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7210B -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97210B CN102497210B CN2011103890139A CN201110389013A CN102497210B CN 102497210 B CN102497210 B CN 102497210B CN 2011103890139 A CN2011103890139 A CN 2011103890139A CN 201110389013 A CN201110389013 A CN 201110389013A CN 102497210 B CN102497210 B CN 10249721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adc
- sampling
- delay
- pul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101100062780 Mus musculus Dclk1 gene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05 post-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1 pre-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19 statis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高速时间交替采集系统,通过增加了测试脉冲形成模块、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单元、数据反馈控制模块以及数据顺序识别模块来测量各个ADC数据同步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根据测量结果来反馈控制采样数据的顺序,实现了并行时间交替采样数据顺序的实时正确拼合,为后端的采样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技术为构架更高采样率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速数据采集领域,更为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多ADC时间交替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数据采集系统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子测量、通信、雷达、航空航天、工业等各个领域,伴随着新的芯片工艺的发展,其核心的模数转换器(ADC)的采样率已有大幅度提升,其中单核ADC的采样率已达GSPS,这为构架高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提供了基本保证。
随着科技和工程应用的不断发展,现代信号系统的复杂度越来越大,对于采集系统的采样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现有器件的条件下,时间交替并行采样技术(多ADC)依然是实现更高采样率的数据采集系统的最佳有效技术途径。于是,时间交替并行采样技术在构架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且产生了一些实用的应用技术,如采样孔径误差、信号增益误差和偏移误差等校正等。这些技术的实现都是以采样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后处理技术,都必需预先确切地知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内各ADC之间的采样数据的组合顺序。
在进行高速采样时,采样后的数据速度非常快。在对数据传输处理时,ADC器件一般都对采样数据流进行适当的降速,然后再输出至下一级,并同时给出数据传输的同步时钟,以便后端正确接收处理数据。
多ADC的交替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的n个ADC同时接收来自通道调理后的模拟输入信号,根据各自的采样时钟相位Φ1、Φ2、…Φn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sdata1、sdata2、…、sdatan,并进行预降速处理数据ds_data1、ds_data2、…、ds_datan,连同数据同步时钟dclk1、dclk2、…、dclkn一起传输至实时处理器作下一步处理。其中每个采样时钟相位相差360°/n,总采样率为各ADC采样率fs的n倍。通用的实时处理器一般选用FPGA,可利用内部的输入双数据速率(IDDR)逻辑单元接收采样高速数据并作进一步降速处理,以符合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的速度要求。
在对采样数据进行后续的实时处理时,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先确切地知道采样数据间的顺序关系。但在实际实现的过程中,复位信号产生的ADC复位信号reset是随机的,无法直接获得数据间的顺序关系。由于数据采集系统采样速度的逐渐提高,其时钟抖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得数据采集系统的ADC复位操作与采样时钟之间的随机现象越发明显,且使得采样数据的拼合顺序变得不确定,这严重影响了后端的数据处理功能,制约着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指标提升和性能实现。
为此,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在数据传输与预处理时需作相应的必要操作,以确定采集数据间的顺序关系。
