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3708B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23708B CN108023708B CN201610974050.9A CN201610974050A CN108023708B CN 108023708 B CN108023708 B CN 108023708B CN 201610974050 A CN201610974050 A CN 201610974050A CN 108023708 B CN108023708 B CN 10802370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uplink
- downlink
- sending
- configu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7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4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87 sel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04L1/0004—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4—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包括: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系统、基站及终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中,控制信息(包括上行和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有多种传输配置。控制信息传输配置的选择体现着基站或终端对上行/下行链路质量进行判断所得到的一些判断信息。
现有技术中,一种控制信息传输配置的选择方式是为下行(基站向终端的传输方向)和上行(终端向基站的传输方向)分别确定一个包含多种传输配置的集合,基站和终端分别独立地基于该集合进行下行或上行传输配置的选择;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基站和终端分别进行传输配置的选择,基站和终端会分别根据其能够测量到的一些信号来进行链路判断,这样经常会出现基站和终端对于链路质量有不同判断的现象,即造成上下行的传输策略不一致,从而使得传输性能受到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上行调度授权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下行调度授权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针对上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的测量反馈信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链路质量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反馈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所述反馈触发指示信息触发的上行反馈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导频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基于所述导频进行测量对应的反馈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数据信息、上行导频信息、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上述方案中,当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随机接入的触发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导频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导频配置信息、上行导频的触发信息、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数据信息、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测量反馈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链路质量状态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SR;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或为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下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数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下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控制器,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通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二控制器,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通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控制器,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确定第一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
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终端,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基站,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在上行信息和下行信息发送过程中,考虑了上下行链路的关联性,从而考虑了上下行链路在受到移动或者阻塞影响时的关联性,如此,能有效地提高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发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信息发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信息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七信息发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八终端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九基站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十信息发送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相对相关技术进行了解。
在通信系统中,物理层一般会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信道或信号,包括:下行控制信道、下行数据信道、上行控制信道、上行数据信道。其中,数据信道又称为共享信道。其中,
下行控制信道主要用于:向终端发送上下行调度授权及相关的传输参数指配信息;向终端反馈上行传输的应答信息(ACK/NACK);触发一些测量导频信号;触发信道状态信息(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的反馈等;
上行控制信道主要用于:发送调度请求(SR,Scheduling Request),以向演进型节点B(eNB,Evolved Node B)请求上行共享信道(UL-SCH)资源;发送ACK/NACK,以对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上发送的下行数据/控制信息进行应答;发送CSI,包括信道质量指示(CQI)、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PMI)、信道的秩信息(RI)、测量导频选择信息(CRI)等信息,发送的CSI用于告诉eNB下行信道质量等,以帮助eNB进行下行调度。另外,上行控制信道还可以用于发送波束的状态信息及波束/发送机制切换请求。
下行数据信道主要用于发送一些下行数据信息,也可以用于传输一些高层的控制信息;这里,物理层为最底层,物理层之外的都为高层。
上行数据信道主要用于发送上行数据信息。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行数据信道中也可能会划分出一些资源用于部分类型的控制信息的传输,此时可以不再额外的发送上行控制信道;这种方式适合上行既有数据又有控制信息要发送的情况。
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中,上下行控制信道的传输方式是比较固定的,采用比较鲁棒的设计,由标准定义好,设计比较单一,可配置空间较小。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中,控制信息(包括上行和下行控制信道)可以有多种传输配置,这些传输配置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传输技术,不同的传输区域,或不同的发送/接收波束,或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或不同的发送码序列等。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一种传输配置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在多个波束发送,能够很好地对抗移动引起的波束变化或路径的阻塞,可以占用更多的资源有着更好的合并增益,使用更鲁棒的调制编码方式误码率小,频域上映射到更大的带宽有着很好的频域分集增益和干扰随机化效果。另外还可以允许有其它传输配置,其它传输配置占用波束比较少,根据CSI选择最好的波束,频域根据反馈选择最佳的资源块进行传输,调制编码方式可以用更高阶,传输效率高。
实际上,控制信道传输配置的选择体现着基站或终端对上行/下行链路质量的一些判断信息。比如,如果选择选择鲁棒的传输配置,意味着为传输链路的担心,希望更好地保障误码率;如果选择高效的传输配置,此时则意味着认为当前传输链路非常可靠,希望尽可能地提高传输速率。
