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6148B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16148B CN102616148B CN2012101196053A CN201210119605A CN102616148B CN 102616148 B CN102616148 B CN 102616148B CN 2012101196053 A CN2012101196053 A CN 2012101196053A CN 201210119605 A CN201210119605 A CN 201210119605A CN 102616148 B CN102616148 B CN 10261614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reasing unit
- distance increasing
- engine
- generator
- m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器控制系统及整车控制系统,包括一台传统节气门控制的发动机、发动机曲轴一体连接的集驱动和发电功能一体的发电机、车载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增程器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直流电流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端直流电流传感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和发电机一起连接在动力线用于驱动车轮、电机控制器、电机直流电流传感器、节气门、曲轴位置传感器,增程器控制器与发动机控制器和发电机控制器进行通讯,发送控制指令,增程器控制器根据驾驶员需求和增程器系统的状态进行发电功率能量管理和辅助系统控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可用于电动汽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纯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是当前纯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性能上较有差距的方面。而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设计概念和使用方式刚好弥补了纯电动汽车在续驶里程方面不足的问题,但是现有技术增程式电动汽车存在功率密度低,振动噪声大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现有发动机控制系统和发电机控制系统基础上,不进行发动机控制器ECU和发电机控制器GCU重新开发标定的情况下,开发出满足增程式电动汽车对增程器系统功能要求的控制方案和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一台传统节气门控制的发动机、发动机曲轴一体连接的集驱动和发电功能一体的发电机、车载动力电池、整车控制器、增程器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直流电流传感器、发动机控制器、发电机控制器、发电机端直流电流传感器、永磁同步驱动电机与动力电池和发电机一起连接在动力线用于驱动车轮、电机控制器、电机直流电流传感器、节气门、曲轴位置传感器,发动机飞轮和发电机转子通过机械装置刚性连接,发电机控制器中集成逆变功率元件,发电机通过发电机控制器连接到高压母线,通过DC/DC可以对动力电池充电,通过电机控制器给驱动电机供电,驱动电机直接通过机械变速箱与车轮连接,其中,发动机和发电机统称为增程器,增程器控制器与发动机控制器和发电机控制器进行通讯和发送控制指令,增程器控制器根据驾驶员需求和增程器系统的状态进行发电功率能量管理和辅助系统控制。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系统的动力电池可以通过车载充电机进行外部充电,增程器的工作状态受整车控制器控制,增程器为动力电池充电或者给驱动电机供电或者提供辅助系统的机械功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车控制器采集来自驾驶员钥匙位置,踏板位置,挡位,辅助系统需求按钮信号,电池当前电量SOC和电池允许的充放电电流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增程器以及增程器的工作模式:
如果满足:电池SOC<30%或者空调请求为1或者暖风请求为1或者电池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满足条件后,增程器启动请求置1;并且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On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增程器关闭请求置0;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增程器进入启动模式;
进入启动模式50ms以后,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800rpm,满足条件后进入增程器工作模式;
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进入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50%退出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1进入增程器第一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2进入增程器第二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45%并且空调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
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
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0并且空调请求为0并且加速踏板<80%或者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Acc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并且发电机转速<1,增程器关闭请求置1,进入增程器停机模式;如果满足:检测发电机生命信号为0进入增程器关闭模式。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整车控制器首先对驾驶意图和增程器状态进行判断,根据驾驶员的档位信号和踏板信号判断出增程器应该工作的模式:增程器关闭、增程器启动、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一、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二、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增程器加速助力点、增程器停机;工况判断完成后,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模式指令进行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协调控制。