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0711A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70711A CN102670711A CN2012101789218A CN201210178921A CN102670711A CN 102670711 A CN102670711 A CN 102670711A CN 2012101789218 A CN2012101789218 A CN 2012101789218A CN 201210178921 A CN201210178921 A CN 201210178921A CN 102670711 A CN102670711 A CN 10267071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xtract
- extraction
- salvia miltiorrhiza
- ethanol
- reduced press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所述白花丹参提取物是从白花丹参根中经溶剂提取、溶剂萃取、醇沉、柱层析纯化而得到,是由白花丹参总菲醌和总酚酸组成的混合物,其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的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0%。白花丹参提取物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较好的体现白花丹参原药材对TAO的整体治疗作用,可按照药剂学常规生产工艺将其制成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冲剂、泡腾片或滴丸,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提取物,更具体地说是由白花丹参提取而成的一种白花丹参总菲醌和总酚酸组成的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在治疗脉管炎的药物组合物方面的用途。
背景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TAO)一种以中小动静脉节段性、非化脓性炎症和动脉腔内血栓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好发于下肢,病程长,多呈缓进性并逐渐加重,常致肢体发生缺血或瘀血病损,甚者肢体溃烂脱落,是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医则称之为“脱疽”,《黄帝内经》中《灵枢·痈疽》和汉代《华佗神医秘传》中均有论述。
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 var alba)是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变型,主产于山东章丘、莱芜、泰安等丘陵地区。2002年白花丹参作为一个新品种被收入《山东省中药材标准》。《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白花丹参形似丹参(也称紫丹参,2010版药典所收载),惟花白色,有的可略带紫晕,亦以根入药,产于山东,当地有用白花丹参酒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者,参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
白花丹参根用于治疗脉管炎已有80余年的历史,参见许青峰,治疗与保健药酒,1988,p117。山东省章丘县医院从1967年开始应用白花丹参治疗TAO,自1971年10月至1975年12月应用白花丹参治疗脉管炎147例,临床治愈率27.2%,显著好转率45.6%,总有效率93.2%,经过治疗,且临床分组对比观察,白花丹参的疗效高于丹参的,参见中医杂志,1976,(11):23-24。原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尚德俊教授等在治疗TAO过程中,发现1例Ⅲ期1级(湿热下注型)病人,右足拇趾慢性溃疡2年9个月不愈合,给予白花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15天后,患肢血运改善,溃疡愈合,参见尚德俊等,山东中医杂志,1986(2):14-16。
CN1899371A(CN200610045270.X)提供一种白花丹参在制药领域中的应用及白花丹参药物的制备方法。白花丹参的丹参素含量是紫花丹参的两倍,该物质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具有祛淤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的功效。所述白花丹参药物的制备方法是:①取白花丹参置入提取罐内,加入4~10倍重量份的水进行水提取,过滤得水提液;或将白花丹参超微粉碎后进行超声提取,过滤得超微提取粉;②取①工序的超微提取粉或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4的水提液,加入50%~90%的乙醇进行醇沉淀,过滤后用20%~40%的强碱,溶液调pH=6.5~8.5,冷放后过滤,重复醇沉淀,得滤液;③将②工序的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4,加入0.5%~2%活性炭,加热煮沸,得液体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脉管炎药物方面的用途。本发明中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同时含有白花丹参中总菲醌和总酚酸两大类有效组分,能够充分体现白花丹参原药材对脉管炎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剂。
术语说明:
白花丹参提取物,是由白花丹参中所含的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次丹参酮等多种菲醌类以及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素等多种酚酸类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溶剂萃取、醇沉、柱层析纯化制备而成,同时含有白花丹参中总菲醌和总酚酸两大类有效组分,是主要含有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等菲醌类成分以及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素等酚酸类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0%。
本发明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是按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制备的:
