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9774B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Google Patents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29774B CN102529774B CN201010611848.XA CN201010611848A CN102529774B CN 102529774 B CN102529774 B CN 102529774B CN 201010611848 A CN201010611848 A CN 201010611848A CN 102529774 B CN102529774 B CN 1025297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shoulder
- impact absorbing
- seat back
- upper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结构简单,能够在车辆追尾时可靠地保护乘客不受冲击。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的侧框架(1、1)上部设置肩部冲击吸收部(3),该肩部冲击吸收部(3)形成为相对于头枕支承用的上部框架(2)向前方突出,在后部碰撞时,来自乘客的肩部的负荷传递到该肩部冲击吸收部(3)。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车辆用座椅的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具体来说涉及在车辆后碰撞时能够保护乘客的脊椎部的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背景技术
提出有各种带头枕的车辆用座椅,在车辆受到来自后方的追尾时,保护乘客的头部。例如,带活动头枕的座椅追随乘客的背部因所谓的后部碰撞时的冲击而向后方的移动,头枕能够向前方移动从而保护乘客的头部。然而,这种通过可动头枕进行的头部保护,容易伴随有座椅靠背及头枕结构的复杂化,近年来倾向于对其重新研究。
在这里,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107571号公报中公开有如下技术,即,在追尾时头枕不向前方移动,而通过使乘客的后背大幅沉入座椅靠背使乘客的头部接近头枕。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不必使头枕移动,能够充分实现结构的简洁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7571号公报
形成座椅靠背的骨架的框架(座椅靠背框架)一般是矩形,在架设于其左右的侧框架间的弹簧部件等支承体的前表面上配置有衬垫。即,在现有结构中,当后部碰撞时的过大的负荷单纯地使乘客的后背大幅沉入时,乘客的脊椎部由于过大的加速度而与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框架急剧接近,因此,可能会对乘客的脊椎部带来过大的触底感。
作为上述问题的对策,考虑通过衬垫的弹性强化等来进行座椅靠背框架的上部框架的保护等,但存在座椅靠背的内部结构容易复杂化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产品的问题。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构成座椅靠背的左右的侧框架上部设置肩部冲击吸收部,该肩部冲击吸收部相对于头枕支承用的上部框架向前方呈突出状地设置,使来自后碰撞时的乘客的肩部的负荷在向上述上部框架输入之前先输入到该肩部冲击吸收部。
在后碰撞时,首先,乘客的肩部抵碰到上述肩部冲击吸收部,冲击被吸收,在乘客的脊椎部接近上部框架之前,上述冲击输入到肩部冲击吸收部,或者,由肩部冲击吸收部承受从乘客的脊椎部输入到座椅靠背侧的负荷。
此外,优选通过使上述上部框架的至少两外侧部向前方弯曲,将上述上部框架的头枕支承用筒状支承件的安装面设置为从上述侧框架上部的后表面突出。
另外,优选在上述上部框架上设置上端朝向前方倾斜的防止上移板部,防止追尾时乘客上移。
根据本发明,来自后部碰撞时的乘客的负荷的输入,比上部框架先到达肩部冲击吸收部,所以,通过肩部冲击吸收部在后部碰撞时对负荷的承受以及对其的吸收,可以防止乘客的背锥部急剧接近上部框架。因此,充分实现车辆后部碰撞时的乘客的脊椎部的保护,并且,结构简单不会增加零件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框架结构体的上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截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框架结构体的局部截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框架结构体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1、1......侧框架
2......上部框架
3......肩部冲击吸收部
4......防止上移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表示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的上部,即头枕支承部侧,框架包括:左右的侧框架1、1,将侧框架1、1的下部一体地连结的下部框架(未图示),将侧框架1、1的上部一体地连结的上部框架2。
图示的侧框架1、1和上述框架2为板金制,侧框架1、1在各自的端缘一体地设置有朝向座椅靠背的内侧的凸缘。
在该左右的侧框架1、1的上部,朝向前方延伸设置有肩部冲击吸收部3,该肩部冲击吸收部3的前端部30相对于上述上部框架2向前方呈突出状地形成。
该肩部冲击吸收部3的前端部30是形成为侧框架1、1的前凸缘11、11的延长状的凸缘,使来自乘客的肩部的负荷输入到该前端部30。
而且,在肩部冲击吸收部3的外侧面形成有加强用的台阶部31。
因此,通过该肩部冲击吸收部3,上部框架2如图2所示,当乘客落座时处于较深的位置。
在上部框架2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支承头枕L的筒状支承件5、5,在该支承件5、5之间,设置有下端向后方倾斜的防止上移板部4。
在这里,在该筒状支承件5、5之间设置有上端朝向前方倾斜的防止上移板部4。该防止上移板部4为了在后碰撞时使乘客不向后方且向上方上移而在平面上形成角度,可以控制乘客的上半身上部。
如图3所示,上述上部框架2的至少外侧部23、23是以如下方式向前方弯曲而形成,即,使成为筒状支承件的安装面的其大致中央部从侧框架上部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的方式,其端缘与肩部冲击吸收部3、3焊接为一体。
图中,21、22表示上部框架2的凸缘,40表示设置在防止上移板部4上的加强用的绳状补强筋。
此外,图中的60、60......是支承发泡体制成的衬垫(未图示)的弹簧,其上端卡挂在上述上部框架2的外侧部22、23。
另外,上述侧框架1、1和上部框架2的前表面侧配置有由上述弹簧60、60支承的衬垫,该衬垫由表皮材料覆盖,形成座椅靠背SB。
上述图示的侧板1、1和上部框架2中的任一方都是板金制,也可以通过将管弯折而形成。
上述任一种情况均是,以上部框架的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相比侧框架的上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将肩部冲击吸收部设置在侧框架的上部,在追尾时,由肩部冲击吸收部承受从乘客M的肩部输入的负荷,由肩部承受向乘客的脊椎部施加的负荷。
因此,上述肩部冲击吸收部3由于使现有的侧框架的上部向前方呈突出状地形成,所以结构简单且不会增加零件数。
Claims (3)
1.一种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左右的侧框架上部设置肩部冲击吸收部,该肩部冲击吸收部相对于头枕支承用的上部框架向前方呈突出状地形成,该肩部冲击吸收部是通过使侧框架呈突出状地延伸设置而形成的,是与侧框架一体的框架,使来自后部碰撞时的乘客的肩部的负荷在输入上述上部框架之前先输入到该肩部冲击吸收部,