现有技术中,控制信道传输配置的一种选择方式是:下行或上行分别确定一个包含多种传输配置的集合,基站和终端分别独立地基于该集合进行下行或上行传输配置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基站和终端会分别根据其能够测量到的一些信号来进行链路质量的判断,这样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基站和终端对于链路质量由不同的判断,比如终端认为下行通信链路已经不可靠了,但基站仍然认为下行通信链路是可靠的;或者是基站认为上行通信链路不可靠了,而终端并没有意识到上行通信链路存在问题。因此就有可能会出现: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下行采用鲁棒的方式进行传输来对抗移动或阻塞,但是上行却在使用高传输效率的方式进行传输;或者是上行采用鲁棒的方式进行传输来对抗移动或阻塞,但是下行却在使用高传输效率的方式进行传输。另一方面,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实际应用过程中有很多情况下上行和下行虽然不具有完美的互易性,但是对上行和下行却是同时影响的,比如移动造成信道信息不准或者路径阻塞使得某个方向的传输会断掉情况的出现对上行和下行的影响是同时的,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上面所描述的上下行传输策略不一致的情况是有损传输性能的,因此应该避免这种情况。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现有的选择机制没有充分的利用上下行链路在受到移动或阻塞影响时的一些关联性。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将上下行信息进行关联,根据一种信息的传输配置信息确定所关联的另一种信息的传输配置信息。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发送的方法,应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中,比如:终端可以基于对信道的检测结果,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基站发送的信令来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还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等等。
步骤102: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步骤103: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
具体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上行调度授权信息(UL Grant),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这里,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波束状态信息(BSI)等。
所述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可以是ACK/NACK,或者只有ACK(ACK only)。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下行调度授权信息(DL Grant),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这里,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BSI等。
所述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可以是ACK/NACK,或者ACK only。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针对上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BSI等。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的测量反馈信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链路质量信息。
这里,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BSI等。
所述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可以是ACK/NACK,或者ACK only。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
其中,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BSI等。
所述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可以是ACK/NACK,或者ACK only。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反馈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所述反馈触发指示信息触发的上行反馈信息。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导频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基于所述导频进行测量对应的反馈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数据信息、上行导频信息、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其中,当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导频信息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导频配置信息、上行导频的触发信息、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
当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时,所述下行控制信息可以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随机接入的触发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下行信息可以为下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下行信息还可以为下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
所述下行信息还可以为下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实际应用时,信息的关联关系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终端与基站预先约定。
也就是说,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而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即下行信息对应的发送配置信息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发送配置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也就是说,在步骤102中,终端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上行发送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行是指:终端向基站发送信息的方向;所述下行是指:基站向终端发送信息的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下行信息对应的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在上行信息发送过程中,考虑了上下行链路在受到移动或者阻塞影响时的关联性,如此,能有效地提高传输性能。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信息发送的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这里,实际应用时,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有很多中,比如:基站可以基于对信道的检测结果,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也可以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等等。
步骤202: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步骤203: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具体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可以为测量反馈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测量反馈信息可以是CSI、BSI等。
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链路质量状态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所述上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为SR;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息可以为上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或者下行数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下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上行信息还可以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数据信息。
实际应用时,信息的关联关系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终端与基站预先约定。
也就是说,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而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即下行信息对应的发送配置信息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发送配置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由基站配置或者预先约定。
也就是说,在步骤202中,基站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下行发送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行是指:终端向基站发送信息的方向;所述下行是指:基站向终端发送信息的方向。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发送方法,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在上行信息发送过程中,考虑了上下行链路在受到移动或者阻塞影响时的关联性,如此,能有效地提高传输性能。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详细描述基站所配置的发送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主要说明传输配置集合中包含的一些配置类型,这些配置类型主要包括: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下面对各种配置详细进行说明。
(1)Numerology的配置
一般在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Numerology对应的基本传输参数主要包括以下一些类别:
1、时域符号长度:是指一个OFDM符号的长度;调制符号被承载在M个OFDM子载波上,这些子载波变换到时域就会构成一个时域样点,加上保护间隔后就会形成时域OFDM符号;一般来说OFDM符号的长度与频域的子载波数目及间隔有关系。相同带宽下,子载波数目越多间隔越小,OFDM符号长度越长;或者也可以描述为:相同子载波间隔的情况下,子载波数目越多OFDM符号长度越长;反之亦然。
2、子载波数目:是指同一OFDM符号对应在频域承载调制符号的子载波个数。
3、子载波间隔:子载波与子载波之间中心频率的间隔,一般来说为了保持正交性,子载波间隔越小需要的波形要求越高,时域上的加窗越长,因此时域符号越长,反之亦然。
4、频域保护带:信息传输时一般会留出两边的一些带宽作为保护带,比如现在的长期演进(LTE)系统20MHz的带宽下实际上只使用了100个资源块(RB)的话,只占用了1200个子载波共18MHz的带宽,那么就意味着留出了2MHz的保护带,一般是留在带宽的两侧,主要防止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发送信息时的带外泄露对性能的影响;
5、循环前缀(CP):通常是指频域信号转换到时域后形成的一些时域样点要在前面加一些前缀,该前缀一般是一串时域样点中后面一部分样点的拷贝。比如给一串信号0,1,2,3,4,5,6,7,8,9加上长度为4的循环前缀就是6,7,8,9,0,1,2,3,4,5,6,7,8,9。
6、时域保护间隔(GP):存在RF预编码时由一个预编码切换到另外一个预编码需要一定的处理时间,因此也需要类似的保护间隔,在一些其他的地方也有类似的保护间隔概念,各种保护间隔在本发明中均被认为属于基本传输参数的一种
7、快速傅氏变换(FFT)点数:一般与基带的子载波数目及带宽有关系,但不完全等于有效子载波数目,比如,对于一个20MHz/10MHz的LTE系统,FFT点分别采用2048点和1024点,但有效子载波数目只有1200和600个。
(2)传输区域的配置
这里,传输区域的配置包括:时域的传输区域配置,比如在哪个子帧组上;哪个时隙组上;哪个OFDM符号组上等。传输区域的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频域传输区域配置,比如在哪些子载波组上;也可以是两个表征传输区域二者的结合,比如是哪些子帧的哪些RB组上。传输区域的配置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在哪个子载波上传输;
(3)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
发送码序列也是一种资源,因此哪些码序列可用也是一种候选传输资源的配置,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传输配置。
(4)发送功率的配置
这里,实际应用时,发送功率可以是绝对功率或者是相对其他信号或信道的功率。
(5)发送次数的配置
一些信息可以是连续地重复发送,以获得更高的鲁棒性,发送的次数属于一种传输配置。
(6)发送资源数目配置
发送资源数目不同,对应的鲁棒性不同,使用更大的资源数目发送以获得更高的鲁棒性,因此,发送资源数目属于一种传输配置。
(7)调制方式配置
调制方式包括BPSK,QPSK等还有一些其他调制方式。
(8)编码方式配置
编码方式包括:码率、编码类型、控制信息的聚合级别。
(9)发送方式的配置
发送方式的配置包括: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模式的配置。
(10)接收方式的配置
接收方式的配置包括: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等。
(11)传输技术的配置
传输技术的配置包括分集传输,开环预编码,闭环预编码,半开环半闭环预编码,多波束传输,单波束传输,导频与数据相同预编码的传输,导频与数据不同预编码的传输等等。
(12)解调导频的配置
解调导频的配置包括:解调导频的密度及位置等。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中,主要考虑上下行的控制信息进行关联,根据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确定另外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
实际应用时,在下行,基站需要向终端进行发送物理层配置信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信息:
(1)下行授权信息(DL Grant)
下行授权信息包括:数据信道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式,传输层的配置,导频端口配置,重传指示等很多信息。
也就是说,基本上与下行传输相关的信息都属于下行授权信息。
(2)上行授权信息(UL Grant)
上行授权信息包括:数据信道资源分配,调制编码方式,传输层的配置,导频端口配置,重传指示等很多信息。
也就是说,基本上与上行传输相关的信息都属于上行授权信息。
(3)针对上行传输的应答消息
应答消息主要有ACK,NACK几种状态,用于应答之前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块。
其中,对于数据块,一般来说是收到并正确解码了后反馈ACK,收到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如果没收到则不反馈。
对于控制信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与数据信道一样,收到并正确解码了后反馈ACK,收到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第二种是只在收到并正确解码后反馈ACK,其余情况不反馈;第三种是只在收到并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其余情况不反馈。
应答的对象可以是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数据信息等各种上行信息。
(4)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功率控制参数配置包括下行功率参数配置和上行功率参数配置信息。其中,当该信息与DL Grant/UL Grant一起出现时,也可以认为该信息是其中的一部分,但也有一些情况是独立的出现,用于调整控制信道或导频的功率,或者是调整多个用户设备(UE)的功率。
(5)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
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的一些典型参数包括:发送波束的配置;发送天线的配置;发送扇区的配置;传输技术/模式的配置;接收波束配置;接收天线配置;接收扇区配置;接收方式配置。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还可以包括一些准共位置关系的指示,以指示与之前某个信号的传输的发送或接收参数类似。
(6)反馈触发指示信息
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包括CSI和BSI触发指示信息。
其中,CSI触发指示信息包括秩的选择指示,测量导频选择,预编码选择指示,信道质量的指示等。
BSI触发指示信息包括波束选择指示,波束质量指示。
实际上也可以理解为BSI信息也是一种广义的CSI。
(7)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导频触发指示信息包括:下行导频的触发指示信息和上行导频的触发指示信息。其中,所述下行导频的触发指示信息可以是下行测量导频-信道状态信息测量导频(CSI-RS)的触发指示信息等。上行导频的触发指示信息可以是上行探测导频信号(SRS)的触发指示信息。
对于上行,终端需要向基站反馈一些基站不知道的信息以及一些终端发起的请求消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的信息:
(1)应答消息
应答消息主要有ACK,NACK几种状态,用于应答之前发送的控制消息或数据块。
其中,对于数据块,对于数据块,一般来说是收到并正确解码了后反馈ACK,收到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如果没收到则不反馈。
对于控制信息,有三种情况,一种是与数据信道一样,收到并正确解码了后反馈ACK,收到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第二种是只在收到并正确解码后反馈ACK,其余情况不反馈;第三种是只在收到并未正确解码时反馈NACK,其余情况不反馈。
实际应用时,应答消息应答的对象可以是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等各种下行信息。
(2)调度请求消息
调度请求消息主要用于UE向基站发起调度请求。
(3)CSI信息
CSI是一个统称,包括了很多类型的CSI,比如信道的矩阵的量化信息,信道的特征矢量的量化信息,CQI,干扰测量结果等等,还有PMI,RI或预编码层数反馈信息,CRI,端口选择信息,测量资源位置指示信息等等;这种信息一般是基于测量导频进行测量获得,也有一些情况解调导频同时有CSI测量和解调功能
(4)BSI信息
BSI信息包括波束选择信息和波束测量信息,可以看成CSI信息的一种;这种信息也是基于测量导频进行测量获得;
(5)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
这个信息主要是终端用于请求基站切换发送方式,发送方式包括:发送节点,发送波束,传输技术,发送天线,发送扇区等等。
(6)发送方式切换请求信息
这个信息主要是终端用于告知基站切换接收方式,接收方式包括:发送接收波束,接收天线,接收扇区等等。
(7)链路质量信息
终端可以测量传输链路的质量,并上报给发送端。
那么,利用上述描述的控制信息,可以根据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确定上行配置信息的传输配置。
具体来说,将下行传输的控制信息与上行传输的控制信息进行了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当下行控制信息传输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所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具体信息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传输配置的关联性可以是:
发送功率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采用高发送功率,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采用高发送功率。
发送波束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采用多波束,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采用多波束;或者下行的发送波束与上行的发送波束索引有关联性;
传输技术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采用分集传输,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采用分集传输。
调制编码方式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是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采用BPSK。
传输区域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在下行区域A中检测到,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对应的关联区域中进行发送。
重复次数的关联性:例如下行控制信息重复发送了N次,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重复发送M次,M是根据N来确定的,比如M=N或者M=2N。
