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8122B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8122B CN102268122B CN2011101507791A CN201110150779A CN102268122B CN 102268122 B CN102268122 B CN 102268122B CN 2011101507791 A CN2011101507791 A CN 2011101507791A CN 201110150779 A CN201110150779 A CN 201110150779A CN 102268122 B CN102268122 B CN 10226812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rylic acid
- resin composition
- optical
- monomer
- series derivati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4—Polymeris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e.g. plasticisers, dyestuffs, fill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Processes of polymerisation
- C08F2/46—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C08F2/48—Polymerisation initiate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by ultraviolet or visible ligh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0/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0/10—Esters
- C08F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 C08F265/04—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monocarboxylic acid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defined in group C08F20/00 on to polymers of esters
- C08F265/06—Polymerisation of acrylate or methacrylate esters on to polymer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 C08F283/00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C08G18/00 on to unsaturated polym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1—Polyesters; Polycarbon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0/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 C08F290/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aliphatic unsaturated end or side groups on to polymers modified by introduction of unsaturated end groups
- C08F290/06—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90/067—Polyurethanes; Polyurea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3/00—Processes of treating or compound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3/24—Crosslinking, e.g. vulcanising, of macromolecul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ids; Metal or ammonium salts thereof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8—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acr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1/00—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1/003—Compositions of graft polymers in which the grafted component i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grafted on to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12—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 C08F220/16—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 C08F220/18—Esters of monohydric alcohols or phenols of phenols or of alcohol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carbon atoms with acrylic or methacrylic acids
- C08F220/1808—C8-(meth)acrylate, e.g. isooctyl (meth)acrylate or 2-ethylhexyl (meth)acryl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3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33/04—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062—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8L33/06
- C08L33/066—Copolymers with monomers not covered by C08L33/06 containing -OH grou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of salts, anhydrides, esters, amides, imides or nitriles thereof;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3/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 C08L33/06—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esters of esters containing only carbon, hydrogen and oxygen, which oxygen atoms are present only as part of the carboxyl radical
- C08L3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ethacrylic acid ester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Viewing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35—Ester polymer, e.g. polycarbonate, polyacrylate or polyester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1/00—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2F1/00 - G02F7/00