在肩部冲击吸收部的外侧面形成有加强用的台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通过使上述上部框架的至少两外侧部向前方弯曲,将上述上部框架的头枕支承用的筒状支承件的安装面设置为从上述侧框架上部的后表面突出。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上部框架上设置上端朝向前方倾斜的防止上移板部,防止后部碰撞时的乘客的上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1848.XA CN102529774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611848.XA CN102529774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9774A CN102529774A (zh) | 2012-07-04 |
CN102529774B true CN102529774B (zh) | 2016-02-17 |
Family
ID=463382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1184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29774B (zh) | 2010-12-29 | 2010-12-29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297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12921B (zh) * | 2018-02-08 | 2023-06-20 | 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客车座椅靠背骨架头部集成结构 |
JP7035944B2 (ja) * | 2018-10-03 | 2022-03-15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 |
KR102750661B1 (ko) * | 2019-06-28 | 2025-01-06 |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시트백 프레임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18605A (en) * | 2004-09-27 | 2006-04-05 | Lear Corp |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with upper and lower trigger mechanisms within the seatback |
EP1857320A1 (en) * | 2006-05-20 | 2007-11-21 | Jian-Jhong Fong | Safety seat system for ca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2124333A (ja) * | 1988-10-31 | 1990-05-11 | Mazda Motor Corp | サイドサポートを有する自動車シート |
DE19643977C2 (de) * | 1996-10-31 | 2000-03-30 | Keiper Gmbh & Co | Fahrzeugsitz mit Multifunktionslehne |
JP2008067722A (ja) * | 2003-03-31 | 2008-03-27 | T S Tec Kk | 超高張力鋼板製自動車用シートバックフレーム |
JP4836422B2 (ja) * | 2004-08-26 | 2011-12-14 | 株式会社デルタツーリング | シート |
US7581792B2 (en) * | 2005-06-07 | 2009-09-01 | Lear Corporation | Vehicle seat frame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portion of a vehicle seat frame |
US8690238B2 (en) * | 2008-01-14 | 2014-04-08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seat |
-
2010
- 2010-12-29 CN CN201010611848.XA patent/CN10252977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18605A (en) * | 2004-09-27 | 2006-04-05 | Lear Corp | Vehicle seat assembly having active head restraint system with upper and lower trigger mechanisms within the seatback |
EP1857320A1 (en) * | 2006-05-20 | 2007-11-21 | Jian-Jhong Fong | Safety seat system for car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29774A (zh) | 2012-07-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452858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 | |
CN102282040B (zh) | 乘坐物用座椅 | |
JP6204358B2 (ja) | 乗物用座席シート | |
WO2012086803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6129839B2 (ja) | 乗物用座席シート | |
JP5669567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WO2013133245A1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WO2010122998A1 (ja) | 車両用乗員保護装置 | |
JP5456351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2529774B (zh)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
JP5535690B2 (ja) | 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 |
JP490491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CN102596637A (zh) | 头枕支杆以及主动头枕 | |
JP7239801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235346B2 (ja) | 車両のヘッドレスト構造 | |
JP5989856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932007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KR20150063697A (ko) | 차량시트의 후방추돌 충격완화 장치 | |
JP5629204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CN102529766B (zh) | 座椅靠背的框架结构体 | |
JP5550972B2 (ja) | シートバックのフレーム構造体 | |
JP5420918B2 (ja) | 乗物用シート | |
JP5229524B2 (ja) |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 |
JP6335109B2 (ja) | 側面衝突用補強部材を備えた乗用車シート | |
JP6555741B2 (ja) | 車両のリアシート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