土、滑石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的水分散粒剂的简单制备方法为:先将原料按比例混配,搅拌均匀,置入气流粉碎机中粉碎,再将物料与物料质量15-20%的水充分混合,经定型孔板挤压造粒,再经过干燥,切割得到成品。
本发明方案是通过大量的生物测定筛选确定的,筛选中发现四氟醚唑和噻虫嗪或噻虫胺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具有互补效果,扩大了两者的防治范围,具有互为增效的作用,对于蚜虫、叶蝉、白粉虱、马铃薯甲虫、线虫及四氟醚唑所杀的各种菌类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为:
(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四氟醚唑的杀菌作用有明显的增效和提高,说明两者混合使单种农药的效果更好,提高了防治的效果和广度。
(2)可以大幅减少田间用药次数以及用药量,有效的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
(3)与市场中单剂相比,扩大了化合物的防治范围,达到了蚜、菌兼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
实施例1:30%噻虫嗪·四氟醚唑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实例如下:
农药活性成分噻虫嗪原药(含量98wt%)25kg,四氟醚唑原药(含量98wt%)5kg;木质素磺酸钠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kg,有机硅氧烷0.1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kg,淀粉1.5kg,乙二醇3kg,玫瑰红1.5kg,其他为高岭土补充至100kg。
制备方法:将噻虫嗪250kg、四氟醚唑50kg、助剂和填料共700kg,混合均匀,进入气流粉碎机,再加入粉碎料质量15-20%的水,挤压、造粒、干燥、筛分。所制得的水分散粒剂的水分为2.0%,粒径为500μm-1500μm。
实施例2:45%噻虫胺·四氟醚唑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实例如下:
农药活性成分噻虫胺原药(含量98wt%)25kg,四氟醚唑原药(含量98wt%)20kg;木质素磺酸钙1.5kg,萘磺酸盐7kg,聚醚0.12kg,氮酮2.5kg,淀粉1.5kg,丙二醇3kg,胭脂红1.5kg,其他为高岭土补充至100kg。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效果试验:
实施例1防治大豆根腐病的试验
试验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噻虫嗪质量含量25%),生产单位: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四氟醚唑水乳剂(四氟醚唑质量含量4%),自配。
表1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处理编号 | 药剂 | 施药剂量(制剂量) |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
1 | 实施例1用量1 | 亩用量4克 | 18克/公顷 |
2 | 实施例1用量2 | 亩用量6克 | 27克/公顷 |
3 | 实施例1用量3 | 亩用量8克 | 36克/公顷 |
4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亩用量10克 | 37.5克/公顷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亩用量90克 | 54克/公顷 |
6 | 空白对照 |
小区安排: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顺畦划分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每处理
重复6次。
表2小区图如下:
施药方法、时间和次数:
根据当地菜农用药习惯,在大豆根腐病发病时期进行灌根处理。灌根一次。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施药后第10天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0株,以株为单位统计病情指数。调查一次。同时记录对大豆的安全性。
表3对根腐病防效结果
处理编号 | 药剂 | 对根腐病防效(%) |
1 | 实施例1用量1 | 68.5 |
2 | 实施例1用量2 | 80.5 |
3 | 实施例1用量3 | 92.4 |
4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11.0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85.6 |
6 | 空白对照 |
由表3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对大豆根腐病的防效在使用量为8ml/亩时优于单剂,防效最高达到92.4%。
实施例1防治大豆潜根蝇的试验
试验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生产单位: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四氟醚唑水乳剂,自配。
表4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处理编号 | 药剂 | 施药剂量(制剂量) |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
1 | 实施例1用量1 | 亩用量4克 | 18克/公顷 |
2 | 实施例1用量2 | 亩用量6克 | 27克/公顷 |
3 | 实施例1用量3 | 亩用量8克 | 36克/公顷 |
4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亩用量10克 | 37.5克/公顷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亩用量90克 | 54克/公顷 |
6 | 空白对照 |
小区安排: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顺畦划分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每处理重复6次。
表5小区图如下:
施药方法、时间和次数:
在成虫盛发期,即大豆长出第一片复叶前,子叶表面出现黄斑,目测田间出现成虫时,喷雾处理。5天后喷第二次。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喷药前,及其施药后3天、5天、7天分别调查,共计调查4次。
