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96214A - 图像读取设备 - Google Patents
图像读取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96214A CN102396214A CN2010800165061A CN201080016506A CN102396214A CN 102396214 A CN102396214 A CN 102396214A CN 2010800165061 A CN2010800165061 A CN 2010800165061A CN 201080016506 A CN201080016506 A CN 201080016506A CN 102396214 A CN102396214 A CN 10239621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image
- light source
- reading device
- picture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00—General purpose image data process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0402—Scanning different formats; Scanning with different densities of dots per unit length, e.g. different numbers of dots per inch (dpi); Conversion of scanning standards
- H04N1/042—Details of the method used
- H04N1/0446—Varying the modulation time or inten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Image Input (AREA)
- Light Sources And Details Of Projection-Printing Device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Abstract
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包括:CCD,用于读取文档上的图像以输出图像信号;光源,用于切换地发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以及点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源的点亮时间段。点亮控制装置适于执行控制,使得用于施加不可见光的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比用于施加可见光的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长。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将从CCD输出的图像信号分离成在施加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和在施加不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取文档上的图像以输出图像信号的图像读取设备,具体涉及向文档图像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读取文档图像的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读取诸如印刷材料和照片等对象的图像(文档图像)的设备,这种图像读取设备实际用于在从施加来自光源的光的同时利用图像传感器读取图像,以输出图像信号(例如,参见PL1)。
图像读取设备广泛用在检查设备领域中,检查设备用于在印刷完成之后检验所印刷材料的情况,图像读取设备还广泛用在复印机和传真(FAX)领域。近年来,积极地考虑在对组合使用了普通墨水和特殊墨水的印刷材料的检查中,使用图像读取设备。这种情况包括分离地获取与用普通墨水印刷的部分相对应的文档图像以及与用特殊墨水印刷的部分相对应的图像。
例如,作为特殊墨水,这种墨水在一些情况下仅对不可见光起反应,例如,仅对红外光和紫外光起反应,并且不能通过施加可见光而被读取。为此,用于利用可见光来获得文档图像的图像设备和用于利用不可见光来获得文档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是彼此独立地安装的,并相应地利用这些图像读取设备来获得所需的图像。然而,在安装分离的图像读取设备的情况下整体成本会提高,因为需要与墨水种类数目相对应的数目的图像读取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PL1:JP-A-2004-126721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降低成本,优选的配置是,将用于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读取设备相结合,以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读取印刷材料。然而,用作读取设备的CCD(电荷耦合器件)对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灵敏度有很大不同。因此,仅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会使可见光图像和不可见光图像在亮度上有很大差异。
特别在利用对紫外光灵敏的荧光墨水来读取印刷图像的情况下,利用紫外光照射墨水以引起发光,发出的光由CCD来读取。然而,由于墨水的发光强度非常弱,所以如果按照设备对可见光的灵敏度来设计设备,则紫外光图像不期望地变黑到使得无法在视觉上识别图像内容的程度。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通常对图像信号执行诸如阴影校正之类的信号处理。由于CCD对可见光和不可见光的灵敏度有很大不同,所以在施加可见光时从CCD输出的图像信号和在施加不可见光时从CCD输出的图像信号之间具有显著的电平差。
如果在利用可见光获得的图像信号和利用不可见光获得的图像信号之间具有显著的电平差的情况下,将这两种信号输入至信号处理电路,则很难对这两种图像信号执行一样的信号处理。具体地,在图像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对于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而言超出可允许范围,则不能仅执行信号处理,这使得需要彼此独立地布置用于可见光的信号处理电路和用于不可见光的信号处理电路。
