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59252B -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 Google Patents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9252B
TWI459252B TW100100960A TW100100960A TWI459252B TW I459252 B TWI459252 B TW I459252B TW 100100960 A TW100100960 A TW 100100960A TW 100100960 A TW100100960 A TW 100100960A TW I459252 B TWI459252 B TW I45925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ive
unit
row
length
alo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00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9842A (en
Inventor
Hong Da Liu
Original Assignee
Hong Da Li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 Da Liu filed Critical Hong Da Liu
Priority to TW1001009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9252B/zh
Priority to CN201210005950.4A priority patent/CN1026817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298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98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2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252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感應元件,特別是一種觸控式感應元件。
觸控技術原是使用於工業控制領域,近年將觸控技術導入可攜式電子產品的面板已成為市場主流。觸控面板主要有電阻式觸控面板與電容式觸控面板兩種。其中,電阻式觸控面板的壽命與耐受性不足,無法繼續滿足未來作為工業控制領域與消費性電子性品領域所需更嚴格的產品規格與穩定度,而電容式觸控面板還可應用於多點觸控功能,因此,電容式觸控面板已成為觸控面板發展的主流。
參閱圖1,以一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1為例說明目前的觸控式感應元件,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1包括一基板11、一設置於該基板11上的電容電路12。該電容電路12包括導電結構121、複數介電層膜122,及複數架橋123。
配合參閱圖2,該導電結構121形成於該基板11上,並具有複數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塊124、複數成間隔排列的第二導電塊125,及複數連結塊126。該等第二導電塊125與該等第一導電塊124成交錯分佈,該等連結塊126連接在一第一方向Y上兩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塊124,該等連結塊126與該等第一導電塊124界定複數沿第一方向Y延伸且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單元127。
該等介電層膜122以絕緣材料構成,並間隔地形成於該等連結塊126上,而覆蓋該等連結塊126的其中一部份。
配合參閱圖3,該等架橋123以可導電的材料所構成,且連接兩相鄰的第二導電塊125,而使得該等第二導電塊125及該等架橋123形成多數分別沿一異於該第一方向Y的第二方向X且間隔排列的第二導電單元128。一般言,該第一、二方向Y、X彼此垂直。每一架橋123跨越對應的連結塊126而連接位於該對應的連結塊126上的介電層膜122。該等第一、二導電塊124、125、該等連結塊126、該等介電層膜122、該等架橋123與周邊設置區域相配合而形成多數感應電容129。
當以手指觸壓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1時,會使其上的電荷重新分布調整,觸壓處的電容值產生變化,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1的運算器(圖未示出)即可計算出該感應電容129的數值發生變化的位置,以供後續例如顯示、或是其他作動參數。
目前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1的主要問題在於該導電結構121的第一導電塊124、第二導電塊125與連結塊126是由透明導電材料,例如氧化錫或銦錫氧化物構成,但透明導電材料本身的單位面積的面電阻值大約為30Ω~100Ω/cm2 ,甚或大於100Ω/cm2 ,所以會在該觸控式感應元件1的等效電路形成難忽略的高阻抗,導致隨著面板尺寸愈大,阻抗會愈大,甚至導致斷路而無法作動。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具有低阻抗且適用於大尺寸的觸控式感應元件。
此外,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適合應用於大尺寸觸控用的導電電極結構。
於是,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包含一基板及一觸控式感應電路。該觸控式感應電路設置於該基板上並包括一導電塊結構、一導電電極結構,及複數介電層膜,該導電塊結構具有複數成間隔陣列排列的第一導電塊、複數第二導電塊,及複數連結塊,每一連結塊連接兩相鄰之第一導電塊,而使該等第一導電塊藉由該等連結塊連結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單元,該等第二導電塊與該等第一導電塊交錯分佈,且該等第二導電塊彼此電連接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且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該導電電極結構包括複數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電塊的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是以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塊和連結塊的材料構成,每一介電層膜設置於任一第一、二導電單元的交會處,而使該交會處的第一、二導電單元藉該介電層膜彼此間隔,每一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本發明另一導電電極結構設置在一觸控感應電路上,該觸控感應電路具有複數排第一導電單元、複數排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及複數分別設置於任一第一導電單元與任一第二導電單元的交會處的介電層膜,該導電電極結構包含複數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以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單元的材料構成並對應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每一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本發明之功效:在第一導電塊上設置阻抗更低的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使觸控感應電路整體具有更均勻的等效低阻抗電路,而可適用於大尺寸觸控操作。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二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在本發明被詳細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4,本發明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是以一電容式的觸控式感應元件2為例作說明,包含一基板21,及一設置於該基板21上的觸控式感應電路22。該觸控式感應電路22包括一導電塊結構221、一導電電極結構222,及複數介電層膜223。
該基板21是可選自壓克力、聚碳酸酯、聚乙烯、塑膠、玻璃,及此等之一組合為材料所構成。