每小区选5点,每点固定4株有代表性的大豆共20株进行基数调查,并做好标记,调查每株大豆潜根蝇的虫数,药后1天、3天、7天再对上述标记大豆进行调查,检查记录每株大豆残存虫数。同时观察对大豆的安全性。
表6对大豆潜根蝇的试验防效结果
处理编号 | 药剂 | 对潜根蝇防效(%) |
1 | 实施例1用量1 | 60.2 |
2 | 实施例1用量2 | 78.3 |
3 | 实施例1用量3 | 94.5 |
4 |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 87.7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
6 | 空白对照 |
由表6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对大豆潜根蝇的防效在使用量为8ml/亩时优于单剂,防效最高达到94.5%。
实施例2防治大蒜灰霉病的试验
试验对照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生产单位: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4%四氟醚唑水乳剂,自配。
表7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处理编号 | 药剂 | 施药剂量(制剂量) |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
1 | 实施例2用量1 | 亩用量4克 | 27克/公顷 |
2 | 实施例2用量2 | 亩用量8克 | 54克/公顷 |
3 | 实施例2用量3 | 亩用量16克 | 108克/公顷 |
4 | 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 亩用量8克 | 60克/公顷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亩用量90克 | 54克/公顷 |
6 | 空白对照 |
小区安排: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顺畦划分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不小于15平方米。每处理
重复6次。
表8小区图如下:
施药方法、时间和次数:
根据当地菜农用药习惯,在大蒜灰霉病发病初期进行喷雾处理。隔7天喷1次,共喷药3次。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第三次施药后第7天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10株,以株为单位统计病情指数。同时观察对大蒜的安全性。
表9对大蒜灰霉病的试验防效结果
处理编号 | 药剂 | 对大蒜灰霉病防效(%) |
1 | 实施例2用量1 | 35.2 |
2 | 实施例2用量2 | 68.5 |
3 | 实施例2用量3 | 88.5 |
4 | 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85.2 |
6 | 空白对照 |
由表9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对大蒜灰霉病的防效在使用量为16克/亩时优于单剂,防效最高达到88.5%。
实施例2防治大蒜根蛆的试验
试验对照药剂: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生产单位: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4%四氟醚唑水乳剂,自配。
表10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处理编号 | 药剂 | 施药剂量(制剂量) | 施药量(有效成分量) |
1 | 实施例2用量1 | 亩用量4克 | 27克/公顷 |
2 | 实施例2用量2 | 亩用量8克 | 54克/公顷 |
3 | 实施例2用量3 | 亩用量16克 | 108克/公顷 |
4 | 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 亩用量7.3克 | 55克/公顷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亩用量90克 | 54克/公顷 |
6 | 空白对照 |
小区安排:
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顺畦划分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面积不小于20平方米。每处理重复6次。
表11小区图如下:
施药方法、时间和次数:
根据当地菜农用药习惯,在大蒜根蛆发病初期进行灌根处理,施药一次。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施药后第10天进行防效调查,每小区5点取样,每点20株,以株为单位统计病情指数。同时观察对大蒜的安全性。
表12对大蒜根蛆的试验防效结果
处理编号 | 药剂 | 对大蒜灰霉病防效(%) |
1 | 实施例2用量1 | 25.2 |
2 | 实施例2用量2 | 64.7 |
3 | 实施例2用量3 | 92.1 |
4 | 50%噻虫胺水分散粒剂 | 88.4 |
5 | 4%四氟醚唑水乳剂 | |
6 | 空白对照 |
由表9可以看出,复配制剂对大蒜根蛆病的防效在使用量为16克/亩时优于单剂,防效最高达到92.1%。
从表中数据可知,复配种子处理剂对大豆的根腐病,锈病以及潜根蝇的效果显著,各项指标均优于单一剂型。不仅提高了对大多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而且降低了使用成本。
Claims (1)
1.一种含有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的可分散粒剂在防治大豆潜根蝇中的应用,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的原料组分构成:农药活性成分噻虫嗪原药含量98wt%25kg,四氟醚唑原药含量98wt%5kg;木质素磺酸钠1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kg,有机硅氧烷0.12k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1kg,淀粉1.5kg,乙二醇3kg,玫瑰红1.5kg,其他为高岭土补充至100kg,其中,制备方法为配方量的上述原料,混合均匀,进入气流粉碎机,再加入粉碎料质量15-20%的水,挤压、造粒、干燥、筛分;使用时,上述可分散粒剂的用量为36克/公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66454.0A CN103598198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66454.0A CN103598198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98198A CN103598198A (zh) | 2014-02-26 |
