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58848A - 稳定杆衬套附接组件 - Google Patents
稳定杆衬套附接组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58848A CN103358848A CN2013101202913A CN201310120291A CN103358848A CN 103358848 A CN103358848 A CN 103358848A CN 2013101202913 A CN2013101202913 A CN 2013101202913A CN 201310120291 A CN201310120291 A CN 201310120291A CN 103358848 A CN103358848 A CN 1033588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board
- outside
- lining
- attachment assembly
- holding me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60G21/055—Stabiliser bars
- B60G21/0551—Mounting mean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2/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spring, damper or actuator
- B60G2202/10—Type of spring
- B60G2202/13—Torsion spring
- B60G2202/135—Stabiliser bar and/or tub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10—Mounting of suspension elements
- B60G2204/12—Mounting of springs or dampers
- B60G2204/122—Mounting of torsion springs
- B60G2204/1222—Middle mounts of stabiliser on vehicle body or chass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4/00—Indexing codes related to suspensions per se or to auxiliary parts
- B60G2204/40—Auxiliary suspension parts; Adjustment of suspensions
- B60G2204/41—Elastic mounts, e.g. bush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稳定杆的衬套附接组件。安装结构包括衬套、固定夹组件和固定夹座,固定架座可配置用于将固定夹组件和衬套联接到车架。固定夹组件可包括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衬套可布置在形成在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之间的腔室内。衬套也可限定配置用于接收车辆稳定杆的中心孔洞。相应的外侧预压和内侧保持部件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平面凸片或其他类似的保持结构,配置用于彼此接合来形成压缩组件,该压缩组件施加并且保持压缩载荷在衬套上。
Description
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2年4月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621,773的权益,其在此以引用的方式以其全文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用于车辆稳定杆的衬套附接组件。
背景技术
在车辆沿曲线运动过程中,惯性使车辆的质量继续沿着直线,偏离曲线的方向,造成车身倾斜。该倾斜或重量的重新分布使压缩力施加到最远离曲线中心的控制臂(即外控制臂),并且延展力施加到最靠近曲线中心的控制臂(即内控制臂)。
稳定杆或防倾杆连接内和外控制臂。在车辆倾斜过程中,稳定杆由于施加到内控制杆的拉伸力而经历向上运动,并且由于施加到外控制臂的压缩力而经历向下运动,产生轴向旋转。稳定杆的存在减小车架的旋转或倾斜运动。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用于将稳定杆附接到车辆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衬套、固定夹组件和固定夹座。
衬套限定配置用于接收车辆稳定杆的中心孔。稳定杆可固定在中心孔中,以形成稳定杆组件。
固定夹组件可包括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其可配置用于卡扣安装或以其他方式机械地彼此接合,以形成压缩组件。外侧预压部件可为拱形,并且可包括面向外的表面、面向里的表面和多个外侧预压端部。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平面凸片或其他类似的第一保持结构,配置用于接合内侧保持部件。
内侧保持部件可以矩形、拱形或其他类似的部分封闭形状形成,并且可包括第一内侧保持表面、第二内侧保持表面和多个内侧保持端部。相应的内侧保持端部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平面凸片或其他类似的第二保持结构,其配置用于接合外侧预压部件。
外侧预压部件能够围绕衬套和内侧保持部件固定,允许相应的内侧保持部件和外侧预压部件中的每一个的第一和第二保持结构中彼此卡扣安装或以其他方式机械接合,形成两部件压缩组件。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围绕衬套的接合产生所需量的压缩力,以将稳定杆和衬套牢固地保持在位。
固定夹座可包括第一凸缘构件和第二凸缘构件,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构件中的每一个包括接收端和连接器端。连接器端与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一起形成曲线接合部,用于附接或固定到车架。内侧保持部件可围绕第一和第二凸缘构件的接收端安装。相应的内侧保持部件和外侧预压部件中的每一个可通过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固定到固定夹座。
