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62245A - 触摸屏传感器 - Google Patents
触摸屏传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62245A CN102362245A CN2010800105056A CN201080010505A CN102362245A CN 102362245 A CN102362245 A CN 102362245A CN 2010800105056 A CN2010800105056 A CN 2010800105056A CN 201080010505 A CN201080010505 A CN 201080010505A CN 102362245 A CN102362245 A CN 10236224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pattern
- resistance
- touch panel
- panel sens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using a plurality of detectors, e.g. keyboar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2217/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 H03K2217/94—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or -breaking covered by H03K17/00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 is generated
- H03K2217/94084—Transmission of parameters among sensors or between sensor and remote station
- H03K2217/94094—Wired transmission, e.g. via bus connection or simila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117—Conductor or circuit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传感器,被放置于显示装置上,用于检测对象物一部分的接触位置,其包括:透明绝缘基板;第一电极图案,在透明绝缘基板的一面,由透明导电性材质形成且并排设置;以及第二电极图案,在透明绝缘基板上相同的一面,与第一电极图案交叉地并排形成,且与第一电极图案进行电分离,包括与第一电极图案隔开设置的多个透明连接部以及一系列的将多个透明连接部整体进行电连接的低电阻线。上述触摸屏传感器利用被层压的第一电极图案一部分和低电阻线以及其周边的电极图案,能够检测出与对象物的靠近对应的静电容量的变化,利用该变化能够灵敏地检测出对象物的接触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屏传感器,更详细说是涉及一种平板上能够准确地检测出手指的触摸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
背景技术
图1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的ITO(Indiumtin oxide,氧化铟锡)薄膜的俯视图,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工作原理的俯视图。
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对手指的接点进行电检测。手指作为能够通电的一种导体,当手指靠近电极时,电极和手指之间将汇集电荷。随着电荷被汇集,能够检测出手指和电极之间的静电容量或电容量,利用该现象能够间接地检测出手指的触碰。
并且,由于触摸屏不应遮住背面的液晶显示器或其它显示装置,触摸屏的电极由电流流动且透明的透明电极材料,例如ITO等材料形成。
图1的(a)部分中图示出纵向(y轴方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纵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形成于由透明塑料薄板或玻璃等材料构成的透明薄膜11上,透明电极图案由按照均等间隔形成的第一节点图案12及纵向连接第一节点图案12的第一连接图案13形成。
并且,图1的(b)部分中图示出横向(x轴方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同样地在透明薄膜14上形成横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该透明电极图案同样地由按照均等间隔形成的第二节点图案15及横向连接第二节点图案15的第二连接图案16形成。
一般来说,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由图1的(a)部分的ITO透明薄板和图1的(b)部分的ITO透明薄板上下粘合而形成。图1的(c)部分中图示出该两个透明薄板被粘合的结构。
如图所示,横向的第二节点图案15和纵向的第一节点图案12相互错开地位置,衔接各个电极的细微的连接图案具有上下交错的结构18。该连接图案由透明薄板等分离。
根据图1的(c)部分中图示出的触摸屏结构,根据被触碰的位置,横向及纵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的信号强度将不同,根据该信号强度能够计算出横向及纵向的坐标。
具体来说,如图2所示,触摸屏21中手指触碰的地点22的位置,由通过检测手指接触触摸屏21时变化的横向及纵向配置的透明电极图案各个的信号强度23、24,来决定横向及纵向坐标后,作为横向及纵向的坐标方向的交叉点25计算得出。
其中,由位于手指接触的地点22的透明电极图案所发生的静电容量的变化而生成的电信号,将通过透明电极图案检测出信号强度,或是传送给用于决定坐标的控制部。只是,利用ITO材质的透明电极图案虽然是导电性材质,与一般的金属比较时,其电阻系数较大。
并且,由于透明电极图案的电阻引起的信号的损失与电极图案的面积和长度成正比,因而存在有触摸屏的整体大小受限的问题。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优秀的信号感知度的触摸屏传感器,即使使用电阻系数较大的电极,也能够容易检测出微弱的信号。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传感器,即使使用电阻系数较大的电极,也能够实现面积的限制少的触摸屏。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摸屏传感器,即使使用电阻较大的透明的电阻电极,也能够使信号感知度优秀,面积的限制少,对触摸屏的透明度及清晰度不构成大的影响。
技术解决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例示的一实施例,用于检测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其包括基板、电阻电极图案部以及信号电极图案部。
位于基板上,并包括静电容量由身体的靠近或接触而变化的电阻电极的电阻电极图案部中生成的电信号,随着包括由具有低于电阻电极的电阻系数的材质形成的信号电极的信号电极图案部移动,从而使电阻引起的信号衰减少,容易传送微弱的信号,并且使对于电阻电极图案部的电阻的触摸屏的面积限制少。
其中,触摸屏传感器作为触摸屏或一般触摸屏等的用途使用,在作为触摸屏使用时,利用透明材质的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丙烯酰(acryloy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塑料及玻璃等的材料形成基板。并且,即使不使用透明材质,利用绝缘特性的基板,作为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触摸屏或是利用触控笔的指点装置中使用。
电阻电极图案部也与基板相同,根据触摸屏传感器的使用情况而考虑透光性并选择其材料。具体来说,在不要求电阻电极的透光性时,作为电阻电极的材料而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银及铝等各种金属或合金等,在要求电阻电极的透光性时,作为电阻电极的材料而使用同时具有透光性和导电性的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或是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等。
作为电阻电极的材料,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IZO(indiumzinc oxide氧化铟锌)、碳纳米管(CNT)、超薄膜金属图案()等透明的导电性材质形成,这些材料虽然是导电性材质,但与一般的金属比较时,其电阻系数较大,因此在接收微弱的信号,或是电阻电极的长度变长,或是电阻电极的面积变宽时,将发生信号的损失变大或衰减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在其上部提供金属材质的信号电极图案部来解决该问题。