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程器启动控制模式为:发电机工作在电动转速控制模式,以800rpm启动发动机,检测发电机转速大于750rpm,发送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动机转速大于850rpm且小于1450rpm,发电机进入随转控制模式。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程器的停机控制模式为:发送发电机目标转速为0,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800rpm,关闭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5rpm,关闭发电机高压控制继电器,50ms后关闭发电机低压继电器。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程器恒功率发电控制模式为:发动机工作在转矩闭环控制方式,发电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根据标定的发电机工作点,对应发电机的目标转速,发动机的目标工作转矩,达到功率平衡。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标定好的开环节气门位置,采集发电机反馈的实际转矩作为闭环控制参考值与目标转矩做差,进行开环节气门位置修正,发电机始终工作在转速控制模式,增程器控制器根据目标转速以1000rpm/s的梯度发送目标转速给发电机控制器,其中增程器的加速控制模式也处于恒功率发电控制的一种,发电功率不同于恒功率工作点一和工作二,一旦增程器已经处于恒功率发电工作点一或者二,不会进行加速工作模式控制。
进一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增程器怠速工作模式:满足驾驶员对乘员舱的制冷和加热需求,进行空调压缩机驱动和怠速暖机提供暖风,在这两工作点,发动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发电机处于随转状态,不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提供电功率。
由于采用增程式结构,增程式电动汽车增程器的控制流程,在基于现有发动机和发电机技术特点下,不需要重新设计开发标定ECU和GCU通过增程式器控制器进行协调控制达到满足整车对增程器的功能要求。增程器工作模式控制策略,能够根据行驶工况进行发电工作点切换;能够补充动力电池放电倍率不足的特性。制动能量回收和增程器能量管理控制策略。以最大程度利用回收能量并且节省回收时发动机的油耗为目的,进行能量管理控制。
附图说明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为整车控制系统和增程器控制系统框图;
图2为增程器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为使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包括一台传统节气门控制的发动机2、与发动机曲轴一体连接的集驱动和发电功能一体的发电机5、车载动力电池14、整车控制器12、增程器控制器7、电池管理系统15、电池直流电流传感器13、发动机控制器4、发电机控制器6、发电机端直流电流传感器8、永磁同步驱动电机11与动力电池14和发电机5一起连接在动力线用于驱动车轮、电机控制器10、电机直流电流传感器9、节气门1、曲轴位置传感器3,发动机2飞轮和发电机5转子通过机械装置刚性连接,发电机控制器6中集成逆变功率元件,发电机5通过发电机控制器6连接到高压母线,通过DC/DC可以对动力电池14充电,通过电机控制器10给驱动电机11供电,驱动电机11直接通过机械变速箱与车轮连接,其中,发动机2和发电机5统称为增程器,增程器控制器7与发动机控制器4和发电机控制器6进行通讯和发送控制指令,增程器控制器7根据驾驶员需求和增程器系统的状态进行发电功率能量管理和辅助系统控制。
动力电池组14采用能量功率兼顾型蓄电池,既要满足一定续驶里程的要求,还要满足可以频繁1.5C~2.5C的充电能力。充电电池管理系统15(BMS)对动力电池组充电、放电时的电流、电压、放电深度、电池温度等进行监控,保持单体电池间的一致性。驱动电机11是纯电动汽车行驶的唯一动力装置。增程式电动汽车工作在增程模式(增程器开启)时,增程器的功率为尽量满足驱动电机的平均需求功率,而动力电池14用于满足瞬时充放电功率的功能需求。
增程器控制系统的主要控制单元包括增程器控制器7(RE_Controller)、发动机控制器4(ECU)和发电机控制器6(GCU)。发动机控制器4(ECU)是原有传统发动机2,具备传统发动机的各项控制功能:怠速开环控制、转矩闭环控制、发动机当前工作状态检测、风扇控制继电器、油泵继电器控制、空调离合器控制、故障检测等等。发动机控制器4(ECU)接收来自增程器控制器7(RE_Controller)的加速踏板模拟信号进行节气门控制,进而实现发动机不同负荷控制,改变增程器的机械输入功率。发电机控制器4(GCU)具备转速控制模式和随转模式,相应来自增程器控制器7(RE_Controller)的目标转速命令和模式命令,启动发动机,为发动机提供负载转矩或者随转。通过改变发电机的目标转速和改变发动机的负荷最终达到改变增程器的发电功率。RE_Controller7用于接收来自整车控制器的工作指令,根据发动机最低燃油经济曲线设定不同发电功率对应的发动机转矩和发动机转速,对发动机和发电机的状态和目标指令进行解析,协调ECU4和GCU6达到整车控制器对增程器的需求工作状态。系统中发动机的目标工作转速定义在发动机最小燃油消耗区域,发电机的目标发电功率定义在发动机转速和发电机基速范围内。其中发动机节气门1的控制用来控制在设定的发电功率的发动机负荷,通过目标发电转速点快速找到发动机节气门1的控制位置。增程器在工作点切换的时候要避免发动机的速度飞车。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整车控制器采集来自驾驶员钥匙位置,踏板位置,挡位,辅助系统需求按钮信号,电池当前电量SOC和电池允许的充放电电流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增程器以及增程器的工作模式:
S2、如果满足:电池SOC<30%或者空调请求为1或者暖风请求为1或者电池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满足条件后,增程器启动请求置1;并且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On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增程器关闭请求置0;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增程器进入启动模式;
S3、进入启动模式50ms以后,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800rpm,满足条件后进入增程器工作模式;
S4、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进入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50%退出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
S5、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1进入增程器第一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S6、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2进入增程器第二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S7、如果满足:SOC>45%并且空调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
