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96015B -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96015B CN103396015B CN201310340779.7A CN201310340779A CN103396015B CN 103396015 B CN103396015 B CN 103396015B CN 201310340779 A CN201310340779 A CN 201310340779A CN 103396015 B CN103396015 B CN 1033960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barrier layer
- low
- sublayer
- infrared reflec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玻璃镀膜领域,特别是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和第二玻璃基板,第一玻璃基板的内表面依次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和低辐射涂层,第一油墨印边和低辐射涂层重叠,第一油墨印边位于第一玻璃基板的四周边缘区域。在低辐射涂层中,红外反射层的下方设置有下阻隔层,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为TiNbOx或TiNbNx或TiNbOxNy膜层,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为Ti或NiCr膜层。优点在于:本发明的镀膜位于外层玻璃上,使得玻璃具备更好的低辐射功能,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的作用;低辐射涂层与油墨印边重叠,除膜工艺简单,节约生产成本;所设置的双层阻隔层使得交界处的温差减少,还能保护银层不被氧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镀膜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在交通工具上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背景技术:
低辐射镀膜玻璃又称为low-e玻璃,其具有高可见光透过率和高红外线反射率等优点,可以明显地降低汽车的空调能耗以及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舒适度,因此作为一种绿色环保产品在建筑和交通工具上面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具有中性色的low-e玻璃更是受到大家的青睐。中性色介于红、黄、蓝三种颜色之间,其色调柔和、沉稳、得体、大方,色彩不是那么明亮耀眼,可以避免眼睛疲劳,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因此中性色的镀膜玻璃在制造美学上更受到人们的欢迎。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不断出现可钢化及可热弯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产品,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玻璃领域以及汽车前挡风玻璃领域,然而带有低辐射功能的汽车镀膜夹层全景天窗产品在国内还是处于空白。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TL要大于70%,而全景天窗产品的TL一般小于50%,甚至小于30%。汽车全景天窗一般为夹层玻璃,其具有安全度高、视野开阔等特点,在汽车配置中是豪华高档车的象征。但是大多数汽车全景天窗都不具备热反射功能,长时间处于日照下使得车内温度升高,需要通过车内的制冷系统以调节车内温度,这样既不能为车内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又无法达到一个很好的节能减耗目的。
现有的夹层产品大多采用“烘弯”技术对玻璃进行成型,夹层玻璃烘弯时须将两片玻璃基板叠放在一起,放置在专用的烘弯成型模具上然后进入烘弯炉内进行热弯成型。对于带有油墨印边的玻璃,由于油墨本身容易吸热,因此在热弯过程中,带有油墨印边区域的温度通常要高于非印边区域。特别是对于镀膜的夹层产品而言,由于膜层具有热反射功能,在烘弯时更是加大了玻璃印边区域与非印边区域交界处的温差。这种较大的温差效应使得该交界处的部分涂层区域受热不均而出现辐射率增大,雾度增大,颜色变暗等不良现象。
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自车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中间层2和第二玻璃基板12,第一玻璃基板11的内表面和第二玻璃基板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41和第二油墨印边42,第二玻璃基板12的外表面还设置有低辐射涂层3。这种结构的天窗玻璃虽然避免了油墨印边和低辐射涂层接触所导致的温差效应,但是由于中间层PVB位于低辐射涂层之上,部分红外线未经低辐射涂层的反射而直接被中间层PVB吸收,并通过热传导到车内,这样对于产品的太阳能阻隔性能是不利的,使得太阳能总透射比Tts增大。
如图2所示的一种现有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前挡玻璃,自车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中间层2和第二玻璃基板12,第一玻璃基板11和第二玻璃基板12的内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41和第二油墨印边42,第一玻璃基板11的内表面还设置有低辐射涂层3。由于玻璃印边区域与非印边区域的温差较大,为了避免低辐射涂层3受热不均,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和所述低辐射涂层3不重叠。前挡玻璃的油墨印边宽度通常小于15mm,而天窗玻璃的油墨印边为于遮蔽车内饰件及美观需求,其油墨印边的宽度通常超过200mm,甚至超过300mm,油墨印边越宽,非印边区域就越少,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镀在非印边区域的low-e镀膜的面积,降低了产品的隔热效果。并且由于天窗产品的油墨印边的面积较大,需要除膜的区域大,生产时较难实现,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太阳能阻隔效果和外观质量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自车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中间层和第二玻璃基板,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靠近所述中间层的表面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和低辐射涂层,所述第一油墨印边和低辐射涂层重叠,所述第一油墨印边位于第一玻璃基板的四周边缘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玻璃基板的远离中间层的表面的四周边缘区域设置有第二油墨印边,所述第一油墨印边的内轮廓到第一玻璃基板的边缘的距离大于200mm。
