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34140B - 嵌条用端帽 - Google Patents

嵌条用端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34140B
CN103534140B CN201280017693.4A CN201280017693A CN103534140B CN 103534140 B CN103534140 B CN 103534140B CN 201280017693 A CN201280017693 A CN 201280017693A CN 103534140 B CN103534140 B CN 1035341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filler rod
main body
rod main
locking t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17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34140A (zh
Inventor
竹好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tayama Kog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tayama Kogy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tayama Kogyo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tayama Kogy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353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341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3414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3/00Elements for body-finishing, identifying, or decorating; 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for advertising purposes
    • B60R13/04External Ornamental or guard strips; Ornamental inscriptive devices there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10/00Sealing arrangements
    • B60J10/70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 B60J10/74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 B60J10/75Seal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ndows or windscreens for sliding window panes, e.g. sash guides for sealing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条用端帽,易于将端帽组装于嵌条主体,同时,端帽从嵌条主体的拉出的拉力高,防止晃动性能也优异。本发明的嵌条用端帽,为安装于嵌条主体的端部的端帽,所述嵌条用端帽的特征在于,该端帽具有:末端部,堵塞嵌条主体的开口端部;插入部,从该末端部突设,插入所述嵌条主体的开口部;嵌条主体具有表面部和从该表面部向背面内侧翻折的弯曲部;所述端帽的插入部与嵌条主体的弯曲部,于一者形成有突设的卡止突部,于另一者形成有插入斜面部和钩挂部,所述插入斜面部,随着将端帽的插入部插入嵌条主体的开口部,使卡止突部在相对于该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滑接以及弹性变形,所述钩挂部,在该插入斜面部的里侧形成切口部,在使所述卡止突部弹性恢复的状态下进行钩挂;所述卡止突部为在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难以产生变形而在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易于产生弹性变形的肋状。

Description

嵌条用端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设于汽车的车体或车门等上所安装的嵌条(モール)的末端的端帽(エンドキャップ)。
背景技术
在安装于汽车的车体侧部的保护嵌条、安装于车顶部的车顶嵌条、或者安装于车门的升降窗的开口端部的装饰带嵌条等各种嵌条的末端,作为嵌条端部的装饰以及护罩安装有端帽。
该种嵌条为,使用挤压加工、滚压加工等加工方法生产成长条状后,按照需要通过冲压加工、弯曲加工等切断成规定的长度生产而成。
因此,由于嵌条主体的端部具有开口部,因此,多数情况下为以将端帽插入该开口部的方式而安装端帽。
端帽具有末端部和插入部,所述末端部,为堵塞嵌条主体的开口端面的装饰部或护罩,所述插入部,从末端部突设,插入嵌条主体的开口部。
将端帽的插入部插入嵌条主体的末端开口部而固定的方法中,提出例如使突部与凹部卡合的类型(专利文献1)、和使形成于插入部的卡定片嵌入嵌条主体的内侧从而卡定的类型(专利文献2)等诸多方案,但是都存在诸如端帽从嵌条主体拉出的拉力不足够,或者在端帽的末端与嵌条主体的开口端面之间容易产生间隙或者晃动的问题。
此外,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两段形状(二段形状)的钩挂部(引掛部),虽然对防止晃动有效,但是由于为形成于该钩挂部板簧部(板バネ部)的部件,从板簧的变形力来看难以增强端帽的拉力。