电阻电极图案部包括在基板的一面并排设置的第一电极图案;以及在基板上与第一电极图案相同的一面,与第一电极图案交叉地并排形成,且与第一电极图案进行电分离,包括与第一电极图案隔开形成的多个透明连接部的第二电极图案,信号电极图案部包括一系列形成于多个透明连接部上的低电阻线,低电阻线减小第二电极图案的整体的电阻。
在本说明书中,低电阻线被形成为将多个透明连接部整体进行电连接,此时,低电阻线以连接为一个的导电体线的形态形成,而在透明连接部上,以非连续性地分离的形态排列或分布,将多个透明连接部整体上进行连接。
第一电极图案及第二电极图案以透明的绝缘性基板作为基准形成于相同的面,第一及第二电极图案形成于基板上表面对显示装置的面或面向显示装置的面。例如,如果基板是钢化玻璃基板,电极图案则形成于基板的底面,如果基板在玻璃基板的下部另行设置,电极图案则形成于基板的上表面。
第一电极图案向横向或纵向并排排列。优选地,虽然能包括一系列的扩展部及桥接部,但也可以设置提供为具有相同的宽度的车道(lane)形状。
在利用扩展部及桥接部形成第一电极图案的宽度变化时,扩展部以矩形、菱形、圆形等各种形状形成,与桥接部比较时,能够以相对宽的宽度形成。在对象物不靠近时,基本电容由桥接部及低电阻线的交叉部分尺寸及材质决定,在手指等对象物靠近时,两个桥接部之间的电容变化将受到周边的扩展部的影响。桥接部以约100~300μm程度的宽度形成。
第二电极图案向与第一电极图案交叉的方向形成。优选地为垂直交叉,但根据情况也能够以垂直以外的角度交叉。透明连接部形成于与形成第一电极图案的透明导电图案进行电分离及物理分离的区域,由低电阻线按照一系列的顺序进行连接。
在第一及第二电极图案中,由于静电容量也会受到交叉地点意外的扩展部的影响,因此第二电极图案相对第一电极图案形成于其上部或下部。并且,代替约200μm厚度以上的粘合薄膜(OCA),由约0.1~1.0μm厚度的绝缘层或绝缘图案保持桥接部及低电阻线之间的间隔,因此,与低电阻线交叉的桥接部优选地以相比扩展部明显小的宽度形成。
相反,由于低电阻线以约30μm以下的宽度,优选地以10μm以下的宽度形成,因此形成为以肉眼较难识别的厚度,并且其自身可以由不透明的金属材质形成,因此与现有技术中的使用透明电极的情况比较时,提供相当低的电阻值。并且,基于低电阻线的低的电阻由低电阻线的厚度调节来实现,因此在不损伤触摸屏传感器的透明度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低电阻线的厚度增加来充分地实现低的电阻。作为参考,作为低电阻线使用金、银、铝、镍、钛等各种金属或是利用上述金属的合金等。
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的触摸屏传感器中,即使使用电阻系数较大的电阻电极,在电阻电极上还形成电阻系数小于电阻电极的信号电极,容易实现信号传送,摆脱现有技术中电阻电极的电阻对触摸屏的面积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触摸屏传感器中,即使使用电阻系数较大的透明电阻电极,在透明的电阻电极上还提供金属材质的信号电极,具有优秀的信号感知度,除了摆脱现有技术中电阻电极的电阻对触摸屏的面积的限制以外,在实现透明触摸屏时不对透明度及清晰度构成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的ITO薄膜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用于说明现有技术中的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屏工作原理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4至图9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10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结构的图。
图12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3至图15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2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过程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2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层压结构的剖面图。
图17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8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制或限定于该实施例。作为参考,本说明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实际上相同的要素,在该规则下,可以引用其它附图中记载的内容进行说明,判断为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或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
本发明涉及被使用于触摸屏,用于检测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
图3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参照图3,触摸屏传感器包括透明薄板101,透明薄板101包括基板110、电阻电极图案部120以及信号电极图案部130。
作为基板110的材料使用透明塑料薄板或玻璃等的绝缘性材料,以薄的薄膜形态设置。
电阻电极图案部120在基板110上向纵向(y轴方向)配置形成,包括静电容量由身体一部分的靠近而变化的多个电阻电极121,作为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材料使用ITO或是IZO(indium zinc oxide氧化铟锌)等导电性透明材质。
此时,构成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多个电阻电极121由连接图案122向纵向进行电连接,构成一列的多个电组电极121和连接图案122形成一体。
并且,在构成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各个电阻电极121和连接图案122的上表面形成包括多个信号电极131的信号电极图案部130,所述多个信号电极131以线(line)形态设置,以将多个电阻电极121中的位于相同线的电阻电极121进行电连接,其宽度窄于电阻电极121和连接图案122的宽度。
此时,信号电极图案部130以电阻系数低于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电阻系数的材质形成,具体来说,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银及铝等各种金属或合金等。
上述信号电极图案部130虽然具有优秀的导电性,但其具有非透光性,导致遮挡从液晶显示器或其它显示装置照射的光线的一部分,但由于其宽度非常小,因此事实上用户无法进行识别,并且,在适用本发明的触摸屏传感器的显示装置的使用中,基于从显示装置照射的光的散射及折射特性,触摸屏传感器的表面上显示的亮度几乎是恒定的。
并且,本实施例中的信号电极图案部130被设置为在纵向构成一列的电阻电极121和连接图案122上表面形成一体的直线形状,但根据情况,也可以设置为沿着电阻电极的外廓形成的非直线形状,信号电极图案部130被形成为一排以上的信号电极131在构成一列的电阻电极121和连接图案122上表面形成。
本发明中的触摸屏传感器由将如上所述的透明薄板101上下粘合两张来形成。具体来说,在基板110上,将电阻电极图案部120及信号电极图案部130的排列为纵向(y轴方向)配置的和电阻电极图案部120及信号电极图案部130的排列为横向(x轴方向)配置的相互折叠形成。如上所述粘合两张透明薄板101时,横向的第一电阻电极121和纵向的第二电阻电极121将相互错开,衔接各个电极的第一连接图案122及第二连接图案122具有上下交错的结构,其连接图案由透明薄板等进行电分离。当然,在两张透明薄板中分别形成的电阻电极图案部中,也可以只在某一个上设置信号电极图案部,在使用一张透明薄板的情况下,也可以只在形成于某一个的电阻电极图案部上放置信号电极图案部。
该触摸屏传感器结构,根据被触碰的位置,横向及纵向配置的透明的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信号强度将不同,根据该信号强度能够计算出横向及纵向的坐标。
具体来说,触摸屏传感器中手指接触的地点的位置,由通过检测手指接触触摸屏传感器时变化的横向及纵向配置的透明的电阻电极图案部120各个的信号强度,来决定横向及纵向坐标后,作为横向及纵向的坐标方向的交叉点计算得出。
以下,对根据本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过程进行说明。
图4至图8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的图。
首先,参照图4,基板110上形成包括多个电阻电极121的电阻电极图案部120。
此时,电阻电极121在基板110的表面,整体上形成规定厚度的如ITO、IZO等材料的透明的导电体后,通过利用感光膜的相片蚀刻过程及蚀刻(etching),形成具有图4所示的图案的电阻电极图案部120。
随后,如图5所示,利用规定厚度的不透明的金属材质,在形成有电阻电极图案部120的基板110上形成金属层140.