当接合附图理解时,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从用于实现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中的一个的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固定夹组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固定夹组件的分解侧正视图。
图3是固定夹组件的分解前正视图。
图4是衬套的透视图。
图5是互连的固定夹组件的透视图。
图6是固定夹组件和衬套的侧正视图。
图7是围绕衬套和稳定杆安装的互连固定夹组件的立体视图。
图8是围绕衬套和稳定杆安装的互连固定夹组件的侧正视图。
图9是围绕固定夹座固定并且与固定夹座互连的互连固定夹组件的透视图。
图10是显示固定到车架的稳定杆的衬套附接组件的装配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例如“上下”、“下方”、“向下”、“向上”、“顶部”、“底部”等用于附图描述,并且不表示对本发明的限制。
参照附图,其中,整个视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对应于相似或类似的部件,用于将稳定杆500附接到车辆的安装结构100大体显示在图9中。安装结构100通常包括固定夹组件101、衬套150和固定夹座103。
参照图1-3,固定夹组件101包括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相应的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中的每一个可由传统的材料形成,例如钢、镀锌材料等,并且可阳极化处理或涂覆来防护腐蚀。
外侧预压部件110可包括中部114和多个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部114可为拱形,或可以其他类似的部分封闭的形状配置。外侧预压部件可具有面向外的表面111和面向里的表面113。凸外侧预压稳定狭槽124可从面向外的表面111向外延伸。
外侧预压部件110的中部114向外张开,并且终止于多个外侧预压端部116,118。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的每一个可包括配置用于接合内侧保持部件112的平面凸片或其他类似的第一保持结构120,121。第一保持结构120,121可从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的每一个水平向外延伸。另外,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的每一个水平向外延伸。另外,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的每一个限定至少一个孔洞122,孔洞配置为用于接收螺栓或其他类似的紧固结构300。为了易于装配,能够固定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的焊接螺母或其他固定结构301可被围绕至少一个孔洞122中的每一个固定。
内侧保持部件112可为拱形,或以另外类似的部分封闭的结构配置。内侧保持部件112可配置成与外侧预压部件110连接,并且可固定到相应的外侧预压缩端部116,118之间。内侧保持部件112也可包括第一内侧保持表面131、第二内侧保持表面132、中段133、第一侧段134和第二侧段135。相应的第一和第二侧段134,135中的每一个终止于多个内侧保持端部136,137中的一个处。
多个内侧保持端部136,137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平面凸片或至少一个其他类似的第二保持结构138,140。至少一个第二保持结构138,140可配置用于接合至少一个第一保持结构120,121。至少一个第二保持结构138,140可从内侧保持端部136,137中的每一个向下延伸,并且垂直于内侧保持端部136,137中的每一个。
第一侧段134和第二侧段135每一个分别限定至少一个孔洞139,用于与由外侧预压端部116,118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122对准。该至少一个孔洞139可配置用于接收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
至少一个凸内侧保持稳定脊141可从第一内侧保持表面131向上延伸,并且沿着内侧保持部件112的中段133延伸。另外,凹内侧保持稳定狭槽142可延伸到第二内侧保持表面132中,并且从第二内侧保持表面132向下延伸。
参照图4,显示了稳定杆衬套150。稳定杆衬套150可由例如橡胶等弹性材料或密度选择成阻止热分解并且防止不适当机械变形且同时保持稳定杆500和固定夹组件101之间的固定和卡扣配合的任何其他材料形成。衬套可包括第一衬套表面154和第二衬套表面153,以及至少两个相对的衬套面155。至少一个凹槽161可由至少两个相对的衬套面155中的每一个限定。
至少一个凸第一衬套稳定脊156可从第一衬套表面154向上延伸。至少一个凸第二衬套稳定脊(未示出)可从第二衬套表面153向下延伸。
衬套150可限定配置用于接收车辆稳定杆500的中心孔洞151。中心孔洞151可限定内径158,其提供内衬套表面159。衬套150可在第一衬套表面154和第二衬套表面159之间限定至少一个开口或切口160。
该至少一个开口或切口160可配置用于在装配过程中易于插入车辆稳定杆500。在一种结构中,稳定杆500可强制地通过开口或切口160插入衬套150的内径158中,使稳定杆500固定在几乎接触整个内衬套表面159的内径158内。车辆稳定杆500可通过粘合或其他固定工艺固定到中心孔洞151的内衬套表面159。
参照图5-8,显示了其中固定夹组件101的部件和衬套150互锁的一种结构。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可接合来形成固定夹组件101。在互锁布置中,固定夹组件101在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之间限定腔室。在该结构中,衬套150布置在形成在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之间的腔室中。至少一个凸第二衬套稳定脊(未示出)可与至少一个凹内侧保持稳定狭槽142互连。至少一个凸第一衬套稳定脊156可与至少一个凸外侧预压稳定狭槽124互连。
