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44060A -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44060A CN102744060A CN2012102551194A CN201210255119A CN102744060A CN 102744060 A CN102744060 A CN 102744060A CN 2012102551194 A CN2012102551194 A CN 2012102551194A CN 201210255119 A CN201210255119 A CN 201210255119A CN 102744060 A CN102744060 A CN 10274406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io
- ammonia synthesis
- synthesis catalyst
- solution
- prepar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2—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using catalysts, e.g. selective catalysts
Landscapes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aTiO3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肥催化剂技术领域。所述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以钙钛矿型BaTiO3为载体、金属钌为活性组分,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溶胶-凝胶法或浸渍-气氛焙烧法制备得到。活性组分量以Ru的重量计为载体重量的2%-10%,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设备简单,制备过程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肥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负载型钌催化剂作为一种高效的贵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工业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其中活性炭材料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早在上世纪末就已经在国外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但是由于炭材料与钌的接触在氨合成条件下易发生甲烷化反应,影响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因此,以高稳定性氧化物材料替代活性炭制备高活性钌基氨合成催化剂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但是,目前为止以氧化物材料和其它纳米材料负载钌得到催化剂的活性,特别是低温低压条件下的氨合成活性还普遍低于碳体系。
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常见的制备方法就是将钌前驱体通过浸渍法或沉积沉淀法浸渍到活性炭、分子筛或氧化铝等多孔的载体材料中,而后再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经还原后得到高活性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中国专利CN101362080A、CN101053834A和 CN101322947均公开了一种以活性炭为载体,以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为助剂的氨合成催化剂。专利分别从催化剂制备工序的简化和活性组分的分散等性能的改善提高了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和性价比。虽然该系列催化剂的氨合成活性已经远远超过工业熔铁催化剂,但是这些专利均未能解决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工业化的瓶颈问题,在氨合成条件下易发生甲烷化,大大降低催化剂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不宜工业推广。氧化物本身具有热稳定性高和孔结构发达等特点,其作为催化剂载体也引起研究者的极大兴趣。专利CN101322938报道了一种以氧化镁为载体,以碱金属、碱土金属或稀土金属为助剂的钌基氨合成催化剂,但是该催化剂的低温低压氨合成活性较差,基本没有工业化价值。专利CN1389295还将稳定的纳米碳纤维和碳纳米管负载钌用于催化氨合成反应。虽然该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均较为优异,但该类载体材料属于精细化学品产量较低,价格昂贵,很难支撑大规模氨合成工业的发展。专利CN1820843A还将氧化镁的强碱性和碳纳米管优异的电子传导性能相耦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氨合成催化剂Ru/MgO-CNT。此法得到的催化剂虽然性能较好,但是其制备工艺复杂且碳纳米管的价格较高,也很难实现工业化应用。
近来,国外学者(Inorgnic chemistry,2007,46:5084-5092)发现具有多种具有多种氧化钛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钽和钛在常温下就有活化N2的性能。催化学报,2010,31(4):377-379和Catalysis Commnications, 2010,11:867-870报道了以BaCeO3以及BaCe0.9Y0.1O3-X为载体负载钌用于催化氨合成反应,结果发现催化剂在3 MPa, 350 ℃条件下就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
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研究领域,常见的载体主要有Al2O3、MgO、稀土氧化物和其它多孔纳米材料。与碳材料载体相比,活性总体相对较低,限制了氧化物负载钌催化剂工业化过程的推广应用。本发明公布的钛酸钡负载钌催化剂在催化氨合成反应时,在低温低压条件下与其它氧化物负载形式相比,在催化活性方面显现出明显的优势。在相同的反应温度和空速下,系统压力为3 MPa 时Ru/BaTiO3 的出口氨浓度明显大于先前文献报道的相同压力和条件下Ba-Ru/MgO的活性,甚至还大于10 MPa时 Ru/MgO(Catal Commn, 2010,12:251-254)、Sm-Ru/Al2O3和Sm-Ru/CCA(Catal Commn, 2007,8:1838-184和Catal Commn, 2011,12:1452-1457)、Ru/Sm2O3(Catal Commn, 2010, 15:23-26)以及K-Ru/γ-Fe2O3 (催化学报2007,27:62-66)氨合成催化剂;在低温条件下,与10MPa时采用氧化还原共沉淀法制备的Ru/Sm2O3-CeO2 (Catal Commn, 2010, 15:23-2;化学学报2012,70:137-142)相比,都具有明显的活性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便,设备简单,制备过程条件易于控制,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低温低压活性高,性能稳定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以BaTiO3为载体,以Ru为活性组分,Ru含量以重量计为载体质量的2~10%。所述BaTiO3载体中Ba的前躯体是Ba(NO3)2、Ba(CH3COO)2、Ba(OH)2中的一种;所述活性组分Ru的前驱体为K2RuO4、Ru(NO)(NO3)3中的一种。
一种如上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等体积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气氛焙烧法。
所述的等体积浸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6.0-7.8;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白色凝胶;
(4)将白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得到BaTiO3 载体;
(5)将质量浓度为5%的钌前驱体溶液浸渍到步骤(4)制备的BaTiO3载体中;