进一步地,所述低辐射涂层包括至少两个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介质层和红外反射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的表面向上交替叠加,每个红外反射层位于两个介质层之间,所述低辐射涂层的最上方还设置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下的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下阻隔层,所述下阻隔层包括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比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更靠近所述玻璃基板,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为TiNbOx或TiNbNx或TiNbOxNy膜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为Ti或NiCr膜层;其中,TiNbOx膜层,0<x<2;TiNbNx膜层,0<x<2;TiNbOxNy膜层,0<x<2,0<y<2,y/x<0.3。
进一步地,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的厚度大于10nm,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的厚度小于2nm,在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中,Nb的重量百分比为10%以下。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上的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上阻隔层,所述上阻隔层的材料为从Ti、Ni、Cr、Al、Zr、Zn、Nb、Ta等金属及其合金,或其金属及其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不完全氧化物、不完全氮化物、不完全氮氧化物中选择至少一种。
当所述低辐射涂层包含一个红外反射层时,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玻璃基板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阻隔层、上介质层和保护层。
当所述低辐射涂层包含两个红外反射层时,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玻璃基板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阻隔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阻隔层、上介质层和保护层。
当所述低辐射涂层包含三个红外反射层时,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玻璃基板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一红外反射层、第一上阻隔层、第一介质层、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二红外反射层、第二上阻隔层、第二介质层、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第三红外反射层、第三上阻隔层、上介质层和保护层。
本发明由于采取了上述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镀膜位于外层玻璃上,使得玻璃具备更好的太阳能阻隔效果,起到很好的节能减排的作用。
2)本发明的镀膜与油墨印边重叠,增大了镀膜面积,提高产品的隔热效果;同时还减少了油墨印边的除膜区域面积,除膜工艺简单,节约生产成本。
3)通过在红外反射层下方设置阻隔层,有利于改善产品在加热过程中油墨印边和镀膜的交界处由于温差所产生的性能和外观上的缺陷;同时还能保护银层不被氧化,也不会产生过高的光吸收,这样有利于提高产品在加热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产品的最终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前挡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膜系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膜系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的膜系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11为第一玻璃基板,12为第二玻璃基板,2为中间层,3为低辐射涂层,301为下介质层,302为第一下阻隔层,3021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2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3为第一红外反射层,304为第一上阻隔层,305为第一介质层,306为第二下阻隔层,3061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2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7为第二红外反射层,308为第二上阻隔层,309为第二介质层,310为第三下阻隔层,3101为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102为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11为第三红外反射层,312为第三上阻隔层,313为上介质层,314为保护层,41为第一油墨印边,42为第二油墨印边,5为第一油墨印边与低辐射涂层的交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为了清晰起见,本发明示意图中的各层厚度未按真实比例进行绘制。图1到图3中所示的间隙实际上并不存在,相邻的两层之间应该是紧密贴合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其层次结构,不是实际效果图。此外,图4到图6主要为了说明低辐射涂层3的结构,第一玻璃基板11和低辐射涂层3之间的第一油墨印边41被省略并未绘出。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自车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中间层2和第二玻璃基板12,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的靠近所述中间层2的表面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重叠,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位于第一玻璃基板11的四周边缘区域。其中,中间层2为夹层玻璃常用的中间聚合物,如PVB和EVA等,第一油墨印边与低辐射涂层的交界区域5是指位于第一油墨印边41的内轮廓的内边缘区域。
