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93419B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93419B CN103493419B CN201280019793.0A CN201280019793A CN103493419B CN 103493419 B CN103493419 B CN 103493419B CN 201280019793 A CN201280019793 A CN 201280019793A CN 103493419 B CN103493419 B CN 1034934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ucch
- pdcch
- subframe
- ack
- serving c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2—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involving configuration of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with parallel process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2—TPC of broadcast or control channels
- H04W52/325—Power control of control or pilot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 H04W52/24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ath lo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0—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during macro-diversity or soft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更加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作为TDD操作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在子帧n中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HARQ),并且PUCCH的传输功率涉及使用等式4或者5确定的方法及其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背景技术
已经广泛部署无线通信系统,以提供包括语音或数据服务的各种类型的通信服务。通常,无线通信系统是多址系统,其通过在多个用户之间共享可用的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多个用户之间的通信。多址系统可以采用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多址方案。
发明内容
技术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被设计为解决在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在TDD(时分双工)系统中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并且有效地管理用于其的资源及其装置。通过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不限于上述技术问题,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下面的描述中理解其它的技术问题。
技术解决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在此提供的是一种用于在TDD(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子帧n中经由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HARQ-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C表示被配置的小区的数目,K表示根据UL-DL(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具有M个元素k(k∈K)的集合,M是正整数,是通过被包括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最近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2比特DAI(下行链路指配索引)字段指示的值,UDAI,c表示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的总数目,并且表示与服务小区c上的被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模式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并且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被设置为1,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表示在子帧n-k和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PDCCH的数目或者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目,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表示在子帧n-k和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SPS(半持久调度)释放PDCCH的数目或者接收到的传送块的数目,并且模表示模运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中,在此提供一种被配置成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通信装置,通信装置包括射频(RF)单元和处理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在子帧n中经由PUCCH(物理上行链路信道)发送HARQ-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其中通过下面的等式确定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C表示被配置的小区的数目,K表示根据UL-DL配置具有M个元素k(k∈K)的集合,M是正整数,是通过被包括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最近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中的2比特DAI(下行链路指配索引)字段指示的值,UDAI,c表示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的总数目,表示与服务小区c上的被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模式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并且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被设置为1,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表示在服务小区c和子帧n-k中接收到的PDCCH的数目或者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的数目,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表示在子帧n-k和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SPS(半持久调度)释放PDCCH的数目或者接收到的传送块的数目,并且模表示模运算。
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可以确定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nSR被用于调节与SR有关的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并且被设置为0或者1。
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可以确定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PPUCCH(n)表示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PCMAX,c(n)表示用于服务小区c的子帧n中的被配置的传输功率,P0_PUCCH是通过较高层设置的参数,PLc是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算,ΔF_PUCCH(F)表示与PUCCH格式相对应的值,ΔTxD(F')是通过较高层设置的值或者0,并且g(i)表示当前PUC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在UL-DL配置#1至#6的一个中运行。
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在UL-DL配置#5中运行。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无线系统中能够有效地发送控制信息。具体地,在TDD系统中能够有效地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管理用于其的资源。
本发明的效果不受前述效果的限制,并且根据下面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此没有描述的其它效果将会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的附图图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图示在3GPP LTE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其的信号传输方法;
