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73249B - 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73249B CN103373249B CN201310149257.9A CN201310149257A CN103373249B CN 103373249 B CN103373249 B CN 103373249B CN 201310149257 A CN201310149257 A CN 201310149257A CN 103373249 B CN103373249 B CN 1033732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iker
- substrate
- recess
- cover
- latch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078 claw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985 plastic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6255 plastic film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60N2/235—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 B60N2/235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by gear-pawl type mechanisms with external paw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0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e.g. dismountable auxiliary seats
- B60N2/015—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 B60N2/01508—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 B60N2/01516—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 B60N2/01583—Attaching seats directly to vehicle chassis using quick release attachments with locking mechanisms locking on transversal elements on the vehicle floor or rail, e.g. transversal ro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 B60N2/36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位锁定装置,包括:基板,具有用于在其中接收撞针的撞针接收凹口;闩锁板,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具有用于捕获撞针的撞针捕获凹口,闩锁板能够在使撞针捕获凹口捕获撞针的闩锁位置和使撞针捕获凹口释放撞针的开锁位置之间旋转;锁定板,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能够在使闩锁板锁定在所述闩锁位置的锁定位置和使闩锁板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盖部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U形凸缘,覆盖基板的一个主要表面,使得U形凸缘整洁地布置在撞针接收凹口的周边边缘上;爪,由基板提供并被朝向盖部件下压;凹口,由盖部件提供,用于分别接收爪;以及止动器,由凹口的相应壁提供,用于防止爪与凹口脱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将一个部件锁定于另一部件的锁定装置,更特别地涉及这样一种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使得交通工具座位的座位靠背或座位垫相对于交通工具的主体锁定。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一种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具有盖部件,该盖部件能够在覆盖锁定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同时稳定地固定于基板。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在机动车座位的领域中已经提出和实际使用了多种锁定装置。它们中的一些是这样一种类型,其能够相对于安装在交通工具底板上的座位垫以一角度位置锁定可枢转的座位靠背。
这种类型的一些锁定装置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特开)2008-265484和PCT国际申请2007-518000的日文翻译中公开。将行李箱盖锁定至交通工具主体的类似锁定装置在日本公开专利申请(特开平)2-96069中公开。
发明内容
不过,由于它们的固有构造,上述文献公开的锁定装置不能使得用户满意。
也就是,由这些文献公开的锁定装置很少考虑用于覆盖锁定装置的主要部件的盖部件。实际上,只是为了方便目的,在这些锁定装置中使用的盖部件是这样一种类型,其简单地装配至锁定装置的一个部件。因此,当在交通工具巡航情况下较大冲击施加给锁定装置时,有时产生这样的情况:盖部件从它的初始位置移开,从而使得锁定装置的外观变差。在最坏情况下,盖部件脱离锁定装置。