与数据传输及顺序关系相关的信号包括复位信号reset、采样时钟sclk、数据同步时钟dclk、采样数据sdata及降速后的采样数据ds_data等,其中数据同步时钟dclk与采样时钟sclk相位之间的同步操作是由复位信号reset上升沿来触发ADC经过固定延迟时间完成的。各ADC的复位信号reset由复位信号产生器随机发出的,其工作时钟频率相对于采样时钟频率一般要低得多,但它们是不同源的,相位不具有相关性,即复位信号的上升沿的时刻与采样时钟上升沿的时刻之间具有随机性。因此,各ADC之间的数据同步时钟相位关系也具有随机性,同时数据传输至FPGA的接收端经IDDR解串降速后,它们在某同一个时钟边沿时刻的组合关系也就具有随机性。
由于复位信号reset与采样时钟sclk的产生机制不同,于是复位信号reset的边沿时刻在整个采样时钟链上是随机出现的,在某一采样时钟周期sclk内的分布可看成是均匀分布的。在不考虑时钟边沿抖动的理想情况下,各ADC接收到的复位信号reset后执行操作的时刻产生了不同的情况,以两个相差180°的ADC为例,产生了t1和t2两个不同的时间区间,其数据传输的具体时序关系如图2所示。此时,忽略了从采样时钟至采样数据输出的固定延迟时间,和从采样时钟到采样数据的固定延迟时间。
在图2中,sclk1、sclk2分别表示两个ADC的采样时钟,它们之间的相位相差180°,设采样周期为Ts;sdata1、sdata2分别为ADC内部的与采样时钟对应的采样数据,ds_data1、ds_data2分别为ADC经降速后输出的采样数据,reset是它们共同的复位信号。在时间区间t1内,各ADC的数据传输相关信号包括:数据同步时钟dclk1、dclk2和采样数据ds_data1、ds_data2,此时dclk1的时钟沿比dclk2的时钟沿提前Ts/2。而在时间区间t2内,ADC1的数据传输相关信号变换为dclk11和ds_data11;此时dclk1的时钟沿比dclk2的时钟沿滞后Ts/2。于是在这两个时间区间里,当都采用同一种同步方法时,同一时钟沿上的数据顺序关系便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顺序组合。
一般的做法是用dclk2来同步dclk1上的数据ds_data1与ds_data11。这时,当复位信号在t2时间区间时,在dclk2时钟沿上的采样数据ds_data1和ds_data2的顺序为-2、-1、0、1,设为种类w2;而当复位信号在t1时间区间时,在dclk2时钟沿上的采样数据ds_data1和ds_data2的顺序却为-2、0、1、3,设为种类w1,这时需对ds_data11进行前移一个时钟周期才能与ds_data2同步,这与前一种情况的区别较大。于是对采样数据进行信号重构恢复时,就必须对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处理。而现有技术靠延迟调整的系统中无法实时识别采样数据之间顺序关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无法实时识别采样数据之间顺序关系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号调理通道、n个进行时间交替采样的ADC、采样时钟产生模块和数据处理器;
输入的模拟信号经信号调理通道调理后,同时送至n个ADC1~n,同时各ADC接收到相应的满足时间交替采样的要求相位依次相差360°/n的采样时钟,即ADCi+1比ADCi的采样时钟相位延迟360°/n,i=1,2,…,n-1,进行采样,输出采样数据及其数据同步时钟到数据处理器,各个ADC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周期相同;
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处理器中,还包括有:
一测试脉冲形成模块,n个ADC1~n的数据同步时钟输入到测试脉冲形成模块,依次以ADCi+1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i+1的上升沿作为起始,以ADCi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i+1的上升沿作为结束,产生n-1个测试脉冲;
一时间间隔测量单元,用于对产生的n-1个测试脉冲进行测试,得到各个测试脉冲的宽度;
一数据反馈控制模块,产生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对于一个测试脉冲,如果测试脉冲宽度为在0~Ts范围,则属于类型pulse1,如果测试脉冲宽度为在(Tdclk-Ts)~Tdclk范围,则属于类型pulse2,其中,Ts为采样时钟周期,Tdclk为数据同步时钟的周期;对n-1个测试脉冲宽度进行判断,依次得到的脉冲类型构成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
一数据顺序识别模块,根据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控制数据顺序:
1.对ADC1、ADC2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2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
2.对ADC2、ADC3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3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若步骤(1)中已对ADC2做了延迟调整,则需对ADC3做一个附加延迟调整;
3.对ADCi、ADCi+1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i+1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若之前步骤已对ADCi做了k个延迟调整,则需对ADCi+1做k个附加延迟调整;
4.以此类推,对所有ADC输出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调整,得到同步的采样数据;
其中,所述的延迟调整最大为将采样数据延迟(n-1)×2Ts,即每两两ADC之间都进行了延迟调整,共进行了n-1次延迟调整。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增加了测试脉冲形成模块、时间间隔测量单元、数据反馈控制模块以及数据顺序识别模块来测量各个ADC数据同步时钟之间的相位关系,根据测量结果来反馈控制采样数据的顺序,实现了并行采样数据顺序的实时正确拼合,为后端的采样数据的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稳定运行,该技术为构架更高采样率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多ADC的交替并行数据采集系统的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两个相差180°的ADC时间交替并行采样数据传输时序关系图;
