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36390B -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36390B CN102936390B CN201210440767.7A CN201210440767A CN102936390B CN 102936390 B CN102936390 B CN 102936390B CN 201210440767 A CN201210440767 A CN 201210440767A CN 102936390 B CN102936390 B CN 10293639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agen
- film material
- collagen protein
- preparation
- por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Manufacture Of Porous Articles, And Recovery And Treatment Of Waste Product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该多孔薄膜材料中单体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0.05~1,Ag纳米颗粒在胶原蛋白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5~30mg/g,单体选自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或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nm,多孔薄膜材料的孔径为3~10nm,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42%。该方法通过改变单体的数量和加入与胶原蛋白配伍性能好的表面活性剂来调控薄膜的孔尺寸大小、均匀性等品质参数。该材料兼具有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的优点,在生物材料领域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属于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有序孔结构的薄膜在组织材料、药物传输和医疗器械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目前孔材料主要的制备技术是以水、高分子乳液颗粒、表面活性剂、嵌段共聚物等为模板的方法,颗粒之间的空隙空间被固化的液体所填充,祛除模板后,得到多孔材料。然而,在传统自由基聚合中,由于单体反应活性的不同,副反应如单体均聚合不可避免发生。通常,副产物的结构和数量可以通过调节聚合工艺来进行控制。因此,利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通过去除副产物模板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高分子孔薄膜材料,将开拓自由基聚合方法的新研究领域。本发明介绍了一种简单新颖的方法,以传统的自由基共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即均聚物为模板制备聚合物纳米孔材料。
许多天然和合成高分子材料已经成功地应用于制备多孔的生物材料。常用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包括壳聚糖、纤维素、海藻酸钠和胶原蛋白等。其中,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自组装、无毒特性,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非免疫原材料、广泛用于组织工程材料。由于生物材料要长期暴露于人体体液环境中,要求生物材料不仅具有理想的生物相容性和长期稳定性,而且要求必须具有一定的抗菌功能。而胶原蛋白在水中溶解能力和机械特性是影响其使用的关键因素,依据各类胶原蛋白的不同特点,通过接枝改型赋予胶原蛋白的两性结构是改善胶原蛋白结构的常用方法。银纳米颗粒是一生物相容性的金属材料而广泛用作抗菌剂,本发明制备的多孔银纳米颗粒杂化改性胶原蛋白抗菌薄膜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将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薄膜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孔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1)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孔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薄膜材料,所述的多孔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薄膜材料中单体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0.05~1,所述的单体是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甲酯类中一种,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42%,Ag纳米颗粒在胶原蛋白溶液中的质量浓度为15~30 mg/g,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多孔薄膜材料的孔径为3~10 nm。
实现本发明目的(2)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多孔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胶原蛋白溶解于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烯烃类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剂的量为烯烃类单体质量的0.1%-1%;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0.001~0.01;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残留的引发剂;
步骤8、用选择性溶剂刻蚀副产物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
步骤1中所述的胶原蛋白溶液浓度为0.1wt%~4wt%。
步骤2中所述的单体选自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酯类中一种,单体与胶原蛋白质量比0.05~1。
步骤3中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氧化氢或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钾中的一种,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100oC,反应时间为0.5~3h。
步骤5所述的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水合肼或乙二胺中的一种。
步骤8所述的选择性溶剂为丙酮或氯仿。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⑴介绍了一种简单新颖的方法,以传统的自由基共聚合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即均聚物为模板制备聚合物纳米孔材料,即选择单体和胶原蛋白共聚合反应中产生的副产物颗粒(均聚物)作为模板来制备多孔的薄膜材料的新工艺,开拓自由基聚合方法的新研究领域;⑵制备的有序孔结构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薄膜材料具有良好润湿性能,开拓了胶原蛋白的新应用领域;⑶充分利用胶原蛋白与无机纳米材料的自组装特性制备功能化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杂化多孔薄膜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明显杀菌的效果,并具有长效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3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FR-SEM照片。
图2是各实施例中单体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与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润湿性能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各实施例制备流程如图3所示。
实施例1:
步骤1、将4g胶原蛋白(市售)溶解于96 mL 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0.2g苯乙烯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0.002g过硫酸钾引发剂, 60oC反应3h;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4mL的1g/L硝酸银溶液,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钠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残留的过硫酸钾引发剂;
步骤8、将步骤7得到薄膜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溶剂刻蚀副产物聚苯乙烯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润湿角为76o,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
实施例2:
步骤1、将1g胶原蛋白溶解于99 mL 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1g醋酸乙烯酯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0.01g过氧化氢溶液(50%)作为引发剂,80oC反应1h;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5mL的1g/L硝酸银溶液;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硼氢化钾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
步骤8、将步骤7得到薄膜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溶剂刻蚀副产物聚醋酸乙烯酯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2%,润湿角为88o,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
实施例3:
步骤1、将1g胶原蛋白溶解于99mL 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0.2g氯乙烯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0.001g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钾作为引发剂,100oC反应1h;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1mL的1g/L硝酸银溶液;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水合肼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钾引发剂;
步骤8、将步骤7得到薄膜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氯仿溶剂刻蚀副产物聚氯乙烯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胶原蛋白接枝率为15%,润湿角为82o,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其FR-SEM照片如图1所示。
实施例4:
步骤1、将0.1g胶原蛋白溶解于100 mL 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0.05g苯乙烯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0.0005g过硫酸钾(1mL 0.05%过硫酸钾溶液)作为引发剂, 100oC反应0.5h;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1mL的1g/L硝酸银溶液;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乙二胺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过硫酸钾引发剂;
步骤8、将步骤7得到薄膜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溶剂刻蚀副产物聚氯乙烯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0%,润湿角为85o,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
实施例5:
步骤1、将2g胶原蛋白溶解于98 mL 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0.6g丙烯酸甲酯单体,恒温下通N2;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0.003g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 70oC反应2h;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3mL的1g/L硝酸银溶液;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乙二胺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过硫酸钾引发剂;
步骤8、将步骤7得到薄膜置于索氏提取器中,用丙酮溶剂刻蚀副产物聚丙烯酸甲酯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胶原蛋白接枝率为26%,润湿角为83o,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
实施例1-5中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率的平均数值,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表明本发明所述抗菌薄膜材料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明显杀菌的效果,并具有长效性。
表1本发明所述抗菌薄膜材料在不同时间段的抑菌效率的平均数值
菌类型 | 12 h | 24 h |
大肠杆菌 | 98.42% | 99.61% |
金黄色葡萄 | 98.74% | 99.53% |
各实施例中单体与胶原蛋白质量比与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润湿性能关系如图2所示,图2表明随着单体与胶原蛋白质量比增加,胶原蛋白-g-聚合物/Ag的润湿角增加,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材料的润湿性能变差,且在单体与胶原蛋白质量比小于1.1时,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润湿角小于90o,可以被润湿。
Claims (6)
1.一种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1、将胶原蛋白溶解于40~60oC热水中;
步骤2、向步骤1中加入烯烃类单体,恒温下通N2,其中,单体选自苯乙烯、醋酸乙烯酯、氯乙烯、丙烯酸酯类中的一种,单体与胶原蛋白质量比0.05~1;
步骤3、向步骤2混合溶液中加入自由基引发剂,引发剂的量为烯烃类单体质量的0.1%-1%;
步骤4、向步骤3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硝酸银与胶原蛋白的质量比为0.001~0.01;
步骤5、向步骤4溶液中加入还原剂;
步骤6、冷却至室温,将其在载玻片上扩散、固化成膜;
步骤7、用热水除去薄膜中未反应的胶原蛋白和残留的引发剂;
步骤8、用选择性溶剂刻蚀副产物微球后,即得到多孔胶原蛋白-g-聚合物/Ag抗菌薄膜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胶原蛋白溶液浓度为0.1wt%~4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自由基引发剂选自过硫酸钾、过氧化氢或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钾中的一种,所述的反应温度为60~100oC,反应时间为0.5~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还原剂选自硼氢化钠、硼氢化钾、水合肼或乙二胺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选择性溶剂为丙酮或氯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所述的多孔薄膜材料的孔径为3~10 nm,所述的Ag纳米颗粒的尺寸为3~6 nm,所述的胶原蛋白接枝率为4~4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0767.7A CN102936390B (zh) | 2012-11-06 | 2012-11-06 |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40767.7A CN102936390B (zh) | 2012-11-06 | 2012-11-06 |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6390A CN102936390A (zh) | 2013-02-20 |
CN102936390B true CN102936390B (zh) | 2014-09-17 |
Family
