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3502641A -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502641A
CN103502641A CN201280008642.5A CN201280008642A CN103502641A CN 103502641 A CN103502641 A CN 103502641A CN 201280008642 A CN201280008642 A CN 201280008642A CN 103502641 A CN103502641 A CN 103502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piston
housing
gaseous fluid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0864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502641B (zh
Inventor
金-马克·乔夫罗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 Sitehete Co
Original Assignee
Bu Sitehete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 Sitehete Co filed Critical Bu Sitehete Co
Publication of CN103502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502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50264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7/00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5/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5/00Multi-stag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9/00Machines or pumps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17/00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5/00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ing means to their working members, or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9/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in which the refrigerant is air or other gas of low boiling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31),其内有可移动的第一活塞(71)在第一壳体内界定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第二壳体(32),其内有可移动的第二活塞(72)在第二壳体内界定第三室(13)和第四室(14);连接第一室和第四室的第一交换回路(21),具有连接至散热器的热交换器(5);连接第二室和第三室的第二交换回路(22),具有连接至热源的第二热交换器(6);以及通过防逆流装置连接第一室和第二室的传送通道(29);通过这些连通的活塞的往返运动在出口的方向实现气态流体的压缩。

Description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压缩液态流体的装置,尤其涉及到再生热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在已有几种从热源压缩气体的技术方案。
首先,有些设备以耦合热力发动机与普通压缩机为基础。这些解决方案采用热力发动机(通常为内燃机)将热量转化为机械能或电能(通过发电机),然后将该能量或者直接通过机械传动系统或者间接通过电机转移到压缩机。这些解决方案复杂,且产生污染,而且需要有效维护。
可以采用针对某些流体在特殊环境下的可行解决方案(热化学过程),比如制冷循环中采用的氨压缩系统(吸收式热泵或冰箱)。吸收式热泵的缺点是热力效率有限,由于有害易燃流体产生的安全问题,致使其住宅供热的好处就非常有限。
还有称作热压缩机的装置。热压缩机是进行吸气、压缩、排气和使气体膨胀的循环(例如机械式往复压缩机的普通循环)过程的装置,并非通过耦合至外部发动机的机械源而是直接通过集成热交换器传输的热源。
在此类热压缩机中,比如美国专利2,157,229和3,413,815中所述,收到的热量直接传输到要压缩的流体,这样在压缩和排放过程中就无需任何机械元件。
在热压缩机中,诸如移动活塞这样的机械装置压缩一部分流体,使其在不同的循环步骤期间经过界定冷区和热区的不同的热交换器。在基本定容条件下,热交换器产生压力的变化。
这些装置的特征在于存在再生式热交换器,在循环的不同步骤期间,一部分流体流朝一个方向流经该再生式热交换器,然后在朝另一个方向流经其中。该再生式热交换器技术尚不发达,且费用较高,而且引起明显的压力下降。
这些装置设计为单级系统,压缩水平有限。对于某些压缩应用,有必要设置三至四个单级压缩机级联,并且设立一个在各阶段使各级机械同步的机制。如此实施费用较高,而且复杂,并且机械装置增加会提高机械损耗。由于同步机构的存在,还会产生渗漏的风险。
例外,这些系统并不是自驱动的。位移元件的移动必定受到外部机械系统的控制,其中外部机械系统确保活塞正常往返运动。这意味着更加复杂,处于开状态的机械压缩机同样存在渗漏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解决上述一些或全部缺点的方法,从而改进现有技术。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待压缩气态流体的入口,
-第一活塞,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一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界定出第一室和第二室,
