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41663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41663B CN102341663B CN201080010467.4A CN201080010467A CN102341663B CN 102341663 B CN102341663 B CN 102341663B CN 201080010467 A CN201080010467 A CN 201080010467A CN 102341663 B CN102341663 B CN 1023416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ce
- discharge
- light
- supply pipe
-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00—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5/20—Distributing ice
- F25C5/22—Distributing ice particularly adapted for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7/00—Lighting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7/001—Lighting arrangements on the external side of the refrigerator, freezer or cooling box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具备冰供给装置的冰箱,该冰供给装置能够防止当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的情况。冰箱(100)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200),冰供给装置(200)包括:向冰供给装置(200)的外部排出冰的排出口(250a),和具有将冰引导到排出口(250a)的平面的引导体(21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特别是,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的冰箱。
背景技术
近年,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的冰箱逐渐出现(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冰供给装置具备作为冰供给路径的供给管。而且,冰供给装置使由制冰机制成的冰通过供给管的供给路径,向使用者供给。
此处,使用者装冰的杯子,一般来说具有上部呈圆形地敞开的开口。因此,目前,使冰供给装置的供给管的截面的形状与杯子的开口的形状一致,呈圆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8755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现有的冰箱的冰供给装置中,当使用者将冰放进杯中时,存在有时发生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的问题。
即,由于现有的冰供给装置的供给管的截面形状呈圆形,所以当冰通过供给管的供给路径时,存在冰在供给管内螺旋状地落下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将冰从供给管排出时,因离心力的作用而向离心方向飞出,导致有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具备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的冰供给装置的冰箱。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冰箱,其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上述冰供给装置包括:向上述冰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冰的排出口;和具有将冰向上述排出口引导的平面的引导体。
根据该结构,被供给的冰沿着具有引导体的平面,从该平面上滑落。因此,在冰从排出口排出时,冰不会因离心力等而飞出。因此,能够防止当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优选上述排出口是圆形的开口。
根据该结构,排出冰的排出口是圆形的开口。因此,由于排出口是与杯子的开口形状一致的圆形,能够防止当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优选上述冰供给装置还具备下垂状的阻挡板,该阻挡板在上述引导体的上方与上述引导体隔开规定间隔地配置。
根据该结构,在供给管的上部配置有阻挡板。因此,即使使用者将手插入供给管内,也能够防止手碰触位于供给管上方的器械。
另外,优选上述冰供给装置还包括:由光透过性部件构成的、形成上述排出口的排出部;和隔着上述排出部照射上述排出口的发光装置。
根据该结构,配置LED等发光装置,并通过上述发光装置照射排出口。由此,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作为冰的出口的排出口,能够防止当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优选上述冰供给装置还具备反射部件,该反射部件与上述排出部隔开规定间隔地覆盖上述排出部,并将上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向上述排出部的方向反射。
根据该结构,由于LED等发光装置发出的光被反射部件反射,所以被反射的光照射排出口。因此,与发光装置直接照射排出口相比,排出口能够更加明亮地被照射。从而,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确认作为冰的出口的排出口,能够防止当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本发明不仅能够作为具备像这样的冰供给装置的冰箱而实现,还能够作为冰供给装置而实现。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提供具备冰供给装置的冰箱,该冰供给装置能够防止在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所以本发明的使用价值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三门和第四门打开后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第一门和第二门打开后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供给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供给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排出部和反射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排出部和反射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的构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三门和第四门打开后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上述图所示,冰箱100具备:绝热箱体150、第一门111、第二门121、第三门112、贯通孔113、第四门122和接收空间123。
