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823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884823A CN102884823A CN2011800211030A CN201180021103A CN102884823A CN 102884823 A CN102884823 A CN 102884823A CN 2011800211030 A CN2011800211030 A CN 2011800211030A CN 201180021103 A CN201180021103 A CN 201180021103A CN 102884823 A CN102884823 A CN 1028848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station
- throughput
- wireless
- typical value
- wireless b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6—Hybrid resource partitioning, e.g. channel borrowing
- H04W16/08—Load shedd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32—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22—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handling the traffi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proximity to another ent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宏小区基站(MeNB)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宏小区基站(MeNB)将根据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多个无线终端的每一个的吞吐量确定的吞吐量代表值(MT)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微微小区基站(PeNB)从宏小区基站(MeNB)接收吞吐量代表值(MT),并且基于接收的吞吐量代表值(MT)和根据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多个无线终端的每一个的吞吐量确定的吞吐量代表值(PT)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具体地涉及应用异构型网络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相比于当前所使用的第3代和第3.5代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下一代系统实现更高速度和更大容量的通信,因此提出了由标准化组织3GPP(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标准化的LTE(长期演进)和作为LTE增强版的LTE演进。
同时,已经计划提供具有异构型网络的LTE演进,其中异构型网络为将低功率基站(所谓的微微小区基站、毫微微基站等)置于高功率基站(所谓的宏小区基站)的通信区域内的网络。在异构型网络中低功率基站被置于高通信量区(所谓的热区),例如,从而允许将高功率基站上的负载分布到低功率基站。
然而,无线终端通常被配置为连接至多个无线基站中提供具有最大接收功率的无线电信号的无线基站。因此,在异构型网络中,存在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无线终端不太可能连接至具有低发送输出的低功率基站。
在这些情况下,已经提出了涉及如下控制的技术,即将无线终端连接至低功率基站,即使当从此基站接收的功率不是最大时也应如此,从而扩大低功率基站的覆盖(通信区域的范围)(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3GPP R1-093433“Importance of Serving Cell Selection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异构型网络中的服务小区选择的重要性)”,2010年2月。
发明内容
同时,在LET系统(包括LTE演进)中,被认为对适当地调整各个无线基站的覆盖范围有效的技术涉及基于在无线基站之间交换的负载信息调整无线基站的覆盖范围以均衡无线基站上的负载。
特别地,在LTE系统中定义了下面的负载信息(见3GPP TS 36.423V9.2.0):(a)使用的PRB(物理资源块)的数量,其中,时频资源是以资源块为单位分配的;(b)无线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回程上的负载;(c)无线基站的硬件上的负载;以及(d)为指示无线基站的相对通信能力和其中可用通信能力的比率的指标的能力级。
然而,在如上涉及基于负载信息调整覆盖范围的技术中存在下面的问题。特别地,问题在于,即使当第一无线基站上的负载和第二无线基站上的负载均衡时,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和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也会不均衡,其又导致无线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不公平性。注意,吞吐量通常指每单位时间的数据通信量。
具体地,在异构型网络中,当低功率基站的覆盖范围变窄时,连接至低功率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数量减少,从而这些无线终端的吞吐量可能大于连接至高功率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反之,当低功率基站的覆盖范围扩大时,连接至低功率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数量增加,从而这些无线终端的吞吐量可能小于连接至高功率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
据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它们能够实现连接至不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概括如下。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第一无线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MeNB或微微小区基站PeNB)和第二无线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MeNB或微微小区基站PeNB),其中第一无线基站包括:发送器(例如,X2接口通信单元140或X2接口通信单元240),被配置为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第二无线基站,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以及第二无线基站包括:接收器(例如,X2接口通信单元140或X2接口通信单元240),被配置为从第一无线基站接收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覆盖调整单元(例如,覆盖调整单元124或覆盖调整单元224),被配置为基于由接收器接收到的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第二无线基站和第一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根据该特征,在无线基站之间交换吞吐量代表值,覆盖范围的调整是基于指示与第一无线基站和第二无线基站中每一个对应的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进行的。这样做能够使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各个无线终端的吞吐量与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各个无线终端的吞吐量得以均衡,从而实现连接至不同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以及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以及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的值;以及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恶化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恶化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的值;以及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恶化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覆盖调整单元调整覆盖范围以减少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与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之间的差别。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覆盖调整单元通过改变用于对在选择无线终端的连接目的地时参考的无线电质量值进行校正的偏差值来调整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覆盖调整单元通过改变待经历覆盖调整的无线基站的发送功率来调整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二无线基站还包括确定单元(例如,确定单元125或确定单元225),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指示连接至第二基站的无线终端在从第二基站切换之后预期将具有的无线电质量的值,确定是否执行覆盖调整单元的覆盖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另一特征概括如下。在根据前述特征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无线基站和第二无线基站中的任一个为具有比宏小区基站的发送功率低的发送功率的低功率基站(例如,微微小区基站);以及覆盖调整单元调整低功率基站的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特征概括如下。在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无线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MeNB或微微小区基站PeNB),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基于在基站之间交换的信息调整覆盖范围,无线基站包括:发送器(例如,X2接口通信单元140或X2接口通信单元240),被配置为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不同的无线基站,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
