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5867B -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方法、集成电路ic及wtru - Google Patents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方法、集成电路ic及wtru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85867B CN102685867B CN201210155184.XA CN201210155184A CN102685867B CN 102685867 B CN102685867 B CN 102685867B CN 201210155184 A CN201210155184 A CN 201210155184A CN 102685867 B CN102685867 B CN 10268586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tfc
- ref
- gain factor
- wtru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2—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taking into account previous information or commands
- H04W52/225—Calculation of statistics, e.g. average or vari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28—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or spread spectrum multiple access [SS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 H04W52/281—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user profile, e.g. mobile speed, priority or network state, e.g. standby, idle or non-transmission taking into account user or data type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30—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TPC]
- H04W52/18—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52/24—TPC being performed according to specific parameters using SIR [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 or other wireless path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及网络站的集成电路IC,该WTRU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在携带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数据的合成信道中传送信号,该选择的信道组合与基于发射机功率控制增益因子的发射机功率调整有关;IC被配置为当在选择的信道组合上传送数据时,基于作为所述发射机功率控制增益因子的增益因子βj调整发射机功率,以使得βj=X×βref,其中所述选择的信道组合为具有至少j个许可的信道组合的集合中不同于参考信道组合的第j个信道组合,βref为用于参考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
Description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4/029959,国际申请日为2004年9月13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申请号为200480018876.3,名称为“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传输功率控制的设备和方法,特别是用于使用被同时传送的多重信道执行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间的无线通信的通信系统的装置及方法。提出了用于传输功率控制情境中的物理信道重新配置的增益因子及调整的决定。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在本领域中是熟知的。通常,该系统包含可互相传送及接收无线通信信号的通信站,也就是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依系统类型而定,通信站通常为两类型之一:包含移动单元的基站或用户WTRU。
为了提供无线系统的通用连接,已发展及实施了多个标准。广泛使用中的一现行标准被认为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此被认为是所谓的第二代移动无线系统标准(2G)及随后的版本(2.5G)。GPRS(通用分组无线服务)及EDGE(增强型数据速率全球演进技术)是提供(2G)GSM网络顶端的相关高速数据服务的2.5G技术的示例。每个这些标准寻求以附加特征及加强来改善先前技术标准。1998年1月,欧洲电信标准协会-特别移动组(ETSI-SMG)同意用于被称为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第三代无线电系统的无线电接入计划。为了进一步实施UMTS标准,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形成于1998年12月。3GPP继续致力于共同第三代移动无线电标准。
图1描述了依据目前3GPP说明书的典型UMTS系统架构。UMTS网络架构包括经由被详细定义于目前公开可用的3GPP说明书文本中的己知为Iu的接口与UMTS陆地无线电存取网络(UTRAN)互连的核心网络(CN)。UTRAN被配置为经由称为Uu的无线接口通过称为3GPP中的用户设备(UE)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向用户提供无线电信服务。UTRAN具有一个或多个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及在3GPP中称为节点B的基站,其共同为无线通信的地理涵盖范围提供UE。一个或多个节点B经由3GPP中称为Iub的接口连接至各RNC。UTRAN可具有连接至不同RNC的若干节点B组;图1描述的示例中显示了两个RNC。其中多于一个RNC在UTRAN中提供,RNC间通信经由Iur接口来实施。
外接至网络组件的通信通过经由Uu接口的用户级节点B及经由连接至外部系统的各种CN的网络级上的CN的来实施。
CN负责路由信息至其正确目的地。例如,CN可从UE路由经由一个节点B被UMTS接收的语音业务至公用交换电话网络(PSTN)以及至预定互联网的分组数据。3GPP中,CN具有六个主要组件:1)服务通用分组无线电服务(GPRS)支持节点;2)网关GPRS支持节点;3)边界网关;4)访问位置寄存器;5)移动服务交换中心;及6)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服务GPRS支持节点向如互联网的分组交换域提供接入。网关GRPS支持节点是用于连接至其它网络的网关节点。所有前往其它操作方网络或互联网的数据业务通过网关GPRS支持节点。边界网关起防火墙的作用以阻止网络外的入侵者在网络范围内向用户的攻击。访问者位置寄存器是需要提供服务的用户数据的目前服务网络‘复本’。该信息最初来自管理移动用户的数据库。移动服务交换中心负责从UMTS终端至网络的‘电路交换’。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基于用户目前位置实施需要的路由功能。网关移动服务交换中心也接收及管理从用户至外部网络的连接要求。
RNC通常控制UTRAN的内部功能。RNC也通信提供中间服务,该通信具有经由与节点B的Uu接口连接的本地组件及经由CN和外部系统间的连接的外部服务组件,例如来自国内UMTS中的手机进行的国际呼叫。
特别地,RNC监视多个基站,管理由节点B服务的无线电服务覆盖的地理区域内的无线电资源,及为Uu接口控制物理无线电资源。3GPP中,RNC的Iu接口为CN提供两个连接:一个是对分组交换领域而另一个是对电路交换领域。RNC的另外的重要功能包括机密性及完整性保护。
通常,如节点B的基站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基站网络与WTRU间的无线电连接。特别地,基站发出允许非连接的WTRU与基站定时同步的共享信道信号。3GPP中,节点B执行与UE的物理无线电连接。节点B在Iub接口上接收来自RNC的信号,该信号在Uu接口上控制节点B传送的的无线电信号。3GPP通信系统的Uu无线电接口使用传输信道(TrCH)来用户数据的转移及UE和节点B间的信号发送。信道通常被命名为共享信道,即对于一个以上UE信道同时可用,或在无线通信期间被指定给特定UE使用的专用信道(DCH)。
许多无线通信系统中,适应性传输功率控制算法被用于控制WTRU的传输功率。该系统中,许多WTRU可共享相同的无线电频谱。当接收特定通信时,在相同频谱上传送的所有其它通信引起对特定通信的干扰。结果,增加一个通信的传输功率水平降低了该频谱内的所有其它通信的信号质量。然而,减少太多传输功率水平会导致非预期接收信号质量,如通过接收机处的SIR(SIR)测量。
各种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方法是本技术领域中所熟知的。图2示出了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开环功率控制发射机系统。该系统的目的是在确保数据以可接收质量被远程接收的同时,在出现衰减传播信道及时变干扰时快速改变发射机功率以最小化发射机功率。
如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时分双工(TDD)及频分双工(FDD)系统的通信系统中,可变数据速率的多重共享及专用信道被组合传输。3GPP宽带CDMA(WCDMA)系统中,功率控制被当作链路适配方法。动态功率控制请求专用物理信道(DPCH),使DPCH的传输功率调整达到具有最小传送功率水平的服务质量(QoS),因而限制系统内的干扰水平。
功率控制的一种传统方法是将传输功率控制划分为称作外环功率控制(OLPC)及内环功率控制(ILPC)的分别处理。功率控制系统通常基于内环为开环或闭环称为开放或关闭。特别是用于上行链路通信的3GPP系统,两类系统的外环为闭环。图2示出的系统的示例性WCDMA开环类型中的内环为开环。
外环功率控制中,特定发射机的功率水平特别地以目标为基础,如目标SIR值。当接收机接收传输时,接收的信号质量被测量。3GPP系统中,传送的信息在传输块(TB)单元中被发送,且能够根据块错误率(BLER)监视接收的信号质量。通过接收机估计BLER,特别地通过数据的循环冗余校验(CRC)估计。此估计的BLER与目标质量要求进行比较,如代表信道上各类数据服务的QoS要求的目标BLER。基于所测量的接收的信号质量,目标BIR调整控制信号产生,且目标SIR被调整以响应这些调整控制信号。
内环功率控制中,接收机将如SIR的接收的信号品质的测量结果与阈值比较。若SIR超过阈值,则发送降低功率水平的传送功率指令(TPC)。若SIR低于阈值,则发送增加功率水平的TPC。特别地,TPC是用专用信道中的数据被复用至发射机。为响应被接收的TPC,发射机改变其传输功率水平。
传统上,假设特定信道情况,3GPP系统中的外环功率控制算法基于需要的目标BLER使用BLER与SIR间的固定映像针对各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来设定启始目标SIR。CCTrCH通过复用若干传输信道(TrCH)而被普遍用于物理无线信道上的传送各种服务,每个服务在各自的TrCH上。为了以CCTrCH为基础监视BLER水平,参考传输信道(RTrCH)可从考虑的CCTrCH上复用的传输信道中选择。
被用于被3GPP系统中的WTRU所传送的专用信道的上行链路控制特别地由如图2示出的示例的封闭外环和开放内环组成。封闭外环负责由特定WTRU进行上行链路传输的SIR目标的决定。SIR目标的初始值由控制RNC(C-RNC)来决定,且接着可以基于上行链路CCTrCH质量的测量结果通过服务RNC(S-RNC)来调整。S-RNC接着发送SIR目标的更新至WTUR。开放内环可通过WTRU测量各帧的服务信元的P-CCPCH接收的信号编码功率(RSCP)及计算节点B与WTUR间的路径损耗来计算上行链路传送功率。基于路径损耗及SIR目标的UTRAN信号发送值及ULCCTrCH的UL时隙干扰信号编码功率(ISCP),WTRU计算专用物理信道的传送功率(PDPCH)。
CCTrCH的各DPCH(DPCHi)接着分别通过补偿不同DPCH使用的不同展频因子的加权因子γi来加权。各时隙中的DPCH接着使用复合加法来组合。
物理信道组合之后,应用CCTrCH增益因子β。增益因子补偿分配至CCTrCH的不同传输格式组合(TFC)的传输功率需求中的差异:各TFC代表来自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各传输信道的不同数据组合。各组合可产生应用于CCTrCH中各TrCH的不同重复或截取量。因为截取/重复影响需要获得特定信号噪声比(Eb/NO)的传送功率,所以应用的增益因子依正在使用的TFC而定,即CCTrCH的各TFC具有各自的增益因子。增益因子βj的值应用于CCTrCH的第j个TFC。此图3从概念上示出了该过程,例如专用信道DPCH1和DPCH2携带CCTrCH的第j个TFC数据。
βj值可针对各TFCj被明确地信号发送至WTRU,或RNC中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可指出UE应基于参考TFC的明确信号发送值来计算各TFC的βj。此计算传统上是基于给定的TFCj和参考TFC所需的速率匹配参数和资源单元数量来进行,其中资源单元被定义为例如一个SF16码。仅针对具有SF16码的物理信道配置,资源单元数(RU)等于码数。针对具有非全部SF16码的配置,资源单元数与SF16码数相同。各展频因子等价如下:1SF8码=2资源单元数,1SF4码=4资源单元数,1SF2码=8资源单元数,1SF1码=16资源单元数。
第一方法被称为“信号发送增益因子”而第二为“计算增益因子”。
用于用户WTRU基于参考TFC计算β因子的传统方法提供如下:
让βref表示参考TFC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且βj表示用于第j个TFC的增益因子。
定义变量
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从无线电帧分段块中输出的位数,及总和获得于参考TFC中所有传递信道i。
同样地,定义变量:
总和获得于第j个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
再者,定义变量:
其中SFi为DPCHi的展频因子,及总和获得于用于参考TFC的所有DPCHi。
同样地,定义变量
其中总和被获得于用于第j个TFC中的所有DPCHi。
第j个TFC的增益因子βj传统上接着计算如下:
代替发送参考TFC,各TFC的增益因子值可在RNC中决定并发送至WTRU。然而目前的标准未定义如何决定发送至WTRU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值。发明人已经认识到用于TFC的增益因子的计算可通过使其与可应用至参考TFC的增益因子成比例来改善。此改善对于“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及“计算增益因子”具有适应性。
传统系统所产生的另一问题是关于重新配置期间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维持。当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改变用于CCTrCH的展频因子时,各TFC的截取/重复在重新配置前后可能不同。因为传统上增益因子依TFC间的相对截取/重复而定,所以重新配置前使用的增益因子可能不与重新配置后的截取/重复重合。
发明人已经认识到这导致了基于TFC的新截取/重复的用于功率控制以重新聚合的需求。若计算或选择新增益因子不产生相对截取/重复的重新配置后的相同输出功率水平,则需要重新聚合。为了减少重新聚合的需求,发明人已经认识到将具有优点:
·选择重新配置前后合适的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值;
·选择新参考TFC以在重新配置后使用(参考增益因子在重新配置前后保持相同);
