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24640B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24640B CN102924640B CN201210425222.9A CN201210425222A CN102924640B CN 102924640 B CN102924640 B CN 102924640B CN 201210425222 A CN201210425222 A CN 201210425222A CN 102924640 B CN102924640 B CN 1029246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ymerization
- monomer
- branched
- molecular weight
- polystyre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属于功能聚合物制备领域。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苯乙烯为单体,于70~80℃下进行聚合2-8小时,单体转化率达95%以上,成功得到支化聚苯乙烯。本发明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用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聚合体系稳定,操作简单易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转化率高,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进行调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乳液聚合合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反应体系聚合速率快,单体转化率高,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窄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合成,功能聚合物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支化聚合物由于其独特的三维球状结构,因此相比于线型聚合物而言,具有较低的熔融黏度和溶液黏度,可以用于制备无溶剂涂料和高固体含量聚合物溶液及改善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性能等。
目前支化聚苯乙烯的合成技术主要是采用在自引发单体(inimer)或双烯存在的活性/可控自由基的溶液聚合以及在链转移功能单体存在下的常规自由基溶液聚合。活性/可控自由基聚合的反应条件相对苛刻,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分子量相对较低,且分子量分布较宽;链转移功能单体存在下的常规自由基溶液聚合,其反应简单易行,但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分子量也相对较低,分子量分布也较宽。上述两类聚合方法在制备支化聚苯乙烯过程中,还有两个共同的缺点,高单体转化率所需聚合时间较长,且在反应过程中都会消耗大量有机溶剂,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支化聚苯乙烯规模化应用的发展。而乳液聚合以水为介质,环保安全,聚合速度快,在较低的温度下聚合,所得聚合物分子量高且分子量分布较窄。
追求合成方法的简化是支化聚苯乙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发明采用乳液聚合法,以期望得到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较窄,且具有高支化程度的聚苯乙烯;用水作为反应介质,既节省了成本,又改善了对环境的影响。该发明对支化聚苯乙烯理论研究和规模化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是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用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聚合体系稳定,操作简单易行,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单体转化率高,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控。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采用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水溶性引发剂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苯乙烯为聚合单体在自由基乳液聚合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支化聚苯乙烯。
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引发剂:聚合单体的摩尔投料比为0.5~4:0.2~3:100;
其中所述的水: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5:1;
其中所述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聚合单体的3 wt%,保证聚合体系稳定且pH值为7~8呈弱碱性;
聚合反应温度控制在70~80℃,聚合反应时间控制为2-8小时。
其中所述的聚合方法为乳液聚合,聚合机理为自由基聚合。
其中所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是兼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具体为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其结构式如下:
(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或
(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
其中所述的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等。
其中所述的聚合体系为苯乙烯的均聚或苯乙烯与其它单体的共聚。
本发明优点:以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采用乳液聚合成功制备支化聚苯乙烯。其聚合体系稳定,操作简单,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反应时间短且单体转化率高,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分子量高及分子量分布窄,且其支化程度、分子量以及分子量分布可以在较宽范围内进行调控。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支化因子g′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g′为相同分子量下支化聚合物与线型聚合物的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比值g′=IV 支化 /IV 线型 ;g′越小,支化程度越高);
图2实施例5和实施例6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支化因子g′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苯乙烯(41.6071g,0.4mol)和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0.4083g,2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9128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1.2421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2.1614g,8mmol)和水(82.9802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80℃下搅拌反应2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5.3%。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335400,分子量分布PDI=3.30,Mark-Houwink指数α=0.659,支化因子g′=0.76,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图1实施例1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支化因子g′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g′为相同分子量下支化聚合物与线型聚合物的特性粘度(Intrinsic Viscosity)比值g′=IV 支化 /IV 线型 ;g′越小,支化程度越高);
实施例2
将苯乙烯(41.6101g,0.4mol)和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0.4045g,2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8913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1.2490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0.2172g,0.8mmol)和水(83.3322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70℃下搅拌反应5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6.6%。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1635000,分子量分布PDI=5.83,Mark-Houwink指数α=0.671,支化因子g′=0.81,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实施例3
将苯乙烯(41.6311g,0.4mol)和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1.6132g,8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2.9151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1.2490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3.2434g,12mmol)和水(83.1032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70℃下搅拌反应5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6.7%。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907500,分子量分布PDI=5.43,Mark-Houwink指数α=0.656,支化因子g′=0.67,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实施例4
将苯乙烯(10.4101g,0.1mol)和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0.8068g,4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7312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0.3125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0.2171g,0.8mmol)和水(21.1211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80℃下搅拌反应5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7.7%。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556000,分子量分布PDI=5.68,Mark-Houwink指数α=0.685,支化因子g′=0.55,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实施例5
将苯乙烯(10.4097g,0.1mol)和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0.4051g,2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7299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0.3129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0.6763g,2.5mmol)和水(21.0039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80℃下搅拌反应5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9.0%。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1100000,分子量分布PDI=4.23,Mark-Houwink指数α=0.644,支化因子g′=0.57,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图2为实施例5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支化因子g′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
