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457709B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457709B CN103457709B CN201210176691.1A CN201210176691A CN103457709B CN 103457709 B CN103457709 B CN 103457709B CN 201210176691 A CN201210176691 A CN 201210176691A CN 103457709 B CN103457709 B CN 1034577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bframe
- detection
- control channel
- limitation
- clus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涉及长期演进高级系统。本发明公开的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一种基站和终端。本申请技术方案避免了ePDCCH、ePHICH以及eCSS和PMCH子帧或者只配置在MBSFN子帧传输PRS子帧的碰撞时或者配置的CSI‑RS资源较多的子帧使可用资源元素较小导致的错误检测等问题,使得基站侧和终端侧都可以正确的发送和接收相关控制信道,并且避免了终端侧盲检的复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期演进高级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 system,简称LTE-Advanced),具体地说,是涉及LTE-Advanced中一种增强控制信道的发送和接收方案。
背景技术
在LTE Release8/9中为了对信道的质量进行测量和对接收的数据符号进行解调设计了CRS(Common Reference Signal,公共参考信号),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可以通过CRS进行信道的测量,从而决定UE进行小区重选和切换到目标小区,并且在UE连接状态进行信道质量的测量,当干扰级别较高时,物理层可以通过高层相关的无线链路连接失败信令断开连接。在LTE R10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区平均的频谱利用率和小区边缘频谱利用率以及各个UE的吞吐率,分别定义了两种参考信号:CSI-RS(信道信息参考信号)和DMRS(解调参考信号),其中,CSI-RS用于信道的测量,通过对CSI-RS的测量可以计算出UE需要向eNB反馈的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索引),CQI(Channel 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信息指示)以及RI(Rank Indicator,秩指示)。DMRS用于下行共享信道的解调,利用DMRS解调可以利用波束的方法减少不同接收侧和不同小区之间的干扰,而且可以减少码本粒度造成的性能下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下行控制信令的开销(因为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不用附加PMI的比特开销)。
在LTE R8、R9和R10中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主要分布在一个子帧的前1或者2或者3个OFDM,具体分布需要按照不同的子帧类型和CRS的端口数目来配置,如表1所示。
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即指R8/R9/R10的下行控制信道。
表1:PDCCH的OFDM符号数目
每个接收侧需要在前三个符号根据进行盲检,盲检的起始位置和控制信道的元素数目与分配给接收侧的无线网络暂时标识和不同控制信息有关。一般可以把控制信息分为公有控制信息和专有控制信息,公有控制信息一般放置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公共搜索空间,专有控制可以放置在公共所有空间和专用搜索空间。接收侧在盲检后或者在当前子帧是否存在公共系统消息、下行调度或者上行调度信息。由于这种下行控制信息没有HARQ反馈,所以需要保证检测的误码率尽可能的低。
在LTE R10异构网下,由于不同基站类型有较强的干扰,考虑了宏基站(MacroeNodeB)对微基站(Pico)的干扰问题和家庭基站(Home eNodeB)对宏基站(Macro eNodeB)干扰问题,提出了利用资源静默的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基站之间的相互干扰问题,具体的资源静默方法可以分为基于子帧的静默(Muting)方法,例如:ABS的方法,基于资源元素的方法,例如:CRS静默方法。
以上方法不但增加了资源的浪费,而且对于调度带来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在考虑Macro eNodeB的ABS配置时,如果Pico的分布较多,Macro eNodeB配置的ABS较多,这样会给Macro eNodeB带来较大的影响,会增加资源浪费同时增加了调度时延。而且对于控制信道在ABS下可以减少不同控制信道数据资源的干扰,但是无法解决CRS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干扰问题,对于静默CRS的方法无法解决数据资源之间的干扰,而且这种方法后向兼容性不好,增加了接入时延的同时,可能需要更多的标准化努力。
在LTE R11阶段可能引入更多的用户在MBSFN子帧上进行发送,这样将会导致MBSFN配置2个OFDM符号所能承载的PDCCH的容量不足,为了保证对R8/R9/R10用户的后向兼容性,需要在PDSCH资源上开辟新的传输控制信息的资源(以后简称ePDCCH),而且在R11阶段引入了COMP技术,这种技术可以通过空分的方式解决这种不同类型小区之间的干扰问题,而且节省了资源开销,避免了静默带来的资源浪费,减少对调度的限制。但是按照目前时域PDCCH的方式是无法通过空分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考虑到对R8和R9的后向兼容性,时域PDCCH这种控制信道的方式必须保留,这时如何利用空分技术来解决控制信道之间的干扰需要引入新的控制信道ePDCCH(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增强型物理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可以实现较好的空分效果,减少不同节点间物理下行控制信令之间的干扰而且提高了系统PDCCH的容量。
对于R11的阶段讨论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PHICH(Physical Hybird ARQIndicator Channel,物理混合自适应重传请求指示信道)资源不够用的问题。因为对于R11需要考虑更多的上行用户的支持,特别是在场景4,可支持的上行用户数目明显增多,PHICH的容量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且在R11讨论过程中支持不同终端具有相同的上行时频资源/循环移位分配/CSHopping分配/不同参考信号序列,这时传统的PHICH检测资源分配不再适用,需要对PHICH进行进一步的增强,所以有必要对PHICH的增强技术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这种增强后的PHICH统称为ePHICH(Enhanced Physical Hybird ARQ Indicator Channel,增强物理混合自适应重传信道)。
在目前的R11会议讨论阶段,另外一个讨论问题是公共搜索空间控制信 令是否需要增强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考虑目前R10的公共搜索空间是否容量受限,而且不同节点间的干扰问题,特别是Macro(宏小区)对于Pico(微小区)的干扰,如果容量受限或者干扰问题严重,就有必要引入一种增强的公共搜索空间。因为在PDSCH区域可以进行时频资源位置的干扰避免,所以基于PDSCH区域的增强公共搜索空间是目前的热点,这种基于PDSCH区域的增强公共搜索空间统称为eCSS(Enhanced Common Search Space,增强公共搜索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以避免ePDCCH、ePHICH以及eCSS和PMCH子帧或者只配置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的碰撞时或者配置的CSI-RS资源较多的子帧使可用资源元素较小导致的错误检测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包括:
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其中,所述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所 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 (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通知所述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包括:
终端侧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终端侧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 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所述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 置。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位图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所述终端侧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当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时,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 ePDCCH;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相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较佳地,上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较佳地,上述方法中,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包括:
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一 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将所述 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或者采用位图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一模块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通知所述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基站中,所述基站侧还包括第三模块,向终端侧配置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包括:
第一模块,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 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所述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位图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 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当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时,所述第二模块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相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第二模块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较佳地,上述终端还包括第三模块,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较佳地,上述终端中,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本申请技术方案避免了ePDCCH、ePHICH以及eCSS和PMCH子帧或者只配置在MBSFN子帧传输PRS子帧的碰撞时或者配置的CSI-RS资源较多的子帧使可用资源元素较小导致的错误检测等问题,使得基站侧和终端侧都可以正确的发送和接收相关控制信道,并且避免了终端侧盲检的复杂度。
其中,本文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中的大小是指以上元素或者元素组的所含的资源元素数目;检测间隔是指终端侧每间隔一个或者多个以上元素或者元素组进行一次检测;检测起始位置指的是每个终端开始检测的元素或者元素组的起始位置;检测范围指的是需要检测的元素或者元素组的数目或者最大需要检测的元素或者元素组的数目。
其中,本文中所述的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也可以称其为基站侧传输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基站侧映射所述控制信道相关到所述控制信道等。其描述 并不限制本发明的思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介绍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控制信道的方式;
其中,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发送控制信道;或者
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控制信道;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控制信道;其中,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指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大小所构成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大小和/或范围。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CCE,ControlChannel Element)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控制信道,其中,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 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Format(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 Format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检测DCI格式类型为配置的检测DCIFormat类型,所配置的类型可能是一种也或能是多种。因此,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也可以理解为检测DCI格式类型和/或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范围。因此,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和/或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ePDCCH(enhanced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HICH(enhanced Physical Hybrid-ARQ Indicator Channel,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CSS(enhanced Channel Signaling System,增强信道信令系统)。
其中,上文所提到的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 Format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此处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具体地,上述基站侧可以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终端侧来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PMCH(物理多播信道)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MBSFN(Multicast BroadcastSingle Frequency Network,多播广播单频网)子帧上传输的PRS(定 位参考信号)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TDD(Time Division Duplexing,时分双工)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CSI(Channel Statement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当基站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可采用bitmap(位图)序列将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bitmap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或者还可以采用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bitmap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另外,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还可以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来通知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本实施例中,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的过程中:
基站侧可以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即将配置的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分别通知给终端侧)。或者基站侧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即将配置的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分别通知给终端侧,而将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一次性通知给终端侧)。又或者基站侧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即将ePDCCH、e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一次性通知给终端侧)。
还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基站侧还会将如下的一种或几种信息发送给所有终端(所有终端包括现有技术中有能力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以及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介绍一种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操作:
终端侧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控制信道的方式,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控制信道(检测控制信道也可以称为接收控制信道);
其中,终端侧检测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控制信道: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控制信道;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CP长度检测控制信道;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控制信道;其中,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指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大小所构成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大小和/或范围。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 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 Format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 Format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检测DCI格式类型为配置的检测DCIFormat类型,所配置的类型可能是一种也或能是多种。因此,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也可以理解为检测DCI格式类型和/或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控制信道;其中,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也可以认为是一种范围。因此,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也可以理解为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和/或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ePDCCH、ePHICH、eCSS。
