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69C -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769C CN1024769C CN92101486A CN92101486A CN1024769C CN 1024769 C CN1024769 C CN 1024769C CN 92101486 A CN92101486 A CN 92101486A CN 92101486 A CN92101486 A CN 92101486A CN 1024769 C CN1024769 C CN 102476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eck plate
- plate
- ratchet
- check
- device describ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G—BELTS, CABLES, OR ROPES, PREDOMINANTLY USED FOR DRIVING PURPOSES; CHAINS; FITTINGS PREDOMINANTLY USED THEREFOR
- F16G11/00—Means for fastening cables or ropes to one another or to other objects; Caps or sleeves for fixing on cables or ropes
- F16G11/12—Connections or attachments, e.g. turnbuckles, adapted for straining of cables, ropes, or wi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7/00—Securing or covering of load on vehicles
- B60P7/06—Securing of load
- B60P7/08—Securing to the vehicle floor or sides
- B60P7/0823—Straps; Tighteners
- B60P7/083—Tensioning by repetetive movement of an actuating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ackage Frames And Binding Bands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 Luminescent Compositions (AREA)
- Hand Tools For Fitting Together And Separating, Or Other Hand Tools (AREA)
- Sheet Holder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Liquid Developers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步进式拉紧和非步进式释放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包括一个支架(1),一个摇臂(2)和一个棘轮制动机构,该机构由棘轮(3,3′)和止动板(5,5′)组成。为了释放开绑带,在摇臂(2)上加工一个控制凸轮(40),它将止动板(5,5′)带到一非啮合的位置,从而将棘轮制动机构带到一释放位置。采用弯曲的结构的止动板和驱动板(20)以及一个单独的蝶形弹簧(41)减小的装置的结构高度,节省了部件和位置。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这种装置也常常称为拉紧棘轮装置,它具有一个用于从绑带的端部起卷绕绑带的拉紧轴(或称卷轴),通过卷绕绑带使绑带缩短,则在绑带中产生绑扎拉紧力。
为了在拉紧过程中防止拉紧轴反转,可借助于一个棘轮制动机构在其拉紧方向上对拉紧轴进行制动。该棘轮机构在绑带被完全拉紧或绑扎的情况下卷轴处于其终端未置时也仍然对卷轴进行止动。
这种棘轮机构例如已由福丝矫正仪Riohter-v.Voss精密机构零件1964年第9版第263页公开。按照此书所述,这种棘轮机构主要由一个止动器和一个止动构件组成。此外还得知,为了减小止动弹跳,可采用多个止动器和止动构件,请参见Lueger的技术百科全书1960年第一卷第530页。
尤其是Rionter-v.Voss(aao)中提到的矫正棘轮机构,它通过沿拉紧方向转动拉紧轴可以将绑扎力步进式地引入绑带中,同时保证拉紧轴不会反转。在这种类型的拉紧和绑扎装置中,尤其是拉紧棘轮装置,通常止动器不是做成止动爪(掣子),而是做成止动板结
构。由于止动爪是围绕一个转动铰链接头可摆动地支承着并且由一弹簧件加上压力,为了传递大的力止动爪和弹簧件的结构尺寸就必须做得很大。而用止动板作为止动器相比之下就能使装置具有大大节省位置的结构。此外,通过这种结构的止动板还能传递很大的力。
止动板在啮合位置处与一个棘轮上的轮齿相啮合。该轮齿是这样布置的,使得止动板与用于止动齿的陡的前齿面刚性地相啮合而当转动棘轮时,止动板的前端部则在倒了圆角的后齿面上滑过。
每行进一个止动步距,止动板为了越过一个止动齿而沿着一个平动运动方向从啮合位置移动到一个非啮合位置,为此,止动板平动移动地支承在装置的底部支架上,最好支承在支架侧板上。因此支架侧板必须具有其上设有能进行平动运动的必要路径的结构。止动板在止动步进结束越过了止动齿后平动地重新从非啮合位置移动到啮合位置,重新沿径向进入轮齿中。