而且,用于使用了涂覆有塑料膜(闩锁板由于该塑料膜而平滑旋转)的附加单元,因此由文献“2008-265484”和“2007-518000”公开的锁定装置都结构笨重,这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座位并不匹配。而且,在由文献“2-96069”公开的锁定装置中,除了笨重的结构之外,当行李箱盖使用较长时间时由于锁定装置的主要部件的变形而容易产生噪音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没有上述缺陷的锁定装置。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它包括盖部件,该盖部件稳定地装配在锁定装置的基板上,同时覆盖锁定装置的主要部分,并保证盖部件和基板之间的相对定位。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交通工具的座位锁定装置,它能够可靠和平滑地产生座位的锁定状态,并且它的结构紧凑。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交通工具的座位相对于固定至交通工具主体的撞针锁定的锁定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用于在其中接收撞针的撞针接收凹口;闩锁板,该闩锁板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具有用于捕获撞针的撞针捕获凹口,闩锁板能够在使得撞针捕获凹口捕获撞针的闩锁位置和使得撞针捕获凹口释放撞针的开锁位置之间旋转;锁定板,该锁定板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能够在使得闩锁板锁定在所述闩锁位置的锁定位置和使得闩锁板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盖部件,该盖部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U形凸缘,该盖部件覆盖基板的一个主要表面,使得U形凸缘整洁地布置在撞针接收凹口的周边边缘上;爪,该爪由基板提供,该爪被朝向盖部件下压;凹口,该凹口由盖部件提供,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爪;以及止动器,该止动器由所述凹口的相应壁提供,用于防止所述爪与所述凹口脱开。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将交通工具的座位相对于固定在交通工具主体上的撞针锁定的锁定装置,包括:基板,该基板具有用于在其中接收撞针的撞针接收凹口;闩锁板,该闩锁板通过第一轴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具有用于捕获撞针的撞针捕获凹口,闩锁板能在使得撞针捕获凹口捕获撞针的闩锁位置和使得撞针捕获凹口释放撞针的开锁位置之间旋转;锁定板,该锁定板通过第二轴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并能够在使得闩锁板锁定在闩锁位置的锁定位置和使得闩锁板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盖部件,该盖部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U形凸缘,该盖部件覆盖基板的一个主要表面,使得U形凸缘整洁地布置在撞针接收凹口的周边边缘上;爪,该爪由基板提供,所述爪被朝向盖部件下压;凹口,该凹口由盖部件提供,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爪;止动器,该止动器由凹口的相应壁提供,用于防止所述爪与所述凹口脱开;开口,该开口由基板提供;肋,该肋由盖部件提供,所述肋分别插入所述开口中,用于实现基板和盖部件之间的相对定位;第一弹簧,用于偏压闩锁板使之朝着开锁位置转动,该第一弹簧的一端与闩锁板的一部分连接;第二弹簧,用于偏压锁定板使之朝着锁定位置转动;施压凸轮,该施压凸轮通过所述第二轴与基板可旋转地连接,该施压凸轮具有:突起,用于捕获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以及接合臂,该接合臂能够与锁定板的一部分接合,以使得锁定板抵抗第一弹簧的力而朝着解锁位置旋转;以及保持板,该保持板保持第一轴的一端和第二轴的一端,该保持板与盖部件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将基板、闩锁板、锁定板和施压凸轮保持在保持板与盖部件之间。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时,从下面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附图中:
图1是由盖部件和基板构成的单元的平面图,示出了盖部件和基板正确联接的状态;
图2是沿图1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的线C-C的剖视图;
图5是盖部件的透视图,示出了盖部件的内部;
图6是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分解图;
图7是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平面图,示出了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
图8是沿图7中的线D-D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平面图,其中保持板被移除,示出了锁定装置在到达锁定状态的过程中的状态;以及
图10是类似于图9的视图,但是示出了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锁定装置。
为了容易理解,锁定装置的介绍将针对锁定装置安装至座位(该座位安装在机动车中)的可枢转的座位靠背的情况进行,且为了容易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将使用多个方向术语,例如右、左、上、下、向右等。不过,应当知道,这些术语只是针对附图(相应部件或部分显示于该附图中)进行。
在对本发明的锁定装置进行详细介绍之前,将介绍该锁定装置实际应用的交通工具座位。交通工具座位安装在机动车中,且它的前侧朝向前,并包括:座位垫,该座位垫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底板上;以及可枢转的座位靠背,该座位靠背在它的下部部分处通过枢轴而与座位垫的后部部分可枢转地连接。也就是,座位靠背能够在前搁置位置(或未使用位置)和后直立位置(或使用位置)之间枢转,在前搁置位置,座位靠背向下放倒在座位垫上,在后直立位置,座位靠背直立在座位垫上,同时由于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锁定工作而相对于交通工具主体(或座位垫)锁定。