(6)将步骤(5)所得固体还原后即为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所述的还原方法包括H2高温还原和无水乙醇、甲醛、硼氢化物以及水合肼液相还原。
所述的溶胶-凝胶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6.0-7.8,搅拌均匀后,将钌前驱体溶液直接加入;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褐红色凝胶;
(4)将褐红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氢气混合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即得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所述的浸渍-气氛焙烧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0-7.8;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白色凝胶;
(4)将白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得到BaTiO3 载体;
(5)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后的固体烘干后置于氢气混合气氛中,置于400℃-600℃条件下二次焙烧3-24 h,自然冷却后即得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所述的氢气混合气氛包括纯H2、H2/Ar混合气和H2/N2 混合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P型半导体材料BaTiO3为钌基氨合成催化剂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气氛焙烧法为制备方法。无需浸渍助剂,制备工艺简单、无原料损失,在低温低压条件下既可以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钌含量为4wt %的Ru/BaTiO3催化剂在3 MPa,空速为10000 h-1时,在375℃,400℃和425℃时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2.92%、5.36%和7.13%。而《分子催化》(2012,26(1):1-9)报道的Ba-Ru/MgO在400℃,5 MPa,空速为5000 h-1的出口氨浓度为3.0%。Catalysis Commnications(2010,11:867-870)报道的5 wt% 钌含量的氨合成催化剂Ru/Al2O3、Ru/MgO和Ru/CeO2在400℃,3MPa和5000 h-1条件下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0.15%、1.46%和0.8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详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凡依本发明专利范围内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于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实施例1:
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1.2的乙醇与乙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2 h得到淡黄色混合溶液。然后,将1 mol/L的Ba(NO3)2 溶液缓缓加入上述溶液中,置于超声发生器中于60℃条件下超声1 h即得到白色凝胶。将此白色凝胶90℃条件下干燥12 h后,再于750 ℃下焙烧5 h得到BaTiO3载体材料。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活性组分钌浸渍到载体中去,然后用无水乙醇还原,活性组分Ru占载体的质量分数4%。该催化该催化剂在3 MPa,空速为10000 h-1时,在375℃,400℃和425℃时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2.92%、5.36%和7.13%。
实施例2:
BaTiO3载体和钌的负载方法同实施例1,但是制备过程中Ba的前驱体为Ba(CH3COO)2。同种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氨浓度分别为3. 12%、5.84%和7.42%。
实施例3:
BaTiO3载体和钌的负载方法同实施例1,但是制备过程中Ru的前驱体为Ru(NO)(NO3)3。同种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1.82%、3.94%和4.86%。
实施例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在添加Ba(NO3)2 前驱体时,将Ru(NO)(NO3)3 一起加入,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催化剂。同种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2.76%、4.42%和6.96%。
实施例5:
BaTiO3载体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同实施例1。但是将凝胶的焙烧温度降为650℃,浸渍K2RuO4经烘干后在于500℃H2/N2混合气氛中焙烧8 h。同种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3.46 %、6.10%和7.42%。
实施例 6:
BaTiO3载体的制备采用溶胶-凝胶法同实施例5。但是将凝胶的焙烧温度降为500℃,浸渍K2RuO4经烘干后在于450℃H2/N2混合气氛中焙烧8 h。同种条件下测试催化剂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2.12 %、3.94%和5.32%。
实施例7: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促进混合溶液凝胶化的方式采用60℃恒温条件下持续搅拌,以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8.2,后续的方法如实施例1,得到催化剂在3 MPa,空速为10000 h-1时,在375℃,400℃和425℃时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2.21%、5.23%和6.92%。
实施例8: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将无水和乙酸的混合溶液改为无水乙醇和硝酸的混合溶液,后续的方法如实施例1。得到催化剂在3 MPa,空速为10000 h-1时,在375℃,400℃和425℃时的出口氨浓度分别为1.88%、3.95%和5.1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Claims (8)
1.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以BaTiO3为载体,以Ru为活性组分,Ru含量以重量计为载体质量的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aTiO3载体中Ba的前躯体是Ba(NO3)2、Ba(CH3COO)2、Ba(OH)2中的一种;所述活性组分Ru的前驱体为K2RuO4、Ru(NO)(NO3)3中的一种。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等体积浸渍法、溶胶-凝胶法和浸渍-气氛焙烧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等体积浸渍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0-7.8;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白色凝胶;
(4)将白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得到BaTiO3 载体;
(5)将质量浓度为5%的钌前驱体溶液浸渍到步骤(4)制备的BaTiO3载体中;