在一种结构的互锁布置中,外侧预压部件110的平面凸片或其他第一保持结构120,121可接合内侧保持部件112的平面凸片或其他第二保持结构138,140,形成互锁或其他机械接合,这在外侧预压部件110的面向里的表面113和第一内侧保持表面131之间的衬套150上提供压缩力。平面凸片120,121,138,140或其他第一和第二保持结构的机械接合将相应的第一和第二衬套稳定脊156(未示出)固定在内侧保持稳定狭槽142和外侧预压稳定狭槽124内。
而且,在一种结构的互锁布置中,外侧预压部件110的至少一个孔洞122和内侧保持部件112的至少一个孔洞139与焊接螺母或其他固定结构301对准,并且可配置用于接收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
在互锁布置中,固定夹组件101、衬套150和稳定杆500的组合可互锁在一起,以形成图7中所示的稳定杆固定夹组件400。
参照图9和10,固定夹座显示在103处。固定夹座103可由传统材料形成,例如钢或其他镀锌材料等,并且可被阳极化处理或涂覆来防护腐蚀。固定夹座103可包括第一凸缘构件170和第二凸缘构件171,每一个具有接收端172(未示出)和连接器端174,175、内凸缘表面176和外凸缘表面177。连接器端174,175与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178一起形成曲线接合部182。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178可通过焊接或其他类似的固定工艺固定到车架。第一凸缘构件170和第二凸缘构件171每一个分别靠近接收端172(未示出)限定至少一个孔洞179,180。第一凸缘构件170和第二凸缘构件171的至少一个孔洞179,180的每一个分别可配置用于接收可将稳定杆固定夹组件400固定到固定夹座103的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第一凸缘构件170的该至少一个孔洞179可与第二凸缘构件171的该至少一个孔洞180通过套管181互连。
在图9中所示的一种结构中,稳定杆固定夹组件400可围绕固定夹座103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构件170,171安装。第二内侧保持表面132可设置成与各自的外凸缘表面177中的每一个接触。由多个外侧预压端部116,118中的每一个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122可与由内侧保持部件112的第一侧段134和第二侧段135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139对准。外侧预压部件110和内侧保持部件112的至少一个孔洞122,139可与由固定夹座103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构件170和171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179,180对准。
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能够将稳定固定夹组件400紧固到固定夹座103,并且可配置成水平地延伸通过对准的孔洞122,139,179,180,并且通过套管181。螺栓或其他紧固结构300可通过焊接螺母或其他固定结构301固定在套管181内。
在该结构中,如图10中所示,稳定杆固定夹组件101的垂直外形允许稳定杆500避免与其他垂直部件的可能的干涉,并且通过使用水平取向的紧固结构300,保留前端组装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和图或附图用于支持和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虽然已经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最佳模式和其他实施例中的一些,但是存在用于实施限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的本发明的多种替代涉及和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稳定杆的衬套附接组件,包括:
固定夹组件,包括:
外侧预压部件,具有至少两个外侧预压端部,外侧预压端部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保持结构,和
内侧保持部件,具有至少两个内侧保持端部,内侧保持端部中的每一个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保持结构,内侧保持部件与外侧预压部件联接,并且固定在相应的外侧预压端部之间,内侧保持部件和外侧预压部件在其之间限定腔室;
环形衬套,布置在形成在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之间的腔室中,环形衬套具有与外侧预压部件接触的第一衬套表面,与内侧保持部件接触的第二衬套表面,和至少两个相对的衬套面,环形衬套限定纵向地在至少两个相对的衬套面之间延伸的中心孔洞;并且
其中,至少一个第一保持结构配置用于接合至少一个第二保持结构,以将环形衬套固定在外侧预压部件和内侧保持部件之间,外侧预压部件施加并且保持压缩载荷在第一衬套表面上,且内侧保持部件施加和保持压缩载荷在第二衬套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外侧预压端部中的每一个和内侧保持端部中的每一个限定至少一个孔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还包括:
固定夹座,包括第一凸缘构件、第二凸缘构件、和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相应的第一凸缘构件和第二凸缘构件中的每一个具有接收端和连接器端,并且限定至少一个孔洞,向外突出的凸缘部分配置用于从相应的第一凸缘构件和第二凸缘构件中的每一个的连接端延伸;
