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52331B - 临时固定功能优异的面搭扣件 - Google Patents
临时固定功能优异的面搭扣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52331B CN103052331B CN201180036540.XA CN201180036540A CN103052331B CN 103052331 B CN103052331 B CN 103052331B CN 201180036540 A CN201180036540 A CN 201180036540A CN 103052331 B CN103052331 B CN 10305233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nap
- fit element
- surface fastener
- fastener part
- forming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03—Fastener constructions
- A44B18/0015—Male or hook e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8/00—Fasteners of the touch-and-close type; Making such fasteners
- A44B18/0046—Fasteners made integrally of plastics
- A44B18/0061—Male or hook elements
- A44B18/0065—Male or hook elements of a mushroom typ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4/00—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 Y10T24/2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 Y10T24/2767—Buckles, buttons, clasps, etc. including readily dissociable fastener having numerous, protruding, unitary filaments randomly interlocking with, and simultaneously moving towards, mating structure [e.g., hook-loop type fastener] having several, repeating, interlocking formations along length of filamen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7—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 Y10T29/49948—Multipart cooperating fastener [e.g., bolt and nut]
- Y10T29/4995—Nonthread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947—Assembling or joining by applying separate fastener
- Y10T29/49948—Multipart cooperating fastener [e.g., bolt and nut]
- Y10T29/49952—At least one part is nonmetallic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Snap Fasteners, And Hook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塑料基板的表面立设多个阳型卡合元件的面搭扣件,该阳型卡合元件具有从该塑料基板立起的主干部和从该主干部向侧方突出的卡合用突起,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相对于自基板的卡合元件的高度(H)的比(D/H)为0.35~0.75,并且该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25~45%,是对仅是重合就会产生卡合而定位非常困难的面搭扣件特别地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进行改良而在对位时几乎不产生卡合且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高卡合力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临时固定功能优异的面搭扣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即便以较轻的力将阳型面搭扣件和阴型面搭扣件的搭扣件面重合也不易产生卡合而以较强的力重叠时才开始产生较高的卡合力的阳型面搭扣件、以及该阳型面搭扣件与适宜的阴型面搭扣件的组合。
背景技术
以往一来,作为向物体的表面安装对象物的一个方式而采用下述方法:在物体和对象物的某一方的表面固定具有钩状卡合元件的阳型面搭扣件,并且在另一方的表面上固定具有套圈状卡合元件的阴型面搭扣件,然后将两方的面搭扣件重合而令两方的卡合元件卡合,从而向物体的表面固定对象物。
阳型面搭扣件大体上具有下述的两种类型:在由编织物构成的基布的表面上立设多个由单丝构成的钩状或者蘑菇状的卡合元件的阳型织面搭扣件、和在塑料基板上立设多个由塑料构成的主干部并且该主干部的尖端部为蘑菇状及箭头状及钩状的形状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本发明涉及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
作为这样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代表例,公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面搭扣件、或者将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简单地比例扩大而成的面搭扣件。
作为将这样的面搭扣件向表面进行安装时的作业,进行首先向物体的表面固定一方的面搭扣件、然后向对象物的表面固定另一方的面搭扣件的方法,但是在固定面搭扣件之前,为了确认对象物是否正确地被安装于既定的位置,称为临时固定或者对位,将固定(或者临时固定)了面搭扣件的对象物向该物体的面搭扣件接近而进行对位。
但是,在以往的面搭扣件,特别是将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比例扩大的卡合元件时,仅仅是为了对位而令两方的面搭扣件接触就会产生不需要的卡合,有时无法进行正确的对位。在产生这样的不需要的卡合时,需要令面搭扣件的不需要的卡合脱离,反复进行对位作业。另一方面,在为了避免产生不需要的卡合而省略令两方的面搭扣件接近而进行面搭扣件的对位的作业而将面搭扣件直接牢固地安装于物体及对象物的表面的适当的部位时(所谓的正式固定时),有时产生两方的面搭扣件的位置错位及从对象物的既定的安装位置的错位,从而对象物的安装位置与既定位置不同而成为不良状况。而且,在为了纠正不良而令卡合解除时,有时会发生对象物损坏的情况。
进而,特别地在对象物为较大形状时,例如为房屋的顶板材料及壁材、或者汽车中的顶板材料及行李舱的壁面材料等时,反复进行解除不需要的卡合并进行再次对位的作业需要很多的劳动力及工时,进而,在以一定速度行进的生产线中,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安装顶板材料等的作业,此时,产生停止制造线的需要,正确并且迅速地进行定位变得非常重要。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需要尽量在对位时仅仅令两面搭扣件重叠并不能产生牢固的卡合,为此,考虑了例如降低钩状卡合元件及套圈状卡合元件的元件密度、减小钩状卡合元件的头部(蘑菇的笠部分及箭头部分)的形状而令其与套圈状卡合元件不易卡合的方法等,但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则虽然能够令正确地定位时的卡合发生降低,但同时,在正式固定后卡合力也低,无法得到期望的卡合力。
另外,在令钩状卡合元件和套圈状卡合元件混合形成在同一面的所谓钩、套圈混在型织面搭扣件中,与本发明的目的同样地,关于减轻临时固定时的卡合并在正式固定后实现牢固的卡合力的构造,公知专利文献2,但该公知文献所记载的技术是钩、套圈混在型的织面搭扣件的改良,并不能够适用于阳型成形面搭扣件。
此外,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一种成形面搭扣件,将由柱状部和载置于该柱状部的尖端的膨头部构成的卡合元件多个地立设于基材部的至少一面,其中,在成形面搭扣件的基材部及卡合元件的膨头部或者柱状部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微小的突起列、槽列以及/或者台阶列,改良表面的光泽。