随后,如图6所示,按照规定厚度均匀地涂布感光膜150。所涂布的感光膜150通过相片蚀刻过程,按照制造商所需的图案进行图案形成(patterning)作业。
参照图7及图8对通过相片蚀刻过程图案形成感光膜的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感光膜150在如本实施例使用正向型(positive type)感光膜150的情况下,执行通过掩模160(mask)的透光区域漏出于激光等光线的曝光。随后,当去除未被曝光的部分的感光膜150时,形成如图8所示的按照规定的图案进行图案形成的感光膜155。
随后,通过蚀刻(etching)去除未留有感光膜150的部分的金属层140,去除图案形成的感光膜155,从而形成如图9所示的信号电极图案部130。
图10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参照图10,触摸屏传感器包括薄板210、包括薄板210上形成的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的电阻电极图案部220以及包括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上形成的信号电极231、232的信号电极图案部230。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被上下排列,由各排列设置的图案部的线大致设置6个左右。
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分别包括第一垂直节点图案221a、222a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221b、222b。以纵向衔接的一个一列为基准,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被设置为菱形或矩形形态,以相互面对的边为基准,从上表面分割为第一垂直节点图案和第二垂直节点图案。此时,第一垂直节点图案和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高度(d∶D)比率从上表面变化为(1∶8)、(2∶7)、(3∶6)、(4∶4)、(5∶4)、(6∶3)、(7∶2)、(8∶1),由此,两图案之间的面积比也随着高度比率得到变更。
第一垂直节点图案221a、222a由第一垂直连接图案229a上下得到连接,从位于最上表面的第一垂直节点图案开始,面积阶段性地增大。相反,第二垂直节点图案221b、222b由第二垂直连接图案229b上下得到连接,从位于最上表面的第二垂直节点图案开始,面积阶段性地减小。
本实施例中的薄板210利用透明材质的聚乙烯(polyethylene)、聚丙烯(polypropylene)、丙烯酸(acryl)、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塑料或玻璃等的材料形成。只是,根据情况,即使不使用透明材质,利用绝缘特性的基板,作为笔记本电脑中使用的触摸屏或是利用触控笔的指点装置中使用。
上述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也根据触摸屏传感器的使用情况而进行不同的选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触摸屏等需要透光性的情况下使用,将选择ITO、IZO等材料。只是,如果不需要考虑透光性的情况下,作为电阻电极的材料,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银及铝等各种金属或合金等。
在垂直节点图案部中,第一垂直节点图案221a、222a之间相互得到连接,第二垂直节点图案221b、22b之间也相互得到连接。被连接的位置也将进行多样的选择。
信号电极图案部230的信号电极231、232形成于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上表面,以便连接横向衔接的构成一个一列的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之间,具体来说,形成于第一垂直节点图案221a、222a以及连接第一垂直节点图案221a、222a之间的第一垂直连接图案229a上。并且,形成于第二垂直节点图案221b、222b以及连接第二垂直节点图案221b、222b之间的第二垂直连接图案229b上。
只是,信号电极231、232被形成为其宽度薄于此时的第一垂直节点图案和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宽度d、D,相同地,薄于第一垂直连接图案229a以及第二垂直连接图案229b的宽度。
并且,信号电极231、232利用电阻系数小于利用ITO、IZO等材料形成的电阻电极图案部220的材料而形成,具体来说,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银及铝等各种金属或合金等。
虽然,信号电极231、232不具有透光性,其被形成为薄于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第一垂直连接图案229a以及第二垂直连接图案229b的宽度,即使适用于触摸屏等需要透光性的情况,在实现透明触摸屏时,也不对透明度及清晰度构成大的影响。
并且,电信号通过电阻系数小于电阻电极图案部220的信号电极231、232传送,具有优秀的信号感知度。
并且,通过信号电极231、232传送信号,能够从随着电阻系数较高的电阻电极图案部220的长度及面积增大,其电阻增大而导致触摸屏的面积受到限制的情况中摆脱。
以下,对利用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求出x坐标的过程进行说明。
参照图10,上下衔接的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的线设置有6个,并被设置为大致相同的图案配置。此时,x坐标通过{(n1×1)+(n2×2)+~(nk×k)}/(n1+n2+~nk)的数学式决定,其中,k是图中以某一侧为基准,按照各线规定的编号,nk是各编号的线中由第一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检测出的信号强度的和。
手指触碰触摸屏,控制部中接收的信号的强度被检测为,从左侧第四个线中通过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60,第五个线中通过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的强度为70,剩余第一垂直节点图案中的信号强度为0,同时,第三个线中通过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80,第四个线中通过第二垂直节点的信号强度为100,第五个线中通过第二垂直节点的信号强度为90时,将上述数字代入到上述数学式求出x坐标,具体来说,将上述值代入到数学式时,x坐标={(80×3)+(160×4)+(160×5)}/(80+160+160)=4.2。
除此之外,也可以由向相同的方向计算第一垂直节点图案之间的x坐标后,将其进行平均而求出x坐标。具体的数学式有1/2{(∑n1k×k)/(∑n1k)+(∑n2k×k)/(∑n2k)},其中,k是垂直节点图案的线的编号,n1k及n2k分别是通过第一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检测出的静电容量的强度。
以下,对利用垂直节点图案部221~228求出y坐标的过程进行说明。
接触触摸屏传感器的手指的纵向位置,由将第一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作为一对,对两个电极图案检测出的信号值进行比较而决定。作为参考,当手指经由第一垂直节点图案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靠近时,控制部分别接收的信号的强度与手指接触的面积成正比。
与要确定的y坐标对应,假设与第一垂直节点图案接触的手指的面积为A(y),此时的信号强度为C(y),与构成一对的第二垂直节点图案接触的手指的面积为B(y),此时的信号强度为D(y)。
例如,控制部中输入的从第一及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分别与A(y)、B(y)成正比,A(y)/B(y)=C(y)/D(y)的关系成立。
在控制部计算C(y)/D(y)值,将其与作为面积比的A(y)/B(y)值进行比较后,与y进行变换。大体上,当y(0<y<1)为1/2时,A(0.5)/B(0.5)为1,当第一垂直节点图案部中最上图案(y=1)时,A(1)/B(1)为1/8,当最下图案(y=0)时,A(0)/B(0)为8。按照上述值的变化,从A(y)/B(y)求出y坐标值。
实际上,手指触碰的面积相比分辨率很宽,并且还将重叠多个线,因此通过读取该值并进行计算,转换为分辨率内的坐标。
与前述的例相同,假设在垂直节点图案部的线中,从左侧第四个线中通过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60,通过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100,第五个线中通过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70,通过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的强度为90。通过第一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130,通过第二垂直节点图案的信号强度为190。即,C(y)为130,D(y)为190,C(y)/D(y)约为0.68。
因此,A(y)/B(y)为0.68的位置是y约为0.65的情况,即,可被认知为触摸屏传感器的长度为100mm时,大致为65mm左右的位置。
图11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结构的图。
参照图11,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与第二实施例中说明的触摸屏传感器实质上相同。因此,第三实施例中对于触摸屏传感器的说明参照对于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说明及附图,反复的内容将被省略。
只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电阻电极图案部320与第二实施例的电阻电极图案部220具有不同的结构。