另外,虽然在装饰嵌条等领域中,采用如下方法,即,如图10所示,在将端帽的插入部110插入嵌条主体120的端部开口部的状态下,使用钻孔机等对嵌条主体与端帽插入部施行穿孔加工(共穴加工)之后,利用唇125的下侧的部分,压入敛缝销130并敛缝。但是,敛缝销的压入管理难,存在车辆的行走振动中敛缝销脱落的危险。
另外,也存在生产设备高价、生产工时多、生产线长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5-104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实开平5-826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条用端帽,易于将端帽组装于嵌条主体,同时,端帽从嵌条主体拉出的拉力高,防止晃动性能也优异。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安装于嵌条主体的端部的端帽,所述嵌条用端帽的特征在于,该端帽具有:末端部,堵塞嵌条主体的开口端部;插入部,从该末端部突设,插入所述嵌条主体的开口部;嵌条主体具有表面部和从该表面部向背面内侧翻折的弯曲部;所述端帽的插入部与嵌条主体的弯曲部,于一者形成有突设的卡止突部,于另一者形成有插入斜面部和钩挂部,其中,所述插入斜面部,随着将端帽的插入部插入嵌条主体的开口部,使卡止突部在相对于该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滑接以及弹性变形,所述钩挂部,在该插入斜面部的里侧形成切口部,在使所述卡止突部弹性恢复的状态下进行钩挂;所述卡止突部为在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难以产生变形而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易于产生弹性变形的肋状。
在此,所谓的嵌条主体的表面部是指,在将嵌条安装于车体、车门等时成为外观装饰面的部分,所谓的背面侧是指,成为嵌条的车体或者车门的安装面的一侧。
另外,沿着端帽的插入方向定义端帽的插入部的前方、后方,相对于嵌条主体的长度方向,表现为开口端部侧以及将其反面表现为里侧。
本发明第一方面涉及的嵌条用端帽,其特征在于,端帽与嵌条主体的背面内侧的弯曲部中,在其中一者形成卡止突部,在另一者设置钩挂部。所述卡止突部,在端帽的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难以变形而在与其正交的方向易于弹性变形;所述钩挂部,使该卡止突部在相对于突设方向正交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以及弹性恢复而卡定。
在现有的端帽中,存在使卡止突部在突设方向产生弹性变形的端帽,但是在本发明中,由于使卡止突部从与突设方向正交的侧面产生弹性变形,因此,相对于端帽的拉出方向,能够抑制卡止突部的变形,从而拉力得以提升。
另外,由于使卡止突部从侧面产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够使突设高度尺寸足够大。
在本发明中,在端帽侧形成卡止突部的情况下,优选为,端帽的插入部具有卡止突部,所述卡止突部突设于所述端帽的插入部的背面侧的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所述嵌条主体具有插入斜面部与在该插入斜面部的里侧切口的钩挂部,其中,所述插入斜面部,伴随着端帽的插入,使所述卡止突部于弯曲部在上下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另外,为了强化端帽的防止晃动功能,优选嵌条主体的钩挂部的侧面,形成为根部侧与前端部相比位于里侧的斜面状的钩挂斜面部。
进一步,为了降低端帽的插入力的同时提高端帽的拉力,端帽的插入部,在所述卡止突部于端帽插入时产生弹性变形的一侧,具有沿着插入方向的薄壁部,由于该薄壁部的变形,所述卡止突部的根部的位置产生弹性变形。
这种情况下,更为优选,卡止突部位于所述薄壁部的插入方向薄壁前端部与薄壁后端部之间,并且,进一步优选所述卡止突部的卡止侧面与所述薄壁部的插入方向中央部相比位于薄壁后端部侧。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嵌条用的端帽,由于设置了在插入前后方向难以产生变形而在与其正交的方向易于产生弹性变形的卡止突部,因此,端帽插入时,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车辆的安装状态下,使卡止突部在上下方向或者车辆内外方向产生弹性变形,因此,组装时的插入力小,而卡止突部在端帽拉出方向难以产生弹性变形,因此能将拉力的强度较高设定。
另外,如果在端帽的插入部沿着插入方向,并且在肋状的卡止突部的弹性变形侧设置薄壁部的话,该肋的根部也沿着肋的变形方向产生变形,能够进一步降低插入力。
如果以肋状的卡止突部位于薄壁部前端部与薄壁部后端部之间的方式从卡止突部的前方横跨至后方形成该薄壁部,进一步,使卡止突部的卡止侧面位于薄壁后端侧的话,由于端帽插入时变形力施加于与卡止突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侧面,而使薄壁部的中央附近向中心产生变形,由此薄壁部易于变形,端帽拉出时,卡止突部的卡止侧面位于薄壁后端侧附近,因此,卡止突部的根部难以产生变形,拉力变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将端帽插入嵌条主体前的立体图。
图2示出将端帽向嵌条主体组装的工序。
图3示出将端帽插入嵌条主体时的卡止突部以及薄壁部的变形,(a)示出卡止突部抵接于插入斜面部的状态、(b)示出卡止突部向下方弹性变形,薄壁部也向下方弹性变形的状态、(c)示出卡止突部以及薄壁部弹性恢复的状态。
图4示出嵌条的横截面图,(a)为示出A-A线的截面端面图、(b)为示出B-B线的截面端面图、(c)为示出C-C线的截面端面图。
图5示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端帽的安装构造例,(a)示出端帽向嵌条主体插入前、(b)示出插入途中、(c)示出插入完成后。
图6示出第二实施例涉及的端帽的从背面侧观看的侧面图,(a)示出插入开始、(b)示出插入途中、(c)示出插入完成后。
