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677B - 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84677B CN102484677B CN201080040280.9A CN201080040280A CN102484677B CN 102484677 B CN102484677 B CN 102484677B CN 201080040280 A CN201080040280 A CN 201080040280A CN 102484677 B CN102484677 B CN 10248467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pins
- imaging device
- miniature
- imaging element
- imaging apparat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7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229910000679 sold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6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6059 cover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67 bond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18 mel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227 gri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1439 Opunt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234523 Velamen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280 dens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22 epoxy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097 muc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93 optoelectronic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7 polyepox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992 reflux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56 silicon-based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76—Non-optical details, e.g. housings, mountings, supports
- G02B23/2484—Arrangements in relation to a camera or imaging devic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a proximal camera, e.g. a CCD camera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e sensor, e.g. camera, being in the distal end por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G02B23/2407—Optical details
- G02B23/2461—Illumination
- G02B23/2469—Illumination using optical fibr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picking-up images in sites, inaccessible due to their dimensions or hazardous conditions, e.g. endoscopes or borescop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F30/00, e.g. radiation detectors comprising photodiode arrays
- H10F39/01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image sensors covered by group H10F39/12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F—INORGANIC 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F3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F30/00, e.g. radiation detectors comprising photodiode arrays
- H10F3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mage sensors
- H10F39/804—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rge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摄像装置具备:多根微型销,它们设置成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背面突出;多个电路基板,它们具有可安装电子配件的基板面,该基板面设有可分别供多根微型销贯穿而形成的贯通孔或贯通槽;以及焊接部,其用于在多个电路基板按照使多根微型销分别贯穿多个电路基板的贯通孔或贯通槽的方式层叠在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下,通过利用与贯通孔或贯通槽相邻的焊盘部的焊接来固定多根微型销和多个电路基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安装于内窥镜等中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插入部的前端部安装有摄像装置的内窥镜在医疗用领域以及工业用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图13示出了现有例的类似于日本特开2008-177701号公报中所公开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安装于内窥镜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摄像装置100的结构。
该摄像装置100的主要部分由如下部分构成:物镜系统101,其由多个透镜101a~101f构成;透镜框102,其保持物镜系统101;元件框104,其保持摄像元件103的一部分;屏蔽材料105;热收缩管106;覆盖信号缆线107的保护管108;以及密封树脂109。
透镜框102的后端侧的外周面与元件框104的前端侧的内周面嵌合,屏蔽材料105的前端侧固定于元件框104的后端侧的外周面。并且,覆盖元件框104及屏蔽材料105的外周面的热收缩管106固定于元件框104的前端侧的外周面。热收缩管106的后端侧固定于保护管108的前端侧的外周面。
在该摄像装置100中,在沿着物镜组101的光轴的后方侧形成有由屏蔽材料105及热收缩管106封闭的气密空间。
在该空间内收纳有摄像元件103、与该摄像元件103连接的挠性印刷基板(简称为“FPC”)110、安装于该FPC110的晶体管111、电容器112、电阻113等电子部件、以及从信号缆线107延伸出的引线107a等,利用填充在这些部件的周围的密封树脂109来密封。
此外,摄像元件103在结合部115与FPC110的导线114电连接。
此外,前端侧利用导线114与摄像元件103连接的FPC110从摄像元件103的底面侧朝其背面侧的斜上方延伸。在向斜上方延伸的FPC110的上表面安装有上述晶体管111等,信号缆线107的引线107a利用焊接部107b与FPC110的底面侧电连接。
另外,利用第一防护玻璃罩116来保护摄像元件103的摄像面103a,在该第一防护玻璃罩116的前面配置有固定于元件框104的第二防护玻璃罩117。
除了具备如图13所示的摄像装置100的内窥镜以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0-354584号公报中公开了安装于光学式内窥镜的目镜部的电视摄像机所采用的具备作为摄像元件的CCD的摄像装置。
在该摄像装置中,CCD安装于台座上,FPC的前端侧与在该CCD及台座的背面侧突出的CCD的微型销连接,该FPC弯折成大致U字状向后方侧延伸。在该FPC上安装有电子部件。
在图13的第一现有例的摄像装置100中,摄像元件103的背面的安装有电子部件的FPC110周边部是沿着物镜系统101的光轴方向长长地延伸的结构。因此,当使物镜系统101的光轴方向与前端部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将该摄像装置100设置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时,硬质的前端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即硬质长度会变大。
当硬质的前端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大时,则向弯曲的体腔内等插入的插入性降低。此外,即使在日本特开2000-354584号公报所公开的第二现有例的摄像装置的情况下,U字状的FPC也会向摄像元件的背面侧延伸。
因此,在假设将第二现有例的摄像装置设置于内窥镜的前端部的情况下,与图13中的摄像装置100的情况同样地,存在前端部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变大的缺点。