根据本发明的无线基站的特征概括如下。无线基站,包括:接收器,被配置为从不同的无线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MeNB或微微小区基站PeNB)接收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不同的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以及覆盖调整单元(例如,覆盖调整单元124或覆盖调整单元224),被配置为基于由接收器接收到的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无线基站和不同的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特征概括如下。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使第一无线基站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第二无线基站,第一吞吐量是从连接至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使第二无线基站从第一无线基站接收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使第二无线基站基于由第二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的吞吐量获得的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第一无线基站和第二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实现连接至不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描绘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LTE系统的概要的图示;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各个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性配置图;
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5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图7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6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图11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2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以及
图12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3的宏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和其它实施方式。在下面实施方式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由相同或相似的参考数字表示。
[LTE系统的概要]
在描述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之前,将关于本发明相关的内容描述LTE系统的概要。
图1是描绘LTE系统的概要的图示。如图1所示,多个无线基站eNB构成E-UTRAN(演进型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多个无线基站eNB中的每一个形成作为通信区域的小区以向无线终端UE提供服务。
无线终端UE是用户拥有的无线通信设备,并且还被称为用户设备。无线终端UE被配置为测量从无线基站eNB接收的无线电信号的质量(即,无线电质量),并且将无线电质量测量结果的报告(下文称为测量结果报告)发送给连接目的地处的无线基站。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号与干绕噪声比(SINR)等也可用作无线电质量。关于RSRP的测量结果报告被称为测量报告、关于SINR指标的测量结果报告被称为CQI(信道质量指示符)。
作为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eNB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终端UE接收的测量报告对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的切换进行控制。在无线终端UE接收到来自多个无线基站eNB的参考信号时,其测量报告包含多个无线基站eNB的多个RSRP。通常地,作为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eNB被配置为从多个无线基站eNB中选择具有最大RSRP的无线基站eNB作为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
此外,作为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eNB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终端UE接收的CQI向无线终端UE分配资源块,其中,无线电资源是以资源块为单位进行分配的。而且,作为无线终端UE的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eNB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终端UE接收到的CQI,确定在与无线终端UE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级。调制级是调制水平与编码率的组合。无线终端UE与作为其目的地的无线基站eNB之间的无线通信的吞吐量由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资源块数量和调制级确定。然而,在待由无线终端UE交换的数据量很小的情况下,实际的吞吐量(下文称为测量吞吐量)小于由资源块数量和调制级确定的吞吐量(下文称为预测吞吐量)。
基站eNB能够通过X2接口彼此通信,其中X2接口是提供基站间通信的逻辑通信信道。多个无线基站eNB均能够通过S 1接口与EPC(演进分组核心)通信,具体而言,与MME(移动管理实体)和S-GW(服务网关)通信。
下面的第一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将通过以异构型网络配置为例进行描述,异构型网络被设计为将充当低功率基站(低输出基站)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置于由充当高功率基站(高输出基站)的宏小区基站MeNB形成的宏小区内。
[第一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依此通过下面各方面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1)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2)宏小区基站的配置;(3)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4)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以及(5)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1)无线通信系统的配置
图2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示意性配置图。
如图2所示,无线通信系统1包括:宏小区基站MeNB;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微微小区基站PeNB,置于由宏小区基站MeNB形成的宏小区MC中并且位于宏小区基站MeNB附近;以及无线终端PUE,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并处于由微微小区基站PeNB形成微微小区PC内。宏小区基站MeNB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能够通过使用上述的X2接口进行基站间的通信。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宏小区基站MeNB对应于第一无线基站,微微小区基站PeNB对应于第二无线基站。注意,尽管图2仅示出了一个无线终端MUE和一个无线终端PUE,但是现实中存在多个无线终端MUE和多个无线终端PUE。
微微小区基站PeNB是发送输出低于宏小区基站MeNB的低功率基站,并且被置于宏小区中的高通信量区内。在异构型网络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输出较低。因此,在采用最大接收功率依据(下文称为RP依据)作为连接目的地选择依据的情况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较窄,在RP依据中无线终端UE选择并连接至具有最大RSRP的无线基站eNB。尤其在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位置接近宏小区基站MeNB的情况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非常窄,从而不能有效地利用微微小区基站PeNB。