但是,对于减轻临时固定时的卡合并在正式固定后实现牢固的卡合力的成形面搭扣件的构造并没有记载。
进而,在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一种具有弹性的可挠性的聚合体树脂的单体钩搭扣件,包含具有大致平行的上部主面和下部主面的基底薄膜层,从上述基底的上述上部主面突出有每1平方厘米至少50个的分离的钩部材,上述钩部材具有距上述上部主面不满1000μm的高度,分别具有附加在上述基底的一端的主干部分、和上述主干部分的与上述基底侧相反侧的端部的头部,至少头部在大致平行于上述衬垫的表面的第1方向上具有50~200μm的厚度。
但是,对于减轻临时固定时的卡合并且在正式固定后实现牢固的卡合力的成形面搭扣件的构造并没有记载。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59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1258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平6-3450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表2005-51497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这样地仅仅是简单地重合就产生卡合而定位非常困难的面搭扣件、特别地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进行改良而在临时固定时(即对位时)不产生牢固的卡合,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高卡合力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与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成对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以及将这些组合的固定方法。
本发明对上述课题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用下述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能够解决该课题而完成了本申请的发明,所述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为在塑料基板的表面立设多个阳型卡合元件的面搭扣件,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与卡合元件自基板的高度(H)的比(D/H)为0.35~0.75,并且该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25%~45%。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的〔1〕~〔8〕。
〔1〕一种成形面搭扣件,是在塑料基板的表面上立设多个阳型卡合元件的面搭扣件,其特征在于,该阳型卡合元件具有从该塑料基板立起的主干部和从该主干部向侧方突出的卡合用突起,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与卡合元件自基板的高度(H)的比(D/H)为0.35~0.75,并且该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25%~45%
〔2〕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卡合元件在比卡合用突起靠上方具有向从基板远离的方向突出的附着防止用突起。
〔3〕如〔2〕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D/H)的比为0.45~0.65。
〔4〕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卡合元件的厚度(W)是卡合元件高度(H)的0.15~0.6倍。
〔5〕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复丝构成的套圈。
〔6〕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复丝构成的套圈,借助树脂将构成套圈的复丝收敛。
〔7〕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单丝构成的套圈。
〔8〕一种固定方法,在向顶板基材固定顶板材料时,向基材与顶板材料的某一方固定〔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并向另一方安装能够与该成形面搭扣件卡合的面搭扣件,通过令两者卡合而向顶板基材固定顶板材料。
〔9〕一种固定方法,在向壁基材固定装饰板时,在基材与装饰板的某一方固定〔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并向另一方安装能够与该成形面搭扣件卡合的面搭扣件,通过令两者卡合而向壁基材固定装饰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适宜的一例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适宜的卡合元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适宜的卡合元件的他的适宜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4是构成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适宜的卡合元件的另一适宜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5是构成以往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的一例的立体图。
图6是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一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规定的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的图。
图7是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其他一例的俯视图,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规定的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的图。
图8是为了制造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而使用的挤出用喷嘴的适宜的一例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B…基板、E…阳型卡合元件、S…主干部、T…卡合用突起、M…附着防止用突起、H…卡合元件自基板的高度、D…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下端部的长度、W…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V…卡合用突起的突出长度、Y…卡合元件列方向、X…卡合元件的切缝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适宜的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优选例,举出图1那样的阳型面搭扣件,作为构成其的卡合元件举出图2所示的卡合元件。在图中,B为面搭扣件的基板,E为阳型卡合元件,阳型卡合元件(E)大致垂直地立设在基板(B)上。而且,阳型卡合元件(E)具有从基板立起的主干部(S)和在其上部从主干部向侧方突出的卡合用突起(T),而且,在图1以及图2的阳型卡合元件(E)的情况下,在主干部的尖端部具有附着防止用突起(M)。
另外,在阳型卡合元件(E)中,有时将卡合用突起(T)以及比该突起的根部靠上的主干部分与上述附着防止用突起合起来称作卡合元件的头部。
因而,阳型卡合元件换言之能够由在侧方不具有卡合用突起的主干部和存在于比该主干部靠上方的头部构成。
通常,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中,多个这样的卡合元件沿纵方向(图1及图2所示的Y方向)隔开一定间隔地成为列地排列(即在不存在卡合用突起的面方向中成为列地排列),这样的列在横方向(图1及图2中所示的X方向)中也平行地存在。
基板(B)以及阳型卡合元件(E)都由塑料构成,基板(B)和阳型卡合元件(E)也可以由分别的树脂形成,但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通常由相同的树脂构成。
