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1277B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91277B CN102691277B CN201210202187.4A CN201210202187A CN102691277B CN 102691277 B CN102691277 B CN 102691277B CN 201210202187 A CN201210202187 A CN 201210202187A CN 102691277 B CN102691277 B CN 1026912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ll
- block
- deformed
- ridge
- deformed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砌块,包括块体,块体顶部为水平的台面,一道脊将水平的台面分成前台面和后台面;前台面的前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墙,后台面的后沿设有向下的内墙,外墙和内墙均与脊相互平行;脊的高度H3小于或等于内墙的高度H2;外墙的内壁与脊的前壁平行,外墙底部的宽度与前台面相等;内墙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的后壁平行;内墙的高度H2为外墙高度H1减去台面厚度L1的差值,外墙与内墙之间的开口宽度为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深度L2为内墙高度H2减去台面厚度L1的差值。本发明可以用于构建的墙体结构和挡土护坡结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应用,尤其是一种异形砌块及与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本发明涉及的异形砌块属于一种干砌砌块。
背景技术
砌块属于一种常用的建材,传统的砌块其外形结构一般比较方正,使用中各砌块之间没有咬合力,使用中一般需要水泥砂浆作为粘合剂,不仅影响砌墙的效率,而且增加了水泥砂浆加工成本,如果需要二次使用,必须清理水泥砂浆,可回收再用率较低。此外,由于
砌块之间存在粘合剂(水泥砂浆),墙体的透水性较差,一般不能用于江河湖塘的护墙和山体的挡土护坡。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需要,江河湖塘的改造和山体护坡的建设已被提到城市规划的议事日程,为了适应建设的需要,各种形式的用于江河湖塘护墙和山体挡土护坡的干砌砌块被陆续面世,各砌块普遍具有之间没有咬合力,由它们构建的墙体或护坡具有很好的透水性,其中不乏申请了专利,为江河湖塘的改造和山体护坡的建设作出了贡献。但是,有些干砌砌块虽然具有很好的咬合力,其几何形状过于复杂,导致砌块模具过于复杂,砌块本身加工困难;有些干砌砌块现场拼接组装困难,影响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部分干砌砌块几何形状过于复杂,或现场拼接组装困难等一系列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异形砌块以及由这种异形砌块构建的墙体结构和挡土护坡结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异形砌块,包括块体,其特征在于:
a) 块体顶部为水平的台面,一道脊将水平的台面分成前台面和后台面;
b) 前台面的前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墙,后台面的后沿设有向下的内墙,外墙和内墙均与脊相互平行;
c) 脊的高度H3 小于或等于内墙的高度H2 ;
d) 外墙的内壁与脊的前壁平行,外墙底部的宽度与前台面相等;内墙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的后壁平行;内墙的高度H2 为外墙高度H1 减去台面厚度L1的差值,外墙与内墙之间的开口宽度为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深度L2为内墙高度H2 减去台面厚度L1的差值。
在本发明中:所述脊的前壁和后壁均与水平的台面垂直;或脊的前壁与水平的台面垂直,后壁与水平的台面形成95~125°夹角;或脊的前壁和后壁均与水平的台面形成95~125°夹角。
在本发明中:所述前台面以及外墙的底部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和凸堰;或外墙的前端以及外墙的后端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和凸堰。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墙和水平的前后台面为空心结构;或外墙、内墙和水平的前后台面均为空心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墙的外侧表面四条边均设有20~50°的倒角。
一种由上述异形砌块构建的墙体结构,包括所述异形砌块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 分层叠置,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异形砌块颠倒放置,开口向下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下方两排的中异形砌块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开口向上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上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形成异形砌块构建的墙体主体。
在所述墙体结构中:墙体结构基于基础砌块,该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最下层的第一排异形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基础砌块,其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外墙的内壁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接触;第二排的异形砌块颠倒后,其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后台面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接触,内墙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脊接触;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第一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脊和第二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底为墙体结构的顶;基础砌块的大小与异形砌块一致,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和一个低支撑墙,其中:高支撑墙垂直于底,其高度和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一致,低支撑墙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的内墙相同,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含有一道槽,槽的宽度为异形砌块的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