针对背景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使得在用于通过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获得文档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中,可以利用一个信号处理装置来获得具有稳定亮度的图像以及执行合适的信号处理。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读取设备,用于向文档上的图像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读取文档上的所述图像,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图像传感器,用于读取文档上的图像以输出图像信号;光源,用于切换地发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以及点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源的点亮时间段,其中,点亮控制装置适于执行控制,使得用于施加不可见光的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比用于施加可见光的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长。
本发明使得在施加可见光的情况下和施加不可见光的情况下均可以利用与图像传感器的灵敏度匹配的光量来读取图像。因此,可以获得具有稳定亮度的图像。还可以抑制图像信号之间的电平差。因此,可以利用单个处理装置对各个图像信号进行合适的信号处理。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获得文档图像的图像读取设备,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允许获得具有稳定亮度的图像和执行合适的信号处理。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框图。
[图2]图2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单元的配置的框图。
[图3]图3是示出了图1所示的点亮控制电路的配置的框图。
[图4]图4是示出了光源的点亮时间段的说明图。
[图5]图5是示出了图像读取设备的操作的时序图。
[图6]图6是示出了对图像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操作进行描述的说明图。
[图7]图7是示出了对图像数据的写入和读取操作进行描述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例如,图像读取设备用在检查设备中,检查设备用于对组合使用了普通墨水和特殊墨水印刷的印刷材料的情况加以检查,其中通过施加可见光可读取所述普通墨水,通过施加不可见光可读取所述特殊墨水。
图1是示出了图像读取设备的一个示例实施例的总体配置图。图像读取设备1被配置为图像读取单元,并且是与用于运送文档(印刷材料)的运送单元3分开提供的。图像读取设备1包括例如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CCD 5、CCD驱动电路6、信号处理电路7、LED 8、LED驱动电路9、以及点亮控制电路10。
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是用于使CCD5和LED(发光二极管)8的操作与运送单元3的操作同步的电路。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适于根据从运送单元3输出的运送周期信号VS来产生同步信号SS。
每当运送单元3侧运送文档2的一行时,运送周期信号VS上升为高电平(“高”电平)(参见图5(a)),运送周期信号VS指示文档2的运送时间(运送一行的开始时间)和运送周期(运送一行所需的时间段)。例如,从运送单元3内部的运送机构(例如,运送马达及其外围电路)输出运送周期信号VS。同步信号SS限定了CCD5和LED6对于一行的工作时间段,并且被产生为与运送周期信号VS(参见图5(b))同步。
CCD5起到用于读取文档2上的图像的图像传感器的作用,并且包括三行行传感器5a至5c。对行传感器5a至5c的光敏表面应用滤色器R(红色)、G(绿色)和B(蓝色)。CCD 5输出三种颜色R、G、B的图像信号。CCD驱动电路6是用于对CCD5的行传感器5a至5c加以驱动的电路。CCD驱动电路6适于响应于来自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的同步信号SS来输出CCD驱动信号CT。
信号处理电路7是用于对从CCD5输出的图像信号执行预定的信号处理的电路。如图2所示,信号处理电路7包括三排信号处理系统,分别与三个行传感器5a至5c相对应。
信号处理电路7包括:A/D转换器21a至21c,用于将模拟的R信号、G信号和B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以产生R数据、G数据和B数据;数据处理电路22,用于对图像数据执行包括阴影校正在内的信号处理;缓冲存储器(行存储器)23a至23c,用于临时存储一行的R数据、G数据和B数据;帧存储器24,用于存储一帧的图像数据;以及存储器控制单元25,用于控制向帧存储器24写入数据的操作以及从帧存储器24读取数据的操作。信号处理电路7中A/D转换器21a的输出(R数据)还被输出至点亮控制电路10作为电平基准数据。
LED8是在读取图像时使用的光源。LED8包括:白色光源(下文中称作“W光源”)8a,起到可见光光源的作用;以及红外光源8b和紫外光源8c(下文中称作“IR光源”和“UV光源”),起到不可见光光源的作用。LED驱动电路9是用于驱动LED8的电路。LED驱动电路9响应于来自点亮控制电路10的点亮信号LS和暂停信号PS来向LED8提供驱动电流。
点亮控制电路10是用于对LED8的光源8a至8c的点亮时间段加以控制的电路。如图3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0包括:计数器31、寄存器32、调节单元33、比较单元34和点亮/暂停信号产生单元(下文中称作“LS/PS产生单元”)35。
计数器31适于接收来自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的同步信号SS和具有预定周期的时钟信号(例如,来自时钟产生单元(未示出)的基准时钟信号)CK,并在同步信号SS的一个周期上对时钟信号CK的时钟频率进行计数。寄存器32是存储器件,所述存储器件用于保存点亮时间段的设定值并保持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的相应点亮时间段的设定值32a至32c。
调节单元33适于对读取操作中光源8a至8c的点亮时间段进行微调。具体地,调节单元33适于将从信号处理电路7输出的白色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的R数据电平分别与预设的W基准电平、IR基准电平和UV基准电平相比较,并根据差值来延长或缩短光源8a至8c的点亮时间段。比较单元34适于将计数器31的计数值CV与寄存器32中保存的设定值32a至32c相比较。
LS/PS产生单元35是用于输出点亮信号LS和暂停信号PS的电路,点亮信号LS用于点亮LED8,暂停信号PS用于熄灭LED8。LS/PS产生单元35适于根据同步信号SS来改变点亮信号LS的电平,以及根据比较单元34处的比较结果(对应信号CS)来改变暂停信号PS的电平。
接下来,将参考图1至6来描述图像读取设备1的操作。