关于使用的树脂不进行特别地限定,能够举出用于通常的成形的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类树脂、尼龙6及尼龙66等的尼龙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乳酸等的聚酯类树脂、聚氯乙烯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丙烯基类树脂等,除此以外,也可以是聚酯类的弹性体树脂及聚烯烃类、聚苯乙烯类及聚氨酯类等的弹性体树脂,也可以是这些的共聚合体。此外,树脂也可以单独地使用,或者也可以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
其中,优选具有纤维形成性以及延伸性的树脂,作为其具体例能够举出聚乙烯、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类、尼龙类、聚酯类。此外,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情况下,阳型卡合元件的头部不易倾斜且卡合的套圈状卡合元件不易脱离,所以如果强行地剥离则存在容易将套圈状卡合元件切断的倾向,为了防止这一点,优选由弹性体树脂成形阳型成形面搭扣件。
如后所述,本发明的卡合元件中,从卡合元件(E)的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T)的下端部的长度(D)相对于卡合元件的高度(H)的比例(D/H)为0.35~0.75与与以往的相比非常高是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很大的特征点之一。
阳型卡合元件(E)具有主干部(S)和从该主干部向侧方突出的卡合用突起(T),通常优选卡合用突起(T)从主干部向两侧方向对象突出。主干部(S)通常从基板(B)直立。而且,卡合用突起(T)为了提高卡合力而与基板平行地、或者如图1~4所示地向与平行相比尖端部向基板侧下降的方向突出。
在本发明中,作为最重要一点为,自卡合元件(E)的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T)的下端部的长度(D)相对于卡合元件的高度(H)的比例(D/H)如上所述地为0.35~0.75而非常高。以往一般地公知的成形面搭扣件具有图5所示的阳型卡合元件形状,以往的卡合元件时,从其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的下端部的长度的比例(D/H)大致为0.15~0.25的范围。如果考虑这一点,则本发明的成形面搭扣件可以说卡合元件形状非常独特。
另外,在卡合元件的高度非常低的成形面搭扣件时,如果减小(D/H)的值则卡合用突起必然变薄,从而卡合用突起会容易地就弯曲,无法得到必要的卡合力,所以也存在(D/H)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中的情况,但是当为卡合元件的高度(H)超过1.2mm的卡合元件时,采用大致0.20~0.30的范围。
关于该(D/H),专利文献3的图2所记载的卡合元件如果从附图计算则(D/H)为0.7,但对于本发明所规定的基板覆盖率没有任何记载。因而,如果具有以往一般的成形搭扣件的基板覆盖率,则如后所述为15~22%,所以无法得到临时固定时(即对位时)不产生牢固的卡合而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高卡合力的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专利文献4的成形钩搭扣件如果从该文献所记载的实施例的表1记载的带刺套圈(相当于D)和钩高度(相当于H)求得(D/H),则比较例1为0.38,实施例1为0.52,实施例2为0.56,实施例6为0.40,包含满足由本发明规定的(D/H)的范围的情况。但是,对于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的要件即基板覆盖率,如果从表1的钩宽、钩厚度、钩个数、钩列计算,则最大的是比较例1的14.6%,不满足本发明所规定的基板覆盖率25~45%的范围。因而不能得到在临时固定时(即对位时)不产生牢固的卡合而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高卡合力的本发明的效果。
图2是构成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的适宜的一例,在该图的卡合元件中,为了提高该(D/H)的值,在卡合元件的顶部设置有附着防止用突起(M)。在图2的卡合元件中在卡合元件的顶部设置附着防止用突起(M),但当然附着防止用突起不一定必须设置在卡合元件的顶部,也可以从卡合用突起部分(T)向从基板远离的方向突出。进而,附着防止用突起无需一定一个卡合元件有1个,也可以存在多个。
此外,附着防止用突起无需一定相对于基板面垂直,只要向从基板远离的方向突出即可。进而,附着防止用突起优选在各卡合元件上存在1个以上,但也可以是在卡合元件的卡合突起方向上相邻的2~3个卡合元件上有1个的比例。
此外,图3是构成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的其他适宜的一例,在该图的卡合元件中,为了提高该D/H的值,并不是设置附着防止用突起,而是令卡合元件的头部非常厚。如果与图5的以往的一般的形状的相比,则能够理解图3的卡合元件的头部非常厚这一点。
作为附着防止用突起的高度或者卡合元件的头部的厚度,为上述(D/H)变为0.35~0.75的范围的值。即,在头部上设置附着防止用突起、或者加大头部的厚度以使(D/H)为0.35~0.75的值即可。在(D/H)的值不满0.35时,在对位时容易卡合,无法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相反在超过0.75时,即便在正式固定后也影响牢固的卡合,无法得到期望的卡合力。优选为0.40~0.70的范围,更优选为0.45~0.65的范围。
在设置附着防止用突起时,如果附着防止用突起的尖端部尖,则面搭扣件的手触感变差,所以优选附着防止用突起如图1及图2所示以在头部上带有圆角的形状存在。另外,附着防止用突起优选由与主干部及头部相同的树脂构成。
此外,图4所示的阳型卡合元件也是本申请发明的适宜的一例,但该卡合元件的情况下,卡合用突起向主干部的两侧方各突出2根。当这样地卡合用突起在上下方向上存在多根时,对于本发明中所说的自卡合元件(E)的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T)的下端部的长度(D),以位于最上部的卡合用突起为对象。
在本发明中,作为重要的一点,如上所述地举出自卡合元件(E)的最顶部到卡合用突起(T)的下端部的长度(D)相对于主干部的高度(H)的比例(D/H),但作为与该(D/H)的比例同样地重要的一点举出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该值在25~45%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非常重要。以往,如果考虑一般公知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情况下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15~22%,则由本发明规定的值可以说非常高。在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不满25%时,在对位时产生卡合而无法实现本发明的目。另一方面,如果超过45%,则即便在正式固定后也影响牢固的卡合的产生,无法得到期望的卡合力。优选为27~42%的范围,更优选为28~40%的范围。
而且,在本发明中,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需要(D/H)的值和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的两方都为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内,在某一方偏离了本发明所规定的范围时,无法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另外,本发明中所说的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是从上部看阳型卡合元件的头部的面积相对于立设阳型卡合元件的基板部分的面积的比例,具体而言,对连续地存在阳型卡合元件的部分从上面以光学显微镜拍摄照片,从该照片围出存在50个的阳型卡合元件的任意的基板部,求出该围出的部分的面积(s1)、存在于该部分的50个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头部的上面的面积的合计(s2),算出[(s2)/(s1)]×100从而得到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