图3是本发明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一具体实施方式原理框图;
图4是相差180°相位的测试脉冲形成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需要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在以下的描述中,当已知功能和设计的详细描述也许会淡化本发明的主要内容时,这些描述在这里将被忽略。
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一具体实施方式原理框图。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克服了以往靠延迟调整的系统中无法实时识别采样数据之间顺序关系的缺点,在已有方案之上增加了测试脉冲形成模块、时间间隔测量单元、数据反馈控制模块以及数据顺序识别模块,把各ADC的数据同步时钟的相位关系形成测试脉冲进行时间间隔测量,最后用测量结果来控制数据顺序的识别。其中,时间间隔测量单元采用TDC(时间数字转换器,Time-to-Digital Converter)测量模块,。
如图3所示,输入的模拟信号经信号调理通道调理后,同时送至n个ADC1~n,同时各ADC接收到相应的满足时间交替采样的要求相位即依次相差360°/n的采样时钟,即ADCi+1比ADCi的采样时钟相位延迟360°/n,i=1,2,…,n,进行采样,输出采样数据及其数据同步时钟到数据处理器,各个ADC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周期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数据处理器为FPGA构成。
在FPGA里,在系统总体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把各ADC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1~n都输入到测试脉冲形成模块2当中,进行测试脉冲产生;然后再把形成后的测试脉冲送至TDC测量单元3进行测量,测量后的结果送至数据反馈控制模块4产生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数据顺序识别模块5对采用数据顺序进行识别,最终把所有ADC的采样数据都同步到同一个数据同步工作时钟上,例如图中所示的dclkn,并送入数据处理与缓存模块6中,进行后续处理。在本实施例中,ADC输出的采样数据送入IDDR7进行存储后,再送入控制数据顺序识别模块5。
采样数据同步后,可进行系统的同步触发、抽取、插值和存储等后期的数字处理功能操作。其中TDC测量单元可以选择在FPGA内部基于延迟线技术来构建,也可以使用外部测量模块,如时间展宽电路、专用时间间隔测量芯片GPX等来构建。该功能的系统总体控制可由FPGA内部产生,形成内嵌的自动控制模块,也可以由外部的控制器,如DSP等来控制。
系统数据同步识别过程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1.搭建稳定硬件平台:在一次设计完成后,应先调试好硬件平台,配置好各ADC,使得工作正常的时间交替采样过程中,并使FPGA对各ADC的数据接收能够正确稳定。
2.操作初始化:系统执行多次复位操作,对各测试脉冲测量,同时查看对应采样数据的拼合顺序种类,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测试脉冲与系统对应的数据拼合顺序的对应控制信号,以供单次复位操作时进行数据顺序识别的查找使用。数据顺序识别操作的控制信号,可由TDC数据反馈控制模块获得TDC测量结果自动形成,也可以由DSP读取TDC的测试结果再发送控制信号到数据反馈控制模块来形成。
3.单次复位操作过程:在单次复位操作时,也就是每次上电开机,待系统硬件运行稳定、数据正确接收后,对各测试脉冲进行一次测量,查找对应的数据顺序控制信号,然后发送对应的控制信号来控制数据顺序的识别过程。
测试脉冲形成原理:由于不用的采样数据的组合顺序对应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实际系统中需对不同种类情况形成相应的测试脉冲来进行测量识别,然后对测量结果来判决数据顺序种类,进而采取对应的采样数据处理方式。
测试脉冲是用于表现各个ADC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之间的相位关系的,需由各个dclk的边沿来形成,也就是说,每两个dclk之间都需形成相应的测试脉冲,总共需形成n-1种测试脉冲。以两个相差180°相位的dclk为例,测试脉冲可以如下方式形成:用sdclk2的上升沿作为起始,则测试脉冲形成的两种可能的理想情况pulse1和pulse2,如图4所示。以此类推,可以得到每两个ADC之间的需测试脉冲的形成原理与实现方式。由于各个ADC之间的相位变化在0~2π范围内,即采样时钟边沿的间隔相差在0~Ts范围内,数据同步时钟的周期Tdclk为4Ts,于是w1的范围为0~Ts,而w2的范围为3Ts~4Ts。
数据顺序识别操作:该操作用于调整数据间的顺序关系,以保证每次复位操作后都有确定的数据顺序。每两组数据之间的顺序关系都根据测试脉冲的测量结果所得到的控制信号来调整数据的顺序关系,调整的方式可采用延迟调整技术。
先以两个相差180°相位的dclk为例,若得到的TDC测试结果在0~Ts范围,则属于pulse1这种类型,由于在本实施例中,ADC输出的采样数据为两路,这时需把ds_data2这两路数据延迟2Ts,以实现和ds_data1数据的同步目标。若得到的TDC测试结果在3Ts~4Ts范围,则属于pluse2这种类型,这时ds_data1和ds_data2这两路数据是同步的,不需要作附加的调整操作。
以此类推,把每两个ADC之间的数据分别作此判断与操作,就可以识别出系统的所有数据顺序关系。即以两两ADC的数据顺序识别操作为基础,得出全部ADC的数据顺序关系操作。