S8、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
S9、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0并且空调请求为0并且加速踏板<80%或者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Acc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并且发电机转速<1,增程器关闭请求置1,进入增程器停机模式;
S10、如果满足:检测发电机生命信号为0进入增程器关闭模式。
整车控制器首先对驾驶意图和增程器状态进行判断,根据驾驶员的档位信号和踏板信号判断出增程器应该工作的模式:增程器关闭、增程器启动、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一、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二、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增程器加速助力点、增程器停机;工况判断完成后,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模式指令进行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协调控制。
增程器启动控制模式为:发电机工作在电动转速控制模式,以800rpm启动发动机,检测发电机转速大于750rpm,发送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动机转速大于850rpm且小于1450rpm,发电机进入随转控制模式。
增程器启动控制模式为:发电机工作在电动转速控制模式,以800rpm启动发动机,检测发电机转速大于750rpm,发送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动机转速大于850rpm且小于1450rpm,发电机进入随转控制模式。
增程器的停机控制模式为:发送发电机目标转速为0,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800rpm,关闭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5rpm,关闭发电机高压控制继电器,50ms后关闭发电机低压继电器。
增程器恒功率发电控制模式为:发动机工作在转矩闭环控制方式,发电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根据标定的发电机工作点,对应发电机的目标转速,发动机的目标工作转矩,达到功率平衡。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标定好的开环节气门位置,采集发电机反馈的实际转矩作为闭环控制参考值与目标转矩做差,进行开环节气门位置修正,发电机始终工作在转速控制模式,增程器控制器根据目标转速以1000rpm/s的梯度发送目标转速给发电机控制器,其中增程器的加速控制模式也处于恒功率发电控制的一种,发电功率不同于恒功率工作点一和工作二,一旦增程器已经处于恒功率发电工作点一或者二,不会进行加速工作模式控制。
增程器怠速工作模式:满足驾驶员对乘员舱的制冷和加热需求,进行空调压缩机驱动和怠速暖机提供暖风,在这两工作点,发动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发电机处于随转状态,不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提供电功率。
增程器的控制主要就是根据整车对增程器的功率需求进行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协调控制。发动机系统的主要控制量为发动机的节气门。发动机节气门1通过步进电机进行控制,并不与加速踏板直接机械连接。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与步进电机直接连接用于检测节气门转角,进行节气门的开环和闭环控制。
对于发动机系统启动控制的重要控制参数为曲轴位置传感器3和ECU反馈计算的怠速参考转速。启动阶段,RE_Controller不仅需要检测当前发动机的转速,同时要与ECU反馈的怠速参考转速进行比较。为了避免发动机点火瞬间造成的增程器系统转速突变和骤升,需要发电机根据参考怠速转速进行转速控制,提供稳定发动机由于点火造成的转矩突变。当检测发动机转速大于800rpm并且低于1450rpm时,认为发动机已经进入怠速工况。
此外发动机系统的冷却水温是影响整个系统控制效果的重要因素,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影响发动机的排放和燃油经济性,并且影响节气门控制效果的稳定性,由于冷却风扇的开启和关闭造成的系统扰动是稳定工作点的重要外接扰动。由于系统温度所以对于怠速以外的工作点不能采用节气门的开环控制,该系统采用的反馈控制参数为发电机控制器反馈的负载转矩。发动机节气门根据目标工作转速进行插值获得开环控制节气门参数,通过发电机实时反馈的转矩参数进行目标发电功率的闭环PID调节。
电流传感器8用于检测发电机控制器直流输出端电流大小,电流传感器13用于检测电池输出端电流大小。传感器8检测的电流大小用于RE_Controller观测发电机实际的发电功率,传感器13检测的电流大小用于检测动力电池当前充放电状态和故障检测,保护电池过充或者过放。
关于制动能量回收和增程器协调工作的能量管理办法:
当增程器不工作时,按照电池允许的充电电流制定制动能量回收策略,当增程器处于工作状态的时候,RE_Controller控制发动机节气门全关,发电机转速处于随转状态,发电机此时并不发电,不能够向电池包充电,所以不会造成驱动电机和增程器一起向电池包充电产生短时过充的问题。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是举例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方法和系统的细节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例如,合并上述方法步骤,从而按照实质相同的方法执行实质相同的功能以实现实质相同的结果则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6)
1.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整车控制器采集来自驾驶员钥匙位置,踏板位置,挡位,辅助系统需求按钮信号,电池当前电量SOC和电池允许的充放电电流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启动增程器以及增程器的工作模式:
如果满足:电池SOC<30%或者空调请求为1或者暖风请求为1或者电池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满足条件后,增程器启动请求置1;并且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On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增程器关闭请求置0;满足以上两个条件,增程器进入启动模式;
进入启动模式50ms以后,判断发动机转速是否大于800rpm,满足条件后进入增程器工作模式;