在所述墙体结构中:墙体结构基于基础砌块,所述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最下层的第一排异形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基础砌块,异形砌块的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脊位于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的一道与脊匹配的槽中,前台面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接触,异形砌块的内墙与高支撑墙中的对应脊接触;第二排的异形砌块正放后,异形砌块的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高支撑墙中的对应脊、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二排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长度与异形砌块一致,宽度为异形砌块的1.5 倍,基础砌块含有一个水平的底,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和一个低支撑墙,高支撑墙和低支撑墙均垂直于底,其中:低支撑墙的高度和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一致,高支撑墙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相同,顶部设有对应脊,高支撑墙的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前台面、脊、后台面和内墙的包络线的几何形状一致,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含有一道与脊匹配的槽。
一种由上述异形砌块构建的挡土护坡结构,沿坡体走向由下而上依序分层排放异形砌块,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异形砌块颠倒放置,开口向下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下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开口向上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上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形成异形砌块构建的挡土护坡结构。
在所述挡土护坡结构中:最下层异形砌块的外墙与坡体接触,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小于异形砌块长度的五分之三;第二排的异形砌块颠倒后,其外墙位于挡土护坡结构的表面,后台面与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接触,内墙与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接触;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与坡体接触,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和第二排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直至坡体的坡顶,形成挡土护坡结构。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由于块体顶部为水平的台面和一道脊,前台面的前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墙,后台面的后沿设有向下的内墙,外墙和内墙均与脊相互平行,结构紧凑,加工方便;由于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内墙的高度;外墙的内壁与脊的前壁平行,外墙的底宽与前台面等宽;内墙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的后壁平行;内墙的实际高度为不含台面厚度的外墙厚度,前内墙内壁之间的间距为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深度为不含台面厚度的内墙高度,组装时,第一排砌块砌块的脊和第二排砌块的内墙被嵌入第三排砌块的前内墙内壁之间,由下而上依次类推,组合后形成的墙体或护坡咬合力强;由于在组装墙体或护坡时不需要使用水泥砂浆,各砌块之间的缝隙具有很好的透水性,为地下水或堤坝、山体渗透水提供释放通道,避免它们对墙体或护坡的损害。与异形砌块匹配的基础砌块可以用于异形砌块的底部和顶部,可以保证异形砌块组合的墙体结构根基和顶部封顶都很平整,且具有同样的咬合力。
附图说明
图1~ 图15 为异形砌块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 为一种与异形砌块配套使用的基础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17 为另一种与异形砌块配套使用的基础砌块结构示意图。
图18 一种墙体结构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9 构建图18 墙体结构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图20 另一种墙体结构实施例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21 构建图20 墙体结构的立体效果示意图。
图中:1、脊,2、前台面,3、后台面,4、外墙,5、内墙,6、凸堰,7、卡槽,8、底,9、高支撑
墙,10、低支撑墙,11、槽,12、对应脊。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非限制性地公开了本发明部分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由图1 可见,本发明包括块体,其中:块体顶部为水平的台面,一道脊1 将水平的台面分成前台面2 和后台面3。
前台面1 的前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墙4,后台面3 的后沿设有向下的内墙5,外墙4 和内墙5 均与脊1 相互平行。
脊1 的高度H3 小于或等于内墙5 的高度H2。
外墙4 的内壁与脊1 的前壁平行,外墙4 底部的宽度与前台面2 相等;内墙5 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1 的后壁平行;内墙5 的高度H2 为不含台面厚度L1的外墙高度H1,外墙4 与内墙5 之间的开口宽度为内墙5 与脊1 的厚度之和,深度L2 为不含台面厚度L1 的内墙高度H2。
在本实施例中,脊1 的前壁和后壁均垂直与水平的台面,外墙4 的内壁也与水平的台面垂直,内墙5 的内壁和外壁也与水平的台面垂直。
由图2 可见,本实施例与体1 的区别仅在于:脊1 的前壁与水平的台面垂直,脊1 的后壁与水平的台面形成95~125°夹角,内墙5 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1 的后壁平行,与水平的台面也存在95~125°的夹角。