該導電塊結構221以可導電材料構成並設置在該基板21上,並包括複數成陣列式排列且彼此間隔的第一導電塊224、複數成陣列式排列且彼此間隔的第二導電塊225,及複數連結塊226,該導電塊結構221的第一導電塊224與第二導電塊225可以是矩形、菱形、三角形、多邊形等。
配合參閱圖5,該等連結塊226分別連結在一第一方向Y兩兩相鄰的第一導電塊224,而使該等第一導電塊224及該等連結塊226界定複數分別朝該第一方向Y且彼此平行的第一導電單元231,即,該第一方向Y為一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或電性傳導方向。
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導電塊結構221是選自金屬、合金、氧化錫、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或奈米碳管,及其中之一組合為材料所構成。
該導電電極結構222以可導電的材料構成,且該可導電的材料的面電阻值小於構成該導電塊結構221的導電材料的面電阻值,在此選自低阻抗的金屬構成。該導電電極結構222包括複數第一導線227,及複數第二導線228。該等第一導線227分別連接於該等第一導電塊224上,且長度方向沿該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每一第一導線227是以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塊224和連結塊226的材料構成,另外,每一第一導線227在該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參閱圖4、圖5、圖6,該導電塊結構221的第二導電塊225於一第二方向X上透過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第二導線228電連接成複數彼此平行且間隔排列的第二導電單元232。因此,該第二方向X為該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或電性傳導方向。該第二導電單元232與第一導電單元231之該等連結塊226的交會處不與該等連結塊226接觸地設置。每一第二導線228在該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在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之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較佳地,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上的第二導線228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及/或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導電塊結構221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10%。
較佳地,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227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該第二導線228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可更顯著地降低元件整體所需的阻抗。更佳地,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227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該第二導線228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
更佳地,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導電塊結構221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3%。
每一介電層膜223分別對應地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及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的交會處,並以該介電層膜223作為該交會處的連結塊226,及第二導線228的間隔,而使得該等第一、二導電塊224、225、該連結塊226、該等一導線227、該等第二導線228,及該等介電層膜223的重疊處,與其相連的第一導電單元131和第二導電單元132的周邊區域相互感應作用,並相配合而形成複數電容感應單元233。
一般言,該第一、二方向Y、X彼此夾一特定角度。在該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等介電層膜223材質可以是選自光阻、壓克力、聚碳酸酯、聚乙烯、氧化矽、氮化矽、塑膠,玻璃,及此等之一組合。
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在以手指觸壓或接近時,觸壓或觸碰處的電荷、電壓、電容值等感應訊號會產生變化,該觸控式感應元件2的運算器(圖未示出)即可計算出該觸控的位置、數值、相距高度等,以供後續例如顯示、或是其他作動參數。
由於每一第一導線227在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時,及/或每一第二導線228在該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在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之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時,整體面電阻值會下降30%~50%;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上的第二導線228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及/或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時,元件整體的面電阻值下降80%~95%。因此,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利用連結於該導電塊結構221的第一、二導電塊224、225上的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第一、二導線227、228的低等效面阻抗,而可增進作動時電流在該觸控式感應電路22行進的速率與順暢程度,進而供觸壓每一交會處的電容感應單元233產生的電流訊號可以較目前該觸控式感應元件2的電流訊號的傳送速度更有效率。
當該觸控式感應元件2尺寸增大時,仍可藉由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低阻抗,而維持快速、穩定的觸控感應作動,且可避免目前使用氧化錫或銦錫氧化物等透明導電薄膜作為該導電結構之大尺寸觸控面板遭遇因成膜不均造成的斷路、電阻抗不均勻或高阻抗線路問題而使其感應效果不一致,導致觸控反應失效或線性不佳的問題,或是觸控反應回饋緩慢,或是量產的再現性不好等問題,故可有效提升製程、乃至產品良率。
另外,需說明的是,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的製作過程,大致是先利用光罩經沈積與圖案化等製程在該基板21上形成該導電塊結構221的第一、二導電塊224、225,再由另一光罩經沈積與圖案化等製程,在該等第一、二導電塊224、225上形成該等介電層膜223;而由於該導電電極結構222及連接該面板與該運算器的訊號傳輸線路91(圖7)皆是可以金屬構成,故最後可直接利用光罩並經沈積與圖案化等製程在該第一、二導電塊224、225及該等介電層膜223上同時形成、共構該等第一、二導線227、228及訊號傳輸線路91(圖7),也就是說,本發明並不需特別為製作該等第一、二導線227、228而多一道光罩製程,反而可令該等一、二導線227、228與訊號傳輸線路91(圖7)於同道光罩製程中共構完成,而作出觸控、作動更穩定的觸控式感應元件2。
特別地,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還可包含一透明電極層24,該透明電極層24連接於該基板21遠離該觸控式感應電路22的另外一側,且與該觸控式感應電路22間有一預定距離,而可遮蔽外界的干擾電荷與訊號。
參閱圖7,此外,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還可包含一電連接該觸控式感應電路22並可接收外界訊號的訊號傳輸線路91,且該訊號傳輸線路91與該導電電極結構222共構成型。