图6以及图7是对连续地存在卡合元件的部分从上面用光学显微镜拍摄的照片的示意图,在该图中,S表示主干部,T表示卡合用突起,B表示基板。此外,该图的X方向以及Y方向与图1~图4的X方向、Y方向一致。如图6及图7所示,在将卡合元件规则良好地立设在基板上时,如该图所示,绘出令一个卡合元件的端部为边并令相邻的卡合元件的端部为边的四边形(图6及7中用单点划线表示的四边形),求得一个卡合元件的从上部看的卡合元件的面积(S+2T)占该面积的比例,从而求得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图6以及图7的情况下,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30.3%。
此外,在本发明中,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和在该突起方向(即图中所示的X方向)上邻接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的间隔为0.6~2.5mm的范围是适当的,在比0.6mm小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此外,在比2.5mm宽时,难以实现上述的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
此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卡合元件的高度(H),优选为1.2~3.0mm的高度,在高度不满1.2mm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此外,在超过3.0mm时,钩变得容易倾倒,在较轻的力作用下就容易钩挂于套圈状卡合元件而不优选。更优选为1.5~2.7mm的范围,更优选为1.6~2.6mm的范围。
进而,在本发明中卡合用突起优选从主干部突出0.2~0.8mm。即,在图2所示的卡合元件中,V优选为0.2~0.8mm。在突起比0.2mm低时,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此外,在超过0.8mm时,卡合变强,在剥离时元件及套圈会破损。更优选为0.3~0.6mm。而且,卡合用突起通常由与主干部相同的树脂构成。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图中所示的W)为卡合元件的高度(H)的0.15~0.6倍的范围。在不满0.15倍时,卡合元件的强度变低而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此外在超过0.6倍时,与套圈状卡合元件的卡合变得困难,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更优选为0.18~0.5倍的范围。
进而,作为卡合元件的主干部的粗细,出于与上述卡合元件厚度(W)相同的理由,优选在平行于基板的面中的截面积为0.09~0.4mm2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中,作为基板(B)的厚度没有特别地限定,但0.15~0.8mm的范围是适宜的。此外,作为卡合元件密度,优选20~50个/cm2的范围,特别地更优选为30~40个/cm2。
接着,详细说明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制造方法。
首先,从具有与图1所示的具有附着防止用突起M、卡合突起T的阳型卡合元件E以及面搭扣件基板B对应的形状的狭缝的图8所示的喷嘴熔融挤出热可塑性树脂并冷却,成形具有多个列条的带状物,所述多个列条具有在基板表面相对于基板直立且在长度方向上连续的蘑菇状卡合元件截面。图8所示的B为形成基板的线状狭缝,而且E为形成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元件用狭缝。在使用图8这样的狭缝时,得到下述带状物:在基板表面上直立且具有附着防止用突起的阳型卡合元件用列条以等间隔具有6根。作为列条的根数,优选为延伸后的带宽每1cm为5~15根。此外,作为带宽优选为20~50mm。
接着,在存在于得到的带状物的表面的卡合元件用列条上,沿横切该列条长度方向(Y方向)的方向,优选垂直的方向,以小间隔从该列条的尖端直到安装根部附近形成切缝。作为切缝的间隔适宜为0.2~0.6mm,特别地适宜为0.3~0.5mm的范围。接着,令带状物沿长度方向延伸。作为延伸倍率,采用延伸后的带状物的长度为原来的带状物长度的1.3~3.5倍的程度。借助该延伸,在列条上形成的切缝变宽,列条变为独立的多个阳型卡合元件的列。另外,在将切缝以垂直于列条长度方向的方向形成时为图6,沿倾斜方向形成时为图7。在本发明中,切缝沿垂直于列条长度方向的方向、或者沿倾斜方向的任一方向形成都可以。
另外,为了如本发明中规定的那样提高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相对于自基板的卡合元件的高度(H)的比(D/H)的值,加大图8所示的卡合元件用狭缝(E)的头部分的厚度,或者如图8所示地在主干部上设置与附着防止用突起对应的切去部(M)即可。此外,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高是必须的,为了提高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通过令图8所示的喷嘴的卡合元件用狭缝的头部分的T向两翼较大地伸出、此外通过令相邻的卡合元件用狭缝的间隔较小,进而通过降低延伸倍率等而能够实现。
上述的说明是针对通过将树脂从狭缝挤出并在卡合元件用列条上形成切缝然后延伸的方法来制造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情况的说明,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并不限定于该制造方法,例如也能够以下述方法等制造:令熔融树脂液在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主干部用孔的金属面上流动,树脂流入主干部用孔并在金属面上形成树脂液层然后令其冷却,然后从金属面剥离树脂片材,制造在基板树脂片材的表面具有多个直立的主干部的树脂板,而且,仅将主干部尖端进一步压接于具有附着防止用突起部用凹陷的加热金属板而令其熔融,将主干部形成为蘑菇形状,并且蘑菇尖端部成形为附着防止用突起部、或者将蘑菇的伞部分加厚。
这样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仅仅由于重合就产生卡合而对位非常困难的以往的面搭扣件、特别地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进行改良、在对位时几乎不产生牢固的卡合,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高卡合力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为了更加好地实现这样的效果,优选也致力于对于与这样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的改良。
例如,作为阴型面搭扣件如果使用(1)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复丝构成的套圈、将构成套圈的复丝由树脂收敛的阴型面搭扣件、或者使用(2)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单丝构成的套圈的阴型面搭扣件,则能够更好地实现上述本发明的效果。
如果说明这样的阴型面搭扣件,则作为这样的阴型面搭扣件,使用以编织物为基板的所谓编织面搭扣件。成对的阳型面搭扣件为成形面搭扣件,相对于此,优选与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为编织面搭扣件。
通常,编织面搭扣件中,作为阴型部件的套圈状卡合元件编织面搭扣件在作为织物及编物的基板的基布上织入或者编入成为套圈状卡合元件的复丝。作为使用的复丝,使用将10~50分特的丝以5~15根扎成束而成的线在兼具对位的容易度和正式固定后的高卡合力这一点上是优选的。此外,在为由复丝构成的套圈状卡合元件时,有时套圈状卡合元件将大半的丝集束而形成束(套圈)而成,但一部分的丝从束脱离而以单独或者2~3根集中的状态从套圈状卡合元件突出而形成套圈。这样的从通常的套圈突出的套圈有时在对位时仅是与阳型成形面搭扣件重合就会产生卡合。
因此,从更容易对位的观点出发,研究怎样防止一部分的丝从构成套圈的复丝的束分离,其结果,发现只要使用上述(1)及(2)那样的阴型面搭扣件就能够解决。
首先,如果说明上述(1)的阴型面搭扣件,则举出使用由树脂集束固定构成套圈的复丝而成的套圈、或者在形成套圈后的复丝上涂敷树脂而防止一部分的丝从复丝分离的方法。
作为使用的树脂,优选相对于复丝具有粘接性的树脂,例如,作为代表例可以举出以聚氨酯为代表的弹性体树脂、乙烯乙酸酯类树脂、尼龙类树脂、丙烯基类树脂、橡胶类树脂等。树脂以溶液或者乳剂的状态涂敷于复丝、或者套圈状卡合元件。作为涂敷的树脂量,相对于复丝为5~15重量%是适当的。涂敷后干燥从而约束构成复丝的各个丝,不易产生构成复丝的丝从复丝分离而形成从套圈突出的套圈的问题。
除了这样的在复丝上涂敷树脂的方法外,作为形成套圈状元件的线,也可以代替以往一般地使用的复丝而举出使用单丝线的方法。该方法时,作为使用的单丝线,优选直径为0.04~0.12mm。