Numerology的关联性:例如下行采用了更长的CP长度,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也采用更长的CP配置。
发送资源数目的关联性:例如下行采用了更多的发送资源,则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在上行也采用更多的发送资源。
当然,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是其它传输配置方面具有关联性。
同理,利用上面描述的控制信息,可以根据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确定下行配置信息的传输配置。
具体来说,将上行传输的控制信息与下行传输的控制信息进行了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传输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具有关联关系的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的具体信息可参考实施例一的描述。
这里,传输配置的关联性可以是:
发送功率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采用高发送功率,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采用高发送功率;
发送波束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采用多波束,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采用多波束;或者下行的发送波束与上行的发送波束索引有关联性;
传输技术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采用分集传输,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采用分集传输;
调制编码方式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采用的调制编码方式是BPSK,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采用BPSK;
传输区域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在下行区域A中检测到,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在上行对应的关联区域中进行发送。
重复次数的关联性:例如上行控制信息重复发送了N次,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在上行重复发送M次,M是根据N来确定的,比如M=N或者M=2N。
Numerology的关联性:例如上行采用了更长的CP长度,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在上行也采用更长的CP配置。
发送资源数目的关联性:例如上行采用了更多的发送资源,则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在上行也采用更多的发送资源。
当然,实际应用时,还可以是其它传输配置方面具有关联性。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将下行控制信息与上行数据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比如下行控制信息为UL Grant,上行数据信息为其UL Grant授权的传输数据。当下行控制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数据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将下行控制信息与上行导频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比如,下行控制信息为上行导频配置信息或上行导频的触发信息,上行导频为上行SRS。当下行控制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导频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下行控制信息还可以与上行导频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比如,下行控制信息为功率控制信息,上行导频为上行SRS;当下行控制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导频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七
在本实施例中,将下行控制信息与上行随机接入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比如下行控制信息为随机接入配置信息或随机接入触发信息。当下行控制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随机接入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八
在本实施例中,将下行数据信息与上行控制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下行数据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控制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下行数据信息还可以与上行数据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下行数据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数据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九
在本实施例中,将下行数据信息与上行随机接入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下行数据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上行随机接入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数据信息与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数据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一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随机接入信息与下行控制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随机接入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二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控制信息与下行数据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控制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数据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三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数据信息可以与下行数据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数据信息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数据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四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随机接入与下行数据信息进行了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随机接入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数据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实施例十五
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行随机接入可以与下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进行关联,关联关系可以是基站配置的或预先约定。当上行随机接入选择了一种传输配置时,其关联的下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也需要采用对应的传输配置,传输配置的对应关系由基站配置,或者双方预先约定。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将上行和下行的传输配置进行了一些关联,这样使得一端发现问题时,可以影响到另外一侧的传输,所以另外一端可以采用与发现问题的那端匹配的传输配置,从而使得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提高传输性能。
实施例十六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设置在终端,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1,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32,用于根据所述下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上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3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32,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下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31、第二确定单元32、第三确定单元可由信息发送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33可由信息发送装置中的通信芯片实现。
实施例十七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第五确定单元4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43,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行行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五确定单元42,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四确定单元41、第五确定单元42及第六确定单元可由信息发送装置中的CPU、MCU、DSP或FPGA实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3可由信息发送装置中的CPU、MCU、DSP或FPGA结合通信芯片。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八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如图5所示,终端的硬件结构包括:
第一控制器51,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通信器52,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51,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所述第一控制器51,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下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九
为了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如图6所示,终端的硬件结构包括:
第二控制器61,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通信器62,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控制器61,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所述第二控制器61,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如图7所示,该系统包括:
终端71,用于确定第一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
基站72,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其中,所述终端71,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
所述基站72,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下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及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终端71和基站72的具体处理过程也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3)
1.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上行调度授权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下行调度授权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调度请求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针对上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链路质量状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的测量反馈信息、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链路质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测量反馈信息、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SR。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反馈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所述反馈触发指示信息触发的上行反馈信息;
或者,
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导频触发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基于所述导频进行测量对应的反馈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数据信息、上行导频信息、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随机接入配置信息、随机接入的触发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导频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导频配置信息、上行导频的触发信息、功率控制参数配置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上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控制信息、上行数据信息、上行随机接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16.一种信息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信息为下行控制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测量反馈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针对下行传输的应答消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上行或下行的波束切换请求指示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链路质量状态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息为SR;相应地,所述关联的下行控制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上行调度授权信息、下行调度授权信息、功率控制信息、或为发送或接收参数配置信息、反馈触发指示信息、导频触发指示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数据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随机接入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以下信息至少之一:
下行控制信息、下行数据信息、下行随机接入响应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信息为上行控制信息,相应地,所述下行信息为下行数据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发送配置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Numerology的配置;传输区域的配置;发送码序列集合的配置;发送功率的配置;发送次数的配置;发送资源数目配置;调制方式配置;编码方式配置;发送方式的配置;接收方式的配置;传输技术的配置;解调导频配置。
29.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32.一种信息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六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3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控制器,用于确定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第一通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上行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器,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下行信息关联的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
38.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第二控制器,用于确定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第二通信器,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
40.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器,具体用于:
根据配置的或预先约定的传输配置信息的关联关系,结合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上行信息关联的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
41.一种信息发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终端,用于确定第一下行信息对应的第一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二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第一上行信息;
基站,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对应的第三发送配置信息;根据所述第三发送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对应的第四发送配置信息;以及根据所述第四发送配置信息发送所述下行信息。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下行信息关联的第一上行信息。
43.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用于基于配置的或者预先约定的信息的关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上行信息关联的第二下行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4050.9A CN108023708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US16/346,489 US11425749B2 (en) | 2016-11-03 | 2017-11-03 |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relate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PCT/CN2017/109368 WO2018082664A1 (zh) | 2016-11-03 | 2017-11-03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74050.9A CN108023708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3708A CN108023708A (zh) | 2018-05-11 |
CN108023708B true CN108023708B (zh) | 2022-09-13 |
Family
ID=62075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74050.9A Active CN108023708B (zh) | 2016-11-03 | 2016-11-03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25749B2 (zh) |
CN (1) | CN108023708B (zh) |
