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02022A - 杀虫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杀虫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02022A CN102302022A CN201110202725A CN201110202725A CN102302022A CN 102302022 A CN102302022 A CN 102302022A CN 201110202725 A CN201110202725 A CN 201110202725A CN 201110202725 A CN201110202725 A CN 201110202725A CN 102302022 A CN102302022 A CN 10230202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pronil
- butene
- rynaxypyr
- effect
- bor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虫组合物,其中包含丁烯氟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两种活性组分。该杀虫组合物扩大了杀虫谱,延长持效期,对水稻二化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减少用量的同时,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不易产生药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丁烯氟虫腈(fipronil)属于一种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对害虫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其作用机制在于阻碍昆虫γ~氨基丁酸控制的氯化物代谢,因此对蚜虫、叶蝉、飞虱、鳞翅目幼虫、蝇类和鞘翅目等重要害虫有很高的杀虫活性,对作物无药害。叶面喷洒时,对水稻飞虱、水稻二化螟、水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小菜蛾、菜粉蝶、稻蓟马等均有高水平防效,且持效期长。
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是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一种全新低毒高效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高效广谱,对鳞翅目的夜蛾科、螟蛾科、蛀果蛾科、卷叶蛾科、粉蛾科、菜蛾科、麦蛾科、细蛾科等均有很好的控制效果,还能控制鞘翅目象甲科,叶甲科,双翅目潜蝇科,烟粉虱等多种非鳞翅目害虫。据初步试用,对鳞翅目的害虫效果确实非常好、控制时间很长。
由于农田害虫每年给农作物生产造成很大损失,考虑到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容易促使害虫产生抗性,对环境造成更大的污染,田间试验表明,现有药剂与作用机制不同的另一种农药混配,不仅能推迟抗性产生,还能提高药效及残留时期,降低使用量,减少成本,因此我们用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复配扩大杀虫谱。不仅可以有效防治大部分害虫、减少环境污染,还提高了药效及持效期。农药的增效复配是扩大农药防治谱和提高药效的有效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杀虫活性高效、持效性长、速效性高、低毒、环保的杀虫组合物。具体的涉及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为基本成分的农药制剂。
上述杀虫组合物,含有丁烯氟虫腈0.5%~30%,氯虫苯甲酰胺1%~20%。
利用上述本发明所述的杀虫剂组合物,配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助剂,以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公知的方法可以制成本发明的剂型。其可以加工的剂型为悬浮剂(SC)、水分散粒剂(WDG)。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①杀虫范围广,对鳞翅目超高效;②持效期长;③低毒,
无残留,无公害,对环境安全;④使用复合制剂,两种杀虫剂还具有增效作用,两种杀虫剂的用量均比单一使用时降低,从而提高了杀虫效果,增加了安全性,减少了环境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例用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绝非仅仅限于以下这些实施例。配方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所使用的原药及助剂均为其他厂家购买。
配方实例如下:
配方1(5%悬浮剂)
各组分之和为100%。
实例2(9%悬浮剂)
各组分之和为100%。
实例3(10%水分散粒剂)
各组分之和为100%。
实例4(15%悬浮剂)
各组分之和为100%。
实例5(20%水分散粒剂)
各组分之和为100%。
水稻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水稻的劲敌。幼虫蛀食茎秆,造成枯心,二化螟有转株危害习性,一条二化螟幼虫能危害多株水稻,造成枯叶鞘、枯心。如果不及时防治,田间经常会出现很多枯心苗,部分田块因秧田期没有防治二化螟,现在田间枯心苗比例高达30%,田间部分地段枯心苗比例超过50%,造成很大的损失。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是两种杀虫活性很高的成分,根据他们的作用特点和作用机理,将室内生测的对象定为水稻二化螟。
室内生测的方法为:采用毛细管微量点滴法,毛细管微量点滴器容积为1.0μL。用微量点滴器将药液逐头点滴于二化螟6龄幼虫的背面,每一浓度处理30头左右的幼虫,每5头幼虫放入一个直径为9cm的培养皿,皿内置少量饲料供取食,另用丙酮点滴30头幼虫作为对照。经处理后的幼虫仍放在饲养室内,48h后检查死亡率。数据用SPSS软件统计处理。求出毒力回归式、致死中浓度、相关系数等,并用孙云沛法求出共毒系数。
混配制剂的联合毒力采用孙云沛的共毒系数方法表示:
混配制剂的理论毒力指数A=∑(某药的毒力指数×在混剂中该药有效成分的百分率)。
C大于120时为增效作用,小于80时为拮抗作用,80~120时为加和作用。
表1不同配比对二化螟的毒力测定结果
表2丁烯氟虫腈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20 | 20.00 | 20.00 |
10 | 100 | 31 | 31.00 | 31.00 |
20 | 100 | 40 | 40.00 | 40.00 |
40 | 100 | 53 | 53.00 | 53.00 |
50 | 100 | 60 | 60.00 | 60.00 |
CK | 100 | 0 |
表3氯虫苯甲酰胺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25 | 25.00 | 25.00 |
10 | 100 | 33 | 33.00 | 33.00 |
20 | 100 | 48 | 48.00 | 48.00 |
40 | 100 | 58 | 58.00 | 58.00 |
50 | 100 | 66 | 66.00 | 66.00 |
CK | 100 | 0 |
表4配方1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22 | 22.00 | 20.00 |
10 | 100 | 42 | 42.00 | 36.00 |
20 | 100 | 50 | 50.00 | 60.00 |
40 | 100 | 58 | 58.00 | 78.00 |
50 | 100 | 71 | 71.00% | 86.00 |
CK | 100 | 0 |
表5配方2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28 | 28.00 | 28.00 |
10 | 100 | 40 | 40.00 | 40.00 |
20 | 100 | 67 | 67.00 | 67.00 |
40 | 100 | 83 | 83.00 | 83.00 |
50 | 100 | 91 | 91.00 | 91.00 |
CK | 100 | 0 |
表6配方3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33 | 33.00 | 33.00 |
10 | 100 | 45 | 45.00 | 45.00 |
20 | 100 | 58 | 58.00 | 58.00 |
40 | 100 | 69 | 69.00 | 69.00 |
50 | 100 | 88 | 88.00 | 88.00 |
CK | 100 | 0 |
表7配方4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35 | 35.00 | 35.00 |
10 | 100 | 56 | 56.00 | 56.00 |
20 | 100 | 64 | 64.00 | 64.00 |
40 | 100 | 84 | 84.00 | 84.00 |