作为构成复丝及单丝线的树脂,举出从作为用于基板(B)以及阳型卡合元件(E)的树脂而上述的树脂选择的、具有延伸性的纤维形成性的树脂。特别地,作为构成单丝的树脂,可以举出通常的合成纤维用树脂、例如聚乙烯及聚丙烯等的聚烯烃类树脂、尼龙6、尼龙66等的尼龙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聚对苯二甲酸丁酯,聚乳酸等的聚酯类树脂等。
作为这样的套圈状阴型面搭扣件的制造方法,使用与以往一般用于编织面搭扣件的制造的方法相同的方法。作为这样的套圈状阴型面搭扣件的套圈状卡合元件密度,一般为30~150个/cm2。
作为圈套元件自面搭扣件基布的高度优选为1~2mm。
另外,以往的一般的阴型面搭扣件(即构成套圈状卡合元件的复丝没有借助树脂等被收敛的阴型搭扣件)只要与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组合使用,与以往一般地使用的阳型面搭扣件和阴型面搭扣件的组合相比,对位的容易度和正式固定后的高卡合力相当优异,所以作为与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并用的套圈状阴型面搭扣件,使用以往一般地使用的套圈状阴型面搭扣件。此外,从更加容易对位的观点出发,作为优选组合,是使用上述那样的利用树脂将由复丝构成套圈结束的、或者作为套圈元件使用单丝的套圈状阴型面搭扣件。
以上,根据本发明,在临时固定时(即对位时)不产生牢固的卡合,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牢固的卡合。其结果,面搭扣件安装时的对位变得容易,而且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不比以往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逊色的卡合力。特别地,如果使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和阴型面搭扣件的组合,则能够更高效地实现上述效果。
特别地,在汽车的生产时,在以一定速度行进的生产线中,在向汽车的顶板基材固定顶板材料的作业及向汽车的行李舱固定行李舱用表面材料的作业中,如果固定的位置错误,则必须进行先剥离卡合再再次固定的作业,因此,需要进行生产线上产生混乱、生产线速度降低等的应对,但如果使用本发明的成形用面搭扣件,由于对位变得容易,所以能够减少位置错位的产生。
此外,在房屋等的内装工程中,如果对顶板材料及壁材使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则能够防止位置错位,能够减少作业工序及防止将产生了位置错位的顶板材料及壁材取下时的顶板材料及壁材的损伤,特别地在安装的对象物为较大形状时,使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效果非常大。
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作为将大面积的对象物固定于既定的位置时的固定机构是非常优异的,例如在面积为0.1m2以上、特别地在0.2m2的片材、或者板状物为安装对象物时特别地发挥优异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借助粘合剂及粘接剂或者借助热粘及缝制、装订等而安装于对象物及背面、或者基材表面,另一方面,阴型织面搭扣件同样地借助粘合剂及粘接剂、或者借助热粘及缝制、装订而安装于对象物的背面及基材表面。
实施例
以下,借助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
另外,在实施例中,卡合力基于JISL3416所记载的方法测定。
本发明者等观测对位时通常发生的按压,发现为约100g/cm左右,鉴于该事实,将以按压100g/cm按压阳型面搭扣件的卡合面和阴型面搭扣件的卡合面时产生的卡合力作为对位时的卡合力。此外,作为正式固定时的卡合力,将以按压500g/cm按压阳型面搭扣件的卡合面和阴型面搭扣件的卡合面时产生的卡合力作为正式固定时的卡合力。
另外,作为阴型面搭扣件,在没有特别地否定时,使用在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制的阴型面搭扣件(B2790Y:套圈线由265分特/7丝的聚酯复丝构成。)的套圈元件上将聚氨酯类树脂相对于该复丝以10重量%涂敷而将套圈元件收敛而成的、套圈元件密度为40个/cm2的阴型面搭扣件。
实施例1
使用图8所示的喷嘴挤出聚酯树脂并冷却,成形具有多个沿长度方向连续的列条的带状物,所述多个列条具有蘑菇状卡合元件截面。该列条的根数为10根,带状物的宽度为35mm。而且,在该列条上,沿垂直于该列条长度方向的方向,以0.5mm间隔从该列条的尖端直到安装根部附近形成切缝。接着,将带状物沿长度方向延伸2.2倍。得到的阳型卡合元件如图1及图2所示,在头部分上具有附着防止用突起(M)。
另外,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高度(H)为2.5mm,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为1.3mm,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和沿该突起方向(即图2所示的X方向)相邻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的间隔为1.0mm,卡合用突起的突出长度(V)为0.6mm,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图2中表示的W)为0.5mm,卡合元件的主干部的粗细度为0.3mm2,基板(B)的厚度为0.2mm,卡合元件密度为31个/cm2。
将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贴装于塑料板,另一方面,作为与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卡合的阴型面搭扣件,使用将上述的套圈面搭扣件[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制的阴型面搭扣件(B2790Y)]的套圈元件以聚氨酯树脂收敛而成的阴型面搭扣件。而且,令两面搭扣件重合,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各自的剥离强度。其结果,按压100g/cm时,不产生卡合,在500g/cm时得到600g/cm的剥离强度。确认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在定位时不卡合且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将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利用粘合剂安装在汽车的顶板用内装材的背面,另一方面在车体的顶板部的铁板上利用粘合剂安装阴型织面搭扣件,而且为了对位而令两者重合但并不产生卡合,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而且,在确定了最佳位置而按压顶板用内装材后,能够以充分的卡合力将两者固定。
实施例2
利用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延伸倍率变更为1.5倍而此外相同的方法来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高度(H)为2.5mm,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为1.3mm,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和沿该突起方向(即图1及图2所示的X方向)相邻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的间隔为1.8mm,卡合用突起的突出长度(V)为0.6mm,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图2中示出的W)为0.5mm,卡合元件的主干部的粗细为0.3mm2,基板(B)的厚度为0.25mm,卡合元件密度为40个/cm2。
令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卡合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的阴型织面搭扣件。然后,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卡合力(剥离强度)。其结果如表1所示。该实施例时也与实施例1同样,确认在定位时不卡合,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比较例1