为了能够对较小的、偏离棘轮齿距的步距进行止动,或者能够承受绑扎力,而该力不能单独地由一个止动析或一个止动爪承受,按照现有技术则要径向地设置在棘轮周边上分布的多个止动板。由于止动板相对棘轮的这种径向布置方式,使得底部支架的结构高度随着棘轮周边上径向分布的止动板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支架侧板必须具有大的结构高度,以使每个止动板的平动运动能具有足够的运动空间。
因此,为了减小这种带有两个止动板的装置的结构高度,就需要使两个止动板至少按照成某一锐角的叉臂方式布置,更好的是使它们尽可能地相互平行布置。这种具有相互平行的止动板的装置已由DE-PS3344487公开。这种装置的缺点是,为了保持两个平行的止动板,止动件被分成两部分。对于这种两个平行的止动板的情况齿距只能选得很上,因为齿距太大,止动板的结构就必须很大。
这种装置的另一个缺点在于,止动极始终与相同的止动齿前后啮合。因为通过径向设置的止动板,只有当从后面啮合的止动齿的陡的前齿面在形成一个面压力下完全地整个表面都顶贴在止动板侧面上时才能达到特别好的止动效果。如果止动板不是精确地在棘轮的径向上,那么陡的前齿面则顶靠在止动板的前端面上,这样止动板就会对齿面以集中载荷(点负荷)的方式施加,这会导致陡的齿面逐渐压平,最坏的情况则是使齿面脱落,损坏。
此外,如果要避免上面所述的止动板前端产生点负荷的危险,那么采用两个平行的布置的止动板只能在陡的前齿和倒圆角的后齿面之间的齿陡降角较小时才能实现。请参见Richer-v.Voss,aaO。
如果数个止动板要接受极大的绑扎力,原则上有利的做法是使这些止动板在围绕棘轮周向分布的数个位置上与棘轮轮齿相啮合。这样绑扎力较好地分布到各个止动板上。但是对于一些支承在一个公共的导向件中的止动板,止动板只可能在一个位置上与轮齿相啮合。因此,本发明的任务是,对这种类型的装置进行改进,使得该装置
的结构高度减小。
在本发明中采用了商业上普遍有的标准棘轮作为止动构件。至少有两个止动板用作止动器。其中一个止动板按照现有技术是相对棘轮径向地、可平动移动地设置的。另一个止动板按照本发明是做成弓形弯曲的。该弓形弯曲结构的止动板的凹面侧朝向非弓形弯曲的止动板。弓形弯曲的止动板从其啮合位置移动到其非啮合位置是借助于一种本身既由转动运动分量又由平动运动分量组成的运动来进行的。
本发明的弓形弯曲止动板亦即是从啮合位置从轮齿提出,进入其非啮合位置。由于有转动运动分量,弓形弯曲的止动板的背离棘轮的端部朝着另一个非弓形弯曲的止动板摇动,弓形弯曲止动板的这一端部同时也构成一个弹簧件的支承面。换言之,当在周边上沿径向布置的止动板朝各个方向平动移动时,本发明的弓形弯曲的止动板则是朝着装置中的第二个非弓形弯曲的止动板摇动。当现有技术中的两个非平行的止动板总是或多或少地在偏斜于装置的纵向的方向上平动移动时,本发明的弓形弯曲的止动板则基本上在装置的纵向上进行摆动运动。由此有利地减小了装置的结构高度。
装置这种很小的结构高度产生一个优点,即在运输和存放时,这种装置所需的空间较小。此外,本发明的装置从绑带中伸出的部分极少,从而降低了与装置相撞而受伤的危险。而且这种平行结构的装置能和谐地适应纺织绑带。
就本发明所谈及的绑带而言,它可以是纺织物理带或绑扎带,链条,钢索或绳索等类似物。即本发明的装置适用于任何种类的拉紧和绑扎材料。
底部支架和止动板导向部件的结构形状有利地减小了装置的自重。此外,止动板和止动导向槽构成棱形推移导向部分,它们有效地防止了止动板在导向槽中歪斜。这样止动板被持久地牢牢地导入导向槽中。它在制造加工上也是有利的,因为只需要很小的刚性地共同作用的部件。简单的结构形式还可以在装配装置时使用技术素质较低,从而所付工资也低的劳动力。
止动板的弓形弯曲形状是本发明的一个尤其有利的具体结构特征。这种结构的止动板在一个圆形轨道上从啮合位置运动到非啮合位置。一方面该弓形弯曲部分不能太急剧,因为这会增大歪斜的危险,另一方面它又应足够的急剧,以便通过一个足够大的转动运动分量保证装置具有特别有利的低的结构高度。此外,止动板的弓形弯曲形状也改善了力的传递。止动导向槽的与止动板相配的弓形形状,便于止动板和导向槽在棱形推移导向方式下有利地共同作用。
本发明中止动板相对于棘轮轮齿的有利的布置涉及到为了减小止动弹跳而采用多个止动板的装置的实施形式。尤其是通过这种布置可以实现止动弹跳的大小与轮齿齿距无关。具体地说,两个止动板相互错开布置,其中一个止动板位于具有加工在棘轮上的止动齿的啮合位置,而另一个(第二个)止动板位于具有止动齿的非啮合位置。
本发明还涉及棘轮制动机构的结构,这种棘轮机构不仅具有防止反转的功能而且也用作拉紧轴的驱动件。装在摇臂上的驱动板和棘轮构成每个在摇臂和拉紧轴之间起作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的结构很简单。此外棘轮的第二个功能是用于拉紧轴的驱动齿轮。
本发明中还有利地采用了一种轮齿矫正棘轮机构(Zahn-ri-chtgesperre)。
对止动板施力的弹簧部件具有有利的结构。将止动板支承在弹簧部件上提高了装置的操作便利性和安全性。将一个公共的弹簧部件用于两个止动板则节省了材料。并且由于所用部件少而简化了装置的结构,这又简化了制造,降低了材料费用和生产成本。通过采用一个横向设置的蝶形弹簧,在遵循总发明的思想下,还减小了弹簧部件所需的位置。这一点也有利于减小整个装置的结构高度。
根据本发明,蝶形弹簧可以装在一个从底部基体上伸出的,凸入在两个止动板之间的空间中的保持板上,并且根据具有可供利用的安装空间可以在止动板之间可变动地固定住。这样可以又一次减小所需的空间。止动板以其支承面支承在蝶形弹簧上,在向非啮合位置移动时止动板相互靠近,这种情况也有利于使用这种类型的蝶形弹簧。尤其有利的是这种蝶形弹簧和两个弓形弯曲的、其凹面侧相互相对的止动板的共同作用。止动板相互相对的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尤其强烈。此外,此处与只有一个弓形弯曲止动板一样,同样具有节省位置的效果。在止动板的凹面侧之间装入蝶形弹簧还额外地减少了弹