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粉碎后,甲醇或95wt%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所述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5~20∶1,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A;原料药渣再以10~50wt%乙醇、10~50wt%甲醇水溶液或水进行提取,得提取液B。所得提取液按以下方法处理:
i.提取液A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或无甲醇,以水悬浮,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重复萃取2~3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其中二氯甲烷萃取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残余物,再将该固体残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别以50∶1体积比和1∶1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的洗脱液,减压蒸去溶剂,得红色的固体物Ⅰ。
ii提取液B减压浓缩,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为70~75wt%,醇沉,弃去沉淀,滤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将浓缩物与i中的水溶液C混合,搅拌混匀,以盐酸调pH=2~3,再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2~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即得固体物Ⅱ。
将以上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合并,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
上述ii提取液B减压浓缩至原料渣重量的1倍为宜。
根据本发明,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1)溶剂提取
原料白花丹参的根经过粉碎后,以甲醇、95wt%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所用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5~20∶1,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A;原料渣再以10~50wt%乙醇、10~50wt%甲醇水溶液或水进行提取,得提取液B。
优选的,所述的提取方法是用加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渗滤提取法或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
优选的,加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中所用的提取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5~10倍,渗滤提取法中所用的提取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20倍。
(2)提取液A的萃取、柱层析纯化
提取液A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加入原料药4~6重量倍的水,悬浮,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重复萃取2~3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其中二氯甲烷萃取液50℃条件下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残余物,再将该固体残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体积比洗脱5~8个保留体积,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洗脱,洗脱12~18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的洗脱液,50℃条件下减压蒸去溶剂,得红色的固体物Ⅰ。
(3)提取液B的醇沉、酸化、萃取
提取液B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料渣重量的1倍重量,加入95wt%的乙醇,使溶液中乙醇含量为70~78wt%,放置过夜,滤除沉淀,将滤液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所得的浓缩物与步骤(2)中所得萃取后的水溶液C混合,搅拌,然后以2N盐酸将溶液调pH=2~3,再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2~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即得固体物Ⅱ。
(4)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
本发明方法所得白花丹参提取物的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和丹酚酸B的质量总含量不低于60%。
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制药用途,用于制备治疗脉管炎的药物,特别是用于制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
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与药用辅料组合制成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用于治疗脉管炎。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抗氧化剂之一或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抗氧化剂选自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枸橼酸或焦亚硫酸钠。
优选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白花丹参提取物的片剂、胶囊剂、冲剂、软胶囊制剂、滴丸、泡腾片之一,可按照药剂学常规生产工艺制备。
所述药物组合物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详细说明如下:
1、白花丹参提取物片剂、胶囊剂或冲剂的制备,均按白花丹参提取物总量的重量百分比:
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加入2~6重量倍的稀释剂I,4~15wt%的湿润剂,5~15wt%的崩解剂,按常规湿法制粒,干燥,整粒,装袋,得冲剂;或者将整粒后的颗粒再加入0.5~3wt%的润滑剂,混匀,装入胶囊壳得胶囊剂或压片得片剂。
上述稀释剂I选自淀粉、糖粉、糊精或微晶纤维;
上述湿润剂选自水或乙醇;
上述崩解剂为羧甲基淀粉钠;
上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镁或滑石粉。
2、白花丹参提取物软胶囊剂的制备