具体实施办法:
1.把其中的两个ADC数据ds_data顺序识别进行操作,如进行ADC1和ADC2数据顺序识别操作,若测量结果为pulse1,则把ADC2的ds_data两路数据延迟2Ts,若属于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
2.然后把这两个ADC数据当作一个整体,再与另外ADC中的一个进行数据识别操作,如根据ADC2与ADC3时间测量结果进行识别操作,若测量结果为pulse1,则把ADC3的ds_data两路数据延迟2Ts,若属于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在次过程中,若在步骤1中已对ADC2做延迟2Ts调整了,则需对ADC3做一个附加延迟2Ts调整。
3.以此类推,可以进行所有ADC之间的数据顺序延迟调整。
以上的数据延迟调整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在采样后数据ds_data进入FPGA后通过延迟模块进行调整;二、在该数据经IDDR再次降速后通过数据同步时钟的来调整延迟,即打拍的方式。
尽管上面对本发明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Claims (2)
1.一种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号调理通道、n个进行时间交替采样的ADC、采样时钟产生模块和数据处理器;
输入的模拟信号经信号调理通道调理后,同时送至n个ADC1~n,同时各ADC接收到相应的满足时间交替采样的要求相位依次相差360°/n的采样时钟,即ADCi+1比ADCi的采样时钟相位延迟360°/n,i=1,2,…,n-1,进行采样,输出采样数据及其数据同步时钟到数据处理器,各个ADC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周期相同;
其特征在于,在数据处理器中,还包括有:
一测试脉冲形成模块,n个ADC1~n的数据同步时钟输入到测试脉冲形成模块,依次以ADCi+1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i+1的上升沿作为起始,以ADCi输出的数据同步时钟dclki的上升沿作为结束,产生n-1个测试脉冲;
一时间间隔测量单元,用于对产生的n-1个测试脉冲进行测试,得到各个测试脉冲的宽度;
一数据反馈控制模块,产生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对于一个测试脉冲,如果测试脉冲宽度在0~Ts范围,则属于类型pulse1,如果测试脉冲宽度在(Tdclk-Ts)~Tdclk范围,则属于类型pulse2,其中,Ts为采样时钟周期,Tdclk为数据同步时钟的周期;对n-1个测试脉冲宽度进行判断,依次得到的脉冲类型构成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
一数据顺序识别模块,根据数据顺序识别的控制信号控制数据顺序:
(1)、对ADC1、ADC2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2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2Ts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
(2)、对ADC2、ADC3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3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2Ts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若步骤(1)中已对ADC2做了延迟2Ts调整,则需对ADC3做一个附加延迟2Ts调整;
(3)对ADCi、ADCi+1输出的采样数据顺序识别,如果其对应的测试脉冲属于类型pulse1,则把ADCi+1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2Ts调整;若属于类型pulse2,则不进行延迟调整;若之前步骤已对ADCi做了k个延迟2Ts调整,则需对ADCi+1做k个附加延迟2Ts调整;
(4)以此类推,对所有ADC输出的采样数据进行延迟调整,得到同步的采样数据;
其中,所述的延迟调整最大为将采样数据延迟(n-1)×2Ts,即每两两ADC之间都进行了延迟调整,共进行了n-1次延迟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数据同步识别功能的多ADC数据采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时间间隔测量单元采用TDC,即时间数字转换器测量模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890139A CN102497210B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890139A CN102497210B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97210A CN102497210A (zh) | 2012-06-13 |
CN102497210B true CN102497210B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61890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38901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7210B (zh) | 2011-11-30 | 2011-11-30 |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49721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48506B (zh) * | 2012-09-26 | 2014-12-1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校准并行采集系统数据拼合顺序的方法 |