此外,第一现有例的摄像装置100很难足够地增大摄像元件103与FPC110的连接部的强度。
此外,关于第一及第二摄像装置,在沿着使其物镜系统的光轴方向与前端部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来设置的情况下,前端部的半径方向的尺寸会变大。
此外,在上述第二现有例的摄像装置中,安装有电子部件的FPC具有弯曲等容易加工的特性,而另一方面,由于进行将其弯曲量设定在预定值以内以避免每件产品产生偏差的调整作业等,有可能在装配时费工。
因此,期望在将该摄像装置安装于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等时也可缩小其尺寸的摄像装置,并且期望具有可简单地进行装配的结构的摄像装置。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适于小型化的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适于小型化且容易简单地进行装配的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摄像装置具备:多根微型销,它们以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该背面;多个电路基板,它们具有设置了贯通孔或贯通槽的基板面,该贯通孔或贯通槽形成为可分别供所述多根微型销贯穿;以及焊接部,其在所述多个电路基板按照使所述多根微型销分别贯穿所述多个电路基板的所述贯通孔或所述贯通槽的方式层叠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下,通过利用与所述贯通孔或所述贯通槽相邻的焊盘部的焊接来固定所述多根微型销和所述多个电路基板。
本发明的具备设有多根微型销的摄像元件的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该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步骤:第一步骤,使多根微型销分别贯穿贯通孔或贯通槽,所述多根微型销被设置成从作为所述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相反侧的背面突出,所述贯通孔或贯通槽设置成贯穿多个电路基板的两基板面;以及第二步骤,通过加热所述多根微型销来熔化设置在与所述贯通孔或所述贯通槽相邻的焊盘部上的焊锡球,从而在将所述多个电路基板层叠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下,利用焊接部来固定所述多根微型销和所述多个电路基板。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的前端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设有微型销的摄像元件及电路基板的立体图。
图5A是示出第一电路基板的图。
图5B是示出第二电路基板的图。
图5C是示出第三电路基板的图。
图5D是示出第四电路基板的图。
图6A是示出使第一电路基板紧贴在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B是示出使四块电路基板紧贴在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C是示出在图6B的状态下采用加热炉使微型销在各电路基板的焊盘部形成焊接部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制造摄像装置的代表性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8A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使摄像元件与四块电路基板紧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8B是在摄像元件上设置了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情况的说明图。
图8C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将引线与从摄像元件及层叠在其背面的四块电路基板突出的微型销电连接后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9A是示出将信号缆线连接于将摄像装置的挠性电路基板切开而形成的弯折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9B是图9A的A箭头方向视图。
图10A是示出构成为可在信号线组侧和其外侧的护套侧进退的信号缆线的结构的图。
图10B是示出将图10A中的信号缆线的信号线组以焊接的方式与基板电连接的状态的图。
图10C是示出焊接后移动信号线组的外侧的护套侧后的状态的图。
图11A是示出将设置在树脂部件中的信号缆线连接于设置在模块化安装部件的端面的焊点后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11B是示出图11A中的B箭头方向的树脂部件的图。
图11C是制造图11B中的树脂部件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11D是示出图11C中的步骤之后的步骤的说明图。
图11E是研磨步骤后的生成物的说明图。
图11F是对在图11E所示的步骤后进一步研磨后的情况下的生成物的说明图。
图12A是示出将信号缆线与模块化安装部件的销连接后的摄像装置的立体图。
图12B是示出通过焊接连接有信号缆线的模块化安装部件的概要结构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现有例的摄像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进行内窥镜检查的内窥镜系统1具有内窥镜2。该内窥镜2由如下部分构成:操作部3,其供手术人员握持着进行操作;细长的插入部4,其形成于该操作部3的前端,被插入到体腔内等;以及通用塞绳5,其基端从操作部3的侧部延伸出。
此外,插入部4由如下部分构成:硬质的前端部6,其设置在插入部4的前端;弯曲自如的弯曲部7,其设置在该前端部6的后端;以及长条状的挠性管部8,其设置在该弯曲部7的后端,具有挠性。弯曲部7可利用设置在操作部3上的弯曲操作杆9进行弯曲操作。
此外,在插入部4的前端部6设有:观察窗,其安装有用于进行光学性观察的物镜系统11;喷嘴12,其将水或空气等流体喷到该物镜系统11的表面;照明窗13,其射出照明光来进行照明;以及处置器械贯穿插入孔的前端开口14。
由于选择性地使气体和液体从喷嘴12喷出,因此在操作部3上配设有送气送水操作按钮16和用于从处置器械贯穿插入孔的前端开口14选择性地回收体腔内的粘液等的抽吸操作按钮17。处置器械贯通插入孔由配设在插入部4内的未图示的管等形成,与设置在操作部3的前端附近的处置器械插入口18连通。
此外,在通用塞绳5的末端设有连接器19,该连接器19与内窥镜的光源装置21连接。从连接器19的前端突出的作为流体管路的连接端部的接口(未图示)和作为照明光的供给端部的光导接口(未图示)可拆装自如地与光源装置21连接,此外,设置于侧面的电触头部与连接缆线23的一端连接。
此外,连接缆线23的另一端的连接器与视频处理器22电连接。视频处理器22提供用于驱动安装于内窥镜2的前端部6的摄像装置31(参照图2)的驱动信号,并对通过提供该驱动信号而从摄像装置31输出的摄像信号(图像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生成影像信号。
由该视频处理器22生成的影像信号被输出到内窥镜2的监视器25,由摄像装置31拍摄的图像作为内窥镜图像被显示于监视器25的显示面。光源装置21、视频处理器22以及监视器25等周边装置与用于进行患者信息的输入等的键盘24一并配置于架台26。
由光源装置21产生的照明光通过从通用塞绳5贯穿操作部3及插入部4内的光导28(参照图2)传送,并由前端部6的照明窗13扩散而照射到体腔内,从而能够对患部等被摄体侧进行照明。
图2示出了设有摄像装置31等的前端部6的结构,图3示出了图2中的摄像装置31部分的结构。
在构成前端部6的大致圆柱形状的硬质的前端部件6a中设有在其长度方向形成观察窗的贯通孔,在该贯通孔中安装有作为摄像单元的摄像装置31。
此外,在与该观察窗相邻的照明窗13上安装有照明透镜系统27和光导28的前端部。
上述摄像装置31具有:物镜系统11,其由多个透镜11a~11f构成;固体摄像元件(简称为“摄像元件”)32,其由在该物镜系统11的成像位置配置有进行光电转换的摄像面32a的电荷耦合元件(CCD)、MOS成像器等构成;以及配置在该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b、33c、33d。
另外,当对电路基板33a~33d进行区别描述时,也称为第一电路基板33a~第四电路基板33d。
这些多个电路基板33a、33b、33c、33d在被多根微型销34、…、34贯穿而层叠的状态下分别在焊接部46b与多根微型销34、…、34焊接,所述多根微型销34、…、34被设置成从摄像元件32的背面向垂直于该背面的方向突出。各微型销34例如由截面为圆形的铜线等金属线形成。
此外,在贯穿层叠化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b、33c、33d而向后方侧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的后端,通过焊接连接着构成传送驱动信号及摄像信号的信号缆线35的作为多根缆线或信号线的引线36的前端,并形成有引线连接部36a(参照图3)。
另外,如后述那样在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中的例如电路基板33a的一个基板面上安装有模块化安装部件51a(在图2中省略标号)等。
在电路基板33b上设有收纳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的开口部53a,以便能够将电路基板33b重叠地层叠于该电路基板33a上。其它的电路基板33c、33d也采用容易层叠化的结构。
构成物镜系统11的多个透镜11a~11f固定于大致圆筒形状的透镜框37中。该透镜框37的后端侧嵌入在安装有摄像元件32的元件框38的前端侧。
关于摄像元件32,在摄像面32a的正前面安装有用于保护该摄像面32a的第一防护玻璃罩39a。
通过粘接等将固定着第一防护玻璃罩39a的前表面的、尺寸大于第一防护玻璃罩39a的第二防护玻璃罩39b固定于元件框38中,由此将摄像元件32安装于元件框38中。