在读取文档2之前,设置图3中的W设定值32a、IR设定值32b和UV设定值32c(光源8a至8c的点亮时间段)。根据CCD 5的灵敏度来设置设定值32a至32c。具体地,如图4所示,进行设置,使得按照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的顺序,点亮时间段变长。
优选地,将光源单元8a至8c的相应点亮时间段设置为使得在施加白色光、施加红外光以及施加紫外光时的图像数据的电平实质上相等。“电平实质上相等”是指:假定基准电平是施加白色光、红外光和紫外光之一时图像数据的电平,那么在施加其他两种光时图像数据的电平与基准电平之差在±0到10%的范围内。
由于CCD 5对白色光的灵敏度和对紫外光的灵敏度有很大不同,所以如图4所示,UV点亮时间段比W点亮时间段长。然而,不能将光源8a的点亮时间段设置为超过运送周期信号VS的一个周期(运送单元3的一个扫描周期)。换言之,如果文档2的运送速度较慢,则很难将光源8a至8c的相应点亮时间段设置为使得图像数据的电平变为实质上彼此相等。因此,可以将光源8a至8c的相应点亮时间段设置为使得对于信号处理电路7的输入而言,图像之间的电平差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即,电平差在±10到50%的范围内)。
此外,可以在图像读取设备1的制造阶段或装运时,或者在读取操作之前的初始设置时,实施W设定值32a、IR设定值32b和UV设定值32c的设置过程。此外,设定值可以采取固定值,或者可以允许根据用户的操作而改变。
为了读取文档2,如图5所示,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产生与来自运送单元3的运送周期信号VS(参见图5(a))同步的同步信号SS(参见图5(b)),并将同步信号SS输出至点亮控制电路10和CCD驱动电路6。接下来,点亮控制电路10产生与同步信号SS同步的点亮信号LS,并将点亮信号LS输出至LED驱动电路9,以通过LED驱动电路9将LED 8的W光源8a点亮(参见图5(c))。
点亮控制电路10保持输出点亮信号LS,直到经过了针对白色光设置的点亮时间段(W设定值32a)。因此,W光源8a持续点亮,直到经过了点亮时间段(W设定值32a)。当点亮时间段过去之后,将灯熄灭。相应地,使CCD5的行传感器5a外露预先指定的点亮时间段(外露时间段)(参见图5(f)中的第n行)。
CCD驱动电路6输出与同步信号SS同步的CCD驱动信号CT。在输出CCD驱动信号CT的同时,CCD5的行传感器5a至5c执行电荷的累积和图像信号的输出(参见图5(g))。然后,如图2所示,在信号处理电路7中,A/D转换器21a至21c执行对来自CCD5的图像信号的A/D转换以产生图像数据,并将图像数据输出至数据处理单元22。还向点亮控制电路10输出R图像数据(R数据)。
随后,如图3所示,点亮控制电路10中的调节单元33将R数据的电平与W(白色)基准电平相比较。在R数据电平高于基准电平的情况下,缩短W光源8a的点亮时间段(W设定值32a)。在R数据电平低于基准电平的情况下,执行控制,使得延长W光源8a的点亮时间段。要比较的R数据电平可以是针对一个像素的数据电平,或者可以是从多个像素获得的电平(例如,针对一行像素的数据的平均值)。
在信号处理电路7中,如图2所示,数据处理单元22对R数据、G数据和B数据执行信号处理,以存储在缓冲存储器23a至23c上。接下来,如图6所示,从缓冲存储器23a开始,顺序地输出信号处理后的数据,以将数据写在帧存储器24上。
当完成初始行(图5所示的第n行(n是自然数))的读取时,如图5所示,将发光的光源从W光源8a切换成IR光源8b。然后,如在W光源8a的情况下一样,点亮控制电路10和LED驱动电路9将IR光源8b开启针对红外光设置的点亮时间段(IR设定值32b)(参见图5(d)),以执行对第(n+1)行的读取(参见图5(g))。
为了执行对第(n+1)行的读取,如在W光源8a点亮的情况下一样,点亮控制电路10中的调节单元33将R数据电平与IR(红外)基准电平相比较,并根据差值来调节IR光源8b的点亮时间段。如上所述,获得红外光的R数据、G数据和B数据。在数据处理单元22处对红外光的R数据、G数据和B数据执行信号处理,以便然后写在帧存储器24上(参见图6)。
当对第(n+1)行的读取完成时,如图5所示,将发光的光源从IR光源8b切换成UV光源8c。然后,执行对第(n+2)行的读取。为了执行对第(n+2)行的读取,将UV光源8c点亮针对紫外光设置的点亮时间段(UV设定值32c),并获得紫外光的R数据、G数据和B数据。
此外,在UV光源8c点亮的情况下,点亮控制电路10中的调节单元33将R数据电平与UV(紫外)基准数据相比较,以根据差值来调节UV光源8c的点亮时间段。
如上所述,关于白色光、红外光和紫外光,每一次比较是在所获得的R数据电平与光源的相应基准电平之间执行的,使得相应的点亮时间段被调节为与图像读取设备1中安装的光源的特性相适合。
因此,即使在为光源8a至8c的发光波长选择了给定波长的情况下,也可以自动调节点亮时间段,而无需配置例如根据发光波长而单独地优化的电路。更具体地,尽管红外光和紫外光的发光波长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但是采用上述调节配置使得能够适当地设置与要使用的光源的发光波长相适应的点亮时间段,而无需预先指定多个电路常数并根据各种发光波长来控制脉冲宽度。
注意,对所有行执行点亮时间段调节会使点亮时间段频繁改变,会使图像质量变差。为此,优选地,在读取操作开始后的较早阶段,对于文档2的空白区内的一行,执行一次点亮时间段调节,或者备选地,对于文档2每一页空白区内的一行,执行一次点亮时间段调节。此外,在读取文档2之前,可以使用专用白色基准纸张来执行对点亮时间段的调节。白色基准纸张可以是为W、IR和UV分别准备的纸,或者可以结合成为集成纸张。
此后,每次完成对一行的读取时,按照以下顺序切换发光的光源: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光源分别被点亮所设定的点亮时间段(参见图5(c)至图5(e))。通过反复地执行对光源的切换处理,针对每一行获得一帧图像数据,并将所述图像数据顺序地存储在帧存储器24上。
为了从帧存储器24读取图像数据,如图6所示,首先指定仅W图像数据(第n行和第(n+3)行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以读取W图像数据。然后,指定IR图像数据(第(n+1)行和第(n+4)行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以读取IR图像数据。接下来,指定UV(第(n+2)行和第(n+5)行的图像数据)的地址,以读取UV图像数据。
以这种方式,顺序地读取W图像数据、IR图像数据和UV图像数据,使得按照所施加的光的类型来分离一帧图像数据。在后续阶段,将分离后的图像数据输出至检查设备或显示设备,以用于例如检查过程。
如上所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通过切换地操作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向CCD5施加光的过程中,将具有CCD5高度敏感的波长的光源的点亮时间段设置得较短,而将具有CCD5不太敏感的波长的光源的点亮时间段设置得较长。因此,可以利用与CCD5的灵敏度相匹配的光量来读取图像,而与施加到CCD5的光的类型无关。因此,可以防止W图像、IR图像和UV图像之间出现很大的亮度差。因此,可以获得具有稳定亮度的图像。