- G02F2201/5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 G02F2201/503—Arrangements improving the resistance to shoc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0—Methods of surface bonding and/or assembly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31504—Composite [nonstructural laminate]
- Y10T428/31855—Of addition polymer from unsaturated monomers
- Y10T428/31935—Ester, halide or nitrile of addition polym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cromonomer-Based Addition Polymer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 Polymerisation Methods In Gener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Graft Or Block Polymer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是透明的,具有适度的粘合力和对图像显示装置等的保护所必需的冲击吸收性,不会侵害图像显示装置用面板等的构成材料,且可靠性优良。所述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含有(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上述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反应而得到的。
Description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7年10月31日、发明名称为“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No.200780030892.8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防止图像显示用面板开裂或缓和应力及冲击有用的透明性优良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光学用树脂材料。
另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其中具有对防止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开裂、缓和应力及冲击有用的透明性优良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图像显示用面板,可以例示出液晶显示用装置。液晶显示用装置是一种薄的易受损的显示用部件,其由透明电极、液晶单元和贴附在其外侧两面的偏振片等光学膜构成,其中液晶单元是在表面上形成有像素图案等的厚度为约1mm左右的玻璃基板之间通过数微米程度的间隙填充液晶并进行密封来形成的。因此特别是在手机、游戏机、数码相机、车载用途等中,一般使用在液晶显示用装置的前面隔着一定的空间地设置有透明的前面板(保护面板)的结构的液晶显示用装置。
另外,一般来说,现在的大型液晶图像显示装置为了降低反射而对液晶面板的前面偏振片表面进行防眩(AG)处理。在该构成的情况下,并没有采取特别与冲击吸收性有关的措施,而是以作为面板总体以及一个套件的结构使之具有耐冲击性。该结构的问题被认为是:通过AG处理,图像被模糊(渗洇)地显示;与表面接触时发生面板挠曲、图像紊乱;由于进行AG处理,污垢难以脱落,强力擦刮时容易弄伤;而且伴随着今后的面板的大型化,面板的耐冲击性降低,在耐冲击性上会发生问题。
因此,考虑在液晶面板的前面设置实施抗反射处理(AR)的前面板来试图消除由AG处理带来的缺点。但考虑到在前面板和液晶面板之间有空气时,会有透过率降低、由双重映像引起的图像质量的降低等,提出了用树脂等将空间填埋(专利文献1、2、3、4)。
对于玻璃制阴极射线管(CRT)来说,当其用作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包括电视用)时,用UL规格或电波控制法等通过利用钢球落下进行的耐冲击试验来决定防飞散性或是不贯通的。
因此,为了满足该规格,需要将CRT的玻璃设置得较厚,加重CRT的重量。所以,作为不加厚玻璃而使之具有飞散防止性的方法,提出了在玻璃上层叠具有自动修复性的合成树脂保护膜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但是,该提案的特征是飞散防止性,不兼备防止玻璃的损坏的功能。
另一方面,作为平面显示器(FPD)之一的PDP,为了防止PDP损坏,在PDP中设置1~5mm左右的空间,在前面(可视面一侧)设置厚度3mm左右的玻璃等前面板。因此,由于伴随着PDP的大型化,前面板的面积也变大,因此PDP的重量也变重。
所以,为了防止图像显示装置(显示器)的损坏,提出了在显示器表面层叠特定的树脂,或在显示器的表面层叠光学滤光器,该光学滤光器层叠了特定的树脂(参照专利文献7、8、9)。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5-01123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3-204616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6-59253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4-1258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06-33351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06-333517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4-58376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5-107199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4-263084号公报
但是,专利文献1中使用的油难以进行用于防止泄露的密封,而且具有侵害液晶面板中使用的材料的可能性,此外在前面板开裂时有油漏出的问题。另外,专利文献2的不饱和聚酯容易着色成黄色,并不期望适用于显示器。专利文献3的硅氧烷密封力小,所以为了进行固定而需要使用其它的粘合剂,因此工艺繁杂,而且与粘合剂的粘接力也不大,因此施加冲击时发生剥离,有气泡进入的问题。专利文献4的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的粘接力小,若是小型的机器则不需要使用其它的粘合剂,但为了支撑大型显示器的前面板,需要其它的粘合剂,工艺变得繁杂。另外,由于原料仅由单体构成,故粘度低,固化收缩大,因此也会发生难以制作均匀的大面积的膜的问题。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7、8中,没有特别地考察关于使用的树脂材料的组成,且表现粘接性、透明性的方法不明确。特别是专利文献7中,没有考察树脂的耐湿可靠性,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的组成的树脂材料使用在显示器中后,在短时间的耐湿试验中产生白浊。此外,专利文献8中,在实施例中具体示出的树脂的一部分使用丙烯酸,在长时间的耐湿试验中,树脂为白浊的,耐湿试验时发生使接触的金属腐蚀的问题。而且在专利文献7、8中,从得到更优良的冲击吸收性的观点来看,认为研究不充分。在专利文献8中,使用树脂的耐冲击层的厚度为0.2~1mm,但没有公开通过加大厚度使冲击吸收性提高的观点。在专利文献9中关于耐湿热性进行了考察,但该专利文献中记载的树脂原料组成并不能期望耐冲击性的大幅提高。另外,实施例中的树脂层的厚度为1mm,从得到更优良的冲击吸收性的观点来看,认为研究不充分。另外,认为,如专利文献9的实施例中所记载那样的在固化后说起来算是比较柔软的树脂,在较厚地使用时,前面滤光器的表面硬度降低,耐擦伤性出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第1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是透明的,具有适度的粘合力和对图像显示装置等的保护所必需的冲击吸收性,不会侵害图像显示装置用面板等的构成材料。