图2图示无线电帧结构;
图3图示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
图4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结构;
图5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结构;
图6图示用于在单个小区情形下发送TDD UL ACK/NACK(上行链路肯定应答/否定应答)的程序;
图7图示载波聚合(CA)通信系统;
图8图示交叉载波调度;
图9和图10图示增强的PUCCH格式(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
图11和图12图示传统的PUCCH格式3功率控制;
图13图示在传统的PUCCH格式3功率控制中的问题;
图14和图15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PUCCH格式3功率控制;以及
图16图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应用于诸如码分多址(CDMA)、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以及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CDMA能够被实现为诸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或CDMA2000的无线电技术。TDMA能够被实现为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用于GSM演进的增强数据率(EDGE)的无线电技术。OFDMA能够被实现为诸如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无线保真(Wi-Fi))、IEEE802.16(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IEEE802.20、演进UTRA(E-UTRA)的无线电技术。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是使用E-UTRA的演进UMTS(E-UMTS)的一部分,对于下行链路采用OFDMA且对于上行链路采用SC-FDMA。先进的LTE(LET-A)是3GPP LTE的演进。
虽然为了描述清楚起见给出下面集中于3GPP LTE/LTE-A的描述,这仅是示例性的并且因此不应被解释为限制本发明。
描述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
·HARQ-ACK(混合自动重复请求-应答):这表示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应答响应(例如,PDSCH或者SPS释放PDCCH),即,ACK/NACK/DTX响应(简单地,ACK/NACK响应,ACK/NACK)。ACK/NACK/DTX响应指的是ACK、NACK、DTX或者NACK/DTX。用于特定CC的HARQ-ACK或者特定CC的HARQ-ACK指的是对与对应的(例如,调度)CC有关的下行链路信号(例如,PDSCH)的ACK/NACK响应。通过传送块(TB)或者码字能够替换PDSCH。
·PDSCH:这对应于DL许可PDCCH。在本说明书中PDSCH与PDSCH w/PDCCH可交换地使用。
·SPS释放PDCCH:这指的是指示SPS释放的PDCCH。UE执行关于SPS释放PDCCH的ACK/NACK信息的上行链路反馈。
·SPS PDSCH:这是使用根据SPS半静态地设置的资源在DL上发送的PDSCH。SPS PDSCH不具有与其相对应的DL许可PDCCH。在本说明书中SPS PDSCH与PDSCH w/o PDCCH可交换地使用。
·DAI(下行链路指配索引):这被包括在经由PDCCH发送的DCI中。DAI能够指示PDCCH的计数器值或者顺序值。为了方便起见由DL许可PDCCH的DAI字段指示的值被称为DL DAI,并且由UL许可PDCCH的DAI字段指示的值被称为UL DAI。
·基于CA的系统:这指的是能够聚合多个分量载波(或者小区)的无线通信系统。基于CA的通信系统能够仅使用单分量载波(或者小区)或者聚合多个分量载波(或者小区)并且根据配置使用聚合的分量载波。能够为各个UE独立地确定聚合的分量载波(或者小区)的数目。
·CC(或者小区)调度PDCCH:这指的是调度相对应的CC(或者小区)的PDCCH。例如,CC调度PDCCH包括与在相对应的CC(小区)上的PDSCH相对应的PDCCH和SPS释放PDCCH。
·交叉CC调度:这指的是通过不同于CC#a(或者小区#a)的CC#b(或者小区#b)发送调度CC#a(或者小区#a)的操作。
·非交叉CC调度:这指的是通过相对应的CC(或者相对应的小区)发送调度各个CC(或者各个小区)的PDCCH的操作。
在本说明书中等效地使用下述术语。
·服务小区(ServCell)=分量载波(CC)
·PCell(主小区)=小区(或者CC),在其上发送ACK/NACK(或者HARQ-ACK)
·PUCCH格式3=E-PUCCH格式
·配置的小区=通过RRC分配的小区(或者CC)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UE通过下行链路(DL)从BS接收信息,并且通过上行链路(UL)将信息发送BS。在UE和BS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包括数据和各种类型的控制信息,并且根据在UE和BS之间发送/接收的信息的类型/用途存在各种物理信道。
图1图示在3GPP LTE系统中使用的物理信道和使用该物理信道的信号传输方法。
当接通电源或者当UE最初进入小区时,在步骤S101中UE执行涉及与BS的同步的初始小区搜索。对于初始小区搜索,UE通过从BS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助同步信道(S-SCH)来与BS同步并且获取诸如小区标识符(ID)的信息。然后UE可以在物理广播信道上从小区接收广播信息。同时,UE可以通过在初始小区搜索期间接收下行链路参考信号(DL RS)来确定下行链路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在步骤S102中UE可以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并且基于PDCCH的信息接收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多的特定系统信息。
在步骤S103至S106中,UE可以执行随机接入过程以接入BS。对于随机接入,UE可以在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上将前导发送到BS(S103)并且在PDCCH和与该PDCCH相对应的PDSCH上接收对于前导的响应消息(S104)。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UE可以通过进一步发送PRACH(S105)并且接收PDCCH和与该PDCCH相对应的PDSCH(S106)来执行竞争解决过程。
在前述过程之后,UE可以接收PDCCH/PDSCH(S107)并且发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S108),作为一般的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信号传输过程。在这里,从UE发送到BS的控制信息被称作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UCI可以包括混合自动重传和请求肯定应答/否定ACK(HARQ ACK/NACK)信号、调度请求(SR)、信道质量指示符(CQI)、预编码矩阵索引(PMI)、秩指示(RI)等。在本说明书中,HARQ ACK/NACK被简单地称为HARQ-ACK或者ACK/NACK(A/N)。HARQ-ACK包括肯定ACK(简单地,ACK)、否定ACK(NACK)、DTX以及NACK/DTX中的至少一个。虽然通常通过PUCCH发送UCI,但是当控制信息和业务数据需要同时发送时可以经由PUSCH来发送UCI。可以在网络的请求/指示下经由PUSCH不定期地发送UCI。
图2图示无线电帧结构。在蜂窝OFDM无线电分组通信系统中,基于逐帧执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子帧被定义为包括多个OFDM符号的预定时间间隔。3GPP LTE支持可应用于FDD(频分双工)的类型1无线电帧结构和可应用于TDD(时分双工)的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
图2(a)示出类型1无线电帧的结构的示意图。下行链路无线电帧包括10个子帧,并且各个子帧在时域中包括两个时隙。用于发送子帧的时间被定义为传输时间间隔(TTI)。例如,各个子帧具有1ms的长度,并且各个时隙具有0.5ms的长度。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并在频域中包括多个资源块(RB)。因为在3GPP LTE系统中下行链路使用OFDM,所以OFDM符号表示符号时段。可以将OFDM符号称为SC-FDMA符号或符号符号时段。RB作为资源分配单位可以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多个连续载波。
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取决于循环前缀(CP)配置。CP包括扩展CP和正常CP。当利用正常CP来配置OFDM符号时,例如,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7个。当利用扩展CP来配置OFDM符号时,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增加,并且因此包括在一个时隙中的OFDM符号的数目比在正常CP的情况下小。在扩展CP的情况下,分配给一个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目可以是6个。当信道状态不稳定时,诸如在UE以高速移动的情况下,能够使用扩展CP来减少符号间干扰。
当使用正常CP时,一个子帧包括14个OFDM符号,因为一个时隙具有7个OFDM符号。能够将每个子帧中的至多前三个OFDM符号分配给PDCCH并且能够将其余的OFDM符号分配给PDSCH。
