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71431B -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71431B
CN103571431B CN201310536173.0A CN201310536173A CN103571431B CN 103571431 B CN103571431 B CN 103571431B CN 201310536173 A CN201310536173 A CN 201310536173A CN 103571431 B CN103571431 B CN 1035714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agent
soyflour
inorganic salt
starch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53617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71431A (zh
Inventor
王振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ANG ZHENYU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1053617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5714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3571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1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71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7143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粘结剂,由大豆粉和无机盐构成,大豆粉与无机盐的重量比为(50-95):(5-50),在所述的粘结剂中还添加有淀粉或者葡萄糖,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按照重量比称取各物质的步骤,然后将大豆粉和无机盐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搅拌后,加入水,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在所述的水溶胶中,固含量在15%至40%之间,PH值在7-11之间。本发明是采用可降解和再生的生物材料,以金属氧化物为络合交联反应剂,形成有机可持续的生物粘结剂,本发明固化后没有有害的甲醛等挥发物,具有可持续和再生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应用于造纸业、建筑材料、玻璃棉/玻璃纤维非纺产品的复合材料等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和民用的建筑、装潢和家具等行业,乳胶和粘结剂市场还是化工原料的产品为主导,这些产品对环境的冲击和影响比较大,与我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相悖。西方的工业国家已着手开发并已经应用以可再生的生物原料为主的生物胶,已大规模应用的行业包括建筑材料、造纸业和民用装潢材料。我国作为一个材料应用大国,势必会加大对生物材料包括生物胶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遵循全球的技术和市场导向,以降低环境污染和对人民的生命危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这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粘结剂含有甲醛等有毒的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同时会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由大豆粉和无机盐构成,所述的大豆粉与无机盐的重量比为(50-95):(5-50)。
进一步的,还含有淀粉,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与淀粉的重量比为(60-80):(10-30):(5-15)。
进一步的,还含有葡萄糖,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淀粉与葡萄糖重量比为(60-80):(8-30):(4-15):(0.5-5)。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盐包括但不限于FeO、ZnO、MgO、CaO、Fe2O3、Al2O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粘结剂,由大豆粉、无机盐和水构成,大豆粉与无机盐的重量比为(50-95):(5-50),在所述的粘结剂中,其固含量在15%~45%之间,PH值在7-11之间。
进一步的,还含有淀粉,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与淀粉的重量比为(60-80):(10-30):(5-15)。
进一步的,还含有葡萄糖,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淀粉与葡萄糖重量比为(60-80):(8-30):(4-15):(0.5-5)。
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这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一个按照重量比称取各物质的步骤,然后将称取的各物质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搅拌后,加入水,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在所述的水溶胶中,固含量在15%~40%之间,PH值在7-11之间。
进一步的,用氨水将PH值调解在7-11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无机盐包括但不限于FeO、ZnO、MgO、CaO、Fe2O3、Al2O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一种粘结剂的使用方法,包括一个将粘结剂加热固化的过程,在所述的加热固化的过程中,加热的温度为180-250℃,加热0.5-3分钟,然后冷却至常温保存。
进一步的,所述的大豆粉采用ProliaSF100/90大豆粉。
本发明是基于可降解和再生的生物材料为主,采用的原材料主要为大豆粉、淀粉和糖,采用无机化合物(金属氧化物)为络合交联反应剂,形成有机可持续的生物粘结剂,以取代目前市场上广泛利用的化工乳胶产品。本发明将大豆粉,与无机盐混合搅拌(或加入淀粉、糖)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低于45%,否则粘度会太高,不利于实际应用。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此生物粘结剂形成后可在室温下长时间保持稳定。