簧部件所需的安装空间,从而以有利的方式额外地减小了装置的结构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驱动板同样地也可采取弓形弯曲的结构,这使得装置的结构高度再次减小。此外,驱动板和止动板可以采用相同的部件。采用这种形状的驱动板除了简化了制造加工,还使得驱动板很容易滑过弓形弯曲的后齿面。在朝着拉紧方向转动时,止动板的与后齿面接触的表面部分形状相配地顶靠在后齿面上,每个弓形弯曲的止动板也是这样,当驱动板停止在支架中的静止槽或定位槽中时,这些槽的形状保证驱动板刚性地置于槽中。
本发明中的摇臂支承在支架上,用于转动拉紧轴,拉紧轴则构成摇臂的摇动轴承的轴颈。
下面对照附图中所示的具有本发明其它的实质性特征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中所示:
图1 本发明的拉紧和绑扎装置的整体立视图,
图2 图1所示装置处于静止位置时的示意侧视图,
图3 图2所示装置带有两个弓形弯曲的止动板和一个弹簧部件的示意图,
图4 图3所示装置另外带有一个同样是弓形弯曲的驱动板的示意图,
图5 弓形弯曲的止动板与非弓形弯曲的止动板在运动学方面上进行比较的示意原理图。
本发明的拉紧和绑扎装置主要由一个基体支架1,一个起拉紧杆作用的摇臂2,一个穿过棘轮3,3′的拉紧轴4以及一个棘轮机构组成。该棘轮机构本身由作为止动构件的两个棘轮3,3′和作为止动器的两个止动板5,5′组成,用于防止拉紧轴4反转。
支架1有两个沿纵向6布置的支架侧板7,7′,支架1在中部有一个沿横向8方向的U型横截面。此处U型横面的U型臂部分构成支架侧板7,7′,而连接U型臂的U型横轭构成支架底板9。在纵向6上超过支架底板9的支架侧板7,7′,其端部呈叉形伸出结构。支架1的该紧固端部在横向8上被一个横向栓10所穿过。该紧固端部用于可松开地固定绑带的一个固定端(该绑带在附图中未示出)。支架1的与该紧固端部相背离的另一功能端部被拉紧轴4所穿过。
拉紧轴4由两个穿过支架1的功能端部的半栓11,11′组成,半栓11,11′各具有沿纵向6的半圆形横截面。两个半栓11,11′的平面侧12,12′相互相对,其间留有沿纵向6较小的间距。该间距用于构成在横向8上的绑带导入槽13。半栓11,11′的相互相背离的圆面侧14,14′构成要拉紧的绑带的卷绕面。
半栓11,11′穿过棘轮3,3′和摇臂2的对着支架1的那个端部。棘轮3,3′在其中心上有两个空心部分15,15′,它们之间的间距,布置,形状和尺寸基本上相应于在纵向6上布置的半栓11,11′的横截面的对应方面,这样半栓11,11′以一种松配合的方式穿过棘轮3,3′。棘轮3,3′的侧壁分别靠着摇臂侧板16,16′的内侧和支架侧板7,
7′的外侧。为了防止支架1,摇臂2以及棘轮3,3′的端部从穿过它们的拉紧轴4上横向滑出,两个半栓11,11′,在横向8的端部上都各穿上一个保险销17。
摇臂侧板16,16′在其背离拉紧轴4的一侧沿横向8由一手柄18相连。手柄18下方沿手柄摇动方向19是一个成型于驱动板20上的弓形板21。操作该弓形板21可使驱动板20沿手柄方向19运动。在摇臂侧板16,16′之间沿横向18装有一个横向连接轭22,它有一个在横向8上的用于导向弓形板21的导向槽。在驱动板20的背离拉紧轴4的前端上成型有一个沿方向19穿过横向连接轭22的定位轴23,该定位轴23外装有一个螺旋状弹簧件,即螺旋弹簧24。定位轴23在方向19上由弹簧围住的部分由作为支座的横向连接轭22和驱动板20的背离拉紧轴4的前端所限定。螺旋弹簧24的压力使驱动板20朝棘轮3,3′的轮齿的齿25运动。为了将驱动板20从轮齿中释放出来,可以沿方向19移动弓形板21。在该运动期间,驱动板20的侧板被导入位于摇臂侧壁16,16′中的平的拉紧导向槽26,26′中。
在支架底板9位于横向8上的中部设有一个导向件27,它基本上沿手柄方向19从支架底板9向上突出:导向件27中有对导向轴29,29′导向的支撑孔28,28′,导向轴29,29′成型于止动板5,5′的与拉紧轴相背的前端上。导向轴29,29′在其纵向上的一段部分上围绕着螺旋弹簧部分30,30′。这段部分位于导向件27的与拉紧轴4相
对的侧面和止动板5,5′的与导向轴29,29′相连的正面之间。止动板5,5′的顶靠着螺旋弹簧部件30,30′的正面构成支承面31,31′。
止动板5,5′象两只脚或臂一样互相成为锐角安放,其顶点由拉紧轴4的旋转轴线构成,其中止动板5′是弓形弯曲结构的,因此止动板的侧面的延长面相交于拉紧轴4的旋转轴线。螺旋弹簧部件30,30′的压力使止动板5,5′朝着棘轮3,3′的轮齿的齿25运动。止动板5,5′以平面导向方式导入止动导向槽32,32′,33,33′。这些止动导向槽32,32′,33,33′本身成型于支架侧板7,7′中。止动板5,5′之间的间距此处为齿距t的1.5倍(见图3)。
弓形的止动板5′沿与纵向6相平行的方向上的剖面形状是弓形的,其凹面对着平的止动板5。弓形弯曲止动板5′的这种弓形形状与支架侧板7,7′中的止动导向槽33,33′的形状楔配。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与止动导向槽33,33′一起构成面导向。
图2示出了装置的沿纵向6的侧视图,装置此时位于静止位置。支架1和摇臂2之间的夹角为0°。在静止位置上,驱动板20与拉紧轴4相对的前端以及与之相连的侧面整平地位于一个静止槽34中。在一侧限定静止槽34的导向凸台35的侧面和在相对的另一侧限定静止槽34的支架侧板7,7′的窄侧面是相互相对的并与驱动板20的侧面相平齐。