为了建立座位靠背在后直立位置处的锁定状态,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一个主要部件(或锁定单元)安装至座位靠背的一个侧部部分,锁定装置的另一主要部件(或撞针)安装至交通工具主体的侧壁的给定位置。也就是,由前述说明可知,当座位靠背从前搁置位置上升并到达给定角度位置时,锁定单元捕获撞针,从而建立座位靠背在后直立位置处的锁定状态。
下面将借助于附图(特别是图6)介绍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细节。
参考图6,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分解图。
锁定装置通常包括两个主要部件,它们是安装于座位的座位靠背的锁定单元100和固定于交通工具主体的侧壁的撞针200,如上面所述。
由图6可见,锁定单元100包括基板2,该基板2具有矩形形状的撞针接收凹口2a。
基板2在凹口2a的两侧处形成有相应开口2b和2b,用于在其中分别牢固地接收闩锁板轴3a和锁定板轴4a。
为了由后面可知的目的,基板2在它的左上部部分处形成有凹口2g,该凹口具有倒圆的底壁。
标号3表示闩锁板,该闩锁板具有圆形开口3g,闩锁板轴3a穿过该圆形开口3g,使得闩锁板3可旋转地布置在闩锁板轴3a上。
标号4表示锁定板4,该锁定板具有圆形开口4b,锁定板轴4a穿过该圆形开口4b,使得锁定板4可旋转地布置在锁定板轴4a上。
闩锁板3形成有撞针捕获凹口3b,该撞针捕获凹口3b的尺寸设置成接收撞针200,并限定于闩锁板3的上部和下部指状件部分3d和3h之间。下部指状件部分3h具有向右突出的前端3i、和上表面3j。
撞针捕获凹口3b由下部指状件部分3h的朝向上表面3j和上部指状件部分3d的朝向下表面(未标记)来限定。
弹簧保持销3e布置在形成于闩锁板3的向上突出部分中的开口3x中。
从闩锁板3的开口3x向右延伸的弹簧保持销3e的右端3f与基板2的上述凹口2g的倒圆的底壁可滑动地接合。由于销3e的右端3f和凹口2g之间的这种滑动接合,闩锁板3绕闩锁板轴3a的枢转运动具有有限范围。
如后面所述可知,当锁定单元100采取锁定状态时,如图10所示,闩锁板3采取这样的角度位置,以使得撞针捕获凹口3b横过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
应当知道,除了前端3i之外,闩锁板3整体由塑料膜10覆盖(见图8)。当然,当然,闩锁板3的、限定撞针捕获凹口3b的整个表面也由塑料膜覆盖。优选地,弹性塑料膜用作塑料膜。优选地使用弹性塑料膜来作为塑料膜。
为了后面将清楚的目的,闩锁板3还设有:销3c,该销3c从上部指状件部分3d向左突出;以及突起3p,该突起3p从上部指状件部分3d径向向外突出,如图所示。
锁定板4形成有倒圆的锁定边缘4f,当撞针200被充分接收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和闩锁板3的撞针捕获凹口3b中时,该倒圆的锁定边缘4f用于锁定闩锁板3。
在倒圆的锁定边缘4f的下面,锁定板4具有后边缘4g,当突起3p接触后边缘4g时,该后边缘4g用于使得闩锁板3解锁。
锁定板4的倒圆的锁定边缘4f与锁定板4的圆形开口4b同心。也就是,在闩锁板3的锁定状态下,倒圆的锁定边缘4f与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的夹爪部分接触(见图10)。
为了保持闩锁板轴3a和锁定板轴4a的左端,还提供有保持板5,该保持板5的姿态设置成与基板2平行。
也就是,由保持板5提供的两个开口5b和5b分别在其中接收闩锁板轴3a和锁定板轴4a的左端。通过对闩锁板轴3a和锁定板轴4a的左端进行捻缝(caulking),该左端固定在保持板5上。用于闩锁板轴3a的开口5b朝着基板2下压,以便提供下压部分5e,如图所示。
在图6中,参考标号5a表示保持板5具有的直形壁边缘,当保持板5以后面所述的方式合适安装在盖部件6上时该直形壁边缘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的右侧壁边缘匹配。也就是,保持板5的直形壁边缘5a能够对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进行加固。
突起4c相对于圆形开口4c提供于倒圆的锁定边缘4f的径向相对部分处。
在锁定板4的突起4c和基板2的突起2c之间可操作地布置有环形扭转弹簧9,该环形扭转弹簧9偏压锁定板4,以便使之沿逆时针(或锁定)方向转动,从而使得锁定板4的倒圆的锁定边缘4f与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的夹爪部分接合。环形扭转弹簧9环绕锁定板轴4a布置在锁定板4和基板2之间。
锁定板4在倒圆的锁定边缘4f附近形成有杠杆部分4d,该杠杆部分4d朝着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延伸。杠杆部分4d用于使得锁定板4沿锁定消除方向转动,如后面所述。
尽管图中未示出,从安装在座位靠背的暴露给定区域上的锁定消除旋钮延伸的操作杆的一端与杠杆部分4d的开口4e连接。也就是,在操作人员(或者交通工具中的乘客)操纵控制旋钮时,操作杆沿使闩锁板4沿锁定消除方向枢转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施压凸轮7可旋转地环绕锁定板轴4a布置,该施压凸轮7用于沿逆时针方向对处在锁定状态下的闩锁板3施压。为了可旋转的接合,施压凸轮7形成有圆形开口7b,锁定板轴4a被接收于该圆形开口7b中。
施压凸轮7形成有凸轮表面7a,该凸轮表面7a能够与闩锁板3的上述销3c接触。施压凸轮7在凸轮表面7a附近具有突起7c,用于捕获拉伸弹簧8的一端。拉伸弹簧8的另一端由上述弹簧保持销3e捕获。由于拉伸弹簧8的偏压力,闩锁板3被偏压成沿顺时针(或锁定消除)方向转动,施压凸轮7被偏压成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施压凸轮7还形成有接合臂7d,该接合臂7d朝着锁定板4突出。也就是,当闩锁板3由于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锁定板4而解锁时,接合臂7d用于克服拉伸弹簧8的偏压力使施压凸轮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以上述方式装配的基板2、闩锁板3、锁定板4、施压凸轮7和保持板5构成较薄机构单元,由图8可知。
再参考图6,较薄机构单元整洁地接收于盖部件6中,该盖部件6由金属、塑料等制造。如图所示,当机构单元合适地接收于盖部件6中时,基板2的右侧主表面面对和接触盖部件6的内侧基部表面。