·选择新参考增益因子以在重新配置后使用(参考TFC在重新配置前后保持相同);及/或
·选择新SIR目标以在重新配置后使用。
发明内容
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集成电路IC,该WTRU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在携带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数据的合成信道中传送信号,该选择的信道组合与基于发射机功率控制增益因子的发射机功率调整有关;IC被配置为当在选择的信道组合上传送数据时,基于作为所述发射机功率控制增益因子的增益因子βj调整发射机功率,以使得βj=X×βref,其中所述选择的信道组合为具有至少j个许可的信道组合的集合中不同于参考信道组合的第j个信道组合,βref为用于参考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
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集成电路IC,该WTRU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在携带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数据的合成信道中传送信号,其中:IC被配置为对于选择的信道组合的传输进行发射机功率调整;IC被配置为将增益因子βref应用于参考信道组合的发射机功率控制;IC被配置为将增益因子βj应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发射机功率控制,其中该选择的信道组合为具有至少j个许可的信道组合的集合中的第j个信道组合,所述增益因子βj被计算为使得:βj=X×βref。
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集成电路IC,该集成电路被配置为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在该CDMA系统中,数据经由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的传输信道TrCH以选择的传输格式组合TFC进行通信,该选择的TFC与一组预订格式信道组合相关,其中,增益因子β被应用于被选择用于数据传输的信道组合的发射机功率控制,其中:述IC被配置为计算与参考TFC不相同的第j个TFC的增益因子βj,以使得:其中:βref为所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从无线电帧分段块输出的位数,而总和获得于所述参考TFC中的所有传输信道i;其中,总和获得于第j个TFC中的所有传输信道i;其中SFi为一类物理信道i的展频因子,而总和获得于所述参考TFC中所使用的所有这样的物理信道i;其中总和获得于第j个TFC中所使用的所有这样的物理信道i。
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集成电路IC,该WTRU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被配置为在合成信道上接收另一WTRU在选择的信道组合中传送的通信信号;以及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传送反映所计算的增益因子的数据至其它WTRU以促进其它WTRU的传输功率调整,其中:IC被配置为当在所述合成信道上接收到的选择的信道组合不是参考信道组合,而是具有至少j个许可的信道组合的集合中的第j个信道组合时,基于与参考信道组合相关的参考增益因子βref计算增益因子βj,使得βj=X×βref。
一种用于网络站的集成电路IC,该网络站包括接收机,该接收机被配置为在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上接收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在选择的传输信道TrCH的格式信道组合集中传送的码分多址CDMA通信信号,其中传输格式组合TFC与所述CCTrCH的各TrCH集相关;以及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传送反映所计算的增益因子的数据至所述WTRU以促进所述WTRU的传输功率调整,其中:IC被配置为针对在所述CCTrCH上接收到的选择的TrCH集决定增益因子β,以使得:增益因子β被决定为参考增益因子βref,其中所述选择的TrCH集为参考TrCH集TFCref;或增益因子β基于所述参考增益因子βref而被决定增益因子βj,其中βj=X×βref且选择的TrCH集为第j个TrCH集TFCj,其中TFCj不是TFCref。
本发明提供了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控制增益因子的装置及方法。优选地,结合其中无线通信被引导于被同时传送的使用多个信道的无线发射接收单元间的通信系统来实施。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了用于传送携带数据在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前向合成信道中的信号的WTRU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其中该WTRU被配置基于接收于前向信道上的该数据信号所计算的目标度量的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参考增益因子βref被决定用于参考信道组合。信道组合针对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被选择。当选择的信道组合不同于参考信道组合时,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β被计算使该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β与参考增益因子βref成比例。当使用选择的信道组合来传送数据信号于前向合成信道上时,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β接着应用于对前向合成信道的前向信道功率调整。
优选地,WTRU被配置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数据信道为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而传递格式组合(TFC)与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其中格式信道组合之一为参考信道组合,TFCref。该实例中,第j个信道组合TFCj针对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被选择,而增益因子βj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来计算以使得:βj=X×βref。增益因子βj可通过WTRU或信号发送至该WTRU的以外的WTRU来计算。在后者的实例中,增益因子优选地被信号发送至WTRU之前被量化。
为了实施,具有发射机,接收机和相关处理器的WTRU被提供。发射机优选地被配置为传送信号于携带选择的信道组合中通信数据的前向合成信道中。接收机优选地被配置为接收基于接收于前向信道上的通信数据信号计算的目标度量数据。相关处理器与发射机合作,且优选地被配置以接收的目标度量数据的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对用于信道组合的发射机功率控制应用增益因子,该信道组合被选择用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使得当选择的信道组合与参考信道组合不相同时,增益因子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来计算以使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与针对参考信道组合决定的参考增益因子成比例。
优选地,WTRU被配置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其中数据信道为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而传输格式组合(TFC)与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其中格式信道组合之一为具有参考增益因子βref的参考信道组合,TFCref,而第j个信道组合TFCj为用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的选择的信道组合。该实例中,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应用和计算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TFCj的增益因子,以使得:βj=X×βref。
本发明包括提供被配置为协助传输功率控制中传送信号于携带通信数据在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前向合成信道中的传送单元的WTRU,其中传送单元被配置以WTRU决定的函数增益因子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该WTRU优选地具有接收机,该接收机被配置为接收前向合成信道上的选择的信道组合中传送单元所传送的通信信号,及处理器和发射机。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计算接收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β,以使增益因子β被决定为参考增益因子βref,其中选择的信道组合为参考信道组合,或与参考增益因子βref成比例计算。发射机优选地被配置为传送增益因子β的数据反射至传输单元使传输单元能够基于数据反射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其中传送单元被配置为以WTRU所决定的目标度量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WTRU优选地具有处理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接收于与WTRU的发射机操作性相关的前向信道上的数据信号来计算目标度量以使计算的目标度量被传送至传送单元使该传送单元能够基于计算的目标度量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
WTRU优选地被配置为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的网络站,其中数据信道为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而传输格式组合(TFC)与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其中格式信道组合之一为参考信道组合TFCref。该实例中,网络站的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被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来计算增益因子,以使当第j个信道组合TFCj为传送单元用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的选择的信道组合,其中TFCj并非TFCref时,增益因子βj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来计算,以使得:βj=X×βref。优选地,处理器被配置为量化增益因子βj,而发射机被配置为传送量化的增益因子βj至传送单元。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在携带数据在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前向合成信道中传送通信信号的WTRU的传输功率控制方法。通信信号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被传送于选择的信道组合的前向合成信道中。参考信道组合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被决定。增益因子β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被应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其中增益因子β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基于选择信道组合和参考信道组合的展频因子来决定。前向合成信道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被配置为传送信号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参考信道组合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被决定。增益因子β′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应用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其中增益因子β′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基于选择的信道组合和参考信道组合的展频因子来决定。
其中WTRU被配置为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数据信道为可具有用于不同合成信道的物理配置的不同展频因子的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且传输格式组合(TFC)与定义用于所有物理配置的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对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优选地被决定为具有相关增益因子βref1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中的一个TFC即TFCref1。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优选地被决定为具有相关增益因子βref2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的一个TFC即TFCref2。
其中产生用于第一和第二物理信道配置类似的截取/重复的共享TFC被识别,共享TFC优选地被决定为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及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而增益因子βref2被选择等于增益因子βref1。作为另一替代,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可通过识别具有与对于第一物理信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的截取/重复相比较的用于第二物理信道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的TFC来决定,且增益因子βref2接着被选择等于增益因子βref1。作为另一替代,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可被选择为与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相同的TFC,且增益因子βref2接着基于参考信道组合中的增益因子βref1和展频因子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信道配置改变至第二物理信道配置来选择。
优选地,第j个信道组合TFCj被选择用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的数据传输,且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计算的增益因子βj被应用以使得:βj=X×βref1,其中X是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的TFCj和TFCref1的展频因子。并且,第k个信道组合TFCk优选地被选择用于对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数据传输,且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计算的增益因子βk被应用以使得:βk=X'×βref2,其中X'是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TFCk和TFCref2的展频因子。