(6)将步骤(5)所得固体还原后即为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还原方法包括H2高温还原和无水乙醇、甲醛、硼氢化物以及水合肼液相还原。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胶-凝胶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0-7.8,搅拌均匀后,将钌前驱体溶液直接加入;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褐红色凝胶;
(4)将褐红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氢气混合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即得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浸渍-气氛焙烧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钛酸四丁酯倒入pH为3.0-5.5的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溶液中,在30℃-90℃条件下,混合搅拌0.5-4 h,得到淡黄色溶液;所述的酸为硝酸、乙酸中的一种或两种;
(2)将摩尔浓度为0.01-5 mol/L的Ba前躯体溶液加入步骤(1)的溶液中,调节混合溶液的pH值为6.0-7.8;
(3)通过添加氨水调节pH、搅拌条件下加热、超声处理中的一种或多种方法的协同,促进混合溶液中钛酸四丁酯的水解,得白色凝胶;
(4)将白色凝胶放入马弗炉中,在空气气氛中,升温至300℃-1500℃条件下焙烧0.5-12 h,得到BaTiO3 载体;
(5)活性组分的负载方法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将浸渍后的固体烘干后置于氢气混合气氛中,置于400℃-600℃条件下二次焙烧3-24 h,自然冷却后即得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混合气氛包括纯H2、H2/Ar混合气和H2/N2 混合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5119.4A CN102744060B (zh) | 2012-07-23 | 2012-07-23 |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55119.4A CN102744060B (zh) | 2012-07-23 | 2012-07-23 |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4060A true CN102744060A (zh) | 2012-10-24 |
CN102744060B CN102744060B (zh) | 2014-02-19 |
Family
ID=47024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55119.4A Active CN102744060B (zh) | 2012-07-23 | 2012-07-23 |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44060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4151A (zh) * | 2013-09-29 | 2013-12-25 | 福州大学 | 一种复合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72024A (zh) * | 2016-04-15 | 2016-07-2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铁钌复合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US10017395B2 (en) | 2014-03-13 | 2018-07-10 |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and ammonia synthesis method |
CN110075832A (zh) * | 2019-04-12 | 2019-08-02 | 济南大学 | 一种NOx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121794A (zh) * | 2020-10-19 | 2020-12-25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2619644A (zh) * | 2021-01-14 | 2021-04-09 | 福州大学 | 一种以四方钛酸钡为载体的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CN113694922A (zh) * | 2021-09-29 | 2021-11-26 | 石河子大学 |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433057A (zh) * | 2020-10-31 | 2022-05-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CN115135606A (zh) * | 2020-02-27 | 2022-09-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制备四方相钛酸钡纳米颗粒的方法 |
CN115364851A (zh) * | 2021-10-27 | 2022-11-22 | 福州大学 | 一种尺寸可控的Ru基纳米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低温低压氨合成的应用 |
CN115379896A (zh) * | 2020-02-26 | 2022-11-22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氧氮氢化物、包含氧氮氢化物的金属担载物、以及氨合成用催化剂 |
CN115607569A (zh) * | 2022-12-02 | 2023-01-17 | 四川大学 | 一种钛酸钡负载钌团簇的人造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116412A (zh) * | 2023-02-02 | 2023-05-16 | 安徽枡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低温低压合成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1282A (zh) * | 2000-09-20 | 2003-12-10 | 帝国石油株式会社 | 使用致密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的甲烷部分氧化方法 |
CN102258998A (zh) * | 2011-05-09 | 2011-11-30 | 福州大学 | 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7-23 CN CN201210255119.4A patent/CN10274406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61282A (zh) * | 2000-09-20 | 2003-12-10 | 帝国石油株式会社 | 使用致密氧选择性透过陶瓷膜的甲烷部分氧化方法 |
CN102258998A (zh) * | 2011-05-09 | 2011-11-30 | 福州大学 | 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S. J. TAUSTER ET AL: "Strong Interactions in Supported-Metal Catalysts", 《SCIENCE》, vol. 211, 13 March 1981 (1981-03-13) * |
黎先财等: "镍基BaTiO3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对催化活性的影响", 《石油化工》, vol. 32, no. 06,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467 - 469 * |
Cited B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64151A (zh) * | 2013-09-29 | 2013-12-25 | 福州大学 | 一种复合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464151B (zh) * | 2013-09-29 | 2016-01-20 | 福州大学 | 一种复合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US10017395B2 (en) | 2014-03-13 | 2018-07-10 |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and ammonia synthesis method |