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80%进入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如果满足30%<SOC<=90%并且加速踏板开度<50%退出增程器加速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1进入增程器第一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30%并且统计车速>标定车速2进入增程器第二发电工作点控制模式;
如果满足:SOC>45%并且空调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
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1,进入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
如果满足:SOC>45%并且暖风请求为0并且空调请求为0并且加速踏板<80%或者满足条件二:钥匙门位置位于Acc挡并且加速踏板位置<2并且发电机转速<1,增程器关闭请求置1,进入增程器停机模式;
如果满足:检测发电机生命信号为0进入增程器关闭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整车控制器首先对驾驶意图和增程器状态进行判断,根据驾驶员的档位信号和踏板信号判断出增程器应该工作的模式:增程器关闭、增程器启动、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一、增程器发电工作点二、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一、增程器怠速工作点二、增程器加速助力点、增程器停机;工况判断完成后,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整车控制器的模式指令进行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协调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启动控制模式为:发电机工作在电动转速控制模式,以800rpm启动发动机,检测发电机转速大于750rpm,发送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动机转速大于850rpm且小于1450rpm,发电机进入随转控制模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的停机控制模式为:发送发电机目标转速为0,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800rpm,关闭发动机点火开关信号,检测发电机转速低于5rpm,关闭发电机高压控制继电器,50ms后关闭发电机低压继电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恒功率发电控制模式为:发动机工作在转矩闭环控制方式,发电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根据标定的发电机工作点,对应发电机的目标转速,发动机的目标工作转矩,达到功率平衡;增程器控制器根据标定好的开环节气门位置,采集发电机反馈的实际转矩作为闭环控制参考值与目标转矩做差,进行开环节气门位置修正,发电机始终工作在转速控制模式,增程器控制器根据目标转速以1000rpm/s的梯度发送目标转速给发电机控制器,其中增程器的加速控制模式也处于恒功率发电控制的一种,发电功率不同于恒功率工作点一和工作二,一旦增程器已经处于恒功率发电工作点一或者二,不会进行加速工作模式控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程器怠速工作模式:满足驾驶员对乘员舱的制冷和加热需求,进行空调压缩机驱动和怠速暖机提供暖风,在这两工作点,发动机工作在转速控制方式,发电机处于随转状态,不为动力电池和驱动电机提供电功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96053A CN102616148B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196053A CN102616148B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6148A CN102616148A (zh) | 2012-08-01 |
CN102616148B true CN102616148B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6556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1960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6148B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1614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668A (zh) * | 2013-11-28 | 2014-02-26 | 东风汽车公司 | 基于中频混磁电机的动力与发电系统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95115B (zh) * | 2012-08-27 | 2014-12-10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发电控制方法 |
CN102897043B (zh) * | 2012-10-29 | 2015-01-21 | 湖南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的分配方法 |
CN102975624B (zh) * | 2012-11-01 | 2016-06-08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控制系统 |
CN102975625B (zh) * | 2012-11-12 | 2015-10-2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增程器调速的实现方法 |
CN103057430B (zh) * | 2013-01-10 | 2015-11-04 | 合肥瑞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多燃料选择发电及双模式供电系统 |
CN103158565B (zh) * | 2013-03-07 | 2016-01-20 |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增程式电动车车载增程发电系统及其电动车 |
CN103192734B (zh) * | 2013-03-20 | 2015-03-11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基于电空调的城市电动客车增程器的控制方法 |
CN103213581B (zh) * | 2013-04-24 | 2016-05-11 | 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发动机暖机的控制方法 |
CN103507656B (zh) * | 2013-10-10 | 2016-02-17 | 同济大学 | 一种可在线自调整的增程式电动汽车能量管理方法及系统 |
CN103660970A (zh) * | 2014-01-08 | 2014-03-26 | 洛阳市睿仕行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车/电动汽车智能化自动充电和增程管理方法 |
CN104029606B (zh) * | 2014-03-31 | 2016-06-22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增程器控制方法 |