如果要在拉紧方向r驱动摇臂2就必须将驱动板移到拉紧范围S中的某个位置。沿手柄方向19操作弓形板21可使驱动板20从静
止槽中移出。要使摇臂2沿拉紧方向r移动到拉紧范围S中必须使驱动板20越过导向凸台35。释放开弓形板21后驱动板20就位于拉紧范围S中,该拉紧范围S具有的张开角约为30°~130°。在拉紧范围S中,支架侧板7,7′在纵向6上有一个圆弓形横截面,其圆直径相应于棘轮3,3′的轮齿的根圆直径df。因此,在沿拉紧方向r操作摇臂2时,驱动板20以其与棘轮3,3′相对的端面始终顶靠在齿25的倒圆角的背齿面36上,并以其沿拉紧方向r指向的侧面与在拉紧方向r上相邻的齿25的陡前齿面37刚性地相啮合。
在沿拉紧方向r驱动时,止动板5,5′由于其相应于1.5倍于齿距t的间距交替地与棘轮3,3′的轮齿相啮合。止动板5,5′的啮合部位的形状与棘轮3,3′的轮齿表面形状相匹配。啮合部位由与棘轮3,3′相对的止动板前端和与之相连的止动板侧面组成。由螺旋弹簧部件30,30′驱动的止动板5,5′刚性地与轮齿相啮合。在啮合进入轮齿中时,两个相邻的齿25的倒圆角的后齿面36和陡的前齿面37与每个止动板5,5′的啮合部位的作用面相切。
止动板5′采用弓形横截面的形状,因为这样可使整个装置具有很小的结构高度。此外,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作用面在与轮齿啮合时,沿拉紧方向r的力传递也得到改善。止动导向槽32,32′和33,33′以棱形(V型)推移导向槽的结构成型于支架侧板7,7′中,其平的形状不仅与止动板5,5′的侧面相配,而且与止动板5,5′的运动方向相适应。止动板5′的转动运动分量因此由止动板5′的弓形形状
和与之相配的止动导向槽33,33′的形状面产生。
在朝着转动方向r转动摇臂2时,止动板5,5′中的一个以其作用面与棘轮3,3′的轮齿相啮合,从而绑带保持拉紧状态。
在某140°角位置,驱动板20的一个侧面顶靠在拉紧止挡面38上。为了将装置置于释放位置,必须使驱动板20越过滑动范围g,进入凹槽39中。滑动范围g具有约为130°至175°的张开角。在该范围中,支架侧板7,7′在其纵向6上有一个圆形横截面,其直径大于棘轮3,3′的轮齿齿顶圆直径dk(见图3)。沿手柄方向19操作释放用的弓形板21和随后沿转动方向r转动摇臂2,则驱动板20的对着拉紧轴4的前端部位于支架侧板7,7′的对着拉紧轴4的前端部上。这样,驱动板20移到与棘轮3,3′的轮齿脱开啮合的位置,并沿转动方向继续滑移到其释放位置。
在释放位置,拉紧和绑扎装置的摇臂2和支架1具有约180°的角。驱动板20此时以其对着拉紧轴4的前端部和与之相邻接的侧面刚性地插入凹槽39中。要改变该释放位置只有重新沿手柄方向19操作释放用的弓形板21,从而使可能被拉紧和绑扎装置创伤和安全危险大大地减小。装置在该释放位置时,成型于被拉紧轴4穿过的、摇臂2的端部上的控制凸轮(曲线)40,将止动板5,5′带入一个与棘轮3,3′的轮齿脱开啮合的位置,使得棘轮机构位于其释放位置,而绑带的端部被绕开下来,从而能从拉紧轴4上拉出。
图3示了邮相对于图2的实施例形式有进一步发展的本发明的
拉紧和绑扎装置的实施形式。在该实施形式中,两个止动板5,5′都具有弓形弯曲的、沿纵向6相平行的方向剖开为弓形的横截面形状。与之相对应,两对止动导向槽32,32′,33,33′的形状也与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5′的侧面和运动方向相匹配。采用两个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5′可以进一步减小装置的结构高度。此外,由止动板5,5′的轻微的转动运动所限定的、沿转动方向的较有效的力传递的优势再次得到提高。
此外,止动板5,5′支撑在一个单独的公共弹簧部件上,以节省空间和部件。该弹簧部件是一个蝶形弹簧41,它有两个相互相对设置的弹簧臂42,42′。弹簧臂42,42′借助于蝶形弹簧41的弹簧压力在其支承面31,31′处将止动板5,5′压向棘轮3,3′方向。
一个从支架底板上伸出的、与纵向6和横向8垂直的保持板43将蝶形弹簧41固定在横向8上。弯折的保持板43以其端部伸入到止动板5,5′的相互相对的凹侧面之间的间距中。此时,根据止动板5,5′之间的空间大小情况,蝶形弹簧41可以可变动地固定在保持板43的端部上。止动板5,5′由于其弓形弯曲的形状使支承面31,31′相互相对运动(相互靠近),从而便于使用单个弹簧部件。由于弓形弯曲的形状使得止动板5,5′的插入部位相互相对运动,从而可能采用一个小的齿距角。此外,止动板5,5′的弓形弯曲的形状形成一个节省位置(空间)的转动运动。
图4示出了一个进一步改进了的实施形式的装置,该装置另外
有一个同样是弓形弯曲的驱动板20。该弓形弯曲的驱动板20额外地减小了整个装置的结构高度。由于节省了部件,并且相同的滑板即可以用着止动板也可以用着驱动板20,因此有利于加工制造。
图5中所示的原理示意图可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弯曲的止动板5′对减小装置结构高度的作用。图5中所示的尺寸轴45上的一个单位相当于在陡的前齿面37上测量的齿高值Z。该齿高值由齿顶圆直径dk和齿根圆直径df之差来定义。无论直的止动板5还是弯曲的止动板5′都必须至少经该齿高Z大小的行程而从啮合位置移动到非啮合位置,以便从与止动齿25的刚性啮合中释放开。止动板5,5′的这一最小的必须的移动行程在图5中用△Z表示。