-被压缩气态流体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室相连,入口与所述第一室相连,
-第二壳体,
-第二活塞,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二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界定出第三室和第四室,
-在第一室和第四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一交换回路,具有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第一交换器,
-在第二室和第三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二交换回路,具有从热源运输热量的第二交换器,
-建立流体从第一室到第二室的连通的传送通道,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
而且,其中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通过机械连接元件相连,通过这些活塞的往返运动在出口的方向实现对气态流体压缩。
凭借这些设置,以简单的方式,即通过活塞的机械连接以及各室之间流体的连通将两个压缩级结合在一起,得到的压缩水平可能适合于某些导热流体回路。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中,会用到以下的一个或多个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在具有主轴的封闭汽缸内形成相继轴向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机械连接元件是牢固连接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的杆,使所述活塞能够沿着主轴移动。这是使两个压缩级合二为一的装置,也是特别紧凑简洁的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一交换回路和第二交换回路额外穿过双流逆流热交换器,当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移动时,使气态流体以逆流流动。这样可以将标准热交换器用于再生功能,因此大大简化了现有技术再生功能的设计。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二热交换器包括进气口回路和输出回路,两者都以逆流方式穿过节能热交换器。这样优化了从热源进行热传递的有效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传送通道由辅助冷却回路冷却。当气体离开第一压缩级时,气体的温度降低,从而在气体进入第二压缩级时,达到适当的温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传送通道作为带有止回阀的开口设置在第一活塞内。这样就无需用外部管连接第一室和第二室。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压缩装置额外包括驱动活塞的驱动系统,其包括辅助室、将第一室与辅助室密封分离的辅助活塞、飞轮、连接所述飞轮与辅助活塞的连杆,辅助活塞机械连接至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由此活塞的往返运动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系统进行自持。自驱动系统封装在壳体内,没有移动元件穿过外壳,这样就无需任何旋转接头或滑动接头确保像现有技术所需要的外部驱动系统的液密密封。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压缩装置额外包括耦合至飞轮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配置使得电动机飞轮进行初始旋转运动,以便使自主驱动初始化。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以发电机模式控制发动机,由此,发动机飞轮可以减速,并且调整发动机飞轮的旋转速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装置额外包括第二汽缸,放置在封闭汽缸末端,所述第二汽缸包括:
-第三壳体,
-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三壳体内的第三活塞,在第三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五室和第六室,
-第四壳体,
-可移动地装配在第四壳体内的第四活塞,在第四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七室和第八室,
-在第五室和第八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三交换回路,具有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第三交换器,
-在第六室和第七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四交换回路,具有从热源传递热量的第四交换器,
-在第五室和第六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二传送通道,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
其中第三活塞和第四活塞附在杆上,其中,第二室的出口与第五室相连。这样,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在一个单元内使四级成为整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内部横截面小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横截面。这样使得所有活塞行进的冲程相同,但是在压缩级越高,压力越大,而且气态流体所占体积越小。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到一种热系统,包括热传递回路和根据上述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的热压缩机。所讨论的热系统目的在于移除封闭空间内的热量,在这种情况下,它是空调系统或制冷系统,或者所讨论的热系统的目的可以是将热量带到封闭空间内,在这种情况下,它是诸如住宅供热系统或工业加热系统这样的加热系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的两个实施例,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显而易见。参考附图,可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的示意图,