图2(b)图示类型2无线电帧结构。类型2无线电帧包括2个半帧。每个半帧包括5个子帧、下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保护时段(GP)以及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并且一个子帧由2个时隙组成。DwPTS被用于初始小区搜索、同步和信道估计。UpPTS被用于BS中的信道估计和UE中的UL传输同步获取。GP消除了由UL和DL之间的DL信号的多径延迟导致的UL干扰。
表1示出在TDD模式下的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UL-DL配置。
[表1]
在表1中,D表示下行链路子帧,U表示上行链路子帧,并且S表示特殊子帧。特殊子帧包括DwPTS(下行链路导频时隙)、GP(保护时段)、以及UpPTS(上行链路导频时隙)。DwPTS是为下行链路传输保留的时段,并且UpPTS是为上行链路传输保留的时段。
无线电帧结构仅是示例性的,并且被包括在无线电帧中的子帧的数目、被包括在子帧中的时隙的数目、以及被包括在时隙中的符号的数目能够变化。
图3图示下行链路时隙的资源网格。
参考图3,下行链路时隙在时域中包括多个OFDM符号。一个下行链路时隙可以包括7(6)个OFDM符号,并且一个资源块(RB)可以在频域中包括12个子载波。在资源网格上的各个元素被称为资源元素(RE)。一个RB包括12×7(6)个RE。被包括在下行链路时隙中的RB的数目NRB取决于下行链路传输带宽。上行链路时隙的结构可以与下行链路时隙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在于OFDM符号被SC-FDMA符号取代。
图4图示下行链路子帧结构。
参考图4,位于子帧内的第一时隙的前部中的最多三(四)个OFDM符号对应于控制信道被分配到其的控制区域。剩余的OFDM符号对应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被分配到其的数据区域。在LTE中使用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示例包括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等等。PCFICH在子帧的第一OFDM符号被发送并且承载关于在子帧内被用于控制信道的传输的OFDM符号的数目的信息。PHICH是上行链路传输的响应并且承载HARQ肯定应答(ACK)/否定应答(NACK)信号。
经由PDCCH发送的控制信息被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用于上行链路的格式0、3、3A和用于下行链路的格式1、1A、1B、1C、1D、2、2A、2B以及2C被定义为DCI格式。必要时DCI格式选择性地包括诸如跳频标志、RS分配、MCS(调制编译方案)、RV(冗余版本)、NDI(新数据指示符)、TPC(传输功率控制)、循环移位DM RS(解调参考信号)、CQI(信道质量信息)请求、HARQ处理数目、TPMI(被发送的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确认的信息。
PDCCH可以承载下行链路共享信道(DL-SCH)的传送格式和资源分配、上行链路共享信道(UL-SCH)的资源分配信息、关于寻呼信道(PCH)的寻呼信息、关于DL-SCH的系统信息、诸如,在PDSCH上传输的随机存取响应的上层控制消息的资源分配、关于任意UE组内的各个UE的Tx功率控制命令的集合、Tx功率控制命令、关于基于IP的语音(VoIP)的激活的信息等。多个PDCCH能够在控制区内发送。UE能够监控多个PDCCH。PDCCH在一个或数个连续控制信道单元(CCE)的聚集(aggregation)上发送。CCE是用于基于无线电信道的状态给PDCCH提供编码率的逻辑分配单元。CCE对应于多个资源元素组(REG)。PDCCH的格式和可用PDCCH的比特数由CCE的数量确定。BS根据将被发送至UE的DCI确定PDCCH格式,并且将循环冗余检验(CRC)附接到控制信息。CRC根据PDCCH的拥有者或使用利用唯一标识符(被称为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RNTI))掩蔽。如果PDCCH用于特定UE,则UE的唯一标识符(例如,小区-RNTI(C-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可替选地,如果PDCCH用于寻呼消息,则寻呼指示标识符(例如,寻呼-RNTI(P-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如果PDCCH用于系统信息(更特别地,系统信息块(SIB)),则系统信息RNTI(SI-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当PDCCH用于随机接入响应时,随机接入-RNTI(RA-RNTI)可以被掩蔽到CRC。
图5图示上行链路子帧结构。
参考图5,上行链路子帧包括多(例如,2)个时隙。根据CP长度,时隙可以包括不同数目的SC-FDMA符号。上行链路子帧在频域中被划分为控制区域和数据区域。数据区域被分配有PUSCH并且被用于承载诸如音频数据的数据信号。控制区域被分配PUCCH并且被用于承载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PUCCH包括位于频域中的数据区域的两个末端处的RB对并且在时隙边界中跳频。
PUCCH能够被用于发送下述控制信息。
-调度请求(SR):这是用于请求UL-SCH资源的信息并且使用开关键控(OOK)方案发送。
-HARQ ACK/NACK:这是对PDSCH上的下行链路数据分组的响应信号并且指示下行链路数据分组是否已经被成功地接收。发送1比特ACK/NACK信号作为对单个下行链路码字的响应,并且发送2比特ACK/NACK信号作为对两个下行链路码字的响应。
-信道质量指示符(CQI):这是关于下行链路信道的反馈信息。关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反馈信息包括秩指示符(RI)和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MI)。对于每个子帧使用20个比特。
UE能够通过子帧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数量(UCI)取决于可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SC-FDMA符号的数目。可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SC-FDMA符号对应于子帧的除了被用于参考信号传输的SC-FDMA符号之外的SC-FDMA符号。在配置探测参考信号(SRS)的子帧的情况下,从可用于控制信息传输的SC-FDMA符号排除子帧的最后的SC-FDMA符号。参考信号被用于检测PUCCH的相干性。PUCCH根据在其上发送的信息支持7种格式。
表2示出LTE中的PUCCH格式和UCI之间的映射关系。
[表2]
因为LTE UE不能够同时发送PUCCH和PUSCH,当需要通过其中发送PUSCH的子帧发送UCI时在PUSCH区域中复用UCI(例如,CQI/PMI、HARQ-ACK、RI等等)。例如,当需要在为了PUSCH传输分配的子帧中发送HARQ-ACK时,UE在DFT-扩展之前复用UL-SCH数据和HARQ-ACK,并且然后经由PUSCH发送控制信息和数据。
现在将会描述用于在TDD系统中发送ACK/NACK的过程。TDD在时域中将频带划分为DL子帧和UL子帧以使用频带(参考图2(b))。因此,在DL/UL不对称的数据业务情形下可以分配较大数目的DL子帧或者较大数目的UL子帧,并且因此在TDD中DL子帧可能不一一对应于UL子帧。特别地,当DL子帧的数目大于UL子帧的数目时,UE可能需要通过一个单一的UL子帧在多个DL子帧上发送对多个PUSCH(和/或要求ACK/NACK响应的PDCCH)的ACK/NACK响应。例如,根据TDD配置DL子帧的数目与UL子帧的数目的比率能够被设置为M:1。在此,M表示与一个UL子帧对应的DL子帧的数目。在这样的情况下,UE需要通过一个UL子帧在M个DL子帧上发送对多个PDSCH(或者要求ACK/NACK响应的PDCCH)的ACK/NACK响应。
图6图示用于发送TDD UL ACK/NACK的过程。
参考图6,UE能够在M个DL子帧(SF)(S502_0至S502_M-1)中接收一个或者多个PDSCH信号。各个PDSCH信号被用于根据传输模式发送一个或者多个(例如,2个)传送块(TB)(或者码字)。也可以在步骤S502_0至S502_M-1中接收指示(下行链路)SPS(半永久调度)的PDCCH信号,未示出。当在M个DL子帧中存在PDSCH信号和/或SPS释放PDCCH信号时,UE经由用于发送ACK/NACK(例如,ACK/NACK(有效载荷)产生、ACK/NACK资源分配等等)的过程,通过与M个DL子帧相对应的UL子帧来发送ACK/NACK(S504)。ACK/NACK包括关于在步骤S502_0至S502_M-1中接收到的PDSCH信号和/或SPS释放PDCCH的应答信息。虽然基本上经由PUCCH发送ACK/NACK,但是当在ACK/NACK传输时间发送PUSCH时,经由PUSCH发送ACK/NACK。在表2中示出的各种PUCCH格式能够被用于ACK/NACK传输。为了减少通过PUCCH格式发送的ACK/NACK比特的数目,能够使用各种方法,诸如ACK/NACK捆绑和ACK/NACK信道选择。
如上所述,在TDD中,通过一个UL子帧(即,M个DL SF:1个UL SF)发送与在M个DL子帧中接收到的数据有关的ACK/NACK,并且通过DASI(下行链路联合集合索引)确定其间的关系。
表3示出在LTE(-A)中定义的DASI(K:{k0,k1,….,k-1})。表3示出发送ACK/NACK的UL子帧和与UL子帧有关的DL子帧之间的间隔。具体地,当在子帧n-k(k∈K)中存在指示PDSCH传输和/或(下行链路)SPS释放的PDCCH时,UE在子帧n中发送ACK/NACK。
[表3]
当在TDD中UE发送ACK/NACK信号时,可能遇到下述问题。
·当UE丢失在数个子帧时段期间从BS发送的PDCCH的部分时,UE不能够意识到与已丢失的PDCCH相对应的PDSCH已经被发送到其,并且因此在ACK/NACK的产生期间可能产生错误。
为了防止此错误,TDD系统包括PDCCH中的DAI(下行链路指派索引)。DAI表示在DL子帧内n-k(k∈K)内到当前子帧与PDSCH相对应的PDCCH和指示(下行链路)SPS释放的PDCCH的累计值(即,被计数的值)。例如,当3个DL子帧对应于UL子帧时,在3个DL子帧中发送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例如,与PDSCH相对应的PDCCH,和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被顺序地编入索引(即,被顺序地计数)并且在PDSCH调度PDCCH中承载。UE能够意识到使用被包括在PDCCH中的DAI信息是否已经成功地接收到先前的PDCCH。被包括在PDSCH调度PDCCH和(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中的DAI被称为DL DAI、DAI-c(计数器)、或者简单的DAI。