第一实施方式采用偏差值来实现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的扩大,而不需要增加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特别地,当无线终端UE可从宏小区基站MeNB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中的每一个接收无线电信号时,在将偏差值添加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RSRP(下文称为RSRPPeNB)的情况下将RSRPPeNB和宏小区基站MeNB的RSRP(下文称为RSRPMeNB)相互比较。
这种添加增大了使加上偏差后的RSRPPeNB大于RSRPMeNB的可能性。因此,微微小区基站PeNB更可能被选择为连接目的地,从而扩大了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注意,这种连接目的地选择依据被称为范围扩大依据。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为成对的宏小区基站MeNB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选择一个偏差值,并且该偏差值由宏小区基站MeNB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二者共享。
(2)宏小区基站的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宏小区基站的配置。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MeNB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3所示,宏小区基站MeNB包括天线单元101、无线通信单元110、控制器120、存储装置130和X2接口通信单元140。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过使用例如射频(RF)电路、基带(BB)电路等形成,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天线单元101将无线电信号发送至无线终端PUE和从无线终端PUE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单元110还被配置为对其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和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
控制器120通过使用例如CPU形成,并且被配置为控制在宏小区基站MeNB中提供的各种功能。存储装置130通过使用例如存储器形成,并且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控制宏小区基站MeNB和其它目的的各种类型的信息。X2接口通信单元14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X2接口执行与其它无线基站之间的基站间通信。
控制器120包括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121和代表值计算单元122。
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121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终端MUE接收的测量报告,选择作为无线终端MUE的下一个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当测量报告包含RSRPMeNB和RSRPPeNB时,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121在RSRPPeNB与其偏差值之和大于RSRPMeNB的情况下执行将无线终端MUE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微微小区基站的切换控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偏差值存储在存储装置130中,并且根据情况适当改变。
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被配置为根据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各个无线终端MUE的吞吐量,计算吞吐量代表值MT。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吞吐量代表值MT为通过对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即,平均值)。各个测量得到的吞吐量为下行链路中的测量吞吐量。然而,考虑使用上行链路中的测量吞吐量也是可行的。同时,可使用现有的技术作为用于获得测量吞吐量的测量方法。待发送的吞吐量代表值MT不限于吞吐量代表值MT的数值,也可以为表现吞吐量代表值MT的指标。
X2接口通信单元140被配置为通过X2接口将由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MT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代表值计算单元122和X2接口通信单元140构成被配置为发送作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吞吐量代表值MT的发送器。
(3)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
接下来,将描述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图4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微微小区基站PeNB包括天线单元201、无线通信单元210、控制器220、存储装置230和X2接口通信单元240。
无线通信单元110通过使用例如射频(RF)单元、基带(BB)电路等形成,并且被配置为通过天线单元201将无线电信号发送至无线终端PUE和从无线终端PUE接收无线电信号。无线通信单元210还被配置为对其发送的信号进行调制和对其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
控制器220通过使用例如CPU形成,并且被配置为控制在微微小区基站PeNB中提供的各种功能。存储装置230通过使用例如存储器形成,并且被配置为存储用于控制微微小区基站PeNB和其它目的的各种类型的信息。
X2接口通信单元24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X2接口执行与其它无线基站的基站间通信。在第一实施方式中,X2接口通信单元240对应于被配置为从宏小区基站MeNB接收作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吞吐量代表值MT的接收器。
控制器220包括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221、代表值计算单元222、代表值比较单元223和覆盖调整单元224。
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221被配置为基于从无线终端PUE接收的测量报告,选择作为无线终端PUE的下一个连接目的地的无线基站。当测量报告包含RSRPMeNB和RSRPPeNB时,连接目的地选择单元221在RSRPPeNB与其偏差值之和小于RSRPMeNB的情况下执行使无线终端PUE的连接目的地切换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切换控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偏差值存储在存储装置230中,并且根据情况适当改变。
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被配置为根据连接至宏小区基站PeNB的各个无线终端PUE的吞吐量,计算吞吐量代表值PT。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吞吐量代表值PT为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即,平均值)。吞吐量代表值PT不限于吞吐量代表值的数值,可以是表现吞吐量代表值PT的指标。各个测量的吞吐量是下行链路中的测量吞吐量。然而,考虑使用上行链路中的测量吞吐量也是可行的。同时,可使用现有技术作为用于获得测量吞吐量的测量方法。
代表值比较单元223被配置为对由X2接口通信单元240接收的吞吐量代表值MT与由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计算的吞吐量代表值PT进行比较。为了稳定算法的操作,可在对吞吐量代表值MT与吞吐量代表值PT的比较中确保一定的余量。
覆盖调整单元224被配置为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覆盖调整单元224将偏差值改变为减少吞吐量代表值MT与吞吐量代表值PT之间的差别。特别地,当吞吐量代表值PT大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增大偏差值。这种变化使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增加并且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数量减少。反之,当吞吐量代表值PT小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减小偏差值。这种变化使连接至微微小区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减少并且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数量增加。
存储装置230被配置为用由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后的偏差值改写当时所存储的偏差值。而且,X2接口通信单元24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后的偏差值发送至宏小区基站MeNB。
(4)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5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在步骤S101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吞吐量代表值MT。
