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9692B - 杠杆嵌合式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杠杆嵌合式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9692B CN102939692B CN201180029779.4A CN201180029779A CN102939692B CN 102939692 B CN102939692 B CN 102939692B CN 201180029779 A CN201180029779 A CN 201180029779A CN 102939692 B CN102939692 B CN 10293969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nector
- fitting
- lever
- initial
- operation le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77—Pivoting levers actuating linearly camm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其中可以减少用于将包括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时间,并且还可以获得线束的紧凑的连接器部分。通过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3)的嵌合操作杠杆(15)的转动操作嵌合并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3)上的第二连接器(14)通过用副连接器分割体(32)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相接合构成。主连接器分割体(31)具有当主连接器分割体被嵌合到初始嵌合位置时待与嵌合操作杆(15)相接合的杠杆接合部(34)。主连接器分割体(31)通过嵌合操作杠杆(15)的转动操作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并且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具有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一个连接器的杠杆嵌合式连接的改进。
背景技术
图19示出了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传统实例。
专利文献1描述了图19中所示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0,并且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0包括:第一连接器1,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组成的并且嵌合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的第二连接器2,以及可转动地装接到第一连接器1的嵌合操作杠杆3。
第一连接器1具有对应于第二连接器2的各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的多个分割体收纳部分1a、1b、1c。
各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是独立的连接器,并且具有杠杆接合部4a、4b、4c,当连接器分割体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从两侧突出时,该杠杆接合部可以与嵌合操作杠杆相接合。
嵌合操作杠杆3具有连接器引入槽5a、5b、5c,嵌合在第一连接器1的初始嵌合位置处的各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的杠杆接合部4a、4b、4c嵌入所述连接器引入槽。在所述第二连接器2嵌合在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下,嵌合操作杠杆3以预定的方向(参考图19中的箭头A)转动了预定角度的时候,各个嵌合接合部分4a、4b、4c随着嵌合操作杠杆3的转动滑入连接器引入槽5a、5b、5c,从而将各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并且,虽然未示出,但是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具有装接到其上的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嵌合操作杠杆,并且连接器分割体被组合作为单个连接器。并且,根据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具有一体的结构。
根据专利文献1至3中所公开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对于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连接器,选择实际使用的连接器分割体(不使用不必要的连接器分割体),从而可以调整容纳端子的数量。
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JP-A-10-241786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文献JP-A-2000-228247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文献JP-A-2005-166278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根据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0,构成第二连接器2的多个连接器分割体不能被组合,从而应该将它们各自地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
因此,将多个连接器分割体2a、2b、2c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努力。
并且,根据专利文献2或专利文献3中公开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连接器是装接到嵌合操作杠杆的第一连接器。因此,即使当连接器分割体的一部分因为容纳端子的数量优选地小所以拆离时,也留下了嵌合操作杠杆。因此,第一连接器的外观不会有太多改变(减小)。
因此,即使当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第一连接器装接到线束上时,也不可能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部分。
而且,专利文献1至3没有公开或提出在将一个连接器嵌合到另一个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之前防止嵌合操作杠杆的意外转动的技术,以及使得操作者能够简单地确认一个连接器嵌合到了另一个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的技术。
因此,嵌合操作杠杆意外转动,从而可能不能使连接器彼此平稳地嵌合并且连接。而且,在一个连接器到达另一个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之前,操作者可能错误地操作嵌合操作杠杆。
因此,已经做出了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用于将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时间和努力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并且将所述第二连接器装接到线束从而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部分。
解决问题的方法
可以通过下列构造实现上述目的。