表4示出通过DL DAI字段指示的值
[表4]
·MSB:最高有效比特,LSB:最低有效比特
图7图示载波聚合(CA)通信系统。为了使用更宽的频带,LTE-A系统采用CA(或者带宽聚合)技术,其聚合多个UL/DL频率块以获得更宽的UL/DL带宽。使用分量载波(CC)发送各个频率块。CC能够被视为用于频率块的载波频率(或者中心载波、中心频率)。
参考图7,能够聚合多个UL/DL CC以支持更宽的UL/DL带宽。在频域中CC可以是连续的或者非连续的。能够独立地确定CC的带宽。能够实现非对称的CA,在非对称的CA中UL CC的数目不同于DL CC的数目。例如,当存在两个DL和一个UL CC时,DL CC能够以2:1的比率对应于UL CC。在系统中,DL CC/UL CC链路能够是固定的或者被半静态地配置。即使系统带宽被配置有N个CC,特定UE能够监视/接收的频带能够被限制到M(<N)个CC。与CA有关的各种参数能够被小区特定地、UE组特定地、或者UE特定地配置。可以仅通过特定CC发送/接收控制信息。此特定CC能够被称为主CC(PCC)(或者锚CC)并且其它CC能够被称为辅CC(SCC)。
在LTE-A中,小区的概念被用于管理无线电资源。小区被定义为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的组合。但是,上行链路资源不是强制的。因此,小区可以仅由下行链路资源构成,或者由下行链路资源和上行链路资源两者构成。下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或者DL CC)和上行链路资源的载波频率(或者UL CC)之间的链路可以由系统信息来指示。在主频率资源(或者PCC)中运行的小区可以被称为主小区(PCell)并且在辅频率资源(或者SCC)中运行的小区可以被称为辅小区(SCell)。PCell被用于UE建立初始连接或者重新建立连接。PCell可以指的是在被SIB2-链接到UL CC的DL CC SIB2上运行的小区。此外,PCell可以指的是在切换期间指示的小区。SCell可以在建立RRC连接之后配置,并且可以用于提供附加的无线电资源。PCell和SCell可以被统称为服务小区。因此,对于对其没有设置CA或者其不支持CA的、处于RRC连接(RRC_CONNECTED)状态的UE,存在仅由PCell组成的单个服务小区。另一方面,对于对其设置了CA的、处于RRC连接状态的UE,存在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小区,包括PCell和整个SCell。对于CA,在初始化初始安全激活操作之后,在连接建立期间,对于支持CA的UE,除了初始配置的PCell之外,网络可以配置一个或者多个SCell。
当应用交叉载波调度(或交叉CC调度)时,能够在DL CC#0上发送用于下行链路分配的PDCCH,并且能够在DL CC#2上发送与其相对应的PDSCH。对于交叉CC调度,能够考虑载波指示符字段(CIF)的引入。CIF在PDCCH中的存在与否能够根据较高层信令(例如RRC信令)被半静态地和UE特定地(或UE组特定地)确定。PDCCH传输的基线被概括如下。
-CIF禁用:DL CC上的PDCCH被用于在相同的DL CC上分配PDSCH资源或者在链接的UL CC上分配PUSCH资源。
-CIF启用:DL CC上的PDCCH能够被用于使用CIF在来自多个聚合的DL/UL CC当中的特定DL/UL CC上分配PDSCH或PUSCH资源。
当CIF存在时,BS能够分配PDCCH监视DL CC以减少UE的BD复杂性。PDCCH监视DL CC集合包括作为聚合的DL CC的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DL CC,并且UE检测/解码仅在相对应的DL CC上的PDCCH。即,当BS为UE调度PDSCH/PUSCH时,仅经由PDCCH监视DL CC集来发送PDCCH。能够以UE特定的、UE组特定的或小区特的方式设置PDCCH监视DL CC集。术语“PDCCH监视DL CC”能够被诸如“监视载波”、和“监视小区”的术语替换。用于UE聚合的术语“CC”能够被诸如“服务CC”、“服务载波”以及“服务小区”的术语替换。
图8图示当多个载波被聚合时的调度。假定3个DL CC被聚合并且DL CC A被设置为PDCCH CC。DL CC A、DL CC B以及DL CC C能够被称为服务CC、服务载波、服务小区等。在CIF(载波指示符字段)被禁用的情况下,DL CC仅能够发送PDCCH,其在没有CIF(非交叉CC调度)的情况下调度与DL CC相对应的PDSCH。当根据UE特定的(或UE组特定的或小区特定的)较高层信令启用CIF时,特定的CC(DL CC A)不仅能够发送调度与DL CC A相对应的PDSCH的PDCCH,而且能够发送使用CIF(交叉CC调度)调度其它的DL CC的PDSCH的PDCCH。在DL CC B/C中不发送PDCCH。
LTE-A允许用于DL PCC的交叉载波调度并且仅允许用于DLSCC的自载波(self-carrier)调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仅在DL PCC上发送在DL PCC上调度PDSCH的PDCCH。另一方面,能够在DL PCC(交叉载波调度)上发送或者在DL SCC(自载波调度)上发送在DLSCC上调度PDSCH的PDCCH。
在基于CA的TDD系统中的ACK/NACK传输
在基于CA的TDD系统中对于ACK/NACK传输已经引入新的增强的PUCCH格式(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在FDD的情况下,当为相对应的UE配置多个小区(或者CC)时可以配置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在TDD的情况下,当为相对应的UE配置一个或者多个小区(或者CC)时可以配置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
图9图示时隙级E-PUCCH格式。在E-PUCCH格式中,通过联合编译(例如,、截尾卷积(Tail-biting convolutional)编译等)、块扩展、以及SC-FDMA调制发送多个ACK/NACK信息。
参考图9,在频域上发送一个符号序列并且基于OCC(正交覆盖码)的时域扩展被应用到符号序列。使用OCC多个UE的控制信号能够被复用到相同的RB。具体地,使用具有长度-5(SF(扩展因子)=5)的OCC(C1至C5)由一个符号序列{d1,d2,…}生成5个SC-FDMA符号(即,UCI数据部分)。在此,符号序列{d1,d2,…}可以意指调制符号序列或码字比特序列。当符号序列{d1,d2,…}意指码字比特序列时,图9的块进一步包括调制块。虽然图9示出2个RS符号(即,RS部分)被用于一个时隙,但是能够考虑诸如使用由3个RS符号组成的RS部分和具有SF=4的OCC的各种应用。在这里,能够从具有特定循环移位的CAZAC(恒定幅度零自相关序列)来生成RS符号。此外,通过将特定的OCC应用(复用)到多个RS符号能够发送RS。
图10图示子帧级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
参考图10,在时隙0中符号序列{d'0~d'11}被映射到一个SC-FDMA符号的子载波并且使用OCC(C1至C5)根据块扩展被映射到5个SC-FDMA符号。类似地,在时隙1中,符号序列{d'12~d'23}被映射到一个SC-FDMA符号的子载波并且使用OCC(C1至C5)根据块扩展被映射到5个SC-FDMA符号。在这里,通过将FFT或者TTF/IFFT应用于图10的符号序列{d1,d2,…}获得如在各个时隙中示出的符号序列{d'0~d'11}或者{d'12~d'23}。当符号序列{d'0~d'11}或者{d'12~d'23}是通过将FFT应用于图9的符号序列{d1,d2,…}获得的序列时,IFFT被附加地应用于{d'0~d'11}或者{d'12~d'23}以生成SC-FDMA符号。通过联合编译一个或者多个UCI生成整个符号序列{d'0~d'23},通过时隙0发送第一半个{d'0~d'11}并且通过时隙1发送第二半个{d'0~d'11}。基于时隙可以改变OCC并且可以基于SC-FDMA符号加扰UCI数据。
对于E-PUCCH格式(即,PUCCH格式3)的详情,参考在本发明的第一优先权日期(2011.05.17)之前发布的3GPP TS(技术说明书)36.211V10.1.0(2011.03)、36.212V10.1.0(2011.03)以及36.213V10.1.0(2011.03)。参考36.213V10.1.0“7.3UE procedure for reportingHARQ-ACK(7.3用于报告HARQ-ACK的UE过程)”将会给出用于PUCCH格式3的ACK/NACK有效载荷配置方法的描述。为各个CC配置用于PUCCH格式3的ACK/NACK有效载荷并且然后根据小区索引的顺序被配置的ACK/NACK有效载荷是连续的。
具体地,给出作为、…、(c≥0)的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或者DL CC)的HARQ-ACK反馈比特。表示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的HARQ-ACK有效载荷的比特(即,大小)的数目。本示例对应于其中通过BPSK(二进制相移键控)调制HARQ-ACK的情况。当配置支持单个传送块(TB)传输的传输模式或者空间HARQ-ACK捆绑(为了简单起见,空间捆绑)被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时,能够被设置为在此,空间捆绑意指将逻辑求和运算应用于对用于各个小区的DL子帧的HARQ-ACK响应。如果支持多(例如,2)个传送块的传输的传输模式被配置并且空间捆绑不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则可以被设置为M表示在表3中定义的集合K中的元素的数目。
当支持单个传送块传输的传输模式被配置或者空间捆绑被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时,在服务小区的HARQ-ACK有效载荷中的各个HARQ-ACK比特的位置对应于DAI(k)表示在DL子帧n-k中检测到的PDCCH的DL DAI值。当支持多(例如,2)个传送块的传输的传输模式被配置并且空间捆绑不用于第c个服务小区时,服务小区的HARQ-ACK有效载荷中的各个HARQ-ACK比特的位置对应于和用于SPS PDSCH的HARQ-ACK比特的位置对应于表示用于码字0的HARQ-ACK并且表示用于码字1的HARQ-ACK。根据交换(swapping)码字0和1分别对应于传送块0和1或者传送块1和0。与没有检测到的PDSCH或者没有检测到的SPS释放PDCCH的HARQ-ACK比特被设置为NACK。当在为了SR传输而配置的子帧中发送PUCCH格式3时,通过PUCCH格式3发送HARQ-ACK比特+SR1-比特。
图11是用于使用传统的PUCCH格式3发送HARQ-ACK的过程。