此外,W图像、IR图像和UV图像的图像信号之间的电平差被抑制到较低水平。因此,容易根据图像信号的类型适当地执行信号处理。可以针对W图像、IR图像和UV图像安装一个信号处理电路,而无需为图像单独地布置独立的信号处理电路。相应地,简化了设备配置,降低了设备成本。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利用按照行顺序地切换地操作的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来读取图像,读取帧存储器24中保存的一帧的图像数据,同时将所述一帧的图像数据按照光的类型分离成图像数据。换言之,一次读取操作允许同时获取W图像、IR图像和UV图像。因此,已完成读取的文档2不需要被发送回读取设备的前一级,可以单向运送文档2。因此,实现了更快速的读取处理。此外,消除了复杂的运送机构,从而降低了设备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不限于对针对印刷材料的检查设备适用的图像读取设备。只要设备被配置为通过切换地向文档图像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读取文档图像,根据本发明的图像读取设备就可以应用,而无论所应用的领域如何。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白色光用作可见光,红外光和紫外光用作不可见光;然而其他类型的光可以用作可见光,其他类型的光可以用作不可见光。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彩色CCD用作图像传感器,然而不具有滤色器的单色CCD也可以用作图像传感器。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针对每一行切换地操作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然而可以基于除了行以外的其他因素来执行切换。可以以多个行为单位来切换地操作W光源8a、IR光源8b和UV光源8c。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调节点亮时间段的过程中,R数据用于电平基准数据;然而电平基准数据可以是从A/D转换器21a至21c输出的图像数据当中选择的任何一种图像数据。更具体地,也可以使用G数据和B数据。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从帧存储器24读取图像数据时,将一帧的图像数据分离成按照光的类型的图像数据。然而,如图7所示,在帧存储器24中可以针对光的类型而分别保持单独的存储区24a至24c,并且可以在将图像数据写入帧存储器24时将图像数据分离。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将运送周期信号VS输出至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并产生相位和周期均与运送周期信号VS匹配的信号作为同步信号SS。然而,应注意,不需要将运送周期信号VS反馈到同步信号产生电路4中。只要文档的运行速度恒定,就产生与运送周期信号VS周期相同但与运送周期信号VS之间有相移的这种信号作为同步信号SS。换言之,即使运送周期信号VS和同步信号SS之间存在相移,由于确保了CCD5的读取操作和LED8的发光操作同步(图5(b)至(g)),所以图像不会受到影响。
在以下实施例中,还公开了一种如下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设置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使得在施加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实质上等于施加不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设置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使得对于在图像处理器的后续级处设置的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而言,在施加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与施加不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之间的差值在可允许的范围之内。
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调节单元,用于将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电平与预定的基准电平相比较,并根据图像信号电平与基准电平之间的差值来延长和缩短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包括这种调节单元的图像读取设备允许按照发光波长来设置供使用的光源的点亮时间段,而无需提供例如根据发光波长而独立地优化的电路,无论为光源选择何种给定的发光波长。
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分离装置,用于将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分离成在施加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和在施加不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包括这种分离装置的图像读取设备允许提高读取处理的速度,这是由于一次读取操作使得可以同时获取可见光图像和不可见光图像。此外,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分离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以及存储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存储器上的写入操作和读取操作,存储器中保存的图像信号适于针对每一种施加的光来被读取。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分离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保存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所述存储器具有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第一存储区用于保存在施加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第二存储区用于保存在施加不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以及存储器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在存储器上写入数据的操作和从存储器读取数据的操作,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适于根据所施加的光的类型来被存储,并且适于被写在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中。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光源适于逐行地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在图像读取设备中,不可见光是红外光或紫外光,或者是红外光和紫外光。