参照图11具体进行说明,构成本实施例的电阻电极图案部的电阻电极321各个在基板310上向一侧方向并排排列,各个电阻电极321的宽度对于上述一侧方向逐渐变化。
具体来说,各个电阻电极321的宽度形成对于y轴方向(纵向)逐渐增大的三角形形状,多个电阻电极321按照均等间隔向x轴方向(横向)并排排列。
上述电阻电极321上形成有包括信号电极331的信号电极图案部。
本实施例中的基板310利用透明材质的材料形成,上述电阻电极321也为了在触摸屏等需要透光性的情况下使用,选择ITO、IZO等材料。
信号电极331偏向于电阻电极的一侧末端,在其上表面以具有恒定的宽度的薄线形态设置。
并且,信号电极331利用电阻系数低于电阻电极图案部320的电阻系数的材料形成,具体来说,使用具有导电性的金、银及铝等各种金属或合金等。
虽然,信号电极331不具有透光性,其在电阻电极321上被设置为薄的线形图案,即使适用于触摸屏等需要透光性的情况,在实现透明触摸屏时,也不对透明度及清晰度构成大的影响。
并且,电信号通过电阻系数小于电阻电极图案部320的信号电极331传送,具有优秀的信号感知度。
并且,通过信号电极331传送信号,能够从由于电阻系数较高的电阻电极图案部320的长度及面积增大时,其电阻增大而导致触摸屏的面积受到限制的情况中摆脱。
作为参考,在本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中,由于电阻电极图案部320的宽度随着高度(y轴方向)变化,因此利用根据身体接触的地点而其静电容量的变化不同的原理,求出触碰地点的y坐标,识别出静电容量有变化的电阻电极321,来决定x轴坐标。
图12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图13至图15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2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过程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2至图15,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传感器400包括透明基板410,形成于透明基板410上的第一电极图案420及第二电极图案430以及被搭载于第一电极图案420及第二电极图案430之间的绝缘图案440。
透明基板410由PET或PC、PE等合成树脂薄膜或玻璃基板形成。透明基板410可以在有机LED等显示装置上另外地安装,但也可以使用于构成LCD或有机LED的模块的透明基板或薄膜,与显示装置模块提供为一体。其中,透明基板410的透明在不妨碍适合于所适用的显示装置用途的可读性的条件下,也包括稍微不透明的程度的情况。
并且,第一电极图案420及第二电极图案430形成于透明基板410的上表面或底面中的一面。例如,在被设置为合成树脂薄膜的情况下,两电极图案一般形成于透明基板410的上表面,在被设置为玻璃基板的情况下,两电极图案直接形成于透明基板410的底面。
第一电极图案420利用ITO、IZO、碳纳米管(CNT)等透明的导电性材质形成,并由透明基板410上沿着横向或纵向并排排列的一系列的线图案设置。具体来说,用于第一电极图案420的线图案包括沿着一侧方向一列设置的扩展部422及桥接部424。扩展部422及桥接部424相互交替形成并一列配置,其由相同或不同的透明导电性材质形成。
扩展部422与桥接部424比较时,以相对或明显宽的宽度形成,桥接部424形成于多个扩展部422之间,将一系列的扩展部422进行电连接。作为一例,在具有约3.0英寸的显示装置及触摸区域的便携终端中,桥接部424形成约0.1mm~0.2mm的宽度时,扩展部422按照约4~6mm的宽度形成,此时,扩展部422相比桥接部424具有约20~60倍大的宽度。
如图所示,扩展部422及桥接部424的形状以连续的矩形作为基本图案(Motif)形成,但该形状也可以以菱形、圆形或椭圆形等各种图形作为基本图案形成。并且,虽将后述,扩展部422及桥接部424与用于第二电极图案430的透明连接部436一同形成于相同材质及相同面,其被选择为形状构成谐调,以按照相互最小的宽度隔开。从设置有触摸屏传感器400的底部配置的显示装置的终端发出电磁波(EMI),如上所述通过第一电极图案420和第二电极图案430的透明连接部436,设计图案使以最小的宽度隔开,执行屏蔽电磁波或最大程度切断电磁波的功能。
与第一电极图案420形成层压的结构而形成第二电极图案430。第二电极图案430形成于第一电极图案420的上部或下部,并被形成为与第一电极图案420进行电分离。为此,在第一电极图案420和第二电极图案430之间形成有绝缘层或绝缘图案440。
绝缘层或绝缘图案440一般利用形成绝缘薄膜的SiO2、Si3N4或TiO2等材料形成,也可以利用其它可实现蒸镀、溅射(sputtering)、涂布、喷射(spray)、层压(Laminating)、粘合、印刷等的绝缘材质形成。并且,如图所示,可以在蒸镀或溅射后经过图案形成工程设置为图案形状,但根据情况,可以不经过图案形成工程并作为一个绝缘层来提供,或是通过直接印刷图案的工程等提供。如图14所示,将扩展部422、桥接部424及透明连接部436形成为图案后,通过其它图案形成工程形成绝缘图案440。
第二电极图案430包括低电阻线434及透明连接部436。如图3所示,透明连接部436与第一电极图案420同时形成。透明连接部436同样地由具有约0.1~0.2mm的宽度的透明导电性材质形成,通过相片蚀刻工程对透明基板410中形成的ITO层进行蚀刻后,与扩展部422及桥接部424一同形成。
如图15所示,低电阻线434形成于绝缘图案440上,其被形成为通过多个透明连接部436的表面并使透明连接部436整体上进行电连接。利用金或银、铝、铬等金属材质形成,且进行蒸镀或溅射后通过图形形成工程形成,简单地也可以通过喷墨等工程形成。虽然低电阻线434不透明,光学上遮挡显示装置,但将其以约30μm以下的宽度形成,使肉眼无法看到,更优选地,将其以约10μm以下或数μm的宽度形成,使在任何情况下也无法用肉眼进行确认。
并且,低电阻线434由直线形状形成,但也可以由曲线或弯曲线形态形成,所变化的图案也可以规则地或不规则地进行变化。在不规则地变化的曲线或弯曲线的情况下,从外部更将无法可视化。
低电阻线434与用于与外部装置的连接的边框(bezel)部分的导线图案450(wire pattern)一同形成。边框部分的导线图案450为了与FPCB等进行连接,被形成为向透明基板410的一侧集中。由于一般的导线图案450也由金属材质形成,因此可以与低电阻线434同时形成,在此情况下,通过将低电阻线434与导线图案450同时形成,使制造触摸屏传感器400的工程的个数显著地减少。
图16是表示用于说明图12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层压结构的剖面图。
参照图16,由金属等遮挡或反射光线的材质形成的低电阻线434,其形成于透明的透明基板410、桥接部424及绝缘图案440上。
作为参考,由于ITO等透明导电性材质具有约250Ω/square的面电阻,因此如果以约100~300μm的宽度和约6~8cm的长度形成图案时,将具有数百Ω的电阻。因此,现有技术中的ITO电极很难适用于大面积显示装置,这成为大面积显示装置中很难适用现有技术中的触摸屏的原因。但是,金属材质的低电阻线434由金属形成,使第二电极图案430的电阻保持较低,其结果,能够提高触摸屏传感器400的灵敏度,并也能够适用于大面积显示装置中。
在实际上没有手指等的接触时,基于第一电极图案420及第二电极图案430的基本电容值由桥接部424及低电阻线434之间的电容决定。在现有技术的只利用ITO电极的触摸屏传感器中,相互面对的ITO薄膜之间搭载有光学粘合薄膜(OCA),两电极图案按照OCA的厚度,约200μm左右隔开并形成基本电容,而根据本实施例的桥接部424及低电阻线434,只被隔开绝缘图案440的厚度,约0.1~1.0μm左右,可以调节为在约200~1000倍以上的范围内形成基本电容,此时,通过急剧减小桥接部424及低电阻线434的交叉面积,将基本电容适当地调节为所需的值。
由于可实现减小桥接部424及低电阻线434之间的交叉面积,利用露出到周边的扩展部422等敏感地保持静电容量变化,相对地根据设计配置而多样地变更基本电容,由于能够使电极图案的长度形成得变长,也可以容易地适用于大面积显示装置。此外,由于桥接部424及低电阻线434之间的交叉面积小,因此即使第二电极图案430相比第一电极图案420形成于下部,基本上也可实现基于静电容量变化的接触位置检测。
并且,可实现通过低电阻线434的厚度调节来增大或减小电阻,由于基本的线的宽度保持相同,因此对整体上的透光度不构成损失。即,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即使为了降低电阻而增加金属的含量,也不会降低透光度的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低电阻线434以平面为基准被形成为直线形态,但根据情况,但根据情况可以被设置为规则或不规则的曲线、弯曲线形态,以使从外部更加无法可视化。
并且,在低电阻线434上还形成光吸收部。即,在金属材质的低电阻线434上表面一同形成铜/钛(Cu/Ti)、钼(Mo)、铬(Cr)以及黑铬(BlackChrome)等暗色或能够防止光线的反射的细微图案,以防止低电阻线434的上表面闪烁。并且,与此不同地,将低电阻线434自身也由如上所述的暗色的金属形成。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低电阻线434形成于第一电极图案420及透明连接部436上表面,与此不同地,可以将低电阻线形成于第一电极图案及透明连接部的底面,在此情况下,首先形成低电阻线后,在与第一电极图案交叉的部分形成绝缘图案,形成ITO层,通过图案形成工程蚀刻ITO层,从而形成第一电极图案420及透明连接部436。
图17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参照图17,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传感器500包括透明基板510,形成于透明基板510上的第一电极图案520及第二电极图案530以及搭载于第一电极图案520及第二电极图案530之间的绝缘图案540。
透明基板510由合成树脂薄膜或玻璃基板形成,第一电极图案520包括扩展部522及桥接部524,第二电极图案530包括低电阻线534及透明连接部536。材质、结构及形成方法等参照之前实施例的说明及附图。
只是,第二电极图案530包括由一系列的低电阻线534及透明连接部536构成的图案线,在本实施例中,多个低电阻线534被群组化并形成一个电极,其一侧进行电连接。与之前实施例的一个低电阻线434不同,本实施例中3个低电阻线534构成群组,与上述1个低电阻线534对应。例如,在图12中以约5mm间隔使用图案线,在本实施例中,以约1.7~1.0mm的均等间隔并联连接由低电阻线534及透明连接部536构成的图案线。