由图3 可见,本实施例与体1 的区别仅在于:脊1 的前壁和后壁与水平的台面均有95~125°夹角,外墙4 的内壁以及内墙5 的内壁和外壁均与水平的台面也存在95~125°的夹角。
由图4~ 图6 可见,图4 与图1 的区别、图5 与图2 的区别、图6 与图3 的区别均在于前台面2以及外墙4 的底部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7和凸堰6 。
由图7~ 图9 可见,图7 与图1 的区别、图8 与图2 的区别、图9 与图3 的区别均在于外墙4 的前端以及外墙4 的后端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7和凸堰6 。
由图10~ 图12 可见,图10 与图1 的区别在于外墙4、内墙5 和水平的前后台面均为空心结构。图11 与图2 的区别以及图12 与图3 的区别均在于外墙4 和水平的前后台面为空心结构。
由图13~ 图15 可见,图3 与图1 的区别、图14 与图2 的区别、图15 与图3 的区别均在于外墙的外侧表面四条边均设有20~50°的倒角。
由图16 可见,本实施例是一种与图3、图6、图9、图12 和图15 匹配的基础砌块,基础砌块含有一个水平的底8,水平的底8 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9 和一个低支撑墙10,其中:支撑墙9 垂直于底8,其高度和形状与外墙4 一致,低支撑墙10 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的内墙5 相同,低支撑墙10 与高支撑墙9 之间含有一道槽11,槽11 的宽度为异形砌块的内墙5 与脊1 的厚度之和。
由图17 可见,本实施例是另一种与图3、图6、图9、图12 和图15 匹配的基础砌块,基础砌块含有一个水平的底8,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9 和一个低支撑墙10,高支撑墙9 和低支撑墙10 均垂直于底,其中:低支撑墙10 的高度和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4 一致,高支撑墙9 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相同,顶部设有对应脊12,高支撑墙9 的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4、前台面2、脊1、后台面3 和内墙5 的包络线的几何形状一致,低支撑墙10 与高支撑墙9 之间含有一道与脊1 匹配的槽。基础砌块的长度与异形砌块一致,宽度为异形砌块的1.5 倍。
所述基础砌块的长度与异形砌块一致,宽度为异形砌块的1.5 倍,基础砌块含有一个水平的底,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和一个低支撑墙,其中:低支撑墙的高度和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一致,高支撑墙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相同,顶部设有对应脊,高支撑墙的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前台面、脊、后台面和内墙的包络线的几何形状一致,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含有一道与脊匹配的槽由图18 和图19 可见,一种由图3、图16 组成的墙体结构是:异形砌块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分层叠置,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中,图16 所示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8 ;最下层的第一排异形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该基础砌块,其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外墙4 的内壁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10 接触;第二排的砌块颠倒后,其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后台面3 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3 接触,内墙5 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1 接触;第三排砌块的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1 和第二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5 被限位于第三排砌块的外墙4 内壁和内墙5 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底8 为墙体结构的顶。
由图20 和图21 可见,一种由图3、图16 和图17 组成的墙体结构是:砌块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分层叠置,层间的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中,图17 所示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8 ;最下层的第一排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该基础砌块,其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脊1 位于低支撑墙10 与高支撑墙9 之间的一道与脊1 匹配的槽11 中,前台面3 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10 接触,异形砌块的内墙5 与高支撑墙10 中的对应脊12 接触;第二排的异形砌块正放,异形砌块的外墙4 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高支撑墙10 中的对应脊12、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5 被限位于第二排砌块的外墙4 内壁和内墙5 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底8 为墙体结构的顶。在本实施例中,封顶用的基础砌块为图16 所示的基础砌块。
利用异形砌块构建挡土护坡结构时,可以沿坡体走向由下而上依序分层排放异形砌块,层间的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砌块端部结合缝应该相互错位放置,其中:最下层异形砌块的外墙4 与坡体接触,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应该小于砌块长度的五分之三;第二排的异形砌块颠倒后,其外墙4 位于挡土护坡结构的表面,后台面3 与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5 接触,内墙5 与最下层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1 接触;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4 与坡体接触,最下层砌块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脊1