参考以上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配置和细节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
本申请基于2009年4月13日在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096580,其全部公开一并在此作为参考。
附图标记列表
1 图像读取设备
2 文档
3 运送单元
4 同步信号产生电路
5 CCD
5a至5c 行传感器
6 CCD驱动电路
7 信号处理电路
8 LED
8a W光源
8b IR光源
8c UV光源
9 LED驱动电路
10 点亮控制电路
21a至21c A/D转换器
22 数据处理单元
23a至23c 缓冲存储器
24 帧存储器
25 存储器控制单元
31 计数器
32 寄存器
33 调节单元
34 比较单元
35 LS/PS产生单元
Claims (9)
1.一种图像读取设备,向文档上的图像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来读取文档上的图像,所述图像读取设备包括:
图像传感器,读取文档上的图像以输出图像信号;
光源,切换地发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以及
点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光源的点亮时间段,其中,
点亮控制装置适于执行控制,使得用于施加不可见光的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比用于施加可见光的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被设置为,使得在施加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实质上等于在施加不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被设置为,使得在施加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与在施加不可见光时图像信号的电平之间存在差值,所述差值在对于在图像传感器的后续级处提供的信号处理装置的输入而言可允许的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调节单元,将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的电平与预定的基准电平相比较,并根据图像信号电平和基准电平之间的差值来延长或缩短第一光源点亮时间段和第二光源点亮时间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还包括:
分离装置,用于将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分离成施加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和施加不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分离装置包括:
存储器,保存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以及
存储器控制单元,控制对存储器的写入操作和读取操作,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图像信号适于针对每一种所施加的光来被读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分离装置包括:
存储器,保存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所述存储器具有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第一存储区用于保存施加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第二存储区用于保存施加不可见光时的图像信号;以及
存储器控制单元,控制在存储器上写入数据的操作以及从存储器读取数据的操作;以及
从图像传感器输出的图像信号适于根据所施加的光的类型来被分类,以及适于被写入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区和第二存储区中。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光源适于逐行地切换地施加可见光和不可见光。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图像读取设备,其中,不可见光是红外线或紫外线,或者是红外线和紫外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96580A JP5067638B2 (ja) | 2009-04-13 | 2009-04-13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9-096580 | 2009-04-13 | ||
PCT/JP2010/002574 WO2010119650A1 (ja) | 2009-04-13 | 2010-04-08 | 画像読取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96214A true CN102396214A (zh) | 2012-03-28 |
CN102396214B CN102396214B (zh) | 2015-04-29 |
Family
ID=42982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6506.1A Active CN102396214B (zh) | 2009-04-13 | 2010-04-08 | 图像读取设备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94651B2 (zh) |
EP (1) | EP2421238B1 (zh) |
JP (1) | JP5067638B2 (zh) |
KR (1) | KR101299813B1 (zh) |
CN (1) | CN102396214B (zh) |
TW (1) | TWI459794B (zh) |
WO (1) | WO2010119650A1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9560A (zh) * | 2014-04-18 | 2014-07-16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5243726A (zh) * | 2014-07-11 | 2016-01-13 | 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图像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7464337A (zh) * | 2017-07-24 | 2017-12-12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终端设备 |
