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555216B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555216B CN103555216B CN201310516789.1A CN201310516789A CN103555216B CN 103555216 B CN103555216 B CN 103555216B CN 201310516789 A CN201310516789 A CN 201310516789A CN 103555216 B CN103555216 B CN 10355521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ating film
- poly
- base material
- warming
- weight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Depolymerization Polymer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可自行完全生物分解、分解周期短无需再处理的预涂膜,本发明预涂膜包括基材、中间层和热熔胶层,所述基材包含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亚胺,所述热熔胶层为聚酯胶黏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包装覆膜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背景技术
预涂膜是指预先将塑料薄膜上胶复卷后再与纸张印品复合的工艺。它先由预涂膜加工厂根据使用规格幅面的不同将胶液涂布在薄膜上复卷后供使用厂家选择,而后再与印刷品进行复合。覆膜,即贴膜,就是将塑料薄膜涂上黏合剂,与纸印刷品经加热、加压后使之黏合在一起,形成纸塑合一产品的加工技术。经覆膜的印刷品,由于表面多了一层薄而透明的塑料薄膜,表面更平滑光亮,从而提高印刷品的光泽度和牢度,图文颜色更鲜艳,富有立体感,同时更起到防水、防污、耐磨、耐摺、耐化学腐蚀等作用。
然而目前常用的预涂膜基材主要是聚烯烃类薄膜,此类薄膜不易分解,势必会产生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寻找一种环境友好型、可分解、无毒、无污染的预涂膜,成为本行业研究的热点。
中国专利CN102533151A公开了一种可生物分解的预涂膜,这种可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包括基材、中间层和热熔胶层,中间层位于基材和热熔胶层之间,所述基材是醋酸纤维素薄膜,所述中间层的材料是聚乙烯亚胺,所述热熔胶层的材料是乙烯-醋酸乙烯热熔胶。基材的厚度在12~25微米之间,中间层的厚度在0.01~0.03微米之间,热熔胶层的厚度在12~40微米之间。由于醋酸纤维素薄膜可生物分解的特性,在自然界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的作用下,可完全分解,也可和废纸一起进入再成桨工序,用于生产再生纸,是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塑料包装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保、可自行完全生物分解、分解周期短无需再处理的预涂膜。
为达上述目的,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包括基材、中间层和热熔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含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亚胺,所述热熔胶层为聚酯胶黏剂。
其中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之一或其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其中所述基材还包含聚乳酸、增塑剂和润滑剂。
其中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柠檬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丁酯,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其中所述基材包含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50~100重量份,所述聚乳酸1~50重量份,所述增塑剂1~15重量份,所述润滑剂1~5重量份。
其中所述基材由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聚乳酸、所述增塑剂以及所述润滑剂粉碎混合并吹塑成型而得。
其中所述基材厚度为30~60μm。
其中所述聚酯胶黏剂主要由98~99重量份任意混合比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以及1~2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或C-94(德国萨哈利本公司),1~2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制备而成。
其中所述聚酯胶黏剂由所述丁二酸、所述己二酸、所述1,3-丙二醇、所述1,4-丁二醇与所述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或C-94加热搅拌反应,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降温后加所述交联剂丙三醇并抽真空;升温反应;真空干燥得到聚酯胶黏剂。
本发明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1、聚羟基脂肪酸酯(polyhydroxyalkanoates,PHA)是由微生物通过各种碳源发酵而合成的不同结构的脂肪族共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分解性和塑料的热加工性能,是生物可分解包装材料的首选。现有专利提到的材料,属于化学合成的生物可分解高分子材料,PHA属于微生物发酵的可分解高分子材料,其生物分解性更优,分解速度更快,分解更为彻底。
2、预涂膜废弃后不用回收,在土壤中微生物的作用下,无需堆肥处理,即可实现完全生物分解。
3、本发明中使用聚酯胶黏剂作为热熔胶层,原料均可完全被生物分解。
4、本发明所有原料均采用可完全自动被生物分解的原料,最终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为新型环保预涂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材;2-中间层;3-热熔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在高速粉碎机内混合后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3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5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1:1),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5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3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4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00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所述制备基材的原料为聚羟基脂肪酸酯,可为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或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之一或其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实施例2
将5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和2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重量份的环氧大豆油以及1重量份的硬脂酸丁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为4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5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1:1),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5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4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5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20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3
将5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和25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7重量份的柠檬酸酯以及3重量份的硬脂酸甘油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5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5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1:1),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5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5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45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35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4