CN103935226B (zh) * | 2014-04-22 | 2016-09-28 |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5099239A (zh) * | 2014-05-06 | 2015-11-25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逆变器、汽车供电设备及汽车装置 |
CN104175896B (zh) * | 2014-07-28 | 2017-01-25 | 浙江大学 | 一种用于内燃发电增程式电动车的整车能量管理控制器 |
CN104477166B (zh) * | 2014-11-21 | 2017-01-25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器功率输出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578263A (zh) * | 2014-12-14 | 2015-04-29 | 励春亚 | 混合动力车辆的电功率平衡控制方法 |
CN105799543B (zh) * | 2014-12-29 | 2019-07-30 | 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功能的复用方法 |
CN105172607B (zh) * | 2015-07-30 | 2017-09-12 | 山东梅拉德能源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切换控制方法 |
CN105270192B (zh) * | 2015-10-19 | 2018-09-14 | 上海金鹏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增程器 |
CN105882430B (zh) * | 2016-05-16 | 2018-01-09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増程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CN105922986B (zh) * | 2016-05-24 | 2018-10-16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增程式电动汽车及其模式切换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5882429B (zh) * | 2016-05-24 | 2018-04-06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及电动汽车中增程器的维护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06314072B (zh) * | 2016-08-30 | 2019-04-23 | 浙江吉利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热管理系统 |
CN106114231A (zh) * | 2016-09-05 | 2016-11-16 |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6564500B (zh) * | 2016-10-27 | 2019-01-25 | 同济大学 | 一种抑制增程器启停振动的气体力矩补偿主动控制方法 |
CN106515489B (zh) * | 2016-11-28 | 2023-09-12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 | 一种给电池充电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740823A (zh) * | 2016-12-30 | 2017-05-31 | 风度(常州)汽车研发院有限公司 | 一种车辆电力耦合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 |
CN107696874B (zh) * | 2017-08-31 | 2020-11-20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能量分配控制方法 |
CN107791852A (zh) * | 2017-09-08 | 2018-03-13 | 湖北祥丰电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机增程器直驱系统 |
CN107662504B (zh) * | 2017-11-02 | 2024-04-30 | 东莞传动电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城市环卫垃圾电动车辆的动力分配系统 |
CN108407624B (zh) * | 2018-03-12 | 2021-03-26 | 杭州赫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混合励磁式内燃发电增程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08556644B (zh) | 2018-03-20 | 2019-11-05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增程器功率跟随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621809B (zh) * | 2018-03-26 | 2019-10-01 | 浙江大学 | 一种永磁同步增程系统全工况控制方法 |
CN108656967A (zh) * | 2018-05-17 | 2018-10-16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电动汽车的增程系统及电动汽车 |
CN108674407A (zh) * | 2018-05-22 | 2018-10-19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的功率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725220B (zh) * | 2018-05-29 | 2021-08-17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轮毂电机驱动全路况越野车动力系统与控制方法 |
CN109080442B (zh) * | 2018-08-16 | 2022-07-0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增程式电动车辆四驱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9459083B (zh) * | 2018-09-14 | 2021-01-15 | 武汉科技大学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故障诊断实验平台 |
CN109228895A (zh) * | 2018-10-25 | 2019-01-18 | 李洪广 | 一种电动汽车增程器及控制方法 |
CN109515215A (zh) * | 2018-11-09 | 2019-03-26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增程器系统 |
CN109606347A (zh) * | 2018-11-22 | 2019-04-12 | 宁波洁程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增程器开发的充电装置用发动机控制系统以及方法 |