WO2018077025A1 (zh) * | 2016-10-31 | 2018-05-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10138998A (zh) * | 2019-05-14 | 2019-08-16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扫描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
CN110520894A (zh) * | 2019-07-15 | 2019-11-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追踪被相机捕获非法图像副本的源显示面板的方法和用于追踪相机从电子设备的源显示面板捕获的非法图像副本的电子设备 |
CN110830675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株式会社理光 |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方法 |
CN112911082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817333B2 (en) * | 2010-12-20 | 2014-08-26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with optical sensor included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employing same |
JP5957820B2 (ja) * | 2011-07-27 | 2016-07-2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14216734A (ja) * | 2013-04-24 | 2014-11-17 |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及び撮像システム |
JP6633268B2 (ja) * | 2014-09-03 | 2020-01-22 |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
US20160216778A1 (en) * | 2015-01-27 | 2016-07-28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Interactive projector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of for determining depth information of object |
JP2017085501A (ja) * | 2015-10-30 | 2017-05-18 | 株式会社東芝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紙葉類処理装置 |
US9866718B1 (en) | 2016-09-06 | 2018-01-09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Light source unit,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JP6791821B2 (ja) * | 2017-08-31 | 2020-11-25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内視鏡システム |
JP7155737B2 (ja) * | 2018-08-10 | 2022-10-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
JP6845302B2 (ja) * | 2019-12-12 | 2021-03-17 |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 センサモジュール |
US12108163B2 (en) * | 2020-01-03 | 2024-10-01 | JEJU National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 Device of photographing ultra-high-speed sequential images |
JP2021149833A (ja) * | 2020-03-23 | 2021-09-27 | グローリー株式会社 | 光学センサ及び紙葉類識別装置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0932A (zh) * | 1996-06-07 | 1998-01-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学头 |
US6023532A (en) * | 1994-03-25 | 2000-02-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
CN1438801A (zh) * | 2002-02-12 | 2003-08-27 | 柯尼卡株式会社 | 图象读取装置 |
CN1573822A (zh) * | 2003-05-28 | 2005-02-02 | 劳雷尔精机株式会社 | 纸币图像检测装置 |
US6891645B1 (en) * | 1999-08-27 | 2005-05-10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
CN1697191A (zh) * | 2003-12-31 | 2005-11-16 | 东部亚南半导体株式会社 |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984221A (zh) * | 2005-12-13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JP2007215050A (ja) * | 2006-02-10 | 2007-08-23 | Noritsu Koki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7215052A (ja) * | 2006-02-10 | 2007-08-23 | Noritsu Koki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US20070205355A1 (en) * | 2006-03-03 | 2007-09-06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0872A (ja) * | 1983-06-29 | 1985-01-21 | Canon Inc | 原稿読取装置 |