绝热箱体150是前面开口的箱体,具备隔断冰箱100的内部和外部的热的进出的绝热性能。
第一门111是朝向绝热箱体150可开闭自由地封闭右侧的开口部分的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一门111按照以在绝热箱体150的右侧壁的前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合页)(未图示)安装于绝热箱体150。另外,第一门111从前方观察时为长方形,上述转动轴穿通于第一门111的右端缘部。
第二门121是朝向绝热箱体150可开闭自由地封闭左侧的开口部分的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二门121按照以在绝热箱体150的左侧壁的前方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未图示)安装于绝热箱体150。另外,第二门121从前方观察时为长方形,上述转动轴穿通于第二门121的左端缘部。
贯通孔113是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一门111的孔。贯通孔113是无需打开第一门111,可取出储藏在第一门111的后方的储藏物,并且是为了在第一门111的后方进行储藏而用于放入储藏物的孔。
第三门112是可开闭自由地封闭贯通孔113的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三门112按照以在贯通孔113的下端缘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未图示)安装于第一门111。另外,第三门112从前方观察时大致呈正方形(使角为圆角),上述转动轴穿通于第三门112的下端缘部。
接收空间123设置在第二门121的内部,是用于使用者接收从配置在第二门121的内部的冰供给装置(未图示)所供给的冰等的空间。在接收空间123的前面部,形成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第二门121的前面部的开口部。
即,第四门122是可开闭自由地封闭接收空间123的前面部的门。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第四门122按照以在接收空间123的前面部的下端缘沿着左右方向延伸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的方式,通过铰链(未图示)安装于第二门121。另外,第四门122从前方观察时大致呈正方形(使角为圆角),上述转动轴穿通于第四门122的下端缘部。
图3是表示第一门和第二门打开后的冰箱的外观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冰箱100具备分隔壁153。
分隔壁153是将绝热箱体150的内部左右地划分的分隔壁。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绝热箱体150的内部,分隔壁153的右侧是第一储藏室151,为冷藏室。另一方面,在绝热箱体150的内部,分隔壁153的左侧是第二储藏室152,为冷冻室。分隔壁153是划分冷藏室和冷冻室的分隔壁,具有绝热性能。
而且,在可开闭自由地将作为冷冻室的第二储藏室152的开口部分封闭的第二门121的内部(如该图所示的A部),配置有向使用者供给所生成的冰的冰供给装置。
以下,详细说明该冰供给装置。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冰供给装置200的构造的截面图。具体来说,该图是示意性地表示图3所示的第二门121的A部的截面的截面图。并且,在该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图示中省略了第四门122。
如该图所示,冰供给装置200是供给所生成的冰的装置,具备:供给管210、盖220、控制杆240、排出部250、开关280和发光装置290。
供给管210是形成用于向使用者供给通过配置在上方的制冰机(未图示)制成的冰的供给路径的、截面呈四角形(方形,四边形)的管。供给管210具备引导体211和阻挡板212。
引导体211是具有将所制成的冰引导到排出部250的平面的部件。具体来说,引导体211是供给管210的一部分,是形成供给路径的底面部的平板状的部件。即,由制冰机制成的冰沿着引导体211上表面的平面,从该平面上滑落,由此被供给到排出部250。
阻挡板212是在引导体211的上方,与引导体211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的下垂状的部件。具体来说,阻挡板212是平板状的部件,以分隔供给管210内的供给路径的上半部分的方式配置。由制冰机制成的冰从阻挡板212下方的、阻挡板212和引导体211之间的空间内滑落,被供给到排出部250。
盖220是封闭供给管210的出口的盖。具体来说,盖220通过上部的轴体转动,使供给管210的出口开闭。盖220与供给管210的出口形状即四角形一致,呈四角形。
控制杆240是用于使盖220的轴体转动,使盖220开闭供给管210的出口的部位。具体来说,在使用者想要将冰供给到杯子P中的情况下,将杯子P插入接收空间123,用杯子P在X方向上推压控制杆24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控制杆240的下端部在X方向上被推压,所以控制杆240以上端部为中心在X方向上转动。然后,当控制杆240转动到规定的角度时,使盖220将供给管210的出口打开。
另外,在冰被供给到杯子P中,使用者从接收空间123取出杯子P的情况下,控制杆240回到原来的位置。然后,由于当控制杆240返回原来的位置时,控制杆240从上述规定角度的位置被释放,所以盖220封闭供给管210的出口。
排出部250是将从供给管210供给的冰排出的部位。从该排出部250排出的冰,被供给到使用者的杯子P中。排出部250具备排出口250a。
排出口250a是排出部250的出口。即,排出口250a是用于将冰排出到冰排出装置200的外部的冰的出口。另外,排出口250a是圆形的开口。具体来说,冰通过供给管210内的供给路径,利用引导体211将冰引导到排出口250a。