当直的止动板5移动了行程△Z时,该移动只有在平动方向Bt上的一个运动分量。而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运动则不仅具有在平动方向Bt上的一个运动分量而且有在转动方向Br上的一个运动分量。由于止动板5,5′相对于棘轮3,3′是径向布置的,对于具有多个止动板的装置来说,至少一个止动板(如图5中所示)必须与装置的纵向6斜着移动。因此相配的导向槽32,32′,33,33′必须具有以下的最小长度:即止动板5,5′的长度加上△Z。
由于转动运动分量Br和平动运动分量Bt都不在纵向6上,因此设置止动导向槽32,32′,33,33′的支架侧板7,7′必须具有偏离纵向6的最小结构高度hmin。
从图5中可清楚看到,直的止动板5从合位置向非啮合位置移
动时,在一定程度上一直从纵向6上离开,因此,其最小结构高度hmin随着△t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与之相对应,转动运动分量Br使上升的最小结构高度hmin的这种趋势得以减弱。由于不仅有平动运动分量Bt而且有转动运动分量Br,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合成运动方向几乎与纵向6一致。在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情况下最小结构高度hmin明显小于不弯曲的止动板5′的情况。因此,在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情况下,其合成运动方向是通过转动运动分量Br而朝纵向6转向的。
结果,在具有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的装置中,最小结构高度hmin从关键性的、沿手柄19方向延伸的结构高度转移到非关键性的、沿纵向6延伸的结构长度上了。最小结构高度hmin的值越小,沿手柄方向19的总的装置结构高度就能减小的越多。因此可以来实现沿手柄方向19减小结构高度,即止动板5不再只是能沿平动方向Bt移动,而是这样地被弯曲,使得它们可以沿一个与纵向6相适应的合成方向摆出和摆进,其中该合成方向本身是由一个平动运动分量Bt和一个转动运动分量Br构成的。
Claims (18)
1、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包括一个可在绑带中固定的底部支架(1),
一个在支架(1)中可转动地支承和可转动驱动的拉紧轴(4)用于安装和卷绕绑带的一个端部,
一个在支架(1)和拉紧轴(4)之间作用的、防止拉紧轴(4)反转的棘轮制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一个按照运动关系与拉紧轴(4)相连的、作为止动机件的棘轮(3,3′)和至少两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作为止动器的止动板(5,5′),该止动板(5,5′)在压力作用下可以朝棘轮方向移动并与棘轮相啮合,其特征是:
为了减小支架(1)的结构高度,一个止动板(5′)设计成弓形弯曲的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架(1)具有一个沿横向(8)剖开的基本上为U形的横截面,其U形臂构成两个沿纵向(6)延伸的相互平行的支架板(7,7′),该支架侧板(7,7′),在横向(8)上被止动导向槽(32,32′/33,33′)穿过。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装置,其特征是,止动板(5,5′)被移动保险地且基本上在止动导向槽(32,32′/33,33′)中可纵向移动地支承着,止动导向槽(32,32′/33,33′)构成基本上在纵向(6)上布置的用于止动板(5,5′)的棱形推移导向部分。
4、按照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被支承在一个与其弓形弯曲部分相配的、弓形弯曲的止动导向槽(33,33′)中,并且可以沿其弓形弯曲部分的方向移动和摆动。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一个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支承地装入一个相应地弓形弯曲的止动导向槽(33,33′)。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止动板(5,5′)这样地错开设置,即其中一个止动板(5,5′)位于具有加工在棘轮(3,3′)上的止动点(25)的啮合位置,而第二个止动板(5,5′)位于具有止动点(25)的非啮合位置。
7、按照权利要求6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个止动板(5,5′)的啮合位置距第二个止动板(5,5′)的啮合位置的距离相应于由止动齿(25)构成的轮齿的齿距(t)的1.5倍。
8、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个支承在支架(1)上的摇臂(2),用于转动驱动拉紧轴(4),而拉紧轴(4)构成摇臂(2)的摇动轴承的轴颈。
9、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或8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一个可与棘轮啮合的可移动地支承在摇臂上的、用于引入转动地驱动拉紧轴(4)的力的驱动板(20)。
10、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棘轮机构是一个轮齿矫正棘轮机构,驱动板(20)和止动板(5,5′)可以按照止动爪(掣子)的方式,刚性地与棘轮(3,3′)的轮齿相啮合。