另外,本发明的第2个目的是提供耐湿可靠性优良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
进而,本发明的第3个目的是提供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其中具有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所述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是透明的,具有适度的粘合力和对图像显示装置的保护所必需的冲击吸收性,不会侵害图像显示装置用面板的构成材料,且耐湿可靠性优良。而且,本发明的第4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用装置,其具有耐冲击性,可以获得没有双重映像、鲜明的且对比度高的图像。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如下所述。
(1)一种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
(2)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高分子量交联剂。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14~89.49重量份、(B)为0.1~50重量份、(C)为10~80重量份。
(4)根据上述(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由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18的丙烯酸烷基酯(以下称为AA单体)以及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以下称为HA单体)的混合物构成,
CH2=CHCOO(CmH2mO)nH
通式(I)
(其中,通式(I)中,m为2、3或4,n表示1~10的整数。)
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使AA单体和HA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且被配合成使得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M重量%)和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P重量%)之间具有下述数学式(I)的关系
-8≤(P-M)≤8 数学式(I)。
(5)根据上述(4)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是以AA单体为50~87重量%以及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以AA单体为50~87重量%以及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6)根据上述(4)或(5)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36~84.49重量份、(B)为0.5~50重量份、(C)为15~60重量份。
(7)根据上述(1)~(6)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D)聚合引发剂。
(8)根据上述(7)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D)的配合量为0.01~5重量份。
(9)根据上述(7)或(8)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D1)光聚合引发剂作为上述(D)聚合引发剂。
(10)根据上述(9)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1)光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D1)的配合量为0.1~5重量份。
(11)根据上述(9)或(10)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D1)光聚合引发剂是选自由α-羟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以及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12)根据上述(3)~(11)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AA单体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和/或丙烯酸正辛酯。
上述HA单体是选自由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1-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1-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以及丙烯酸1-羟基丁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13)根据上述(1)~(12)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700000。
(14)根据上述(9)~(1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1)光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15~40重量份、(B)为5~40重量份、(C)为39~59重量份、(D1)为0.5~2.0重量份。
(15)根据上述(2)~(14)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高分子量交联剂在其原料的一部分中含有碳原子数为1~4的烷撑二醇,重均分子量为4000~20000。
(16)一种光学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使上述(1)~(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反应而得到的。
(17)根据上述(16)所述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其形状为片状或膜状。
(18)一种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上述(1)~(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19)一种图像显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视侧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上述(1)~(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20)一种图像显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图像显示用面板与前面板之间或图像显示用面板与透明保护基板之间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上述(1)~(15)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通过使之进行固化反应,具有优良的冲击吸收性,而且透明性也优良。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通过使聚合物与单体的组成类似,可以提高聚合物的溶解性,即使使用高分子量的聚合物也可以制作透明的树脂组合物或固化物,而且耐湿可靠性也优良。而且由于被单体稀释,因此可以在无溶剂的条件下成形,可以制作无气泡的厚的膜或片材。