和第二排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5 被限位于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直至坡体的坡顶,形成挡土护坡结构。
Claims (9)
1.一种异形砌块,包括块体,其特征在于:
a) 块体顶部为水平的台面,一道脊将水平的台面分成前台面和后台面;
b) 前台面的前沿设有垂直向下的外墙,后台面的后沿设有向下的内墙,外墙和内墙均与脊相互平行;
c) 脊的高度H3 小于或等于内墙的高度H2 ;
d) 外墙的内壁与脊的前壁平行,外墙底部的宽度与前台面相等;内墙的内壁和外壁均与脊的后壁平行;内墙的高度H2为外墙高度H1 减去台面厚度L1 的差值,外墙与内墙之间的开口宽度为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深度L2 为内墙高度H2 减去台面厚度L1 的差值;
所述脊的前壁和后壁均与水平的台面垂直;或脊的前壁与水平的台面垂直,后壁与水平的台面形成95~125°夹角;或脊的前壁和后壁均与水平的台面形成95~125°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台面以及外墙的底部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和凸堰;或外墙的前端以及外墙的后端分别设有一道对应匹配的卡槽和凸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和水平的前后台面为空心结构;或外墙、内墙和水平的前后台面均为空心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的外侧表面四条边均设有20~50°的倒角。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异形砌块构建的墙体结构,包括所述异形砌块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分层叠置,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特征在于:在墙体结构中,相邻两行异形砌块颠倒放置,其中,开口向下的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下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由外墙和内墙之间形成的开口中,开口向上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上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由外墙和内墙之间形成的开口中,形成由异形砌块构建的墙体主体。
6.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结构基于基础砌块,该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最下层的第一排异形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基础砌块,其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外墙的内壁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接触;第二排的异形砌块颠倒后,其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后台面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接触,内墙与第一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脊接触;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第一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脊和第二排结合缝两侧异形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底为墙体结构的顶;基础砌块的大小与异形砌块一致,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和一个低支撑墙,其中:高支撑墙垂直于底,其高度和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一致,低支撑墙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的内墙相同,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含有一道槽,槽的宽度为异形砌块的内墙与脊的厚度之和。
7.根据权利要求5 所述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墙体结构基于基础砌块,所述基础砌块的底为平面;最下层的第一排异形砌块依托于沿墙体走向依序排列的基础砌块,异形砌块的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内侧,脊位于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的一道与脊匹配的槽中,前台面与基础砌块的低支撑墙接触,异形砌块的内墙与高支撑墙中的对应脊接触;第二排的异形砌块正放,异形砌块的外墙位于墙体结构的外侧,高支撑墙中的对应脊、第一排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二排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构成墙体主体,墙体结构的顶层由基础砌块封顶;基础砌块的长度与异形砌块一致,宽度为异形砌块的1.5 倍,基础砌块含有一个水平的底,水平的底上设有一个高支撑墙和一个低支撑墙,高支撑墙和低支撑墙均垂直于底,其中:低支撑墙的高度和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一致,高支撑墙的高度与异形砌块相同,顶部设有对应脊,高支撑墙的截面形状与异形砌块的外墙、前台面、脊、后台面和内墙的包络线的几何形状一致,低支撑墙与高支撑墙之间含有一道与脊匹配的槽。
8.一种由权利要求1~4 之一所述异形砌块构建的挡土护坡结构,沿坡体走向由下而上依序分层排放异形砌块,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与相邻层间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错位放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行异形砌块颠倒放置,开口向下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下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开口向上异形砌块将分别位于其上方两排的异形砌块中的脊和内墙嵌入其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形成异形砌块构建的挡土护坡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 所述挡土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下层异形砌块的外墙与坡体接触,层间的异形砌块端部结合缝小于异形砌块长度的五分之三;第二排的异形砌块颠倒后,其外墙位于挡土护坡结构的表面,后台面与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后台面接触,内墙与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接触;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与坡体接触,最下层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脊和第二排异形砌块结合缝两侧砌块的部分内墙被限位于第三排异形砌块的外墙内壁和内墙内壁之间;以后各排依次循环分层叠置,直至坡体的坡顶,形成挡土护坡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187.4A CN102691277B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2187.4A CN102691277B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1277A CN102691277A (zh) | 2012-09-26 |