其中,上文所提到的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 Format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所述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此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具体地,上述终端侧至少可以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终端可以通过bitmap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bitmap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或者终端侧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bitmap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另外,终端侧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的过程中,终端侧可以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侧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终端侧可以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终端侧也可以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又或者,终端侧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优选的方案中,针对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的场景,终端侧可以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相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还有一些方案中,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终端侧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终端侧还会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此处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包括现有技术中有能力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以及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说明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介绍的方法的具体实现。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限制子帧检测簇信息只是为了说明基站和终端侧有一致的规定,在这些子帧上采用一定的方式来发送或者接收ePDCCH、ePHICH或者eCSS,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限制检测子帧信息”这一种描述方式。
场景一: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不发送UE1的ePDC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此时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检测和接收ePDCCH。
场景二: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不发送UE1的ePHI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此时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检测和接收ePHICH。
场景三: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发送UE1的eCSS。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此时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和接收eCSS。
场景四: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发送UE1的ePDC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UE1在这些子帧上不检测和接收ePDCCH和/或ePHICH和/或eCSS。
场景五: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 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UE1的ePDCCH,把UE1相关的下行和/或上行控制信令在PDCCH区域或者子帧中的非PDSCH区域发送。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检测和接收ePDCCH,而是在PDCCH区域或者子帧中的非PDSCH区域检测和接收相关的下行和/或上行控制信令或者PDCCH。
场景六: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UE1的ePHICH,把UE1相关的PHICH控制信令在子帧中的非PDSCH区域发送或者在传统的PHICH区域发送。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检测和接收ePHICH,而是在非PDSCH区域或者在传统的PHICH区域接收PHICH。
场景七: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UE1的eCSS相关控制信令,把UE1相关的eCSS相关控制信令在子帧中的非PDSCH区域发送或者在传统的CSS区域发送。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 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检测和接收eCSS相关控制信令,而是在非PDSCH区域或者在传统的CSS区域检测和接收CSS相关控制信令。
场景八: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来发送ePDCCH和/或ePHICH和/或eCSS相关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接收ePDCCH和/或ePHICH和/或eCSS相关控制信令。
场景九: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发送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基站侧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发送ePDC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接收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接收ePDCCH。
场景十: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相关信令。基站侧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
场景十一: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相关信令。基站侧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高层信令来获得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
场景十二: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发送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接收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
场景十三: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
场景十四: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
场景十五: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公共的高层信 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发送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接收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
场景十六: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公共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
场景十七: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公共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
场景十八: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发送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发送ePDC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接收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接收ePDCCH。
场景十九: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相关信令。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
场景二十: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相关信令。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UE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和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
场景二十一: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DCCH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
场景二十二: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 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
场景二十三: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控制信令。其中,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子帧配置信令和/或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信令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