发光装置290是从上方直接照射排出口250a的装置。发光装置290配置在接收空间123前面上部的排出口250a上方。发光装置290例如是LED。具体来说,在使用者想要将冰供给到杯子P中等的情况下,通过发光装置290照亮排出口250a。
开关280是用于操作冰供给装置200的开关。为了方便使用者操作,开关280配置在接收空间123前面上方。具体来说,开关280包括使发光装置290发光的开关和对供给冰还是供给水进行切换的开关等多个开关。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冰供给装置200的构造的立体图。并且,为了说明方便,在该图中,使覆盖盖220等的罩(cover)300透明,用虚线表示。
如该图所示,冰供给装置200还具备驱动部260。
驱动部260是用于对盖220进行开闭的驱动机构。即,驱动部260通过使盖220的轴体转动,来使盖220绕着轴体转动,相对于供给管210的出口开闭盖220。
具体来说,如果控制杆240转动到规定的角度,驱动部260以盖220将供给管210的出口打开的方式进行驱动。然后,由制冰机制成的冰从引导体211上滑落,从供给管210的出口被供给到排出部250。被供给到排出部250的冰从排出口250a排出,被供给到使用者的杯子P中。
另外,如果控制杆240从上述规定的角度的位置被释放,驱动部260以盖220关闭供给管210的出口的方式进行驱动。由此,冰不再从引导体211上滑落,导致不再从排出口250a向杯子P排出冰。
如上所述,由于作为供给管210的底面部的引导体211是上表面为平面的平板状,所供给的冰从该平板状的引导体211的平面上滑落。因此,在冰从供给管210排出时,冰不会因离心力等而飞出。从而,使用者向杯里放入冰时,能够防止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作为排出冰的出口的排出口250a是圆形的开口。因此,由于排出口250a是与杯子的开口形状一致的圆形,所以在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能够防止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由于发光装置290从上方照射排出口250a,在使用者向杯里放入冰时,能够防止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另外,在供给管210的上部配置有阻挡板212。因此,即使使用者将手插入供给管210内,也能够防止手碰触位于供给管210上方的机械。
(实施方式2)
接着,对本发明的冰箱的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1中,发光装置290配置在接收空间123前面上部的排出口250a上方,从上方直接照射排出口250a。但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发光装置290隔着排出部250,照射排出口250a。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200的构造的立体图。
如该图所示,冰供给装置200,除了图4所示的排出部250和开关280等之外,还具备反射部件270。此处,与实施方式1的冰供给装置200不同的结构是:在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200中不具备控制杆240;具备反射部件270;以及配置发光装置290的位置不同。
并且,在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200中,不具备控制杆240,通过按下开关280,使盖220将供给管210的出口打开,但是,也可以与实施方式1中的冰供给装置200同样,具备控制杆240,通过控制杆240使盖220将供给管210的出口打开。
另外,在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200中,排出部250由光透过性部件构成。例如,排出部250是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树脂构成的部件。另外,排出部250只要是可透过光的部件即可,对材质不作限定。此处,光是指发光装置290发出的光。
反射部件270是与排出部250隔开规定间隔地覆盖排出部250,并将发光装置290发出的光向排出部250的方向反射的部件。例如,反射部件270是可反射光的金属制或树脂制的部件。并且,反射部件270只要是反射光的部件就可以,对材质不作限定。
对于该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的构造,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图7和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2中的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的构造的立体图。具体来说,图7是从下方观察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的立体图,图8是从上方观察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的立体图。
如这些图所示,反射部件270是与排出部250隔开规定间隔地覆盖排出部250的、截面呈椭圆形的部件。另外,反射部件270的内表面由可反射光的部件构成。此处,光是指发光装置290发出的光。
另外,排出部250下部的截面呈圆形,而排出部250上部的截面是四角形。即,排出部250的排出口250a呈圆形,排出部入口250b呈四角形。
因此,排出部250的上部的截面呈四角形的部分,能够起到实施方式1中的引导体211的作用。即,在将被供给的冰从排出部250排出时,能够防止冰因离心力等而飞出。
接着,说明发光装置290所配置的位置。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冰供给装置200的构造的截面图。具体来说,该图为了表示发光装置290所配置的位置,图示有图6所示的冰供给装置200的下部的截面图。
如该图所示,发光装置290配置在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之间。发光装置290例如是LED。而且,发光装置290隔着排出部250照射排出口250a。
具体来说,使用者按下开关280中的用于使发光装置290发光的开关,由此发光装置290发光。当发光装置290发光时,发出的光被反射部件270反射。然后,该被反射的光透过作为光透过性部件的排出部250,照射排出口250a。
如上所述,配置LED等发光装置290,通过该发光装置290照射排出口250a。具体来说,发光装置290配置在排出部250和反射部件270之间,进行发光。而且,由于发光装置290发出的光被反射部件270反射,所以与发光装置290直接照射排出口250a相比,排出口250a被更明亮地照亮。从而,使用者更容易确认冰的出口即排出口250a,因此在使用者向杯中放入冰时,能够防止冰从杯子的旁边散落。