如图4~6所示,所述低辐射涂层3包括至少两个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介质层和红外反射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的表面向上交替叠加,每个红外反射层位于两个介质层之间,所述低辐射涂层的最上方还设置有保护层,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下的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下阻隔层,所述下阻隔层包括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比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更靠近所述玻璃基板,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与该红外反射层直接接触,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为TiNbOx或TiNbNx或TiNbOxNy膜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为Ti或NiCr膜层;其中,TiNbOx膜层,0<x<2;TiNbNx膜层,0<x<2;TiNbOxNy膜层,0<x<2,0<y<2,y/x<0.3。
如图4所示的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膜系结构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306、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二下阻隔层306分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和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
如图5所示的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膜系结构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
如图6所示的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膜系结构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306、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第二介质层309、第三下阻隔层310、第三红外反射层311、第三上阻隔层312、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二下阻隔层306分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和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第三下阻隔层310分为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101和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102。
在热弯时由于油墨本身容易吸热,而低辐射涂层反射热量,这样更加大了玻璃印边区域与非印边区域的温差。这种较大的温差效应使得该交界处的部分涂层区域受热不均出现辐射率增大,雾度增大等不良缺陷。
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在热弯时能有效地阻隔氧气和碱金属离子,使银层不被氧化或破坏,而基于钛靶材中金属铌的掺杂有利于在沉积时阻止大尺寸的晶体形成。当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很薄时则不具备很好的吸收性能以改变Ag的结晶取向,当增加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的厚度时则可作为吸收层,在加热时吸收“能量”然后在层界面处再释放,从而提高该层上的局部温度,直接或间接地改善银层的结晶特性,有助于改善低辐射涂层的辐射率和降低雾度。但是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吸收层与银层直接接触时,该吸收层在高温作用下的氧化可能会诱发银层的破坏,因此在氧化钛、氮化钛或氮氧化钛层与银层之间加入一层薄的金属层钛层或镍铬层,这层薄的金属层在热处理时使银层稳定而不降低其结晶能力,同时保护银层,也不会产生过高的光吸收。
在本发明中,为保护红外反射层在膜层沉积和后续加工处理中不被破坏,可以在所述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上的介质层之间设置上阻隔层,所述上阻隔层的厚度为0.5~10nm,所述上阻隔层的材料为从Ti、Ni、Cr、Al、Zr、Zn、Nb、Ta等金属及其合金,或其金属及其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不完全氧化物、不完全氮化物、不完全氮氧化物中选择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中,所述红外反射层的主要功能是用于反射红外线,减少红外线从低辐射镀膜玻璃中透射,所以所述红外反射层的膜层材料可以选用能够反射红外线的任何材料,例如(但不局限于)银、金、铜、铝等,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银或含银的合金,其中含银的合金在本发明中优选为银与金、铝、铜中至少一种的合金。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均选用了银,能够有效地降低辐射率,提高隔热和保温性能。实施例中银的厚度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且可以选择,以提供低辐射系数的镀膜玻璃。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几何厚度为8~20nm的银作为红外反射层。