场景二十四: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发送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发送ePDC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 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DCCH或者在PDCCH区域接收UE1的下行或者上行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来接收ePDCCH。
场景二十五: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PHICH相关信令。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PHICH。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或者在PHICH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PHICH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PHICH。
场景二十六: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传输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内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发送UE1的CSS相关信令。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 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二。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发送eCSS控制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PMCH传输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一,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一内的子帧上不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或者在CSS区域或者非PDSCH区域接收UE1的CSS控制信令。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高层信令结合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二,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二的子帧上采用扩展CP在PDSCH区域接收eCSS控制信令。
场景二十七: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发送ePDCCH或者ePHICH或者eCSS相关信令。
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接收ePDCCH或者ePHICH或者eCSS的相关信令。
场景二十八: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来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基站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或者普通CP发送ePDCCH或者ePHICH或者eCSS相关信令。
UE1则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信令来获得PMCH传输子帧配置和/或只在MBSFN子帧传输的PRS子帧配置,从而获得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和普通CP为候选检测集合来接收 ePDCCH或者ePHICH或者eCSS的相关信令。
场景二十九: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当UE1检测到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UE1在所有的MBSFN子帧上配置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为检测候选区域,以检测和接收ePDCCH或者PDCCH或者ePHICH或者PHICH或者eCSS或者CSS的相关信令。
场景三十: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当UE1检测到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UE1在所有的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中的PDCCH区域检测PDCCH或者PHICH或者CSS的相关信令。
场景三十一: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当UE1检测到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UE1在所有的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上,接收ePDCCH或者PDCCH或者ePHICH或者PHICH或者eCSS或者CSS的相关信令,又或者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任何控制信道。
场景三十二: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进行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时,按照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专用的聚合等级的大小和范围检测相关控制信道。其中,本场景所涉及的相关控制信道至少包括ePDCCH,EPHICH和eCSS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而所涉及的公共高层信令可以是系统消息块控制信令。
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聚合级别可以为1,2,4,8,对于限制子帧簇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聚合级别可以为2,4,8,16。
场景三十三: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进行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时,按照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专用的检测CCE或者检测资源单元的起始位置或者大小或者盲检间隔或者范围检测相关控制信道。其中,本场景所涉及的相关控制信道至少包括ePDCCH,EPHICH和eCSS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大小可以为1/4个资源块中资源元素的数目,对于限制子帧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大小可以为1/2个资源块中资源元素的数目。
又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起始位置按照终端的C-RNTI和特定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CCE起始位置参数计算出为从第X个CCE开始进行盲检,对于限制子帧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起始位置按照终端的C-RNTI和特定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CCE起始位置参数计算出为第Y个CCE开始进行盲检。
再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起始位置按照终端的C-RNTI和特定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CCE起始位置参数计算出为从第X个CCE开始按照配置的盲检间隔为Nx(Nx>0)进行盲检,对于限制子帧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CCE起始位置按照终端的C-RNTI和特定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CCE起始位置参数计算出为第Y个CCE开始按照配置的盲检间隔Ny(Ny>0)进行盲检。
场景三十四: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进行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时,按照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专用的检测DCI Format的类型和范围检测相关控制信道。其中,本场景所涉及的相关控制信道至少包括ePDCCH,EPHICH和eCSS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例如:当UE1配置为TM9,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DCIFormat为DCI Format 1A或者DCI Format 2C,对于限制子帧簇内的子帧上盲检ePDCCH的DCI Format为DCI Format 1A。
场景三十五: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进行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时,按照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专用的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相关控制信道。其中,本场景中所涉及的相关控制信道至少包括ePDCCH,EPHICH和eCSS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候选检测集合为{L(1):0,1,2,3,4,5}、{L(2):0,2,4,6}、{L(4):0,4}、{L(8):0,8},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候选检测集合为{L(1):0,1,2,3}、{L(2):4,6}、{L(4):0,4}、{L(8):0,8}。
场景三十六:
假定UE1为R11的终端或者更高版本的终端,基站侧通过终端专用高层信令或者公共的高层信令通知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通过接收基站侧发送的公共的高层信令来获得终端侧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UE1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进行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时,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配置的检测载波检测相关控制信道。本场景中所涉及的相关控制信道至少包括ePDCCH,EPHICH和eCSS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UE1在载波1接收相关控制信道,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UE1在载波2接收相关控制信道。