由图5和6可知,盖部件6形成有较大的圆形开口6b和6b,用于接收闩锁板轴3a和锁定板轴4a的右端部分。
盖部件6还形成有围壁6c,该围壁6c环绕盖部件6的周边延伸。而且,盖部件6还在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重合的部分处形成有大致U形凸缘(或桥接件)6d。
由于由后面可知的原因,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的轴向长度(或高度)设置成并不突出超过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由图8可见。
由图2、3、4和6可知,当装配时,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紧贴地接收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中。由此,撞针接收凹口2a的裸露周边由塑料盖部件6的凸缘6d覆盖。通过这种塑料覆盖,将在撞针200撞击撞针接收凹口2a的壁时产生的噪音受到抑制或者至少被阻尼。
再参考图5,参考标号6m表示形成于盖部件6中的细长开口,上述操作杆从锁定消除旋钮穿过该细长开口。
盖部件6通过固定装置而可拆卸地与所述较薄机构连接,该固定装置将在下面介绍。
由图5可见,盖部件6在壁6c的内表面的侧向相对部分处形成有相应凸台6k和6k,各凸台6k和6k具有倾斜顶表面,且由图6可见,保持板5在它的侧向端部处形成有相应臂5c和5c,各臂5c和5c朝着盖部件6突出,并具有开口5d。
当用于将盖部件6和所述机构单元联接时,机构单元以给定力压靠盖部件6的内壁。通过这样的压靠动作,两个凸台6k和6k以卡扣作用方式臂推入臂5c和5c的开口5d中。
为了保证将塑料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设置在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内,提供了以下设置装置。
也就是,设置装置包括三个爪2d、2d和2e,这三个爪2d、2d和2e由基板2环绕撞针接收凹口2a形成,并朝着盖部件6和三个凹口6f、6f和6g(这三个凹口6f、6f和6g由盖部件6环绕U形凸缘6d而形成)下压。由后面可知,在将基板2精确装配于盖部件6的过程中,在使得基板2相对于盖部件6进行轴向运动之前,基板2的下压爪2d、2d和2e接收于盖部件6的相应凹口6f、6f和6g中。
由图5可见,为了接收基板2的下压爪2d、2d和2e(见图3),盖部件6的凹口6f、6f和6g在它们的前部部分处形成有小突起6i、6i和6j,在小突起6i、6i和6j的后面形成了小袋状部6p、6p、6p’,用于接收下压爪2d、2d和2e。
还提供了定位装置,用于建立在盖部件6和基板2之间的相对定位,如后面所述。
由图1、5和6可知,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开口2f和2f(见图1和6),这两个开口2f和2f形成于基板2中并在撞针接收凹口2a的两侧;以及两个肋6h和6h(见图5),这两个肋6h和6h形成于盖部件6的内壁上并处在与这两个开口2f和2f相对应的位置处。各肋6h具有倾斜顶表面。当联接时,两个肋6h和6h置于两个开口2f和2f内,以便实现盖部件6和基板2之间的相对定位,因此建立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相对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的定位。
下面将借助于附图详细介绍本发明的锁定装置的操作,特别是参考图9和10。
为了容易说明,说明将开始于锁定装置的搁置状态。
在该状态下,相关的座位靠背采取向下放倒在座位垫上的前搁置位置,且锁定单元100采取解锁状态,如图9中所示,其中,闩锁板3和锁定板4采取它们的搁置位置。也就是,在该搁置状态中,闩锁板3的突起3p与锁定板4的后边缘4g接触,以便使得锁定板4处在锁定消除位置。这样,闩锁板3被解锁。
当由于座位靠背从它的前搁置位置(即未使用位置)的升高运动而使得座位靠背到达预定角度位置(即使用位置)时,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接收撞针200,由图9可知。
这样,撞针200运动至撞针接收凹口2a中,并抵靠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并抵抗拉伸弹簧8的力而在图中向上推动上部指状件部分3d。由于撞针200插入撞针接收凹口2a中,将迫使闩锁板3绕闩锁板轴3a沿图9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闩锁板3的突起3p离开锁定板4的后边缘4g。
由图10可知,当闩锁板3的突起3p与锁定板4的后边缘4g脱开时,由于环形扭转弹簧9的偏压力,将允许或迫使锁定板4绕锁定板轴4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并停止于其中锁定板4的倒圆的锁定边缘4f抵靠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的夹爪部分的角度位置。这样,由拉伸弹簧8的偏压力引起的、锁定板3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将由锁定板4的锁定边缘4f阻挡。
在这种状态下,闩锁板3被锁定,同时捕获撞针200,由图10可知。换句话说,撞针200由锁定的闩锁板3锁定。
在撞针200的这种锁定状态下,由于拉伸弹簧8的偏压力,施压凸轮7被偏压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使得它的凸轮表面7a对闩锁板3的销3c施压。因此,闩锁板3被偏压以沿逆时针方向转动。
因此,闩锁板3的下部指状件部分3h被偏压以向上转动(图10中),从而将撞针200压靠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的底部。这样,抑制了撞针200的不希望的游隙。换句话说,抑制或者至少最小化锁定单元100相对于撞针200的不希望的游隙。
因此,在该状态下,座位靠背由锁定装置锁定在预定角度位置。因此,乘客能够像具有靠背的正常座位那样使用座位。
当现在乘客意图折叠座位靠背时,乘客操纵座位靠背上的锁定消除旋钮。这样,锁定板4的杠杆部分4d向右运动(图10中),从而使得锁定板4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因此,锁定板4的倒圆的锁定边缘4f从闩锁板3的上部指状件部分3d的夹爪部分释放,因此允许闩锁板3由于拉伸弹簧8的偏压力而沿顺时针方向转动。