图7示出第三实施例涉及的端帽的安装构造例,(a)示出插入前、(b)示出插入完成后、(c)示出D-D线截面图、(d)示出E-E线截面图。
图8示出第四实施例涉及的端帽。
图9示出嵌条向车门的安装例。
图10示出现有的端帽的安装构造例。
符号说明
10端帽
11末端部
11a末端抵接部
12插入部
13卡止突部
13a卡止侧面
14薄壁部
14a薄壁前端部
14b薄壁后端部
20嵌条主体部
21开口端面
21a开口部
22表面部
23弯曲部
24钩挂部
24a插入斜面部
24b钩挂斜面部
24c切口部
25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装饰嵌条(ベルトラインモール)为例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嵌条用端帽的安装构造例,本发明能够展开至各种嵌条。
如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端帽10具有堵塞嵌条主体20的开口端面21的形状的末端部11、和从该末端部11的末端抵接部11a突设的插入部12。
插入部12从端面插入至嵌条主体20的开口部21a,具有卡止突部13。所述卡止突部13,突设于插入部12的背面侧的与插入方向正交的车内方向。
卡止突部13在图3(a)中为,在上下方向厚度(b)薄、在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相对而言厚度(a)厚的肋状(突片状)。
因此,卡止突部13为在上下方向易于弹性变形而在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难以变形的构造。
另外,在卡止突部13的下侧(后述的弹性变形侧)沿着插入方向形成有长孔的薄壁部14。
嵌条主体20在安装于车门的状态下,成为具有成为外观装饰面的表面部22与向背面内侧弯曲形成的弯曲部23的截面大致C形状的示例,由于其为装饰嵌条,因此具有滑接于车门玻璃的唇25。
在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设置根部侧为逐渐展开形状(末広がり形状)的钩挂部24,其在开口端面21侧形成插入斜面部24a,在里侧形成切口部24c,具有钩挂斜面部24b。
因此,插入斜面部24a的根部侧为与前端部相比位于嵌条的开口端面21侧的斜面,钩挂斜面部24b的根部侧为与前端部相比位于嵌条的里侧的斜面。
如果将这样的端帽10插入嵌条主体20的端部的话,如图2~图4所示,卡止突部13以及薄壁部14产生弹性变形。
如果将端帽10的插入部12从嵌条主体20的开口端面21插入的话,肋状的卡止突部13的插入方向前侧的端部接触插入斜面部24a。
这样,由于卡止突部13为沿着插入方向的肋状(突片状),因此,被插入斜面部24a所诱导,在图2、3中向下侧产生弹性变形。
因此,能够使卡止突部13的立设高度H的尺寸足够大,例如能够相对于弯曲部23的厚度0.5~1.5mm而设定为大约2.5~3.0mm的高度。
如图3(b)所示,当卡止突部13向S1的方向弯曲时,通过该力,薄壁部14也向S2的方向弯曲。
在图4(b)的横截面图中也示出了该状态。
当端帽10的插入在进行,卡止突部13通过钩挂部24的前端部时,其里侧由于设置有切口部24c而成为钩挂斜面部24b,因此,如图3(c)所示,卡止突部13向S3的方向弹性恢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卡止突部13的卡止侧面13a所抵接的钩挂斜面部24b从前端部以根部侧位于嵌条里侧的方式产生倾斜,因此,如图3(c)、图4(c)所示,在端帽10的末端抵接部11a与嵌条的开口端面21之间的间隙d消失的方向,卡止突部13的弹性恢复力发生作用,同时,端帽10的车内外方向的晃动也得以抑制。
另外,由于能够使卡止突部13的高度H足够大,因此不会从钩挂部24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如图3所示,由于卡止突部13的插入长度方向的宽度位于形成于插入部12的插入方向长的长孔的薄壁部14的薄壁前端部14a与薄壁后端部14b之间,同时,卡止侧面13a与薄壁部14的中央部相比位于薄壁后端14b侧,因此,如图3(b)所示,端帽10插入时,钩挂部24抵接于卡止突部13的侧面,力作用于薄壁部14的中央附近,向S2的方向易于弯曲,但是,如图3(c)所示,在端帽10上,在拔出的方向负载力的情况下,不仅肋状的卡止突部13在前后方向难以产生变形,由于接近于薄壁部14的薄壁后端部14b,因此薄壁部14也难以产生变形,从而,端帽的拉力得以提升。
在图5、6中示出第二实施例为,在端帽10的插入部12上,形成安装部15,所述安装部15,在组装于嵌条主体20之后,安装于车门侧;嵌条主体20的弯曲部23形成从开口端面21向里侧缓慢倾斜的插入斜面部24a,在其里侧形成凹部状的切口部24c,从而形成钩挂部24与钩挂斜面部24b的例子。
这种情况也如图6所示,卡止突部13、薄壁部14产生弹性变形,被组装。
图7示出第三实施例,其为在嵌条主体20的弯曲部23上形成突片状的卡止突部26,在端帽10的插入部12侧形成插入斜面部16a、钩挂部16以及在其后方形成切口部16c,从而形成钩挂斜面部16b的例子。
这种情况下,嵌条主体20的卡止突部26,向与插入方向正交的图7中的上方S1的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突片状的卡止突部26,如图7(b)、(d)所示,弹性恢复并卡定完成,通过钩挂斜面部16b吸收安装晃动。
图8示出第四实施例,其为使形成于端帽的插入部12的薄壁部14形成为侧面看コ字形状的例子。
这种情况也与实施例1~3同样地产生变形。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涉及的端帽,能够利用于在车体的外装上安装的嵌条以及在车门上安装的嵌条的末端。

Claims (5)

1.一种嵌条用端帽,为安装于嵌条主体的端部的端帽,所述嵌条用端帽的特征在于,该端帽具有:末端部,堵塞嵌条主体的开口端面;插入部,从该末端部突设,插入所述嵌条主体的开口部;
嵌条主体具有表面部和从该表面部向背面内侧翻折的弯曲部;