又例如:在非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UE1在载波1的PDSCH区域接收相关控制信道,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UE1在载波2的非PDSCH区域接收相关控制信道(例如PDCCH,PHICH或者CSS控制信道)。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介绍一种基站,可实现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具体地,该基站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 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其中,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或者采用位图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本文中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另外,第一模块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还可以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通知所述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而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可以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在一些优选方案中,上述基站侧还包括第三模块,以向所有终端侧配置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此处所有终端包括现有技术中有能力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以及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接收如下信息的终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介绍一种终端,可实现上述实施例2的方法。具体地,该终端包括如下模块。
第一模块,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所 述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仅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其中,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所述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位图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还可以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除了上述方式处,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还可以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而上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第一模块可以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又或者,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又或者,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有一些优选方案,针对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的场景,规定第二模块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相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当然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场景的实现方式,第二模块还可以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基于上述终端,还有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还包括第三模块,用于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包括有第三模块以接收信息的终端并不限于现有技术中有能力接收上述配置信息的终端,还包括现有技术中不具备接收上述配置信息的终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申请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8)
1.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其中,所述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站侧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通知所述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8.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9.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10.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侧向终端侧配置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13.一种控制信道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终端侧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终端侧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位图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侧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所述终端侧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21.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22.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侧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所述终端侧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23.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时,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24.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所述终端侧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25.如权利要求13至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2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27.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该基站包括:
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以向所述终端侧通知基站侧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发送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如下至少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上分别发送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发送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基站侧与所述终端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基站侧通过专用或者公共高层信令配置给所述终端侧的。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在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采用位图序列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或者采用位图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通知方式将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通知给终端侧。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向所述终端侧配置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通知所述终端侧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33.如权利要求27至3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向终端侧配置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分别独立配置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配置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或者
向终端侧统一配置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34.如权利要求27至32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侧还包括第三模块,向终端侧配置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3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包括:
第一模块,接收网络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根据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确定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