另外,由于以较高浓度含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因此即使是薄的膜厚也具有优良的冲击吸收性。而且由此还具有硬度,可以抑制耐擦伤性的降低。由于具有该硬度,因此不容易发生塑性变形,较厚的膜厚能发挥更优良的冲击吸收性。而且由于凝集力高且具有伸缩性,因此膜弯曲时或卷绕在滚筒上很少发生龟裂、形成条纹。
另外,通过使用高分子量交联剂,可以降低由配合的误差引起的粘合力的不均匀,从而可以制作特性稳定性优良的膜或片材。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不会侵害液晶显示装置、PDP等图像显示装置中通常使用的材料。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使上述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发生固化反应而得到,其形状容易制成片状。另外,该光学用树脂材料由于具有粘合性,因此可以在不使用粘合剂或粘接剂的情况下贴合于玻璃、其它的基材等上。
具备使用以上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而得到的透明树脂层的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用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继承了上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光学用树脂材料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光学用树脂材料适合用于在图像显示面板的前面形成透明树脂层。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透明的、具有冲击吸收性、耐湿可靠性优良的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
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具有耐冲击性、可以获得没有双重映像、鲜明的且对比度高的图像的图像显示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2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示意剖面图。
图3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示意剖面图。
图4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示意剖面图。
图5是表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图6是表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其它例子的示意剖面图。
符号说明
1液晶显示单元
2偏振片
3空隙(空气层)
3’光学用树脂材料
4背光系统
5透明保护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图像显示用装置进行说明。
此外,本说明书中,丙烯酸系衍生物等中的“丙烯酸”也包括“甲基丙烯酸”。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是含有(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而形成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下,对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含有的各成分进行说明。
[(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
本发明中,作为(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有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它们的衍生物等。具体地说,作为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甲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壬酯、丙烯酸正辛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等甲基丙烯酸芳烷基酯;丙烯酸苯甲酯等丙烯酸芳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丙烯酸丁氧基乙酯等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氨基烷基酯;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等丙烯酸氨基烷基酯;二甘醇乙醚的甲基丙烯酸酯、三甘醇丁醚的甲基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甲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聚烷撑二醇烷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乙醚的丙烯酸酯、三甘醇丁醚的丙烯酸酯、二丙二醇甲基醚的丙烯酸酯等聚烷撑二醇烷基醚的丙烯酸酯;六甘醇苯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聚烷撑二醇芳基醚的甲基丙烯酸酯;六甘醇苯基醚的丙烯酸酯等聚烷撑二醇芳基醚的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二环戊酯、丙烯酸二环戊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化环十二碳三烯)酯、丙烯酸异冰片酯、丙烯酸(甲氧化环十二碳三烯)酯等具有脂环式基团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十七氟癸酯等甲基丙烯酸氟代烷基酯;丙烯酸十七氟癸酯等丙烯酸氟代烷基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甘油酯、丙烯酸甘油酯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具有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具有缩水甘油基的甲基丙烯酸酯或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等。
这些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并用2种以上。
[(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
本发明中,作为(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列举出: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键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它们的衍生物,特别优选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另外,按照分子量不同,作为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列举出:(1)分子量为低于1000的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2)分子量为1000以上但低于4000的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3)分子量为4000以上的高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下分别分类说明。