参考图11,BS将一个或者多个PDCCH和/或一个或者多个PDSCH发送到UE(S1102)。在此,PDCCH包括(i)具有对应的PDSCH的PDCCH;和(ii)不具有对应的PDSCH的PDCCH(例如,SPS释放PDCCH)。PDSCH包括(i)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即,具有PDCCH的PDSCH),和(ii)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即,不具有PDCCH的PDSCH)(例如,SPS PDSCH)。然后,UE生成要通过PUCCH格式3发送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一个或者多个PDCCH和/或一个或者多个PDSCH,优选地,SPS释放PDCCH、具有PDCCH的PDSCH和不具有PDSCH的PDSCH的HARQ-ACK信息。当在SR子帧中发送HARQ-ACK时,控制信息另外包括SR比特。SR比特被添加到HARQ-ACK比特流的末尾(或者头部)。通过在图11和图12中图示的过程从控制信息生成PUCCH格式3信号。UE设置用于PUCCH传输的PUCCH传输功率(S1104),并且通过功率控制处理将PUCCH格式3信号发送到BS(S1106)。
将会给出PUCCH传输功率的传统设置(S1104)的详细描述,集中于PUCH格式3。当服务小区c是主小区时,如下地给出在子帧i中用于PUCCH传输的UE传输功率PPUCCH(i)。
【等式1】
在此,PCMAX,c(i)表示对于服务小区c设置的传输功率的最大值,具体地,对于服务小区c在子帧i中定义的UE传输功率,更加具体地,对于服务小区c在子帧i中定义的最大的UE传输功率。
PO_PUCCH是与PO_NOMINAL_PUCCH与PO_UE_PUCCH的总和相对应的参数。通过较高层(例如,RRC(无线电资源控制)层)提供PO_NOMINAL_PUCCH和PO_UE_PUCCH。
PLc表示用于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损耗估算。PLc通过UE计算并且通过使用在由较高层提供的参考信号功率和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之间的差获得。例如,可以给出PLc作为参考信号功率–RSRP。
通过较高层提供参数ΔF_PUCCH(F)。ΔF_PUCCH(F)的各个值表示相对于PUCCH格式1a与PUCCH格式相对应的值。如在表2中所定义PUCCH格式F。ΔF_PUCCH(F)是0、负整数或者正整数。例如,ΔF_PUCCH(F)可以为-2dB、0dB、或者1dB。
当通过较高层配置UE以通过多(例如,2)个天线端口发送PUCCH时,通过较高层来提供参数ΔTxD(F')。如在表2中所定义PUCCH格式F’。否则,即,当UE被配置成通过单个天线端口来发送PUCCH时,ΔTxD(F')是0。即,考虑到天线端口传输模式ΔTxD(F')对应于功率补偿值。
h(·)是依赖于PUCCH格式的值。h(·)是具有将nCQI、nHARQ以及nSR中的至少一个作为参数的函数。
因为通过PUCCH格式3发送的信息是HARQ-ACK或者HARQ-ACK+SR,所以在PUCCH格式3的情况下h(·)是nHARQ和nSR的函数。具体地,当UE被配置成通过两个天线端口发送PUCCH信号或者HARQ-ACK比特的数目大于11时,并且在其它情况(即单一天线端口传输)下,
在此,nSR是0或者1,并且被用于控制与SR有关的PUCCH功率。
在此,nHARQ被用于控制与HARQ-ACK相关的PUCCH功率
在TDD UL-DL配置0(表1)的情况下,nHARQ被表示为等式2。
【等式2】
在此,C表示被配置的(DL)小区的数目。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表示在子帧n-k(k∈K)(参考表3)和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PDCCH和/或SPS PDSCH(即,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的数目。更加具体地,表示在子帧n-k(k∈K)(参考表3)中接收到的调度服务小区c的PDCCH,和/或在在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SPSPDSCH(即,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的数目。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表示传送块的数目,和/或在子帧n-k(k∈K)(参考表3)和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下行链路)SPS释放PDCCH的数目。是等于或者大于0的整数。在此,子帧n对应于其中发送PUCCH信号的子帧i。
在TDD UL-DL的配置1至6(表1)的情况下,nHARQ被表示为等式3
【等式3】。
在此,如在等式2中定义C、c以及
表示被包括在来自于调度服务小区c的PDCCH当中的由UE最近接收到的PDCCH中的DL DAI值。换言之,表示被包括在来自于用于服务小区c的PDCCH当中的由UE最近接收到的PDCCH中的DL DAI值。等同(参考36.213V10.1.0(2011.03)“7.3UE procedurefor reporting HARQ-ACK(7.3用于报告HARQ-ACK的UE过程)”),表示被包括在在子帧n-km中由UE和服务小区c检测到的PDCCH中的DL DAI值。在此,km是与集合K(k∈K)(参考表3)中的检测到的PDCCH相对应的k的最小值。在此,PDCCH包括用于DL调度的PDCCH,例如,具有DCI格式1/1A/1B/1D/2/2A/2B/2C的PDCCH。当在子帧n-k(k∈K)(参考表3)和服务小区c中没有检测到传送块和SPS释放PDCCH时,
在此,UDAI,c表示通过UE接收到的调度服务小区c的PDCCH的数目。换言之,UDAI,c表示通过UE接收到的用于服务小区c的PDCCH的数目。等同(参考36.213V10.1.0(2011.03)“7.3UE procedure forreporting HARQ-ACK(7.3用于报告HARQ-ACK的UE过程)”),UDAI,c表示在子帧n-k(k∈K)(参考表3)和服务小区c中通过UE检测到的PDCCH的总数目。在此,PDCCH包括具有PDSCH的PDCCH和SPS释放PDCCH。
在此,表示与服务小区c上的被配置的DL传输模式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另一方面,当配置支持多(例如,2)个传送块的传输的传输模式并且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
另外,g(i)表示当前的PUC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具体地,g(0)是重置之后的第一值。δPUCCH是UE特定的校正值,并且可以被称为TPC命令。在PCell的情况下,δPUCCH被包括在具有DCI格式1A/1B/1D/1/2A/2/2B/2C的PDCCH中。此外,利用在具有DCI格式3/3A的PDCCH上的不同的UE特定的PUCCH校正值联合编译δPUCCH。
图12图示HARQ-ACK有效载荷配置和根据其的PUCCH格式3功率控制。为了方便起见,图12图示其中在为UE配置两个服务小区(服务小区#0和#1)并且M=4(例如,UL-DL配置#2和#4)的情况。假定各个服务小区被配置成用于支持单个传送块传输的传输模式或者被配置使得空间捆绑被应用。在附图中,DL SF索引在逻辑上表示M个DL SF的顺序。实际的DL SF索引可以不同于这些DL SF索引。图12能够对应于非交叉CC调度和交叉CC调度。
参考图12,BS将服务小区#3中的3个PDCCH发送给UE。DAI-c=1、DAI-c=2以及DAI-c=3分别被包括在3个PDCCH中。BS将服务小区#1中的2个PDCCH发送到UE,并且DAI-c=1和DAI-c=2分别被包括在2个PDCCH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定UE已经检测到服务小区#0中的所有的3个PDCCH(即,UDAI,0=3)并且已经仅检测到服务小区#1中的第二PDCCH(即,UDAI,1=1)。如参考图9和图10在上面描述的,当PUCCH格式3被配置时,根据UL-DL配置、传输模式通过M的值确定用于各个服务小区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并且没有考虑是否应用空间捆绑,和在相对应的DL子帧中是否已经执行实际的PDCCH和/或PDSCH传输。在本示例中,因为M=4和空间捆绑被应用,所以UE为各个小区生成4比特HARQ-ACK并且按照小区索引的顺序连接HARQ-ACK。
当PUCCH传输功率被设置时,HARQ-ACK有效载荷中的所有比特没有被反映到PUCCH传输功率中。通过nHARQ仅在HARQ-ACK有效载荷中具有有效信息的HARQ-ACK比特被反映到PUCCH传输功率中。即,被包括在HARQ-ACK有效载荷中以简单地保持HARQ-ACK有效载荷大小的HARQ-ACK比特没有被反映到PUCCH传输功率中。如果没有接收到不具有PDCCH的PDSCH(例如,SPS PDSCH),则根据等式3,并且nHARQ是5。即,仅与来自于总共8个HARQ-ACK比特当中的5个HARQ-ACK比特相对应的功率被反映到PUCCH传输功率中。
将会给出对在用于PUCCH格式的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中的问题的描述。传统的等式3被用于基于为各个服务小区的UE调度的传送块(TB)或者(PDCCH)的数目确定nHARQ,并且通过应用nHARQ执行最终的PUCCH功率控制。具体地,根据等式3,通过UE还没有检测到的PDCCH的数目(UE能够确定还没有检测到PDCCH,尽管UE还没有接收到PDCCH)乘以(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在DL子帧中通过服务小区c能够发送的TB的最大数目),并且与UE实际接收到的用于各个服务小区的TB(或者PDCCH)的数目求和以计算为各个服务小区调度的TB(或者PDCCH)的数目,并且用于所有服务小区的TB的数目的总和被确定为最终的nHARQ。更加具体地,等式3中的()被用于将通过服务小区c中的UE检测到的DTX(即,丢失的PDCCH)反映到PUCCH功率中。例如,在图12中并且UDAI,1=1,UE可以识别服务小区#1中的1()个DTX并且将DTX反映到PUCCH功率中。
然而,虽然模4运算被应用于如下的DAI-c(即,),因为UDAI表示实际接收到的PDCCH的数目,当M>4(例如,M=9)(例如,表1的UL-DL配置#5)时,使用传统的等式3不能精确地计算nHARQ。
考虑到其中DL SF:UL SF=9:1的TDD配置(例如,表1的UL-DL配置5),下面的模4运算被应用于2比特DAI-c。
-第一、第五或者第九个被调度的PDSCH或者DL许可PDCCH的DAI-c等于1.