在步骤S102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140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MT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240从宏小区基站MeNB接收吞吐量代表值MT。
在步骤S103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计算吞吐量代表值PT。
在步骤S104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比较单元223将通过X接口通信单元240接收的吞吐量代表值MT与由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PT进行比较。
在步骤S105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调整单元224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从而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在步骤S106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存储装置230用由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后的偏差值改写当前所存储的偏差值。
在步骤S107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240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后的偏差值发送至宏小区基站MeNB。宏小区基站M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140从微微小区基站PeNB接收偏差值。
在步骤S108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存储装置130用通过X2接口通信单元140接收的偏差值改写当前所存储的偏差值。
(5)第一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在宏小区基站MeNB与微微小区基站PeNB之间交换吞吐量代表值MT,并且微微小区基站PeNB基于宏小区基站MeNB的吞吐量代表值MT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吞吐量代表值PT,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这样做能够使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各个无线终端MUE的吞吐量与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各个无线终端PUE的吞吐量得以均衡,从而实现无线终端MUE和PUE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1]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被配置为将通过对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MT。而且,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被配置为将通过对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PT。
如上所述,各个预测吞吐量是基于由相应的无线终端通知的SINR值(CQI)和无线终端可用带宽的信息进行计算的。测量吞吐量依赖于通过无线终端交换的数据的量,而使用预测的吞吐量能够测量无线终端的潜在吞吐量。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2]
在第一变型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被配置为将指示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MT。而且,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被配置为将指示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PT。
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例如指以测量吞吐量上升的顺序排列的无线终端MUE中吞吐量最低的5%的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即,5个百分位的值)。而且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例如指以测量吞吐量上升的顺序排列的无线终端PUE中吞吐量最低的5%的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即,5个百分位的值)。
通过使用这5个百分位的值作为吞吐量代表值,能够使无线终端MUE中具有低吞吐量的无线终端MUE的比率以及无线终端PUE中具有低吞吐量的无线终端PUE的比率得以均衡,从而实现无线中的MUE和PUE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3]
在该变型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被配置为将指示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MT。而且,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被配置为将指示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的值计算为吞吐量代表值PT。
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1和变型2中二者的有益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4]
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型1、2和3的吞吐量代表值可用于彼此组合。
在第一组合实施例中,吞吐量代表值MT是由通过对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形成的。而且,吞吐量代表值PT是由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PUE的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代表值比较单元223被配置为对通过对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MUE的测量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与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进行比较。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大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该组合为“大”;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小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该组合为“小”。在其它情况中,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两个组合相等。
在第二组合实施例中,吞吐量代表值MT是由通过对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形成的。而且,吞吐量代表值PT是由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形成的。在这种情况中,代表值比较单元223被配置为对通过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MUE的预测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与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和无线终端PUE的预测吞吐量的5个百分位的值的组合进行比较。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大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该组合为“大”;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小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该组合为“小”。在其它情况中,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确定两个组合相等。
以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及其变型1、2和3中每一个的有益效果。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5]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调整单元224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但是覆盖调整方法不限于这种情况。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可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的比较结果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或天线倾斜角进行改变。
图6是根据该变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在此,将涉及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的方法作为示例描述。
步骤S111至S114中的处理与如上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步骤处理相同。
