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433691A -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33691A
CN102433691A CN2010102988296A CN201010298829A CN102433691A CN 102433691 A CN102433691 A CN 102433691A CN 2010102988296 A CN2010102988296 A CN 2010102988296A CN 201010298829 A CN201010298829 A CN 201010298829A CN 102433691 A CN102433691 A CN 102433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ing
information
length
thread cutting
stitc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29882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33691B (zh
Inventor
植田昌彦
原里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riority to CN20101029882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91B/zh
Priority to EP11183221.8A priority patent/EP2436817B1/en
Publication of CN102433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33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33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3Workflow analys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通过设置切线信息取得部、缝制长度取得部、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以及工序判别部,有效地利用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并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所述切线信息取得部取得用于表示在各台缝纫机中进行了切线的切线信息,所述缝制长度取得部从各台缝纫机取得缝制针数信息,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根据缝制针数信息和切线信息输出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间隔时间期间内)的针数信息即工序内针数信息,所述工序判别部基于各台缝纫机的工序内针数信息,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Description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多台缝纫机的协作而构成缝制生产线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下述技术,即用于提高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协作效率而提高缝制生产线的效率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缝制工厂,设置了多台缝纫机,并由各操作员操作各台缝纫机。通常,在缝制工厂,通过多台缝纫机的协作,缝制出一件缝制物(例如一件衣服)。具体而言,一件缝制物依次经过由缝纫的种类不同的多台缝纫机构成的缝制生产线而完成。另外,有时由同一缝纫机进行不同的缝制工序。
这样,在缝制工厂,由于通过多台缝纫机即多个操作员的协作而缝制出缝制物,所以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非常重要的是分析各个操作员的作业,并根据该分析结果,组成合适的缝制生产线。
作为现有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地那样,提出了在由多台缝纫机构成的缝制生产线中,分析各台缝纫机的缝制作业实际成绩数据,并显示缝制生产线的作业平衡作为间隔图(pitch diagram)的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
间隔图为,从缝制作业的实际成绩数据求每个操作员(也可以改称为每台缝纫机)的缝制所需时间(间隔时间(pitch time)),并将其表示为图。管理员通过看该图,检查每个操作员所负责的缝制作业时间的平衡,发现缝制作业时间最长的缝制工序(所谓,障碍工序),变更缝制工序的分配,能够改善作业平衡。例如,管理员通过进行分配而将缝制作业时间长的一个缝制工序由多个操作员分担,改善缝制作业的平衡。
这样,在缝制生产线中,将一件衣服的缝制分割为细小的缝制工序,并将缝制工序分配给各个操作员(缝纫机)。这里,为了调整作业平衡,通常分配缝制工序而使1个操作员负责多个缝制工序。为了生成一个操作员负责多个缝制工序的情况下的间隔图,除了计算每个缝制工序的间隔时间以外,还需要考虑将该缝制工序以怎样的比例分配给哪个操作员,并计算各个操作员的缝制所需时间(间隔时间)。
使用图1和图2,说明间隔图的具体例。
图1是缝制生产线的一个例子。为了调整作业的平衡,或者基于需要将较难的工序分配给熟练的操作员等理由,由一台缝纫机(操作员)分担多个工序或者一个工序被分配给多台缝纫机,组成缝制生产线。图1的例子中,例如缝纫机1分担工序<1>、<2>。另外,例如工序<5>被分配给缝纫机2、3。
图2是表示间隔图的生成方法的图。
缝纫机1的操作员以间隔时间100秒进行工序<1>的缝制工序,以间隔时间120秒进行工序<2>的缝制作业。另外,对缝纫机1(缝纫机1的操作员)以100%的比例分配工序<1>的缝制作业,并以100%的比例分配工序<2>的缝制作业。此时,在缝纫机1(缝纫机1的操作员)中,定期作业时间=100秒×100%+120秒×100%=220秒。