CN109501609B (zh) * | 2018-12-05 | 2023-09-15 | 李洪广 | 移动充电电动车 |
CN110254254A (zh) * | 2019-02-23 | 2019-09-20 | 福爱电子(贵州)有限公司 | 一种低速电动车增程器控制系统及方法 |
CN111717074A (zh) * | 2019-03-18 | 2020-09-29 | 天津大学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电池保温系统及其温度控制方法 |
CN111845318B (zh) * | 2019-04-29 | 2021-12-24 | 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 增程式驱动系统的控制方法 |
CN110217115A (zh) * | 2019-06-25 | 2019-09-10 | 芜湖宏宇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汽车增程器以及控制方法 |
CN110281905B (zh) * | 2019-06-28 | 2021-01-15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终端 |
CN110239367A (zh) * | 2019-07-05 | 2019-09-17 | 芜湖宏宇汽车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智能增程器及控制方法 |
CN110509783A (zh) * | 2019-08-19 | 2019-11-29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增程式纯氢转子发动机及其控制方法 |
CN110509784A (zh) * | 2019-08-21 | 2019-11-29 |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车辆动力系统 |
CN110509782A (zh) * | 2019-09-06 | 2019-11-29 | 北京工业大学 | 基于气动马达的增程式电动汽车 |
CN110596590B (zh) * | 2019-10-23 | 2021-10-22 | 上海元城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增程器系统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
CN111483452B (zh) * | 2020-04-13 | 2021-06-04 | 清华大学 | 混合动力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1439139A (zh) * | 2020-04-29 | 2020-07-24 | 湖南麓鹏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fpga控制的电动汽车增程器 |
CN111660834A (zh) * | 2020-06-03 | 2020-09-15 |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增程器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
CN111619372A (zh) * | 2020-06-05 | 2020-09-0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微型燃气轮机增程器控制装置 |
CN111942180A (zh) * | 2020-07-13 | 2020-11-17 | 杭州赫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增程器多模式智能启动策略控制方法 |
CN114030364A (zh) * | 2020-07-29 | 2022-02-11 | 四川鼎鸿智电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工程机械能量管理系统、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2060935A (zh) * | 2020-10-13 | 2020-12-11 | 弘允新能源(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车用增程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2865652A (zh) * | 2021-01-04 | 2021-05-28 | 宝能(西安)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增程式电动汽车及其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3060017A (zh) * | 2021-01-14 | 2021-07-02 | 万向集团公司 | 一种具有可变最大功率的增程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13415166A (zh) * | 2021-07-09 | 2021-09-21 | 山东元齐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电、下电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13623066B (zh) * | 2021-08-16 | 2024-12-13 | 山东田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循环增程式不间断高倍率混动系统 |
CN113500922B (zh) * | 2021-09-13 | 2021-11-19 | 睿控智行汽车技术(南通)有限公司 | 基于功率需求预判的电动汽车启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
CN114435152A (zh) * | 2022-02-22 | 2022-05-06 | 山东丽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锂电增程动力提升的控制方法 |
CN114537368A (zh) * | 2022-04-14 | 2022-05-27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车辆控制方法、装置、车辆及存储介质 |
CN114810379A (zh) * | 2022-04-26 | 2022-07-29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发动机启停方法和系统 |
CN117842078A (zh) * | 2022-09-30 | 2024-04-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车辆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车辆 |
CN115788686A (zh) * | 2022-12-05 | 2023-03-14 | 河北华北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可通用化增程器电子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116160875B (zh) * | 2023-04-23 | 2023-07-18 | 新誉轨道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 增程器系统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