多个低电阻线534被群组化,使得无需复杂的计算就能立即计算出手指的准确的位置,基于手指接触面积的影响也将直接适用,从而较大地提高灵敏度。并且,由于多个图案线并联连接,在相同的群组内的低电阻线534之间也保持相互以充分的距离隔开,因此在手指接触时,在桥接部524及低电阻线534周边形成电磁场的迂回,从而更加提高基于静电容量变化的灵敏度。
由于静电容量的变化发生在桥接部及低电阻线524、534的边缘或边角,因此在一个电极中构成群组的多个桥接部的边越长,即使有相同的手指接触,静电容量的变化也将越大。即,由于触碰反应大部分发生在桥接部及低电阻线524、534的重叠的边的长度上,与利用单一图案线的情况比较时,在利用并联配置的多个图案线的情况下,将会更加敏感地反应。
图18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俯视图。
参照图18,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传感器600包括透明基板610,形成于透明基板610上的第一电极图案620及第二电极图案630以及搭载于第一电极图案620及第二电极图案630之间的绝缘图案640。
透明基板610由合成树脂薄膜或玻璃基板形成,第一电极图案620包括扩展部622及桥接部624,第二电极图案630包括低电阻线634及透明连接部636。材质、结构及形成方法等参照之前实施例的说明及附图。
只是,如图所示,扩展部622的形状以连续的圆形或椭圆形作为基本图案(Motif)形成,透明连接部636与扩展部622的形状对应地以具有凹陷的曲线的边的图形形状形成。低电阻线634在透明连接部636上被形成为不规则地弯曲的弯曲线形态。
通过第一电极图案620和第二电极图案630的透明连接部636设计图案,以最小的宽度隔开,从而执行屏蔽电磁波的功能,第一电极图案620及透明连接部636的形状除了电磁波屏蔽以外,为了提高对于静电容量的变化的灵敏度,可以被设置为各种形状。
图19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19,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传感器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电极图案120的低电阻图案460。低电阻图案460形成于扩展部422或桥接部424上,由具有小于透明导电性材质的电阻的材质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低电阻图案460由与低电阻线434相同的金属材质形成,与低电阻线434另外地形成,并以约0.3μm的厚度及约10μm以下的宽度形成。
低电阻图案460沿着第一电极图案420向横向形成,由低电阻图案460相对地减小第一电极图案420的电阻。并且,低电阻图案460与低电阻线434相同地具有非透光性特性,但也可以被设置为由以下的厚度形成的金属薄膜,而被形成为相对地具有透光性。
低电阻图案460以直线形态形成,但也可以与此不同地以曲线或弯曲线形态形成,曲线或弯曲线的形态也可以被形成为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不规则地形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从外部无法可视化的程度。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触摸屏传感器的部分放大立体图。
参照图20,本实施例中的触摸屏传感器还包括形成于第一电极图案420的表面的非连续性的低电阻图案465。非连续性的低电阻图案465形成于扩展部422或桥接部424上,由具有小于透明导电性材质的电阻的材质形成。与前述的低电阻图案460为衔接成一个的金属线比较,本实施例中的低电阻图案465在第一电极图案420上表面或底面以整体或局部地形成。
低电阻图案465沿着第一电极图案420向特定方向形成,但也可以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形成。并且,低电阻线434也可以形成于透明连接部436上434-1,被设置为形成于导电性材质的表面的状态,而不是混合于导电性材质的状态。
并且,低电阻图案465及低电阻线434-1用于减小第一电极图案420或透明连接部436的整体上的电阻,即使低电阻图案465及低电阻线434-1以被分离的状态排列或分布,优选地,被形成为相邻的低电阻图案465的端部重叠或垂直地连接于相同线上。
相互分离的多个低电阻图案465及低电阻线434-1可以按照规则的排列设置,但如本实施例所示,也可以按照不规则的形状设置,在不规则地形成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从外部无法可视化的程度。
如上所述,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超出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思想及领域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中的触摸板传感器,其使用于显示装置并能够检测出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
Claims (19)
1.一种触摸屏传感器,用于检测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电阻电极图案部,包括形成于所述基板上且静电容量由所述身体一部分的靠近而变化的电阻电极;以及
信号电极图案部,由具有低于所述电阻电极的电阻系数的材质形成,包括形成于所述电阻电极上的信号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由金属材质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电极由导电性透明材质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被形成为其宽度窄于所述电阻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电极图案部包括:
第一电极图案,在所述基板的一面并排设置,以及
第二电极图案,在所述基板上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相同的所述一面,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交叉地并排形成,且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进行电分离,包括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隔开形成的多个透明连接部;
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包括一系列形成于所述多个透明连接部上的低电阻线,上述低电阻线减小所述第二电极图案的整体的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和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之间形成绝缘层或绝缘图案,将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及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进行电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包括沿着一侧方向设置一列的多个扩展部及用于连接所述多个扩展部之间的多个桥接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接部以位于所述低电阻线的上部或下部的状态被层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以直线、规则或不规则的曲线或者规则或不规则的弯曲线的形态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在所述电阻电极图案部上以相互分离的状态排列,将所述整个电阻电极图案部进行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以不规则的排列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光吸收部,该光吸收部形成于与显示装置面对的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的上表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信号电极进行电连接并群组化地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向一侧方向排列地具有多个所述电阻电极,所述电阻电极分别包括相互靠近且电分离的第一节点图案及第二节点图案,
在一列的上述电阻电极中相邻的电阻电极,第一节点图案及第二节点图案的电阻比不同。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图案与一列的所述电阻电极中相邻的电阻电极的其它第一节点图案进行电连接,对于一系列顺序,其面积或厚度逐渐增大;
所述第二节点图案也与一列的所述电阻电极中相邻的电阻电极的其它第二节点图案进行电连接,对于一系列顺序,其面积或厚度逐渐减小。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电极在所述基板上向一侧方向并排排列所述电阻电极的宽度分别对于所述一侧方向逐渐进行变化。
17.一种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制造用于检测身体一部分的接触位置的触摸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绝缘性基板上,形成静电容量由所述身体一部分的靠近而变化的电阻电极图案部的步骤;以及
利用具有低于所述电阻电极图案部的电阻的材质,在所述电阻电极图案部上形成信号电极图案部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电极图案部由金属材质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摸屏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电极图案部由导电性透明材质形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9-0018303 | 2009-03-04 | ||