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加入稀释剂II,混匀,再加入抗氧化剂、助悬剂,搅拌均匀,室温静置,即得白花丹参菲醌提取物软胶囊内容物的药液;通过模具将其与事先用明胶、甘油、防腐剂制备的软胶囊壳材料一起压制成软胶囊。
上述稀释剂II选自植物油;
上述抗氧化剂选自抗坏血酸钠、枸橼酸或焦亚硫酸钠;
上述助悬剂选自蜂蜡、甲壳素甲基纤维素或琼脂。
3、白花丹参提取物滴丸的制备
取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加入适量无水乙醇,然后加入聚乙二醇4000或聚乙二醇6000熔融液中,60℃水浴恒温搅拌,直至乙醇挥尽为止;然后将该熔融液转入滴丸机的贮液筒内,在保温80~85℃的条件下滴入冷凝液中,收集滴丸。
优选的,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与聚乙二醇4000的重量比为1∶4~6。
4、白花丹参提取物泡腾片的制备
将白花丹参提取物均分为两个部分,即A部分和B部分,先将A部分以β-环糊精包合,A部分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0.4~0.8∶1,与8~10wt%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填充剂,以1~3%PVP(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碱性颗粒;将B部分与10~12%酸源、填充剂、矫味剂菊糖,混匀,以1~3%PVP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酸性颗粒。然后将两种颗粒混合,再加入润滑剂,压片,。
优选的,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蔗糖之一或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酸源选自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之一或组合;;
优选的,所述的润滑剂有水溶性润滑剂如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和水不溶性润滑剂如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选择它们中的一种或2~3种组合。
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及其药物组合物制剂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改善肢体缺血所引起的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促进溃疡愈合。
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效学研究。
动物:Wistar雄性大鼠56只,体重280~300g,由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试剂与仪器:通塞脉片(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Z32020535、月桂酸(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F200909284;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F1α、ET酶免试剂盒(RD公司),批号均为201203。
药物:将按照实施例1方法制备白花丹参提取物,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成0.1g/ml、0.05g/ml和0.025g/ml的混悬液。以目前临床上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常用口服药通塞脉片(江苏南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为阳性对照,将其研细,过80目筛, 用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配制成0.132g/ml的混悬液。
造模与分组:采用股动脉注射月桂酸法,制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模型。将56只大鼠随机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塞脉片组、白花丹参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
给药:采用灌胃法给药。白花丹参提取物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按照0.8g/kg、0.4g/kg和0.2g/kg的给药剂量给予已配制的高、中、低三种不同浓度的白花丹参提取物混悬液。通塞脉片组按照0.66g/kg的剂量给予已配制的通塞脉片混悬溶液。各组均于手术后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1周。
实验结果:
大鼠体征指标观察:大体观察大鼠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患肢有无肿胀、有无坏疽及坏疽的程度、跛行状况。参照王军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421-423。采用的分级标准分级,I级:病变局限于趾甲部;II级:病变局限于趾部;III级:病变局限于足爪部;IV级:病变局限于膝关节以下;V级:病变发展到膝关节以上。实验结果见表1,模型组的病变最严重,通塞脉片组与白花丹参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的病变最轻,与模型组比较,高、中剂量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低剂量显著性差异P<0.05。
表1白花丹参提取物对TAO大鼠局部体征变化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
血清生化指标测定:测定实验大鼠血清TXB2、6-K-PGF1α、ET的含量,结果见表2。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的各项生化指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TAO大鼠模型成立;与模型组比较,通塞脉片组及白花丹参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血清中6-K-PGF1α含量显著升高,TXB2、ET含量显著降低,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白花丹参提取物能改善造模大鼠血管的抗血栓功能、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表2白花丹参提取物对TAO大鼠血清TXB2、6-K-PGF1α、ET的影响
注: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与模型组比较,**P<0.01