为了实施,WTRU被提供具有发射机,接收机和相关处理器。发射机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被配置为传送通信信号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携带数据的前向合成信道中。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基于接收于前向信道上的数据信号计算的目标度量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及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应用增益因子。发射机优选地被配置为重新配置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的第一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传输至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第二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传输的前向合成信道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处理器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各自的物理传输配置优选地进一步被配置为计算和应用增益因子至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使增益因子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各自的物理传输配置的选择的信道组合和参考信道组合的展频因子来决定。
优选地,该WTRU被配置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其中数据信道为具有用于不同合成信道的物理配置的不同展颇因子的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且传输格式组合(TFC)与定义用于所有物理配置的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该实例中,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从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中选择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其具有相关的增益因子βref1,及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从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中选择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其具有相关增益因子βref2。
处理器可被配置为识别产生用于第一和第二物理信道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的共享TFC,及选择共享TFC为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及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并选择增益因子βref2等于增益因子βref1。处理器可被配置为通过识别TFC来选择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该TFC具有与关于第一实体信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的截取/重复相比较的用于第二物理信道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并选择增益因子βref2等于增益因子βref1。处理器可被配置为选择参考信道组合TFCref2为与参考信道组合TFCref1相同的TFC,并基于增益因子βref1和展频因子在参考信道组合中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信道配置改变至第二物理道配置来计算增益因子βref2。其中格式信道组合之一被选择为参考信道组合TFCref,且第j个信道组合TFCj为用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传输的选择的信道组合,且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TFCj来应用和计算以使得:βj=X×βref。
替代方法提供了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传送信号于在选择的信道组合携带数据的前向合成信道中的WTRU,其中WTRU被配置为以基于接收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信号所计算的目标度量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及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来应用增益因子。参考信道组合关于前向合成信道被决定。通信信号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被传送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前向合成信道。前向合成信道的参考信道组合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被用于决定增益因子以应用至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基于接收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数据信号以所计算的目标度量的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前向合成信道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被重新配置为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来传送数据于选择的信道组合中,基于以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配置改变至第二物理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中的展频因子的函数来计算更新的目标度量来调整前向信道传输功率。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被用于决定增益因子以应用至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
其中WTRU被配置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数据信道为具有用于不同合成信道的物理配置的不同展频因子的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传输格式组合(TFC)与定义为用于所有物理配置的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且接收的传送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干扰比(SIR)度量被用来计算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基于的目标SIR,前向合成信道的参考信道组合优选地被决定为具有相关增益因子βref1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中之一TFCref,用于调整前向信道传输功率和重新配置的更新的目标度量为更新的目标SIR。更新的SIR即SIR_targetnew优选地被计算以使得
其中SIR_targetold为最近使用的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的目标度量;
其中SFi为关于第一物理配置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且总和获得于用于TFCref的所有DPCHi;及
其中SFi为关于第二物理配置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且总和获得于用于TFCref的DPCHi。
为了该替代方法的实施,具有发射机、接收机和相关处理器的WTRU被提供。发射机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被配置为传送通信信号于携带选择的信道组合的数据的前向合成信道中。处理器优选地被配置为基于接收于前向信道的通信信号所计算的目标度量函数进行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及基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来应用增益因子。发射机优选地进一步被配置为重新配置从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传输配置的第一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传输至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第二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传输的前向合成信道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且处理器基于从前向合成信道的第一物理配置至第二物理传输配置的参考信道组合中的展频因子函数的改变所计算的更新的目标度量来调整前向信道传输功率。处理器可进一步被配置为使用前向合成信道的参考信道组合来决定增益因子β以应用至前向合成信道的选择的信道组合中的通信信号的传输。
优选地,该WTRU被配置用于码分多址(CDMA)系统,其中数据信道为具有用于不同合成信道的物理配置的不同展频因子的传输信道(TrCH),合成信道为上行链路编码合成传输信道(CCTrCH),传输格式组合(TFC)与定义用于所有物理配置的CCTrCH的各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相关。前向合成信道的参考信道组合TFCref为预定格式信道组合集中之一且具有相关增益因子βref,其中接收的传送的通信信号的信号干扰比(SIR)度量被用于计算前向信道功率调整基于的的目标SIR。处理器接着优选地被配置使用更新的目标SIR作为用于调整前向信道传输功率及传输重新配置的更新的目标度量。当第j个信道组合TFCj关于前向合成信道上的目前物理传输配置被选择用于数据传输时,处理器可被配置使增益因子βj针对选择的信道组合来计算和引用,以使得:βj=X×βref,其中X关于前向合成信道的目前物理传输配置基于TFCj和TFCref的展频因子。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从以下说明及附图了解本发明其它目的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目前3GPP说明书的典型CDMA系统示意图。
图2为用于经由可根据本发明讲授进行配置的目标SIR度量来实施外环功率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开环功率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3为携带用于应用CCTrCH增益因子的第j个TFC的TrCH的数据的传统物理信道组合的示意图示。
图4为用于第一配置,物理配置1的第一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图5为用于第二配置,物理配置2的第一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图6为用于第一示例的当使用TFC3作为参考时的增益因子的比较图。
图7为用于第二示例的当使用TFC4作为参考TFC,βref=1时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比较图。
图8为用于第三示例的当使用TFC10作为参考TFC,βref=1时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比较图。
图9为用于物理配置1的第二及第三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图10为用于物理配置2的第二及第三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图11为用于第四示例的当使用TFC3作为物理配置1的参考及使用TFC6作为物理配置2的参考时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比较图。
图12为用于物理配置2的第四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图13为用于第五示例的当使用TFC3作为物理配置1、物理配置2及由βref,old计算得到的βref,new的参考时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比较图。
图14为用于物理配置2的第五示例的增益因子表。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本发明的特征及组件以特定的组合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描述,但各特征或组件可被单独使用(在没有优选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及组件的情况下),或在具有或没有本发明其它特征及组件的情况下的各种组合中使用。
本发明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全文中相同数字代表相同组件。术语基站、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及移动单元使用一般含义。在此使用的术语基站包括但不限于基站、节点B、位置控制器,接入点或在为WTRU提供无线接入与基站相关联的网络的的无线环境中的其它接入设备。
在此使用的术语WTRU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UE),移动站,固定或移动用户单元,寻呼机,或能够在无线环境中操作的其它类型设备。WTRU包括如电话,时频电话,及具有网络连接的具有因特网功能的电话的个人通信设备。此外,WTRU包括便携式个人计算设备,如具有类似网络能力的无线调制解调器的PDA及笔记本式计算机。便携式或否则可改变位置的WTRU被称为移动单元。一般而言,基站亦为WTRU。
虽然优选实施方式己结合使用时分双工(TDD)模式的第三代伙伴计划(3GPP)码分多址(CDMA)系统进行描述,但实施方式适用于使用具有动态受控传输功率的多并发信道的任何无线通信系统。此外,实施方式适用于CDMA系统,通常如3GPPCDMA系统的频分双工(FDD)模式。
用于如3GPP的无线系统的传统功率控制方法使用所谓内环及外环。功率控制系统根据内环的开启或关闭称为开启或关闭。
图2显示了具有“传送”通信站10及“接收”通信站30的开环功率控制系统的有关部份。站10及30均为收发信机。特别地一个为基站,在3GPP中称为节点B,而另一个为WTRU类型,在3GPP中称为用户设备UE。为了清楚,仅示出选择的组件,且本发明以优选的3GPP系统描述本说明,但本发明通常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甚至执行它们之间的WTRU通信的临时网络的系统。在不引起过度干扰的情况下功率控制对于维持多用户的信号发送质量是重要的。
发射站10包括发射机11,该发射机11具有用于传输的数据线12,该数据线12传输用户数据信号。用户数据信号提供需要的功率水平,通过来自处理器15的输出13使用传送功率调整对其进行调整以调整传输功率水平。从发射机11的天线系统14传送用户数据。