CN105772024A (zh) * | 2016-04-15 | 2016-07-20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铁钌复合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772024B (zh) * | 2016-04-15 | 2019-03-05 | 浙江工业大学 | 一种铁钌复合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0075832B (zh) * | 2019-04-12 | 2022-02-15 | 济南大学 | 一种NOx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0075832A (zh) * | 2019-04-12 | 2019-08-02 | 济南大学 | 一种NOx存储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US12350654B2 (en) | 2020-02-26 | 2025-07-08 |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 | Oxynitride-hydride, metal-supported material containing oxynitride-hydride, and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
CN115379896A (zh) * | 2020-02-26 | 2022-11-22 |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 | 氧氮氢化物、包含氧氮氢化物的金属担载物、以及氨合成用催化剂 |
CN115135606A (zh) * | 2020-02-27 | 2022-09-30 | 东南大学 | 一种制备四方相钛酸钡纳米颗粒的方法 |
CN112121794A (zh) * | 2020-10-19 | 2020-12-25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433057B (zh) * | 2020-10-31 | 2023-09-0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CN114433057A (zh) * | 2020-10-31 | 2022-05-0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CN112619644A (zh) * | 2021-01-14 | 2021-04-09 | 福州大学 | 一种以四方钛酸钡为载体的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
CN113694922A (zh) * | 2021-09-29 | 2021-11-26 | 石河子大学 |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94922B (zh) * | 2021-09-29 | 2023-08-18 | 石河子大学 |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364851A (zh) * | 2021-10-27 | 2022-11-22 | 福州大学 | 一种尺寸可控的Ru基纳米簇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低温低压氨合成的应用 |
CN115607569A (zh) * | 2022-12-02 | 2023-01-17 | 四川大学 | 一种钛酸钡负载钌团簇的人造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6116412A (zh) * | 2023-02-02 | 2023-05-16 | 安徽枡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低温低压合成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44060B (zh) | 2014-02-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44060B (zh) | 一种BaTiO3 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658135B (zh) | 一种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制备方法 | |
CN103357406B (zh) | 一种稀土元素掺杂的钙钛矿型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 | |
CN113694922B (zh) | 一种用于氨分解的负载型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148060B (zh) | 一种负载于双氧化物复合载体的铂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464151B (zh) | 一种复合氧化物负载钌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012722B (zh) | 一种以Ce-MOF为前驱体的二氧化铈/氮化钛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258998B (zh) | 一种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85976A (zh) | 铜铈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
CN103706360B (zh) | 一种Ru/BaCeO3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7497439B (zh) | 一种用于逆水煤气变换反应的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389404A (zh) | 一种氧化铈负载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 |
CN101362080A (zh) | 一种活性炭负载钌基氨合成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940346A (zh) | 不饱和酮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126930B (zh) | 一种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氯化氢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 |
CN108654628A (zh) | 一种Ni-Ce-Zr复合氧化物/γ-氧化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88851A (zh) | 一种经孔壁碳修饰的sba-15负载的高分散镍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445609A (zh) | 一种活性炭负载的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3111278B (zh) | 一种“蛋壳型”氧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185221A (zh) | 一种PdAg合金负载Ti-SBA-15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3952956B (zh) | 一种甲烷干重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甲烷干重整催化剂及其应用 | |
CN101234358A (zh) | 一种TiO2/γ-Al2O3复合载体的制备方法 | |
CN103721757B (zh) | 一种γ-Al2O3载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7754802A (zh) | 一种用于碳酸乙烯酯加氢的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1530809A (zh) | 一种制备合成气的催化剂及制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