(1)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构造成:通过使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合和分离来调整容纳端子的数量,并且该第二连接器嵌合并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嵌合操作杠杆,该嵌合操作杠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在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下,随着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以预定的方向转动了预定的角度,该嵌合操作杠杆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主连接器分割体,该主连接器分割体具有杠杆接合部,当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嵌合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时,该杠杆接合部与所述嵌合操作杠杆接合;并且通过用于使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转动的操作,使该主连接器分割体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以及副连接器分割体,该副连接器分割体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组合,并且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一起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所述完全嵌合位置。
(2)上述(1)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还包括:杠杆接合臂,该杠杆接合臂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临时固定于一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处,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能够与嵌合在所述初始嵌合位置处的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上的所述杠杆接合部相接合,以及接合释放肋,该接合释放肋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当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嵌合到所述初始嵌合位置时,该接合释放肋将所述嵌合操作杠杆利用所述杠杆接合臂的所述临时固定释放,从而使得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能够以预定的方向转动。
(3)在(2)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中,将所述杠杆接合臂设置成使得利用肉眼能够辨别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临时固定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和所述临时固定状态被释放的状态。
根据上述(1)的构造,构成第二连接器的主连接器分割体和副连接器分割体组合,该组合随后能够作为单独的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因此,不需要单独地执行将单独的连接器分割体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繁琐的操作。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将包括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时间和努力。
并且,当将第二连接器装接到线束时,如果线束的芯线的数量小,可以通过例如移除第二连接器的不必要的副连接器分割体以减小外观尺寸。因此,可以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器部分。
根据上述(2)的结构,将第一连接器上的嵌合操作杠杆通过杠杆接合臂临时嵌合到初始嵌合位置直到将第二连接器固定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使得可以防止嵌合操作杠杆意外地转动。因此,不会发生操作者错误地操作嵌合操作杠杆的情况。
当第二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时,通过杠杆接合臂的临时固定被设置于主连接器分割体的杠杆接合部的接合释放肋释放。从而,与主连接器分割体的杠杆接合部接合的嵌合操作杆可以被转动。通过以预定的方向使嵌合操作杆转动预定的角度,可以将主连接器分割体和与主连接器分割体相组合的副连接器分割体从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因此,可以使第二连接器和第一连接器平顺地嵌合和连接。
根据上述(3)结构,因此,通过用肉眼检查杠杆接合臂的状态,操作者能够简单地辨别:嵌合操作杠杆是否处于第二连接器正常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嵌合操作杆的临时固定因此释放的状态,或处于第二连接器嵌合到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尚未完成并且因此嵌合操作杠杆的临时嵌合状态持续的状态。
因此,当将连接器彼此连接时,仅仅通过用肉眼检查杠杆接合臂的状况而无需检查第二连接器的插入状态,操作者就可以容易地检查第二连接器正常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因此可以自由转动嵌合操作杆从而平顺地执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图2是图1中示出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3]图3是图2中示出的第一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4]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C方向看的视图。
[图5]图5是示出了将图1中所示的第二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的透视图。
[图6]图6是图5中示出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图7是从图6中的箭头C方向看的视图。
[图8]图8示出了将图1中示出的第二连接器完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的透视图。
[图9]图9是从图8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看的透视图。
[图10]图10是图8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1]图11是从图10的箭头E方向看的视图。
[图12]图12是示出了图1中的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嵌合连接状态的透视图。
[图13]图13是图12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4]图14是从图13的箭头F方向看的视图。
[图15]图15是示出了图1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只由主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
[图16]图16是示出了图15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之间的连接完成的透视图。
[图17]图17是图16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18]图18是从图17中的箭头G方向看的视图。
[图19]图19是现有技术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优选的说明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中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2中所示的第一连接器的侧视图,并且图4是从图3中的箭头C方向看的视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具有第一连接器13,第二连接器14以及可转动地装接于第一连接器13的嵌合操作杠杆15。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是阳连接器,该阳连接器具有布置并容纳多个阳端子(未示出)的阳端子容纳部分21以及第二连接器14所嵌入到的罩22。罩22具有环绕第二连接器14的外周的框架形状。