ID=47695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40767.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936390B (zh) | 2012-11-06 | 2012-11-06 |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3639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42070A (zh) * | 2013-11-11 | 2014-03-19 | 青岛文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纳米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银抗菌复合膜 |
CN107987233A (zh) * | 2017-11-21 | 2018-05-04 | 安徽北马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苯乙烯接枝改性胶原蛋白-磺化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KR102181126B1 (ko) * | 2018-07-24 | 2020-11-23 | 더블유스코프코리아 주식회사 | 코팅 조성물, 이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분리막 |
CN109954886B (zh) * | 2019-03-07 | 2022-08-26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胶原蛋白纳米银材料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17888227B (zh) * | 2024-01-31 | 2024-08-06 | 东莞市杰瑟普化妆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化妆刷毛的含胶原蛋白的抗菌纤维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1898A (zh) * | 2007-06-29 | 2007-12-26 | 江南大学 | 一种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47479A (zh) * | 2008-12-15 | 2010-06-23 | 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原蛋白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纤维浆液的合成工艺 |
CN101829320A (zh) * | 2010-05-20 | 2010-09-15 | 佟刚 | 一种胶原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26029A (zh) * | 2011-04-28 | 2011-10-26 | 东华大学 | 一种载银纳米粒子温度刺激响应性纳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11-06 CN CN201210440767.7A patent/CN10293639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91898A (zh) * | 2007-06-29 | 2007-12-26 | 江南大学 | 一种银纳米颗粒与聚合物微球载体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1747479A (zh) * | 2008-12-15 | 2010-06-23 | 上海正家牛奶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胶原蛋白与丙烯腈接枝共聚纤维浆液的合成工艺 |
CN101829320A (zh) * | 2010-05-20 | 2010-09-15 | 佟刚 | 一种胶原蛋白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CN102226029A (zh) * | 2011-04-28 | 2011-10-26 | 东华大学 | 一种载银纳米粒子温度刺激响应性纳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胶原蛋白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陈永芳 等;《中国皮革》;20071231;第36卷(第23期);24-26 * |
陈永芳 等."胶原蛋白接枝共聚改性的研究".《中国皮革》.2007,第36卷(第23期),24-2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36390A (zh) | 2013-02-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36390B (zh) | 胶原蛋白-g-聚合物/Ag多孔纳米抗菌薄膜材料及制备方法 | |
CN109400779B (zh) | 一种酚羟基自聚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9513038A (zh) | 负载铜金属有机骨架纳米粒子的温敏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04733B (zh) | 一种可降解环境响应性聚合物纳米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99039B (zh) | 一种纳米银/石墨烯/聚合物复合抗菌乳液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073665A (zh) | 高强度、温度敏感的聚合物-氧化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和导电石墨烯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A3025330A1 (en) | Compositions including swellable particles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fluid flow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
CN107987286A (zh) | 多重响应型自修复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Biswal et al. | Change in orientation of polyacrylic acid and chitosan networks by imprintment of gold nanoparticles | |
JP2004523626A5 (zh) | ||
CN103214625A (zh) | 一种具有抗蛋白质吸附的温敏性接枝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16482A (zh) | 一种聚合物/贵金属纳米粒子杂化空心智能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
TW200540191A (en) | Use of random copolymers | |
CN101967215A (zh) | 多重环境响应型毛发状聚合物微球及其光引发raft聚合的制备方法 | |
CN108250358B (zh) | 一种负载微凝胶的多重响应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JP2003327641A (ja) | 高分子グラフト微粒子の秩序構造体 | |
JP6199040B2 (ja) | Aba型トリブロックコポリマー、増粘剤及び水性組成物 | |
CN105694066A (zh) | 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的自愈性生物友好水凝胶 | |
CN104592440B (zh) | 一种两面异性结构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
CN104128614B (zh) | 纳米银粒子的绿色原位制备方法 | |
TWI324616B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a styrene polymer composite having nano metallic particles deposited thereon | |
CN104387535B (zh) | 双亲性超顺磁性复合中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556523B (zh) | 一种复合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JPH0925382A (ja) | カルボキシル基含有重合体組成物 | |
CN110818844A (zh) | 一种聚四氟乙烯核壳型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917 Termination date: 201611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