包含传送数据的无线电信号20经由接收天线系统31被接收站30接收。接收天线系统也将接收影响接收的数据的质量的干扰无线电信号21。接收站30包括输入接收的信号的干扰功率测量设备32,该设备32输出测量的干扰功率数据。接收站30也包括也输入接收的信号的数据质量测量设备34,该设备34产生数据质量信号。数据质量测量设备34与处理设备36耦合,该处理设备36接收信号质量数据,并基于通过输入37接收的用户定义的质量标准参数计算目标信号干扰比(SIR)数据。
接收站30也包括发射机38,其与干扰功率测量设备32及目标SIR产生处理器36耦合。接收站的发射机38也分别包括用于用户数据、干扰信号及干扰信号传送功率数据的输入40,41,42。接收站30经由相关天线系统39传送其用户数据及控制相关的数据及干扰信号。
发射站10包括接收机16及相关接收天线系统17,传送站的接收机16接收从接收站30传送的无线电信号,其包括接收站的用户数据44及接收站30产生的控制信号和数据45。
为了计算传送功率调整,传送站的发射机的处理器15与发射站的接收机16关联。发射机11还包括用于测量接收的干扰信号功率的设备18,该设备18与路径损耗计算电路19关联。
为了计算传输功率调整,处理器15接收数据,该数据来自目标SIR数据输入22、干扰功率数据输入23和路径损耗数据输入24,目标SIR数据输入22携带通过接收站的目标SIR产生处理器36所产生的目标SIR数据,干扰功率数据输入23携带由接收站的干扰功率测量设备32产生的干扰数据,路径损耗数据输入24携带路径损耗计算电路19输出的路径损耗信号。路径损耗信号经由参考信号传送功率数据输入25和测量参考信号功率输入26由路径损耗计算电路19从接收的数据中产生,参考信号传送功率数据输入25携带源自接收站30的参考信号传输功率数据,测量参考信号功率输入26携带发射机11的参考信号功率测量设备18的输出。干扰信号测量设备18与传送站的接收机16耦合来测量从接收站的发射机38接收的参考信号功率。路径损耗计算电路19优选地基于输入25运送的已知参考功率信号强度与输入26运送的测量的接收功率强度之间的差异来决定路径损耗。
干扰功率数据,参考信号传输功率数据及目标SIR值以明显低于传播信道及干扰的时变速率的速率发送信号至传送站10。“内”环为依赖测量的接口的系统的一部分。因为对于比得上指示最小所需发射机功率的估计有多好的传播信道及干扰的时变速率相较的速率来说不存在对于算法的反馈,所以系统认为是“开环”。若所需传送功率水平快速改变,则系统不能因此及时响应来改变功率调整。
关于图2在远程接收站30的开环功率控制系统的外环,接收的数据的质量经由测量设备34来评估。数字数据质量的典型度量为位错误率及块错误率。这些度量计算需要一段时间累积的数据,该一端时间明显比时变传播信道及干扰的时间长。针对任何给定度量,度量与接收的SIR间存在理论关系。当足够的数据累积于远程接收机来评估度量时,用处理器36中的需要的度量(表示需要的服务质量)来计算和比较,并输出更新的目标SIR。更新的目标SIR为在发射机内环中应用的值(理论上),其将引起测量的度量以聚合需要的值。最后,更新的目标SIR经由接收站发射机38和发射站接收机16被传给发射机11以用于其内环。目标SIR的更新速率被累积质量统计值所需时间限制并对功率控制发射机实际限制发送信号的速率。
在携带来自各种数据信道许可的组合的复合数据信道情境中,如3GPPCCTrCH,传送WTRU10的处理器15优选地被配置为通过应用增益因子β计算传送功率,其相当于数据信道的特定组合,接着数据经由该组合信道被传送。根据本发明的讲授,各数据信道组合的增益因子被计算以与参考数据信道组合的参考增益因子βref成比例,也就是针对第j个数据信道组合,对应增益因子βj=X×βref,其中X为可基于其它变量计算的另一值。
增益因子值可在传送WTRU10中或接收WTRU30中计算。在后者的实例中,增益因子接着发送至传送WTRU10,如经由与计算增益因子的处理设备50关联的接收WTRU的发射机38的输入42。
例如,针对3GPP上行链路CCTrCH,其中传送WTRU10为与当作接收WTRU10的UTRAN通信的UE,处理器15优选地被配置为以传统方式中基于SIR目标的路径损耗和UTRAN信号发送值及ULCCTrCH的UL时隙干扰信号编码功率(ISCP)来计算与CCTrCH关联的专用物理信道的传送功率(PDPCH)。CCTrCH的各DPCH也接着优选地分别通过传统加权因子γi来加权,加权因子γi补偿被不同DPCH所使用的不同展频因子,且接着在各时隙使用图3示出的复合加法来组合。
在物理信道的组合之后,处理器15接着优选地应用根据本发明讲授所计算的CCTrCH增益因子。因此,其中CCTrCH具有参考TFC,TFCref,但使用第j个TFC,TFCj,应用与用于参考TFC即TFCref的增益因子βref成比例的增益因子βj,即βj=X×βref。
增益因子也优选地基于速率匹配参数及给定TFCj及参考TFC所需的资源单元数,其中资源单元被定义为例如一个SF16码。因此,X优选地根据如下传统参数来选择:
定义变量:
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递信道i从无线电帧分段块输出的位数,而总和获得于参考TFC中的所有传递信道i。
同样地,定义变量
其中,总和获得于第j个TFC中的所有传递信道i;
再者,定义变量
其中SFi为DPCHi的展频因子,而总和获得于用于参考TFC的所有DPCHi上;及
同样地,定义变量
其中总和获得于用于第j个TFC的所有DPCHi上。
用于第j个TFC的因子X接着优选地计算为:
以及当使用第j个TFC时用于CCTrCH的处理器15应用的增益因子βj计算为:
当决定接收WTRU30中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和传送WTRU10中的“计算增益因子”时,优选地使用增益因子βj的相同计算方法。然而,例如3GPPCDMA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传输,仅固定值组可被信号发送至传送WTRU10。因此,在针对UE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时该限制发生,量化的增益因子即量化的βj优选地由处理设备50决定并发送至传送WTRU10。针对3GPPCCTrCH,目前允许的量化的β值在TS25.331中给定且在表1中显示。
表1:固定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值
βj的信号发送值 | 量化的值βj |
15 | 16/8 |
14 | 15/8 |
13 | 14/8 |
12 | 13/8 |
11 | 12/8 |
10 | 11/8 |
9 | 10/8 |
8 | 9/8 |
7 | 8/8 |
6 | 7/8 |
5 | 6/8 |
4 | 5/813 --> |
3 | 4/8 |
2 | 3/8 |
1 | 2/8 |
0 | 1/8 |
注意,存在16个可能量化的值,用1/8化步骤使它们介于1/8与2之间。
依据本发明的讲授,量化的βj优选地通过如上述βref比例值的第一决定βj来决定。因此,针对使用第j个TFC的3GPPCCTrCH优选地:
量化的βj(βj,量化)接着优选地决定如下:
其中表示大于或等于x的最小整数。此为给予高于被计算的实际值的保守方法。
量化的βj(βj,量化)的可替换地优选决定示例包括以下公式:
其中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数。以上所有公式中,低于1/8的增益因子值优选地提高为1/8而2以上的值优选地降低为2。为了更好地执行,较好是选择参考TFC,TFCref,以使所有增益因子值大于1/8且小于2。
如本发明另一方面,重新配置期间功率控制维持所引起的问题在此被提出。如上所述,发明人己认识到基于TFC的新截取/重复的功率控制的重新聚合的需求。若计算或选择新增益因子,其中重新配置后未引起相对截取/重复的相同输出功率水平,则需重新聚合。
例如,当CCTrCH的总位速率不同于分配至该CCTrCH的物理信道的总信道位速率时,DTX(不连续传输)传统上应用于映像至专用和共享物理信道(PUSCH,PDSCH,ULDPCH及DLDPCH)的3GPPCCTrCH。为了完全填充仅部份填充数据的物理信道使用速率匹配。在该实例中,速率匹配及复用后,并无任何数据在物理信道中传送,该物理信道放弃传输。当仅部份物理信道被放弃时,CCTrCH为部份DTX。当无任何数据被发送时,CCTrCH为DTX。DTX中,使用特定突发信号。
由于部份DTX,截取/重复不仅依据分配的资源单元总数而定,即总数据速率,而且依据分配的物理信道的展频因子而定。例如,若l的展频因子(SF)的单物理信道被分配至CCTrCH(即16资源单元),即使被发送的位数很小,也将执行重复来完全填充该物理信道。此外,若2的SF的两物理信道被分配至CCTrCH(同样地提供16资源单元,每信道8个),其中被传送的位均适合SF2物理信道,则放弃第二物理信道。在该实例中,重复百分比将小于单SF1的实例。所以,截取/重复量依据使用的TFC(被传送的位数)及物理信道配置而定。
物理信道首次被配置用于CCTrCH时,增益因子被定义用于CCTrCH的传输格式组合集(TFCS)中的各TFC。物理信道成功建立后,上行链路外功率控制算法聚合为给定的SIR目标。该SIR目标是基于目前被配置用于该信道的增益因子(即基于该物理信道配置所产生的截取/重复量)。
物理信道重新配置程序期间,展频因子中可能存在改变,其可能改变各TFC的截取/重复。若“计算增益因子”被使用,且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βref)保持相同,则WTRU基于旧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及新物理信道配置来重新计算所有TFC的增益因子值。这可导致不产生相同输出功率的增益因子,该相同输出功率与功率控制己聚合的截取/重复有关。若“信号发送增益因子”被使用,则RNC具有两个选择:保持所有TFC的相同增益因子值或发送新增益因子。除非在新配置前后各TFC的截取/重复类似,保持增益因子相同将导致功率控制重新聚合的需要。因此,优选地发送新增益因子。
为了决定新增益因子,基于上述与参考增益因子βref成比例的参考TFC来重新计算该值是有利的。其中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βref)保持相同,因为优选地基于上述展频因子及速率匹配参数的X因子最可能改变,基于旧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及新物理信道配置的所有TFC增益因子值优选地被重新计算。类似“被计算增益因子”,这可能导致不产生相同输出功率的增益因子,该相同输出功率与功率控制己聚合的截取/重复有关。因此,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值对“计算增益因子”及“信号发送增益因子”而言极为重要。
以下示例示出了重新配置如何能够改变增益因子值(即输出功率)及截取/重复水平之间关系。虽然示例中表示的增益因子值未被量化,但该示例可应用至“计算增益因子”及“信号发送增益因子”。用于3GPPCCTrCH的上行链路功率控制中,信号发送增益因子优选地在信号发送至WTRU之前被UTRAN量化。
为了简化,在该第一示例中,βref假设等于一,且速率匹配属性假设选择为用于CCTrCH的所有传输信道的相同值。然而,相同问题及解决方法当βref并非一传输信道的RM属性不相等时应用。
为了说明的目的,该示例选择用于128Kbps无线电接入载体(RAB)的上行链路配置,其中RAB由128Kbps专用业务信道(DTCH)及3.4Kbps信令无线电载体(SRB)组成。该RAB的配置显示于表2及3,且该CCTrCH的TFCS被定义于表4。
表2:UL128kbpsPSRAB的传输信道配置
*速率匹配属性的范围针对RAB的各TrCH被定义。因为DTCH及SRB的RM属性范围从155-160重叠,所以相同值可能被选择用于因简化被假设于此示例中的两传输信道。
表3:用于DCCH的UL3.4KbpsSRB的传输信道配置
表4:用于示例性CCTrCH的TFCS
TFC | (128Kbps DTCH,SRB) |
TFC1 | (TF1,TF0) |
TFC2 | (TF2,TF0) |
TFC3 | (TF3,TF0) |
TFC4 | (TF4,TF0) |
TFC5 | (TF5,TF0) |
TFC6 | (TF1,TF1) |
TFC7 | (TF2,TF1) |
TFC8 | (TF3,TF1) |
TFC9 | (TF4,TF1) |
TFC10 | (TF5,TF1) |
两个可能物理信道配置被考虑用于表5中陈述的该第一示例性CCTrCH。
表5:用于第一示例的物理信道配置
物理信道配置l或2是否被使用依据信道被配置时的信元可用性,如若一个SF2编码不可用时,则两个SF4编码可被替代使用。
针对该第一示例,当信道首次被配置时,物理信道配置1被使用。因此,增益因子基于物理信道配置1使用以上优选公式来决定。例如,TFC3被选为参考TFC,该所选参考TFC为TFC3,因此图4的表显示了各TFC的增益因子。
若接着需要重新配置,则计算新增益因子。例如,若对物理配置2重新配置且参考TFC与增益因子维持相同(即TFCref为TFC3且βref=1),则计算的增益因子显示于图5的表中。
用于当TFC3被当作参考时的两配置的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显示于图6中,显示的增益因子值未被量化。参考增益因子在“计算增益因子”实例中不需要量化。在该实例中,传送WTRU所决定的增益因子值如图4和5显示。在用于上行链路3GPPCCTrCH的“信号发送增益因子”的实例中需要量化,在该实例中,信号发送的值将为用于该第一示例的图4和5所示的值的量化版本。
在该第一示例中,配置1中,TFC3产生30%重复,配置2中,TFC3产生35%截取,但增益因子值在两中实例中相同(即等于1)。若上行链路外环功率控制己聚合用于给定用于物理信道配置l的β(beta)值,且SIR目标值在重新配置期间未更新,则需新聚合。在该第一示例中,配置2中的功率最可能过小,而SIR目标需要增加。
如下了提供两种解决方案:
1.参考TFC的智能选择:维持SIR目标(在重新配置消息中发送由外环功率控制算法所决定的最近的值至WTRU10)及
a.若最初选择被挑选使其将提供CCTrCH的新配置中用于类似截取/重复的类似输出功率水平,维持存在的参考TFC和βref,或
b.选择新参考TFC或新βref。
2.基于增益因子值的改变更新SIR目标值,并在重新配置消息中发送SIR目标值至WTRU10。在该实例中,βref将维持相同,但TFCS中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可能改变。
参考TFC的智能选择可维持SIR目标并智能地选择参考TFC及βref。当物理信道被重新配置时,可考虑三种实例:
实例1:当用于CCTrCH的所有可能物理配置均已知且存在涉及产生所有物理信道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的共享TFC时的参考TFC的选择;
实例2:当所有允许的配置未知或当不可能找出产生涉及用于所有物理信道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的共享TFC时的参考TFC的选择;以及
实例3:当不可能在新配置中找出产生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的截取/重复类似的TFC时的参考TFC的选择。
针对第一种实例,优选地维持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值。该实例中,参考TFC被选择为具有用于所有允许至该CCTrCH的所有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量。相同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被用于CCTrCH的所有物理信道配置中。当该信道首次被配置时,参考TFC及参考增益因子被选择,并于所有下列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
针对第二实例,优选地改变参考TFC及维持参考增益因子值。该实例中,具有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的截取/重复类似的新参考TFC被选择。同时,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βref在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
针对第三实例,优选地维持参考TFC及改变参考增益因子值。该实例中,相同参考TFC被使用而参考增益因子βref被改变。新参考增益因子通过参考使用于旧配置中的相同参考TFC来决定。
针对以上所有实例,即使参考TFC和/或参考增益因子值βref维持相同,只要展频因子改变(也就是Lj值改变),TFCS中的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值均优选地被重新计算。
虽然次于优选地,但被定义用于实例2的选择处理的使用可被用于实例l的方案,而在实例3中定义的处理可被用于实例l或实例2的方案。