另外,缝纫机2的操作员以间隔时间50秒进行工序<3>的缝制作业,以间隔时间80秒进行工序<4>的缝制作业,并以间隔时间180秒进行工序<5>的缝制作业。另外,对缝纫机2(缝纫机2的操作员)以100%的比例分配工序<3>的缝制作业,并以100%的比例分配工序<4>的缝制作业,并以30%的比例分配工序<5>的缝制作业。此时,在缝纫机2(缝纫机2的操作员)中,定期作业时间=50秒×100%+80秒×100%+180秒×30%=184秒。
对缝纫机3至8(缝纫机3至8的操作员)也同样,从间隔时间和被分配的缝制作业的比例求定期作业时间。另外,如缝纫机4和缝纫机5那样,在将同一工序(工序<6>)并列地由多台缝纫机负责时,对定期作业时间进行平均来制表。
图3是表示以线形图的形式表示了间隔图的例子。从图3的间隔图,可知缝纫机1或缝纫机6的定期作业时间比其他缝纫机的定期作业时间长。其意味着,缝制作业集中于特定的缝纫机1、6(缝纫机1、6的操作员),缝制生产线整体的缝制作业效率受该缝制作业集中的缝纫机的影响而变坏。因此,管理员通过将缝纫机1、6(缝纫机1、6的操作员)的一部分缝制作业,例如分配给定期作业时间较短的缝纫机3,从而改善缝制作业的平衡,并提高缝制生产线整体的缝制作业效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09-160084号公报
然而,为了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作业分析装置中生成间隔图,需要输入用于识别以哪台缝纫机进行哪个缝制工序的工序ID。该工序ID的输入需要各台缝纫机的操作员在进行缝制作业时从各台缝纫机输入。
这里,在一个操作员负责多个缝制工序时,需要在每次作业工序变更时输出工序ID。因此,有可能存在作业效率下降或者由于误输入而在间隔图上出现差错。
另外,通常需要在分解作业工序后决定各个作业工序的工序ID,并从各台缝纫机进行工序ID的输入。但是,在每次制品变更时,或在每次缝制工序的分配给缝纫机的分配变更时,需要重新再决定工序ID,所以管理复杂而且存在操作员输入错误的工序ID的可能性。在为多品种且小批制品的情况下,该问题显著地表现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作为的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有效地利用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能够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本发明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的一种形态包括:切线信息取得部,其与多台缝纫机连接,并从各台缝纫机取得用于表示所述各台缝纫机中进行了切线的切线信息;缝制长度取得部,其所述与多台缝纫机连接,并从所述各台缝纫机取得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长度的信息;工序内缝制长度信息生成部,根据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和所述切线信息,生成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缝制长度的信息即工序内缝制长度;以及工序判别部,基于所取得的所述各台缝纫机的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将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根据本发明,基于各台缝纫机的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进行了分类,从而有效地利用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并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缝制生产线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间隔图的生成方法的图。
图3是表示以线形图的形式表示了间隔图的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在进行了三个缝制工序A、B、C时的缝制针数和缝制次数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间隔时间、切线以及在间隔时间内进行的作业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缝纫机的示意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9是表示从各台缝纫机输入到作业分析装置的数据的例子的图。
图10A是表示基于工序内针数的缝制工序的分类的方法的示意图,图10B、图10C、图10D是表示间隔时间的求法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基于工序内针数将缝制工序分类,进而求得间隔时间后的数据的图。
图12是表示根据缝纫的种类将缝制工序分类的例子的图。
图13是表示根据针数数据将缝制工序分类的例子的图。
图14是表示根据管理员用工序ID将缝制工序分类的例子的图。
图15是表示比例的决定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比例的决定方法的一例的图。
图17是表示需要由管理员进行手工输入时的显示例的图。
图18是表示需要由管理员手工输入时的显示例的图,图18A是表示输入工序ID后的显示例的图,图18B是表示确定了比例后的显示例的图。
图19是表示生成的间隔图的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原理]
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前,说明本发明的原理。
本发明的发明人首先着眼于在同一缝制工序间,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期间(在实施方式中将该期间定义为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长度几乎相同。然后,发明人考虑基于缝制长度而能够将缝制工序分类,从而获得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特征在于,从各台缝纫机收集由各台缝纫机获得的缝制数据中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期间(间隔时间)进行了的缝制长度的信息,并基于各台缝纫机的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将各台缝纫机所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由此,即使在进行缝制作业时不输入用于将缝制工序分类的工序ID,也能够将缝制工序分类。