-图2展示了图1中压缩装置实现循环的压时图,
-图3展示了图1中压缩装置实现循环的压力温度图,
-图4是与图1类似的视图,但是额外显示了自驱动系统,
-图5和5b显示了从图4的平面V-V末端看到的图4的装置,图5b显示了图5中的解决方案的替代方案,
-图6展示了由自驱动装置实现的循环的图形,
-图7展示了图1中的压缩装置,做了少量变动,以及
-图8显示了具有四个压缩级的压缩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
不同图片中的相同参考号代表相同或相似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适合于使气态流体在压力P1下由进气口或入口81进入,并且在大于P1的压力P2下在出口82提供被压缩的流体。可在入口81配备阀81a(或‘止回阀‘81a),同时可以在出口配备阀82a(‘止回阀’82a)。这两个止回阀不一定在压缩装置附近。
在所阐释的示例中,压缩装置包括一个圆柱形外壳1,其包括两个圆柱形的壳体31、32,其横截面相同,与主轴X共轴,由密闭壁91隔离。第一活塞71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一壳体31内,这样就在第一壳体31内界定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同样,第二活塞72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二壳体32内,这样在第二壳体32内界定第三室13和第四室14。
活塞71、72是圆盘形式的,在其圆周上有活塞环,气密隔离开由其分离的各室。
在所阐释的示例中横截面较小的杆1的机械连接元件穿过壁91与第一活塞71和第二活塞72机械连接。两个活塞71、72朝平行于主轴X的方向与杆19一起活动。在杆19穿过壁91的位置,不必担心密封问题,因为如下文将看到的压差为零。
辅助杆19a还将第一活塞79与下文将描述的驱动活塞系的外部装置90连接起来。
如图1所阐释的,装置额外包括:
-在第一室11和第四室14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一交换回路21,具有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50的第一交换器5,
-在第二室12和第三室13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二交换回路22,具有从热源60运输热量的第二交换器6,
-建立流体从第一室到第二室的连通的传送通道29,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29a,这样,气态流体可以从第一室11流向第二室12,而不逆流。
在所阐释的示例中,第一交换回路21和第二交换回路22穿过双流逆流热交换器4,也称作再生式热交换器;该再生式热交换器4包括两个管41、42,活塞活动时,气流在这两个管中逆流。
第一交换回路21从连接至第一室11的末端21a经第一交换器5的管52,然后穿过双流交换器6的管之一41,以便在其另一个末端21b再与第四室14连接。
第二交换回路22从连接至第二室12的末端22a经双流交换器4的另一个管42,然后穿过第二交换器6的管62,以便在其另一个末端22b再与第三室13连接。
在第二热交换器6中,独立于待压缩气态流体之外的助热流体经过已经提到的热耦合至管62的交换管61。在第一热交换器5中,也是独立于待压缩气态流体之外的助冷流体经过已经提到的热耦合至管52的交换管51。
应注意第一室11、第四室14以及第一交换回路21基本处于用PE1表示的相同压力下,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该压力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述。还应该注意,活塞71、72活动时,第一室11和第四室14的体积之和基本不变。第一室11、第四室14和第一交换回路21构成第一压缩级。
同样,第二室12、第三室13以及第二交换回路22也基本处于用PE2表示的相同压力下,在温度变化的作用下,该压力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下文将对其进行详述。同样,活塞71、72活动时,第二室12和第三室13的体积之和基本不变。第二室12、第三室13和第二交换回路22构成第二压缩级。
在本发明中有利的是施加在活塞系上的压力之和是平衡的;实际上,第一活塞71上的压差PE2-PE1由第二活塞72上的压差PE1-PE2补偿,应注意杆横截面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在本发明中有利的是第一壳体31(室11、12)容纳冷气体,第二壳体32(室13、14)容纳热气体。隔开两个壳体的壁91由热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钢或高性能聚合物。同样,外壳1最好由不锈钢、铬镍铁合金或高性能聚合物制成,最好具有相当低的导热率,例如,低于50W/m/K。同样,杆19最好由钢或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制成,最好具有相当低的导热率,例如,低于50W/m/K。
下面对运转做进一步详述。
活塞71、72系的交替运动、入口处进气阀81a、出口处排放止回阀82a以及传送通道29中的传递止回阀29a的动作确保了压缩机的运转。
下面根据图2和图3中所示的压力变化对循环作业进行说明。
第一交换器和第二交换器(5、6)内的温度纵向轮廓基本不变。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来冷却的)第一交换器5内的温度稳定在50℃左右,(用来加热的)第二交换器6内的温度稳定在650℃左右。
图1、图2和图3中展示了下文描述的各个步骤A、B、C、D。
步骤A