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的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具有抗血栓形成、改善患肢血液循环、减轻患肢炎症反应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以及由其引起的患肢慢性溃疡、疼痛、发冷及间歇跛行,具有疗效好、使用方便的特点。
与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通塞脉片进行比较,其中白花丹参提取物中剂量组优于通塞脉片组,说明白花丹参提取物可应用于临床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该提取物可按照药剂学常规生产工艺将其加工成各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冲剂、软胶囊及滴丸。
本发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以实施例1中的白花丹参提取物为例测定其高效液相色谱图(HPLC)。由于组成白花丹参提取物的固体物I和固体物II的极性差别较大,因此,测定它们HPLC的色谱条件也不一样。
固体物I的HPLC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色谱柱为AgilentEclipse XDB-C18柱(250mm×4.6mm);以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UV检测波长:270nm;线性梯度洗脱时间程序见表1;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所测的固体物I的HPLC谱图如附图1,附图2为相同HPLC色谱条件下测定的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标准品的HPLC图谱。
表3白花丹参提取固体物I的HPLC洗脱条件
固体物II的HPLC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Agilent EclipseXDB-C18柱(250mm×4.6mm)色谱柱;以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UV检测波长:286nm;线性梯度洗脱时间程序见表2;流速:1.0mL/min;进样量:10μL。所测的固体物II的HPLC谱图如附图3,附图4为相同HPLC色谱条件下测定的丹酚酸B的HPLC图谱。
表4白花丹参提取固体物II的HPLC洗脱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白花丹参固体物Ⅰ的HPLC图谱。
图2是标准品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HPLC图谱,隐丹参酮31.15min;丹参酮Ⅰ32.26min;丹参酮ⅡA 41.6min。
图3是实施例1白花丹参固体物Ⅱ的HPLC图谱。
图4是对照品丹酚酸B的HPLC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中的百分比浓度均为质量百分比。实施例中使用的柱层析用硅胶购自青岛海洋化工公司,粒度为200~300目。闪式提取器购自北京金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型号JHBE-50S。实施例中使用的其他溶剂、药用辅料及设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可市场购买。实施例1: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①白花丹参根经粉碎后,加入8倍量95%乙醇,回流提取,第1次1.5小时,第2次1小时,共提取2次,合并95%乙醇提取液,得提取液A;原料药渣再加入8倍量水,加热90℃提取,每次1小时,共提取2次,合并水提取液,得提取液B。
②提取液A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加入原料药5重量倍的水,搅拌悬浮,再加入与水等体积的二氯甲烷,重复萃取3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合并二氯甲烷萃取液并减压蒸干,所得固体残余物再以其26重量倍的丙酮溶解,加入所得固体残余物12重量倍的柱层析用硅胶拌匀,挥干,研细,为拌样硅胶;硅胶(硅胶用量为固体残余物重量的60倍)湿法装柱,再将拌样硅胶装入层析柱,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0∶2体积比)洗脱6个保留体积,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洗脱15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的洗脱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物Ⅰ;
③提取液B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料药药渣重量的1倍量,加入3.5倍量的95%乙醇,搅拌均匀,放置过夜,醇沉,滤除沉淀,将滤液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所得浓缩物与步骤②所得的水溶液C混合,搅拌,然后以2N盐酸将溶液调pH=2,再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即得固体物Ⅱ。
④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白花丹参提物取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9%。
实施例2:
白花丹参根经粉碎后,加入8倍量甲醇,回流提取,第1次1.5小时,第2次1小时,共提取2次,合并甲醇提取液,得提取液A;原料药渣再加入8倍量50%乙醇回流提取,每次1小时,共提取2次,合并水提取液,得提取液B。提取液A减压浓缩,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Ⅰ和萃取后水溶液C;提取液B减压浓缩,乙醇醇沉,滤过,滤液浓缩,浓缩物与自提取液A得到的水溶液C混合,酸化, 乙酸乙酯萃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Ⅱ。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白花丹参提物取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5%。
实施例3:
白花丹参根经粉碎后,加入6倍量95%乙醇,在50℃条件下超声提取30分钟,重复提取4次,合并提取液,得提取液A;药渣再加入6倍量40%乙醇超声提取30分钟,共提取4次,合并40%乙醇提取液,得提取液B。提取液A减压浓缩,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Ⅰ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提取液B减压浓缩,乙醇醇沉,滤过,滤液浓缩,浓缩物与自提取液A得到的水溶液C混合,酸化,乙酸乙酯萃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Ⅱ。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白花丹参提物取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6%。