在步骤S115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调整单元224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223的比较结果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以减少吞吐量代表值MT与吞吐量代表值PT之间的差别。特别地,当吞吐量代表值PT大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增大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这种变换导致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增加以及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数量减少。反之,当吞吐量代表值PT小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减小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这种变化导致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减少以及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增加。
如上所述,根据此变型,可以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方式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6]
如上所述,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的调整可导致无线终端的切换。然而,这种切换可能使无线终端难以继续其无线通信。特别地,如果控制信道不能在切换目的地处被正确地接收,则无线终端难以继续无线通信。
因此,在此变型中,在预测到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将导致无线终端难以继续其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不执行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的调整。
图7是根据此变型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配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根据此变型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确定单元225。确定单元225被配置为基于指示无线终端PUE在切换至宏小区基站MeNB之后与其将具有的无线电质量的值,确定是否执行覆盖调整单元224的覆盖调整。
特别地,无线终端PUE将其CQI和测量报告(包含RSRPMeNB和RSRPPeNB)反馈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单元225可提前估计出微微小区基站PeNB小区内的无线终端在因覆盖调整而切换至相邻小区之后预期将具有的SINR值。当切换之后的SINR值小于对应于控制信道(诸如PDCCH)可能未被适当接收的情况的阈值时,确定单元225确定将不执行覆盖调整单元224的覆盖调整。
根据此变型,能够避免无线终端因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调整而难以继续其通信的情况。
[第二实施方式]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调整其自身的覆盖范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宏小区基站MeNB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对应于第一无线基站,宏小区基站MeNB对应于第二无线基站。
注意,下面将描述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并且将省略重复的描述。
(1)宏小区基站的配置
图8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的配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MeN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MeNB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控制器120包括代表值比较单元123和覆盖调整单元124。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X2接口通信单元140对应于被配置为从微微小区基站PeNB接收作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吞吐量代表值PT的接收器。
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被配置为根据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吞吐量,计算吞吐量代表值MT。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吞吐量代表值PT是通过对无线终端PUE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得到的值(即,平均值)。
代表值比较单元123被配置为对通过X2接口通信单元140接收到的吞吐量代表值PT与由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MT进行比较。
覆盖调整单元124被配置为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覆盖调整单元124将偏差值改变为减少吞吐量代表值MT与吞吐量代表值PT之间的差别。特别地,当吞吐量代表值PT大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增大偏差值。这种变化使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增加并且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数量减少。反之,当吞吐量代表值PT小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减小偏差值。这种变化使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无线终端PUE的数量减少并且连接至宏小区MeNB的无线终端MUE的数量增加。
存储装置230被配置为用由覆盖调整单元124改变后的偏差值改写当前所存储的偏差值。而且,X2接口通信单元140被配置为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覆盖调整单元124改变后的偏差值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
(2)微微小区基站的配置
图9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配置的框图。
如图9所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微微小区基站PeNB不包括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描述的代表值比较单元223和覆盖调整单元224。而且,在第二实施方式中,X2接口通信单元240对应于被配置为将吞吐量代表值PT作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发送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发送器。
(3)无线通信系统的操作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
在步骤S201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计算作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吞吐量代表值PT。
在步骤S202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240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代表值计算单元2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PT发送至宏小区基站MeNB。宏小区基站M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140从微微小区基站PeNB接收吞吐量代表值PT。
在步骤S203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作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吞吐量代表值MT。
在步骤S204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比较单元123对通过X2接口通信单元140接收到的吞吐量代表值PT与由代表值计算单元122计算出的吞吐量代表值MT进行比较。
在步骤S205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覆盖调整单元124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从而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在步骤S206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存储装置130用由覆盖调整单元224改变后的偏差值改写当前所存储的偏差值。
在步骤S207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140通过使用X2接口将由覆盖调整单元124改变后的偏差值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240从宏小区基站MeNB接收该偏差值。
在步骤S208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存储装置230用通过X2接口通信单元240接收的偏差值改写当前所存储的偏差值。
(4)第二实施方式有益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在宏小区基站MeNB与微微小区基站PeNB之间交换吞吐量代表值PT,并且宏小区基站MeNB基于宏小区基站MeNB的吞吐量代表值MT和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吞吐量代表值PT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