在图1中最初在左侧的活塞朝右侧移动。各个阀门是关闭的。如同我们将看到的,此时第一级中压力PE1=P1,第二级中压力PE2=P2。在第一级中,气体从第一室11(冷部)传递到第四室14,期间(经由第一交换回路21)经过第一交换器5然后经过双流交换器4,其温度从50℃左右变为650℃左右。在基本恒容条件下,压力PE1通过加热上升。同时,在第二级中,气体(经由第二交换回路22)从温度约为650℃的第三室13传递到第二室12,期间经过第二交换器6然后经过双流交换器4。在基本恒容条件下,压力PE2通过冷却基本。该过程持续至压力PE1略大于PE2,这样传递止回阀29a(也称作中间放风阀)打开。
然后活塞处于中间位置,在图1中箭头A的末端表示左边活塞。
步骤B
传递止回阀29a打开,随后活塞71、72向右运动引起从第一级向第二级的逆流。在这个步骤中,压力PE1和PE2保持基本相等,处于图2和图3中用PT表示的中间水平。这个步骤持续至活塞向右运动结束。
步骤C
现在活塞向左运动。在第一级,热气体从第四室14传递到第一室11,(经由第一交换回路21)经过双流交换器4的管41,并且经过使气体冷却的第一交换器5。压力PE1下降。相反,在第二级,气体从第二室12传递到第三室13,(经由第二交换回路22)经过与管41相反的双流交换器4的管42,并且经过重新加热气体、使压力PE2上升的第二交换器6。因此,在步骤开始时,中间放风阀29a关闭。
该过程持续至压力PE1下降至稍低于P1,压力PE2稍高于P2。
进气阀81a和排放阀82a此时是打开的。活塞处于中间位置,在图1中用箭头C的末端表示左边活塞。
步骤D
在活塞向左运动结束时,第一级通过进气阀81a在被假定为恒定的压力P1下吸气(如果槽上游有足够空间),同时(第二级通过排放阀82a在被假定为恒定的压力P2下排气如果槽下游有足够空间)。本步骤持续至活塞向左活动结束。
如图1所示,活塞系由外壳1外面的系统90驱动,垫圈88装配在杆19上。
在本发明中,最好避免使用此类型的任何垫圈或密封。图4、图5、图5b和图6描述了嵌在外壳内的活塞驱动系统9,包括辅助室10,带有密封分离第一室11与辅助室10的辅助活塞79。所述系统还包括飞轮77,使连杆78将所述飞轮连接至辅助活塞79。所述连杆的第一末端78a通过枢轴连接附在辅助活塞上,其第二末端78b通过枢轴连接附在飞轮上。辅助活塞79通过辅助杆19b机械连接至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71、72)。
根据本发明有利的是,气体入口穿过压力为P1的辅助室10。这样压力P1主导辅助活塞79的右侧,压力PE1主导辅助活塞79的左侧。如图6所阐释,在步骤A、步骤B和步骤D期间,施加在活塞系上的力为飞轮提供能量,而在步骤C中,飞轮为活塞系提供能量,记住,活塞系必须始终克服来自活塞环的摩擦力。结果,活塞的往返运动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系统实现自持。
当摩擦消耗的功率达到热力循环释放至辅助活塞的功率时,就确定电动机飞轮的转速以及活塞冲程的频率。
如图5所阐释的,封闭辅助室10的外罩98具有通过普通附接装置99附在汽缸1上的基底93。另外,驱动系统9可包括经以轴线Y为中心的轴94耦合到电动机飞轮77上的电动机95。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电动机95在外罩98内,因此在壳体内,在进气压力P1下气体被限制在壳体内。只有向发动机供电的接线96穿过外罩的壁,但是没有任何活动使其能够进行高效密封。
在图5b所示的变体中,发动机是特殊形式,具有转子圆盘97,例如,转子圆盘是永磁体类型的,其位于壳体内靠在壁上,还具有位于壳体内靠在壁上的定子。在这种情况下,电磁控制电路和接线96在外面。
但是,应该理解,发动机可以在外面,完全在外罩98外面,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轴周围进行旋转式密封。
另外,所述耦合到飞轮的发动机95适合于使发动机飞轮进行初始旋转运动,以便使自主驱动初始化。此外,可以通过控制装置(未显示)以发电机模式控制发动机,由此,可以使发动机飞轮减速,并且调整发动机飞轮的转速。
正常运行期间,为自驱动装置9提供的机械功率大于摩擦所致的损耗,以便有剩余的电功率可用(发电机的正常运行模式)。该补充的电功率可被压缩机外的包括其调整系统在内的电气设备所用,从而驱动制冷系统的泵或风扇为启动用电池再充电,或者供废热发电所需。
如图7所示,可单独使用某些变体,或者按照已经描述的特征将其结合在一起使用。
辅助冷却回路8冷却传送通道29,降低从第一压缩级出来的气体的温度,以便在第二压缩级入口时气体温度适当。为充当散热器的辅助冷却器8提供的流体可与穿过第一交换器5的管51的流体相同。在涉及到住宅供热或工业加热的应用中,用作散热器50的流体可以是普通加热回路的流体。
作为外部传送通道29的选择,还可以采用内部传送通道29b,内部传送通道是作为第一活塞71内的止回阀29b实现其作用的。
与第二交换器6相连的节能热交换器7包括入口7d、热耦合到返回回路7b的供应回路7a以及出口7c。助热流体独立于待压缩的气态流体,以相反的方向从该逆流节能热交换器流出并流回。在供应回路7a和第二交换器6的管61之间实现热量60的作用。返回回路7b将热量传递到供应回路7a,供应回路优化了来自热源60的热量作用的效率。
另一个变体是在第一交换回路和第二交换回路加上辅助部分53、56,能够选择性地引导热交换流经过第一交换器5和第二交换器6。更具体而言,在交换回路加上一系列十二个电磁阀(55至59和65至69)。
如图7所示,当活塞从左向右移动时,电磁阀54、58、59、65、66、69设为关闭状态,同时电磁阀55、56、57、64、67、68设为打开状态。离开第一室11的流不穿过第一热交换器5:它穿过电磁阀55,并且因此绕过第一交换器5,然后进入交换器4的管41,并且经由阀67、68进入第二交换器6,所述流用虚线箭头表示。同样,离开第三室13的流不穿过第二热交换器6:它穿过电磁阀64,然后进入交换器4的管42,并且经由阀57、56进入第一交换器5,所述流用实线箭头表示。
另一方面,当活塞从右向左移动时,电磁阀54、58、59、65、66、69设为打开状态,同时电磁阀55、56、57、64、67、68设为关闭状态。离开第二室12的流不穿过第一热交换器5:它穿过电磁阀54,然后进入交换器4的管42,并且经由阀69、66进入第二交换器6,所述流用带点的虚线箭头表示。同样,离开第四室14的流不穿过第二热交换器6:它穿过电磁阀65,因此绕过第二交换器6,然后进入交换器4的管41,并且经由阀59、58进入第一交换器5,所述流用虚线箭头表示。
有了加到回路上的这十二个电磁阀并且进行适当控制,可以提高热流,而且第一级和第二级可以共用热交换器5和6。
在图8中阐释的第二个实施例涉及到通过复制第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两级配置构成的具有四级的压缩机,外加:
-第三壳体33,