实施例6
将苯乙烯(10.4112g,0.1mol)和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0.4367g,2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7278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0.3118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0.6759g,2.5mmol)和水(52.0039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70℃下搅拌反应8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7.1%。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1585000,分子量分布PDI=5.34,Mark-Houwink指数α=0.631,支化因子g′=0.55,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图2为实施例6所得支化聚苯乙烯的支化因子g′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
实施例7
将苯乙烯(10.4009g,0.1mol)和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0.4358g,2mmol)混合溶液加入到溶有十二烷基苯磺酸钠(0.7286g,7 wt % 苯乙烯)、碳酸氢钠(0.3123g,3 wt % 苯乙烯)、过硫酸钾(0.5431g,2mmol)和水(21.0012g)的反应瓶中,抽真空排氧后,于80℃下搅拌反应5小时,测得苯乙烯转化率达97.1%。用氯化钠破乳,经3次水洗,烘干,得到聚合物。采用三检测凝胶渗透色谱仪对聚合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光散射重均分子量M w.MALLS=1585000,分子量分布PDI=5.34,Mark-Houwink指数α=0.631,支化因子g′=0.55,证实所得聚合物具有支化结构。
Claims (1)
1.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采用含有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为支化单体,水为介质,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过硫酸盐为水溶性引发剂,碳酸氢钠为pH调节剂,苯乙烯为聚合单体在自由基乳液聚合条件下进行聚合反应得到支化聚苯乙烯;
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引发剂:聚合单体的摩尔比为0.5~4:0.2~3:100;
其中所述的水:聚合单体的质量比为2~5:1;
聚合反应温度为70~80℃,聚合反应时间为2-8小时;
其中所述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其中所述的支化单体为甲基丙烯酸-3-巯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巯基丙酰氧基乙酯;
其中所述的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
其中所述的pH调节剂碳酸氢钠的用量为聚合单体的3 wt%,保证聚合体系稳定且pH值为7~8呈弱碱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5222.9A CN102924640B (zh) | 2012-10-30 | 2012-10-30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425222.9A CN102924640B (zh) | 2012-10-30 | 2012-10-30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4640A CN102924640A (zh) | 2013-02-13 |
CN102924640B true CN102924640B (zh) | 2014-12-03 |
Family
ID=47639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5222.9A Active CN102924640B (zh) | 2012-10-30 | 2012-10-30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92464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8922A (zh) * | 2014-09-30 | 2015-05-20 | 青岛科技大学 | 选择性激光烧结快速成形用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制备技术 |
CN106632789B (zh) * | 2016-12-30 | 2019-05-28 | 常州大学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WO2018120526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常州大学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的方法 |
WO2018120527A1 (zh) * | 2016-12-30 | 2018-07-05 | 常州大学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3187A (zh) * | 2005-12-05 | 2006-06-28 | 华东理工大学 | 粒径连续可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
CN101891858A (zh) * | 2010-03-04 | 2010-11-24 | 江苏工业学院 | 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CN102276508A (zh) * | 2011-06-20 | 2011-12-14 | 常州大学 | 廉价含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及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10-30 CN CN201210425222.9A patent/CN1029246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93187A (zh) * | 2005-12-05 | 2006-06-28 | 华东理工大学 | 粒径连续可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的制备方法 |
CN101891858A (zh) * | 2010-03-04 | 2010-11-24 | 江苏工业学院 | 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CN102276508A (zh) * | 2011-06-20 | 2011-12-14 | 常州大学 | 廉价含可聚合双键和链转移巯基的功能单体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24640A (zh) | 2013-02-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80291C (zh) | 一种超分子结构温度敏感性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2924640B (zh)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苯乙烯的方法 | |
CN102911310B (zh) | 乳液聚合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3087257B (zh) | pH和温度双重敏感的离子微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WO2013135112A1 (zh) | 聚((甲基)丙烯酸-b-苯乙烯-b-丁二烯-b-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胶乳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746462B (zh) | 一种醋酸乙烯酯-丙烯酸共聚制备水溶性pva树脂的方法 | |
CN101891858A (zh) | 常规自由基聚合制备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2649830A (zh) | 一种阳离子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 | |
US9181374B2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branched polymer | |
Llorente et al. | Challenges to incorporate high contents of bio-based isobornyl methacrylate (IBOMA) into waterborne coatings | |
JP2021524872A (ja) | 高メルトインデックスの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864045A (zh) | 化学交联纳米复合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06674408B (zh)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支化聚醋酸乙烯酯的方法 | |
CN102304207A (zh) | 一种利用活性自由基细乳液聚合制备丁苯嵌段共聚物“核-壳”乳液的方法 | |
CN102675533A (zh) |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的超声辅助制备方法 | |
CN102850474B (zh) | 单电子转移活性自由基乳液聚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方法 | |
CN111410612B (zh) | 用于常温下氧化还原制备苯丙乳液的还原剂单体及其合成方法 | |
US10611860B2 (en) | Process for preparing branched polymer via emulsion polymeriza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 |
CN102936305A (zh) | 悬浮聚合制备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2108108A (zh) | 巯基丙酸乙烯基苄酯为功能单体合成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6699959B (zh)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支化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方法 | |
CN106674390A (zh) | 乳液聚合室温制备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的方法 | |
CN105295071B (zh) | 一种利用双亲性无规共聚物与烷基三甲基季铵盐复配形成蠕虫胶束并增稠的方法 | |
CN104558325A (zh) | 一种可聚合的组合物及用此组合物制备聚乙烯基吡啶的方法 | |
CN103825046A (zh) | 一种自带无机填料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7 Address after: 750001 room 09, 1-3 / F, building 22, pengchen fortune home, Ningdong energy and chemical base, Yinchuan City,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after: Ningxia Yongru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Gehu Lake Road Wujin District 213164 Jiangsu city of Changzhou province No. 1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Univers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