并且,通过焦距调整,在使利用物镜系统11形成的被摄体的光学图像聚焦成像在摄像面32a的状态下,固定透镜框37和元件框38。在元件框38的后端侧配设有用于进行电磁屏蔽的屏蔽框40。
元件框38和屏蔽框40由热收缩管41覆盖。该热收缩管41的后端固定于覆盖信号缆线35的保护管42的前端侧。
此外,将密封树脂43填充在配置于屏蔽框40的内侧的摄像元件32、层叠化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信号缆线35的引线36等的周围的空间中(为了预防湿气等)来进行密封,并且将摄像元件32、多个电路基板33a~33d等固定于屏蔽框40的内侧。
另外,图2中的密封树脂43的后端附近成为硬质的前端部6的后端,与该后端相邻地形成有可弯曲自如的弯曲部7。
图4将背面设有多根微型销34、…、34的摄像元件32、和与多根微型销34、…、34通过焊接而机械性地固定并电连接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以装配(安装)前的状态示出。
如图4所示,摄像元件32是矩形的板状,沿着其背面的周缘(在图示示例中为沿着四边),例如按预定的间隔突出地排列多根微型销34、…、34。
另一方面,各电路基板33i(i=a、b、c、d)例如是接近摄像元件32的矩形尺寸的矩形的板状,设有可供摄像元件32的多根微型销34、…、34分别从一个基板面贯穿地穿过另一个基板面的作为贯通路径的贯通槽45、…、45。
各贯通槽45按与上述微型销34的排列间隔同样的间隔例如以接近半圆形的形状形成于各电路基板33i的四个端面(具体地说是上、下、左、右的端面)。
即,在各电路基板33i的与摄像元件32的分别设置多根微型销34、…、34的位置对应的位置设有多个贯通槽45、…、45。
此外,通过沿着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周边设置多根微型销34、…、34并且在各电路基板33i上也沿着基板面的周边设置可供多根微型销34、…、34分别贯穿的多个贯通槽45、…、45,即使在如下那样在基板面安装电子部件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容易以层叠化的方式实现紧凑化的结构。
图5A至图5D分别示出了从图4中的右侧观察第一电路基板33a至第四电路基板33d的一个基板面、即与摄像元件32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
如图5A至图5D所示,在这些基板面上的与各贯通槽45相邻的半圆环部分分别形成有设有焊锡球的焊盘部46。另外,在另一基板面(即作为摄像元件侧的基板面)未设置与贯通槽45相邻地设有焊锡球的焊盘部46。
如图4所示,可依次使从摄像元件32的背面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穿过其右侧所示的电路基板33a、33b、33c、33d上的贯通槽45、…、45。
如图5A所示,在电路基板33a的与摄像元件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上的离开设有贯通槽45的周缘的例如中央附近安装有作为模块化后的安装部件的模块化安装部件51a。在该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的矩形的基板上还安装有电子部件51b。
另外,模块化安装部件51a被配置成其上下方向的边缘位于电路基板33a的如图5A所示那样离在上下方向对置的两边等距离的位置。模块化安装部件51a在水平方向上也与上下方向的情况同样地(与上下方向时的距离的值不同)被安装成满足等距离的关系。
此外,在该基板面上形成有用于将多个焊盘部46和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电连接起来的印刷图案52。
另外,图5A(图5B至图5D也同样)中的以标号46a表示的焊盘部表示贯穿其内侧的贯通槽45内的微型销34与信号缆线35通过焊接被电连接而形成的焊盘部。
因此,并非多根微型销34、…、34全部与信号缆线35的引线36电连接,而是其中一部分的多根被用于与信号缆线35电连接。此时的多根至少为电源用和接地用的两根、以及摄像元件32的驱动用及输出用的两根以上、即四根以上的根数。因此,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和未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的根数至少为五根以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的根数比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的根数多。
这样,可利用未用于电连接的多根微型销34、…、34来提高对层叠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d进行固定时的机械强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用于与信号缆线35电连接的微型销34的根数的比例比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34的根数的比例大很多(具体来说是大约大四倍。但是,并不限于该四倍的值。),因此可大幅度地提高机械强度。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未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34具有提高通过在电路基板33a~33d的焊盘部46进行焊接来固定电路基板33a~33d时的机械强度的功能。
与上述电路基板33a的设有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的位置对应地,在图5B所示的电路基板33b上设有可收纳该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的矩形的开口部53a。因此,通过将模块化安装部件51a收纳在该开口部53a中可高密度地进行层叠。
此外,在电路基板33b的基板面上与开口部53a相邻地安装有小型的电子部件51b,电子部件51b通过印刷图案52与焊盘部46电连接。
与上述电路基板33a的设有模块化安装部件51a的位置对应地,在图5C所示的电路基板33c上设有可收纳该模块化安装部件51a、并且可收纳安装在电路基板33b上的电子部件51b的矩形的开口部53b。
此外,在该基板面上与开口部53b相邻地安装有小型的电子部件51b,电子部件51b通过印刷图案52与焊盘部46电连接。
如图5D所示,在以最远离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距离层叠的电路基板33d上设有可收纳安装在上述电路基板33c上的电子部件51b的横长的矩形的开口部53c。此外,在该基板面上与开口部53c相邻的中央附近安装有例如发热量比上述的电子部件51b大的作为电子部件的集成电路(IC)51c,IC51c通过印刷图案52与焊盘部46电连接。另外,也可以不安装IC51c而安装电阻片等电子部件。
在如图4所示那样例如层叠四块电路基板33a~33d的情况下,可以安装成使安装于电路基板33a上的离微型销34的端部(具体来说是后端部)的距离远的电子部件51b的耐热性比安装于电路基板33b、33c上的离微型销34的端部的距离近的电子部件51b低。
通过这样选择安装于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上的电子部件51b等来进行层叠,在如后述那样对微型销34的端部加热来进行焊接时,可减少电子部件51b因受热而劣化的情况。
通过构成为如图4或图5A至图5D所示的那样的电路基板33a~33d的结构,可如图6B所示那样将四块电路基板33a、33b、33c、33d设定成紧贴地层叠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状态。
并且,在如图6C所示那样层叠后的状态下,通过对从电路基板33d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侧进行加热,可利用通过融化焊盘部46的焊锡球而形成的焊接部46b来对各电路基板33i和穿过贯通槽45的各微型销34分别进行固定。另外,焊盘部46与微型销34通过焊接被固定,并且通过导电性的焊锡而电连接。
图6C示出了利用以双点划线示意性地表示的加热炉56对在图6B中从电路基板33d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侧进行加热而形成焊接部46b的情形。
在该情况下,如图6C所示,由于通过融化各电路基板33i上的设有焊锡球的焊盘部46的焊锡球而形成焊接部46b,因此仅在形成有焊盘部46的与摄像元件32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上形成焊接部46b。
因此,与在各电路基板33i的双面的基板面上设置焊盘部的情况相比,可减少在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时对摄像元件32施加的热量。
具体地说,在直至通过加热而融化的焊锡球向周围散热而固定期间,焊锡球所具有的热量的一部分经由微型销34而传递给摄像元件32。
因此,与在电路基板33i的双面的基板面上设置设有焊锡球的焊盘部的情况相比,仅在单面设置该焊盘部更能够减少影响到摄像元件32的热量。并且,由于将焊盘部46设置在与摄像元件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上,因此与设置在摄像元件侧的基板面上的情况相比,更能够减少对摄像元件32施加的热量。
另外,图6A示出了使第一电路基板33a紧贴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状态,作为从图4所示的状态到设定成图6B所示的状态的中途的状态。
此外,在图6A中,以标号34a表示的微型销表示与摄像元件32内部的未图示的摄像芯片电连接的微型销,而与该微型销34a相邻地设置的微型销34b表示这样的微型销:例如与微型销34a相比在摄像元件32内部的长度短、并且是未与摄像元件32内部的摄像芯片电连接的虚设销(dummy)。
另外,也可以将微型销34b在摄像元件32内部的长度设定成与微型销34a的情况大致相同。当然,微型销34b不与摄像芯片电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C所示,可通过加热炉简单地进行将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与多根微型销34、…、34通过焊接来固定及电连接的作业。