这里,各台缝纫机通常输出用于表示缝了多少针的缝制针数信息,所以非常适合于有效利用该缝制针数信息,取得各台缝纫机的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长度。另外,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长度能够通过下式简单地求取。
缝制长度=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针数×每1针的缝制长度    ......(1)
换言之,每1针的缝制长度是缝制物上的针脚的间隔长度。每1针的缝制长度是各台缝纫机已决定了的固定的长度,所以预先存储该长度,由此使用式(1),能够从针数求缝制长度。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将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针数称为“工序内针数”。
另外,由于缝制长度和缝制针数之间的关系为1对1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直接使用缝制针数作为用于工序判别的指标而无需求缝制长度。另外,缝制长度也可以基于不同于缝制针数的另外的数据求取。例如,通过在缝纫机设置用于检测缝制物的送给量的传感器,基于来自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计算间隔时间内的缝制物的送给量,由此能够求缝制长度。另外,例如,能够在缝纫机设置用于检测缝线的消耗量的传感器,基于来自该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求间隔时间内的缝线的消耗量,并基于该缝线的消耗量,求缝制长度。这里,缝制长度和缝线的消耗量之间的关系与缝制长度和缝制针数之间的关系相同,具有1对1的关系,所以也可以直接使用缝线的消耗量作为用于工序判别的指标而无需求缝制长度。
间隔时间是从缝制的切线开始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期间。通常从缝纫机输出切线信号。切线信号是切断了正在缝制的缝线时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通过求从输入某切线信号开始至输入下一切线信号为止的期间,能够求该间隔时间。另外,切线信号如果利用与缝纫机的切线动作连动而自动地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则非常适合,但在为不具有与缝纫机的切线动作连动而自动地输出切线信号的功能的缝纫机时,利用在切线时由操作员进行开关操作而输出的信号即可。
缝制针数是针“上→下→上”移动了的次数。针通过“上→下→上”一个来回而生成一个针脚,所以缝制针数也可以改称为针脚的数目。缝制针数例如能够基于对针进行驱动的电动机的旋转信息来求取。以下,有时也将间隔时间内的缝制针数只简写为“针数”。
所谓缝制次数是指由缝纫机缝制了每个缝制工序设定了的连续的针脚的次数,由于相当于缝制了的缝制物的件数,所以也可以改称为每个缝制工序的缝制的件数。从某切线开始至下一切线为止是一次缝制,制作一件缝制物。因此,通过对切线信号的数进行计数,能够求缝制次数(缝制件数)。
图4中表示作为一个例子,由一台缝纫机进行了三个缝制工序A、B、C时的、工序内针数和缝制次数的关系。这里,例如,缝制工序A是缝纫口袋的工序,缝制工序B是缝纫袖子的工序,缝制工序C是缝纫领子的工序。在图4的例子中,70针的缝制工序A进行了100件,100针的缝制工序B进行了60件,200针的缝制工序C进行了30件。
从图4可知,如果缝制工序相同则工序内针数相同,如果缝制工序不同则工序内针数不同。因此,使用工序内针数,能够将缝制工序分类。
另外,在图4中,以30针、40针、150针、170针进行了数次缝制。与这些缝制次数(也可以称为缝制件数)少的工序内针数对应的缝制作业是修改作业(重新缝纫作业)等的可能性较高。也就是说,修改作业是非正常的作业,所以该工序内针数的缝制次数较小。因此,通过对每个工序内针数的缝制次数进行阈值判定,将阈值以上的工程内针数的缝制工序判定为正常工序,将低于阈值的工序内针数的缝制工序判定为修改工序,从而能够区别正常工序和修改工序。
图5是表示间隔时间、切线以及在间隔时间内进行的作业内容之间的关系的图。
如图5所示,间隔时间是从某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期间。在图5的例子中,在时刻t1,通过至t1时刻为止的作业,缝制作业结束,所以进行切线。接着,从时刻t1至时刻t2的期间,操作员将缝制作业结束了的布料从缝纫机台放置到另外的台子。接着,从时刻t2至时刻t3的期间,操作员取缝制前的布料并将其置于缝纫机台上。接着,在从时刻t3至时刻t4的期间,操作员进行缝纫。接着,从时刻t4至时刻t5的期间,转动布料(即,改变缝纫方向)。接着,在从时刻t5至时刻t6的期间,操作员进行缝纫。在时刻t6,进行切线。这样,在间隔时间1的期间,进行一次缝制,制作1件缝制物。在间隔时间2也通过进行与间隔时间1相同的作业,进行一次缝制,并制作1件缝制物。
在图5的例子中,在间隔时间1内包含两次缝纫作业。因此,在间隔时间1内的工序内针数是进行两次缝制作业中针的“上→下→上”移动的次数即进行两次缝制作业中形成的针脚的总数。另外,在图5的例子中,间隔时间内包含的缝制作业的数为两次,但当然缝制作业的数并不限于此。所谓间隔时间内的工序内针数是指,间隔时间内包含的所有的缝制作业的缝制针数的总和。
[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2-1]系统结构
图6表示实施方式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的整体结构。
图6的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多台缝纫机10-1至10-10通过有线或无线与作业分析装置100连接。该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例如设置在缝制工厂。如背景技术中的说明,多台缝纫机10-1至10-10构成缝制生产线。也就是说,在多台缝纫机10-1至10-10中,包含缝制工序和缝纫的种类的不同的缝纫机,并通过多台缝纫机10-1至10-10协作,缝制出一件缝制物(例如1件衣服)。另外,图中的粗箭头表示缝制对象物20的流程。