CN103546164A (zh) * | 2013-11-04 | 2014-01-29 |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号采集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03957344B (zh) * | 2014-04-28 | 2017-05-24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多摄像装置的视频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4270154B (zh) * | 2014-09-19 | 2017-11-14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 基于并行处理的采样装置和采样方法 |
CN104539290B (zh) * | 2014-11-28 | 2017-08-11 |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多路a/d转换器数据自动对齐系统 |
CN104702281B (zh) | 2015-03-11 | 2017-12-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采样时钟产生电路及模数转换器 |
CN107636971B (zh) * | 2015-05-29 | 2022-03-01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模拟到数字转换器系统 |
CN106100640B (zh) * | 2016-06-08 | 2019-11-08 |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 | 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
CN106154907B (zh) * | 2016-06-15 | 2018-08-14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时间交错采样的高速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 |
CN106253902B (zh) * | 2016-09-27 | 2019-01-25 | 电子科技大学 | 具有多器件同步复位识别校正功能的多通道并行采集系统 |
CN106936435B (zh) * | 2017-03-21 | 2019-12-2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快速确定adc拼合顺序的方法 |
CN107124185A (zh) * | 2017-04-10 | 2017-09-01 | 中山大学 | 一种时间交织模数转换系统的数据缓存与重现系统 |
CN106936531B (zh) * | 2017-05-03 | 2018-07-10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多片基于jesd204b协议adc的同步方法 |
CN107453755B (zh) * | 2017-07-11 | 2019-12-27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混合架构的高速高精度多通道并行采集系统 |
JP6930448B2 (ja) * | 2018-02-01 | 2021-09-01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サンプリング装置、及びデータサンプリング方法 |
JP6897589B2 (ja) | 2018-02-01 | 2021-06-30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入力ユニット |
CN109495090B (zh) * | 2018-09-30 | 2022-04-12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 数字式精确时延匹配电路 |
CN109581399A (zh) * | 2018-12-29 | 2019-04-05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大动态范围厘米级精度激光测距方法 |
CN110082586B (zh) * | 2019-04-19 | 2021-06-11 | 西门子电力自动化有限公司 | 电力系统采样数据的校正的方法与装置 |
CN110535482A (zh) * | 2019-07-16 | 2019-12-03 | 同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短波全频段宽带多信道接收系统 |
CN111045358A (zh) * | 2019-11-26 | 2020-04-21 | 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采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CN112051442B (zh) * | 2020-08-05 | 2023-08-25 | 中电科思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波峰值功率测量中提高时间参数测量速度的方法 |
CN111865312B (zh) * | 2020-08-19 | 2022-06-14 | 电子科技大学 | 一种数字带宽交替系统模数本振同步方法 |
CN112802537B (zh) * | 2020-12-30 | 2022-12-06 | 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测试装置和芯片模组 |
CN114301457A (zh) * | 2021-12-17 | 2022-04-08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一种核素采样方法、采样装置、识别方法及识别装置 |