-可移动地装配在第三壳体内的第三活塞73,在所述第三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五室15和第六室16,
-第四壳体34,
-可移动地装配在第四壳体内的第四活塞74,在第四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七室17和第八室18,
-在第五室和第八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三交换回路23,具有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第三交换器5b,
-在第六室和第七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四交换回路24,具有从热源运输热量的第四交换器6b,
-建立流体在第五室15和第六室16之间连通的第二传送通道28,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28a。
第三活塞和第四活塞附在穿过分离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的第二壁92的杆19上,第二壁与已经描述的第一壁91相似,杆19还穿过分离室14和15的壁95。
由第二室产生的来自第二级的出口经由止回阀82a连接至第五室(第三级的进气口)的入口。各级之间的传送通道最好穿过冷却回路8、8a和8b,从而避免气态流体的过度加热。在加热应用中,用于冷却的流体最好是普通加热回路的流体。
就第一级和第二级所做的描述加上必要的变更适用于第四级和第四级的运行。
第四级的出口经阀83a在压力P4下输出压缩气体。
应该注意到所述实体可以是本发明范畴内任何形式和尺寸的,尤其是冲程/缸径比例、止回阀形式、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设置等等。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使用的气态流体可以选自HFC(氢氟碳化物)标准制冷剂,比如R410A、R407C、R744或类似的。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可以在5Hz至10Hz(每分钟转数300至600)的范围内选择活塞系的动作频率。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对于功率在10至20千瓦的热泵应用,可以在0.2升至0.5升的范围内选择压缩机总位移(所有室容量的总和)。
根据本发明的有利实施例,气态流体的操作压力可从40巴至120巴不等。

Claims (12)

1.一种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包括:
-待压缩气态流体的入口,
-第一壳体(31),
-第一活塞(71),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以液密的方式在所述第一壳体内界定出第一室(11)和第二室(12),
-被压缩气态流体的出口,其与所述第一室相连,所述入口与所述第一室相连,
-第二壳体(32),
-第二活塞(72),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以液密的方式在所述第二壳体内界定出第三室(13)和第四室(14),
-在所述第一室和所述第四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一交换回路(21),具有一个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第一交换器(5),
-在所述第二室和所述第三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二交换回路(22),具有从热源传递热量的第二交换器(6),
-建立流体从所述第一室到所述第二室的连通的传送通道(29),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通过机械连接元件(19)相连,
通过这些活塞的往返运动在所述出口的方向实现气态流体的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所述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在具有主轴(X)的封闭汽缸(1)内形成相继轴向放置的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31、32),其中,机械连接元件是牢固连接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的杆(19),使所述活塞能够沿着主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交换回路和所述第二交换回路(21、22)额外穿过双流逆流热交换器(4),以便当所述第一活塞和所述第二活塞移动时,使气态流体以逆流方式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6)包括进气口回路和输出回路,两者都以逆流方式穿过节能热交换器(7)。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由辅助冷却回路(8)冷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传送通道(29)作为带有止回阀(29b)的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何一个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额外包括驱动活塞的驱动系统(9),其包括辅助室(10)、将所述第一室(11)与所述辅助室(10)密封分离的辅助活塞(79)、飞轮(77)、连接所述飞轮与辅助活塞的连杆(78),所述辅助活塞机械连接至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二活塞(71、72),通过这些活塞的往返运动可以通过所述驱动系统进行自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额外包括连接至飞轮的电动机,所述电动机使得电动机飞轮进行初始旋转运动,以便使自主驱动初始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可以通过控制装置以发电机模式控制发动机,通过这些发动机飞轮可以减速,并且调整发动机飞轮的旋转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装置额外包括第二汽缸,其放置在封闭汽缸(1)末端,而且在主轴(X)上,所述第二汽缸包括:
-第三壳体(33),
-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第三壳体内的第三活塞(73),在所述第三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五室(16)和第六室(16),
-第四壳体(34),
-可移动地装配在所述第四壳体内的第四活塞(74),在所述第四壳体内以液密的方式界定第七室(17)和第八室(18),
-在所述第五室和所述第八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三交换回路(23),具有将热量传递到散热器的第三交换器(5b),
-在所述第六室和所述第七室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四交换回路(24),具有从热源传递热量的第四交换器(6b),
-在所述第五室(15)和所述第六室(16)之间建立流体连通的第二传送通道(28),具有插入的防逆流装置(28a),
其中所述第三活塞和所述第四活塞附在杆(19)上,其中,所述第二室的出口与所述第五室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态流体压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33、34)的内部横截面小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31、32)的内部横截面。
12.热系统,其包括热传递回路和根据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压缩装置。
CN201280008642.5A 2011-02-10 2012-02-08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26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151098 2011-02-10
FR1151098A FR2971562B1 (fr) 2011-02-10 2011-02-10 Dispositif de compression de fluide gazeux
PCT/EP2012/052114 WO2012107480A1 (en) 2011-02-10 2012-02-08 Gaseous fluid compression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502641A true CN103502641A (zh) 2014-01-08
CN103502641B CN103502641B (zh) 2016-03-23

Family

ID=45562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08642.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502641B (zh) 2011-02-10 2012-02-08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9273681B2 (zh)
EP (1) EP2673507B1 (zh)
JP (1) JP5801906B2 (zh)
CN (1) CN103502641B (zh)
CA (1) CA2826038C (zh)
DK (1) DK2673507T3 (zh)
ES (1) ES2532876T3 (zh)
FR (1) FR2971562B1 (zh)
RU (1) RU2581469C2 (zh)
WO (1) WO201210748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38283A (zh) * 2017-11-15 2018-01-30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可调节排痰机振动气体发生装置
CN107693331A (zh) * 2017-11-15 2018-02-16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排痰背心的振动气体发生装置
CN108351121A (zh) * 2015-10-23 2018-07-31 布斯特赫特公司 具有热压缩机的热力锅炉
CN110608074A (zh) * 2019-06-09 2019-12-24 天津融渌众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位一体联动及往动储能单元装置系统
CN110869675A (zh) * 2017-04-20 2020-03-06 布斯特赫特公司 热力co2锅炉和热压缩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005297A1 (de) * 2012-03-19 2013-09-19 Gea Bock Gmbh Verdichtereinheit, sowie Verdichter
FR3005150B1 (fr) * 2013-04-24 2016-11-04 Boostheat Methode et dispositif pour indiquer la consommation et/ou l'efficacite d'une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FR3007077B1 (fr) * 2013-06-18 2017-12-22 Boostheat Dispositif de compression thermique de fluide gazeux
EP3542044A4 (en) * 2016-11-20 2020-07-15 Joshua M. Schmitt HIGH DYNAMIC DENSITY RANGE THERMAL CYCLE ENGINE
IT201700025301A1 (it) * 2017-03-07 2018-09-07 Nova Somor S R L Motore termodinamico
IT201700119044A1 (it) * 2017-10-20 2019-04-20 Turboden Spa Apparato per compressione isocora di gas