实施例4:
白花丹参根经粉碎成细粉后,放入有盖容器内,再加入药材量60%~70%体积量的95%乙醇均匀润湿后,放置2小时,然后装入渗滤筒中,从其上口加入95%乙醇,渗滤液从其下口流出,并不断从上口补充加入95%乙醇,保持渗滤筒中的乙醇始终能浸过药材。控制渗滤液的流出速度为5~10ml/分钟,用药材体积20倍量的乙醇进行渗滤,收集95%乙醇渗滤液,得提取液A;然后渗滤筒中的药渣再用30%乙醇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渗滤,流速同95%乙醇,渗滤所用溶剂总量为药材体积20倍量,收集30%乙醇渗滤液,得提取液B。提取液A浓缩,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Ⅰ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提取液B减压浓缩,乙醇醇沉,滤过,滤液浓缩,浓缩物与自提取液A得到的水溶液C混合,酸化,乙酸乙酯萃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Ⅱ。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白花丹参提物取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7%。
实施例5:
原料白花丹参根经粉碎后,用95%乙醇浸泡1小时,然后利用闪式提取器破碎植物组织,室温下95%乙醇提取2次,分别加入原料重量8倍量、6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2分钟、1分钟,离心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A;然后再将药渣在室温下继续以水提取2次,分别加入原料重量6倍量、6倍量的水,提取时间分别为1分钟、1分钟,离心过滤,合并滤液,得提取液B。提取液A减压浓缩,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层析纯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Ⅰ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提取液B减压浓缩,乙醇醇沉,滤过,滤液浓缩,浓缩物与自提取液A得到的水溶液C混合,酸化,乙酸乙酯萃取,实施方法同实施例1,得固体物Ⅱ。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
白花丹参提物取中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和丹酚酸B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5%。
实施例6: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片剂
实施例1所得的白花丹参提取物200g,加入淀粉100g,糊精45g,蔗糖粉5g,羧甲基淀粉钠17.5g,混匀,制成颗粒,60℃下干燥,整粒,加入滑石粉1.5g,羧甲基淀粉钠17.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即得。
实施例7: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冲剂
实施例3所得的白花丹参提取物50g,加入淀粉300g,糊精100g,微晶纤维素50g,以上固体物质均分别研磨过80目筛,混匀,加入适量10%淀粉浆作粘合剂,制成湿颗粒,60℃下干燥,整粒,分装成100袋,即得。
实施例8: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胶囊剂
实施例2所得的白花丹参提取物200g,加入淀粉150g,糊精45g,微晶纤维素3.5g,混匀,制成颗粒,60℃下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1.5g,混匀,装入胶囊壳1000粒,即得。
实施例9: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软胶囊剂
软胶囊内容物的制备:实施例5中所得的白花丹参提取物100g,研细,过100目筛,加入10g聚乙二醇-400中,加热搅拌,再加入花生油330g稀释,然后加入抗坏血酸1.0g、对羟基苯甲酸酯1.0g、白蜂蜡8g,加热至38℃左右,同时搅拌,即得其软胶囊内容物;软胶囊囊壳材料的制备:以重量份数计,将明胶∶甘油∶水∶山梨酸按照质量比1.0∶0.3∶0.85∶0.15的比例进行配比,先将一定量的甘油、水放入化胶罐中加热至65℃,然后再将药用明胶、山梨醇投入化胶罐中,搅拌,加热至65℃,使药用明胶完全溶解,即得囊壳材料;软胶囊制备:使用软胶囊机,将制好的囊壳材料放在70℃的明胶保温桶中,制软胶囊的胶皮,然后注入已制好的软胶囊内容物,滚模压制成1000粒软胶囊,干燥,洗丸,再干燥,即得。
实施例10: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滴丸
取实施例4中所得的白花丹参提取物15g,加入30~50ml无水乙醇,微热溶解后,滤过,将滤液加入85g的聚乙二醇4000熔融液中,60℃水浴恒温搅拌,直至乙醇挥尽为止,除尽气泡,然后将该熔融液转入滴丸机的贮液筒内,保温85℃条件下滴制,滴距3cm,以二甲基硅油为冷凝液,控制冷凝液温度20℃至0℃梯度冷却,待冷凝完全,倾去冷凝液,收集滴丸,沥净和用滤纸除去丸上的冷凝液,放置硅胶干燥器中或自然干燥),即得滴丸约1000粒。
实施例11:白花丹参提取物药物组合物泡腾片
取实施例1中的150g白花丹参提取物均分为两份:A部分和B部分各75g。先将A部分以100g的β-环糊精包合,与40g碳酸氢钠、20g甘露醇混合,以1%PVP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碱性颗粒;将50g乳酸、60g柠檬酸、15g菊糖、30g甘露醇,分别研磨,过7号筛,再与B部分混匀,以1%PVP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酸性颗粒。然后将两种颗粒混合,再加入10g聚乙二醇6000,压制成1000片。
Claims (9)
1.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通过溶剂提取、溶剂萃取、醇沉、柱层析纯化制备而成,同时含有白花丹参中总菲醌和总酚酸两大类有效组分,是主要含有丹参酮IIA、隐丹参酮、丹参酮I菲醌类成分以及丹酚酸A、丹酚酸B、迷迭香酸、紫草素酚酸类成分的混合物,其中丹参酮IIA、隐丹参酮和丹酚酸B的质量含量总和不低于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是按以下方法制备的:
以白花丹参的根为原料,粉碎后,甲醇或95wt%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所述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5~20∶1,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A;原料药渣再以10~50wt%乙醇、10~50wt%甲醇水溶液或水进行提取,得提取液B;所得提取液按以下方法处理:
i.提取液A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或无甲醇,以水悬浮,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重复萃取2~3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其中二氯甲烷萃取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残余物,再将该固体残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分别以50∶1体积比和1∶1体积比的石油醚-乙酸乙酯进行洗脱,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的洗脱液,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物Ⅰ;
ii将提取液B减压浓缩,加入乙醇使乙醇含量为70~75wt%,醇沉,弃去沉淀,上清液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将浓缩物与i中的水溶液C混合,搅拌混匀,以盐酸调pH=2~3,再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2~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即得固体物Ⅱ;
合并上述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
3.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溶剂提取
原料白花丹参的根经过粉碎后,以甲醇、95wt%乙醇为提取溶剂进行提取,所用溶剂量与原料的重量比为5~20∶1,重复提取2~3次,合并滤液,得提取液A;原料渣再以10~50wt%乙醇、10~50wt%甲醇水溶液或水进行提取,得提取液B;
(2)提取液A的萃取、柱层析纯化
提取液A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加入原料药4~6重量倍的水,悬浮,以等体积的二氯甲烷萃取,重复萃取2~3次,得二氯甲烷萃取液和萃取后的水溶液C;其中二氯甲烷萃取液50℃条件下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残余物,再将该固体残余物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先以石油醚-乙酸乙酯50∶1体积比洗脱5~8个保留体积,再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洗脱,洗脱12~18个保留体积,收集石油醚-乙酸乙酯1∶1体积比的洗脱液,50℃条件下减压蒸去溶剂,得固体物Ⅰ;
(3)提取液B的醇沉、酸化、萃取
提取液B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原料渣重量的1倍重量,加入95wt%的乙醇,使溶液中乙醇含量为70~78wt%,放置过夜,滤除沉淀,将上清液在50℃条件下减压浓缩至无乙醇,所得浓缩物与步骤(2)中所得萃取后的水溶液C混合,搅拌,然后以2N盐酸将溶液调pH=2~3,再以等体积的乙酸乙酯萃取,重复萃取2~3次,合并乙酸乙酯萃取液,减压蒸去乙酸乙酯,即得固体物Ⅱ;
(4)合并固体物Ⅰ和固体物Ⅱ,研细,混匀,即得白花丹参提取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提取方法是用加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渗滤提取法或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提取法、超声提取法和植物组织破碎提取法中所用的提取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6~10倍,渗滤提取法中所用的提取溶剂用量为原料重量的15~20倍。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制药用途,用于制备治疗脉管炎的药物。
7.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白花丹参总提取物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赋形剂或抗氧化剂之一或组合。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组合物为白花丹参提取物口服制剂,选自片剂、胶囊剂、冲剂、软胶囊制剂、滴丸、泡腾片制剂之一。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白花丹参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花丹参提取物口服制剂中泡腾片的制备步骤如下:
将白花丹参提取物均分为两个部分,即A部分和B部分,先将A部分以β-环糊精包合,A部分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0.4~0.8∶1,与8~10wt%的碳酸氢钠或碳酸钠、填充剂,以1~3%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碱性颗粒;将B部分与10~12%酸源、填充剂、矫味剂菊糖,混匀,以1~3%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液为润湿剂制成酸性颗粒;然后将两种颗粒混合,再加入润滑剂,压片;
所述的填充剂为淀粉、糊精、乳糖、甘露醇、蔗糖之一或组合;
所述的酸源为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或苹果酸;
所述的润滑剂为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镁、滑石粉或微粉硅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178921 CN102670711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10178921 CN102670711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0711A true CN102670711A (zh) | 2012-09-19 |
CN102670711B CN102670711B (zh) | 2013-12-18 |
Family
ID=46803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1017892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70711B (zh) | 2012-06-01 | 2012-06-01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70711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7467A (zh) * | 2015-12-08 | 2016-04-13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清热祛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074665A (zh) * | 2016-08-08 | 2016-11-09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毛梾叶中黄酮提取方法 |