利用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延伸倍率变更为1.2倍此外相同的方法来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高度(H)为2.5mm,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为1.3mm,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和沿该突起方向(即图1及图2所示的X方向)相邻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的间隔为2.0mm,卡合用突起的突出长度(V)为0.6mm,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图2中示出的W)为0.5mm,卡合元件的主干部的粗细为0.3mm2,基板(B)的厚度为0.3mm,卡合元件密度为45个/cm2。
令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卡合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阴型织面搭扣件。然后,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卡合力(剥离强度)。结果如表1所示。
其结果,确认不仅在定位时,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也不产生牢固的卡合。
比较例2
利用在上述实施例1中将延伸倍率变更为3.3倍此外相同的方法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高度(H)为2.5mm,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为1.3mm,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和沿该突起方向(即图1及图2所示的X方向)相邻的阳型卡合元件的卡合用突起的间隔为0.8mm,卡合用突起的突出长度(V)为0.6mm,阳型卡合元件的厚度(图2示出的W)为0.5mm,卡合元件的主干部的粗细为0.3mm2,基板(B)的厚度为0.15mm,卡合元件密度为20个/cm2。
令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卡合于与实施例1同样的阴型织面搭扣件。然后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卡合力(剥离强度)。结果如表1所示。其结果,确认即便在定位时也会产生牢固的卡合。
[表1]
实施例3~4、比较例3~4
借助使用将在实施例1中相当于图8的M的部分的高度进行各种变更的喷嘴此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而且,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利用树脂约束了套圈元件的阴型织面搭扣件而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卡合力(剥离强度)。结果如表2所示。
实施例3~4都确认在定位时几乎不产生卡合,另一方面在通常的令其产生卡合的按压下充分地产生卡合。
比较例3~4时,借助使用不具有相当于图8的M的部分的图5所示的成为通常形状的钩的喷嘴此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而且,对于这些比较例3~4,与实施例1同样地,使用利用树脂约束了套圈元件的阴型织面搭扣件而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卡合力(剥离强度)。结果如表2所示。
比较例3时,在定位时不产生卡合,但在正式固定后也无法得到充分的卡合力。此外,比较例4时,在定位时就产生强力的卡合,正确的定位作业变得困难。
[表2]
实施例5
使用在实施例1中没有相当于M的部分,取代其将相当于头部的部分加厚而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的卡合元件的D/H的值为0.37的喷嘴,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阳型成形面搭扣件。而且,使用该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与实施例1同样地令其与阴型织面搭扣件卡合,测定卡合力,在按压100g/cm时不产生卡合,在500g/cm时得到620g/cm的剥离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而且,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确认在定位时不卡合,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实施例6
进行在实施例1中卡合的阴型织面搭扣件使用将197分特的聚酯单丝形成套圈元件而套圈元件密度为120个/cm2的阴型面搭扣件此外与实施例1相同的卡合。其结果,按压100g/cm时不产生卡合,在500g/cm时得到400g/cm的剥离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而且,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确认在定位时不卡合而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实施例7
使用实施例5中得到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作为与其卡合的阴型面搭扣件使用将套圈面搭扣件[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制的阴型面搭扣件(产品编号ニューエコマジックB-2790Y)]的38分特的丝7根扎束而成的复丝所构成的套圈元件,此外进行与实施例1相同的卡合。而且,重合两面搭扣件而测定按压100g/cm时和按压500g/cm时的各自的剥离强度。其结果,按压100g/cm时不产生卡合,在500g/cm时得到320g/cm的剥离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确认在定位时不卡合,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将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利用粘合剂安装在汽车的顶板用内装材的背面,另一方面,在车体的顶板部的铁板上利用粘合剂安装阴型织面搭扣件,而且为了对位而将两者重合但不产生卡合,能够容易地进行对位,而且,在决定了最佳位置而按压顶板用内装材后,能够以充分的卡合力将两者固定。
实施例8
此外,同样地,作为卡合的阴型织面搭扣件,使用不将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制的阴型面搭扣件(B2790Y:套圈线由265分特/7丝的聚酯复丝构成。)的构成套圈元件的复丝以树脂收敛的阴型织面搭扣件,在令其与实施例1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卡合后,按压100g/cm时得到20g/cm的剥离强度,而且500g/cm时得到700g/cm的剥离强度。结果如表3所示。
该阳型成形面搭扣件确认在定位时会卡合但几乎是不会成为问题的程度,且在正式固定后的通常的按压下产生牢固的卡合。
[表3]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或者该面搭扣件和上述的阴型织面搭扣件的组合在临时固定时(对位时)不产生牢固的卡合且在正式固定后能够得到牢固的卡合,所以能够适宜地利用于以往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所使用的领域,例如壁材、地板材料、顶板材料等的固定部领域。
本发明的向基材固定对象物的方法特别地能够适宜地用作向汽车的顶板基材固定作为内装材的顶板材料时、及向行李舱固定形成用成形材。
进而,本发明的向基材固定对象物的方法为下述固定方法,如果在房屋等的内装工程中对顶板材料及壁材使用本发明的阳型成形面搭扣件,则能够防止位置错位,能够实现作业工序的减少及将产生了位置错位的顶板材料及壁材取下时的顶板材料及壁材的损伤的防止,特别地在安装的对象物为较大形状时能够作为有效的固定方法进行利用。
Claims (9)
1.一种成形面搭扣件,是在塑料基板的表面上立设多个阳型卡合元件且与阴型面搭扣件卡合的面搭扣件,其特征在于,该阳型卡合元件具有从该塑料基板立起的主干部和从该主干部向侧方突出的卡合用突起,自卡合元件的最顶部到该突起下端部的长度(D)与卡合元件自基板的高度(H)的比(D/H)为0.35~0.75,并且该卡合元件的基板覆盖率为25%~45%,卡合元件自基板的高度(H)为1.2~3.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其特征在于,
卡合元件在比卡合用突起靠上方具有向从基板远离的方向突出的附着防止用突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其特征在于,
(D/H)的比为0.45~0.6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其特征在于,