这样做能够使连接至宏小区基站MeNB的各个无线终端MUE的吞吐量与连接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各个无线终端PUE的吞吐量得以均衡,从而实现无线终端MUE和PUE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1]
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1至4也适用于第二实施方式。在将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型4应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中,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大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确定该组合为“大”;而当形成一个组合的两个值均小于另一组合的两个值时,宏小区基站MeNB的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确定该组合为“小”。在其他情况中,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确定两个组合相等。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2]
在如上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覆盖调整单元124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的比较结果改变偏差值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但是覆盖调整方法不限于此情况。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可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的比较结果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或天线倾斜角进行改变。
图11是根据此变型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操作的操作顺序图。在此,作为示例描述涉及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的方法。注意,通过将下面描述中的“发送功率”改为“天线倾斜角”,可解释涉及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天线倾斜角的方法的实施例。
步骤S211至S214中的处理与如上所述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那些步骤的处理相同。
在步骤S215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覆盖调整单元124通过根据代表值比较单元123的比较结果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来调整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覆盖范围。覆盖调整单元124改变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以减少吞吐量代表值MT与吞吐量代表值PT之间的差别。特别地,当吞吐量代表值PT大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增大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反之,当吞吐量代表值PT小于吞吐量代表值MT时,减小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发送功率。
在步骤S216中,宏小区基站M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140通过使用X2接口将指示由覆盖调整单元124改变后的发送功率的信息发送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X2接口通信单元240从宏小区基站MeNB接收指示该发送功率的信息。
在步骤S217中,微微小区基站PeNB的控制器220根据指示由X2接口通信单元240接收到的发送功率的信息,设定无线通信单元210的发送功率。
[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型3]
图12是根据此变型的宏小区基站MeNB的配置的框图。如图12所示,根据此变型的宏小区基站MeNB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宏小区基站MeNB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还包括确定单元125。确定单元125被配置为基于指示无线终端MUE在切换至微微小区基站PeNB之后预期将具有的无线电质量的值,确定是否执行覆盖调整单元224的覆盖调整。
特别地,无线终端MUE将其CQI和测量报告(包含RSRPMeNB和RSRPPeNB)反馈至宏小区基站MeNB。根据这些信息,确定单元125可提前估计出宏小区基站MeNB的小区中的无线终端在因覆盖调整而切换至相邻小区之后预期将具有的SINR值。当切换之后的SINR值小于对应于控制信道可能未被适当地接收的情况的阈值时,确定单元125确定将不执行覆盖调整单元124的覆盖调整。
[其他变型]
尽管上面已经基于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不应理解为构成此公开的陈述和附图限制本发明。根据此公开,各种替换实施方式、实施例和操作技术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在每个前述实施方式仅存在一个宏小区基站MeNB和一个微微小区基站PeNB,但是可存在多个宏小区基站MeNB和多个微微小区基站PeNB。在从多个无线基站接收多个吞吐量代表值的情况中,应当对多个吞吐量代表值进行平均。
同时,LTE演进计划采用无线地形成回程的无线基站作为中继节点,还计划采用X2接口用于中继节点。这样,中继节点可以是根据本发明的低功率基站。
而且,尽管每个前述实施方式结合LTE系统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可应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基于WiMAX(IEEE 802.16)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上所述,应该理解本发明包括未在本文中描述各种实施方式以及类似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应该仅受限于基于此公开在权利要求中适当限定本发明的主题。
注意,第2010-104439号日本专利申请(于2010年4月28日提交)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无线控制方法能够实现连接至不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之间的吞吐量的公平性,因此对诸如移动通信的无线通信而言是有用的。
Claims (13)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第一无线基站和第二无线基站,其中所述第一无线基站包括:
发送器,被配置为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基站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无线基站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
覆盖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所述第二无线基站和所述第一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以及
指示所述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以及
指示所述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通过对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求平均而得到的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的值;以及
指示所述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测量吞吐量的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的值;以及
指示所述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包含指示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中具有劣化的无线电质量的无线终端的预测吞吐量的值。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覆盖调整单元调整所述覆盖范围以减小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与指示所述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之间的差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覆盖调整单元通过改变用于对在选择无线终端的连接目的地时参考的无线电质量值进行校正的偏差值来调整所述覆盖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覆盖调整单元通过改变待经历覆盖调整的无线基站的发送功率来调整所述覆盖范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新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无线基站还包括确定单元,所述确定单元被配置为基于指示连接至所述第二基站的无线终端在从所述第二基站切换之后预期将具有的无线电质量的值,确定是否执行所述覆盖调整单元的覆盖调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基站和所述第二无线基站中的任一个为具有比宏小区基站的发送功率低的发送功率的低功率基站;以及