CN107556313A (zh) * | 2017-10-07 | 2018-01-09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分离自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1469A (zh) * | 2008-06-11 | 2009-12-16 | 闫永亮 | 一种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
2012
- 2012-06-01 CN CN 201210178921 patent/CN10267071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01469A (zh) * | 2008-06-11 | 2009-12-16 | 闫永亮 | 一种保健药酒及其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曹春泉 等: "白花丹参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药材》 * |
曹春泉 等: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 |
朱海林 等: "白花丹参总丹参酮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 《中药材》 * |
谢婷婷: "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77467A (zh) * | 2015-12-08 | 2016-04-13 |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清热祛湿茶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074665A (zh) * | 2016-08-08 | 2016-11-09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毛梾叶中黄酮提取方法 |
CN106074665B (zh) * | 2016-08-08 | 2019-08-20 | 齐鲁工业大学 | 一种毛梾叶中黄酮提取方法 |
CN107556313A (zh) * | 2017-10-07 | 2018-01-09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分离自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CN107556313B (zh) * | 2017-10-07 | 2019-11-01 |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 一种分离自丹参的活性成分及其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70711B (zh) | 2013-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52396B (zh) | 一种白花丹参总酚酸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
JP5675839B2 (ja) | ヒマワリ抽出物を含む医薬組成物、その調製方法及び使用 | |
CN103877244A (zh) | 一种治疗头痛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WO2015081702A1 (zh) | 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856968B (zh) | 一种具有消栓通络作用的中药片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25217A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19964A (zh) | 一种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提取物,它们的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2670711A (zh)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提取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 |
CN100534461C (zh) | 一种治疗糖尿病及糖耐量低减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1152223B (zh) | 杨树叶酚类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4116753B (zh) | 桃叶珊瑚苷在制备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1549010B (zh) | 一种补骨脂总苷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2805807B (zh) |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370901A (zh) | 一种治疗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12496B (zh) |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白花丹参总菲醌提取物、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
CN102579869A (zh) | 一种治疗肝病的藏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13413413A (zh) | 通过经络康复法治疗脑血管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 |
CN101371875A (zh) | 一种复方异常黑胆质成熟剂的总皂苷的提取制备方法 | |
CN101549075A (zh) |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663439A (zh) | 一种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679698A (zh) | 一种由三七、川芎制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432411B (zh) | 一种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5025143B (zh) | 一种毛果鱼藤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817360A (zh) | 一种治疗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751239B (zh) | 一种刺五加总苷和刺五加总苷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