CN102691277B true CN102691277B (zh) | 2014-10-15 |
Family
ID=46857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02187.4A Active CN102691277B (zh) | 2012-06-19 | 2012-06-19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912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6436B (zh) * | 2014-01-10 | 2015-12-16 | 王克杭 | 一种透水留土挡墙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507453B (zh) * | 2015-11-25 | 2018-03-27 | 苏州富通高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累叠式多层结构外墙 |
CN106436726A (zh) * | 2016-12-15 | 2017-02-22 | 福州幻科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护坡挡墙混凝土砌块的基础块 |
CN112575742B (zh) * | 2020-11-30 | 2022-06-03 | 宁波龙元盛宏生态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生态砌块护岸砌块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9372A1 (de) * | 1980-05-03 | 1981-11-11 | Gimmler, Luise Maria, Dipl.-Betriebswirt | Böschungsformstein |
CN101067340A (zh) * | 2007-04-26 | 2007-11-07 | 汪浩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N101775867A (zh) * | 2004-07-07 | 2010-07-14 | 汪荣勋 | 一种用于形成墙体结构的砌块 |
CN102071769A (zh) * | 2010-11-29 | 2011-05-25 | 杨淞宁 | 一种挡墙砌块 |
CN202626939U (zh) * | 2012-06-19 | 2012-12-26 | 陈苏亮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匹配的基础砌块 |
-
2012
- 2012-06-19 CN CN201210202187.4A patent/CN1026912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039372A1 (de) * | 1980-05-03 | 1981-11-11 | Gimmler, Luise Maria, Dipl.-Betriebswirt | Böschungsformstein |
CN101775867A (zh) * | 2004-07-07 | 2010-07-14 | 汪荣勋 | 一种用于形成墙体结构的砌块 |
CN101067340A (zh) * | 2007-04-26 | 2007-11-07 | 汪浩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CN102071769A (zh) * | 2010-11-29 | 2011-05-25 | 杨淞宁 | 一种挡墙砌块 |
CN202626939U (zh) * | 2012-06-19 | 2012-12-26 | 陈苏亮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匹配的基础砌块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91277A (zh) | 2012-09-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91277B (zh)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构建的墙体和挡土护坡结构 | |
CN202248389U (zh) | 一种轻质墙板连接结构 | |
CN108867689A (zh) | 全预制装配式绿色挡土墙及构筑方法 | |
CN202626939U (zh)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匹配的基础砌块 | |
CN203559411U (zh) | 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 |
CN205444170U (zh) | 生态环保型岸堤防护墙及用于该防护墙的混凝土桩 | |
CN101067340B (zh) | 一种异形砌块及其形成的墙体结构 | |
CN205669211U (zh) | 一种预制重力式挡墙 | |
CN206829081U (zh) | 一种ow型可拆卸的围堰挡水墙 | |
CN205917862U (zh) | 一种基础的连接节点 | |
CN105544598B (zh) | 装配式混凝土管状砌块生态挡土墙 | |
CN204875690U (zh) | 河堤砖和河堤防护墙 | |
CN204455987U (zh) | 一种塑钢板桩与混凝土组合的护岸结构 | |
CN201620514U (zh) | 一种自锁式挡土块 | |
CN209260750U (zh) | 全预制装配式绿色挡土墙 | |
CN209011083U (zh) | 一种桩板结合护岸 | |
CN203546713U (zh) | H型支护桩连接结构 | |
CN109763457B (zh) | 一种地下水库坝体结构及其构筑方法 | |
CN207739219U (zh) | 一种连锁式生态河道护坡砖 | |
CN214939460U (zh) | 一种高强度亚克力隔音板 | |
CN206015617U (zh) | 一种双排水体面板堆石坝 | |
CN201835286U (zh) | 一种用于海工建筑的装配式沉箱 | |
CN114607028B (zh) | 一种空心排水体、排水盲沟及其构筑方法 | |
CN212506719U (zh) | 装配式建筑墙体 | |
CN109795015A (zh) | 无缝包联三格化粪池预制板生产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