所述端帽的插入部与嵌条主体的弯曲部,于一者形成有突设的卡止突部,于另一者形成有插入斜面部和钩挂部,其中,所述插入斜面部,随着将端帽的插入部插入嵌条主体的开口部,使卡止突部在相对于该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滑接以及弹性变形,所述钩挂部,在该插入斜面部的里侧形成切口部,在使所述卡止突部弹性恢复的状态下进行钩挂;
所述卡止突部为在插入方向的前后方向难以产生变形而在与插入方向垂直的方向易于产生弹性变形的肋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条用端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帽的插入部具有卡止突部,所述卡止突部突设于所述端帽的插入部的背面侧的相对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
所述嵌条主体具有插入斜面部与在该插入斜面部的里侧切口的钩挂部,其中,所述插入斜面部,伴随着端帽的插入,使所述卡止突部于弯曲部在上下方向产生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条用端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嵌条主体的钩挂部的侧面,形成为根部侧与前端部相比位于里侧的斜面状的钩挂斜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嵌条用端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帽的插入部,在所述卡止突部于端帽插入时产生弹性变形的一侧,具有沿着插入方向的薄壁部,由于该薄壁部的变形,所述卡止突部的根部的位置产生弹性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条用端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止突部位于所述薄壁部的插入方向薄壁前端部与薄壁后端部之间,并且,所述卡止突部的卡止侧面与所述薄壁部的插入方向中央部相比位于薄壁后端部侧。
CN201280017693.4A 2011-04-13 2012-03-29 嵌条用端帽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41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89343 2011-04-13
JP2011-089343 2011-04-13
PCT/JP2012/058303 WO2012141012A1 (ja) 2011-04-13 2012-03-29 モール用エンドキャッ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34140A CN103534140A (zh) 2014-01-22
CN103534140B true CN103534140B (zh) 2015-12-23

Family

ID=47009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176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34140B (zh) 2011-04-13 2012-03-29 嵌条用端帽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40276B2 (zh)
JP (1) JP5552571B2 (zh)
CN (1) CN103534140B (zh)
MX (1) MX2013011861A (zh)
WO (1) WO20121410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4009B2 (ja) * 2014-03-24 2018-11-14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ル
JP6407758B2 (ja) * 2015-02-17 2018-10-17 株式会社ファルテック モールディング
KR20180044329A (ko) 2015-08-26 2018-05-02 쿠퍼-스탠다드 오토모티브 인코포레이티드 엔드 캡 클립 로크
JP6612149B2 (ja) * 2016-02-15 2019-11-27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モール
JP6836542B2 (ja) * 2018-04-25 2021-03-03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モール
JP7419985B2 (ja) * 2020-06-18 2024-01-23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車両用モール
JP7406515B2 (ja) * 2021-02-04 2023-12-27 東海興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モ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357946B2 (ja) * 2021-12-15 2023-10-10 片山工業株式会社 ベルトラインモール
KR20240086262A (ko) * 2022-12-09 2024-06-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도어의 인너벨트 장착구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4904A (ja) * 2004-03-10 2005-09-22 Shiroki Corp モールディング構造
JP2008018895A (ja) * 2006-07-14 2008-01-31 Shiroki Corp モール
CN10164305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片山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嵌条