第二连接器14是阴连接器,该阴连接器布置并容纳嵌合并连接到容纳在第一连接器13中的阳连接器的阴端子(未示出),并且嵌合到罩22。
第二连接器14可以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和完全嵌合位置。
这里,完全嵌合位置是这样的位置:第二连接器14插入第一连接器13预定的长度,并且完成在各个连接器中的端子的相互嵌合和连接。
与此相对比,初始嵌合位置是这样的位置:第二连接器14插入第一连接器的深度是浅的并且在各个连接器中的端子还没有相互嵌合。因为端子还没有相互嵌合,所以将第二连接器14嵌合到初始嵌合位置的插入操作能够利用小的操作力来完成。
通过使将在稍后描述的嵌合操作杠杆15转动的操作使第二连接器14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4构造成通过使作为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的主连接器分割体31和副连接器分割体32组合和分离来调整容纳端子的数量。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主连接器分割体31具有杠杆接合部34。
设置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的杠杆接合部34是当将第二连接器14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时,接合到嵌合操作杠杆15(将在下面描述)的连接器引入槽41中的突起。杠杆接合部34分别设置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的两侧面上。
图5至图7示出了将第二连接器14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的前面的状态。这样地,在第二连接器14插入到第一连接器13的深度浅并且第二连接器14没有到达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时,杠杆接合部34不接触连接器引入槽41并且因此杠杆接合部34和连接器引入槽41还没有接合。
图8至图11示出了第二连接器14完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当第二连接器14到达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时,如图所示,杠杆接合部34接合到连接器引入槽41的初始端。
当嵌合操作杠杆15在杠杆接合部34接合到连接器引入槽41中的状态下以预定的方向转动了预定的角度时,可以将第二连接器14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如在图1中所示,副连接器分割体32是通过接合结构(未示出)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合的连接器分割体(图15示出其一部分),并且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一起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副连接器分割体32没有设置待与杠杆操作杠杆15相接合的杠杆接合部34,并且在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合的状态下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在其下表面与主连接器31的上表面紧密接触的状态下,副连接器分割体32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合。副连接器32的下表面和主连接器3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器分割体彼此连接并组合的结构。
并且,图15示出了设置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的上表面以便连接并组合副连接器分割体32的接合结构35。
装配操作杆15可转动地安装于设置在第一连接器13的两侧面上的枢轴部24。如图8至图11所示,在第二连接器14嵌合在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位置的状态下,当装配操作杆以预定的方向(图10中的箭头X1的方向)围绕枢轴部24转动预定的角度时,装配操作杆15通过连接器引入槽41将第二连接器14从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装配操作杆15设置有杠杆接合臂51,并且第二连接器14的主连接器分割体设置有接合释放肋36。
如图2和图7所示,杠杆接合臂51一体地形成在嵌合操作杠杆15的侧壁15a上,从而使其顶端51a在第一连接器13的罩22的前端面22a的前面突出。如图2所示,通过使形成在顶端51a的内侧处的阶部52与罩22的前端面22a相接合,杠杆接合臂51将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器13的装配操作杆15临时固定在初始位置。
这里,初始位置是这样的位置: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上的杠杆接合部34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在嵌合操作杆15上的连接器引入槽41的初始端41a可以彼此接合。
并且,临时嵌合意味着固定嵌合操作杠杆15使其不能以图1和图6中的箭头X2的方向围绕作为转动中心的枢轴部24转动(使固定操作杠杆固定)。
接合释放肋36一体地形成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的两侧表面上。并且,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器13的罩22形成有切口部分26,接合释放肋36可以插过该切口部分。
当主连接器分割体31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时,如图2所示,将接合释放肋插入切口部分26中。然后,接合释放肋36向外推动杠杆接合臂51的顶端51a,从而使阶部52和前端表面22a之间的接合脱离。由于接合释放肋36使阶部52和前端表面22a之间的接合脱离,所以嵌合操作杠杆15通过杠杆接合臂51的临时固定被释放,使得嵌合操作杆15能够以预定的方向(图10中的箭头X1的方向)转动。
在该说明性实施例中,如图1所述,杠杆接合臂51设置在嵌合操作杆15的外表面的露出位置,使得操作者可以容易地用肉眼看到该杠杆接合臂。并且,将切口部分26和接合释放肋36的设置位置设定成对应于杠杆接合臂51的设置位置。
如从图5和图8中清楚地可见,当顶端51a的位置通过接合释放肋36的压力移位时,杠杆接合臂51的外观随着尖端51a的变形而改变。
也就是,将杠杆接合臂51设置在嵌合操作杆15上,使得操作者可以肉眼辨别杠杆接合臂被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从而在初始位置临时固定嵌合操作杠杆15的状态,以及与第一连接器13接合的状态被释放从而释放临时固定状态。
并且,如图8至图11中所示,当嵌合操作杠杆15从嵌合操作杠杆15的临时固定状态被释放的状态以图10的箭头X1的方向转动了预定角度的时候,随着嵌合操作杆15的转动,连接器引入槽41将杠杆接合部34拉动至连接器引入槽41的端子侧。这样,如图12至图14所示,将第二连接器14移动到第一连接器13的完全嵌合位置,使得完成了连接器的相互嵌合和连接。
图15是示出了图1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的第二连接器14只由主连接器分割体13组成的构造的分解透视图。并且,图16是示出了图15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的第一连接器13和第二连接器14之间的连接完成的透视图,图17是图16中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的侧视图并且图18是从图17中的箭头G方向看的视图。
根据该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主连接器分割体31设置有接合到嵌合操作杆15的连接器引入槽41中的杠杆接合部34和用于释放嵌合操作杆15的临时固定状态的接合释放肋36。