下面,参照图7对制造摄像装置31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5A至图5B所示,在最开始的步骤S1中,制造者在装入摄像装置31中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d的各自的一个基板面上形成与贯通槽45、…、45相邻的半圆环部分设有焊锡球的焊盘部46,所述贯通槽45、…、45可使多根微型销34、…、34穿过。
在接下来的步骤S2中,制造者如图4所示那样地使从摄像元件32的背面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分别贯穿设置在多个(具体地说是四块)电路基板33a~33d上的贯通槽45、…、45。
另外,图6A示出了使多根微型销34、…、34贯穿第一电路基板33a的贯通槽45、…、45的状态。
并且,形成为将四块电路基板33a~33d紧贴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层叠化的状态。图6B示出了该状态。如图6B所示,通过重叠地层叠多个电路基板33a~33d,可三维地高密度地将电子部件等配置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
在接下来的步骤S3中,制造者通过图6C所示的作为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的加热炉56对进一步从电路基板33d突出的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同时进行加热。
并且,通过利用加热炉56对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同时进行加热来熔化各微型销34贯穿而接触的各焊盘部46的焊锡球。
当加热至焊盘部46的焊锡球达到熔化的状态后,从加热炉56中取出摄像元件32,从而停止对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的加热。另外,也可以通过移动加热炉56和摄像元件32中的一方来进行加热和停止加热。也可以在停止加热后利用冷却装置等来冷却多根微型销34、…、34的端部。通过使熔化后的焊锡球固化,在焊盘部46上形成焊接部46b。另外,图6C中的焊接部46b对应于固化状态的情况。
在接下来的步骤S4中,制造者通过焊接将信号缆线35的引线36与多根微型销34、…、34中的实际应连接的多根(例如全部根数的几分之一)微型销34、…、34连接。
在接下来的步骤S5中,制造者通过粘接等将防护玻璃罩39b安装在用于保护摄像元件32的摄像面32a的防护玻璃罩39a的前面,并通过粘接等将该防护玻璃罩39b固定于元件框38。
此外,使元件框38与安装有物镜系统11的透镜框37嵌合来进行焦距调整,并将元件框38和透镜框37连接起来固定。并且,利用屏蔽框40覆盖元件框38的后端部分,并在其内部填充密封树脂。然后,将热收缩管41安装成覆盖元件框38和屏蔽框40,从而制造出图3所示的摄像装置31。
此外,该摄像装置31被装入到内窥镜2内。在该情况下,如图2所示,摄像装置31的前端侧部分被固定在内窥镜2的前端部6的贯通孔中。
在本实施方式的通过这样的结构及制造方法制造的摄像装置31中,可将多个电路基板33a~33d层叠地紧凑配置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可缩小其尺寸。即,可使摄像装置31小型化。
此外,根据该摄像装置31,在与基板面上安装有电子部件的电路基板相邻的电路基板上设置有可收纳所述电子部件的开口部,因此与未设置开口部的情况相比,可高密度地层叠电路基板。即,可使摄像装置31小型化。
此外,利用多根微型销34、…、34在多个电路基板33a~33d的焊盘部46上形成分别通过焊接来固定的焊接部46b。
在该情况下,在本摄像装置31中,设有不需要与摄像元件32或信号缆线35电连接的多根微型销34、…、34,这些微型销34、…、34也形成为在焊盘部46上分别通过焊接而固定的结构,因此可加大摄像装置31的机械强度。
此外,通过利用加热炉56等对多根微型销34、…、34同时进行加热,可简单且在短时间内通过焊接对摄像元件32与多个电路基板33a~33d进行固定及电连接。
此外,设置有未与摄像元件32的内部的摄像芯片电连接的虚设的微型销(例如图6A中的标号34b)。因此,在增加摄像元件32的像素数的情况等需要为种类不同的摄像元件32增加与内部的摄像芯片电连接的微型销的根数那样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虚设的微型销。即,本摄像装置31为容易进行扩充的结构。
此外,根据该摄像装置31,由于仅在与摄像元件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设有焊盘部46,因此可减少焊接所产生的热量对摄像元件32造成的影响。
此外,在将该摄像装置31设置于内窥镜2的前端部6的情况下,可以减小硬质的前端部6的尺寸,更具体地说是可减小长度方向的尺寸。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未采用用于安装电子部件的可弯曲自如的挠性印刷基板,因此不需要费工进行调整及检查,以避免由于在采用挠性基板时弯曲量未固定而使每个摄像装置的弯曲量(弯曲形状)产生偏差。
因此,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摄像装置31,可简单且在短时间内对其进行装配或制造。此外,还可以减小产品间的偏差。
此外,在采用多个电路基板33a~33d将电子部件等安装配置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时,可以考虑电子部件等的耐热性等来进行配置。
例如,可以将如IC51c那样容易发热(或者发热)的电子部件配置在最远离摄像元件32的电路基板33d上。通过将这样容易发热的部件安装在远离摄像元件32的电路基板上,可以减少(由容易发热的部件的温度上升而造成的)影响摄像元件32的特性的劣化等,还可以减少由于摄像元件32温度上升而噪音增大。
此外,通过沿着电路基板的周缘形成多根微型销34、…、34,可扩大安装电子部件等时的区域,并且还可以加大配置电子部件时的自由度。此外,通过沿着周缘形成多根微型销34、…、34,如在周缘配置了增强用的框架那样,可具有对由多根微型销34、…、34包围的层叠在其内侧的多个电路基板进行保护的功能。
也可以将微型销34设置在中央而不是周缘,但在安装电子部件时会受限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整个周缘范围设置多根微型销34、…、34的示例,但也可以是沿着周缘的一部分的范围。
也可以例如沿着图4所示的四边中的对置的两边、或者在直角方向上相邻的两边、即呈L字状地设置多根微型销34、…、34。此外,也可以沿着一边或三边设置多根微型销34、…、34。
此外,设置在各电路基板33i上的贯通槽45也不限于图4等中所示的形式,只要设置成与设置于摄像元件32的多根微型销34、…、34对应地使这些微型销34、…、34穿过即可。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不限于使多根微型销34、…、34贯穿的贯通槽45,也可以是如图8A所示那样的贯通孔58。
另外,在图8A中,示出了将四块电路基板33a~33d重叠地层叠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状态,在各贯通孔58中贯穿有微型销34。
此外,图8A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在未使微型销34贯穿的状态下的电路基板33d的一部分,以双点划线示出了贯通孔58。在该情况下,在贯通孔58的周围设置设有焊锡球的圆环形状的焊盘部59。此外,多根微型销34、…、34的根数只要是在信号缆线35的信号线的根数以上即可,不限于图4、图8A所示的根数。
此外,层叠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多个电路基板的块数只要是两块以上的多块即可,不限于四块。
在图6A中,示出了虚设的微型销34b,但也可以将这种虚设的微型销34b用作摄像元件32的种类识别用微型销。在图8B中示出了该应用例。图8B示出了在图6A的结构中以多根虚设的微型销中的例如三根作为摄像元件32的种类识别用微型销34b1、34b2、34b3的示例。在本实施方式的使用于摄像装置31的摄像元件32中,种类识别用微型销34b1、34b2、34b3例如是分别被电绝缘的状态。
并且,在采用例如像素数比该摄像元件32增大的摄像元件的情况下,在该摄像元件中,如在图8B中以双点划线所示那样,种类识别用微型销34b1、34b2之间被电连接。
因此,通过检查种类识别用微型销34b1、34b2之间是绝缘还是短路,可识别该摄像元件的种类。通过采用三根种类识别用微型销34b1、34b2、34b3,可增大对种类的识别功能。另外,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根数不限于两根或三根的情况。此外,不限于将多个种类识别用微型销之间设定成短路或绝缘的状态来用于识别种类,也可以利用被设定成种类识别用的具有电阻值的电阻将多个种类识别用微型销之间连接起来。并且,也可以根据对其电阻值的测定来识别摄像元件的种类。在利用电阻值的情况下,通过预备多个种类的电阻值,可减少用于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根数。
这样,通过将虚设的微型销用作摄像元件的种类识别用微型销,可更方便地使用摄像装置31。
例如,当采用将像素数不同的摄像元件作为摄像元件的种类形成为同样尺寸的外形的摄像装置时,可方便地用于更广泛的用途,并且可降低制造成本。在这样的情况下,可通过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简单地识别各摄像元件的像素数。
另外,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根数是多根即可。此外,在设置多根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情况下,其中的一根既可以通用(即兼用)作与摄像元件32的内部的摄像芯片电连接的微型销,也可以通用作与信号缆线35连接的微型销。
例如,在信号缆线35与四根微型销连接的情况下,可将其中的一根微型销兼用作种类识别用微型销。只要将与信号缆线35的接地用的引线(信号线)连接的微型销兼用作种类识别用微型销使得即使兼用也可降低影响即可。当这样兼用一根时,可采用另一根种类识别用微型销来识别摄像元件的种类。即,可减少种类识别用微型销的根数。