将8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和4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环氧大豆油和柠檬酸酯各6重量份,以及4重量份的硬脂酸丁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30~6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2:2:1),将1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5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5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6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60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5
将10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5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4重量份的环氧大豆油,以及硬脂酸丁酯和硬脂酸甘油酯各2重量份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6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2:3:1),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6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4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40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6
将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和4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0重量份的柠檬酸酯,以及3重量份的硬脂酸甘油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30~6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5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3:1),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5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6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4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98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7
将2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6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45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2重量份的柠檬酸酯,以及4重量份的硬脂酸甘油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4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2:1:3),将1重量份的催化剂C-94,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4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50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10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8
将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7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5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5重量份的柠檬酸酯,以及5重量份的硬脂酸甘油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5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1:1),将1重量份的催化剂C-94,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5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46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09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9
将4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6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1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环氧大豆油7重量份,柠檬酸酯8重量份,以及5重量份的硬脂酸甘油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6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8.5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2:1:2),将1.5重量份的催化剂C-94,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2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6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64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43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10
将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1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2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1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3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10重量份的环氧大豆油,以及硬脂酸丁酯1重量份、硬脂酸甘油酯3重量份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3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9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2:1:1:1),将2重量份的催化剂C-94,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2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3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38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36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实施例11
将2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酯、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3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20重量份的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和50重量份的聚乳酸在高速粉碎机内预混20s,加入环氧大豆油5重量份,柠檬酸酯10重量份,以及5重量份的硬脂酸丁酯继续混合20s;将混合材料用吹塑机吹塑成型为厚度约40μm的基材。
在三口烧瓶中加入99重量份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重量比1:1:1:2),将2重量份的催化剂C-94,氮气保护下搅拌并加热,升温至160℃,恒温反应20min,升温至180℃反应20min,升温至200℃反应40min,升温至225℃40min,升温至240℃反应80min,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后,降温至160℃,加入1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抽真空,升温至240℃反应80min,出料;以温度80℃下,真空干燥,烘干12h,得到共聚酯胶黏剂。