WO (1) | WO201808266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09321B (zh) | 2018-08-06 | 2022-04-29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接收和发送信号的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
KR102582832B1 (ko) | 2018-08-17 | 2023-09-26 |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 신호 전송 방법, 단말기 디바이스 및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 |
CN110933749B (zh) * | 2018-09-20 | 2023-04-07 |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指示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
WO2021163822A1 (en) * | 2020-02-17 | 2021-08-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ssociation of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ors and precoders in uplink transmissions |
US11705949B2 (en) * | 2020-04-24 | 2023-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 transmission triggered by negative acknowledgment (NACK) |
WO2022027294A1 (en) * | 2020-08-05 | 2022-02-10 | Apple Inc. | Mobile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enhanced configured grants |
CN112868201B (zh) * | 2021-01-13 | 2023-04-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4655A (zh) * | 2009-10-14 | 2010-03-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及下行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和系统 |
WO2016010217A1 (en) * | 2014-07-18 | 2016-01-21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080080892A (ko) * | 2007-03-02 | 2008-09-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
CN101981953A (zh) * | 2008-01-29 | 2011-02-23 | 夏普株式会社 | 通信设备、通信方法 |
US8295209B2 (en) * | 2008-02-21 | 2012-10-23 | Nokia Corporation | Frame structures with flexible partition boundary for wireless networks |
JP5180109B2 (ja) * | 2009-01-26 | 2013-04-10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無線基地局 |
KR101674940B1 (ko) * | 2009-01-29 | 2016-11-1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송 전력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JP5320170B2 (ja) * | 2009-06-05 | 2013-10-2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端末 |
WO2011019168A2 (en) * | 2009-08-13 | 2011-02-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KR20110122033A (ko) * | 2010-05-03 | 2011-11-09 | 주식회사 팬택 | 다중 요소반송파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
CN102281518A (zh) | 2010-06-12 | 2011-12-14 |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授权方法 |
EP3203677B1 (en) * | 2010-09-03 | 2020-12-09 | Sun Patent Trust |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CN102469587B (zh) | 2010-11-03 | 2015-08-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指示ue配置上行发射模式的方法及系统 |
CN102547986B (zh) | 2010-12-08 | 2015-0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终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594438B (zh) * | 2011-01-13 | 2017-03-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3299695A (zh) * | 2011-01-14 | 2013-09-1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信道状态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
JP5487136B2 (ja) * | 2011-02-14 | 2014-05-07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非周期的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 |
JP5325928B2 (ja) * | 2011-05-02 | 2013-10-23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チャネル状態情報通知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CN103493419B (zh) * | 2011-05-17 | 2016-08-17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装置 |
JP2014522601A (ja) * | 2011-06-01 | 2014-09-04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移動通信における拡張ローカルアクセス |
EP2744163B1 (en) * | 2011-08-10 | 2019-01-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
CN103875294A (zh) | 2011-08-12 | 2014-06-18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资源重新配置 |
ES2927956T3 (es) * | 2012-01-27 | 2022-11-14 | Blackberry Ltd | Método y aparato para transmitir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 enlace ascendente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o |
US9402253B2 (en) * | 2012-08-01 | 2016-07-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ignal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WO2014038908A1 (ko) * | 2012-09-07 | 2014-03-1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반송파 집성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제어 채널에 대한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US9276726B2 (en) * | 2012-12-11 | 2016-03-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missions/receptions of uplink acknowledgement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
CN103929800B (zh) * | 2013-01-11 | 2017-09-2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pucch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EP3249980B1 (en) * | 2013-03-04 | 2019-01-0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uplink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US9210670B2 (en) * | 2013-03-18 | 2015-12-0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daptively configured TDD communication systems |
CN104104465A (zh) | 2013-04-01 | 2014-10-1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进行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US20160050706A1 (en) * | 2013-04-04 | 2016-02-1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Dual connectivity for terminals supporting one uplink carrier |
EP2996274A4 (en) * | 2013-05-09 | 2016-12-28 | Fujitsu Ltd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
CN104521168B (zh) * | 2013-08-01 | 2019-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配置以及数据接收的方法和设备 |