至少一个紧固结构,配置用于将固定夹组件和环形衬套联接到固定夹座,该至少一个紧固结构固定在由外侧预压端部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由内侧保持端部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以及由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凸缘构件中的每一个限定的至少一个孔洞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外侧预压部件具有面向外的表面和面向里的表面,面向外的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凸外侧预压稳定狭槽,该凸外侧预压稳定狭槽从面向外的表面径向向外延伸,并且沿着面向外的表面的长度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内侧保持部件具有第一内侧保持表面和第二内侧保持表面,第二内侧保持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凹内侧保持稳定狭槽,该狭槽从第二内侧保持表面向下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第一内侧保持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凸内侧保持稳定脊,该脊从第一内侧保持表面向外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第一衬套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凸第一衬套稳定脊,该脊从第一衬套表面向外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第二衬套表面限定至少一个凸第二衬套稳定脊,该脊从第二衬套表面向外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外侧预压稳定狭槽配置用于接收第一衬套稳定脊,该脊从第一衬套表面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衬套附接组件,其中,还包括组合的车辆稳定杆,其中中心孔洞限定内衬套表面,环形衬套限定第一衬套表面和内衬套表面之间的开口,用于接纳车辆稳定杆,其中车辆稳定杆结合到内衬套表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261621773P | 2012-04-09 | 2012-04-09 | |
US61/621,773 | 2012-04-09 | ||
US13/550,655 | 2012-07-17 | ||
US13/550,655 US8505940B1 (en) | 2012-04-09 | 2012-07-17 | Stabilizer bar bushing attachment assembly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58848A true CN103358848A (zh) | 2013-10-23 |
CN103358848B CN103358848B (zh) | 2016-06-01 |
Family
ID=48916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120291.3A Active CN103358848B (zh) | 2012-04-09 | 2013-04-09 | 稳定杆衬套附接组件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05940B1 (zh) |
CN (1) | CN103358848B (zh) |
DE (1) | DE102013205852B4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0783A (zh) * | 2019-01-03 | 2020-07-10 | 波音公司 | 可调节夹具系统和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074715B2 (en) * | 2013-03-15 | 2015-07-07 | Zsi, Inc. | Cushion insert for a tubing clamp and method of replacement |
JP5638656B2 (ja) * | 2013-04-19 | 2014-12-10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スタビライザ用ブッシュ |
JP5832043B2 (ja) * | 2014-03-28 | 2015-12-16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左右の車輪をサブフレームモジュールにより車体に取り付ける車両 |
JP6176196B2 (ja) * | 2014-07-02 | 2017-08-09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スタビライザバー支持装置 |
DE102014217839A1 (de) * | 2014-09-05 | 2016-03-10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tabilisatorlager für ein zweispuriges Fahrzeug |
US9931902B2 (en) * | 2015-04-16 | 2018-04-03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tabilizer bushing and stabilizer-bar mounting device |
JP6347226B2 (ja) | 2015-04-16 | 2018-06-27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スタビライザバー取付装置、スタビライザバー取付用ブラケット |
GB2539695B (en) * | 2015-06-25 | 2019-12-18 | Ford Global Tech Llc | A bush and clamp assembly |
JP6746304B2 (ja) | 2015-12-02 | 2020-08-26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スタビライザ装置 |
KR101766111B1 (ko) * | 2016-01-19 | 2017-08-07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내부 구성요소의 회전이 가능한 부시와 이를 구비한 스태빌라이저 바 어셈블리 |