(1)作为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之中的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列举出:双酚A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甘油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等丙烯酸酯单体,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urethane acrylate)、丙烯酸丙烯酸酯(acryl acrylate)等丙烯酸酯低聚物,优选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等二丙烯酸酯。其它可以从上述的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中适当选择使用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2)作为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之中的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列举出:由下述通式(a)表示的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b)表示的双酚A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c)表示的磷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d)表示的苯二甲酸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e)表示的1,6-己二醇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一分子中有2个丙烯酰基)、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f)表示的磷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三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g)表示的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三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其中,式(a)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b)中,m及n分别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
(其中,式(c)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d)中,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
(其中,式(e)中,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f)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3个m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g)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m’及m”分别独立表示1~20的整数。)。
(3)作为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之中的高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列举出:具有2个以上反应性不饱和键的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称为“高分子量交联剂”。),重均分子量优选为4000~20000,更优选为8000~16000。高分子量交联剂的分子量若低于4000,则固化物容易变脆,若超过20000,则组合物的粘度变得过高,难以制成片状。作为高分子量交联剂,从相容性的方面来看,优选原料的一部分使用碳原子数为1~4的烷撑二醇。
作为高分子量交联剂,可以列举出以下物质。
(a)二醇化合物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使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聚烷撑二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
(b)环氧树脂的二(甲基)丙烯酸酯,例如使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等聚烷撑二醇的二环氧甘油醚等在分子内具有2个环氧基的环氧树脂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而得到。
(c)两末端为羟基的聚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详细地说可以使饱和酸和多元醇反应来制造聚酯多元醇。作为饱和酸,有壬二酸、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元羧酸;作为多元醇,有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丁二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等。通过使这样的聚酯多元醇与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可以得到聚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d)聚氨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详细地说,聚氨酯可以使多元醇化合物和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得到。作为多元醇,有丙二醇、四甲撑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2-甲基-1,8-辛二醇、1,9-壬二醇、3-甲基-1,5-戊二醇、聚1,2-丁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嵌段共聚物、乙二醇-四甲撑二醇共聚物、甲基戊二醇改性聚丁二醇、丙二醇改性聚丁二醇、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氢化双酚A的环氧丙烷加成物、双酚F的环氧丙烷加成物、氢化双酚F的环氧丙烷加成物等,作为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有甲苯二异氰酸酯、亚二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四甲基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的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的亚二甲苯基二异氰酸酯、氢化的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降冰片烯二异氰酸酯等二异氰酸酯,以及上述的二异氰酸酯的聚合体或二异氰酸酯的尿素改性体、缩二脲改性体等。这些多元醇、多元异氰酸酯可以分别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
通过使这样的聚氨酯(其是通过与多元醇过量地反应而得到的末端具有羟基的化合物)和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反应,可以得到聚氨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
(e)使聚氨酯与具有羟基和反应性双键的化合物反应得到的化合物;详细地说,作为聚氨酯的原料的多元醇和多元异氰酸酯化合物与上述相同。
通过使这样的聚氨酯(其是通过与多元异氰酸酯过量地反应而得到的末端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与具有羟基和反应性双键的化合物反应,可以得到末端具有反应性双键的聚氨酯。