卡合元件的厚度(W)是卡合元件高度(H)的0.15~0.6倍。
5.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复丝构成的套圈。
6.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复丝构成的套圈,借助树脂将构成套圈的复丝收敛。
7.一种阴型面搭扣件,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搭扣件成对地使用的阴型面搭扣件,该阴型面搭扣件在基板的表面具有由单丝构成的套圈。
8.一种固定方法,在向顶板基材固定顶板材料时,向基材与顶板材料的某一方固定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并向另一方安装能够与该成形面搭扣件卡合的面搭扣件,通过令两者卡合而向顶板基材固定顶板材料。
9.一种固定方法,在向壁基材固定装饰板时,在基材与装饰板的某一方固定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面搭扣件,并向另一方安装能够与该成形面搭扣件卡合的面搭扣件,通过令两者卡合而向壁基材固定装饰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67938 | 2010-07-27 | ||
JP2010-167938 | 2010-07-27 | ||
PCT/JP2011/065816 WO2012014667A1 (ja) | 2010-07-27 | 2011-07-11 | 仮止め機能に優れた面ファスナー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52331A CN103052331A (zh) | 2013-04-17 |
CN103052331B true CN103052331B (zh) | 2016-02-17 |
Family
ID=45529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36540.XA Active CN103052331B (zh) | 2010-07-27 | 2011-07-11 | 临时固定功能优异的面搭扣件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402448B2 (zh) |
EP (1) | EP2599401B1 (zh) |
JP (2) | JP6078340B2 (zh) |
KR (1) | KR101858768B1 (zh) |
CN (1) | CN103052331B (zh) |
WO (1) | WO201201466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84722B2 (en) | 2009-01-20 | 2014-07-22 | Gerald ROCHA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ook fasteners |
FR2945413B1 (fr) * | 2009-05-15 | 2011-05-06 | Aplix Sa | Element d'accrochage pour former la partie male d'un auto-agrippant |
EP3123891B1 (en) | 2010-07-16 | 2018-03-07 | Gerald Rocha | Dimensionally flexible touch fastener strip |
EP3085262B1 (en) | 2011-12-14 | 2018-01-31 |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 Loop surface fastener having excellent positioning function |
JP6004368B2 (ja) * | 2012-03-30 | 2016-10-05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両面ファスナーおよび同ファスナーを用いた結束用ベルト |
JP6192283B2 (ja) | 2012-10-11 | 2017-09-06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ファスナ部材 |
US9282790B2 (en) * | 2014-03-31 | 2016-03-15 | Gerald ROCHA | Deployable touch fastener |
US10159313B2 (en) | 2014-03-31 | 2018-12-25 | Gerald F. Rocha | Deployable touch fastener |
JP6517828B2 (ja) * | 2014-09-22 | 2019-05-22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割裂強力低減面ファスナー |
JP6492363B2 (ja) * | 2015-05-25 | 2019-04-03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位置合わせ機能に優れた雄型面ファスナー |
JP6492364B2 (ja) * | 2015-06-11 | 2019-04-03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自動車用内装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7169616A (ja) * | 2016-03-18 | 2017-09-28 |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 面ファスナ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870919B2 (ja) * | 2016-03-31 | 2021-05-12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雄型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天井構造体 |
CN105725378B (zh) * | 2016-04-19 | 2018-06-15 |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热熔钩可降解pla粘扣带及其制造方法 |
JP7017215B2 (ja) * | 2016-12-06 | 2022-02-08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剥離耐久性に優れた成形面ファスナー |
JP2019002422A (ja) * | 2017-06-12 | 2019-01-10 | 清水建設株式会社 | 面ファスナ |
WO2020085280A1 (ja) | 2018-10-22 | 2020-04-30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耐熱性に優れた雄型成形面ファスナー、該雄型成形面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該雄型成形面ファスナーを用いた自動車用内装材の固定方法 |
JP7352624B2 (ja) * | 2019-05-21 | 2023-09-28 | クラレファスニング株式会社 | レーザー溶着性面ファスナー |
EP3973811A4 (en) * | 2019-05-21 | 2023-02-15 | Kuraray Fastening Co., Ltd. | RESIN CAST BODY WITH HOOK AND LOOP ATTACHMENT,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ATTACHING AUTOMOTIVE CEILING MATERIAL TO VEHICLE BODY |
US11192514B2 (en) * | 2019-10-17 | 2021-12-07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Trim attachment system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908A (zh) * | 1997-03-05 | 1998-10-28 | 优尼吉嘉株式会社 | 尼龙搭扣用圈扣部及其制造方法 |
CN1615091A (zh) * | 2002-01-15 | 2005-05-1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热处理的成形挤出钩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708833A (en) * | 1971-03-15 | 1973-01-09 | American Velcro Inc | Separable fastening device |