JP6754311B2 (ja) * | 2017-02-28 | 2020-09-09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
DE102017205811A1 (de) * | 2017-04-05 | 2018-10-11 | Audi Ag | Drehstabstabilisator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
FR3069898B1 (fr) * | 2017-08-02 | 2019-12-27 | Sogefi Suspensions | Palier pour barre stabilisatrice muni d'une contreplaque |
JP6948964B2 (ja) * | 2018-02-26 | 2021-10-13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接着用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および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付スタビライザバー |
US10661628B2 (en) * | 2018-06-15 | 2020-05-26 | Honda Motor Co., Ltd. |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a stabilizer bar to a vehicle |
DE102019202306B4 (de) * | 2019-02-20 | 2024-07-04 | Thyssenkrupp Ag | Stabilisatorschelle, Stabilisator-Stabilisatorschellen-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Stabilisatorschelle |
DE102019113484B4 (de) * | 2019-05-21 | 2024-07-11 | Muhr Und Bender Kg | Schelle zum Lagern eines Stabilisators |
US11577569B2 (en) * | 2020-11-04 | 2023-02-14 | The Pullman Company | Bushing snubber bracket |
DE102021127936A1 (de) | 2021-10-27 | 2023-04-27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Stabilisatorschelle zur Anbindung eines Fahrzeugstabilisators an einem Fahrzeugaufbau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10262A (ja) * | 2002-12-19 | 2004-07-2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スタビライザバーの弾性支持装置 |
US20060125202A1 (en) * | 2004-12-10 | 2006-06-15 | Sung-Dae Kim | Mounting structure of stabilizer bar in vehicle |
KR100610115B1 (ko) * | 2004-10-29 | 2006-08-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스태빌라이저바 장착구조 |
JP2007261538A (ja) * | 2006-03-29 | 2007-10-11 | Tokai Rubber Ind Ltd |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
CN201165186Y (zh) * | 2007-12-27 | 2008-12-1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稳定杆安装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61714A (en) | 1950-08-12 | 1956-09-04 | Chrysler Corp | Mounting device |
US3992036A (en) * | 1975-07-07 | 1976-11-16 | Ford Motor Company | Independent front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JPH1035239A (ja) | 1996-07-24 | 1998-02-10 | Mitsubishi Motors Corp | スタビライザ支持構造 |
US7114712B2 (en) | 1999-09-29 | 2006-10-03 | The Pullman Company | Non-slip rate-plated sta-bar bushing |
FR2806035B1 (fr) | 2000-03-08 | 2002-06-14 |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barre anti-devers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a la caisse de celui-ci |
US6513801B1 (en) * | 2002-07-24 | 2003-02-04 | The Pullman Company | Hinged/split reinforced clam shell bushing |
US6845994B2 (en) * | 2002-10-16 | 2005-01-25 |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 Gripped bushing system with alternating radial stiffness |
US7594670B2 (en) * | 2005-03-21 | 2009-09-29 | Honda Motor Co., Ltd. | Vehicle suspension system and method |
US7448636B2 (en) * | 2005-10-14 | 2008-11-11 | American Axle & Manufacturing, Inc. | Stabilizer bar |