作为具有羟基和反应性双键的化合物,有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丙烯酸酯、乙二醇-丙二醇·嵌段共聚物单丙烯酸酯、乙二醇-四甲撑二醇共聚物单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单丙烯酸酯(商品名Plaqucell FA、Daicel化学公司制)、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丙烯酸衍生物,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聚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丙二醇·嵌段共聚物单甲基丙烯酸酯、乙二醇-四甲撑二醇共聚物单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单甲基丙烯酸酯(商品名Plaqucell FM、Daicel化学公司制)、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衍生物。这些化合物可以使用1种或2种以上并用。
从固化物的强韧性方面来看,作为高分子量交联剂,优选聚氨酯的二(甲基)丙烯酸酯、末端具有反应性双键的聚氨酯(特别是反应性双键是基于丙烯酰基的聚氨酯)。进而,这些之中,更优选下述的聚氨酯:聚氨酯的二醇成分是由聚丙二醇或聚丁二醇构成的,特别优选使用二醇成分为聚丙二醇或聚丁二醇,二异氰酸酯成分为异佛尔酮。
后述的(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和高分子量交联剂的相容性低时,若增加高分子量交联剂的量,则固化物是白浊的,但通过在高分子量交联剂的原料中使用烷撑二醇,可以提高与聚合物的相容性,从而无论高分子量交联剂如何均能保持透明性。另外,通过使用高分子量交联剂,即使使用较多的量时,也可以防止固化物变脆、粘合力变得过低。由此,可以增加交联剂的使用量,可以抑制固化物的特性随着配合时的误差而变化。
高分子量交联剂的合成方法可以使用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以及乳液聚合等已知的聚合方法。这些方法也可以在后述的(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中使用。
以上的高分子量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优选使用高分子量的那些,即高分子量交联剂。
[(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
本发明的(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使丙烯酸衍生物之中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上述(A)成分)聚合而得到的,但在不损害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使其与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上述(B)成分)共聚合。
优选其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校正曲线测定,以下相同)为100000~700000,更优选为150000~4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0~350000。
(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可以是将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使用1种或2种以上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也可以是将它们与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进行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
作为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外的聚合性化合物,除了上述的(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外,还可以使用丙烯腈、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等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另外,也可以使用上述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外的化合物,即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二乙烯基苯等)。
以上的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组成中,(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可以用于组合物的粘度调整。(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从组合物的固化物保持形状的方面来看是优选使用的。
另外,(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优选用于改善机械特性的作用中使用。通过使用(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可以抑制固化收缩。
本发明中,以上的各成分的优选的配合量是:相对于(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为14~89.49重量份,更优选为36~84.49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39~59重量份;(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0.1~50重量份,更优选为1~40重量份,更具体地说(1)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0.1~10重量份,(2)分子量为1000以上低于4000的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0.5~20重量份,(3)分子量为4000以上的高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1~50重量份(更优选10~40重量份);(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为10~80重量份,更优选为15~6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5~40重量份。
上述(A)的配合量若低于14重量份,则粘度变高,操作性降低,难以去除气泡,涂布时有时容易卷入气泡。而若超过89.49重量份,则粘度降低,产生液滴,不能确保必要的膜厚,固化收缩变大,制成片状时平滑性降低,在面板直接涂布并固化时,变形有时容易保留下来。
上述(B)的配合量若低于0.1重量份,则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有时难以保持形状,而若超过50重量份,则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变脆,有时在机械特性上出现问题。
上述(C)的配合量若低于10重量%,则固化收缩变大,制成片状时平滑性降低,在面板上直接涂布并固化时,变形有时容易保留下来。而若超过80重量份,则粘度变高,难以除去气泡,涂布时有时容易卷入气泡。
[(D)聚合引发剂]
在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反应时,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一步优选含有(D)聚合引发剂,其配合量是:相对于(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优选为0.01~5重量份,更优选为0.01~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3~2重量份。聚合引发剂低于0.01重量份时,反应不能充分进行,而若超过5重量份,则聚合引发剂大量残留,在光学特性、机械特性方面产生问题。
另外,作为(D)聚合引发剂,(D1)光聚合引发剂或(D2)热聚合引发剂中的任一种均可以使用,也可以将它们并用。上述配合中,当使用(D1)光聚合引发剂作为(D)聚合引发剂时,其使用量优选为0.1~5重量份,使用热聚合引发剂作为聚合引发剂时,其使用量优选为0.01~1重量份,当将光聚合引发剂和热聚合引发剂并用时,分别优选在这些的量范围内使用。