JP2010143556A (ja) * 2008-12-22 2010-07-01 Katayama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モール及びエンドキャッ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59030A (en) * 1966-12-16 1967-12-19 Newman George Bumper guard assembly
US4015760A (en) * 1975-08-14 1977-04-05 Bott John Anthony Vehicle article carrier
US4066285A (en) * 1976-12-09 1978-01-03 Trim-Line, Inc. Ornamental protective trim strip for motor vehicles
JPS57155134A (en) * 1981-03-20 1982-09-25 Hashimoto Forming Co Ltd Manufacture of car molding
JPS6024659U (ja) * 1983-07-27 1985-02-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モ−ル
US4617209A (en) * 1985-01-08 1986-10-14 Lof Plastics Inc. Molded end cap for extruded trims
JPH0582694U (ja) 1991-05-30 1993-11-09 株式会社東郷製作所 モール用エンドキャップ
JPH0999787A (ja) * 1995-10-03 1997-04-15 Togo Seisakusho:Kk エンドキャップ
US6328359B1 (en) * 2000-07-24 2001-12-11 The Budd Company Door intrusion beam
JP4037191B2 (ja) * 2002-07-04 2008-01-23 ポップリベット・ファスナー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のサッシュモール用クリップ
JP4292932B2 (ja) 2003-09-26 2009-07-08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モールエンドキャップ
WO2006038307A1 (ja) * 2004-10-01 2006-04-13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モールエンドキャップ
US8505990B2 (en) * 2007-12-21 2013-08-13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Corner energy absorber and bump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54904A (ja) * 2004-03-10 2005-09-22 Shiroki Corp モールディング構造
JP2008018895A (ja) * 2006-07-14 2008-01-31 Shiroki Corp モール
CN101643052A (zh) * 2008-08-05 2010-02-10 片山工业株式会社 汽车用嵌条
JP2010143556A (ja) * 2008-12-22 2010-07-01 Katayama Kogyo Co Ltd 自動車用モール及びエンドキャッ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035307A1 (en) 2014-02-06
WO2012141012A1 (ja) 2012-10-18
MX2013011861A (es) 2014-01-31
US8740276B2 (en) 2014-06-03
CN103534140A (zh) 2014-01-22
JPWO2012141012A1 (ja) 2014-07-28
JP5552571B2 (ja)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34140B (zh) 嵌条用端帽
CN100567692C (zh) 将门装饰条上的亮条安装在后三角窗上的卡扣
CN100389978C (zh) 用于挡风雨条的安装结构
JP5032876B2 (ja) 自動車用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取付構造
CN101643052B (zh) 汽车用嵌条
CN104648271B (zh) 树脂部件安装构造
KR101221715B1 (ko) 자동차 사이드 실 몰딩 구조체
CN201626287U (zh) 一种防脱落的汽车用玻璃导槽
CN202782991U (zh) 门洞装饰条
JP2008143225A (ja) バンパーフェイシャおよびバンパーフェイシャの取付方法
US20110126475A1 (en) Lower seal
JP6010471B2 (ja) 外装材取付金具
CN103620238B (zh) 卡夹
CN202064753U (zh) 一种车窗玻璃导轨的安装结构
CN101357575B (zh) 装饰零件安装部构造
CN207274373U (zh) 一种用于防止水切对接段出现间隙的结构
JP5399156B2 (ja) 自動車ドアのシール構造
CN205440214U (zh) 一种汽车装饰亮条边部配合结构
JP4229271B2 (ja) ルーフモール及びその取付構造
JP2007168654A (ja) 車両前部構造
CN209111917U (zh) 一种汽车车窗密封条基体
CN104015645B (zh) 一种扶手堵盖的卡接机构以及汽车
JP5044425B2 (ja) ドアウエザーストリップ
JP6163913B2 (ja) ルーフレール
JP2005067540A (ja) バンパ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