FR3093543B1 (fr) * 2019-03-07 2022-07-15 Boostheat Compresseur thermodynamique hybride
DE102019133576B3 (de) * 2019-12-09 2020-12-17 Maximator Gmbh Kompressor und Verfahren zur Förderung und Verdichtung eines Förderfluids in ein Zielsystem
WO2022147136A1 (en) * 2020-12-30 2022-07-07 Tpe Midstream Llc Reduced size fluid transfer and depressurization apparatus, control,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R3146958A1 (fr) * 2023-03-21 2024-09-27 L'air Liquide, Societe Anonyme Pour L'etude Et L'exploitation Des Procedes Georges Claude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mpression
CN118776340B (zh) * 2024-07-22 2025-03-11 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 一种余热回收的水蒸气载热式锅炉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7229A (en) * 1935-07-17 1939-05-09 Research Corp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gases
US3413815A (en) * 1966-05-02 1968-12-03 American Gas Ass Heat-actuated regenerative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ting systems
EP0101565A1 (en) * 1982-07-23 1984-02-29 Mark Schuman Thermocompressor with pressure actuated heating chamber bypass
CN1172239A (zh) * 1996-06-21 1998-02-04 张继科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JP2010071481A (ja) * 2008-09-16 2010-04-02 Aisin Seiki Co Ltd 熱式圧縮機および冷暖房装置
WO2010096694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Enova, Incorporated Thermoacoustic driven compress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49652A1 (ru) * 1935-08-11 1936-08-31 В.И. Калмыков Двигатель внутреннего горени компаунд с введением сжатого воздуха в продукты горени
US3165172A (en) * 1962-05-25 1965-01-12 Cleveland Pneumatic Ind Inc Seal for piston and cylinder devices
US3921400A (en) * 1972-12-04 1975-11-25 Philips Corp Cryo-electric engine-refrigerator combination
US4139991A (en) * 1977-07-18 1979-02-20 Barats Jury M Gas conditioner
US4390322A (en) * 1981-02-10 1983-06-28 Tadeusz Budzich Lubrication and sealing of a free floating piston of hydraulically driven gas compressor
JPS57183580A (en) * 1981-05-09 1982-11-11 Aisin Seiki Co Ltd Stirling engine compressor
JPS5934489A (ja) * 1982-08-18 1984-02-24 ハイドロ−パツク・インコ−ポレ−テツド 高圧流体圧縮機
IT1187318B (it) * 1985-02-22 1987-12-23 Franco Zanarini Compressore volumetrico alternato ad azionamento idraulico
JPS6210479A (ja) * 1985-07-05 1987-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スタ−リング機関駆動圧縮機
JPH062971A (ja) * 1992-06-22 1994-01-11 Aisin Seiki Co Ltd スターリング機関一体型圧縮機
JPH10288158A (ja) * 1997-04-10 1998-10-27 Kobe Steel Ltd ピストン式ガス圧縮機及びガス圧縮設備
GB0123881D0 (en) * 2001-10-04 2001-11-28 Bg Intellectual Pty Ltd A stirling engine assembly
JP4106319B2 (ja) * 2003-10-06 2008-06-2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多段圧縮機、これを用いた液体循環装置、及び冷凍装置
EP1813887B1 (en) * 2006-01-31 2009-05-06 Sanyo Electric Co., Ltd.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ITGE20060067A1 (it) * 2006-06-28 2007-12-29 Dott Ing Mario Cozzani Srl Apparato per la regolazione continua della portata di compressori alternativi.