再需說明的是,當本發明的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227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不小於95%,且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亦為不小於95%,並將該第一、二導線227、228拉出且再分別與設置於該基板21上的第一導通線92與第二導通線93形成迴路,該第一導通線92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231全部電性導通,且該第二導通線93將該等第二導電單元232全部電性導通,則可相配合作為電磁式觸控面板的迴路,而應用於電磁式感應觸控面板。
再需說明的是,上述的導電電極結構222的第一、二導線227、228主要以低阻值的金屬構成,所以除了可以將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運用於電容式觸控面板外,當本發明的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上的第一導線227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231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231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電性導通,且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232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232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亦為100%而為電性導通,並將該第一、二導線227、228拉出且再分別與設置於該基板21上的第一導通線92與第二導通線93形成迴路,該第一導通線92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231全部電性導通,且該第二導通線93將該等第二導電單元232全部電性導通,則可相配合作為電磁式觸控面板的迴路,而應用於電磁式感應觸控面板。
參閱圖8,此外,該觸控式感應元件2還可包含一與該導電電極結構222的第一、二導線227、228電連接的切換開關94,該切換開關94可選擇地切換該任一第一、二導電單元231、232成一電導通狀態,及一斷路狀態,當該切換開關94導通時形成迴路,可相配合作為電磁式觸控的迴路,而作為電磁式觸控面板,當該切換開關94斷路時可作為電容式觸控感應元件,如此可為兼具電磁式和電容式感應觸控面板。該切換開關94可視所需要的環境而選擇地設置在基板、觸控式感應電路周邊、周邊電路,及積體電路上。
參閱圖9、圖10,圖10是相異於圖9的剖面方向的剖視圖,本發明的一第二較佳實施例與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相似,其不同處僅在於該基板21包括一第一表面211,及一相反於該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212,該導電塊結構221的第一導電塊224設置於該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上且成間隔陣列排列,該等第二導電塊225設置於該基板21的第二表面212上且與該等第一導電塊224交錯分佈,每一連結塊226連接兩相鄰之第一導電塊224,該第二較佳實施例還可具有一連接兩相鄰之第二導電塊225的第二連結塊(圖未示),或透過該等第二導線228連接兩相鄰之第二導電塊225。
該等第一導電塊224藉由該等連結塊226連結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單元231,該等第二導電塊225透過該等第二導線228彼此電連接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且投影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231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232。
該第二較佳實施例藉由以該基板21作為介電層或絕緣層,可降低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2的成本,並且僅需要在該基板21的第一表面211與第二表面222形成該等第一、二導電塊224、225和連結塊226及該等第一、二導線227、228,而不需要另外沉積介電層膜,更為精簡製程所需時間與複雜程度。
綜上所述,本發明主要是利用分別設置於第一、二導電塊224、225的第一、二導線227、228,降低觸控式感應元件2整體的等效面阻抗,且可避免導電塊221結構因成膜不均致觸控反應失效或線性不佳的機率或高阻抗線路等問題,並提高作動時的反應速率,而適於應用在大尺寸的電容式觸控面板,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故確實能達成本發明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2‧‧‧觸控式感應元件
21‧‧‧基板
211‧‧‧第一表面
212‧‧‧第二表面
22‧‧‧觸控式感應電路
221‧‧‧導電塊結構
222‧‧‧導電電極結構
223‧‧‧介電層膜
224‧‧‧第一導電塊
225‧‧‧第二導電塊
226‧‧‧連結塊
227‧‧‧第一導線
228‧‧‧第二導線
231‧‧‧第一導電單元
232‧‧‧第二導電單元
233‧‧‧電容感應單元
24‧‧‧透明電極層
91‧‧‧訊號傳輸電路
92‧‧‧第一導通線
93‧‧‧第二導通線
94‧‧‧切換開關
Y‧‧‧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圖1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目前一觸控式感應元件;
圖2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觸控式感應元件的一第一導電單元;
圖3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觸控式感應元件的一第二導電單元;
圖4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的第一較佳實施例;
圖5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第一導電單元;
圖6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第二導電單元;
圖7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作為電磁式的觸控式感應元件;
圖8是一俯視示意圖,說明本發明觸控式感應元件可作為兼具電容式的觸控式感應元件和電磁式的觸控式感應之元件;
圖9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第一導電單元;及
圖10是一剖視示意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一第二導電單元。
2...觸控式感應元件
21...基板
22...觸控式感應電路
221...導電塊結構
222...導電電極結構
223...介電層膜
224...第一導電塊
225...第二導電塊
226...連結塊
227...第一導線
228...第二導線
231...第一導電單元
232...第二導電單元
233...電容感應單元
Y...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Claims (33)

  1. 一種觸控式感應元件,包含:一基板;及一觸控式感應電路,設置於該基板上並包括一導電塊結構、一導電電極結構,及複數介電層膜,該導電塊結構具有複數成間隔陣列排列的第一導電塊、複數第二導電塊,及複數連結塊,每一連結塊連接兩相鄰之第一導電塊,而使該等第一導電塊藉由該等連結塊連結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單元,該等第二導電塊與該等第一導電塊交錯分佈,且該等第二導電塊彼此電連接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且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該導電電極結構包括複數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電塊的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是以金屬構成,且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塊和連結塊,每一介電層膜設置於任一第一、二導電單元的交會處,而使該交會處的第一、二導電單元藉該介電層膜彼此間隔,該等第一導線沿該第一導電單元的長度方向延伸成長條狀,且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 90%。
  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還具有複數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二導電塊的第二導線,每一第二導線分別以電阻值低於對應的第二導電塊的材料構成。