因此,当待连接到第二连接器14的线束的芯线数量小,例如,可以移除副连接器分割体32,并且可以使用仅由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成的第二连接器14。甚至在这种情况下,也不会产生关于连接器的相互连接的问题。
并且,待连接于线束的连接器仅由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成,使得可以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器部分,从而使线束变小变轻,并且改进线束布线。
根据上述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构成第二连接器14的主连接器分割体31和副连接器分割体32相组合,随后该第二连接器14能够作为单独的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因此,不需要执行繁琐的操作将单独的连接器分割体单独地嵌合到第一连接器。
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将由主连接器分割体31和副连接器分割体32组成的第二连接器14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3的时间和努力。
并且,在将第二连接器14装接到线束上时,如果线束的芯线数量少,例如,如图15所示,可以通过移除第二连接器14的不必要的副连接器分割体32来减小连接器的外观尺寸。因此,可以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器部分。
并且,根据上述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11具有杠杆接合臂51和接合释放肋36。杠杆接合臂51将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一连接器13的嵌合操作杆15临时固定在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嵌合操作杠杆可以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上的杠杆接合部34在初始嵌合位置相接合。并且,接合释放肋36形成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上,并且在主连接器分割体31嵌入到初始嵌合位置时通过杠杆接合臂51释放嵌入操作杠杆15的临时固定状态。
因此,将第一连接器13上的嵌合操作杆15通过杠杆接合臂51临时固定在初始位置,直到将第二连接器14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从而防止嵌合操作杠杆意外地转动。因此,不会发生操作者错误地操作嵌合操作杠杆15的情况。
当第二连接器14被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时,通过杠杆接合臂41的临时固定被设置在第二连接器14的主连接器分割体上的接合释放肋36释放。因此,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的杠杆接合部34接合的嵌合操作杆15可以转动。通过以预定的方向使嵌合操作杠杆15转动预定的角度,可以将主连接器分割体31和与主连接器分割体31组合的副连接器分割体32从第一连接器的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因此,可以平顺地嵌合并且连接第二连接器14和第一连接器13。
并且,根据上述说明性实施例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设置杠杆接合臂51,使得可以利用肉眼辨别嵌合操作杆15被临时固定在初始位置的状态以及临时固定状态被释放的状态。
因此,通过用肉眼检查杠杆接合臂51的状态,操作者能够简单地辨别:嵌合操作杠杆15是否处于第二连接器14正常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嵌合操作杆15的临时固定因此释放的状态,或处于第二连接器14嵌合到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尚未完成并且因此嵌合操作杠杆15的临时嵌合状态持续的状态。
因此,当将连接器彼此连接时,仅仅通过用肉眼检查杠杆接合臂51的状况而无需检查第二连接器14的插入状态,操作者就可以容易地检查第二连接器14正常嵌合到第一连接器13的初始嵌合位置,并且因此可以自由转动嵌合操作杆从而平顺地执行操作。
并且,本发明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不限于上述说明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做出适当的修改和改进。例如,在上述说明性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由主连接器分割体和副连接器分割体两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然而,通过使用多个副连接器分割体,第二连接器可以由三个以上连接器分割体组成。
虽然已经参考具体的说明性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只要能实现目的,在上述说明性实施例中例示出的形状、尺寸、形式、数量、布置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且不限于上述说明性实施例。
本申请基于2010年6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0-137276,该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此处。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主连接器分割体和构成第二连接器的副连接器分割体相组合,随后这可以将该组合作为单一的连接器嵌合到第一连接器。因此,不需要执行将单独的连接器分割体单独嵌合到第一连接器的繁琐的操作。因此,可以减少用于将由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成的第二连接器连接到第一连接器的时间和努力。
并且,当将第二连接器装接到线束时,如果线束的芯线的数量小,例如,可以通过移除第二连接器的不必要的副连接器分割体以减小外观尺寸。因此,可以获得线束的紧凑连接器部分。
Claims (2)
1.一种杠杆嵌合式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
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构造成:通过使多个连接器分割体组合和分离来调整容纳端子的数量,并且该第二连接器嵌合并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器,以及
嵌合操作杠杆,该嵌合操作杠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器,并且在所述第二连接器嵌合在初始嵌合位置的状态下,随着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以预定的方向转动了预定的角度,该嵌合操作杠杆使所述第二连接器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
主连接器分割体,该主连接器分割体具有杠杆接合部,当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嵌合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时,该杠杆接合部与所述嵌合操作杠杆接合;并且通过用于使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转动的操作,使该主连接器分割体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完全嵌合位置,以及
副连接器分割体,该副连接器分割体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可拆卸地组合,并且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一起从所述初始嵌合位置移动到所述完全嵌合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的杠杆嵌合式连接器还包括:
杠杆接合臂,该杠杆接合臂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临时固定于一初始位置,在该初始位置处,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能够与嵌合在所述初始嵌合位置处的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上的所述杠杆接合部相接合,以及
接合释放肋,该接合释放肋与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一体地形成,并且当所述主连接器分割体嵌合到所述初始嵌合位置时,该接合释放肋将所述嵌合操作杠杆利用所述杠杆接合臂的所述临时固定释放,从而使得所述嵌合操作杠杆能够以预定的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操作杠杆,其中,将所述杠杆接合臂设置成使得利用肉眼能够辨别所述嵌合操作杠杆临时固定于所述初始位置的状态和所述临时固定状态被释放的状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37276 | 2010-06-16 | ||
JP2010137276A JP5091983B2 (ja) | 2010-06-16 | 2010-06-16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PCT/JP2011/063831 WO2011158910A1 (ja) | 2010-06-16 | 2011-06-16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9692A CN102939692A (zh) | 2013-02-20 |
CN102939692B true CN102939692B (zh) | 2015-08-05 |
Family
ID=45348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9779.4A Active CN102939692B (zh) | 2010-06-16 | 2011-06-16 | 杠杆嵌合式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882530B2 (zh) |
JP (1) | JP5091983B2 (zh) |
CN (1) | CN102939692B (zh) |
BR (1) | BR112012032074A2 (zh) |
WO (1) | WO201115891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091983B2 (ja) * | 2010-06-16 | 2012-12-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6291932B2 (ja) * | 2014-03-14 | 2018-03-14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423191B2 (ja) * | 2014-07-17 | 2018-11-1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防水コネク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537598A1 (de) * | 1967-11-25 | 1969-10-16 | Cannon Electric Gmbh | Dreipolige Klinke |
US3848951A (en) * | 1973-01-12 | 1974-11-19 | Molex Inc | Connector housings and locking structures therefor |
DE3014755A1 (de) * | 1980-04-17 | 1981-10-22 | C.A. Weidmüller KG, 4930 Detmold | Aus einzelelementen zusammensteckbarer block fuer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en |
US4469393A (en) * | 1981-10-02 | 1984-09-04 |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 Modular connector |
JP2555733Y2 (ja) * | 1991-12-25 | 1997-11-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553115Y2 (ja) * | 1991-12-25 | 1997-11-05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799444B2 (ja) * | 1993-04-21 | 1998-09-17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分割多極コネクタ |
JP2962156B2 (ja) * | 1994-08-09 | 1999-10-1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分割式コネクタ |
JPH08106949A (ja) * | 1994-09-30 | 1996-04-23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分割コネクタ |
GB2293053B (en) | 1994-09-06 | 1998-10-2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 Divisional connector |
US5643015A (en) * | 1995-03-09 | 1997-07-01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Assembled connector |
JPH1021993A (ja) * | 1996-07-04 | 1998-01-23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 |
JP3320986B2 (ja) * | 1996-08-27 | 2002-09-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合体コネクタ |
JP3625109B2 (ja) * | 1996-08-30 | 2005-03-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結合構造 |
JPH10241786A (ja) | 1997-02-28 | 1998-09-11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分割コネクタ |
JP3283791B2 (ja) * | 1997-06-12 | 2002-05-2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JPH11250973A (ja) * | 1998-03-04 | 1999-09-17 | Yazaki Corp | コネクタの係止構造 |
JP3494885B2 (ja) * | 1998-04-27 | 2004-02-0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結合コネクタ |
JP3681566B2 (ja) * | 1999-02-08 | 2005-08-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2000311741A (ja) * | 1999-04-28 | 2000-11-07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分割コネクタ |
JP3833418B2 (ja) * | 1999-07-30 | 2006-10-11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結合コネクタ |
JP3732683B2 (ja) * | 1999-08-02 | 2006-01-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の連結構造 |
JP3647711B2 (ja) * | 2000-03-06 | 2005-05-1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JP2002093515A (ja) * | 2000-09-11 | 2002-03-29 | Yazaki Corp | 防水コネクタ |