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也可以构成为如图8C所示的结构。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从摄像元件32的背面突出的全部的微型销34的各端部构成为比层叠在摄像元件32的背面的多个电路基板33a~33d中的作为最上层的最后方侧的电路基板33d的后端侧基板面(简称为“后端面”)突出。
相对于此,在本变形例的摄像装置的情况下,如图8C所示,在与(信号缆线35的)引线36电连接的微型销34的情况下,该微型销34的各端部构成为比电路基板33d的后端面突出,但在未与(信号缆线35的)引线36电连接的微型销34c1、34c2的情况下,该微型销34c1、34c2的(从摄像元件的背面向后方侧突出的)各端部构成为至少不从电路基板33d的后端面突出。
另外,在图8C中,用虚线表示两根微型销34c1、34c2,但未与引线36电连接的其它的微型销也同样地构成为不从电路基板33d的后端面突出。
此外,在图8C中,示出了微型销34c1、34c2的各端部的位置不同(即,长度不同)的情况,但也可以设定成相同的位置(长度)。另外,与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情况同样地,所有的从摄像元件32的背面突出的微型销分别由一根销形成。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在本变形例中,在通过焊接将引线36与微型销34电连接而形成引线连接部36a的情况下,由于未用于(电)连接的微型销34c1、34c2等不从电路基板33d的后端面突出,因此在进行焊接时不会造成妨碍。因此,本变形例具有易于进行焊接的效果。另外,微型销34c1、34c2不限于虚设的微型销,也可以是与摄像元件32的内部的芯片连接的微型销。
另外,近年来,用于摄像装置的固体摄像元件在小型化/高像素化上取得了进步。随之,需要高频率驱动,其结果是,存在这样的问题:应当安装于摄像装置内的电子部件的数量增多,摄像装置大型化,内窥镜的前端部的外形大型化、或者硬质长度变长。
针对该问题,通过缩小相邻的缆线焊接的距离、并且采用即使缩小该距离也不会发生短路的结构,实现使摄像装置小型化的目的。图9A及图9B示出了该情况的结构例。
图9A所示的摄像装置60具有固体摄像元件(简称为“摄像元件”)61,前端与该摄像元件61连接的FPC62从摄像元件61的底面附近向摄像元件61的背面的后方侧延伸。
向摄像元件61的后方侧延伸出的该FPC62形成有在中途向上方侧弯折成L字状的弯折部62a。在摄像元件61的背面与弯折的FPC62之间形成有凹部,安装有模块化的模块化安装部件63。此外,在弯折部62a的背面形成有通过焊接连接构成信号缆线的多根缆线64的缆线焊接部65a、65b、65c。
并且,如图9A中的虚线所示,构成为在摄像元件61的背面的模块化安装部件63及缆线64的缆线焊接部65a、65b、65c的周围填充粘接剂66。
在该情况下,如作为图9A的沿箭头A观察的图9B所示,缆线焊接部65a、65b、65c分别被设置于FPC62(的弯折部62a)中的将其一部分切开并弯折而形成的弯折部67a、67b、67c上。
另外,切口部68a、68b、68c分别为形成弯折部67a、67b、67c时的切口部分。在切口部68a等中,模块化安装部件63露出。
弯折部67a的缆线焊接部65a与其下侧的弯折部67c的缆线焊接部65c形成为在纵向上接近,但由于弯折部67a、67c如墙壁一般介于其间,因此成为即使相邻的缆线焊接部65a、65c间的距离缩小也不易短路的结构。
此外,弯折部67a的缆线焊接部65a与弯折部67b的缆线焊接部65b形成为在横向上接近,但在纵向上呈阶梯状地形成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并且,由于成为弯折部67b如墙壁一般地介于弯折部67a的缆线焊接部65a的紧旁边,因此成为即使相邻的缆线焊接部65a、65b间的距离缩小也不易短路的结构。
此外,由切开FPC62而形成的切口部68d形成的弯折部67d安装有电子部件69。
本摄像装置60具有与摄像元件61连接的FPC62和以模块化方式安装的模块化安装部件63,并且至少切开两个FPC62,并在弯折而形成的空间设置缆线焊接部65a等。
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使弯折而形成的基板部分如墙壁一般地隔在中间,从而可构成为使相邻的缆线焊接部65a、65b、65c不易短路。
此外,也可以安装电子部件来取代将弯折部用作缆线焊接部,在该情况下,可以使摄像装置小型化。
此外,使所安装的模块化安装部件63在FPC62的切口部68a、68d等处露出,可填充粘接剂66。由此,可维持不剥离FPC62即可安装模块化安装部件63的状态。
因此,根据该摄像装置60,可防止相邻的缆线焊接部的短路,并可实现小型化。
在以往的信号缆线中,在将多根缆线拧合而成的缆线组的外周设置有总屏蔽及外皮。因此,在想要使缆线部分从被外皮覆盖着的信号缆线的端部露出并将其与连接于摄像元件的基板等电连接时,需要利用剥离器来除去(脱去)信号缆线的端部侧的外皮。
在以往,在将剥离器贴在信号缆线上除去外皮时,存在这样的问题:由于受到剥离器的结构上的限制,从信号缆线上剥离的长度、即脱皮长度会长于在想要使得小型化的情况下所允许的长度。
因此,为了即使在利用剥离器进行了脱皮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更短的脱皮长度来实现小型化,也可以构成为图10A所示的结构。
图10A所示的信号缆线71具有外皮72、该外皮内侧的总屏蔽73、其内侧的护套74、以及在该护套74的内侧拧合而成的由多根缆线构成的缆线组75,并且,在总屏蔽73的内周面与护套74外周面之间、以及缆线组75的外周面与护套74内周面之间涂布有润滑剂76。
另外,图10A示出了从例如利用已有的剥离器将外皮72脱皮后的状态形成其内侧的总屏蔽73等的状态。因此,图10A中的距离L为脱皮长度L。
上述润滑剂76由例如硅粒子等富有润滑性的(摩擦系数小的)物质形成,因此,利用该润滑剂76可使外侧的总屏蔽73侧与内侧的护套74侧在长度方向相互进退自如,并且缆线组75与其外侧的护套74侧也可在长度方向相互进退自如。
现对采用这样的结构的信号缆线71将缆线组75连接于与摄像元件连接的基板77的情况进行说明。利用已有的剥离器除去信号缆线71的外皮72,并且例如如图10B所示那样使缆线组75侧移动成突出于其外侧的护套74侧的前端。
通过使缆线组75突出于护套74的前端,将各缆线以焊接的方式与基板77上的应当连接的焊接部电连接。
在该情况下,设基板77的后端与护套74的前端之间的距离为L1。
在进行焊接后,通过进行使外皮72侧移动到图10B中的左侧、即基板77侧的操作,可使基板77的后端与护套74的前端之间的距离变为L2。在该情况下,可设定为L1>L2。此外,图10C的情况下的脱皮长度比图10A中的L短。
因此,当采用这样结构的信号缆线71时,可实质性地缩短脱皮长度。
此外,在可缩短连接于基板77的信号缆线71的前端侧的不能变形的硬质部分的长度、并且连接于基板77的信号缆线71的前端侧构成摄像装置的情况下,通过缩短脱皮长度可使摄像装置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示出了在护套74的外周面也设置润滑剂76的示例,但即使在将润滑剂76仅设置在缆线组75的外周部分而使缆线组75与其外侧的护套侧可进退自如的结构的情况下,也同样地可缩短脱皮长度。
此外,由于与以往的信号缆线的情况相比可调整缆线组75侧的突出量,因此可将向基板77的焊盘部等上的焊接也设定成更容易进行焊接的状态来进行焊接。因此,焊接的作业变得容易。
以往,在将由多根缆线构成的信号缆线与构成安装于内窥镜的前端部等的摄像装置的小型基板进行连接时,采用了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基板的轴向(前端部的长度方向)上成列地设有焊点的连接结构等。
当这样沿轴向排列焊点时,当基板的进深的长度不够时则供连接多根缆线的空间就少,因此存在可与小型基板连接的缆线的根数少的问题。
因此,如下所述,也可以通过构成为将缆线统一地与基板面等上的焊点连接,实现摄像装置的缆线连接部周边部的小型化和简易的装配性。
图11A示出了摄像装置80的概要的结构。该摄像装置80具有:摄像元件81;FPC82,其一端与所述摄像元件81连接,该FPC82沿着摄像元件81的例如底面向其背面侧延伸;以及将多个安装部件汇集成一个的模块化安装部件83,其安装在向摄像元件81的背面侧延伸出的FPC82的上表面。
关于该模块化安装部件83,其上表面部分由陶瓷基板83a形成,内部还安装有未图示的安装部件,利用树脂83b被紧固成立方体形状,在其上表面安装有安装部件84。
此外,形成于模块化安装部件83的底面的焊点经由与陶瓷基板83a连接的未图示的微型销与FPC82电连接。
构成信号缆线85的多根缆线85a在分别与连接用的销86连接的状态下以被设置于圆台形的树脂部件87中的状态与该模块化安装部件83的后端侧的面(后端面)电连接,所述树脂部件87设有用于收纳销86的槽87a(参照图11B、图11C)。
在该情况下,在模块化安装部件83的后端面,例如在预定的半径r(关于该半径r,参照图11B)上的等角度的多个部位(在图示的示例中是四个部位)形成有配线的焊点88a,在各焊点88a设有焊锡球88b。
用于连接信号缆线85的树脂部件87被设定成符合设置在该模块化安装部件83的后端面的四个部位的焊点88a的结构。
另外,图11A中所示的双点划线示出了在将销86收纳到树脂部件87的槽87a中后用于以覆盖其周围的方式进行固定的粘接剂89。关于该粘接剂89,在自图11D起的之后的附图中进行说明。
图11B示出了根据图11A中的箭头B从树脂部件87的正面侧观察到的结构。在该情况下,通过双点划线还示出了图11A中的四个部位的焊点88a的位置。
如图11B所示,树脂部件87是前端侧即与焊点88a的连接面侧为前端越来越细(收聚)的形状即圆台形,在沿着其圆锥面(圆锥的表面)的四个部位形成有槽87a,在各槽87a中分别收纳有销86。
被收纳的各销86的前端被设定成在半径为r的圆形的前端面上稍微突出并位于分别与各焊点88a对置的位置。
此外,在收纳有各销86的槽87a的后端附近,加大该槽87a的尺寸,使得能够收纳将缆线85a的前端与销86的后端焊接而形成的焊接部86a附近。
因此,通过对图11B所示的树脂部件87的前端面上的各销86的前端进行对位,使其与焊点88a抵接,并采用作为焊接装置的回流焊接机(reflow)通过焊接将各销86与焊点88a进行电连接,从而可制造摄像装置80。采用回流焊接装置可容易地进行该情况下的电连接。
这样,通过采用树脂部件87可容易地将缆线85a与应当连接的焊点88a电连接。因此,可实现简易的装配性。