  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二導電單元上的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導電塊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10%。
  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該導電電極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導電塊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3%。
  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塊結構是選自金屬、合金、氧化錫、銦錫氧化物、銦鋅氧化物、奈米碳管,及此等之一組合為材料構成。
  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是選自低阻抗的金屬或合金構成。
  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 其中,該等介電層膜是選自光阻、壓克力、聚碳酸酯、聚乙烯、氧化矽、氮化矽、塑膠、玻璃,及此等之一組合為材料構成。
  1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基板是選自壓克力、聚碳酸酯、聚乙烯、塑膠、玻璃,及此等之一組合為材料所構成。
  1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還包含一設置於相反該基板設置有該觸控式感應電路之另一表面並作為屏蔽的透明電極層。
  1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還包含一電連接該觸控式感應電路並可接收外界訊號的訊號傳輸線路。
  1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訊號傳輸線路與該導電電極結構共構成型。
  1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該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
  1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 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該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
  1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觸控式感應元件更包含一第一導通線、一第二導通線,該第一導通線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全部電性導通,且該第二導通線將該等第二導電單元全部電性導通。
  1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4、15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觸控式感應元件還包含一可選擇地切換該任一第一、二導電單元成一電導通狀態,及一斷路狀態的切換開關。
  1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切換開關可選擇地設置在該基板、該感應觸控元件周邊、周邊電路,及積體電路上。
  19. 一種觸控式感應元件,包含:一基板,以絕緣的材料所構成,並具有相反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及一觸控式感應電路,包括一導電塊結構,及一導電電極結構,該導電塊結構具有複數設置於該基板的第一表面上且成間隔陣列排列的第一導電塊、複數設置於該基板的第二表面上且與該等第一導電塊交錯分佈的第二導電塊,及複數連結塊,每一連結塊連接兩相鄰之第一 導電塊,而使該等第一導電塊藉由該等連結塊連結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的第一導電單元,該等第二導電塊彼此電連接而成多數排間隔排列且投影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該導電電極結構包括複數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一導電塊的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是以金屬構成,且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塊和連結塊,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第一導電單元的長度方向延伸成長條狀,且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2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
  21.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還具有複數分別設置於該等第二導電塊的第二導線,每一第二導線分別以電阻值低於對應的第二導電塊的材料構成。
  2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二導電單元上的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2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導電塊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10%。
  24.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導電電極結構是選自低阻抗的金屬或合金構成。
  25.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基板是選自壓克力、聚碳酸酯、聚乙烯、塑膠、玻璃,及此等之一組合為材料所構成。
  26.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9、21項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還包含一電連接該觸控式感應電路並可接收外界訊號的訊號傳輸線路。
  27.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該訊號傳輸線路與該導電電極結構共構成型。
  28.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該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5%。
  29.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 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該第二導線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二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二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為100%而為全線導通。
  30.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8、29項所述之觸控式感應元件,其中,其中,該觸控式感應元件還包含一可選擇地切換該任一第一、二導電單元成一電導通狀態,及一斷路狀態的切換開關。
  31. 一種導電電極結構,設置在一觸控感應電路上,該觸控感應電路具有複數排第一導電單元、複數排與該等第一導電單元交錯的第二導電單元,及複數分別設置於任一第一導電單元與任一第二導電單元的交會處的介電層膜,該導電電極結構包含:複數第一導線,每一第一導線以金屬構成,且電阻值低於該第一導電單元並對應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該等第一導線沿該第一導電單元的長度方向延伸成長條狀,且每一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30%。
  3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導電電極結構,其中,設置於每一第一導電單元上的第一導線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總投影長度與每一第一導電單元沿該排第一導電單元長度方向的投影長度的比例不小於90%。