上述配合中,(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的配合在使用高分子量交联剂时,优选使用1重量份以上,低分子量~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特别是低分子量单体等)优选10重量份以下。
另外,使用电子射线的照射使之聚合时等,也可以不使用聚合引发剂。即,固化反应可以通过使用活性能量线的照射的固化反应、使用热的固化反应或通过它们的并用来进行。活性能量线是指紫外线、电子射线、α线、β线、γ线等。这些方法也可以在上述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中使用。
本发明中,作为(D1)光聚合引发剂,可以选自苯甲酮系、蒽醌系、苯偶姻系、锍盐、重氮盐、鎓盐等公知的材料。它们对紫外线具有特别的感度。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更具体地说,可以列举出:苯甲酮、N,N’-四甲基-4,4’-二氨基苯甲酮(米希勒酮)、N,N’-四乙基-4,4’-二氨基苯甲酮、4-甲氧基-4’-二甲基氨基苯甲酮、α-羟基异丁酮、2-乙基蒽醌、叔丁基蒽醌、1,4-二甲基蒽醌、1-氯蒽醌、2,3-二氯蒽醌、3-氯-2-甲基蒽醌、1,2-苯并蒽醌、2-苯基蒽醌、1,4-萘醌、9,10-菲醌、硫杂蒽酮、2-氯硫杂蒽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2-二甲氧基-1,2-二苯基乙烷-1-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等芳香族酮化合物,苯偶姻、甲基苯偶姻、乙基苯偶姻等苯偶姻化合物,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异丁醚、苯偶姻苯基醚等苯偶姻醚化合物,苯偶酰、2,2-二乙氧基苯乙酮、苄基二甲基缩酮、β-(吖啶-9-基)丙烯酸等酯化合物,9-苯基吖啶、9-吡啶基吖啶、1,7-二吖啶并庚烷等吖啶化合物,2-(邻氯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2-(邻氯苯基)-4,5-二(间甲氧基苯基)咪唑二聚体、2-(邻氟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2-(邻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2-(对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2,4-二(对甲氧基苯基)5-苯基咪唑二聚体、2-(2,4-二甲氧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2-(对甲基巯基苯基)-4,5-二苯基咪唑二聚体等2,4,5-三芳基咪唑二聚体,2-苄基-2-二甲基氨基-1-(4-吗啉苯基)-1-丁酮、2-甲基-1-[4-(甲基硫代)苯基]-2-吗啉-1-丙烷、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等。另外,特别是作为不使树脂组合物着色的光聚合引发剂,优选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2-羟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4-(2-羟基乙氧基)-苯基]-2-羟基-2-甲基-1-丙烷-1-酮等α-羟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酸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以及将它们组合而成的物质。另外,为了制作特别厚的片材,优选含有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双(2,6-二甲氧基苯甲酰基)-2,4,4-三甲基-戊基氧化膦、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等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的光聚合引发剂。另外,为了减少片材的气味,优选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酸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另外,为了降低由氧引起的聚合抑制,优选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酸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这些光聚合引发剂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D2)热聚合引发剂,其是通过热产生自由基的引发剂,具体可以列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苯甲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二丙酰基过氧化物、月桂酰基过氧化物、二乙酰基过氧化物、二(十二烷基)过氧化物的各种有机过氧化物。另外,可以列举出: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1-羰基)、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2,2’-偶氮二(2-羟基甲基丙腈)、2,2’-偶氮二[2-(2-咪唑啉-2-基)丙烷]之类的偶氮系化合物。
当被称为10小时半衰期温度的在10小时内热聚合引发剂的一半分解的温度过低时,保存稳定性降低,当10小时半衰期温度过高时,反应由于需要在高温下加热,因此有可能发生液晶或偏振片的特性恶化、液晶显示器的显示特性恶化的问题。因此,热聚合引发剂的10小时半衰期温度优选为40~80℃,更优选为40~65℃,特别优选为50~65℃。10小时半衰期温度较高的热聚合引发剂容易确保保存稳定性,但由于反应性变低,故必须使添加量较多。反过来,对于10小时半衰期温度低的热聚合引发剂,为了抑制保存时的聚合反应,优选较少量的添加量。
此外,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树脂组合物的状态直接涂布或浇注时,由于在液晶面板中使用的偏振片的高温耐受性低等理由,也有加热困难的情况,这时,优选用光可以聚合的光聚合引发剂。这时的配合量是:相对于(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C)高分子量交联剂以及(D1)光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优选为(A)15~40重量份、(B)5~40重量份、(C)39~59重量份、(D1)0.5~2.0重量份。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优选由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18的丙烯酸烷基酯(以下,称为AA单体)以及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以下,称为HA单体)的混合物构成,
CH2=CHCOO(CmH2mO)nH
通式(I)
(其中,通式(I)中,m表示2、3或4,n表示1~10的整数。)
另外,优选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使AA单体和HA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更优选以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M重量%)与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P重量%)之间具有下述数学式(I)的关系进行配合,
-8≤(P-M)≤8 数学式(I)。