针对运用智能选择的TFCS重新配置,第一优选替代改变参考TFC并维持参考增益因子值。优选地其通过选择新参考TFC进行以具有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的截取/重复相类似。优选地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在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第二优选替代改变参考增益因子值。优选地,新参考TFC可为TFCS中的任何TFC(与以前相同或不同)。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优选地被决定当作参考使用,βref在旧配置中使用。
针对TFCS配置实例,即使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值维持相同,只要给定的传输信道的位数改变(即Kj值改变),TFCS中的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值均优选地被重新计算。然而,重新配置前后产生类似截取/重复的物理信道和/或TFCS重新配置的实例中,可接收替代不更新参考TFC或参考增益因子。
针对以上实例1,当所有可能的物理信道配置均事先已知时,允许对该CCTrCH产生所有配置的类似截取/重复量的TFC均优选地被选为所有配置的参考TFC。参考TFC的参考增益因子(βref)也优选地对所有配置均相同。
“计算增益因子”实例中,CCTrCH首次被配置时,接收WTRU30优选地信号发送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βref)至传送WTRU10。传送WTRU10接着优选地使用以上提供的方法来计算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随着物理信道的重新配置,传送WTRU10使用先前识别的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来计算TFCS中所有TFC的新增益因子。
“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实例中,接收WTRU30优选地使用选择的参考TFC来决定TFCS中的所有TFC的增益因子,并在CCTrCH首次被配置时信号发送这些值至传送WTRU10。针对3GPPCCTrCH,这些值优选地被量化。接收WTRU30优选地使用上述方法基于参考TFC来决定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当物理信道重新配置被执行时,接收WTRU30使用先前识别的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来计算使用更新X值用于TFCS中所有TFC的新增益因子,并信号发送新增益因子至传送WTRU10。
针对3GPPCCTrCH,参考增益因子(βref)优选地,用1/8化步骤使其为从1/8至2的任何值。优选地,参考TFC和增益因子(βref)被选择以使用于其它TFC的所有增益因子值均大于1/8且小于2。并且,若物理信道重新配置不改变展频因子,则不需改变增益因子。
以上第一示例中,参考TFC、TFC3在物理配置l中产生30%重复并在物理配置2中产生35%截取。然而,TFC4在物理配置1中产生3%截取并在物理配置2中产生1%重复。TFC4的值彼此较TFC3更近,所以优选地选择TFC4作为实例1方案的参考TFC。
针对实例l方案,第一示例的修改提供作为与图7、9和10有关的第二示例。当TFC4被当作第二示例的参考使用时,作为用于配置l和2的截取/重复的函数的增益因子显示于图7的图表中。比较图7和图6的图表,可观察到两个曲线非常靠近。
并且,针对实例l方案,第一示例的修改提供作为与图8,9和10有关的第三示例,其中TFC10被选择为参考。TFC10在物理配置1中产生46%的截取并在物理配置2产生45%截取。图8显示了当TFC10作为第三示例的参考被使用时作为两个配置的截取/重复的函数的增益因子。该图显示了类似的良好结果在该实例中获得。
其中TFC4或TFC10作为参考使用,表示作为用于物理配置2的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的曲线与用于物理配置1的重叠。用于给定的截取/重复的增益因子值对两个配置而言大约相同。显示的增益因子值不被量化。
图9和10的表分别关于第二及三示例显示了两个物理配置的详细结果。
关于第一示例,为了简化,第二和第三示例中,选择βref等于一,而速率匹配属性假设对于CCTrCH的所有传输信道选择为相同值。相同问题和解决方法应用于当βref不为一且传输信道的RM属性不相等时。
上述实例l解决方法仅于当被分配至CCTrCH的所有可能的物理配置均事先得知时才为优选。当仅涉及两个物理配置时,该解决方法是简单的。若涉及两个以上配置,则找出导致与所有涉及的物理信道配置的截取/重复类似的共享TFC可能是困难的。
针对实例2,当配置事先未知,或不可能找出产生与涉及所有物理信道配置的截取/重复的类似共享TFC时,新参考TFC在重新配置期间优选地被选择。选择的新参考TFC优选地为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具有类似截取/重复。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βref)优选地在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
“计算增益因子”实例中,接收WTRU30优选地在重新配置消息中信号发送参考TFC和(未改变的)参考增益因子(βref)至传输WTRU10。即使参考增益因子不改变,其也优选地在重新配置消息发送。3GPP中,当发送参考TFC时需要发送增益因子值。传送WTRU10接着计算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
“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实例中,接收WTRU30优选地使用新选择的参考TFC和(未改变的)参考增益因子(βref)来决定TFCS中的所有TFC的增益因子并信号发送这些优选地在3GPP情境中量化的值至传送WTRU10。任一实例中,增益因子优选地使用以上公开的优选公式来计算。
针对实例2方案,若TFC3选取作为起始配置(配置1)的参考,则配置2中的参考TFC优选地选择作为产生约30%重复的TFC。描述了与图4、11和12有关的基于用于实例2的第一示例的修改的第四示例。最接近TFC3的值为产生56%重复的TFC6。该TFC与物理配置l中具有的TFC3具有相同的增益因子(对于给定示例增益因子等于1)。
图11显示了作为第四示例的当TFC3在物理信道配置1中的作为参考使用且TFC6在物理信道配置2中作为参考使用时用于两个配置的作为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不量化显示的增益因子值。因为配置l和2中的重复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26%差异),所以两个曲线并不如图7和8中所示的实例1示例中接近,但其与反映第一示例的图6的图表中显示的结果相比更好。
图12的表显示了当参考TFC在第四示例中为TFC6时的物理配置2的详细结果。为了简化,该第四示例由第一示例产生,其中选择βref等于一,而速率匹配属性假设对于CCTrCH的所有传输信道选择为相同值。相同问题和解决方法应用于当βref不为一且传输信道的RM属性不相等时。
针对实例3,当不可能找出产生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的截取/重复类似的新配置中的TFC时,新参考TFC在重新配置期间优选地被选择。新参考TFC可能为包括目前参考TFC的TFCS中的任何TFC。新参考TFC(βref新)的增益因子优选地使用被用于旧配置中的相同参考为参考来决定如下:
也就是旧配置(旧展开因子)和旧βref作为决定新βref的参考使用。
其中新参考TFC被选取与旧参考TFC相同,Kref,new=Kref,old,因此优选计算为:
该新参考增益因子作为决定新配置中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的参考被使用。因此,βref,new为优选地使用以上优选公式计算第j个TFC的βj增益因子而使用βref。
针对实例3方案,提供第一示例的进一步修改作为与图4,13和14有关的第五示例。第五示例中,TFC3被选取作为新参考TFC,即与第一示例中的旧参考TFC相同。随着物理配置l作为旧配置,物理配置2作为新配置,且TFC3当作旧的和新参考TFC:
Lref,old=1/2(物理配置=SF2×1码×l时隙)
Lref,new=1/4(物理配置=SF4×1码×l时隙)
βref,old=l
所以:
图13显示了当TFC3作为物理配置l及2中的参考使用且新参考增益因子被决定用于该第五示例时作为两个配置的截取/重复函数的增益因子。比较图13和图6显示的图表,观察到两个曲线非常靠近,显示了用于给定的截取/重复的增益因子值对两实例而言大约相同。图13中,用于物理配置2的曲线实际上与用于物理信道l的重叠(即用于给定的截取/重复的增益因子值对两个配置而言大约相同)。
图14的表显示了当新参考TFC保持为TFC3且新参考增益因子由第五示例中的旧参考增益因子决定时的物理配置2的详细结果。
不量化增益因子值。针对3GPPCCTrCH,因为参考增益因子不等于1或1/8的倍数,所以为了发送值至传送WTRU10量化是必要的。因此,被传送WTRU10决定用于“计算增益因子”实例的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值略微不同于此第五示例中显示的值。“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实例中,所有信号发送的增益因子值优选地为该第五示例显示的用于3GPPCCTrCH的值的量化版本。
“计算增益因子”实例中,为了最小化量化误差,接收WTRU30优选地选择新参考TFC为产生新参考增益因子的TFC,该新参考增益因子的未量化的值最接近其量化增益因子值。
以上讨论的三个实例假设在TFCS重新配置期间仅在TFCS中改变的参数为增益因子。存在有重新配置传输格式的需要的实例从而影响了数据速率。该实例中,智能地选择新参考TFC也是可取的。优选地,使用与如上解释的实例有关的当前解决方法进行选择。
换句话说,TFCS重新配置期间具有两个优选选择。一个优选的选项为选择具有与旧配置中的参考TFC的截取/重复类似的新参考TFC。用于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βref)应在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这与第二,第三和第四示例示出的的实例l或2类似。
另一优选的选项为选择存在参考TFCS中任何TFC的参考TFC,包括旧参考TFC。用于新参考TFC的增益因子(βref,new)应使用用于旧配置中的相同参考作为参考决定,如下:
即旧配置(旧展开因子)和旧βref作为决定新βref的参考被使用。其中新参考TFC被选择相同于旧参考TFC,Kref,new=Kref,old,简单计算为:
新参考增益因子然后作为决定新配置中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的参考被使用。这类似于第五示例示出的实例3。
作为智能选择的替代,SIR目标能够基于增益因子的改变在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期间被更新。以上智能选择讨论中,SIR目标于重新配置期间并未改变,即来自UL外环功率控制算法的最近更新是在重新配置消息中被发送至传送WTRU10。以下描述替代解决方法需要于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期间的SIR目标的更新。
该实例中,参考TFC和参考增益因子在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期间维持相同。为了维持功率控制,SIR目标基于预期在参考增益因子值中的改变被重新计算。
优选地,SIR目标更新如下。优选地,调整因子βref是基于用于参考TFC的增益因子βref和选择以维持功率控制的新物理信道配置来决定,如下:
其中
其中SFi为关于第一物理信道配置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而总和获得于用于TFCref的所有DPCHi;及
其中SFi为关于第二物理配置的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而总和获得于用于TFCref的所有DPCHi。
新SIR目标然后给定为:
旧配置的参考TFC的增益因子被设定为1的实例中,新SIR目标通过简单表示给定为:
SIR_targetnew=SIR_targetold+20log(βadj)
更新的SIR目标然后在重新配置消息中被发送至传送WTRU10。参考TFC与参考增益因子(βref)维持相同,即调整因子βref仅用于决定更新的SIR目标,而此后不被用作增盖因子。
“计算增益因子”实例中,因为参考TFC与βref维持相同,所以不需要在重新配置消息中再发送参考TFC和βref。传送WTRU10基于旧参考TFC和旧参考增益因子来计算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值。传送WTRU10使用以上描述的优选公式,该优选公式使用旧参考增益因子。
“信号发送增益因子”实例中,在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期间,接收WTRU30使用参考TFC和βref来决定TFCS中所有TFC的增益因子并信号发送这些优选地量化用于3GPPCCTrCH情境的值至传送WTRU10。用于所有其它TFC的增益因子值可由于物理信道配置的改变而改变。接收WTRU30优选地使用以上描述的优选公式,该优选公式使用旧参考增益因子。
针对“被计算增益因子”实例,当与上述智能选择方法相比较时,SIR目标的更新具有最小化信号发送开销的好处。因为增益因子为传输信道配置的一部分,为了通知这些参数中改变的传送WTRU10,即使该改变仅由物理信道配置的改变所引起,“传输信道重新配置”消息必须被使用。传输信道配置没有改变的实例中,“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能够被替代使用。该消息因短于“传输信道重新配置”消息而优选。针对“计算增益因子”,若SIR目标的更新被使用,则不需改变参考TFC或参考增益因子,即传输信道配置不改变。该实例中,“物理信道重新配置”消息能够被用于通知重新配置的传送WTRU10,且信号发送开销被最小化。
优选地,在传送WTRU10或接收WTRU30中决定增益因子和量化的增益因子的组件在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的单集成电路上实施。然而,组件也可容易地在多重独立集成电路上或通用目的CPU/DSP(中央处理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上的软件中实施。
虽然本发明己根据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特别显示及描述,但本技术领域人员应该理解只要不背离上述发明的范围,于此可作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集成电路IC,该WTRU包括发射机,该发射机被配置为传送信号,其中:
所述IC包括被配置为计算第j个ββj增益值以用于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电路,该第j个TFC用于处理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信道;其中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述βj值通过将用于参考TFC的β增益值βref乘以第一个值得到;其中所述βref是用于新配置的参考的增益因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其中所述βj被信号发送至所述WTRU。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其中所述βj由所述WTRU计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其中所述第一个值通过得到;
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从无线电帧分段块中输出的位数,及所述Kref获得于所述参考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所述Kj获得于所述第j个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
SFi为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所述Lref获得于用于所述参考TFC的所有DPCHi,所述Lj获得于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有DPCHi。