所述覆盖调整单元调整所述低功率基站的覆盖范围。
1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无线基站,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能够基于在基站之间交换的信息调整覆盖范围,所述无线基站包括:
发送器,被配置为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不同的无线基站,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
12.一种无线基站,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从不同的无线基站接收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是从连接至所述不同的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以及
覆盖调整单元,被配置为基于由所述接收器接收到的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所述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所述无线基站和所述不同的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13.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使第一无线基站将指示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发送至第二无线基站,所述第一吞吐量是从连接至所述第一无线基站的无线终端的吞吐量获得的;
使所述第二无线基站从所述第一无线基站接收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
使所述第二无线基站基于由所述第二无线基站接收到的指示所述第一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以及从连接至所述第二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的吞吐量获得的指示第二吞吐量代表值的信息,调整所述第一无线基站和所述第二无线基站中任一个的覆盖范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04439 | 2010-04-28 | ||
JP2010104439 | 2010-04-28 | ||
PCT/JP2011/059612 WO2011136083A1 (ja) | 2010-04-28 | 2011-04-19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884823A true CN102884823A (zh) | 2013-01-16 |
Family
ID=4486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11030A Pending CN102884823A (zh) | 2010-04-28 | 2011-04-19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78132B2 (zh) |
EP (1) | EP2566211A1 (zh) |
JP (1) | JP5642164B2 (zh) |
KR (1) | KR20130052558A (zh) |
CN (1) | CN102884823A (zh) |
WO (1) | WO2011136083A1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684504A (zh) * | 2013-10-28 | 2016-06-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5684507A (zh) * | 2013-10-28 | 2016-06-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5900473A (zh) * | 2013-02-15 | 2016-08-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CN106211247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11093210A (zh) * | 2013-07-17 | 2020-05-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37222B2 (en) * | 2011-08-18 | 2014-05-27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creased small cell resource utilization |
CN103139890B (zh) * | 2011-12-01 | 2017-11-24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通信系统中调整小区覆盖范围的方法、基站及低功率节点 |
JP5928687B2 (ja) * | 2011-12-13 | 2016-06-01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081823B (zh) * | 2012-01-25 | 2018-12-04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异构网络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US8989760B2 (en) * | 2012-03-09 | 2015-03-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ing low-power access points to identify traffic congestion zones |
CN104145513B (zh) * | 2012-09-05 | 2018-1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协调调度方法及装置 |
JP5766819B2 (ja) * | 2012-11-29 | 2015-08-19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セル選択制御方法 |
EP2760237A1 (en) * | 2013-01-28 | 2014-07-30 | Alcatel Lucent | Network Node and Method to adjust user association in HetNets |
WO2015022952A1 (ja) | 2013-08-13 | 2015-02-1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パラメータ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4469816A (zh) * | 2013-09-16 | 2015-03-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启动异频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及宏基站 |
WO2015079695A1 (ja) | 2013-11-28 | 2015-06-04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端末、記憶媒体、及びセル選択方法 |
US20170201909A1 (en) | 2013-12-10 | 2017-07-13 | Nec Corporation |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device,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method,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parameter control program |
US11277779B2 (en) | 2014-01-28 | 2022-03-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resource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
WO2015115784A1 (ko) * | 2014-01-28 | 2015-08-06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부하 분산 및 간섭 완화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KR102175177B1 (ko) | 2014-01-28 | 2020-11-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종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자원 적용 방법 및 장치 |
EP3316637A4 (en) * | 2015-07-17 | 2018-06-2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quir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WO2017113406A1 (zh) * | 2015-12-31 | 2017-07-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自动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
US11356911B1 (en) | 2020-08-10 | 2022-06-07 |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handover control based on user equipment (UE) throughput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501430A (ja) * | 1993-07-09 | 1996-02-13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ツ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 | 階層化セルラ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最良サーバの選択 |