50 | 100 | 95 | 95.00 | 95.00 |
CK | 100 | 0 |
表8配方5对二化螟的生测试验
剂量(mg/L) | 试虫数 | 死亡数 | 死亡率(%) | 校正死亡率(%) |
5 | 100 | 41 | 41.00 | 41.00 |
10 | 100 | 52 | 52.00 | 52.00 |
20 | 100 | 60 | 60.00 | 60.00 |
40 | 100 | 87 | 87.00 | 87.00 |
50 | 100 | 97 | 97.00 | 97.00 |
CK | 100 | 0 |
分析上述数据表明,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不同比例复配时,配方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都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配方4和配方5共毒系数最大,分别为170.95和166.89。
通过室内生测试验,选出CTC较大的配方4、配方5及CTC较小的配方1进行防治水稻二化螟的田间试验,确定配方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同时通过与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单剂的效果对比,验证复配后的增效效果。具体试验方法及数据如下:
试验一:1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10%丁烯氟虫腈SC、5%氯虫苯甲酰胺SC做防治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地点为湖北省孝感地区汉川市刘隔镇,时间为2010年7月11日,试验共四个处理,每个处理三个重复,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7m2,所有小区的种植习惯均与当地的种植习惯相同,记录施药当天和其后一周的天气资料,具体如下:
表9试验期间气象资料
调查标准为:药后第7d在各小区随机取被害株100株,剥查二化螟幼虫的死活数,计算死亡率;药后15d、25d每小区采用平行取样法取样150丛,调查枯心数,最后计算枯心率和保苗效果。具体数据(数据为三个重复的平均值)如下:
表101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及其他药剂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表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湖北孝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使用剂量的情况下,1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在药后25d防治率可以达到90.8%,防效远远高于10%丁烯氟虫腈SC和5%氯虫苯甲酰胺SC单剂使用时的效果,差异极显著。
试验二:试验方法、调查方法及气象资料同上,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表1120%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他药剂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表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湖北孝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使用剂量的情况下,20%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在药后25d防治率可以达到91.6%,防效远远高于15%丁烯氟虫腈SC和5%氯虫苯甲酰胺SC单剂使用时的效果,差异极显著。
试验三:试验方法、调查方法及气象资料同上,具体试验数据如下:
表12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及其他药剂防治二化螟的效果表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湖北孝感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相同使用剂量的情况下,5%丁烯氟虫腈·丁烯氟虫腈在药后25d防治率可以达到80.1%,防效远远高于2%丁烯氟虫腈SC和5%氯虫苯甲酰胺SC单剂使用时的效果,差异极显著。
通过上述三个田间药效试验,可以看出配方4、配方5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最好,这也与室内生测的结果相吻合(CTC越大,增效作用越大),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如再考虑农药成本的因素,配方4是效果最好、最经济的配比;同时也验证了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按不同比例复配时,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均好于丁烯氟虫腈与氯虫苯甲酰胺单剂使用的效果,有一定的增效作用。
通过上述三个田间药效试验,可以确定配方4为防治水稻二化螟较合适的配方,对1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配方4)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筛选出防治二化螟的最佳浓度。试验设计6g/亩、7g/亩、8g/亩和9g/亩4个浓度剃度并与10%丁烯氟虫腈SC(8g/亩)、5%氯虫苯甲酰胺SC(8g/亩)的效果做对比,试验方法和调查方法同上,具体数据(三个重复的平均值)如下:
表13配方4不同用量防治二化螟效果表
注: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字母相同为Duncan测试差异不显著 时间:2010年7月 地点:湖北孝感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随着配方用药量的增加,药效也有所增加,15%丁烯氟虫腈·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为8g/亩,药后25d的保苗效果为91.6%,明显高于10%丁烯氟虫腈SC和5%氯虫苯甲酰胺SC,差异极显著;用量为9g/亩时,在用药后25天的保苗效果与8g/亩的大致相同,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考虑亩成本的前提下,应提倡亩使用量为9g/亩。
Claims (3)
1.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由丁烯氟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按重量百分比由0.5%~30%的丁烯氟虫腈和1%~20%的氯虫苯甲酰胺,加入适量的助剂和载体,混配成悬浮剂、水分散粒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的质量百分比含量在1.5%-50%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2725A CN102302022A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杀虫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202725A CN102302022A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杀虫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02022A true CN102302022A (zh) | 2012-01-04 |
Family
ID=45376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202725A Pending CN102302022A (zh) | 2011-07-19 | 2011-07-19 | 杀虫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02022A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9823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 | 丁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CN103651439A (zh) * | 2013-12-19 | 2014-03-2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杀虫组合物 |
CN103960262A (zh) * | 2014-05-22 | 2014-08-0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组合物 |