此外,如图11B所示,通过采用树脂部件87和销86,可将作为与焊点88a的电连接部的销86的前端定位在较小的空间部分(具体地说是半径为r的圆)。因此,即使在将焊点88a设置在较小的空间部分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树脂部件87来简单地进行电连接,并可使缆线连接部周边部小型化。
图11C示出了将销86收纳于树脂部件87之前的状态,下面,对装配摄像装置80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11C所示,分别将销86与缆线85a进行焊接,并将焊接后的各销86收纳到其左侧所示的树脂部件87的槽87a中。
如图11D所示,利用环氧树脂等粘接剂89覆盖如在图11C中所说明的那样将销86收纳在槽87a中的树脂部件87,以固定销86。另外,图11D中的双点划线表示研磨线的一个示例。
利用研磨装置将图11D所示的粘接剂89所覆盖的树脂部件87研磨到研磨线为止,从而形成为如图11E所示的树脂部件87。
并且,通过采用图11E所示的树脂部件87,如上述那样将销86的前端与焊点88a对位而进行焊接,从而制造摄像装置80。另外,也可以进一步如图11F所示那样对图11E所示的树脂部件87中的销86的外周侧部分进行研磨,从而形成例如圆锥面形状的研磨面89a。
在该情况下,采用设有该研磨面89a的树脂部件87将销86与焊点88a焊接。
该摄像装置80具有如下特征:模块化安装部件83和各缆线85a与销86连接,所述模块化安装部件83是将多个安装部件汇集成一个而形成的,所述各缆线85a在所述模块化安装部件83的端面设有配线的焊点88a,并且与所述模块化安装部件83电连接,所述销86与模块化安装部件83上的焊点88a电连接。
此外,所述销86以朝着模块化安装部件83而收聚的方式被设置在树脂部件87中。此外,利用树脂部件87等粘接固定所述销86与缆线85a的连接部分。
另外,也可以削去用于固定所述销86与缆线85a的连接部分的粘接剂89等树脂部件的外周。
以往,在将多根缆线与构成摄像装置的小型基板连接时,采用了在作为连接对象的基板的阶梯部设有焊点的连接结构等。在这样设置阶梯并利用焊锡等与该部分进行电连接的情况下,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基板的高度方向和特别是进深长度不够时,用于连接多根缆线的空间就会不够,可与小型的基板连接的缆线的根数就少。
因此,在将缆线与小型基板连接的情况下,为了实现提供可小型化的结构的目的,也可以采用图12A、图12B所示的结构。
图12A所示的摄像装置90具有:摄像元件91;与该摄像元件91连接的FPC92;将多个安装部件汇集成一个而形成的模块化安装部件93,其安装于该摄像元件91的背面侧的FPC92上;以及信号缆线95,其具有与该模块化安装部件93电连接的多根缆线94。
如图12B所示,模块化安装部件93是长方体形状,在形成其上表面的陶瓷基板93a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安装部件93b。
此外,在该陶瓷基板93a的背面安装有第二安装部件93c。此外,从该陶瓷基板93a的背面向下方突出地设有多个微型销93d。
将树脂93e填充在该陶瓷基板93a的背面的第二安装部件93c及微型销93d的周围,从而形成长方体形状。
微型销93d的各下端经由UBM(Under Bumping Metal:底部防震金属)和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带式自动结合)带93f与FPC92连接。
此外,模块化安装部件93设有与构成该模块化安装部件93的微型销93d等电连接的采用了金属材料等的导电性的销(第一销)96a和未与模块化安装部件93电连接的销(第二销)96b。
该第二销96b是不用于电连接的虚设的销,其具有这样的功能:使用于电连接的第一销96a与缆线94通过焊接而进行的连接容易进行。
第二销96b例如被设置成其基端嵌入在树脂93e之中,并被设置成与第一销96a的周围相邻。
如图12A所示,这些销96a、96b被设置在模块化安装部件93的与摄像元件91相反侧的面(后表面)上。
并且,如图12A所示,缆线94的端部利用焊接部97被电连接,所述焊接部97由与相邻的多个销、具体地说是第一销96a和第二销96b接触的状态下的焊锡构成。此外,在图12A中也示出了通过焊接将一根缆线94与第一销96a和第二销96b电连接后的情形。
另外,在将缆线94的端部与第一销96a连接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使缆线94的端部与该第一销96a及其周围的一个以上的第二销96b接触,从而通过焊接进行电连接。
这样,在本摄像装置90中,由于可使各缆线94的端部与本来应当电连接的第一销96a及其周围的第二销96b接触来进行焊接,因此与单是第一销96a的情况相比,焊锡的附着更好,容易进行焊接。因此,根据本摄像装置90,由于可使缆线94与两个以上的销接触来进行焊接,因此焊锡的附着好,容易进行焊接。
此外,由于可容易地进行焊接的原因,不需要在单是第一销96a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焊接来进行连接而绕转缆线94,可缩短缆线连接部的硬质长度部分。即,通过缩短缆线连接部的硬质长度,可使摄像装置90小型化。
此外,部分地组合上述的实施方式等而构成的实施方式等也属于本发明。
本申请是以2009年9月1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9-210848号为主张优先权的基础而进行申请的,上述的公开内容被引用在本申请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
Claims (17)
1.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摄像装置具备:
多根微型销,它们以从摄像元件的摄像面的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该背面;
多个电路基板,它们具有设置了贯通孔或贯通槽的基板面,该贯通孔或贯通槽形成为可分别供所述多根微型销贯穿;以及
焊接部,其在所述多个电路基板按照使所述多根微型销分别贯穿所述多个电路基板的所述贯通孔或所述贯通槽的方式层叠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状态下,通过利用与所述贯通孔或所述贯通槽相邻的焊盘部的焊接来固定所述多根微型销和所述多个电路基板,
在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中至少具有一个第一电路基板,该第一电路基板具有安装有电子部件的基板面,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相邻层叠的第二电路基板具有可收纳所述电子部件的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的所述多根微型销分别由一根销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为大致相同尺寸的矩形形状,安装于所述基板面的所述电子部件被安装在所述基板面的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沿着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周缘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沿着矩形形状的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沿矩形四边的周缘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至少四根以上的第一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与信号缆线电连接,并且至少一根以上的第二微型销不与所述信号缆线电连接,所述信号缆线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传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至少四根以上的第一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与信号缆线电连接,并且所述第一微型销的数倍的根数的第二微型销不与所述信号缆线电连接,所述信号缆线与所述摄像装置之间传送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与所述信号缆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被配置成不比层叠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中的至少远离所述摄像元件方向的最后方侧的基板面更向后方侧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与所述信号缆线电连接的所述第二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被配置成不比层叠在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中的至少远离所述摄像元件方向的最后方侧的基板面向后方侧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焊接部的焊盘部仅设置在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中的与所述摄像元件侧相反一侧的基板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像装置安装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至少四根以上的第一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与传送信号的信号缆线电连接,并且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一根以上的第二微型销被用作所述摄像元件的种类识别用微型销。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至少四根以上的第一微型销的从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突出的各端部与传送信号的信号缆线电连接,并且所述多根微型销中的一根以上的第二微型销被用作所述摄像元件的种类识别用微型销。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根所述第一微型销和一根所述第二微型销被共用。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个电路基板中的最远离所述摄像元件的背面的电路基板上安装有集成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的基板面上形成有将所述电子部件与至少一个焊盘部连接起来的印刷图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10848 | 2009-09-11 | ||