11、按照前述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止动板(5,5′)在朝着棘轮(3,3′)的方向上受弹簧部件(30,30′)的压力作用装入止动导向槽(32,32′/33,33′)中。
12、按照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止动板(5,5′)以其构成支承面(31,31′)的、背离棘轮的端部顶靠在一个公共的弹簧件(41)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2的装置,其特征是,弹簧件(41)是一个位于横向(8)上的蝶形弹簧,在其两个相对的臂(42,42′)上各与一个止动板(5,5′)的支承面(31,31′)相顶靠。
14、按照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弹簧件(41)可以固定在支架(1)上的一个在朝着摇臂(2)方向伸出的保持板(43)上。
1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或6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设置了两个弓形弯曲的止动板(5,5′),其相互相对的凹面侧支承地装入相应弓形弯曲的止动导向槽(32,32′/33,33′)中,其凸面侧相互相背。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装置,其特征是,两个止动板(5,5′)都设置成这样的弓形,使得与棘轮(3,3′)啮合的部分和支承面(31,31′)当在弓形止动导向槽(32,32′/33,33′)中移动止动动板(5,5′)时,能按照止动爪(掣子)的方式相互对地运动。
17、按照权利要求12或13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蝶形弹簧(41)的横向设置的弹簧螺旋部分可装入地固定在止动板(5,5′)的凹面侧之间。
1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装置,其特征是驱动板(20)弓形地弯曲,并以沿支架(1)指向的凹而侧支承在摇臂(2)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9102777U DE9102777U1 (de) | 1991-03-08 | 1991-03-08 | Spann- und Zurrvorrichtung für Zurrstränge |
DEG9102777.2 | 1991-03-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5034A CN1065034A (zh) | 1992-10-07 |
CN1024769C true CN1024769C (zh) | 1994-06-01 |
Family
ID=68650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2101486A Expired - Lifetime CN1024769C (zh) | 1991-03-08 | 1992-03-08 |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504557B1 (zh) |
JP (1) | JP2837306B2 (zh) |
CN (1) | CN1024769C (zh) |
AT (1) | ATE106504T1 (zh) |
AU (1) | AU648961B2 (zh) |
BR (1) | BR9200774A (zh) |
CA (1) | CA2061351C (zh) |
DE (2) | DE9102777U1 (zh) |
FI (1) | FI920696A (zh) |
NO (1) | NO178535C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0825B (zh) * | 2009-07-06 | 2011-08-31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测力棘轮式捆绑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514086B4 (de) * | 1995-04-13 | 2008-02-21 | Bessey Tool Gmbh & Co. Kg | Vorrichtung zum Verspannen von Bodenelementen |
CN2545095Y (zh) * | 2002-04-12 | 2003-04-16 |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分步释放拉紧机机壳 |
US6708953B1 (en) * | 2003-03-21 | 2004-03-23 | Vincent Chang | Rope tension device |
US6880810B1 (en) * | 2003-10-14 | 2005-04-19 | Ratchet Co., Ltd. | Belt reel assembly for fastening goods on a truck |
CN100391645C (zh) * | 2006-05-09 | 2008-06-04 |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自动收带拉紧机 |