从各台缝纫机10-1至10-10,针数信息S1-1~S1-10以及切线信息S2-1至S2-10被输入到作业分析装置100。作业分析装置100基于这些信息,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另外,作业分析装置100使用分类结果,生成各台缝纫机的间隔图,并将其输出到监视器或打印机。管理员通过查看显示出的间隔图,检查每个操作员(也可以改称为缝纫机)所负责的缝制作业时间的平衡,发现缝制作业时间最长的缝制工序(所谓,障碍工序),变更缝制工序的分配,由此能够改善作业平衡。
[2-2]缝纫机的示意结构
使用图7简单地说明缝纫机的示意结构。缝纫机10大致区分包括:缝纫机本体11、主轴电动机12、控制箱13以及踏板14。
缝纫机本体11中,由针棒15支撑针16。将电源开关17置于接通,主轴电动机12旋转,该旋转通过传动带18被传递给缝纫机的主轴,由此针16上下移动。根据该针16的上下移动,布进给部19以规定的间隔移送布,由此进行缝制。根据踏板14的操作,控制缝制的开始、结束以及速度。控制箱13中内置用于控制缝纫机10的缝制的缝纫机控制装置。另外,控制箱13具有用于与作业分析装置100等外部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功能。
通过收纳在控制箱13内的缝纫机控制装置,控制缝纫机10。另外,操作踏板14后,主轴电动机12旋转且针开始移动,同时布送给部19以规定的间隔开始送布,进行缝制。
缝制结束且操作员用踏板14进行切线操作(例如,将踏板14返踏至操作员侧)后,从控制箱13内的缝纫机控制装置向设置在布送给部19的下方的切线部(未图示)发送用于指示进行切线的切线控制信号,通过切线部切断上线和底线。同时,通过通信功能,该切线控制信号被输出到外部(作业分析装置100)作为切线信息S2。
另外,缝纫机10将针数信息输入到控制箱13。该针数信息例如能够通过检测主轴电动机12的旋转获得。另外,针数信息能够通过对来自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进行计数获得,所述传感器对针的上下移动进行检测。从控制箱13通过有线或无线对作业分析装置100传送针数信息S1。
[2-3]作业分析装置的结构
图8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100的结构例。图8的各个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一个芯片。
图8的作业分析装置100与n台缝纫机连接,并输入来自n台缝纫机的切线信息S1-1~S1-n以及针数信息S2-1~S2-n。
作业分析装置100将来自各台缝纫机的切线信息S2-1~S2-n输入到切线信息取得部101。另外,作业分析装置100将来自各台缝纫机的针数信息S1-1~S1-n输入到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
切线信息取得部直接输出所输入的切线信息S2-1~S2-n。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直接输出针数信息S1-1~S1-n。
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102b输入从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输出的针数信息S1-1~S1-n,而且输入从切线信息取得部101输出的切线信息S2-1~S2-n,求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间隔时间期间内)的针数。缝制长度信息生成部102b将对每台缝纫机求出的间隔时间期间内的针数作为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输出。
工序判别部103输入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并基于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工序判别部103输出分类后的结果即缝制工序信息S3-1~S3-n。具体而言,基于如上述的[1]项中说明那样,如果缝制工序相同则缝制针数相同,如果缝制工序不同则缝制针数不同的原理,工程判别部103根据缝制针数将缝制工序分类。另外,优选的是,预先决定针数的容许误差,只要针数的差在该容许误差内,就判别为是同一缝制工序。工序判别部103将对各台缝纫机分类出的缝制工序ID作为缝制工序信息S3-1~S3-n输出。
这里,工序判别部103具有表示缝制针数和缝制工序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的表104,使用该表,从各台缝纫机的缝制针数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并将其输出。由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来判别与缝制针数对应的缝制工序。
缝制件数信息取得部106输入切线信息S2-1~S2-n和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使用这些信息,对于各台缝纫机,取得每个工序内缝制针数的缝制件数的信息S4-1~S4-n。这些处理,使用图10等在后面叙述。
间隔时间计算部105输入切线信息S2-1~S2-n和缝制工序信息S3-1~S3-n,使用这些信息,对每个缝制工序求出表示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时间的间隔时间S5-1~S5-n。这些处理,使用图10等在后面叙述。
比例计算部107输入缝制工序信息S3和每个工序内缝制针数的缝制件数的信息S4,并基于这些信息,计算用于表示同一种类的缝制工序的作业被分配给各台缝纫机的比例的作业比例S6-1~S6-n。这些处理,使用图12至图18等在后面叙述。
间隔图生成部108输入缝制工序信息S3、间隔时间S5-1~S5-n以及作业比例S6-1~S6-n,使用这些信息生成间隔图S7。间隔图S7被输出到显示部。已使用图2说明了间隔图的生成方法,而且其是已知的技术,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2-4]缝制工序的分类以及间隔图的生成
接着,例举具体例子,详细说明由作业分析装置100进行的缝制工序的分类以及间隔图的生成。