US8196395B2 (en) * 2009-06-29 2012-06-12 Lightsail Energy, Inc. 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 system utilizing two-phase flow to facilitate heat exchange
RU99831U1 (ru) * 2010-08-30 2010-11-27 Учреждение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Объедин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высоких температур (ОИВТ РАН) Автономный газоперекачивающий агрегат
DE102011118042A1 (de) * 2011-11-09 2013-05-16 Blz Geotechnik Gmbh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für einen thermisch angetriebenen Verdichter im Kreisprozes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157229A (en) * 1935-07-17 1939-05-09 Research Corp Apparatus for compressing gases
US3413815A (en) * 1966-05-02 1968-12-03 American Gas Ass Heat-actuated regenerative compressor for refrigerating systems
EP0101565A1 (en) * 1982-07-23 1984-02-29 Mark Schuman Thermocompressor with pressure actuated heating chamber bypass
CN1172239A (zh) * 1996-06-21 1998-02-04 张继科 一种制冷剂超量循环的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系统
JP2010071481A (ja) * 2008-09-16 2010-04-02 Aisin Seiki Co Ltd 熱式圧縮機および冷暖房装置
WO2010096694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Enova, Incorporated Thermoacoustic driven compressor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1121A (zh) * 2015-10-23 2018-07-31 布斯特赫特公司 具有热压缩机的热力锅炉
CN108351121B (zh) * 2015-10-23 2020-12-25 布斯特赫特公司 具有热压缩机的热力锅炉
CN110869675A (zh) * 2017-04-20 2020-03-06 布斯特赫特公司 热力co2锅炉和热压缩机
CN107638283A (zh) * 2017-11-15 2018-01-30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可调节排痰机振动气体发生装置
CN107693331A (zh) * 2017-11-15 2018-02-16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用于排痰背心的振动气体发生装置
CN107638283B (zh) * 2017-11-15 2019-09-24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一种可调节排痰机振动气体发生装置
CN110608074A (zh) * 2019-06-09 2019-12-24 天津融渌众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位一体联动及往动储能单元装置系统
CN110608074B (zh) * 2019-06-09 2024-11-29 天津融渌众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位一体联动及往动储能单元装置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673507B1 (en) 2015-01-14
US9273681B2 (en) 2016-03-01
EP2673507A1 (en) 2013-12-18
US20130323102A1 (en) 2013-12-05
RU2581469C2 (ru) 2016-04-20
CA2826038A1 (en) 2012-08-16
WO2012107480A1 (en) 2012-08-16
RU2013141448A (ru) 2015-03-20
JP5801906B2 (ja) 2015-10-28
DK2673507T3 (en) 2015-04-07
JP2014510865A (ja) 2014-05-01
FR2971562A1 (fr) 2012-08-17
FR2971562B1 (fr) 2013-03-29
ES2532876T3 (es) 2015-04-01
CA2826038C (en) 2018-06-12
CN103502641B (zh) 2016-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02641A (zh) 气态流体压缩装置
CA2881609C (en) Device for compressing a gaseous fluid
CN1798945A (zh) 热泵系统
CN105841381B (zh) 开式双向热力循环与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A3000787C (en) Thermodynamic boiler with thermal compressor
CN102812228A (zh) 用于将热转换成液能的方法以及用于执行所述方法的装置
KR20180005151A (ko) 열을 전기에너지로 변환하는 열 사이클 장치
JP7311426B2 (ja) 熱力学的co2ボイラおよび熱圧縮機
CN105910331B (zh) 开式双向热力循环与第二类热驱动压缩式热泵
CN105683685A (zh) 热泵系统
KR102394987B1 (ko) 가변 공간 전달 셔틀 캡슐 및 밸브 기구
JP4963971B2 (ja) ヒートポンプ式設備機器
JP2008163931A (ja) スクロール式外燃機関
CN115704614A (zh) 用于吸收式热泵回路的泵送系统
JP2006183649A (ja) ロータリー式スターリング機関
CN116771501A (zh) 发电装置及系统
CN108425766A (zh) 一种介质能源发动机
JPH0783528A (ja) 冷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La France

Patentee after: BOOSTHEAT

Address before: French alaez

Patentee before: BOOSTHEA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