CN104855399A (zh) * | 2015-05-02 | 2015-08-26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氟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WO2016115476A1 (en) * | 2015-01-16 | 2016-07-21 | Valent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aizawai combination formulations |
CN106857642A (zh) * | 2016-12-31 | 2017-06-20 | 新昌县云河虫害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防治竹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9757495A (zh) * | 2019-03-07 | 2019-05-17 | 湖南速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含有丁虫腈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WO2024157264A1 (en) * | 2023-01-27 | 2024-08-02 | Adama Makhteshim Ltd. | Plant health / plant vigor improving mixture of insecticid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247A (zh) * | 2004-07-01 | 2007-08-08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
US20100130561A1 (en) * | 2007-04-17 | 2010-05-27 | Bayer Cropscience Ag | Controlling pests by combining insecticides and transgenic plants by applying directly to leaves and roots |
-
2011
- 2011-07-19 CN CN201110202725A patent/CN102302022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14247A (zh) * | 2004-07-01 | 2007-08-08 | 杜邦公司 |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
US20100130561A1 (en) * | 2007-04-17 | 2010-05-27 | Bayer Cropscience Ag | Controlling pests by combining insecticides and transgenic plants by applying directly to leaves and roots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09823A (zh) * | 2013-01-17 | 2013-05-22 | 湖南农大海特农化有限公司 | 丁虫腈和氯虫苯甲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CN103651439A (zh) * | 2013-12-19 | 2014-03-2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杀虫组合物 |
CN103960262A (zh) * | 2014-05-22 | 2014-08-06 | 北京燕化永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农药组合物 |
WO2016115476A1 (en) * | 2015-01-16 | 2016-07-21 | Valent Biosciences Corporation |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kurstaki and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aizawai combination formulations |
CN104855399A (zh) * | 2015-05-02 | 2015-08-26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氟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4855399B (zh) * | 2015-05-02 | 2018-06-19 | 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含有丁烯氟虫腈和氟苯虫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
CN106857642A (zh) * | 2016-12-31 | 2017-06-20 | 新昌县云河虫害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防治竹笋害虫的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CN109757495A (zh) * | 2019-03-07 | 2019-05-17 | 湖南速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含有丁虫腈和溴虫氟苯双酰胺的农药组合物 |
WO2024157264A1 (en) * | 2023-01-27 | 2024-08-02 | Adama Makhteshim Ltd. | Plant health / plant vigor improving mixture of insecticide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02022A (zh) | 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8805A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CN101803605B (zh) | 一种丁烯氟虫腈与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986707A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CN102007909B (zh) | 一种含有多杀霉素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742593A (zh) | 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657193A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CN102428932B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8812B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2318620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2599170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3651385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8815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 | |
Aryati et al. | Effect of soybean variety and pest management on the sustainable production | |
CN102318609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2302029A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Ghale | Efficiency of seed disinfection and foliar spray with Imidacloprid and Cypermethrin for control of flea beetles in canola | |
CN102613211B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CN102326577A (zh) | 杀虫组合物 | |
CN103271082A (zh) | 一种杀虫组合物 | |
CN104542616A (zh) | 含有吡蚜酮和杀虫单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939983A (zh) | 一种复配杀虫剂 | |
CN103651386A (zh) | 含溴虫腈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067846B (zh) | 一种含噻嗪酮的杀虫组合物 | |
CN102805098A (zh) | 杀虫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