如图9所示,作业分析装置100经由网络从各台缝纫机取得与缝纫机ID和操作员ID关联对应的<1>缝纫的种类、<2>工序内针数、<3>作业时间的信息。另外,各个数据是通过切线而被划分的数据。
<1>缝纫的种类是指,平缝、锁缝、单圈缝、双圈缝、装饰缝等。另外,在本发明中,即使不使用该缝纫的种类的信息,也能够进行缝制工序的分类和间隔图的生成,图8中没有示出该信息的传送。
<2>工序内针数是指,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针数。
<3>作业时间是指,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时间。
图10是表示基于工序内针数的缝制工序的分类的方法和间隔时间的求取方法的示意图。
如图10A所示,作业分析装置100对各台缝纫机,根据工序内针数将工序分类。这里,优选的是,根据缝纫的种类,变更判别为相同缝制工序的工序内针数的容许误差。例如,如果是平缝则将容许误差设定为±5针,只要工序内针数的差在该范围内就判别为同一缝制工序。与此相对,例如,在锁缝中,将容许误差设定为±20针。另外,将与工序内针数对应的缝制作业数(也可以称为缝制件数或缝制次数)在全体3%以下的工序内针数分类为异常作业(异常针数)。
图10B是表示与工序内针数为50针对应的间隔时间的分布的图,图10C是表示与工序内针数为100针对应的间隔时间的分布的图,图10D是表示与工序内针数为200针对应的间隔时间的分布的图。
间隔时间计算部基于图10B、图10C以及图10D所示的各个缝制工序的间隔时间的分布,求频度分布的最大的间隔时间作为各个缝制工序的间隔时间。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间隔时间的求取方法,也可以例如对图10B、图10C、图10d各个图通过平均运算来求取间隔时间。
图11是表示基于工序内针数将缝制工序分类,进而求间隔时间后的数据的图。
另外,在图11中,管理用工序ID职、分类后的工序ID、比例是指以下的意思。
管理员用工序ID:在工序分配中使用的工序名。在通过实际的缝制生产线生产制品时,首先将缝制工序分解为缝纫机(操作员)单位以上,并将分解后的缝制工序分配给缝制生产线的各台缝纫机(操作员)。因此,从管理员用工序ID,能够确定进行该工序的缝纫机(操作员)。工序分配是指该分配。
工序ID:将从缝纫机收集到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缝制作业以工序内针数进行了分类的缝制工序名。设定为在相同工序时为相同工序ID,在不同的工序时为不同工序ID。另外,在以后的附图中,在可能是相同工序时,设为相同工序ID,并在其后面附加“?”标记。
比例:通过多台缝纫机进行相同工序的缝制作业时的作业比例。在为不由多台缝纫机(操作员)进行分担作业的工序(单独作业工序)时是100%。在为由多台缝纫机(操作员)进行分担作业的工序时,比例的合计是100%。
然而,为了基于图11所示的数据,生成间隔图,需要确定工序是与作业分析装置100连接的多台缝纫机中的、由单独的缝纫机进行的单独缝制工序或者还是与作业分析装置100连接的多台缝纫机中的、由多台缝纫机(操作员)进行的分担缝制工序。另外,在多台缝纫机(操作员)进行相同缝制工序(分担缝制工序)时,需要确定各台缝纫机(操作员)以怎样的比例进行了缝制作业。
如上所述,如果填满图11中的“分类后的工序ID”的项目栏和“比例”的项目栏,则能够生成间隔图。以下,通过说明填埋这两个项目栏的方法,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间隔图的生成方法。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将具有特征性的点分为五个项目<1>~<5>进行说明。
<1>使用图12进行说明。缝纫的种类不同时是不同的工序。缝纫的种类相同时可能是相同的工序。在图12的例子中,在缝制生产线上“单圈缝”的缝纫机仅一台,所以与工序内针数及件数无关,缝纫机M4的缝制工序为单独缝制工序且比例计算部将其比例计算为100%另外,平缝缝纫机M1、M2、M5的缝制工序可能是相同工序(图中“1?”),锁缝缝纫机M3、M6的缝制工序可能是相同工序(图中“2?”),平缝缝纫机M1、M2、M5与锁缝M3、M6的工序为不同的工序(图中“1?”和“2?”)。
<2>使用图13进行说明。比较存在相同可能性的缝制工序的针数数据,在相同工序内针数不存在时为单独缝制工序。相同工序内针数的缝制工序可能是相同缝制工序。在图13的例子中,在存在相同可能性的缝制工序“1?”的工序内针数中230针的缝制工序为单独工序,比例计算部将其比例计算为100%。100针±数%的缝制工序可能是相同缝制工序(图中“1?”),50针±数%的缝制工序也可能是相同工序(图中“4?”),100针±数%的缝制工序与50针±数%的缝制工序为不同的缝制工序(图中“1?”和“4?”)。
<3>使用图14进行说明。在输入了“管理员用工序ID”时,能够确定进行该工序的缝纫机(操作员),所以在输入了的ID中由1台缝纫机进行的单独缝制工序的比例计算为100%(图中的管理员用工序ID 2、7)。而且,在所输入的管理员用工序ID横跨多台缝纫机时,缝制工序预先确定,从缝制件数,比例计算部107计算缝制比例(图中的管理员用工序ID 1)。但是,在由1台缝纫机负责多个缝制工序时,无法将管理员用工序ID和从缝纫机取入的数据相关联,所以无法确定缝制比例(图中的管理员用工序ID 3或4)。如果能够通过工序内针数判断是否为同一工序,则能够确定缝制工序,并基于缝制件数也确定缝制比例。另外,并不是必须输入该“管理员用工序ID”,若输入了该ID,则与仅基于工序内针数而确定缝制比例相比,能够进行更详细的判断。另外,无需输入所有的管理员用ID。
<4>从通过<1>~<3>的方法确定出的缝制工序中的生产件数,求投入到缝制生产线的制品的件数。在缝制生产线的中途没有缝纫机(操作员)未完成缝制时,由于缝制件数几乎相同,所以通过进行平均运算来求该投入的制品的件数。但是,如在进行左右对称的缝制工序时等那样,工序内针数相同且由1台缝纫机进行缝制工序的情况较多。这时,如图15所示,判断为工序内针数相同而进行了不同的缝制工序,比例计算部107将其比例计算为200%。
<5>使用图16进行说明。通过上述<1>和<2>的方法判断为可能是相同缝制工序的工序的缝制件数的总和与通过上述<4>求出的制品的件数几乎相等时,能够判断为其是相同缝制工序,从缝制件数,比例计算部107计算比例。
通过以上的<1>~<5>的处理,能够填写为了生成间隔图所需的“分类了的工序ID”的项目栏和“比例”的项目栏。