将制得的40μm的基材1上均匀涂抹一层聚乙烯亚胺中间层2后,继续将热熔胶层3复合在中间层2上即可制得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将上述预涂膜裁成1×1cm2,初始重量20~30mg的样条,于室温下埋于湿润的土壤(或淤泥)中,每间隔10天取样一次,每次取三个样,观察面材表面分解情况。并用蒸馏水洗涤三次,真空干燥,称重测量失重率。由实验数据可知,样条在土壤中分解明显,在54天可以看到明显的空洞,在156天后已经无法取出完成样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包括基材、中间层和热熔胶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含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中间层为聚乙烯亚胺,所述热熔胶层为聚酯胶黏剂;
其中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为聚3-羟基丁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聚3-羟基丁酸-3-羟基己酸酯、聚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酯之一或其两种以上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还包含聚乳酸、增塑剂和润滑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为环氧大豆油、柠檬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丁酯,硬脂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包含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50~100重量份,所述聚乳酸1~50重量份,所述增塑剂1~15重量份,所述润滑剂1~5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由所述聚羟基脂肪酸酯、所述聚乳酸、所述增塑剂以及所述润滑剂粉碎混合并吹塑成型而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厚度为30~6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胶黏剂主要由98~99重量份任意混合比的单体丁二酸、己二酸、1,3-丙二醇、1,4-丁二醇以及1~2重量份的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或C-94,1~2重量份的交联剂丙三醇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酯胶黏剂由所述丁二酸、所述己二酸、所述1,3-丙二醇、所述1,4-丁二醇与所述催化剂双(2,2-吗啉乙基)醚或C-94加热搅拌反应,得到无规共聚聚酯预聚物;降温后加所述交联剂丙三醇并抽真空;升温反应;真空干燥得到聚酯胶黏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6789.1A CN103555216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516789.1A CN103555216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5216A CN103555216A (zh) | 2014-02-05 |
CN103555216B true CN103555216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50009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516789.1A Active CN103555216B (zh) | 2013-10-28 | 2013-10-28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55521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10947B (zh) * | 2015-01-13 | 2016-09-14 | 北京康得新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金属表面用预涂膜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567113A (zh) * | 2016-03-07 | 2016-05-11 | 上海海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CN106947403A (zh) * | 2017-02-27 | 2017-07-14 | 东莞市蓝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保护膜 |
CN111961321B (zh) * | 2020-08-21 | 2022-02-22 | 青岛科技大学 | 一种生物可降解聚(4-羟基丁酸酯)农用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157708A1 (ja) * | 2023-01-27 | 2024-08-02 | 株式会社カネカ | ホットメルト接着剤用組成物および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513144B2 (en) * | 2007-06-15 | 2013-08-20 |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 Property films from renewable polymers |
CN102295831A (zh) * | 2010-06-23 | 2011-12-28 | 深圳市意可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硬质片材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533151A (zh) * | 2012-01-04 | 2012-07-04 | 北京康得新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预涂膜 |
CN103320036A (zh) * | 2013-06-17 | 2013-09-25 | 昆山韩保胶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面胶带 |
-
2013
- 2013-10-28 CN CN201310516789.1A patent/CN10355521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555216A (zh) | 2014-0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55216B (zh) | 一种可完全生物分解的预涂膜 | |
Krishnamurthy et al.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co-friendly bioplastic from low-cost plant resources | |
Nguyen et al. | Development of Starch‐Based Bioplastic from Jackfruit Seed | |
Cheng et al. | Modification and extrusion coating of polylactic acid films | |
CN1898294A (zh) | 具有改善的热性能的高透明性薄膜 | |
CN102993655A (zh) | 一种含淀粉的生物降解阻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5694403A (zh) | 一种全生物基树脂组合物 | |
CN102977565A (zh) | 一种含淀粉的生物降解阻隔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320036A (zh)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面胶带 | |
CN106084700A (zh) | 一种低成本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及其制备方法 | |
KR20220131295A (ko) | 셀룰로스 아세테이트로 제조된 생분해성 조성물 및 물품 | |
KR20220131959A (ko) | 셀룰로스 아세테이트로 제조된 생분해성 조성물 및 물품 | |
KR20220131533A (ko) | 셀룰로스 아세테이트로 제조된 생분해성 조성물 및 물품 | |
CN117693554A (zh) | 可发泡的乙酸纤维素组合物、泡沫和由其形成的泡沫制品 | |
JP2008052047A (ja) | シュリンクラベル用印刷物およびその印刷のために用いるシュリンクラベル用印刷インキ組成物 | |
CN107187689A (zh) | 生物可降解涂层纸杯及其生产方法 | |
JP7600155B2 (ja) | 生分解性ポリエステル溶液およびその利用 | |
CN108003394A (zh) | 一种可降解马夹袋及其生产工艺 | |
KR20150128099A (ko) | Pla 및 pha 혼합수지를 이용한 벽지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CN102533151A (zh) |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预涂膜 | |
Maiti et al. | Structural changes of starch/polyvinyl alcohol biocomposite films reinforced with 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 due to biodegradation in simulated aerobic compost environment | |
CN108395583A (zh) | 一种可降解淀粉基生鲜食品包装片材原料及其制作方法 | |
JP2020185801A (ja) | 剥離紙、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 |
KR101467025B1 (ko) | 생분해성 몰딩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생분해성 필름 | |
KR101285981B1 (ko) | 생분해성 판넬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