KR1020090018303A KR100944519B1 (ko) | 2009-03-04 | 2009-03-04 | 터치패널센서 |
KR1020100015268A KR101128669B1 (ko) | 2010-02-19 | 2010-02-19 | 저저항 라인을 포함하는 터치패널센서 |
KR10-2010-0015268 | 2010-02-19 | ||
PCT/KR2010/001310 WO2010101399A2 (ko) | 2009-03-04 | 2010-03-03 | 터치패널센서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62245A true CN102362245A (zh) | 2012-02-22 |
Family
ID=42710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05056A Pending CN102362245A (zh) | 2009-03-04 | 2010-03-03 | 触摸屏传感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550991B2 (zh) |
EP (1) | EP2405328A4 (zh) |
JP (1) | JP5591834B2 (zh) |
CN (1) | CN102362245A (zh) |
WO (1) | WO2010101399A2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415382A (zh) * | 2014-01-23 | 2017-02-1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对微观结构进行图案化的方法 |
CN104160368B (zh) * | 2012-03-06 | 2017-03-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
CN108694001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Smk株式会社 | 静电容式触摸屏 |
TWI649767B (zh) * | 2016-03-30 | 2019-02-01 |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 配線體、配線基板及觸控感測器 |
TWI687860B (zh) * | 2014-06-26 | 2020-03-11 | 美商微晶片科技公司 | 電容式感測系統中目標物件耦合至饋入線路之補償 |
TWI707254B (zh) * | 2014-07-02 | 2020-10-11 | 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之電極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CN114041108A (zh) * | 2019-09-18 | 2022-02-11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静电容传感器以及输入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351239A (zh) * | 2010-06-07 | 2013-12-16 | Wintek Corp | 觸控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
CN103097993A (zh) * | 2010-06-16 | 2013-05-08 | 三元St株式会社 | 触摸面板传感器 |
CN101950229B (zh) * | 2010-09-21 | 2012-06-20 | 南京点面光电有限公司 | 菱形结构电容触摸屏传感器的电阻确定方法 |
JP2012079169A (ja) * | 2010-10-04 | 2012-04-19 |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 検出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1367569B1 (ko) | 2010-12-29 | 2014-02-28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터치 스크린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TWI459252B (zh) * | 2011-01-11 | 2014-11-01 | Hong Da Liu |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
GB2505292B (en) * | 2011-01-28 | 2015-06-10 | Novalia Ltd | Printed article |
KR101129353B1 (ko) * | 2011-01-31 | 2012-03-26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경계부 좌표 위치 획득이 가능한 터치 윈도우 |
US8988086B1 (en) | 2011-08-10 | 2015-03-24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Capacitive sensor array with pattern variation |
TWI465993B (zh) * | 2011-10-07 | 2014-12-21 | Rtr Tech Technology Co Ltd | 觸控感測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CN103164058B (zh) * | 2011-12-09 | 2016-02-17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摸屏、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显示器 |
KR20130069938A (ko) * | 2011-12-19 | 2013-06-27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패널의 전극 패턴 |
DE102011122110B4 (de) * | 2011-12-22 | 2023-05-25 | Polyic Gmbh & Co. Kg | Bedienvorrichtung mit Anzeigeeinrichtung und Tastfeldeinrichtung, sowie Mehrschichtkörper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Tastfeldfunktionalität |
TWI485585B (zh) * | 2012-02-17 | 2015-05-21 | Innocom Tech Shenzhen Co Ltd | 複合層結構及具有其之觸控顯示裝置 |
US20140293168A1 (en) * | 2012-06-06 | 2014-10-02 | Wintek Corporation | Touch panel |
KR101420330B1 (ko) * | 2012-06-22 | 2014-07-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플렉시블 표시 장치 |
EP2873999A4 (en) * | 2012-06-29 | 2016-06-08 | Shanghai Tianma Micro Elect Co | CAPACI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
TWI472997B (zh) * | 2012-08-16 | 2015-02-11 | Yomore Technology Co Ltd | 觸控面板系統和觸控面板系統的製造方法 |
US9389737B2 (en) | 2012-09-14 | 2016-07-12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in two modes |
US11314368B2 (en) | 2012-09-14 | 2022-04-26 | Samsung Displa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in two modes |
TWI483165B (zh) | 2012-09-21 | 2015-05-01 | Au Optronics Corp | 電容式觸控感測結構及其應用 |
KR102119791B1 (ko) | 2012-09-27 | 2020-06-05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 |
KR102009880B1 (ko) * | 2012-10-23 | 2019-08-12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메탈 메쉬형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CN103793089B (zh) * | 2012-10-30 | 2017-05-17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KR102040973B1 (ko) | 2012-12-14 | 2019-11-0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DE102012112445A1 (de) * | 2012-12-17 | 2014-06-18 | Polyic Gmbh & Co. Kg | Mehrschichtkörper zur Bereitstellung einer Tastfeldfunktionalität |
WO2014113983A1 (en) | 2013-01-28 | 2014-07-31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apacitive single layer multi-touch panel having improved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