另外,对于即使进行<1>~<5>的处理也无法填写的项目栏,将其显示在显示部上而能够由管理员手工输出即可。图17和图18表示该情形。首先,如图17所示,能够对直至可能为同一工序的情况为止进行判断时,通过颜色或标记将可能为同一工序的工序分组并显示。在图17中,用阴影线示出的工序组可能为同一工序,并且是比例未确定的工序。如图18A所示,管理员通过手工输入将工序ID输入到“分类了的工序ID”的项目栏,进行工序分配,其结果,如图18B所示,能够基于缝制件数而确定“比例”。
这样,求取生成间隔图所需的“(分类了的)工序ID”和“比例”,并基于该“工序ID”和“比例”,间隔图生成部108生成如图19所示的每个操作员(缝纫机)的间隔图。另外,已使用图2说明了基于“(分类了的)工序ID”和“比例”的间隔图的生成方法,而且其是已知的技术,所以这里省略其说明。
[2-5]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述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切线信息取得部101、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102b以及工程判别部103,有效地利用从缝纫机输出的信号,并能够可靠且容易地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所述切线信息取得部101取得用于表示在各台缝纫机进行了切线的切线信息S2-1~S2-n,所述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从各台缝纫机取得缝制针数信息S1-1~S1-n,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102b根据缝制针数信息S1-1~S1-n和切线信息S2-1~S2-n输出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间隔时间期间内)的针数信息即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所述工序判别部103根据所取得的各台缝纫机的工序内针数信息S1-1’~S1-n’,将由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另外,除了上述结构以外,通过设置缝制件数信息取得部106、比例计算部107、间隔时间计算部105以及间隔图生成部108,即使削减或省略工序ID的输入,也能够生成可靠的间隔图,所述缝制件数信息取得部106对各台缝纫机取得每个缝制针数的缝制件数的信息,所述比例计算部107基于各台缝纫机的缝制件数,计算用于表示同一种类的缝制工序的作业被分配给各台缝纫机的比例的作业比例,所述间隔时间计算部105使用缝制工序的分类结果和切线信息,对每个分类了的缝制工序,求出表示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时间的间隔时间,所述间隔图生成部108使用由工序判别部103分类出的各台缝纫机所进行的缝制工序、分配给各台缝纫机的作业比例以及间隔时间,生成各台缝纫机的间隔图。
[2-6]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及方法用于生成间隔图,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也能够广泛地适用于将多台缝纫机协同系统中的各台缝纫机的缝制工序分类的情况。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基本结构为图8中的切线信息取得部101、缝制长度取得部102a、工序内缝制长度生成部102b以及工序判别部103,在不生成间隔图时,也可以省略间隔时间计算部105、缝制件数信息取得部106、比例计算部107以及间隔图生成部108。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主要说明了基于缝制针数将缝制工序分类的情况,但如在[1]的原理的项进行了的说明,也可以取代缝制针数而基于缝制长度将缝制工序分类。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间隔时间定义为表示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时间,但间隔时间的定义并不限于此。间隔时间也可以是例如从图5中的拿取缝制前的布料的时刻t2至放置该缝制后的布料的时刻t7为止的期间。也就是说,间隔时间只要是能够表示一次缝制作业的期间(一个周期)即可。但是,如果像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将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时间定义为间隔时间,则能够容易求出间隔时间,所以优选该定义。
进而,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以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但本发明也可通过软件来实现。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例如特别适用于生成缝制生产线的间隔图的情况。

Claims (6)

1.一种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切线信息取得部,其与多台缝纫机连接,并从各台缝纫机取得用于表示所述各台缝纫机中进行了切线的切线信息;
缝制长度取得部,其与所述多台缝纫机连接,并从所述各台缝纫机取得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长度的信息;
工序内缝制长度信息生成部,根据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和所述切线信息,生成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缝制长度的信息即工序内缝制长度;以及
工序判别部,基于所取得的所述各台缝纫机的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将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序判别部具有表示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和缝制工序的种类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对应表,使用该表,根据所述各台缝纫机中的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判别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的种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长度取得部从所述各台缝纫机取得缝制针数信息,作为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