CN101844340B (zh) * | 2009-12-13 | 2012-11-21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收带拉紧器 |
CN201816547U (zh) * | 2010-05-12 | 2011-05-04 | 宁波旭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夹带式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
USD675498S1 (en) | 2010-06-18 | 2013-02-05 |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 Ratchet |
USD681411S1 (en) | 2011-08-30 | 2013-05-07 | Master Lock Company Llc | Ratchet lock |
CN108928022A (zh) * | 2018-07-14 | 2018-12-04 | 台州忠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子成型设备 |
CN110077718A (zh) * | 2019-06-10 | 2019-08-02 | 深圳市博科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打包带自锁结构 |
DE202020101304U1 (de) | 2020-03-10 | 2020-04-20 | Thomas Ismar | Zurrvorrichtung zur Verzurrung eines Zurrgutes |
CN113617470B (zh) * | 2021-08-25 | 2022-07-19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一种用于土壤样品制备的行星式球磨机 |
CN113685787B (zh) * | 2021-10-26 | 2021-12-31 | 深圳市润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对意外坠落灯具进行防护的悬挂装置 |
CN117086400B (zh) * | 2023-09-16 | 2024-02-06 | 唐山市丰润区鑫通源扁钢厂 | 一种角钢切割机及切割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658823A5 (de) * | 1981-11-06 | 1986-12-15 | Rud Ketten Rieger & Dietz | Spannvorrichtung. |
DE3344487C1 (de) * | 1983-12-06 | 1988-09-08 | Rud-Kettenfabrik Rieger & Dietz Gmbh U. Co, 7080 Aalen | Spannvorrichtung für Spannstränge, insbesondere Ketten oder Gurte |
JPH02150166U (zh) * | 1989-05-22 | 1990-12-25 | ||
CA2040850C (en) * | 1990-05-03 | 1995-09-19 | Hans-Werner Kamper | Tensioning assembly for the stepwise tightening and releasing of a tensioning strap |
-
1991
- 1991-03-08 DE DE9102777U patent/DE9102777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
- 1992-01-27 AT AT92101280T patent/ATE106504T1/de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1-27 EP EP92101280A patent/EP0504557B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1-27 DE DE59200191T patent/DE59200191D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2-17 CA CA002061351A patent/CA2061351C/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2-18 FI FI920696A patent/FI920696A/fi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1992-02-20 AU AU11068/92A patent/AU64896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1992-03-03 NO NO920822A patent/NO178535C/n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3-04 JP JP4046941A patent/JP283730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2-03-06 