JPS6145669A (ja) * | 1984-08-09 | 1986-03-05 | Fuji Xerox Co Ltd | 2色複写機 |
JPH0944633A (ja) | 1995-07-28 | 1997-02-14 | Hitachi Ltd | 紙葉類鑑別装置 |
JP3634597B2 (ja) * | 1997-11-07 | 2005-03-3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複写機、及びシステム |
JP3939855B2 (ja) * | 1998-05-11 | 2007-07-0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両面原稿読み取り方法および装置 |
JP2000134431A (ja) * | 1998-10-26 | 2000-05-12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方法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1069324A (ja) * | 1999-08-31 | 2001-03-16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US7224483B2 (en) * | 2002-01-25 | 2007-05-2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signal correction light source that can cope with dust and scratch on transparent document, and its control |
JP2003233142A (ja) | 2002-02-12 | 2003-08-22 | Konica Corp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03337385A (ja) * | 2002-05-21 | 2003-11-28 | Canon Inc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
JP2004126721A (ja) | 2002-09-30 | 2004-04-22 | Casio Comput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JP4973310B2 (ja) * | 2007-05-15 | 2012-07-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電子筆記具、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 |
-
2009
- 2009-04-13 JP JP2009096580A patent/JP5067638B2/ja active Active
-
2010
- 2010-04-08 WO PCT/JP2010/002574 patent/WO201011965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08 EP EP10764237.3A patent/EP2421238B1/en active Active
- 2010-04-08 CN CN201080016506.1A patent/CN102396214B/zh active Active
- 2010-04-08 US US13/263,772 patent/US9294651B2/en active Active
- 2010-04-08 KR KR1020117023876A patent/KR10129981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04-13 TW TW099111462A patent/TWI459794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23532A (en) * | 1994-03-25 | 2000-02-0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method and system |
CN1170932A (zh) * | 1996-06-07 | 1998-01-21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光学头 |
US6891645B1 (en) * | 1999-08-27 | 2005-05-10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
CN1438801A (zh) * | 2002-02-12 | 2003-08-27 | 柯尼卡株式会社 | 图象读取装置 |
CN1573822A (zh) * | 2003-05-28 | 2005-02-02 | 劳雷尔精机株式会社 | 纸币图像检测装置 |
CN1697191A (zh) * | 2003-12-31 | 2005-11-16 | 东部亚南半导体株式会社 | 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
CN1984221A (zh) * | 2005-12-13 | 2007-06-2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 |
JP2007215050A (ja) * | 2006-02-10 | 2007-08-23 | Noritsu Koki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07215052A (ja) * | 2006-02-10 | 2007-08-23 | Noritsu Koki Co Ltd | 画像読取装置 |
US20070205355A1 (en) * | 2006-03-03 | 2007-09-06 | Fuji Xerox Co., Ltd.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29560A (zh) * | 2014-04-18 | 2014-07-16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5243726A (zh) * | 2014-07-11 | 2016-01-13 | 威海新北洋荣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数字图像数据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
WO2018077025A1 (zh) * | 2016-10-31 | 2018-05-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
CN107464337A (zh) * | 2017-07-24 | 2017-12-12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07464337B (zh) * | 2017-07-24 | 2021-07-02 |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采集方法、图像采集装置及终端设备 |