闩锁板3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将使得撞针200从闩锁板3的撞针捕获凹口3b释放,且同时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释放。在这种状态下,安装在座位靠背上的锁定单元100从固定于交通工具主体上的撞针200释放,因此消除座位靠背锁定在预定角度位置处的锁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座位靠背能够通过接收一定操纵力而折叠。
应当知道,当由于操纵座位靠背上的锁定消除旋钮而使得锁定板4沿顺时针方向(图10中)转动时,锁定板4的杠杆部分4d抵靠施压凸轮7的接合臂7d,因此使得施压凸轮7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至它的图9中的初始位置。
通过下面的说明将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
由图2、3、4、5和6可见,基板2的下压爪2d和2d接收于相应袋状部6p和6p中,各袋状部6p和6p限定于盖部件6的主要部分和盖部件6的小突起6i之间,且基板2的下压爪2e接收于袋状部6p’中,该袋状部6p’限定于盖部件6的主要部分和盖部件的小突起6j之间。
而且,由图3、5和6可见,盖部件6的肋6h和6h(见图5)紧贴地接收于基板2的开口2f和2f(见图3和6)中。
因此,可靠地防止基板2相对于盖部件6(以及盖部件6相对于基板2)的侧向和轴向位移。因此,即使当锁定单元100在它的实际使用中通过撞针200而施加有较大冲击时,也抑制盖部件6相对于基板2的不希望的位移,因此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能够相对于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保持在它的初始位置。换句话说,即使当撞针200向锁定单元100施加这种较大冲击时,也防止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暴露它的裸露金属表面。因此防止由金属制造的撞针200对裸露金属表面的不希望的噪音碰撞。当然,由于相同原因,也抑制金属制撞针200的外表面的刮擦。
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布置在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的周边边缘上,同时整体地覆盖凹口2a的周边边缘,这种布置通过基板2的下压爪2d、2d、2e和由盖部件6提供的袋状部6p、6p、6p’之间的接合而增强。因此,在基板2和盖部件6之间实现紧密联接。
由图2至4可见,因为基板2的下压爪2d、2d和2e朝向盖部件6指向,并紧贴地接收于由盖部件6提供的相应袋状部6p、6p和6p’中,因此,这样装配的锁定单元100能够在其中提供平滑化的扁平空间,用于整洁地容纳闩锁板3和锁定板4。
在图2至4和8中,参考标号b表示基板2的内表面。由图8可见,闩锁板3布置成非常靠近基板2的内表面。应当知道,为了能够实现这种尽可能靠近定位,需要在锁定单元100中形成平滑的扁平空间。
而且,因为爪2d、2d和2e朝着盖部件6下压,因此闩锁板3能够绕它的轴3a平滑旋转,而不会由盖部件6的突起6i、6i和6j妨碍,由图2、3、4和8可知。
在图8中,参考标号10a表示三个突起中的一个,所述三个突起整体地形成在覆盖闩锁板3的塑料膜10上。由于提供了这样的突起10a,闩锁板3和基板2之间的接触阻力减小。
而且,由图8可见,因为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的尺寸设置成并不突出超过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因此闩锁板3平滑旋转,而不会由U形凸缘6d妨碍。
为了将基板2固定在盖部件6上,可使用以下固定步骤。
首先,将基板2置于盖部件6内,然后,将基板2的姿态设置成使得基板2的撞针接收凹口2a大致与盖部件6的U形凸缘6d对齐。然后,基板2沿U形凸缘6d的轴线向下(图6中)运动,用于将基板2的三个下压爪2d、2d和2e插入设置于盖部件6的突起6i、6i和6j后面的相应袋状部6p、6p和6p’中,然后,使基板2的中心区域压靠盖部件6的内壁。一旦这样压靠,由图3和5可知,盖部件6的两个肋6h和6h压入基板2的相应开口2f和2f中。
通过上述固定步骤,能够同时建立基板2和盖部件6之间的相对定位和牢固联接。因此可靠地抑制基板2相对于盖部件6的不希望的游隙和咔哒声。
上面的说明涉及一种锁定装置,该锁定装置布置成将可枢转的座位靠背锁定至固定于交通工具主体的撞针上。不过,需要时,锁定装置能够用于将可枢转的座位垫锁定在固定于交通工具主体上的撞针上。
2012年4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2-101976的整个内容被本文参引。
尽管上面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介绍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说明能够进行多种变化和改变。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将交通工具的座位相对于固定至交通工具主体的撞针锁定的锁定装置,包括:
基板(2),该基板(2)具有用于在其中接收撞针(200)的撞针接收凹口(2a);
闩锁板(3),该闩锁板(3)与基板(2)可旋转地连接,并具有用于捕获撞针(200)的撞针捕获凹口(3b),闩锁板(3)能够在使得撞针捕获凹口(3b)捕获撞针(200)的闩锁位置和使得撞针捕获凹口(3b)释放撞针(200)的开锁位置之间旋转;
锁定板(4),该锁定板(4)与基板(2)可旋转地连接,并能够在使得闩锁板(3)锁定在所述闩锁位置的锁定位置和使得闩锁板(3)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盖部件(6),该盖部件(6)具有形成于其上的U形凸缘(6d),该盖部件(6)覆盖基板(2)的一个主要表面,使得U形凸缘(6d)整洁地布置在撞针接收凹口(2a)的周边边缘上;
爪(2d、2d、2e),该爪(2d、2d、2e)由基板(2)提供,该爪被朝向盖部件(6)下压;
凹口(6f、6f、6g),该凹口(6f、6f、6g)由盖部件(6)提供,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爪(2d、2d、2e);以及