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工序内缝制针数信息,作为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
所述工序判别部基于所述工序内缝制针数信息,将所述各台缝纫机中的缝制工序分类。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缝制长度取得部从所述各台缝纫机取得缝制针数信息,作为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
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信息生成部生成所述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工序内缝制针数信息,作为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
所述工序判别部基于所述工序内缝制针数信息,将所述各台缝纫机中的缝制工序分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作业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缝制件数信息取得部,对各台缝纫机,取得每个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缝制件数的信息;
比例计算部,基于所述各台缝纫机的缝制件数,计算用于表示同一种类的缝制工序的作业被分配给各台缝纫机的比例的作业比例;
间隔时间计算部,使用所述缝制工序的分类结果和所述切线信息,对分类后的每个缝制工序,求出间隔时间;以及
间隔图生成部,使用由所述工序判别部分类后的、所述各台缝纫机所进行的所述缝制工序、分配给所述各台缝纫机的所述作业比例以及所述间隔时间,生成所述各台缝纫机的间隔图。
6.一种缝纫机的作业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连接的各台缝纫机取得用于表示进行了切线的切线信息;
从所述各台缝纫机取得所述各台缝纫机的缝制长度的信息;
根据所述切线信息和所述缝制长度的信息,生成各台缝纫机的从切线至下一切线为止的一个工序内的缝制长度信息即工序内缝制长度;以及
基于所生成的所述各台缝纫机的所述工序内缝制长度的信息,将由所述各台缝纫机进行的缝制工序分类。
CN201010298829.6A 2010-09-29 2010-09-29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Active CN1024336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829.6A CN102433691B (zh) 2010-09-29 2010-09-29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EP11183221.8A EP2436817B1 (en) 2010-09-29 2011-09-29 Work analyzing apparatus in cooperating system of a plurality of sewing machin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298829.6A CN102433691B (zh) 2010-09-29 2010-09-29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3691A true CN102433691A (zh) 2012-05-02
CN102433691B CN102433691B (zh) 2015-04-01

Family

ID=44905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298829.6A Active CN102433691B (zh) 2010-09-29 2010-09-29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2436817B1 (zh)
CN (1) CN1024336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261A (zh) * 2012-05-21 2013-12-04 Juki株式会社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
CN110291242A (zh) * 2017-09-18 2019-09-27 阿里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利用针位传感器信号的生产信息计算系统及其方法
CN110373818A (zh) * 2019-07-09 2019-10-2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计件方法、装置、缝纫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2063A (zh) * 2021-05-13 2021-08-20 北京大豪工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缝制产线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783A (en) * 1984-05-04 1990-09-11 Asic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EP0160317B1 (en) * 1984-05-04 1992-08-26 ASIC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1861877A (zh) * 2005-05-12 2006-11-15 重机公司 缝纫机