EP4436290A3 (en) * | 2014-01-29 | 2025-01-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WO2015115851A1 (en) * | 2014-01-29 | 2015-08-0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ulticarrier-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075309B2 (en) * | 2014-04-25 | 2018-09-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MCS) indication in LTE uplink |
US10142945B2 (en) * | 2014-06-05 | 2018-11-2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wer control for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two cell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
CN106416386B (zh) * | 2014-06-05 | 2020-07-07 | 夏普株式会社 | 终端装置以及方法 |
WO2016021597A1 (ja) * | 2014-08-07 | 2016-02-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方法 |
WO2016117929A1 (en) * | 2015-01-20 | 2016-07-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US10009920B2 (en) * | 2015-01-27 | 2018-06-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riggering a group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US20180020430A1 (en) * | 2015-01-28 | 2018-01-18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integrated circuit |
CN112134670B (zh) * | 2015-01-28 | 2023-08-25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及方法 |
CN113259053A (zh) * | 2015-01-29 | 2021-08-13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上行控制信号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
JP6783753B2 (ja) * | 2015-04-24 | 2020-11-1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US10257787B2 (en) * | 2015-06-20 | 2019-04-09 |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 Transmit power control commands for a secondary cell |
US10455514B2 (en) * | 2015-07-17 | 2019-10-2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WO2017023200A1 (en) * | 2015-08-06 | 2017-02-09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Uplink harq procedure for mtc operation |
WO2017050868A1 (en) * | 2015-09-25 | 2017-03-30 | Sony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indicating the allocated resources for a harq message in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for a low-complexity, narrowband terminal |
US11844073B2 (en) * | 2016-02-26 | 2023-12-12 | Apple Inc. |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rocedures |
WO2017196359A1 (en) * | 2016-05-13 | 2017-11-16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Timing relationships of pilot and data for mobil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
-
2016
- 2016-11-03 CN CN201610974050.9A patent/CN108023708B/zh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03 WO PCT/CN2017/109368 patent/WO201808266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11-03 US US16/346,489 patent/US1142574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74655A (zh) * | 2009-10-14 | 2010-03-1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及下行信道信息获取方法和系统 |
WO2016010217A1 (en) * | 2014-07-18 | 2016-01-21 | Lg Electronics Inc.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23708A (zh) | 2018-05-11 |
US20200214031A1 (en) | 2020-07-02 |
WO2018082664A1 (zh) | 2018-05-11 |
US11425749B2 (en) | 2022-08-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23708B (zh) | 一种信息发送方法、装置、系统及相关设备 | |
CN108023722B (zh)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 |
CN107889247B (zh) |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配置指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 |
JP6581172B2 (ja)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制御情報をマッピング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WO2019111619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 |
EP3042520B1 (en) | A method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reporting of channel quality, modulation and channel coding information, and corresponding apparatus | |
EP237117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bust transmission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08111291B (zh) | 解调参考信号传输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3823202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and indicating bea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0430031B (zh) | 适配用于控制信道元素的聚合等级的数量 | |
EP2536087B1 (en) |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EP3668164B1 (en) |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269189B1 (en) |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s device and methods | |
KR20180018301A (ko)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WO2012137764A1 (ja) |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 | |
CN113966587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下行数据接收和harq-ack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2238692B2 (en) | Information sending and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8033148A1 (en) | A method to transmi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large mimo systems | |
WO2018126844A1 (zh) | 通信信道的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CN110050477A (zh) | 基站装置、终端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 |
US20210315002A1 (en) | Terminal apparatus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 |
KR2023003429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송신 빔 선택 절차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038625B2 (en) |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US20160134400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Symbol Arrangement for Reducing Mutual Interference | |
US20250055640A1 (en) |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via set of channel resourc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