止动器,该止动器由所述凹口(6f、6f、6g)的相应壁提供,用于防止所述爪(2d、2d、2e)与所述凹口(6f、6f、6g)脱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包括:
开口(2f、2f),该开口(2f、2f)由基板(2)提供;以及
肋(6h、6h),该肋(6h、6h)由盖部件(6)提供,所述肋分别插入所述开口(2f、2f)中,用于实现基板(2)和盖部件(6)之间的相对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U形凸缘(6d)的轴向长度设置成不突出超过撞针接收凹口(2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基板(2)所提供的爪(2d、2d、2e)设置于撞针接收凹口(2a)的周边部分处,且盖部件(6)所提供的凹口(6f、6f、6g)设置于U形凸缘(6d)的周边部分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止动器包括袋状部(6p、6p、6p’),各袋状部(6p、6p、6p’)限定于盖部件(6)的主要表面和由盖部件(6)提供的突起(6i、6i、6j)之间,所述袋状部(6p、6p、6p’)在其中接收基板(2)所提供的爪(2d、2d、2e)。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盖部件(6)由金属或塑料来制造。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包括:
第一弹簧(8),用于偏压闩锁板(3)使之朝着开锁位置转动;以及
第二弹簧(9),用于偏压锁定板(4)使之朝着锁定位置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包括:
施压凸轮(7),该施压凸轮(7)与锁定板(4)一起可旋转地连接于基板(2),该施压凸轮(7)具有:突起(7c),用于捕获第一弹簧(8)的一端;以及接合臂(7d),该接合臂(7d)能够与锁定板(4)的一部分接合,以使得锁定板(4)抵抗第一弹簧(8)的力而朝着解锁位置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包括:
保持板(5),该保持板(5)与盖部件(6)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将基板(2)、闩锁板(3)、锁定板(4)和施压凸轮(7)保持在保持板和盖部件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座位是座位靠背,该座位靠背与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底板上的座位垫可枢转地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座位是可枢转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底板上的座位垫。
12.一种用于将交通工具的座位相对于固定在交通工具主体上的撞针锁定的锁定装置,包括:
基板(2),该基板(2)具有用于在其中接收撞针(200)的撞针接收凹口(2a);
闩锁板(3),该闩锁板(3)通过第一轴(3a)与基板(2)可旋转地连接,并具有用于捕获撞针(200)的撞针捕获凹口(3b),闩锁板(3)能在使得撞针捕获凹口(3b)捕获撞针(200)的闩锁位置和使得撞针捕获凹口(3b)释放撞针(200)的开锁位置之间旋转;
锁定板(4),该锁定板(4)通过第二轴(4a)与基板(2)可旋转地连接,并能够在使得闩锁板(3)锁定在闩锁位置的锁定位置和使得闩锁板(3)解锁的解锁位置之间旋转;
盖部件(6),该盖部件(6)具有形成于其上的U形凸缘(6d),该盖部件(6)覆盖基板(2)的一个主要表面,使得U形凸缘(6d)整洁地布置在撞针接收凹口(2a)的周边边缘上;
爪(2d、2d、2e),该爪(2d、2d、2e)由基板(2)提供,所述爪被朝向盖部件(6)下压;
凹口(6f、6f、6g),该凹口(6f、6f、6g)由盖部件(6)提供,用于分别接收所述爪(2d、2d、2e);
止动器,该止动器由凹口(6f、6f、6g)的相应壁提供,用于防止所述爪(2d、2d、2e)与所述凹口(6f、6f、6g)脱开;
开口(2f、2f),该开口(2f、2f)由基板(2)提供;
肋(6h、6h),该肋(6h、6h)由盖部件(6)提供,所述肋分别插入所述开口(2f、2f)中,用于实现基板(2)和盖部件(6)之间的相对定位;
第一弹簧(8),用于偏压闩锁板(3)使之朝着开锁位置转动,该第一弹簧(8)的一端与闩锁板(3)的一部分连接;
第二弹簧(9),用于偏压锁定板(4)使之朝着锁定位置转动;
施压凸轮(7),该施压凸轮(7)通过所述第二轴(4a)与基板(2)可旋转地连接,该施压凸轮(7)具有:突起(7c),用于捕获第一弹簧(8)的另一端;以及接合臂(7d),该接合臂(7d)能够与锁定板(4)的一部分接合,以使得锁定板(4)抵抗第一弹簧(8)的力而朝着解锁位置旋转;以及
保持板(5),该保持板(5)保持第一轴(3a)的一端和第二轴(4a)的一端,该保持板(5)与盖部件(6)可拆卸地连接,同时将基板(2)、闩锁板(3)、锁定板(4)和施压凸轮(7)保持在保持板与盖部件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座位是座位靠背,该座位靠背与安装在交通工具的底板上的座位垫可枢转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锁定装置,其中:座位是可枢转地安装在交通工具底板上的座位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01976 | 2012-04-27 | ||
JP2012101976A JP5883345B2 (ja) | 2012-04-27 | 2012-04-27 | シートの固定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73249A CN103373249A (zh) | 2013-10-30 |
CN103373249B true CN103373249B (zh) | 2015-09-30 |
Family
ID=48326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4925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373249B (zh) | 2012-04-27 | 2013-04-26 | 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94153B2 (zh) |