5.一种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以及
被配置为计算第j个ββj增益值以用于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的电路,该第j个TFC用于处理进行传输的上行链路信道;其中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述βj值通过将用于参考TFC的β增益值βref乘以第一个值得到;其中所述βref是用于新配置的参考的增益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βj被信号发送至所述WTRU。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βj由所述WTRU计算。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TRU,其中所述第一个值通过得到;
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从无线电帧分段块中输出的位数,及所述Kref获得于所述参考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所述Kj获得于所述第j个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
SFi为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所述Lref获得于用于所述参考TFC的所有DPCHi,所述Lj获得于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有DPCHi。
9.一种供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WTRU计算第j个ββj增益值以用于第j个传输格式组合TFC;其中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述βj值通过将用于参考TFC的β增益值βref乘以第一个值得到;其中所述βref是用于新配置的参考的增益因子;以及
通过所述WTRU至少基于βj设定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传输功率水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βj被信号发送至所述WTRU。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βj由所述WTRU计算。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个值通过得到;
其中,RM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半静态速率匹配属性,Ni为用于传输信道i的从无线电帧分段块中输出的位数,及所述Kref获得于所述参考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所述Kj获得于所述第j个TFC中所有传输信道i;
SFi为专用物理信道DPCHi的展频因子,所述Lref获得于用于所述参考TFC的所有DPCHi,所述Lj获得于用于所述第j个TFC的所有DPCHi。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50652203P | 2003-09-26 | 2003-09-26 | |
US60/506,522 | 2003-09-26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4800188763A Division CN1816975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85867A CN102685867A (zh) | 2012-09-19 |
CN102685867B true CN102685867B (zh) | 2016-06-29 |
Family
ID=3442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45637A Pending CN102665264A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及其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 |
CN2004800188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975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
CN20121015518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5867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方法、集成电路ic及wtru |
CN20121015507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665265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用于3gpp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rnc和接收站及其执行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45637A Pending CN102665264A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及其传输功率控制的方法 |
CN20048001887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816975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决定无线通信传输功率增益因素的装置及方法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5073.9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665265B (zh) | 2003-09-26 | 2004-09-13 | 用于3gpp时分双工通信系统的rnc和接收站及其执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 Link |
---|---|
US (7) | US7373164B2 (zh) |
EP (2) | EP2757840B1 (zh) |
JP (1) | JP4621205B2 (zh) |
KR (7) | KR101370157B1 (zh) |
CN (4) | CN102665264A (zh) |
AU (1) | AU2004306397B2 (zh) |
BR (1) | BRPI0412056A (zh) |
CA (1) | CA2535124A1 (zh) |
HK (2) | HK1088457A1 (zh) |
IL (1) | IL172753A (zh) |
MX (1) | MXPA06003071A (zh) |
NO (1) | NO20061827L (zh) |
TW (4) | TWI355157B (zh) |
WO (1) | WO2005034388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133689B2 (en) * | 2002-09-12 | 2006-11-0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downlink outer loop power to control target SIR |
DE20318137U1 (de) * | 2002-11-26 | 2004-04-15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Wilmington | Drahtlose Sende-/Empfangs-Einheit |
BRPI0412056A (pt) | 2003-09-26 | 2006-08-15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determinação de fatores de ganho para potênci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
FI20040269A0 (fi) * | 2004-02-20 | 2004-02-20 | Nokia Corp |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tukiasema ja lähetin-vastaanotin |
US7197327B2 (en) * | 2004-03-10 | 2007-03-27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djustment of target signal-to-interference in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144572B2 (en) * | 2004-09-14 | 2012-03-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etection and mitigation of interference and jammers in an OFDM system |
US20060084459A1 (en) * | 2004-10-13 | 2006-04-20 | Vinh Phan |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US20080139235A1 (en) * | 2004-12-22 | 2008-06-12 | Claes Tidestav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Improved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
KR100918761B1 (ko) | 2005-01-06 | 2009-09-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서비스를 위한 이득인자 설정 방법 |
KR100702643B1 (ko) * | 2005-03-01 | 2007-04-02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이동국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JP4538366B2 (ja) * | 2005-03-29 | 2010-09-08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伝送速度制御方法、移動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
US7640019B2 (en) | 2005-03-31 | 2009-12-29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reallocation of bandwidth and modulation protocols |
US7583735B2 (en) | 2005-03-31 | 2009-09-01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andling underflow and overflow in a software defined radio |
US20060222020A1 (en) * | 2005-03-31 | 2006-10-05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Time start in the forward path |
US7398106B2 (en) * | 2005-03-31 | 2008-07-08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readjustment of power |
US7593450B2 (en) | 2005-03-31 | 2009-09-22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frequency hopping |
US7423988B2 (en) | 2005-03-31 | 2008-09-09 |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 Dynamic reconfiguration of resources through page headers |
JP4651446B2 (ja) * | 2005-04-27 | 2011-03-16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
GB0511058D0 (en) * | 2005-05-31 | 2005-07-06 | Nokia Corp |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power |
US20060291429A1 (en) * | 2005-06-24 | 2006-12-28 | Intel Corporation | Dynamic UMTS transport block size adjustment |
US20070060189A1 (en) * | 2005-07-01 | 2007-03-1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Adjusting transmission power |
CN101176356B (zh) * | 2005-10-18 | 2012-06-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避免ue测量报告干扰的服务无线网络控制器的重定位方法 |
HUE036741T2 (hu) * | 2006-01-11 | 2018-07-30 | Qualcomm Inc |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s eljárások és berendezés szinkronizálás támogatására |
JP2007195076A (ja) * | 2006-01-20 | 2007-08-02 | Nec Corp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と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2882640A (zh) * | 2006-02-03 | 2013-01-16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无线发射/接收单元、方法、集成电路和系统 |
JP2006304355A (ja) * | 2006-06-30 | 2006-11-02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 | 無線通信送信電力のゲイン係数(gainfactors)を決定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CN100471085C (zh) * | 2006-08-22 | 2009-03-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8195217B2 (en) | 2006-08-22 | 2012-06-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uplink physical channel |
US7778659B2 (en) * | 2007-07-20 | 2010-08-17 |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 Multiple access by varying received power in wireless networks |