CN103598198B true CN103598198B (zh) | 2016-05-11 |
Family
ID=50116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6645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98198B (zh) | 2013-11-14 | 2013-11-14 |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9819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28459A (zh) * | 2015-07-14 | 2015-11-11 | 江西正邦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含有氟唑菌苯胺与噻虫嗪的种子处理可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24779A (zh) * | 2017-10-20 | 2018-01-26 |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一种药肥型小麦种子包衣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029702A (zh) * | 2017-11-30 | 2018-05-15 | 天峨县平昌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防治甘蔗蚜虫的药物 |
CN114766480A (zh) * | 2022-03-16 | 2022-07-22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水分散粒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05279504B2 (en) * | 2004-08-17 | 2012-11-08 |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 Aqueous neonicotinoid compositions for seed treatment |
CN102308838B (zh) * | 2011-09-28 | 2014-06-11 | 联保作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杀虫防病悬浮种衣剂 |
CN103238618A (zh) * | 2013-04-15 | 2013-08-14 | 海利尔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噻虫胺的种子处理剂组合物 |
-
2013
- 2013-11-14 CN CN201310566454.0A patent/CN1035981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98198A (zh) | 2014-02-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99356B (zh) | 一种含有氟吡菌胺和甲霜灵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1700024A (zh) |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359395A (zh) | 一种含有苯并烯氟菌唑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137833A (zh) | 一种防治小麦赤霉病生物复配杀菌剂及其应用 | |
CN103598198B (zh) | 一种三唑类与烟碱类化合物复合种子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485329B (zh) | 一种杀虫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548840B (zh) | 一种含有苯噻菌酯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3609562B (zh) | 含有螺螨酯和氟啶虫酰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1356922B (zh) | 含有吡蚜酮和吡虫啉具有增效杀虫作用的组合物 | |
CN104054712B (zh)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342284A (zh) | 一种杀菌抗病组合物及其悬浮种衣剂 | |
CN108157381A (zh) | 含有克菌丹和吡唑萘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0393212C (zh) | 一种杀菌、杀虫组合物 | |
CN103155938B (zh) | 噻虫胺与丁醚脲复配杀虫组合物 | |
CN103609585A (zh) | 含有螺螨酯和噻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4757014A (zh) | 一种含有异菌脲和噻虫嗪的农药组合物 | |
CN104430390A (zh) | 氨基寡糖素与噻唑菌胺复配农用杀菌剂 | |
CN105638697A (zh) | 含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4068033B (zh)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141502B (zh) | 噻虫嗪与噻虫胺复配杀虫组合物 | |
CN103609586A (zh) | 含有螺螨酯和呋虫胺的复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 |
CN101480184A (zh) | 农药组合物 | |
CN107041369A (zh) | 一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041523B (zh) | 一种含有啶酰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4542626A (zh) | 一种含甲磺酰菌唑和咯菌腈的复配组合物及制剂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511 Termination date: 202111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