EP (1) | EP2657068A3 (zh) |
JP (1) | JP5883345B2 (zh) |
CN (1) | CN1033732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346374B2 (en) * | 2011-06-17 | 2016-05-24 | Ts Tech Co., Ltd. | Latching device for vehicles |
DE102013002820B3 (de) * | 2013-02-15 | 2014-05-28 | Johnson Controls Gmbh | Fahrzeugsitz mit Verriegelungseinheit |
DE102013211332B4 (de) * | 2013-06-18 | 2024-02-15 |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 Fahrzeugsitz mit Verriegelungseinheit |
DE102014200012B4 (de) * | 2013-09-10 | 2025-02-06 | Keiper Seating Mechanisms Co., Ltd. | Verriegelungseinheit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und Fahrzeugsitz |
JP6364794B2 (ja) * | 2014-01-31 | 2018-08-01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ロック装置 |
JP6123718B2 (ja) * | 2014-03-25 | 2017-05-10 | 株式会社アンセイ |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
JP2016027968A (ja) * | 2014-07-08 | 2016-02-25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
DE102015004282A1 (de) * | 2015-04-08 | 2016-10-13 | Kiekert Aktiengesellschaft | Kraftfahrzeugtürschloss |
WO2017009336A1 (en) * | 2015-07-14 | 2017-01-19 | Kiekert Ag | Lock for a vehicle seat back |
US9914369B2 (en) * | 2015-09-29 | 2018-03-13 | Faurecia Automotive Seating, Llc | Vehicle seat with hook and cam latching mechanism |
JP6613829B2 (ja) * | 2015-11-09 | 2019-12-0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
JP6687221B2 (ja) * | 2017-05-30 | 2020-04-22 |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 シートロック装置 |
CN111670133B (zh) * | 2018-01-29 | 2023-07-14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锁止装置及交通工具用座椅 |
CZ308266B6 (cs) * | 2019-01-22 | 2020-04-01 | Brano A.S. | Ovládací mechanismus západky zámku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7515A (zh) * | 2006-01-23 | 2007-08-01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车座锁 |
CN101624025A (zh) * | 2008-07-08 | 2010-01-13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中的闩锁装置 |
CN101652268A (zh) * | 2007-03-30 | 2010-02-17 |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车座的锁 |
CN102224035A (zh) * | 2008-10-17 | 2011-10-19 | 约翰逊控股公司 | 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单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692710B2 (ja) * | 1988-10-01 | 1994-11-16 |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 自動車トランク扉のロック装置 |
JP3609217B2 (ja) * | 1996-09-30 | 2005-01-12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ロック装置 |
JP4456339B2 (ja) * | 2003-06-09 | 2010-04-28 | 株式会社大井製作所 | 車両用フードラッチ装置 |
JP2005132316A (ja) * | 2003-10-31 | 2005-05-26 | T S Tec Kk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DE102004002358B3 (de) * | 2004-01-15 | 2005-05-19 | Keiper Gmbh & Co. Kg |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US7434862B2 (en) * | 2005-10-11 | 2008-10-14 | Bae Industries, Inc. | Combination front and rear floor latch assembly for selective forward tumbling and removal of a rear row vehicle seat |