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护层314主要是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提供附加的化学和机械耐用性,以提供低辐射镀膜产品的稳定性,本发明不限制所述保护层314的膜层材料的种类,例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皆知的二氧化钛(TiO2)、氮化硅(Si3N4)、二氧化锆(ZrO2)、钛(Ti)、二氧化硅(SiO2)等,所述保护层314的厚度应该在能够提供足够防护的厚度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保护层314的厚度为0.5~50nm。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发明点,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对比例1~2和实施例1~4
对比例1~2和实施例1~4采用如图4所示的双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膜系结构自玻璃基板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306/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上介质层313/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二下阻隔层306分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和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
如图3所示,第一玻璃基板11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丝网印刷、烧结后,再经过镀膜洗涤机再次洗涤烘干,然后采用中国专利200920077797.X的遮板技术将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1表面上的第一油墨印边41部分遮挡,最后将第一玻璃基板11与遮板同时进入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室依次镀上如下表1所示的膜系结构。
表1 对比例1~2和实施例1~4的膜系结构对比实验
其中,AZO为掺铝的氧化锌,ZnSnOx/AZO组合层作为介质层。需要特别指出,上述各膜层的氧化物包括ZnSnOx(x=2.5)和TiOx(x=1.6)都是非化学计量或者部分氧化的。例如在TiOx膜层中,0<x≤2,当x=2时,该层为TiO2,当0<x<2时,该层为不完全氧化的TiO2。若采用不完全氧化的膜层,那么这些氧化物膜层在热处理过程中能优先吸收氧,从而避免功能层银层发生氧化,而热弯后最终产品的膜层中的ZnSnOx和TiOx都为完全氧化的形态。
第二玻璃基板12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印刷、烘干等工艺制得。通过喷粉系统在镀有低辐射涂层3的第一玻璃基板11之上喷上隔离粉,再与带有第二油墨印边42的第二玻璃基板12进行配对,然后将配对好的两片玻璃基板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入烘弯炉进行烘弯,将烘弯完成后的两对玻璃基板进行洗涤、烘干、合片、初压、高压、包装等工序,最终制得镀膜夹层全景天窗玻璃。
烘弯时两片玻璃基板叠加一起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行烘弯,其中紧贴着模具的第一玻璃基板11被称为“大片”,叠在“大片”上的第二玻璃基板12称为“小片”。低辐射涂层3位于“大片”上且靠近中间层(PVB)的一侧。
对比例1中的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的膜面方阻为3.0Ω/□,雾度为0.3%;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的交界区域5的膜面方阻比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的膜面方阻大1~3Ω/□,该交界区域的雾度为10.2%,而且在自然光线下观察,该交界区域与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相比出现明显变暗的现象。
对比例2采用TiNbOx作为红外反射层下方的下阻隔层,在该对比例中,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的膜面方阻为3.8Ω/□,雾度为0.4%;而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的交界区域5的膜面方阻为4.2Ω/□,该交界区域的雾度为1.8%。虽然对比例2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该交界区域与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之间的雾度差值和方阻差值,但是由于TiNbOx在高温条件下在银层界面处的氧化造成低辐射涂层3的方阻增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性能。
实施例1~4分别采用TiNbOx/Ti(x=1.5)、TiNbOx/NiCr(x=1.5)、TiNbNx/Ti(x=0.9)和TiNbOxNy/Ti(x=1.5,y=0.3)双层膜作为红外反射层下方的阻隔层,最终测得的产品性能参数如上表1所示。由实验结果可知,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的交界区域5与低辐射涂层3的中间区域的方阻差值和雾度差值明显减少,而且在自然光线下观察,上述低辐射涂层3的交界区域与中间区域相比无色差现象。
实施例5
实施例5采用如图5所示的单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膜系结构自玻璃基板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上介质层313/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
如图3所示,第一玻璃基板11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丝网印刷、烧结后,再经过镀膜洗涤机再次洗涤烘干,然后采用中国专利200920077797.X的遮板技术将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1表面上的第一油墨印边41遮挡,最后将第一玻璃基板11与遮板同时进入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室依次镀上:
[ZnSnOx(25nm)/AZO(10nm)]/[TiNbOx(15nm)/Ti(0.5nm)]/Ag(10nm)/TiOx(3nm)/[AZO(10nm)/ZnSnOx(20nm)]/TiO2(10nm)
其中,AZO为掺铝的氧化锌,ZnSnOx/AZO组合层作为介质层,TiNbOx/Ti组合层作为下阻隔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膜层的氧化物包括ZnSnOx(x=2.5)和TiOx(x=1.6)都是非化学计量或者部分氧化的。例如在TiOx膜层中,0<x≤2,当x=2时,该层为TiO2,当0<x<2时,该层为不完全氧化的TiO2。若采用不完全氧化的膜层,那么这些氧化物膜层在热处理过程中能优先吸收氧,从而避免功能层银层发生氧化,而热弯后最终产品的膜层中的ZnSnOx和TiOx都为完全氧化的形态。
第二玻璃基板12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印刷、烘干等工艺制得。通过喷粉系统在镀有低辐射涂层3的第一玻璃基板11之上喷上隔离粉,再与带有第二油墨印边42的第二玻璃基板12进行配对,然后将配对好的两片玻璃基板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入烘弯炉进行烘弯,将烘弯完成后的两对玻璃基板进行洗涤、烘干、合片、初压、高压、包装等工序,最终制得镀膜夹层全景天窗玻璃。
烘弯时两片玻璃基板叠加一起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行烘弯,其中紧贴着模具的第一玻璃基板11被称为“大片”,叠在“大片”上的第二玻璃基板12称为“小片”。低辐射涂层3位于“大片”上且靠近中间层(PVB)的一侧。
根据本实例所述,制得的低辐射夹层天窗玻璃的膜面方阻Rs=4.5Ω/□;太阳能总透射比Tts=34%;太阳能总透射比Tts与可见光透过比TL之比Tts/TL=2.4;车外反射颜色值为:L*=30,a*=-1,b*=-6;反射率Rl=11%。从上述数据可知,该涂层不仅具有良好的低辐射性能,同时还能保持产品外观的中性色,符合汽车玻璃行业标准。
实施例6
实施例6采用如图6所示的三银低辐射镀膜玻璃,其膜系结构自玻璃基板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30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306/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第二介质层309/第三下阻隔层310/第三红外反射层311/第三上阻隔层312/上介质层313/保护层314。其中,第一下阻隔层302分为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和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二下阻隔层306分为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和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第三下阻隔层310分为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101和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102。
如图3所示,第一玻璃基板11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丝网印刷、烧结后,再经过镀膜洗涤机再次洗涤烘干,然后采用中国专利200920077797.X的遮板技术将设置在第一玻璃基板11表面上的第一油墨印边41遮挡,最后将第一玻璃基板11与遮板同时进入真空磁控溅射镀膜室依次镀上:
[ZnSnOx(25nm)/AZO(10nm)]/[TiNbOx(15nm)/Ti(0.5nm)]/Ag(10nm)/TiOx(3nm)/[ZnSnOx(55nm)/AZO(10nm)]/[TiNbOx(15nm)/Ti(0.5nm)]/Ag(13nm)/TiOx(3nm)/[ZnSnOx(45nm)/AZO(10nm)]/[TiNbOx(15nm)/Ti(0.5nm)]/Ag(13nm)/TiOx(3nm)/[AZO(10nm)/ZnSnOx(20nm)]/TiO2(10nm)
其中,AZO为掺铝的氧化锌,ZnSnOx/AZO组合层作为介质层,TiNbOx/Ti作为下阻隔层。该三银低辐射涂层采用TiO2/Si3N4/SiO2组合层作为保护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各膜层的氧化物包括ZnSnOx(x=2.5)和TiOx(x=1.6)都是非化学计量或者部分氧化的。例如在TiOx膜层中,0<x≤2,当x=2时,该层为TiO2,当0<x<2时,该层为不完全氧化的TiO2。若采用不完全氧化的膜层,那么这些氧化物膜层在热处理过程中能优先吸收氧,从而避免功能层银层发生氧化,而热弯后最终产品的膜层中的ZnSnOx和TiOx都为完全氧化的形态。
第二玻璃基板12采用2.0mm厚的透明浮法玻璃经过切割、磨边、洗涤、烘干、印刷、烘干等工艺制得。通过喷粉系统在镀有低辐射涂层3的第一玻璃基板11之上喷上隔离粉,再与带有第二油墨印边42的第二玻璃基板12进行配对,然后将配对好的两片玻璃基板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入烘弯炉进行烘弯,将烘弯完成后的两对玻璃基板进行洗涤、烘干、合片、初压、高压、包装等工序,最终制得镀膜夹层全景天窗玻璃。
烘弯时两片玻璃基板叠加一起放置在烘弯模具上进行烘弯,其中紧贴着模具的第一玻璃基板11被称为“大片”,叠在“大片”上的第二玻璃基板12称为“小片”。低辐射涂层3位于“大片”上且靠近中间层(PVB)的一侧。
根据本实例所述,制得的镀膜夹层全景天窗玻璃的膜面方阻Rs=1.4Ω/□;太阳能总透射比Tts=25%;太阳能总透射比Tts与可见光透过比TL之比Tts/TL=2.1;车外反射颜色值为:L*=30,a*=-2,b*=-5;反射率Rl=5%。从上述数据可知,该涂层不仅具有良好的低辐射性能,同时还能保持产品外观的中性色,符合汽车玻璃行业标准。