JPS5237414A (en) | 1975-09-20 | 1977-03-23 | Canon Inc | Magnetic head |
US4894060A (en) | 1988-01-11 | 1990-01-16 |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 Disposable diaper with improved hook fastener portion |
JP2799759B2 (ja) * | 1989-10-19 | 1998-09-21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圧着、剥離型プラスチック製ファスナ、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5199911A (ja) | 1991-11-07 | 1993-08-10 | Dynic Corp | ホモタイプの面ファスナー用雄面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ホモタイプの面ファスナー |
JPH0634503A (ja) | 1992-07-17 | 1994-02-08 | Kawasaki Steel Corp | 磁性粉体の粒度分布測定用試料の調製方法 |
JPH0634503U (ja) * | 1992-10-19 | 1994-05-10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成形面ファスナー |
JPH06133808A (ja) * | 1992-10-23 | 1994-05-17 | Kuraray Co Ltd | 面ファスナー部材 |
JPH08112113A (ja) * | 1994-10-04 | 1996-05-07 |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 対面係合ファスナー部材及びその対面係合ファスナー部材を備えたファスナー |
JP3901315B2 (ja) * | 1997-12-01 | 2007-04-04 | 花王株式会社 | メカニカルホックのオス側シート材 |
JP4108312B2 (ja) | 2001-10-25 | 2008-06-25 | 株式会社クラレ | 係合性に優れた面ファスナー |
US7052636B2 (en) * | 2002-01-15 | 2006-05-30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Heat treated profile extruded hook |
US6687962B2 (en) | 2002-01-16 | 2004-02-10 | Velcro Industries B.V. | Fastener element patterning |
US7048984B2 (en) * | 2003-02-28 | 2006-05-23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Net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
US7067185B2 (en) * | 2003-06-11 | 2006-06-2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Reinforced hook web |
FR2868135B1 (fr) | 2004-03-23 | 2009-11-20 | Aplix Sa | Element de fixation intermediaire |
-
2011
- 2011-07-11 KR KR1020137000976A patent/KR101858768B1/ko active Active
- 2011-07-11 JP JP2012526408A patent/JP60783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7-11 EP EP11812259.7A patent/EP2599401B1/en active Active
- 2011-07-11 WO PCT/JP2011/065816 patent/WO201201466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7-11 US US13/812,369 patent/US9402448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7-11 CN CN201180036540.XA patent/CN103052331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04 JP JP2015238001A patent/JP6167156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6908A (zh) * | 1997-03-05 | 1998-10-28 | 优尼吉嘉株式会社 | 尼龙搭扣用圈扣部及其制造方法 |
CN1615091A (zh) * | 2002-01-15 | 2005-05-11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热处理的成形挤出钩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101858768B1 (ko) | 2018-05-16 |
US9402448B2 (en) | 2016-08-02 |
KR20130091725A (ko) | 2013-08-19 |
CN103052331A (zh) | 2013-04-17 |
EP2599401B1 (en) | 2016-08-31 |
WO2012014667A1 (ja) | 2012-02-02 |
EP2599401A1 (en) | 2013-06-05 |
JP6167156B2 (ja) | 2017-07-19 |
US20130133176A1 (en) | 2013-05-30 |
EP2599401A4 (en) | 2015-08-19 |
JPWO2012014667A1 (ja) | 2013-09-12 |
JP6078340B2 (ja) | 2017-02-08 |
JP2016028794A (ja) | 2016-03-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52331B (zh) | 临时固定功能优异的面搭扣件 | |
JP6562034B2 (ja)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固定構造 | |
JP6006731B2 (ja) | 位置合わせ機能に優れたループ面ファスナー | |
WO2014106896A1 (ja) | 成形面ファスナー及びクッション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3338979B (zh) | 适于织物包裹的车辆内部面板的气囊展开系统 | |
JP6492364B2 (ja) | 自動車用内装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2211551B (zh) | 车辆用内部部件 | |
EP1412225B1 (fr) | Pavillon a tissu a boucles | |
JP2013102100A (ja) | 太陽光発電装置 | |
CN201278875Y (zh) | 可重复粘贴的粘扣组合的母扣件 | |
JP2006200354A (ja) | 網戸用面ファスナー、網戸の製造方法及び網戸 | |
JP2014213003A (ja) | 表皮材で被覆された座席 | |
JP6517828B2 (ja) | 割裂強力低減面ファスナー | |
JP2019007145A (ja) | 防水構造 | |
JP2009112358A (ja) | ズレ防止機能を有するカーペット用不織布バッキング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208519038U (zh) | 一种新型单边卡 | |
CN207831282U (zh) | 滤光条的固定结构 | |
JP3114339U (ja) | 縫着用フック面ファスナーテープおよび縁部にフック面ファスナーテープを縫着したマット | |
JP2004321548A (ja) | プラスチック製ハトメ | |
JP2015056291A (ja) |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 |
JP2010162388A (ja) | 座席表皮材の固定用テープ状係止部材 | |
JPH10299256A (ja) | 迷彩保護シート | |
JP2012005510A (ja) | 雄面ファスナー、面ファスナー及び雄面ファスナー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