-第二或者第六个被调度的PDSCH或者DL许可PDCCH的DAI-c等于2。
-第三或者第七个被调度的PDSCH或者DL许可PDCCH的DAI-c等于3。
-第四或者第八个被调度的PDSCH或者DL许可PDCCH的DAI-c等于4。
图13图示上述用于PUCCH格式3的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中的问题。本示例假定为UE配置一个小区。在图12中图示的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其中为UE配置多个小区的情况。在本示例中,M=9(例如,UL-DL配置#5)。本示例基于如下假定:服务小区被配置成支持单个传送块传输的传输模式或者被配置成使得空间捆绑被应用。在图13中,DL SF索引表示M个DL SF的逻辑顺序。实际的DL SF索引可以不同于这些DL SF索引。
参考图13,能够假定BS发送调度服务小区c的5个PDCCH(即,DAI-c=1,2,3,4,1),并且UE仅接收包括最后的PDCCH的4个PDCCH(即,UDAI,c=4)。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不能够被检测的PDCCH的数目是1,所以如果还没有接收到SPS PDSCH,则nHARQ应是5。然而,根据等式3,nHARQ是1,因为()=-3。因此,用于4个HARQ-ACK比特的功率没有被反映到PUCCH传输功率中,并且因此在BS中HARQ-ACK解码错误的概率增加。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确定功率控制参数nHARQ的方法,其能够被应用于M>4时的情况。当M≤4时通常可以使用在下面描述所提出的方法。
图14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发送PUCCH格式3的过程。
参考图14,BS将一个或者多个PDCCH和/或者一个或者多个PDSCH发送到UE(S1402)。在此,PDCCH包括(i)具有相对应的PDCCH,和(ii)不具有相对应的PDSCH的PDCCH(例如,SPS释放PDCCH)。PDSCH包括(i)具有相对应的PDCCH的PDSCH(即,具有PDCCH的PDSCH),和(ii)不具有相对应的PDCCH的PDSCH(即,不具有PDCCH的PDSCH)(例如,SPS PDSCH)。然后,UE生成控制信息以通过PUCCH格式3被发送。控制信息包括用于一个或者多个PDCCH和/或一个或者多个PDSCH,优选地,SPS释放PDCCH、具有PDCCH的PDSCH以及不具有PDSCH的PDSCH的HARQ-ACK信息。当在SR子帧中发送HARQ-ACK时,控制信息另外包括SR比特。SR比特被添加到HARQ-ACK比特流的末尾(或者头部)。通过在图11和图12中图示的过程从控制信息生成PUCCH格式3信号。UE设置用于PUCCH传输的PUCCH传输功率(S1404),并且通过功率控制过程将PUCCH格式3信号发送到BS(S1406)。
通过使用等式1执行PUCCH传输功率的设置(S1404)。即,当服务小区c是主小区时,如下提供用于子帧i中的PUCCH传输的UE传输功率PPUCCH(i)。
在此,描述与等式1有关的PCMAX,c(i)、PO_PUCCH、PLc,ΔF_PUCCH(F)、ΔTxD(F')以及g(i)。给出h(·)作为如参考等式1在上面描述的 或者
在此,根据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等式4能够给出nHARQ。
[等式4]
在此,如在等式2和3中定义C、c、以及在等式4中,模表示模运算。具体地,A模B表示当A除以B时的余数。A和B两者都是整数。A模B的结果如下。
[表5]
A | -4 | -3 | -2 | -1 | 0 | 1 | 2 | 3 | 4 |
A模4 | 0 | 1 | 2 | 3 | 0 | 1 | 2 | 3 | 0 |
根据传统的等式3,当()是负数时,从其检测到DTX的PDCCH(或者对应的PDSCH)的数目没有被正确地反映到PUCCH功率控制中。根据所提出的方法,然而,即使当()是负数时,通过模4运算正确地计算从其检测到DTX的PDCCH的数目,并且因此HARQ-ACK比特的正确数目能够被反映到PUCCH功率控制中。例如,假定UDAI,c=5,当在相对应的服务小区中不能够检测到的PDCCH的数目分别是1和2时,可以是2(即,6个PDCCH)和3(即,7个PDCCH)。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是-3和-2,但根据模4运算1和2被用于PUCCH功率控制。
等同于等式4,根据通过本发明提出的等式5可以提供nHARQ。
[等式5]
在此,如在等式2和3中定义C、c、UDAI,c、以及是考虑到模4运算的参数。例如,是等于UDAI,c,或者来自于大于UDAI,c的数目当中的()(k是等于或者大于0的整数)的最小值。
甚至在等式4和5的情况下,当在服务小区中不能被检测的PDCCH的数目是4或者更大时可能出现错误。然而,错误出现的概率非常低,并且因此根据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执行有效的功率控制。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PUCCH格式3的功率控制。本实施例是基于为UE配置一个小区的假定。在图12中图示的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其中为UE配置多个小区的情况。本发明示出其中根据UL-DL配置其中M=9(例如,UL-DL配置#5)的情况。本发明基于如下假定:服务小区被配置成支持单个传送块传输的传输模式或者被配置成使得空间捆绑被应用。在图13中,DL SF索引表示M个DL SF的逻辑顺序。实际的DL SF索引可以不同于这些DL SF索引。
参考图15,能够假定BS发送调度服务小区c的5个PDCCH(即,DAI-c=1,2,3,4,1),并且UE仅接收包括最后的PDCCH的4个PDCCH(即,UDAI,c=4)。在这样的情况下,因为没有接收到SPS PDCCH,则nHARQ应是5。然而,根据传统的方法(参考图13)nHARQ是1。然而,根据所提出的方法,nHARQ被正确地设置为5。所提出的方法通常被用于其中M>4的UL-DL配置以及其中M≤4的UL-DL配置。
在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基于在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PDCCH获得以及UDAI,c的情况。这是为了便于描述并且对应于非交叉CC调度。考虑到交叉CC调度,基于调度服务小区c的PDCCH获得以及UDAI,c。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PCell或者为PDCCH监控而配置的小区接收用于服务小区c的PDCCH。
图16图示可应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基站(BS)和用户设备(UE)。
参考图16,RF通信系统包括基站(BS)110和用户设备(UE)120。BS110包括处理器112、存储器114和射频(RF)单元116。处理器112可以被配置来实现由本发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14被连接到处理器11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12的操作相关联的各种信息。RF单元116被连接到处理器112并且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UE120包括处理器122、存储器124、以及RF单元126。处理器122可以被配置来实现由本发明提出的过程和/或方法。存储器124被连接到处理器122,并且存储与处理器122的操作相关的各种信息。RF单元126被连接到处理器122并且发送和/或接收RF信号。BS110和UE120可以具有单个天线或多个天线。
在以上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的组合。除非另外提到,否则该元件或特征可以被认为是选择性的。可以在没有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组合的情况下实践每个元件或特征。另外,可以通过组合元件和/或特征的一部分来构造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重新排列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操作次序。任何一个实施例的一些构造都可以被包括在另一实施例中,并且可以以另一实施例的对应构造来替换。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明显的是,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未彼此明确引用的权利要求可以以组合方式呈现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或者通过在本申请被提交之后的后续修改被包括作为新的权利要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集中在BS和UE之间的数据传输和接收关系进行描述。在一些情况下,描述为由BS执行的特定操作可以由该BS的上节点来执行。即,显而易见的是,在由包括BS的多个网络节点组成的网络中,为了与MS通信而执行的各种操作可以由BS或除了该BS之外的网络节点来执行。术语“eNB”可以用术语“固定站”、“节点B”、“基站(BS)”、“接入点”等来替换。术语“UE”可以用术语“移动站(MS)”、“移动订户站(MSS)”、“移动终端”等来替换。
可以通过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的各种装置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硬件配置中,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可以以模块、程序、函数等的形式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软件代码可以被存储在存储器单元中并且由处理器来执行。存储器单元位于处理器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可以经由各种已知的装置将数据发送到处理器和从处理器接收数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本质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以除了在此阐述的特定方式以外的其它特定方式来执行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因此在所有方面都被解释成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应该由所附权利要求和它们的合法等价物来确定,而不是由上述描述来确定,并且旨在将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意义和等价范围内的所有改变均包括在其中。
工业适用性
本发明可应用于诸如UE、中继站、BS等的无线通信装置。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在TDD(时分双工)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子帧n中经由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HARQ-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
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C表示被配置的小区的数目,
K表示根据UL-DL(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配置具有M个元素k(k∈K)的集合,M是正整数,
是由被包括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最近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中的2比特DAI(下行链路指配索引)字段指示的值,
UDAI,c表示在所述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的总数目,
表示与所述服务小区c上的被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模式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并且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被设置为1,
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表示在子帧n-k和所述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PDCCH的数目或者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的数目,
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表示在所述子帧n-k和所述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SPS(半持久调度)释放PDCCH的数目或者接收到的传送块的数目,并且
mod表示模运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
nSR被用于调节与SR(调度请求)有关的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并且被设置为0或者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PPUCCH(n)表示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
PCMAX,c(n)表示在用于所述服务小区c的所述子帧n中的被配置的传输功率,
P0_PUCCH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设置的参数,
PLc是所述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算,
ΔF_PUCCH(F)表示与PUCCH格式相对应的值,
ΔTxD(F')是通过所述RRC层设置的值或者0,并且
g(i)表示当前PUC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UL-DL配置1至6中的一个中运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UL-DL配置5中运行。
6.一种被配置成在TDD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通信装置,所述通信装置包括:
射频(RF)单元;和
处理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在子帧n中经由PUC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HARQ-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并且
其中通过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C表示被配置的小区的数目,
K表示根据UL-DL配置具有M个元素k(k∈K)的集合,M是正整数,
是由被包括在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最近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中的2比特DAI(下行链路指配索引)字段指示的值,
UDAI,c表示在所述服务小区c中的子帧n-k内检测到的与下行链路调度有关的PDCCH的总数目,
表示与所述服务小区c上的被配置的下行链路传输模式相对应的HARQ-ACK比特的数目,并且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被设置为1,