JP3759870B2 (ja) * | 2000-10-27 | 2006-03-29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2002170622A (ja) * | 2000-11-30 | 2002-06-14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コネクタ |
JP3964146B2 (ja) * | 2001-03-22 | 2007-08-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3991670B2 (ja) * | 2001-12-06 | 2007-10-17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6881100B2 (en) * | 2002-10-15 | 2005-04-19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ion | Modular socket |
JP2004349072A (ja) * | 2003-05-21 | 2004-12-09 | Yazaki Corp | 防水コネクタ |
JP4299079B2 (ja) * | 2003-09-05 | 2009-07-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カセットリレーブロックの組付構造 |
JP4184937B2 (ja) | 2003-11-28 | 2008-11-1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US7316582B2 (en) * | 2004-08-03 | 2008-01-08 | Wonten Technology Co., Ltd. | Piled-up audio-source socket |
US7625250B2 (en) * | 2005-05-23 | 2009-12-01 | Blackwell Donald A | Interlocking modules for high packing ratios |
JP4591228B2 (ja) * | 2005-06-21 | 2010-12-0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4770491B2 (ja) * | 2006-02-01 | 2011-09-14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1809823B (zh) * | 2007-07-27 | 2013-03-20 | 莫列斯公司 | 互锁模块式头部及其头部组件 |
US7837515B2 (en) * | 2008-01-31 | 2010-11-23 | Yazaki Corporation | Combined-type connector |
JP4944052B2 (ja) * | 2008-02-08 | 2012-05-3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5013336B2 (ja) * | 2008-02-12 | 2012-08-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車体パネル固定用lifコネクタ |
JP5043739B2 (ja) * | 2008-04-03 | 2012-10-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Lifコネクタ |
JP5162348B2 (ja) * | 2008-06-25 | 2013-03-1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4986970B2 (ja) * | 2008-10-20 | 2012-07-2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JP5235148B2 (ja) * | 2009-02-16 | 2013-07-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5227233B2 (ja) * | 2009-03-31 | 2013-07-03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Lifコネクタ |
JP5091983B2 (ja) * | 2010-06-16 | 2012-12-05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嵌合式コネクタ |
JP5781846B2 (ja) * | 2011-07-01 | 2015-09-24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装置 |
-
2010
- 2010-06-16 JP JP2010137276A patent/JP5091983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6-16 BR BR112012032074A patent/BR112012032074A2/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1-06-16 US US13/704,330 patent/US8882530B2/en active Active
- 2011-06-16 CN CN201180029779.4A patent/CN102939692B/zh active Active
- 2011-06-16 WO PCT/JP2011/063831 patent/WO201115891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9692A (zh) | 2013-02-20 |
WO2011158910A1 (ja) | 2011-12-22 |
US20130084729A1 (en) | 2013-04-04 |
US8882530B2 (en) | 2014-11-11 |
JP2012003926A (ja) | 2012-01-05 |
JP5091983B2 (ja) | 2012-12-05 |
BR112012032074A2 (pt) | 2016-1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73373B2 (ja) | ワイヤマウント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7204537A (zh) | 电连接设备、组装电缆的方法和组装的同轴电缆 | |
JP2017134401A (ja) | 光トランシーバ | |
CN104241920B (zh) | 连接器 | |
CN108493715A (zh) | 嵌合连接器 | |
JP5945964B2 (ja) | コネクタ | |
CN104241927B (zh) | 连接器壳体 | |
JP5654505B2 (ja) | コネクタ装置 | |
CN103026556B (zh) | 连接器 | |
CN102939692B (zh) | 杠杆嵌合式连接器 | |
CN102341975B (zh) | 锁定解除装置、连接器装置及连接器 | |
CN103384946A (zh) | 连接器 | |
CN104577392A (zh) | 连接器的端子卡定结构 | |
JP200422082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205828772U (zh) | 模块用连接器 | |
JP4391310B2 (ja) | 多極コネクタ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
JP2007220590A (ja) |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 |
CN112751237B (zh) | 杠杆式连接器 | |
JP5342299B2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 | |
WO2012086691A1 (ja) | コネクタ | |
JP4702856B2 (ja) | レバーコネクタ | |
JP2008300100A (ja) |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 |
WO2012086545A1 (ja) | コネクタ | |
JP2017069091A (ja) | 圧接コネクタ | |
JP6865069B2 (ja) | コネク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