US8265681B2 (en) * | 2007-09-12 | 2012-09-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Outer loop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WO2009054205A1 (ja) * | 2007-10-22 | 2009-04-30 | Nec Corporation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管理方法、及び基地局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EP2357866B1 (en) | 2007-11-06 | 2015-08-12 | IDTP Holdings, Inc. |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537127B1 (ko) * | 2008-01-09 | 2015-07-22 | 애플 인크. | 분산된 리소스 블럭 인덱스의 물리적 리소스 블럭으로의 맵핑 |
KR102048740B1 (ko) * | 2008-02-01 | 2019-11-27 | 옵티스 와이어리스 테크놀로지, 엘엘씨 | 통신 단말기 및 우선순위가 매겨진 제어 정보를 사용하는 방법 |
MY168031A (en) | 2008-02-04 | 2018-10-1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ontrol and data multiplex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US8611313B2 (en) * | 2008-08-27 | 2013-12-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plexing of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JP5383697B2 (ja) * | 2008-10-31 | 2014-01-08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CN101741431B (zh) | 2008-11-04 | 2012-08-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2821450B (zh) * | 2008-11-04 | 2015-06-0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和终端 |
KR101722810B1 (ko) | 2008-12-03 | 2017-04-05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캐리어 집적에 대한 업링크 파워 헤드룸 보고 |
TW201603611A (zh) * | 2009-02-09 | 2016-01-16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利佣多載波無線傳送器/接收器單元之上鏈功率控制裝置及方法 |
CN101998611B (zh) * | 2009-08-11 | 2013-03-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上行载波的功控信息通信方法及装置 |
ES2509240T3 (es) | 2009-10-01 | 2014-10-17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étodos y aparato de control de potencia |
US8908582B2 (en) * | 2010-02-12 | 2014-12-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operation mode and channel or carrier prioritization |
US8718567B2 (en) * | 2010-03-25 | 2014-05-06 | Apple Inc. |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radio-frequency receivers using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est equipment |
US8861487B2 (en) * | 2010-03-31 | 2014-10-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acilitating open loop power control in TD-SCDMA multi-carrier systems |
US8428080B2 (en) | 2010-09-16 | 2013-04-23 | Apple Inc. | Method to control reconfiguration of multiple radio access bearers in a wireless device |
US8942147B2 (en) * | 2011-01-11 | 2015-01-27 | Yibo Jiang | Closed loop transmit diversity in continuous packet connectivity |
TW201728104A (zh) | 2011-08-12 | 2017-08-01 |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 多書入多輸出操作方法及裝置 |
BR112014007765B1 (pt) | 2011-09-30 | 2022-03-22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Unidade de transmissão/recepção sem fio para transmissão em múltiplos pontos em comunicação sem fio |
US9008047B2 (en) | 2012-01-18 | 2015-04-1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implementing a multi-RAB minimum TFC determin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
EP2672393A1 (en) * | 2012-06-04 | 2013-12-11 | Dialog Semiconductor B.V. | Circuit and methods to use an audio interface to program a device within an audio stream |
TWI448132B (zh) * | 2012-06-22 | 2014-08-01 | Univ Nat Taiwan Science Tech | 分時雙工控制與保護裝置及其方法 |
TWI505672B (zh) * | 2012-07-24 | 2015-10-21 | Nec Corp |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and programs |
CN105191445B (zh) | 2013-04-03 | 2018-11-27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一种干扰测量方法、装置及基站 |
US11146966B2 (en) * | 2013-06-18 | 2021-10-12 | Itron Networked Solutions, Inc. | Configuring a network of devices to operate within a television whitespace spectrum |
US20150094112A1 (en) * | 2013-09-27 | 2015-04-02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Power Control to Compensate Interference Level Changes |
EP3552408B1 (en) * | 2016-12-07 | 2023-08-30 |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yload data between hygiene equipments with radio transmission capabilities |
US11402490B2 (en) | 2016-12-07 | 2022-08-02 | Essity Hygiene And Health Aktiebolag | Automatic setting-up of hygiene equipment |
US10181972B1 (en) * | 2017-05-25 | 2019-01-15 | L3 Technologies, Inc. |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Manet |
US20240080781A1 (en) * | 2022-09-01 | 2024-03-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signaling antenna module information for devices with adaptable form factor configuration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07816A (zh) * | 2001-09-06 | 2003-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传输信号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
CN1430821A (zh) * | 2000-05-19 | 2003-07-16 | 西门子公司 | 确定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放大倍数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982856B2 (ja) * | 1994-10-26 | 1999-11-29 |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 送信電力制御法および前記送信電力制御法を用いた通信装置 |
EP0845390A3 (en) * | 1996-11-29 | 2004-06-09 | Donnelly Corporation | Modular exterior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
WO1999043100A1 (en) * | 1998-02-19 | 1999-08-2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nchronization of forward link base station power levels during handoff between base station sectors in a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282138A (zh) | 1998-03-26 | 2008-10-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频谱扩展通信装置和频谱扩展通信方法 |
US6034971A (en) * | 1998-06-30 | 2000-03-07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city |
FR2782585B1 (fr) * | 1998-08-20 | 2000-09-22 | France Telecom | Recepteur en rateau iteratif et procede de reception correspondant |
JP3471662B2 (ja) | 1998-08-28 | 2003-12-02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送受信装置及びその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JP3199238B2 (ja) * | 1998-09-18 | 2001-08-13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符号分割多元接続方式における送信電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6418134B1 (en) * | 1998-11-09 | 2002-07-09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Finite impulse response filter for multi-code CDMA signals |
US6148134A (en) * | 1999-03-25 | 2000-11-14 | Schoonscan, Inc. | Fiber mounts for fiber optic harness in a fiber optic-based imaging system |
EP1188256B9 (de) | 1999-06-23 | 2012-07-25 |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 Verfahren zur regelung der sendeleistung in einem funksystem und entsprechendes funksystem |
JP2001136123A (ja) | 1999-08-20 | 2001-05-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送信電力制御方法 |
US6434135B1 (en) * | 1999-08-31 | 2002-08-13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Adaptive RF amplifier prelimiter |
US6868075B1 (en) * | 1999-09-28 | 2005-03-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ressed mode communications over a radio interface |
US6996069B2 (en) | 2000-02-22 | 2006-02-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t power of multiple channels in a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223112C (zh) | 2000-07-26 | 2005-10-12 | 交互数字技术公司 | 可变多速率通信系统的快速自适应功率控制 |
JP4109827B2 (ja) * | 2000-12-22 | 2008-07-0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情報処理装置、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
US7085239B2 (en) | 2001-01-05 | 2006-08-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forward link closed loop power control set point in a wireless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763244B2 (en) | 2001-03-15 | 2004-07-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ower control setpoi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S2362481T3 (es) | 2001-03-28 | 2011-07-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de la potencia para servicios punto a multipunto suministrados en sistemas de comunicaciones. |