  33.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導電電極結構,其中, 該導電電極結構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與該第一導電單元的構成材料的面電阻值的比例小於10%。
TW100100960A 2011-01-11 2011-01-11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TWI4592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960A TWI459252B (zh) 2011-01-11 2011-01-11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CN201210005950.4A CN102681718B (zh) 2011-01-11 2012-01-10 触控式感应元件及导电电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00960A TWI459252B (zh) 2011-01-11 2011-01-11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9842A TW201229842A (en) 2012-07-16
TWI459252B true TWI459252B (zh) 2014-11-01

Family

ID=46813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00960A TWI459252B (zh) 2011-01-11 2011-01-11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1718B (zh)
TW (1) TWI4592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476988U (en) * 2013-11-22 2014-04-21 Wintek Corp Touch panel
TWI529579B (zh) * 2013-12-31 2016-04-11 Egalax Empia Technology Inc Touch panel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CN106919278A (zh) * 2015-12-28 2017-07-04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I629631B (zh) * 2016-12-30 2018-07-11 禾瑞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ulti-channel touch controller with channel switching circui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2899A1 (en) * 2005-07-25 2007-02-01 Plastic Logic Limited Flexible touch screen display
CN101441538B (zh) * 2008-12-19 2010-11-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装置的结构与触控式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64160B2 (en) * 2005-10-05 2011-01-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Interleaved electrodes for touch sensing
CN101424817B (zh) * 2008-12-17 2010-07-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制作彩色滤光触控基板的方法
WO2010101399A2 (ko) * 2009-03-04 2010-09-10 Nam Dong Sik 터치패널센서
CN101847065B (zh) * 2009-03-24 2013-01-23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路结构
CN201532620U (zh) * 2009-06-16 2010-07-21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x-y轴信号阻抗控制结构
CN201594249U (zh) * 2010-01-14 2010-09-29 华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12899A1 (en) * 2005-07-25 2007-02-01 Plastic Logic Limited Flexible touch screen display
CN101441538B (zh) * 2008-12-19 2010-11-1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式装置的结构与触控式显示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1718B (zh) 2016-03-23
TW201229842A (en) 2012-07-16
CN102681718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37882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y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for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988383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ive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CN103970335B (zh) 触摸屏面板
US8896569B2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y type touch screen panel
TWI478181B (zh) 透明導電膜以及使用該透明導電膜的觸控面板
JP2010039537A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1314362B2 (en) Touch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 substrate
WO2017004975A1 (zh) 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触控装置
WO2016000281A1 (zh) 基于单层金属网格的互电容多点触控电极结构
TWI459252B (zh) 觸控式感應元件及導電電極結構
CN103257762B (zh) 投射电容式触控面板
KR101878858B1 (ko) 입력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207143B1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JP4456508B2 (ja) センサ
US10509494B2 (en) Touch control electrode and manufacture method thereof
KR20130012491A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배선 구조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의 배선 형성 방법
CN203616743U (zh) 触控结构
JP3169572U (ja) 相互キャパシタンス式タッチパネル
CN208172765U (zh) 一种触控传感器及触摸屏
WO2022217569A1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触控装置
TWI727465B (zh) 觸控結構及觸控顯示裝置
CN104714705A (zh) 触控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3064545A (zh) 触控板
KR20140017181A (ko)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KR20140021182A (ko) 정전용량 터치 센서, 그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정전용량 터치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