EP1810875B1 (en) * | 2006-01-23 | 2011-06-22 | Mitsui Kinzoku ACT Corporation | Vehicle seat lock |
JP4973297B2 (ja) * | 2007-04-19 | 2012-07-11 |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 ロック装置 |
JP5056387B2 (ja) * | 2007-12-07 | 2012-10-24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
JP5637881B2 (ja) * | 2011-01-31 | 2014-12-10 |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 シートの固定装置 |
JP5614332B2 (ja) * | 2011-02-28 | 2014-10-29 |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
-
2012
- 2012-04-27 JP JP2012101976A patent/JP5883345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11 EP EP13163374.5A patent/EP2657068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3-04-26 US US13/871,124 patent/US889415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04-26 CN CN201310149257.9A patent/CN10337324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7515A (zh) * | 2006-01-23 | 2007-08-01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车座锁 |
CN101652268A (zh) * | 2007-03-30 | 2010-02-17 | 凯波有限责任两合公司 | 用于车座的锁 |
CN101624025A (zh) * | 2008-07-08 | 2010-01-13 |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 车辆中的闩锁装置 |
CN102224035A (zh) * | 2008-10-17 | 2011-10-19 | 约翰逊控股公司 | 用于车辆座椅的锁定单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285429A1 (en) | 2013-10-31 |
US8894153B2 (en) | 2014-11-25 |
EP2657068A3 (en) | 2017-11-29 |
EP2657068A2 (en) | 2013-10-30 |
CN103373249A (zh) | 2013-10-30 |
JP5883345B2 (ja) | 2016-03-15 |
JP2013226992A (ja) | 2013-11-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73249B (zh) | 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 | |
CN103373257A (zh) | 交通工具座位的锁定装置 | |
EP1889745B1 (en) | Lock device | |
JP4176120B2 (ja) |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 |
KR100231678B1 (ko) | 신축가능한 자동차시트의 록장치 | |
US7475929B2 (en) | Lid open-close apparatus | |
US6733078B1 (en) | Two-position latch apparatus | |
CN101135211B (zh) | 用在机动车辆中的锁装置 | |
US6951355B2 (en) | Door lock system for vehicle | |
US6575506B2 (en) | Door lock system for vehicle | |
JP4862615B2 (ja) | ロック装置 | |
JP2006248330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 |
JP4142325B2 (ja) | ロック装置 | |
US11214990B2 (en) | Handle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US7758122B2 (en) | Locking device | |
WO2013035605A1 (ja) | 車両用ドアのロック装置 | |
JP3353678B2 (ja) |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2000213220A (ja) | 車載用収納箱 | |
JPH0111900Y2 (zh) | ||
EP1163131A1 (en) | Load floor latch | |
WO2000050715A1 (en) | Self-locking console latch | |
JP2018188870A (ja) | 車両用ロック装置 | |
JP3383277B2 (ja) | パチンコ機の錠装置 | |
JP4118995B2 (ja) | ドアロック装置 | |
JPH0732801Y2 (ja) | ファスナーの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1229 Address after: Shizuoka Patentee after: TF Meta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Shizuoka Patentee before: Fuji Kiko Co., 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