US7072413B2 (en) | 2001-05-17 | 2006-07-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data for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selective channel inversion |
JP2002368662A (ja) * | 2001-06-08 | 2002-12-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基地局装置 |
US7058125B2 (en) * | 2001-08-02 | 2006-06-0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ata communications |
US6747855B2 (en) * | 2002-01-24 | 2004-06-08 | Intel Corporation | Innovative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in multiple supply voltages |
US7031742B2 (en) | 2002-02-07 | 2006-04-18 | Qualcomm Incorporation | Forward and reverse link power control of serving and non-serving base st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RU2004126843A (ru) | 2002-02-07 | 2006-01-27 | Квэлкомм И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US) | Управление мощностью обслуживающих и необслуживающих базовых станций |
US6882857B2 (en) * | 2002-11-26 | 2005-04-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BRPI0412056A (pt) * | 2003-09-26 | 2006-08-15 | Interdigital Tech Corp | determinação de fatores de ganho para potênci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
DE60305505T2 (de) * | 2003-10-23 | 2007-04-26 |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Leistungssteuerungsschaltkreis für eine mobile Endgeräteanwendung |
US7885402B2 (en) * | 2003-11-21 | 2011-02-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Gain control |
US7215655B2 (en) * | 2004-01-09 | 2007-05-08 |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Transport format combination selection in a wireless transmit/receive unit |
JP4468011B2 (ja) * | 2004-02-25 | 2010-05-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222957B2 (ja) * | 2004-03-01 | 2009-02-12 | ソニー・エリクソン・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送信電力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FR2875659B1 (fr) * | 2004-09-20 | 2006-12-22 | Centre Nat Rech Scient Cnrse | Procede d'estimation de la phase et du gain de donnees d'observation transmises sur un canal de transmission en modulation qam |
KR100702643B1 (ko) * | 2005-03-01 | 2007-04-02 |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이동국 및 무선 네트워크 제어국 |
US7724813B2 (en) * | 2005-05-20 | 2010-05-2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power control |
US7729715B2 (en) * | 2005-12-30 | 2010-06-01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reduction for E-TFC selection |
JP2007259419A (ja) * | 2006-02-21 | 2007-10-04 | Hitachi Metals Ltd | 高周波電力増幅回路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高周波部品 |
CN102891729B (zh) * | 2006-07-06 | 2015-09-23 | 广东新岸线计算机系统芯片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选择增强型上行链路传输格式组合的方法及装置 |
US8195217B2 (en) * | 2006-08-22 | 2012-06-05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power of uplink physical channel |
CN100471085C (zh) * | 2006-08-22 | 2009-03-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上行物理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8422962B2 (en) * | 2007-12-14 | 2013-04-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1741431B (zh) * | 2008-11-04 | 2012-08-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发射功率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
CN102577542A (zh) * | 2009-10-02 | 2012-07-11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对上行链路中的多天线传输进行发射功率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JP5552568B2 (ja) * | 2010-04-09 | 2014-07-16 |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アップリンクにおける閉ループ送信ダイバーシティおよびmimoの電力制御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WO2012149502A1 (en) * | 2011-04-29 | 2012-11-01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Transmission of e-dch control channel in mimo operations |
-
2004
- 2004-09-13 BR BRPI0412056-6A patent/BRPI0412056A/pt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4-09-13 JP JP2006528049A patent/JP462120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CA CA002535124A patent/CA2535124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4-09-13 KR KR1020127004533A patent/KR101370157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KR KR1020097019996A patent/KR101139664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3 KR KR1020117022057A patent/KR10128121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9-13 CN CN2012101545637A patent/CN102665264A/zh active Pending
- 2004-09-13 WO PCT/US2004/029959 patent/WO2005034388A2/en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4-09-13 MX MXPA06003071A patent/MXPA06003071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9-13 KR KR1020067002396A patent/KR101107471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3 EP EP14164678.6A patent/EP2757840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13 KR KR1020127030286A patent/KR101477371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CN CN2004800188763A patent/CN181697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CN CN201210155184.XA patent/CN10268586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KR KR1020137022518A patent/KR101477449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09-13 AU AU2004306397A patent/AU2004306397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4-09-13 KR KR1020117009032A patent/KR101175904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4-09-13 EP EP04783975.8A patent/EP1676379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13 CN CN201210155073.9A patent/CN10266526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9-14 TW TW094109205A patent/TWI35515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4 TW TW096134758A patent/TWI35183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4 TW TW100130948A patent/TWI51480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14 TW TW093127796A patent/TWI25561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4-09-23 US US10/948,714 patent/US7373164B2/en active Active
- 2004-09-23 US US10/948,944 patent/US702012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5
- 2005-12-13 US US11/301,679 patent/US755158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5-12-22 IL IL172753A patent/IL172753A/en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
- 2006-04-25 NO NO20061827A patent/NO20061827L/n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6-09-21 HK HK06110493.5A patent/HK1088457A1/xx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9
- 2009-05-22 US US12/471,022 patent/US788126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
- 2010-12-22 US US12/976,016 patent/US848308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7-01 US US13/932,590 patent/US876112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6-20 US US14/310,237 patent/US939854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4-12-16 HK HK14112598.5A patent/HK1199158A1/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30821A (zh) * | 2000-05-19 | 2003-07-16 | 西门子公司 | 确定数据传输系统的数据通道和控制通道放大倍数的方法 |
CN1407816A (zh) * | 2001-09-06 | 2003-04-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通信传输信号的自适应调整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3GPP TSG-RAN WG1 Meeting #24 R1-02-0219;InterDigital Communications;《3GPP TSG-RAN WG1 Meeting #24 R1-02-0219》;20020222;11-13 *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85867B (zh) | 用于无线发射/接收单元wtru的方法、集成电路ic及wtru | |
US7555307B2 (en) | Outer loop power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 |
KR100905987B1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외부 루프 전력 제어에서의 목표 신호대 잡음 비의 조정 | |
JP2006304355A (ja) | 無線通信送信電力のゲイン係数(gainfactors)を決定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AU2007249128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ation of gain factor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6778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