SE0600953L (sv) * | 2006-04-28 | 2007-06-12 | Volvo Lastvagnar Ab | Krängningshämmarstag för ett fordon |
KR100872292B1 (ko) * | 2006-06-27 | 2008-12-05 | 대원강업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스태빌라이저 바의 마운팅 장치 |
JP5386591B2 (ja) * | 2010-01-29 | 2014-01-15 |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
JP2011168102A (ja) | 2010-02-16 | 2011-09-01 | Nhk Spring Co Ltd | スタビライザ用ブシュ及び車両スタビライザ |
-
2012
- 2012-07-17 US US13/550,655 patent/US8505940B1/en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4-03 DE DE102013205852.7A patent/DE102013205852B4/de active Active
- 2013-04-09 CN CN201310120291.3A patent/CN10335884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10262A (ja) * | 2002-12-19 | 2004-07-29 | Tokai Rubber Ind Ltd | スタビライザバーの弾性支持装置 |
KR100610115B1 (ko) * | 2004-10-29 | 2006-08-09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자동차의 스태빌라이저바 장착구조 |
US20060125202A1 (en) * | 2004-12-10 | 2006-06-15 | Sung-Dae Kim | Mounting structure of stabilizer bar in vehicle |
JP2007261538A (ja) * | 2006-03-29 | 2007-10-11 | Tokai Rubber Ind Ltd | スタビライザブッシュ |
CN201165186Y (zh) * | 2007-12-27 | 2008-12-17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稳定杆安装组件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90783A (zh) * | 2019-01-03 | 2020-07-10 | 波音公司 | 可调节夹具系统和方法 |
US11719363B2 (en) | 2019-01-03 | 2023-08-08 | The Boeing Company | Adjustable clamp system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3205852B4 (de) | 2021-08-26 |
DE102013205852A1 (de) | 2013-10-10 |
CN103358848B (zh) | 2016-06-01 |
US8505940B1 (en) | 2013-08-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8848A (zh) | 稳定杆衬套附接组件 | |
US10442262B2 (en) | Hybrid arm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
CN102844205B (zh) | 具有横向弹簧片的车轮悬挂 | |
KR20090052051A (ko) | 차량용 롤 로드 마운팅 장치 | |
US6354627B1 (en) | Construction for suspension system mounting portions of body of vehicle | |
US8474990B2 (en) | Vehicle inside mirror device employing ball clamps | |
CN107848352B (zh) | 用于车辆的v形支柱的衬套销、支架和安装组件 | |
CN204688213U (zh) | 一种发动机前悬置横梁总成 | |
US20180154718A1 (en) | Hybrid lower arm | |
KR20200079030A (ko) | 차량 현가장치를 구성하는 컨트롤 암 및 상기 컨트롤 암의 제조 방법 | |
CN106573518A (zh) | 弹簧承载臂 | |
US7699327B2 (en) | Wheel suspension | |
CN208585321U (zh) | 减震支架 | |
KR20160129201A (ko) | 바퀴 이탈 구조를 가지는 로워암 | |
EP2437950B1 (en) | A support means, a device for attaching a first vehicle member to a second vehicle member and a 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 | |
CN210502142U (zh) | 用于车辆的悬架装置 | |
CN201580437U (zh) | 一种车架下兜梁 | |
CN106585711B (zh) | 油壶固定结构 | |
KR20190143268A (ko) | 차량용 스트럿 타워 브레이스 바 | |
KR102726948B1 (ko) | 스프링패드 일체형 구조를 갖는 하이브리드 리어로어암 | |
CN202782544U (zh) | 重型车用推力杆连接支架 | |
CN220763985U (zh) | 一种全地形车抗震滑轨 | |
CN214728044U (zh) |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底盘后稳定杆安装结构 | |
CN210000041U (zh) | 悬架控制臂总成及车辆 | |
CN209667204U (zh) | 一种横梁结构及前副车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