当空间捆绑被应用时,表示在所述子帧n-k和所述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PDCCH的数目或者不具有对应的PDCCH的PDSCH的数目,
当空间捆绑没有被应用时,表示在所述子帧n-k和所述服务小区c中接收到的SPS(半持久调度)释放PDCCH的数目或者传送块的数目,并且
其中mod表示模运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N是正整数,并且
nSR被用于调节与SR有关的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并且被设置为0或者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通过使用下面的等式确定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
其中PPUCCH(n)表示用于所述PUCCH的传输功率,
PCMAX,c(n)表示在用于所述服务小区c的所述子帧n中的被配置的传输功率,
P0_PUCCH是通过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设置的参数,
PLc是所述服务小区c的下行链路路径损耗估算,
ΔF_PUCCH(F)表示与PUCCH格式相对应的值,
ΔTxD(F')是通过所述RRC层设置的值或者0,并且
g(i)表示当前PUCCH功率控制调整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UL-DL配置1至6的一个中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在UL-DL配置5中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421038.5A CN105978669B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486822P | 2011-05-17 | 2011-05-17 | |
US61/486,822 | 2011-05-17 | ||
PCT/KR2012/003909 WO2012157981A2 (ko) | 2011-05-17 | 2012-05-17 |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21038.5A Division CN105978669B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93419A CN103493419A (zh) | 2014-01-01 |
CN103493419B true CN103493419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4717750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80019793.0A Active CN103493419B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CN201610421038.5A Active CN105978669B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421038.5A Active CN105978669B (zh) | 2011-05-17 | 2012-05-17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9386565B2 (zh) |
EP (2) | EP2712102B1 (zh) |
JP (3) | JP5699245B2 (zh) |
KR (1) | KR101878145B1 (zh) |
CN (2) | CN103493419B (zh) |
ES (1) | ES2601895T3 (zh) |
WO (1) | WO2012157981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8954B (zh) | 2012-04-20 | 2019-03-15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支持发送分集和信道选择的分配harq-ack信道资源的方法 |
CN103516499B (zh) * | 2012-06-19 | 2017-06-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ack/nack反馈比特数确定方法及装置 |
WO2014046374A1 (ko) * | 2012-09-19 | 2014-03-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929800B (zh) * | 2013-01-11 | 2017-09-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pucch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9565669B2 (en) | 2013-01-29 | 2017-02-07 | Sun Patent Trust | Base station, termi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ception method |
EP2787677B1 (en) * | 2013-04-01 | 2019-06-26 | Acer Incorporated |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EP2984779A1 (en) * | 2013-04-08 | 2016-02-17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for flexible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
WO2014205630A1 (zh) * | 2013-06-24 | 2014-12-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379391B (zh) * | 2013-08-05 | 2019-04-16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基站以及通信方法 |
WO2015024248A1 (zh) | 2013-08-23 | 2015-02-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US9787458B2 (en) | 2013-09-16 | 2017-10-10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ing to LTE FDD-TDD inter-system carrier aggregation i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JP5950035B2 (ja) * | 2013-09-16 | 2016-07-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高度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のltefdd−tddシステム間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に関するシグナリング方法、アクセスノード、ユーザ機器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5393485B (zh) * | 2013-09-27 | 2019-12-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节点 |
CN112187430B (zh) * | 2014-03-21 | 2024-08-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harq-ack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US20170212313A1 (en) * | 2014-07-21 | 2017-07-27 | Te Connectivity Nederland B.V. | Fiber optic connector and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with fiber optic cable anchored to boot of fiber optic connector |
CN106797618B (zh) * | 2014-09-03 | 2020-11-10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以及基站 |
CN105491653B (zh) * | 2014-09-18 | 2018-12-11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功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07210886B (zh) * | 2015-01-09 | 2020-12-08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用于终端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846977B (zh) * | 2015-01-29 | 2021-02-02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增强载波聚合系统的harq-ack传输方法和设备 |
US11218254B2 (en) * | 2015-01-29 | 2022-0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HARQ-AC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
WO2016122390A2 (en) * | 2015-01-30 | 2016-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Harq ack/nack bundling of feca |
EP3280173A4 (en) * | 2015-03-31 | 2018-11-21 | Ntt Docomo, Inc. | User termin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
DK3573280T3 (da) | 2015-04-10 | 2021-01-04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Fremgangsmåde til effektiv transmission af uplink-styrekanal-information og tilsvarende indretning |
CN106301703B (zh) * | 2015-05-15 | 2020-04-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Harq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节点 |
JP6101311B2 (ja) * | 2015-06-26 | 2017-03-22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WO2017161541A1 (zh) * | 2016-03-24 | 2017-09-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下行数据的混合式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以及装置 |
US10541785B2 (en) * | 2016-07-18 | 2020-01-2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arrier aggregation with variable transmission durations |
CN108023708B (zh) * | 2016-11-03 | 2022-09-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CN108306720B (zh) * | 2017-01-13 | 2022-06-21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传输uci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EP3361790B1 (en) * | 2017-02-14 | 2019-12-04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with adaptive transmission power scaling based on decoding confidence |
EP3471322B1 (en) * | 2017-03-23 | 2024-02-14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signal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lurality of sub-carrier intervals, or plurality of processing ti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18175896A1 (en) * | 2017-03-24 | 2018-09-27 | Intel IP Corporation | Support of 64 qam for efemtc pdsch transmission |
CN107155206A (zh) * | 2017-05-18 | 2017-09-12 | 南京佰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接入方法和基站 |
JP7173997B2 (ja) * | 2017-06-27 | 2022-11-17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フィードバックシグナリングフォーマット選択 |
EP3480995B1 (en) | 2017-09-08 | 2023-03-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9087965A (ja) * | 2017-11-10 | 2019-06-0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FI3607686T3 (fi) * | 2018-04-06 | 2023-07-18 |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 Tehonohjaus palautesignaloinnille |
CN110611948B (zh) | 2018-06-14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
CN112740770B (zh) * | 2018-07-20 | 2024-07-0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基站以及用户终端 |
EP3913995B1 (en) * | 2019-02-14 | 2023-10-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WO2020167104A1 (ko) * | 2019-02-15 | 2020-08-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533738B2 (en) * | 2019-06-28 | 2022-12-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Joint activation and/or release for multiple configured grant and/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s |