第二模块,按照所确定的方式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其中,所述第二模块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方式是,按照至少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的组合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以及在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区域中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配置的子帧循环前缀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内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分别检测所述控制信道,其中,所述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或者资源元素组的参数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大小、检测间隔、检测起始位置、检测范围;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下行控制信息DCI格式类型,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集合的数量,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按照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后选的集合数量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在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以及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检测的载波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所述控制信道至少包括如下一种或几种:
增强下行控制信道ePDCCH、增强物理混合重传指示信道ePHICH、增强信道信令系统eCSS。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以及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独立配置的DCI区域、子帧CP长度、检测聚合等级的范围、检测控制信道元素或检测资源单元或增强资源元素组的各参数、检测DCI格式类型、检测后选的集合的数量、检测的载波,是所述终端侧与基站侧事先约定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到的,或者是所述终端侧通公共高层信令接收到的。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至少通过如下一种或几种方式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通过物理多播信道PMCH传输子帧配置、通过只在多播广播单频网MBSFN子帧上传输的定位参考信号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通过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通过MBSFN子帧配置,通过时分双工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通过信道状态信息的参考信号CSI-RS子帧配置、通过专用高层信令配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位图序列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其中,位图中的每一个比特代表一个子帧或者资源块。
39.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仅通过专用高层信令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时,通过bitmap序列和周期配置结合子帧偏置配置的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位图序列为6比特或者10比特或者40比特或者24比特。
41.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模块接收所述基站侧配置的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通过子帧偏置索引和周期配置联合编码接收所述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42.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43.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分别独立接收ePDC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统一接收ePDCCH和ePHICH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44.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接收基站侧配置的控制信道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指:
统一接收ePDCCH、PHICH和eCSS的限制检测子帧簇信息。
45.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当子帧0的CP配置长度为普通CP长度时,所述第二模块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所述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了目标控制信道,则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仅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外的子帧上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不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46.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模块在所有MBSFN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检测簇内的子帧上按照扩展CP长度盲检ePDCCH;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和PDS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MBSFN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或者
在所有的MBSFN子帧的PDSCH区域按照普通CP和扩展CP长度为检测控制信道的候选长度,若按照其中一个长度检测出目标控制信道,另外一个长度不再进行检测;或者
在限制检测子帧簇内的子帧的PDCCH区域检测所述控制信道。
47.如权利要求35至3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还包括第三模块,接收如下一种或几种信息:
PMCH传输子帧配置、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子帧0的CP长度配置、子帧0为普通CP长度时只在MBSFN子帧上传输的PRS子帧配置、MBSFN子帧配置,TDD系统的特殊子帧配置、CSI-RS子帧配置。
48.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共高层信令包括:主信息块和系统信息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6691.1A CN103457709B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US14/348,920 US9236980B2 (en) | 2012-05-31 | 2013-05-31 |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ting,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PCT/CN2013/076547 WO2013178088A1 (zh) | 2012-05-31 | 2013-05-31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EP13797872.2A EP2750465B1 (en) | 2012-05-31 | 2013-05-31 | Control channel transmitting, receiving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76691.1A CN103457709B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457709A CN103457709A (zh) | 2013-12-18 |
CN103457709B true CN103457709B (zh) | 2018-05-08 |
Family
ID=49672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76691.1A Active CN103457709B (zh) | 2012-05-31 | 2012-05-31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36980B2 (zh) |
EP (1) | EP2750465B1 (zh) |
CN (1) | CN103457709B (zh) |
WO (1) | WO201317808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02573A2 (ko) * | 2011-06-29 | 2013-01-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716274B (zh) * | 2012-09-29 | 2018-08-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CN104703145B (zh) * | 2013-12-09 | 2018-05-11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集群组呼盲检能力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
JP2017518686A (ja) * | 2014-04-28 | 2017-07-06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Mbsfn構成方法および装置 |
WO2016119890A1 (en) | 2015-01-30 | 2016-08-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onfig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resources |
US10560249B2 (en) * | 2015-05-22 | 2020-02-11 | Lg Electronics Inc. |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US9872237B1 (en) * | 2016-08-01 | 2018-01-16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Response mechanism for detection of a faked base station |