BR BR929200774A patent/BR9200774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2-03-08 CN CN92101486A patent/CN102476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90825B (zh) * | 2009-07-06 | 2011-08-31 | 浙江双友物流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测力棘轮式捆绑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BR9200774A (pt) | 1992-11-17 |
NO178535B (no) | 1996-01-08 |
EP0504557A1 (de) | 1992-09-23 |
NO920822L (no) | 1992-09-09 |
JP2837306B2 (ja) | 1998-12-16 |
DE59200191D1 (de) | 1994-07-07 |
FI920696A (fi) | 1992-09-09 |
CA2061351A1 (en) | 1992-09-09 |
CN1065034A (zh) | 1992-10-07 |
ATE106504T1 (de) | 1994-06-15 |
NO178535C (no) | 1996-04-17 |
EP0504557B1 (de) | 1994-06-01 |
FI920696A0 (fi) | 1992-02-18 |
CA2061351C (en) | 1995-07-18 |
AU1106892A (en) | 1992-09-17 |
NO920822D0 (no) | 1992-03-03 |
JPH04331078A (ja) | 1992-11-18 |
AU648961B2 (en) | 1994-05-05 |
DE9102777U1 (de) | 1992-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769C (zh) | 用于绑带的拉紧和绑扎装置 | |
CN1106981C (zh) | 捆扎机 | |
CN1080216C (zh) | 安全带回缩机构 | |
KR100289757B1 (ko) | 코어에서 하나의 실로 형성된 카커스 보강부를 가지는 타이어 제조 방법 및 장치 | |
CN1297442C (zh) | 钢筋捆扎器 | |
US6195848B1 (en) | Slidable ratchet tensioning device and tie-down assembly | |
CN1019658B (zh) | 绑带用拉紧棘轮装置 | |
US8037876B1 (en) | Pulley-and-cable power cable tensioning mechanism for a compound archery bow | |
CN103121494B (zh) | 用于自行车变速器的拨链器且尤其是后拨链器 | |
CN1205068C (zh) | 安全带收缩器 | |
CN1912416A (zh) | 快速收紧且防震动的调节器装置 | |
CN1276761A (zh) | 火车和电车等轨道的转辙器箱,特别是英式的 | |
CN1847062A (zh) | 具有自由轮离合器的安全带自动伸缩装置 | |
CN1195654C (zh) | 条带卷绕装置 | |
JP2006342964A (ja) | テンショニング装置 | |
CN1724309A (zh) | 自行车变速器的换档控制装置 | |
JPS6356090B2 (zh) | ||
CN1564761A (zh) | 回行致动器和方法 | |
CN1140537A (zh) | 用于钓鱼卷线盘的防倒机构 | |
AU617165B2 (en) | Operating apparatus for feeding, taking up and tensioning a binding strap | |
CN1248914C (zh) | 棒材自动打捆方法及棒材自动打捆机 | |
CN101031739A (zh) | 扭力线性张紧器 | |
CN1121388A (zh) | 钓鱼绕线轮的防逆转系统 | |
CN1243302A (zh) | 八音盒装置 | |
FR2502717A1 (fr) | Dispositif de rattrapage du jeu et de centrage du coulisseau d'un servofrein a machoires interne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5 | Extension of patent right duration from 15 to 20 years for appl. with date before 31.12.1992 and still valid on 11.12.2001 (patent law change 1993) | ||
OR01 | Other related matters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8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4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