CN116766964A (zh) * | 2023-08-21 | 2023-09-19 | 山东威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增程式混合动力挖掘装载机传动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24132B2 (en) * | 2004-01-22 | 2007-05-29 | Wavecrest Laboratories, Llc. | Portable range extender operable in automatic and manual modes |
US7537070B2 (en) * | 2004-06-22 | 2009-05-26 | Bluwav Systems Llc | Autonomous portable range extender |
CN101141015B (zh) * | 2007-09-03 | 2011-04-0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混合动力汽车的发电模式控制方法 |
FR2941424B1 (fr) * | 2009-01-28 | 2012-08-17 | Renault Sas | Systeme et procede de gestion d'un prolongateur d'autonomie d'un vehicule electrique |
CN201538252U (zh) * | 2009-10-30 | 2010-08-04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 |
CN101734251A (zh) * | 2009-12-30 | 2010-06-16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2069722A (zh) * | 2010-12-30 | 2011-05-25 | 芜湖瑞科技术有限公司 | 电动汽车用无连杆动力增程器 |
CN102358285B (zh) * | 2011-08-19 | 2014-01-01 | 北京汽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2012
- 2012-04-20 CN CN2012101196053A patent/CN10261614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00668A (zh) * | 2013-11-28 | 2014-02-26 | 东风汽车公司 | 基于中频混磁电机的动力与发电系统 |
CN103600668B (zh) * | 2013-11-28 | 2016-01-20 | 东风汽车公司 | 基于中频混磁电机的动力与发电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16148A (zh) | 2012-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16148B (zh) | 一种增程式电动汽车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2666234B (zh) |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装置 | |
US7267191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ttery protection strategy fo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 |
US10597024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wering start-stop and hybrid vehicle components and accessories | |
US1016030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tor temperature for green car | |
US8418789B2 (en) | Cooling system, vehicle equipped with the cool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cooling system | |
JP2004048987A (ja) | ハイブリッド電気自動車の制御方法 | |
EP2861449B1 (en) | Vehicl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vehicle | |
US10000123B2 (en) | Hybrid vehicle | |
CN104220316A (zh) |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发电控制系统 | |
US10483841B2 (en) | Motor vehicle | |
CN106976397B (zh) | 混合动力车辆 | |
CN114269617B (zh) |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及其电池故障后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 |
JP2011061909A (ja) | 電動車両 | |
CN113103882A (zh) | 基于增程式汽车的功率分配方法及系统 | |
JP5733004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 | |
US20170327003A1 (en) | Vehicle | |
JP5243571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
JP2013241129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発電制御装置 | |
CN106335494A (zh) | 混合动力汽车 | |
JP5479628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
JP2017136899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 |
JP2020192866A (ja) | 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 |
JP2014208504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 |
JP2011046279A (ja) |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2606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Caiyu town mining and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BAIC BJEV Address before: 102606 Beijing city Daxing District Caiyu town mining and Road No. 1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New Energy Automobile Co.,Ltd.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