JP2003244161A (ja) * | 2002-02-18 | 2003-08-29 | Ntt Comware Corp | 無線lanシステム用接続装置、無線lan接続方法、無線lan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lanシステム用記録媒体 |
CN101646181A (zh) * | 2008-08-08 | 2010-02-10 |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继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65649B2 (ja) | 2003-09-08 | 2009-11-1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サービスエリアの大きさの制御をする移動局、基地局及び制御方法 |
JP4519606B2 (ja) * | 2004-11-05 | 2010-08-04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JP4583430B2 (ja) * | 2007-11-08 | 2010-11-17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JP5069648B2 (ja) * | 2008-09-04 | 2012-11-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基地局及び移動通信方法 |
US20110009105A1 (en) * | 2009-07-13 | 2011-01-13 | Jungwoo Lee |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using directional beam antennas |
US8958838B2 (en) * | 2010-02-12 | 2015-0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stage transmit power control scheme for access point |
-
2011
- 2011-04-19 EP EP11774866A patent/EP2566211A1/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1-04-19 CN CN2011800211030A patent/CN102884823A/zh active Pending
- 2011-04-19 JP JP2012512789A patent/JP564216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4-19 US US13/643,888 patent/US907813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4-19 KR KR1020127028555A patent/KR20130052558A/ko not_active Ceased
- 2011-04-19 WO PCT/JP2011/059612 patent/WO2011136083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501430A (ja) * | 1993-07-09 | 1996-02-13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ツ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 | 階層化セルラ無線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最良サーバの選択 |
JP2003244161A (ja) * | 2002-02-18 | 2003-08-29 | Ntt Comware Corp | 無線lanシステム用接続装置、無線lan接続方法、無線lanシステム用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lanシステム用記録媒体 |
CN101646181A (zh) * | 2008-08-08 | 2010-02-10 | 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 无线通信系统、中继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00473A (zh) * | 2013-02-15 | 2016-08-24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US10334451B2 (en) | 2013-02-15 | 2019-06-2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5900473B (zh) * | 2013-02-15 | 2019-12-06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US11356865B2 (en) | 2013-02-15 | 2022-06-0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
CN111093210A (zh) * | 2013-07-17 | 2020-05-01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CN111093210B (zh) * | 2013-07-17 | 2023-02-17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 |
CN105684504A (zh) * | 2013-10-28 | 2016-06-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通信系统、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5684507A (zh) * | 2013-10-28 | 2016-06-15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和存储有程序的存储介质 |
CN105684507B (zh) * | 2013-10-28 | 2019-06-11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无线基站、业务负载均衡方法以及非瞬态存储介质 |
CN106211247A (zh) * | 2016-06-30 | 2016-12-07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CN106211247B (zh) * | 2016-06-30 | 2019-09-2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偏移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11136083A1 (ja) | 2013-07-18 |
EP2566211A1 (en) | 2013-03-06 |
JP5642164B2 (ja) | 2014-12-17 |
US9078132B2 (en) | 2015-07-07 |
KR20130052558A (ko) | 2013-05-22 |
US20130045694A1 (en) | 2013-02-21 |
WO2011136083A1 (ja) | 2011-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84823A (zh)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 |
US11984937B2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 quality measurement | |
EP2296394B1 (en) | Base st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load balancing in a group of base stations | |
KR101587434B1 (ko) | 부하에 기초한 핸드오버 관리 | |
CN101960893B (zh) | 无线电资源控制方法、无线电台站设备、存储无线电台站控制程序的记录介质及无线电通信系统 | |
US9253685B2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 |
KR101783531B1 (ko) | 소프트 셀 네트워크에서의 핸드오버 | |
US9635707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base station parameter-adjustment method | |
US9357398B2 (en) | Radio base st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 |
WO2012100822A1 (en) | A method and a network node for determining an offset for selection of a cell of a first radio network node | |
US20130072212A1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US8812010B2 (en) |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 |
CN103945513A (zh) | 功率控制方法和装置 | |
WO2015018235A1 (zh) | 下行功率调整的通知方法及装置、获取方法及装置 | |
CN102986272A (zh) | 无线电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无线电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 |
JP2018517339A (ja) | 通信方法及びデバイス | |
JP2015073298A (ja) | 無線基地局 | |
HK1215508B (zh) | 軟小區網絡中的切換 | |
JP2013046403A (ja) | 無線基地局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