以上,利用上述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冰箱,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即,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示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表示,而是由权利要求的范围表示,包含与权利要求的范围等同的含义以及在该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管210是截面呈四角形的管。但是,供给管210的截面形状不限定于四角形,只要引导体211具有将冰引导到排出口250a的平面,供给管210的截面形状就可以是任何形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口250a是圆形的开口。但是,排出口250a不限定于圆形,也可以是四角形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冰供给装置200具备反射部件270,由发光装置290发出的光被反射部件270反射,照射排出口250a。但是,冰供给装置200也可以不具备反射部件270,发光装置290透过作为光透过性部件的排出部250,直接照射排出口250a。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冰箱。
附图标记说明
100冰箱
111第一门
112第三门
113贯通孔
121第二门
122第四门
123接收空间
150绝热箱体
151第一储藏室
152第二储藏室
153分隔壁
200冰供给装置
210供给管
211引导体
212阻挡板
220盖
240控制杆(level)
250排出部
250a排出口
260驱动部
270反射部件
280开关
290发光装置
300罩
Claims (4)
1.一种冰箱,其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冰供给装置包括:
形成用于将由配置于上方的制冰机制成的冰供给到使用者的供给路径的供给管;
作为将从所述供给管供给的冰排出的部位的排出部;
作为所述排出部的出口、向所述冰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冰的圆形的排出口;
具有将冰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平面的引导体,其为所述供给管的一部分,且为形成所述供给路径的底面部的平板状的部件;
在所述引导体的上方配置的下垂状的阻挡板;和
通过上部的轴体转动使所述供给管的出口开闭的盖,其中
所述阻挡板是与所述盖不同地另外设置、与所述引导体隔开规定间隔地以分隔所述供给管内的所述供给路径的上半部分的方式配置的平板状的部件,由制冰机制成的冰从所述阻挡板下方的、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内滑落,由此被供给到所述排出部。
2.一种冰箱,其具备供给冰的冰供给装置,该冰箱的特征在于:
所述冰供给装置包括:
向所述冰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冰的圆形的排出口;
具有将冰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平面的引导体;
由光透过性部件构成的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排出部;
隔着所述排出部照射所述排出口的发光装置;和
与所述排出部隔开规定间隔地覆盖所述排出部,并将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向所述排出部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部件,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配置在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反射部件之间,当所述发光装置发光时,所发出的光被所述反射部件反射,被反射的光透过所述排出部,照射所述排出口。
3.一种冰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用于将由配置于上方的制冰机制成的冰供给到使用者的供给路径的供给管;
作为将从所述供给管供给的冰排出的部位的排出部;
作为所述排出部的出口、向所述冰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冰的圆形的排出口;
具有将冰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平面的引导体,其为所述供给管的一部分,且为形成所述供给路径的底面部的平板状的部件;
在所述引导体的上方配置的下垂状的阻挡板;和
通过上部的轴体转动使所述供给管的出口开闭的盖,其中
所述阻挡板是与所述盖不同地另外设置、与所述引导体隔开规定间隔地以分隔所述供给管内的所述供给路径的上半部分的方式配置的平板状的部件,由制冰机制成的冰从所述阻挡板下方的、所述阻挡板和所述引导体之间的空间内滑落,由此被供给到所述排出部。
4.一种冰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所述冰供给装置的外部排出冰的圆形的排出口;
具有将冰向所述排出口引导的平面的引导体;
由光透过性部件构成的形成所述排出口的排出部;
隔着所述排出部照射所述排出口的发光装置;和
与所述排出部隔开规定间隔地覆盖所述排出部,并将所述发光装置发出的光向所述排出部的方向反射的反射部件,其中
所述发光装置配置在所述排出部和所述反射部件之间,当所述发光装置发光时,所发出的光被所述反射部件反射,被反射的光透过所述排出部,照射所述排出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052697A JP2010203742A (ja) | 2009-03-05 | 2009-03-05 | 冷蔵庫 |
JP2009-052697 | 2009-03-05 | ||
PCT/JP2010/001455 WO2010100916A1 (ja) | 2009-03-05 | 2010-03-03 | 冷蔵庫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1663A CN102341663A (zh) | 2012-02-01 |
CN102341663B true CN102341663B (zh) | 2014-06-18 |
Family
ID=42709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1046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341663B (zh) | 2009-03-05 | 2010-03-03 | 冰箱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405214A4 (zh) |
JP (1) | JP2010203742A (zh) |
CN (1) | CN102341663B (zh) |