以上内容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进行了具体描述,但是本发明不受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内容的局限,所以凡依据本发明的技术要点进行的任何改进、等同修改和替换等,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自车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玻璃基板(11)、中间层(2)和第二玻璃基板(12),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的靠近所述中间层(2)的表面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和低辐射涂层(3)重叠,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的四周边缘区域,所述低辐射涂层包括至少两个介质层和至少一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介质层和红外反射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的表面向上交替叠加,每个红外反射层位于两个介质层之间,所述低辐射涂层的最上方还设置有保护层,所述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下的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下阻隔层,所述下阻隔层包括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比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更靠近所述第一玻璃基板,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为TiNbOx或TiNbNx或TiNbOxNy膜层,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为Ti或NiCr膜层;其中,TiNbOx膜层,0<x<2;TiNbNx膜层,0<x<2;TiNbOxNy膜层,0<x<2,0<y<2,y/x<0.3,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的厚度大于10nm,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的厚度小于2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墨印边(41)的内轮廓到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的边缘的距离大于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玻璃基板(12)的远离中间层(2)的表面的四周边缘区域设置有第二油墨印边(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中,Nb的重量百分比为1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反射层和最靠近该红外反射层且位于该红外反射层之上的介质层之间设置有上阻隔层,所述上阻隔层的材料为从Ti、Ni、Cr、Al、Zr、Zn、Nb、Ta金属及其合金,或其金属及其合金的氧化物、氮化物、氮氧化物、不完全氧化物、不完全氮化物、不完全氮氧化物中选择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射涂层包括两个介质层和一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射涂层包括三个介质层和两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低辐射涂层包括四个介质层和三个红外反射层,所述低辐射涂层自所述第一玻璃基板(11)向上依次为:下介质层(30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21)、第一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22)、第一红外反射层(303)、第一上阻隔层(304)、第一介质层(305)、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061)、第二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062)、第二红外反射层(307)、第二上阻隔层(308)、第二介质层(309)、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一子层(3101)、第三下阻隔层的第二子层(3102)、第三红外反射层(311)、第三上阻隔层(312)、上介质层(313)和保护层(314)。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0779.7A CN103396015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40779.7A CN103396015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6015A CN103396015A (zh) | 2013-11-20 |
CN103396015B true CN103396015B (zh) | 2015-07-29 |
Family
ID=49559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40779.7A Active CN103396015B (zh) | 2013-08-07 | 2013-08-07 |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960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13292A (zh) * | 2013-12-15 | 2014-03-05 | 宁波江花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ow-e节能夹层安全玻璃 |
CN104742447B (zh) * | 2015-04-03 | 2016-11-23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可异地钢化的超高透单银Low-E镀膜玻璃 |
CN104861767B (zh) * | 2015-04-21 | 2017-05-17 |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 一种油墨组合物、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CN105501032B (zh) * | 2015-12-03 | 2017-08-08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发光的夹层玻璃 |
CN113735460B (zh) * | 2021-08-25 | 2023-04-07 |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 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车窗 |
CN114815250A (zh) * | 2022-03-22 | 2022-07-29 | 福建省万达汽车玻璃工业有限公司 | 抬头显示玻璃和抬头显示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32515Y (zh) * | 2005-09-01 | 2006-11-01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印边的夹层玻璃板 |