CN109428698B (zh) * | 2017-08-25 | 2021-05-18 |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终端能力上报的信道资源调度方法及基站 |
CN112189370A (zh) | 2018-06-14 | 2021-01-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CN112398624B (zh) * | 2019-08-16 | 2022-05-3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接收定位参考信号的方法和相关设备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4867A (zh) * | 2009-08-18 | 2012-05-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回程子帧中为中继节点分配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29133A (zh) * | 2008-10-15 | 2010-06-09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及装置和接收控制信令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0073702A1 (ja) * | 2008-12-26 | 2010-07-0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チャネル信号形成方法 |
US8660084B2 (en) | 2009-04-10 | 2014-02-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2445289B1 (en) * | 2009-06-16 | 2015-09-2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for mapping control channel, method for detecting control channel and device thereof |
US20120113961A1 (en) | 2010-11-08 | 2012-05-10 | Motorola Mobility, Inc. |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s in Enhanced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Capable Wireless Terminals |
CN102468926B (zh) * | 2010-11-09 | 2015-05-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接入节点 |
CN102905379B (zh) * | 2011-07-28 | 2015-09-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的接收和发送方法和装置 |
US9246653B2 (en) * | 2011-07-28 | 2016-01-2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ceiving data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for same |
KR102031093B1 (ko) * | 2012-01-11 | 2019-10-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
CN103428713B (zh) * | 2012-05-15 | 2016-11-02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检测方法与装置 |
CN103546233B (zh) * | 2012-07-12 | 2016-12-28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盲检方式确定方法、盲检方法及装置 |
CN103686772A (zh) * | 2012-09-20 | 2014-03-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增强型下行控制信道的配置、检测方法及装置、基站、终端 |
WO2014051293A1 (ko) * | 2012-09-28 | 2014-04-03 | 주식회사 케이티 |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에서의 블라인드 디코딩을 조절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0602452B2 (en) * | 2012-11-20 | 2020-03-24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to-device operation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2012
- 2012-05-31 CN CN201210176691.1A patent/CN103457709B/zh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5-31 WO PCT/CN2013/076547 patent/WO2013178088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5-31 US US14/348,920 patent/US9236980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5-31 EP EP13797872.2A patent/EP2750465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74867A (zh) * | 2009-08-18 | 2012-05-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在回程子帧中为中继节点分配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ePDCCH in MBSFN subframes;Alcatel-lucent;《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69,R1-122756》;20120521;正文第1-3节 * |
On ePDCCH search spaces;Renesas Mobile Europe Ltd.;《3GPP TSG-RAN WG1 Meeting #68,R1-120383》;20120210;正文第2节 * |
Other Control Channels for E-PDCCH;Research in motion;《3GPP TSG RAN Meeting #69,R1-122724》;20120525;正文第2.3.2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50078266A1 (en) | 2015-03-19 |
WO2013178088A1 (zh) | 2013-12-05 |
EP2750465B1 (en) | 2018-11-28 |
CN103457709A (zh) | 2013-12-18 |
EP2750465A4 (en) | 2015-10-07 |
EP2750465A1 (en) | 2014-07-02 |
US9236980B2 (en) | 2016-01-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309955B2 (ja) |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レイテンシ低減技法 | |
CN103457709B (zh) | 一种控制信道的发送、接收方法及基站和终端 | |
US10750494B2 (en) | Management of dynamic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scheduling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 |
US10841066B2 (en) | Terminal configured for feedback transmission | |
CN106797297B (zh) | 用于无线通信的参考信号设计 | |
US9420576B2 (en) | PDSCH transmission schemes with compact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format in new carrier type (NCT) in LTE | |
CN106856426B (zh) |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 |
US12069665B2 (en)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2995106B1 (en) |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
WO2013055143A2 (ko) | 서브프레임에서 제어 채널의 탐색 영역을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2201752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를 수신 또는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WO2014032508A1 (zh) | 下行数据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 |
KR20140093261A (ko) |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CN104081851A (zh) | ePDCCH的搜索空间配置方法 | |
CN116684051A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531217B (zh) | 用于具有多个发送接收点的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方法、装置 | |
US957781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ystem | |
AU2018367704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2938661B (zh) | 控制信道的传输方法、系统及网络侧设备、接收侧设备 | |
EP3518592B1 (en) | User terminal,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25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Advanced Standard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7 Ministry of justice, Zhongxing building, Sou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oad, Nanshan District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TE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