WO (1) | WO20101009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44114B1 (ko) | 2017-03-09 | 2021-12-28 | 에스케이매직 주식회사 | 제빙기 |
CN107024050B (zh) * | 2017-04-25 | 2019-06-04 |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 分配出冰组件、分配出冰装置和制冷设备 |
JP7320754B2 (ja) | 2020-01-16 | 2023-08-04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製氷機 |
CN113758096B (zh) * | 2021-09-24 | 2022-12-13 | Tcl家用电器(合肥)有限公司 | 制冰装置以及冰箱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5308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冰箱 |
CN1940427A (zh) * | 2005-09-27 | 2007-04-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冰箱分配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606427D0 (en) * | 1986-03-15 | 1986-04-23 | Wagner M | Dispensers |
JPH03260574A (ja) * | 1990-03-09 | 1991-11-20 | Toshiba Setsubi Kiki Kk | アイスディスペンサ |
JP3112450B2 (ja) | 1998-03-03 | 2000-11-27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冷蔵庫のアイスディスペンサー |
US7340914B2 (en) * | 2005-01-03 | 2008-03-11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Refrigerator with a water and ice dispenser having a retractable ledge |
US7832224B2 (en) * | 2005-08-29 | 2010-11-16 | Lg Electronic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lamp of refrigerator |
US7942016B2 (en) * | 2006-12-28 | 2011-05-17 | Whirlpool Corporation | Icemaker external intrusion protection |
-
2009
- 2009-03-05 JP JP2009052697A patent/JP2010203742A/ja active Pending
-
2010
- 2010-03-03 EP EP10748515.3A patent/EP2405214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3-03 CN CN201080010467.4A patent/CN10234166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3-03 WO PCT/JP2010/001455 patent/WO20101009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55308A (zh) * | 2004-09-30 | 2006-04-05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电冰箱 |
CN1940427A (zh) * | 2005-09-27 | 2007-04-04 |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 冰箱分配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平3-260574A 1991.11.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41663A (zh) | 2012-02-01 |
WO2010100916A1 (ja) | 2010-09-10 |
EP2405214A4 (en) | 2014-12-10 |
EP2405214A1 (en) | 2012-01-11 |
JP2010203742A (ja) | 2010-09-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41663B (zh) | 冰箱 | |
CN1975296A (zh) | 冰箱 | |
RU2012104488A (ru)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дозатор жидкости | |
EP3561415A1 (en) | Refrigerator | |
US8827477B2 (en) | Refrigerator appliance | |
CN102762942B (zh) | 冷藏库 | |
KR20110088937A (ko) | 냉장고 | |
JP6393909B2 (ja) | 遊技機 | |
US8474283B2 (en) | Refrigerator | |
KR20140103500A (ko) | 냉장고 | |
KR20220022412A (ko) | 이쑤시개 디스펜서 | |
US9115923B2 (en) | Shield for an ice dispensing assembly of a cooling compartment | |
JP2006061596A (ja) | パチンコ遊技機 | |
JP6917221B2 (ja) | 氷ディスペンサ | |
JP6856044B2 (ja) | 航空機用化粧室ユニットの石鹸水自動供給機構 | |
CN102341662B (zh) | 冰箱 | |
KR20090050404A (ko) | 수납식 쌀통 | |
US11983979B2 (en) | Item conveyance mechanism of item vending machine | |
JP4912820B2 (ja) | 遊技機の球払出装置 | |
KR102124037B1 (ko) | 냉장고 | |
JP5348232B2 (ja) | 遊技機 | |
JP5668789B2 (ja) | 遊技機 | |
JP4706538B2 (ja) | 自動販売機 | |
KR20220035364A (ko) | 냉장고 | |
JP4912818B2 (ja) | 遊技機の球払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618 Termination date: 2021030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