KR102075040B1 (ko) | 2013-02-05 | 2020-02-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
CN103176650B (zh) * | 2013-03-01 | 2016-09-28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导电玻璃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144056B (zh) * | 2013-03-07 | 2018-01-23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US9594462B2 (en) | 2013-04-22 | 2017-03-14 |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Uniform signals from non-uniform patterns of electrodes |
DE102013104644B4 (de) | 2013-05-06 | 2020-06-04 | Polylc Gmbh & Co. Kg | Schichtelektrode für Berührungsbildschirme |
TW201443725A (zh) * | 2013-05-13 | 2014-11-16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觸控螢幕及其製造方法 |
TWM476988U (en) * | 2013-11-22 | 2014-04-21 | Wintek Corp | Touch panel |
KR20150069417A (ko) | 2013-12-13 | 2015-06-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터치 패널 및 그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275892B1 (ko) * | 2014-03-11 | 2021-07-12 |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 터치패널 |
CN106068493B (zh) * | 2014-03-11 | 2020-06-16 |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 触摸窗 |
TWI502445B (zh) * | 2014-06-11 | 2015-10-01 | Innolux Corp | 觸控顯示裝置及觸控基板 |
JP5813836B1 (ja) * | 2014-08-22 | 2015-11-17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 |
CN105867689B (zh) * | 2016-04-07 | 2018-06-0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的阵列基板 |
CN107463296B (zh) * | 2017-09-21 | 2024-03-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
KR102079389B1 (ko) * | 2017-09-29 | 2020-02-19 | 주식회사 센트론 | 수동형 유기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
JP2019067143A (ja) * | 2017-09-29 | 2019-04-25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検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JP2019219882A (ja) * | 2018-06-19 | 2019-12-26 | 洋華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 | 透明導電膜およびその製造品の局部的な抵抗値を低減する方法 |
KR102604474B1 (ko) | 2019-03-12 | 2023-11-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4816134B (zh) * | 2021-01-29 | 2024-05-28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感应器及其制造方法 |
US11474649B2 (en) | 2021-03-05 | 2022-10-18 |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KR20230148444A (ko) * | 2022-04-15 | 2023-10-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3568A (zh) * | 2005-12-14 | 2007-06-20 | 韩国科学技术院 | 集成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80277259A1 (en) * | 2007-05-11 | 2008-11-13 | Sense Pad Tech Co., Ltd | Capacitive type touch panel |
US20090002337A1 (en) * | 2007-06-28 | 2009-01-01 | Sense Pad Tech Co., Ltd | Capacitive-type touch panel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69324067T2 (de) * | 1992-06-08 | 1999-07-15 | Synaptics Inc | Objekt-Positionsdetektor |
US7663607B2 (en) * | 2004-05-06 | 2010-02-16 | Apple Inc. | Multipoint touchscreen |
US8603611B2 (en) | 2005-05-26 | 2013-12-10 | Gunze Limited | Transparent planar body and transparent touch switch |
TWI267773B (en) | 2005-05-31 | 2006-12-01 | Wintek Corp |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 touch panel |
JP4610416B2 (ja) * | 2005-06-10 | 2011-01-12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
ES2318382T3 (es) | 2005-06-16 | 2009-05-01 | Asulab S.A. | Procedimiento de fabricacion de un elemento transparente que comprende electrodos asimismo transparentes y elemento correspondiente. |
GB2437827B (en) * | 2006-05-05 | 2008-03-26 | Harald Philipp | Touch screen element |
JP2008233976A (ja) | 2007-03-16 | 2008-10-02 | Sharp Corp |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
EP2131270A4 (en) | 2007-03-27 | 2013-04-24 | Kyocera Corp | TOUCH SCREEN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SCREEN |
JP4967780B2 (ja) * | 2007-04-20 | 2012-07-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座標入力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
US20080309633A1 (en) | 2007-06-13 | 2008-12-18 | Apple Inc. | Touch-sensitive display |
KR100909264B1 (ko) * | 2007-06-14 | 2009-07-27 | 주식회사 애니텍 | 정전용량방식의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키패드 일체형통신단말장치 |
JP4984289B2 (ja) * | 2007-06-21 | 2012-07-25 | 関西電力株式会社 |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
JP2009009249A (ja) * | 2007-06-26 | 2009-01-15 | Nissha Printing Co Ltd | 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2方式併用タッチパネル |
TW200921483A (en) | 2007-11-09 | 2009-05-16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Touch-control display panel with an electric-field shielding layer |
KR100979910B1 (ko) | 2008-01-29 | 2010-09-06 | (주)멜파스 | 분할 투명 전극 구조를 갖는 터치스크린 패널 |
TWM343210U (en) | 2008-05-30 | 2008-10-21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Display panel integrating the touch-control structure |
JP4720857B2 (ja) | 2008-06-18 | 2011-07-1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静電容量型入力装置および入力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