CN114812673B (zh) * | 2022-04-02 | 2023-11-10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多参数多模块光纤数据同步测试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6189A (en) * | 1985-12-24 | 1988-04-05 | Sony/Tektroni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apparatus |
CN101267207A (zh) * | 1999-03-24 | 2008-09-17 | 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 | A-d转换装置和校准单元 |
CN102035553A (zh) * | 2010-11-15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行模数转化装置及控制模数转换通道偏斜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90308A (ja) * | 1996-09-19 | 1998-04-10 | Hioki Ee Corp | 電気測定器の信号入力装置 |
-
2011
- 2011-11-30 CN CN2011103890139A patent/CN102497210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736189A (en) * | 1985-12-24 | 1988-04-05 | Sony/Tektronix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ibrating an analog-to-digital conversion apparatus |
CN101267207A (zh) * | 1999-03-24 | 2008-09-17 | 株式会社爱德万测试 | A-d转换装置和校准单元 |
CN102035553A (zh) * | 2010-11-15 | 2011-04-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行模数转化装置及控制模数转换通道偏斜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JP特开平10-90308A 1998.04.10 |
数据采集系统通道间延迟时间差的精确评价;梁志国 等;《仪器仪表学报》;19991231;第20卷(第6期);619-623 * |
梁志国 等.数据采集系统通道间延迟时间差的精确评价.《仪器仪表学报》.1999,第20卷(第6期),619-62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97210A (zh) | 2012-06-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97210B (zh) | 一种多adc数据采集系统的数据同步识别装置 | |
CN106253902A (zh) | 具有多器件同步复位识别校正功能的多通道并行采集系统 | |
CN104378114B (zh) | 一种实现多通道模数转换器同步的方法 | |
CN106385256B (zh) | 具有存储同步识别功能的多通道并行采集系统 | |
CN201654786U (zh) | 一种可编程步进延时时基和采样系统 | |
CN108599743A (zh) | 一种基于相位补偿的精密数字延时同步方法 | |
CN109032498B (zh) | 一种多fpga的多通道采集系统的波形量化同步方法 | |
CN102495912A (zh) | 一种具有同步校正功能的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 |
CN107425953A (zh) | 同步装置、同步方法以及使用该同步装置的高速接收机 | |
CN101783665A (zh) | 一种可编程步进延时时基和采样系统 | |
CN102707766B (zh) | 信号同步装置 | |
CN102880071A (zh) | 一种具有高精度时间标记的数据采集系统 | |
CN203775187U (zh) | 一种sca多通道高速采集系统 | |
CN103676742A (zh) | 一种基于fpga的数据重组方法 | |
US8035435B1 (en) | Divided clock synchronization | |
CN101738141B (zh) | 用于弹载数据采集系统的多通道数据信号同步存储方法 | |
CN110955179B (zh) | 一种基于pci总线的双通道共享时钟触发调延装置 | |
CN102651685B (zh) | 信号延迟装置和方法 | |
CN101719858B (zh) | Can控制器的位时序的同步处理方法 | |
CN104007300B (zh) | 数字荧光示波器随机采样扰相电路设计方法 | |
CN204836104U (zh) | 一种基于逻辑延时锁定的抗干扰电路 | |
CN108008676B (zh) | 一种多处理单元继电保护系统及其同步方法 | |
CN102843127A (zh) | 用于捷变信号控制的数字数据延迟方法 | |
CN118367901A (zh) | 基于门控时钟的时钟延时同步装置及系统 | |
CN105306058A (zh) | 一种基于时钟调相的高速数字信号采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21 Address after: 617000, Sichuan, Chengdu hi tech Zone (West), No. 366, herb Road, No. 2, No. 1, building A Patentee after: CHENGDU JING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1731 Chengdu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West) West source Avenue, No. 2006 Patentee befor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