CN101765567A (zh) * | 2007-06-18 | 2010-06-30 |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 制备弯曲的、经涂覆的夹层窗玻璃的方法及所得窗玻璃 |
CN102745906A (zh) * | 2012-07-26 | 2012-10-24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制品 |
CN102757185A (zh) * | 2012-07-26 | 2012-10-31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热处理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制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8144193A2 (en) * | 2007-05-01 | 2008-11-27 | Exatec, Llc | Special effect glazing |
US8679633B2 (en) * | 2011-03-03 | 2014-03-25 |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 Barrier layers comprising NI-inclusive alloys and/or other metallic alloys, double barrier layers, coated articles including double barrier layer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
-
2013
- 2013-08-07 CN CN201310340779.7A patent/CN10339601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832515Y (zh) * | 2005-09-01 | 2006-11-01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带有印边的夹层玻璃板 |
CN101765567A (zh) * | 2007-06-18 | 2010-06-30 | 皮尔金顿集团有限公司 | 制备弯曲的、经涂覆的夹层窗玻璃的方法及所得窗玻璃 |
CN102745906A (zh) * | 2012-07-26 | 2012-10-24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制品 |
CN102757185A (zh) * | 2012-07-26 | 2012-10-31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可热处理的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制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96015A (zh) | 2013-1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6015B (zh) | 一种低辐射镀膜夹层天窗玻璃 | |
JP4532826B2 (ja) | 被覆済み物品の製法及びそ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被覆済み物品 | |
JP6196980B2 (ja) | 太陽光制御板ガラスユニット | |
CN103241961B (zh) | 一种可烘弯减反射低辐射易清洁镀膜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3073196B (zh) |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玻璃制品 | |
CN101168476B (zh) | 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 | |
JP5705963B2 (ja) | 不連続金属層を備えた日射制御コーティング | |
CN101243022B (zh) | 红外线反射玻璃板及车窗用夹层玻璃 | |
EP1824676B1 (en) | Solar control glazing | |
CN103396016B (zh) | 一种低辐射镀膜玻璃及其夹层天窗玻璃 | |
CN113677520B (zh) | 具有防晒涂层和热射线反射涂层的复合玻璃板 | |
GB2403731A (en) | Solar control glazing | |
CN114746374A (zh) | 具有中性色太阳能控制涂层的汽车玻璃 | |
CN201458971U (zh) | 一种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 | |
CN101372396A (zh) | 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 | |
CN201106022Y (zh) | 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 | |
CN115038675A (zh) | 包括玻璃片材的机动车辆的车顶 | |
WO2025036465A1 (zh) | 夹层玻璃及车辆 | |
CN106517815B (zh) | 一种低透镀膜车窗玻璃及其总成 | |
CN217265466U (zh) | 一种含有晶态银层的低辐射镀膜夹层玻璃 | |
CN116395985A (zh) | 抗反射玻璃及其制造方法、车窗玻璃 | |
CN212982800U (zh) | 一种汽车前风挡用三银镀膜玻璃及其玻璃制品 | |
CN119403771A (zh) | 夹层窗玻璃 | |
CN211664965U (zh) | 一种保证电子眼摄录清晰度的双面镀膜汽车前挡夹层玻璃 | |
CN201458972U (zh) | 一种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8 Address after: 350300 Fuyao industrial village, Fuqing City,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YAO GLASS INDUSTR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301 I District, Fuyao Industrial Zone, Honglu Town, Fuqing City, Fuzhou, Fujian Patentee before: FUJIAN WANDA AUTOMOBILE GLASS INDUSTRY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