CN110830675A (zh) * | 2018-08-10 | 2020-02-21 | 株式会社理光 |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方法 |
CN110830675B (zh) * | 2018-08-10 | 2022-05-03 | 株式会社理光 | 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读取方法 |
CN110138998A (zh) * | 2019-05-14 | 2019-08-16 | 威海华菱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图像扫描方法及图像传感器 |
CN110520894A (zh) * | 2019-07-15 | 2019-11-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追踪被相机捕获非法图像副本的源显示面板的方法和用于追踪相机从电子设备的源显示面板捕获的非法图像副本的电子设备 |
CN112911082A (zh) * | 2019-11-19 | 2021-06-04 | 株式会社理光 |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图像形成设备和图像处理方法 |
US11694421B2 (en) | 2019-11-19 | 2023-07-04 | Ricoh Company, Ltd.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459794B (zh) | 2014-11-01 |
US20120127543A1 (en) | 2012-05-24 |
EP2421238B1 (en) | 2019-01-02 |
US9294651B2 (en) | 2016-03-22 |
JP5067638B2 (ja) | 2012-11-07 |
WO2010119650A1 (ja) | 2010-10-21 |
EP2421238A4 (en) | 2013-06-26 |
CN102396214B (zh) | 2015-04-29 |
EP2421238A1 (en) | 2012-02-22 |
KR101299813B1 (ko) | 2013-08-23 |
KR20110135964A (ko) | 2011-12-20 |
TW201119345A (en) | 2011-06-01 |
JP2010251872A (ja) | 2010-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6214B (zh) | 图像读取设备 | |
US9930195B2 (en) | Image read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ading method | |
TWI395514B (zh) | 具內建可程式非揮發性記憶體之發光二極體光源控制積體電路 | |
US7388691B2 (en) | Method of operating a double-sided scanner | |
JP2005234097A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方法、並びに投射型表示装置 | |
US20080100533A1 (en) | Adaptive Emission Frame Projection Display and Method | |
JPH06253209A (ja) | 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
JP2010118721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0804232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US8462400B2 (en) | Image-reading apparatus, image-read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JP2016032219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読取方法 | |
US7208715B2 (en) | Scanning method of image scanner and image scanner having a plurality of color light sources with a control circuit | |
KR102741076B1 (ko) | 곡면형 평판 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 |
JP2014236328A (ja)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ープログラム | |
US9888140B2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KR20120012632A (ko) | 카메라 모듈, 그의 렌즈 쉐이딩 보정 방법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장치 | |
JP6457722B2 (ja) | 読取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
JP2009260926A (ja) | 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回路、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S649789B2 (zh) | ||
JP2006109240A (ja) | 画像入力装置 | |
JPH11252311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読取制御手順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WO2013038514A1 (ja) | 投写型表示装置および輝度補正方法 | |
JP2020010084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04207790A (ja)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129286A (ja) | 画像読み取り方法及び画像読み取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11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NEC INFRONTIA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Engineering 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