US12177786B2 (en) | 2019-10-03 | 2024-12-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signal in random access |
JP7108863B2 (ja) * | 2020-07-20 | 2022-07-29 | サン パテント トラスト |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
CN115459888B (zh) * | 2021-05-21 | 2023-09-12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3164339A1 (en) * | 2022-02-28 | 2023-08-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US12184422B2 (en) | 2022-02-28 | 2024-12-3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wer control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06903A1 (en) * | 2008-06-23 | 2010-01-2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
CN101689984A (zh) * | 2008-03-16 | 2010-03-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085811A2 (en) * | 2007-01-04 | 2008-07-1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
KR20080074696A (ko) * | 2007-02-09 | 2008-08-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소모방지 모드 제어 방법 |
JP5209780B2 (ja) * | 2008-03-27 | 2013-06-12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Tdd通信システム内のアップリンク電力制御 |
JP5199223B2 (ja) * | 2008-12-30 | 2013-05-15 | 創新音▲速▼股▲ふん▼有限公司 | Ack/nackバンドリングを改善する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
ES2717344T3 (es) | 2009-02-03 | 2019-06-20 | Nokia Solutions & Networks Oy | Aparato y método para agrupar ACK/NACK |
WO2010149206A1 (en) | 2009-06-23 | 2010-12-29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formation channel configuration |
CN102025466B (zh) * | 2009-09-15 | 2013-10-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令处理方法、基站以及用户设备 |
EP3691172B1 (en) | 2009-10-01 | 2023-12-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
CN101720122B (zh) * | 2009-12-28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物理上行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US8644199B2 (en) | 2010-03-31 | 2014-02-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Indexing resources for transmission of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multi-cell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774123B1 (en) | 2010-04-01 | 2014-07-08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2018193A2 (en) | 2010-08-05 | 2012-02-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plexing control and data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
EP3267751B1 (en) | 2010-08-09 | 2022-03-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 of harq control information from a user equipment for down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
US9112692B2 (en) * | 2010-08-16 | 2015-08-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K/NACK transmission for multi-carrier operation |
WO2012060649A2 (en) * | 2010-11-03 | 2012-05-1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Generation of harq-ack information and power control of harq-ack signals in tdd systems with downlink of carrier aggregation |
EP2515463B1 (en) | 2011-04-19 | 2020-04-2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 information in a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9386545B2 (en) * | 2011-05-09 | 2016-07-05 | Zte (Usa) Inc. | Power control of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time division duplex |
-
2012
- 2012-05-17 CN CN201280019793.0A patent/CN103493419B/zh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ES ES12786115.1T patent/ES2601895T3/es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WO PCT/KR2012/003909 patent/WO2012157981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5-17 EP EP12786115.1A patent/EP2712102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EP EP16169593.7A patent/EP3094024B1/en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US US14/000,859 patent/US9386565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JP JP2014501022A patent/JP56992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KR KR1020137016163A patent/KR101878145B1/ko active Active
- 2012-05-17 CN CN201610421038.5A patent/CN105978669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7-30 US US14/446,576 patent/US9392587B2/en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02-13 JP JP2015026641A patent/JP5981582B2/ja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6-06 US US15/174,224 patent/US9907060B2/en active Active
- 2016-07-27 JP JP2016147125A patent/JP625902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9984A (zh) * | 2008-03-16 | 2010-03-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有效地发送控制信号的方法 |
WO2010006903A1 (en) * | 2008-06-23 | 2010-01-21 |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knowledgment bundling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CR on power control for HARQ-ACK transmission on PUCCH;ZTE ET AL;《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5 R1-111994》;20110516;第2页,第4页 * |
DAI design for TDD;Samsung;《3GPP TSG RAN WG1 #62bis R1-105361》;20101015;第2页,图1 * |
On ACK/NACK bundling in LTE-A TDD;ZTE;《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2bis R1-105454》;20101015;第2节,表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9907060B2 (en) | 2018-02-27 |
JP5981582B2 (ja) | 2016-08-31 |
KR101878145B1 (ko) | 2018-07-13 |
JP2014513886A (ja) | 2014-06-05 |
JP2015133720A (ja) | 2015-07-23 |
KR20140012626A (ko) | 2014-02-03 |
CN103493419A (zh) | 2014-01-01 |
JP5699245B2 (ja) | 2015-04-08 |
EP2712102B1 (en) | 2016-08-10 |
US9386565B2 (en) | 2016-07-05 |
US9392587B2 (en) | 2016-07-12 |
CN105978669A (zh) | 2016-09-28 |
US20160286547A1 (en) | 2016-09-29 |
EP3094024B1 (en) | 2018-12-12 |
US20130329688A1 (en) | 2013-12-12 |
CN105978669B (zh) | 2019-06-14 |
EP3094024A1 (en) | 2016-11-16 |
JP2016184982A (ja) | 2016-10-20 |
JP6259026B2 (ja) | 2018-01-10 |
US20140341151A1 (en) | 2014-11-20 |
EP2712102A2 (en) | 2014-03-26 |
WO2012157981A3 (ko) | 2013-01-24 |
ES2601895T3 (es) | 2017-02-16 |
WO2012157981A2 (ko) | 2012-11-22 |
EP2712102A4 (en) | 2014-11-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93419B (zh)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
CN103444108B (zh) | 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222223B (zh) | 发射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444119B (zh) | 用于发送/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 |
EP3700287B1 (en) | Method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ci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ame | |
CN105450366B (zh) | 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973682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
EP3547586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 |
US20200389898A1 (en) |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
CN103155468B (zh) | 用于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3907300B (zh) | 用于发送和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
EP3157188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7104762B (zh) | 传输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4012017B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028737A (zh) | 广播信号发送设备、广播信号接收设备、广播信号发送方法以及广播信号接收方法 | |
CN104160649A (zh) | 用于收发信号的方法及其设备 | |
CN104067545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过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 | |
CN107810615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7925526A (zh)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利用终端特定tdd帧发送harq ack/nack反馈的方法及其装置 | |
CN107210870A (zh)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 |
US20190215782A1 (en) | Method for receiving brs and pbch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