KR20100006987A (ko) | 2008-07-11 | 2010-01-22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1048980B1 (ko) | 2009-01-16 | 2011-07-12 |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CN101847065B (zh) * | 2009-03-24 | 2013-01-23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路结构 |
JP2010231533A (ja) * | 2009-03-27 | 2010-10-14 |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 透明電極基板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タッチパネル |
KR100954894B1 (ko) | 2009-09-10 | 2010-04-28 | 남동식 | 터치패널센서 |
KR101073684B1 (ko) | 2009-08-25 | 2011-10-14 | 주식회사 지니틱스 | 낮은 저항 값을 가지는 캐패시티브 방식 터치 스크린의 투명전극 패턴 구조 |
KR100962047B1 (ko) | 2009-09-28 | 2010-06-08 | 남동식 | 그룹화된 투명전극을 이용한 터치패널센서 |
TWM410924U (en) * | 2011-02-08 | 2011-09-01 | Derlead Invest Ltd | Projection-type capacitance touch panel with sensitivity adjustment structure |
US20120218028A1 (en) * | 2011-02-28 | 2012-08-30 | Tpk Touch Solutions Inc. | Capacitive touch panel, touch sensor structur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capacitive touch panel |
-
2010
- 2010-03-03 CN CN2010800105056A patent/CN1023622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0-03-03 US US13/254,807 patent/US855099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03 JP JP2011552884A patent/JP559183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03 EP EP10748941.1A patent/EP2405328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3-03 WO PCT/KR2010/001310 patent/WO2010101399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3568A (zh) * | 2005-12-14 | 2007-06-20 | 韩国科学技术院 | 集成薄膜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US20080277259A1 (en) * | 2007-05-11 | 2008-11-13 | Sense Pad Tech Co., Ltd | Capacitive type touch panel |
US20090002337A1 (en) * | 2007-06-28 | 2009-01-01 | Sense Pad Tech Co., Ltd | Capacitive-type touch panel |
Cited B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60368B (zh) * | 2012-03-06 | 2017-03-08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触摸屏、触摸面板、显示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
US9603239B2 (en) | 2012-03-06 | 2017-03-21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US10394395B2 (en) | 2012-03-06 | 2019-08-2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Touch screen, touch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CN106415382A (zh) * | 2014-01-23 | 2017-02-15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用于对微观结构进行图案化的方法 |
TWI687860B (zh) * | 2014-06-26 | 2020-03-11 | 美商微晶片科技公司 | 電容式感測系統中目標物件耦合至饋入線路之補償 |
TWI707254B (zh) * | 2014-07-02 | 2020-10-11 | 韓商東友精細化工有限公司 | 觸控面板之電極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
TWI649767B (zh) * | 2016-03-30 | 2019-02-01 | 日商藤倉股份有限公司 | 配線體、配線基板及觸控感測器 |
CN108694001A (zh) * | 2017-03-30 | 2018-10-23 | Smk株式会社 | 静电容式触摸屏 |
CN108694001B (zh) * | 2017-03-30 | 2022-03-15 | Smk株式会社 | 静电容式触摸屏 |
CN114041108A (zh) * | 2019-09-18 | 2022-02-11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静电容传感器以及输入装置 |
US11762520B2 (en) | 2019-09-18 | 2023-09-19 | Alps Alpine Co., Ltd. |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sensor and input device |
CN114041108B (zh) * | 2019-09-18 | 2024-03-15 | 阿尔卑斯阿尔派株式会社 | 输入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05328A4 (en) | 2013-10-02 |
US20120056664A1 (en) | 2012-03-08 |
WO2010101399A3 (ko) | 2010-12-09 |
JP5591834B2 (ja) | 2014-09-17 |
JP2012519897A (ja) | 2012-08-30 |
WO2010101399A2 (ko) | 2010-09-10 |
US8550991B2 (en) | 2013-10-08 |
EP2405328A2 (en) | 2012-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62245A (zh) | 触摸屏传感器 | |
KR101128669B1 (ko) | 저저항 라인을 포함하는 터치패널센서 | |
KR101395195B1 (ko) | 메쉬 전극 패턴을 가지는 터치 스크린 | |
US9941877B2 (en) | Electrode pattern of touch panel | |
EP2211257B1 (en) | Touch screen panel | |
EP2613235B1 (en) | Touch panel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0944519B1 (ko) | 터치패널센서 | |
CN102725714A (zh) | 触摸面板传感器 | |
CN103403656A (zh) | 触摸面板传感器 | |
KR20120111985A (ko) | 입력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20140197018A1 (en) | Touch panel | |
US9092106B2 (en) | Touch panel | |
US20150248186A1 (en) | Touch panel | |
US20150062449A1 (en) | Touch panel | |
JP5622160B1 (ja) | 面状体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 |
KR20150057031A (ko) | 터치 패널 | |
KR101009925B1 (ko) | 단층형 터치 패널 센서 | |
KR20150073529A (ko) | 터치 패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터치스크린 장치. | |
CN202649986U (zh) | 电容式触控装置 | |
US10725596B2 (en) | Composite transparent touch sensor | |
US9244582B2 (en) | Touch panel | |
KR101219597B1 (ko) | 터치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 | |
US20150103261A1 (en) |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11552413B (zh) | 触控基板、触控屏和显示装置 | |
US10306758B2 (en) | Enhanced conducto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