CN101469486A (zh) * 2007-12-28 2009-07-01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56783A (en) * 1984-05-04 1990-09-11 Asic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EP0160317B1 (en) * 1984-05-04 1992-08-26 ASICS Corporation Production process control system
CN1861877A (zh) * 2005-05-12 2006-11-15 重机公司 缝纫机
CN101469486A (zh) * 2007-12-28 2009-07-01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2261A (zh) * 2012-05-21 2013-12-04 Juki株式会社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
CN103422261B (zh) * 2012-05-21 2017-06-09 Juki株式会社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
CN110291242A (zh) * 2017-09-18 2019-09-27 阿里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利用针位传感器信号的生产信息计算系统及其方法
CN110373818A (zh) * 2019-07-09 2019-10-25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计件方法、装置、缝纫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82063A (zh) * 2021-05-13 2021-08-20 北京大豪工缝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缝制产线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33691B (zh) 2015-04-01
EP2436817B1 (en) 2014-11-19
EP2436817A1 (en) 2012-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33691B (zh) 多台缝纫机协作系统中的作业分析装置
KR101869407B1 (ko) 바늘 위치 센서 신호를 이용한 생산 정보 산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US10767294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controlling a tufting machine for forming tufted carpet
JP2009160084A (ja) ミシンの作業分析装置
CN106408161A (zh) 一种缝制流水线作业的生产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06796752A (zh) 测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管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测量系统
EP1327711A1 (en) Knitting support system for knitted product and knitting support server system
CA3040292A1 (en) Garment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device, garment manufacturing management method, garment order reception/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program
EP2280104A1 (en) Device and program for loop length routine setting in a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
US9062397B2 (en) Simplifi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feed of a plurality of yarns at constant tension and/or velocity to a textile machine
CN102418243B (zh)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及方法
JP2018150652A (ja) 縫製ラインの工程管理システム
CN103455868B (zh) 生产管理系统、生产管理装置以及生产管理方法
CN102443971B (zh)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和缝纫机的作业分析方法
CN105446283A (zh) 一种刺绣机无线监控系统
JP2903622B2 (ja) 作業工程表示装置
CN112011909B (zh) 缝纫机系统、缝纫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433690B (zh) 缝纫机的作业分析装置和缝纫机的作业分析方法
US20240183090A1 (en) Sewing system
CN119558552A (zh) 工序工时的拆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CN101266477A (zh) 机床加工自动化控制程序
CN115976750A (zh) 高速双线链式工业缝纫机控制系统
CN116497529A (zh) 一种用于缝纫机计件的算法模板获取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KR20230027385A (ko) 부품 교체주기 관리가 가능한 봉제 생산관리 시스템
CN117014462A (zh) 一种缝制设备同步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