JP2009210848 | 2009-09-11 | ||
PCT/JP2010/061337 WO2011030608A1 (ja) | 2009-09-11 | 2010-07-02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84677A CN102484677A (zh) | 2012-05-30 |
CN102484677B true CN102484677B (zh) | 2014-08-13 |
Family
ID=43732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4028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84677B (zh) | 2009-09-11 | 2010-07-02 | 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20206583A1 (zh) |
EP (1) | EP2477392A4 (zh) |
JP (1) | JP5032704B2 (zh) |
CN (1) | CN102484677B (zh) |
WO (1) | WO2011030608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572141B2 (ja) * | 2011-09-30 | 2014-08-1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 |
JP6057632B2 (ja) * | 2012-09-13 | 2017-01-1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5767414B2 (ja) * | 2013-08-05 | 2015-08-19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撮像ユニット |
EP2923635A4 (en) * | 2013-10-04 | 2016-12-21 | Olympus Corp | IMAGE RECORDING UNIT FOR ENDOSCOPE |
JP5806343B2 (ja) * | 2014-01-16 | 2015-11-10 | ソニー・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 光電複合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ヘッド、及び内視鏡装置 |
JPWO2015141802A1 (ja) | 2014-03-20 | 2017-04-13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実装構造体の製造方法、実装用治具、実装構造体の製造装置、撮像装置および内視鏡装置 |
JP6178749B2 (ja) * | 2014-04-07 | 2017-08-0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 |
JP6431698B2 (ja) * | 2014-06-16 | 2018-11-2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ユニット、ケーブル付き配線板、およびケーブル付き配線板の製造方法 |
ES2987511T3 (es) * | 2014-12-05 | 2024-11-15 | Convergent Dental Inc | Sistemas para alineación de un haz láser |
WO2016092986A1 (ja) * | 2014-12-08 | 2016-06-1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ユニット、撮像モジュールおよ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
EP3244603A4 (en) * | 2015-01-05 | 2018-10-31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ing unit, imaging module and endoscopic system |
WO2016194074A1 (ja) * | 2015-05-29 | 2016-12-0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内視鏡システム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IL239386B (en) * | 2015-06-11 | 2018-07-31 | Medigus Ltd | Video camera head |
US11395406B2 (en) | 2015-06-11 | 2022-07-19 | Scoutcam Ltd. | Camera head |
EP3313063A4 (en) * | 2015-06-19 | 2019-02-06 | Olympus Corporation | IMAGING UNIT AND ENDOSCOPE |
WO2017085877A1 (ja) * | 2015-11-20 | 2017-05-26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半導体装置、および内視鏡 |
JP7039548B2 (ja) * | 2016-07-14 | 2022-03-22 | インテュイティブ サージカル オペレーションズ,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手術器具のボディ内に収容された圧力試験ポート |
CN109310286A (zh) * | 2016-07-14 | 2019-02-05 | 直观外科手术操作公司 | 包括多个可单独测试的子组件的内窥镜 |
JPWO2018078766A1 (ja) * | 2016-10-27 | 2019-04-04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ユニット、内視鏡、および撮像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DE112016007392T5 (de) * | 2016-10-27 | 2019-07-25 | Olympus Corporation | Bildaufnahmeeinheit für ein Endoskop und Endoskop |
TWI646939B (zh) * | 2017-11-10 | 2019-01-11 | 沅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內視鏡裝置 |
WO2019138442A1 (ja) * | 2018-01-09 | 2019-07-18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内視鏡、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TWM576855U (zh) * | 2018-12-12 | 2019-04-21 | 榮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Endoscope device and its cable assembly |
TWI733074B (zh) * | 2019-01-09 | 2021-07-11 | 榮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電子裝置及其電路基板 |
JP6792661B2 (ja) * | 2019-03-27 | 2020-11-25 | Hoya株式会社 |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内視鏡 |
WO2021156949A1 (ja) * | 2020-02-04 | 2021-08-12 |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 内視鏡装置 |
CN113347325B (zh) * | 2020-03-02 | 2023-04-18 |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成像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642235B (zh) * | 2020-06-09 | 2021-04-16 | 王超 | 用于冬枣种植的机械辅助多功能一体机 |
US12121212B2 (en) * | 2022-02-04 | 2024-10-22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Insertion instrument, distal end portion of insertion instrum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insertion instrument |
CN115278040B (zh) * | 2022-09-28 | 2023-01-03 | 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电路单元和摄像单元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82740B2 (en) * | 1997-11-24 | 2006-01-03 | Micro-Medical Devices, Inc. | Reduced area imaging devices utilizing selected charge integration periods |