本发明的反应原理是大豆粉里的酸基(-COOH)和无机盐里的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交联。细一点的大豆粉更容易反应,所以采用粒度细一点的大豆粉。淀粉则需要分子量高一点的,机械强度会好一些。通常要DE(DextroseEquivalent,即,葡萄糖当量值)>5,理想的当量值:5<DE<15。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技术进步是显著的。固化过程中豆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交联作用,形成机械性能很强的络合物。它并不像一般的基于淀粉的生物胶,这种新生物粘结剂具有很好的防水性,不容易因吸水而弱化物理和机械性能。
本发明的生物粘结剂固化后没有有害的甲醛等挥发物,具有可持续和再生性等特点。本发明有利于环境保护,可应用于造纸业,建筑材料,玻璃棉/玻璃纤维非纺产品的复合材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而且,由于豆粉的成本比一般的化工原料低,所以这种新粘结剂的制备成本也会较低,有利于今后的扩大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的份数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以9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10份的无机氧化锌(比如Zinplex15氧化锌溶液)或氧化钙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5%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8磅左右。
实施例2
以8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20份的无机氧化锌(比如Zinplex15氧化锌溶液)或氧化钙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5%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55磅左右。
实施例3
以95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5份的无机氧化镁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5%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3磅左右。
实施例4
以5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50份的无机氧化铝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2%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0磅左右。
实施例5
以55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45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3%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1磅左右。
实施例6
以6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40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3%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3磅左右
实施例7
以7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与30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4%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4磅左右。
实施例8
以7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10份的淀粉,与20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5%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55磅左右。
实施例9
以8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15份的淀粉,与30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2%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5磅左右。
实施例10
以60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5份的淀粉,与10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1%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2磅左右。
实施例11
以65份的工业大豆粉(比如Cargill公司的ProliaTMSF100/90大豆粉原料),8份的淀粉、4份的葡萄糖与18份的无机氧化锌混合搅拌后,把混合物慢慢加入水中并不停的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胶体的固体比例(即固含量)应低于45%。理想的固含量应在15%至40%之间。酸碱度可用氨水调节在7-11之间。所得粘结剂碰洒在13微米粗的玻璃纤维上固化形成非纺的玻璃丝网后(粘结剂重量在22%左右),拉力测试(Instron应力测试仪器,样品尺寸为2英寸X10英寸)显示强度在45磅左右。
实施例12
上述实施例配制好的粘结剂可以应用在非纺的玻璃丝网上,可有效地把玻璃丝粘结在一起。如例子1-3所述,粘结剂以喷洒或涂层的形式应用在玻璃或有机塑料纤维上,经交联固化后,把纤维牢牢地粘结在一起,形成强力复合材料
实施例13
也可以把配制好的生物粘结剂应用在木头,纸浆或胶合板(vinylflooring)的粘结制造上。在粘结应用过程中,生物胶可以以喷洒或涂层的形式应用在表面,然后经过适温180-250℃(350~450华氏度)固化。固化过程中豆粉蛋白质中的氨基酸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交联作用,形成很强的络合物。固化后的络合物具有很强的机械性能,拉力测试强度都在40磅以上,并不像一般的基于淀粉的生物胶,这种新生物粘结剂具有很好的防水性通常以淀粉为基体的生物胶固化交联后,再在80℃热水中浸泡15分钟,拉力测试强度结果会弱化,不到热水测试前的20%,而本发明的粘结剂经测试达到45%以上。不容易因吸水而弱化物理和机械性能。

Claims (4)

1.一种粘结剂,其特征在于:由大豆粉、无机盐、淀粉和葡萄糖组成,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淀粉与葡萄糖的重量比为(60-80):(8-30):(4-15):(0.5-5),所述的淀粉的葡萄糖当量值大于5小于15,所述的无机盐为ZnO、MgO、FeO、CaO、Fe2O3、或者Al2O3
2.一种粘结剂,其特征在于:由大豆粉、无机盐、淀粉、葡萄糖和水构成,所述的大豆粉、无机盐、淀粉与葡萄糖的重量比为(60-80):(8-30):(4-15):(0.5-5),在所述的粘结剂中,其固含量在15%~45%之间,pH值在7-11之间,所述的淀粉的葡萄糖当量值大于5小于15,所述的无机盐为ZnO、MgO、FeO、CaO、Fe2O3、或者Al2O3
3.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按照重量比称取各物质的步骤,然后将称取的各物质加入反应容器中,混合搅拌后,加入水,搅拌形成均匀的水溶胶,在所述的水溶胶中,固含量在15%~40%之间,pH值在7-11之间,所述的无机盐为ZnO、MgO、FeO、CaO、Fe2O3、或者Al2O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粘结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氨水将pH值调节在7-11之间。
CN201310536173.0A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14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6173.0A CN103571431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536173.0A CN103571431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1431A CN103571431A (zh) 2014-02-12
CN103571431B true CN103571431B (zh) 2016-01-20

Family

ID=50044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53617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71431B (zh) 2013-11-01 2013-11-01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5714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1605A (zh) * 2014-06-19 2014-09-10 广西大学 一种非食用植物蛋白复合胶粘剂的生产方法
CN105038695A (zh) * 2015-09-10 2015-11-11 西南林业大学 一种豆粉标签胶及制备方法
CN105368344A (zh) * 2015-11-18 2016-03-02 广德县永彬竹木工艺品厂 一种防腐蚀防潮竹木加工用粘合剂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56974C (zh) * 2007-07-24 2009-11-04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水性无醛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12854A (zh) * 2008-10-07 2010-05-26 吉林市道特化工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含有天然植物胶原的胶粘剂
CN101463238A (zh) * 2009-01-12 2009-06-24 西北大学 一种环保型胶粘剂的制备方法
ES2618910T3 (es) * 2010-09-20 2017-06-22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Adhesivos de soja y compuestos hechos de los adhesivo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71431A (zh) 2014-0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2441B (zh) 一种植物纤维复合防火板
CN103571431B (zh) 一种粘结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49411A (zh) 一种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植物纤维板或人造板中的应用
CN110982487B (zh) 一种多重网络结构的无醛大豆蛋白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9178A (zh) 植物蛋白胶粘剂及制备方法、由该植物蛋白胶粘剂制备的改性胶粘剂
CN101914229A (zh) 一种硅藻土/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368344A (zh) 一种防腐蚀防潮竹木加工用粘合剂
CN110402959A (zh) 一种耐久型皮革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Akhavan-Safar et al. Influence of date palm tree fibers on the tensile fracture energy of an epoxy-based adhesive
CN103881634A (zh) 一种脲醛树脂胶黏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68761A (zh) 一种造纸用抗撕裂强度增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025A (zh) 一种改善纤维束与磷酸钾镁水泥基材料粘结性能的方法
Hu et al. Develop a novel and multifunctional soy protein adhesive constructed by rosin acid emulsion and TiO2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structure
CN102690615B (zh) 聚苯乙烯耐水木材胶黏剂
CN107460779B (zh) 一种玻纤合成树脂改性的装饰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9079A (zh) 一种耐水型人造板胶黏剂
Valyova et al. Modified phenol-phormaldehyde resins used for plywood gluing
CN108485215B (zh) 一种再生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CN102220100B (zh) 一种低毒脲醛树脂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8946A (zh) 一种木材阻燃改性剂
CN100540580C (zh) 一种改性酚醛树脂胶的原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50062A (zh) 一种高效防水粘结剂及其制作方法
CN113061420A (zh) 一种高性能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N105368343A (zh) 一种耐水改性淀粉基木材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130732A (zh) 棉籽蛋白改性脲醛树脂胶粉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ZHIC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WANG ZHENYU

Effective date: 201410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200040 JING'AN, SHANGHAI TO: 200000 PUTUO, SHANGHAI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028

Address after: 200000, room 3, building 872, 302 Tongchuan Road, Shanghai, Putuo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WANG ZHENYU

Address before: 200040 Shanghai city Jingan District Wanhangdu Road No. 92 building 3 room 10

Applicant before: Wang Zhenyu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20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