CN1765160A (zh) * | 2003-03-26 | 2006-04-26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两个电路板的电的和机械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491865A (en) * | 1982-09-29 | 1985-01-01 | Welch Allyn, Inc. | Image sensor assembly |
JPH0660972B2 (ja) * | 1985-08-02 | 1994-08-10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S6343639A (ja) * | 1986-08-11 | 1988-02-24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電子内視鏡 |
JP2735101B2 (ja) * | 1986-12-08 | 1998-04-02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JPS63240825A (ja) * | 1987-03-30 | 1988-10-06 |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 内視鏡 |
JPH05268535A (ja) * | 1992-03-24 | 1993-10-15 | Toshiba Corp | 視覚センサー |
US5943216A (en) * | 1997-06-03 | 1999-08-24 | Photo Opto Electronic Technologies |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two-sided, cavity, inverted-mounted component circuit board |
JP2000083252A (ja) * | 1998-09-04 | 2000-03-2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撮像装置 |
JP2000092477A (ja) * | 1998-09-07 | 2000-03-3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撮像装置 |
US6429386B2 (en) * | 1998-12-30 | 2002-08-06 | Ncr Corporation | Imbedded die-scale interconnect for ultra-high speed digital communications |
JP2000354584A (ja) | 1999-06-14 | 2000-12-26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内視鏡用撮像装置 |
US20080019120A1 (en) * | 2004-01-27 | 2008-01-24 | Carmen Rapisarda | Lighting systems for attachment to wearing apparel |
IL162251A0 (en) * | 2004-05-31 | 2005-11-20 | Medigus Ltd | A reusable laparoscopic or endoscopic camera head |
JP2006025852A (ja) * | 2004-07-12 | 2006-02-02 | Texas Instr Japan Ltd | 内視鏡用撮像モジュール |
DE102004056946A1 (de) * | 2004-11-23 | 2006-05-24 | Karl Storz Gmbh & Co. Kg | Bildaufnehmermodul sowie Verfahren zum Zusammenbauen eines Bildaufnehmermoduls |
JP4682158B2 (ja) | 2007-01-16 | 2011-05-11 |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 |
DE102007034704A1 (de) * | 2007-07-18 | 2009-01-22 | Karl Storz Gmbh & Co. Kg | Bildaufnehmermodul |
JP5090967B2 (ja) | 2008-03-05 | 2012-12-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Lcdモジュー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
2010
- 2010-07-02 WO PCT/JP2010/061337 patent/WO2011030608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7-02 EP EP10815206.7A patent/EP2477392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7-02 JP JP2011530777A patent/JP5032704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7-02 CN CN201080040280.9A patent/CN10248467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2-21 US US13/400,776 patent/US2012020658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982740B2 (en) * | 1997-11-24 | 2006-01-03 | Micro-Medical Devices, Inc. | Reduced area imaging devices utilizing selected charge integration periods |
CN1765160A (zh) * | 2003-03-26 | 2006-04-26 | 西门子公司 | 用于两个电路板的电的和机械的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20206583A1 (en) | 2012-08-16 |
JP5032704B2 (ja) | 2012-09-26 |
EP2477392A1 (en) | 2012-07-18 |
JPWO2011030608A1 (ja) | 2013-02-04 |
CN102484677A (zh) | 2012-05-30 |
EP2477392A4 (en) | 2018-01-17 |
WO2011030608A1 (ja) | 2011-03-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84677B (zh) | 摄像装置及摄像装置的制造方法 | |
US9462933B2 (en) | Image pickup unit for endoscope | |
JP7280592B2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
US20110224487A1 (en) | Image pickup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ndoscopic device | |
CN109788892A (zh) | 电子电路单元、摄像单元、内窥镜和电子电路单元的连接方法 | |
WO2020217302A1 (ja) | 内視鏡の先端ユニットおよび内視鏡 | |
WO2019176601A1 (ja) | 撮像ユニットおよび斜視型内視鏡 | |
JP5715024B2 (ja) | 撮像ユニット、内視鏡及び撮像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 |
JP4578913B2 (ja) | 撮像装置 | |
WO2017122335A1 (ja) | 撮像装置、内視鏡および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4445604B2 (ja) | 固体撮像装置及び固体撮像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5541968B2 (ja) | 撮像装置 | |
JP4709661B2 (ja) | 撮像装置 | |
US20060132598A1 (en) | Imaging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endoscope and electronic endoscope | |
JP4709870B2 (ja) | 撮像装置 | |
JP5740180B2 (ja) | 撮像装置及び内視鏡装置 | |
JP4127776B2 (ja) | 撮像装置 | |
JP2022179301A (ja) | 内視鏡撮像装置及び内視鏡 | |
JP4503956B2 (ja) | 撮像装置 | |
JPH1033470A (ja) | 撮像装置 | |
WO2018139406A1 (ja) | 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 |
JP2005074035A (ja) | 撮像装置 | |
WO2019194295A1 (ja) | 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カメラ、およびカメラモジュールのケーブル接続方法 | |
JP7598290B2 (ja) | 内視鏡 | |
JP2006141726A (ja) | 固体撮像素子ユニッ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1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8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