这时,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的各成分的配合量是:相对于(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优选在36~84.49重量份、更优选39~69重量份、进一步优选39~59重量份的范围内含有,(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优选在0.1~50重量份,更优选0.5~5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1~40重量份的范围内含有,(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优选在15~60重量份、更优选15~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40~60重量份的范围内含有。此外,关于(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更具体地说,优选含有(1)分子量低于1000的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0.1~10重量份,(2)分子量为1000以上低于4000的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0.5~20重量份,(3)分子量为4000以上的高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为1~50重量份(更优选为10~40重量份)。
而且,在含有(D)聚合引发剂时,优选的是,相对于这些树脂组合物((A)~(C))和(D)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其含量优选为0.01~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1~3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3~2重量份((D1)光聚合引发剂优选为0.1~5重量份,更优选为0.3~3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5~2.0重量份,(D2)热聚合引发剂优选为0.01~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0.5重量份,当(D1)光聚合引发剂和(D2)热聚合引发剂并用时,分别优选在这些范围内使用)。
上述配合中,(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的配合在使用高分子量交联剂时,优选使用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使用5重量份以上;从低分子量到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特别是低分子量单体等)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
另外,作为(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1个丙烯酰基的化合物,其优选是AA单体以及HA单体的混合物,更优选以AA单体为50~87重量%、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使用,进一步优选是AA单体为60~70重量%和HA单体为30~40重量%的比例。
这些中,AA单体若超过87重量%,由此HA单体过少,则吸湿时固化物容易变得是白浊的,而HA单体若超过50重量%,由此AA单体过少,则吸湿时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容易变形。
另外,优选调整各自的配合使得上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M重量%)与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P重量%)之间具有下述数学式(I)的关系。当(P-M)不满足下述的式子时,固化时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有容易变得是白浊的的倾向。上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和(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中,AA单体(以及HA单体)为上述的优选的比例时,通常满足该条件。另外,(P-M)的值优选下限为-5,上限为5;更优选下限为-3,上限为3。
-8≤(P-M)≤8 数学式(I)。
作为上述的AA单体,可以列举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二烷酯、丙烯酸十八酯等,优选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正辛酯,特别优选丙烯酸乙基己酯。另外,这些的丙烯酸酯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上述的HA单体,可以列举出: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1-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1-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1-羟基丁酯等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二甘醇或三甘醇等聚乙二醇单丙烯酸酯,二丙二醇或三丙二醇等聚丙二醇单丙烯酸酯,二丁二醇或三丁二醇等聚丁二醇单丙烯酸酯等,优选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1-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1-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1-羟基丁酯,特别优选丙烯酸2-羟基乙酯。另外,这些的丙烯酸酯也可以将2种以上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优选的是,以上的AA单体和HA单体在(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和(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分别以相同的组合使用。
本发明中,使AA单体和HA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其重均分子量(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校正曲线测定,以下相同)优选为100000~700000,更优选为150000~400000,进一步优选为200000~350000。
使AA单体和HA单体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可以使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以及本体聚合等已知的聚合方法,但优选溶液聚合或本体聚合。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由受热而产生自由基的化合物,具体地可以列举出:过氧化苯甲酰、过苯甲酸叔丁酯、氢过氧化枯烯、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正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氧基乙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过氧化新戊酸叔丁酯、(3,5,5-三甲基己酰基)过氧化物、二丙酰基过氧化物、二乙酰基过氧化物、二(十二烷基)过氧化物之类的各种有机过氧化物;2,2’-偶氮二异丁腈、2,2’-偶氮二(2-甲基丁腈)、1,1’-偶氮二(环己烷-1-羰基)、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二(2,4-二甲基-4-甲氧基戊腈)、二甲基2,2’-偶氮二(2-甲基丙酸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2,2’-偶氮二(2-羟基甲基丙腈)、2,2’-偶氮二[2-(2-咪唑啉-2-基)丙烷]之类的偶氮系化合物。
另外,优选以AA单体为50~87重量%、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聚合,更优选为AA单体60~70重量%、HA单体30~40重量%。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在不显著损害光学特性或本发明的作用效果的范围内,从防止恶化、热稳定性、成形性以及加工性等观点来看,也可以添加苯酚系、磷酸酯系、硫醚系等抗氧化剂,脂肪族醇、脂肪酸酯、酞酸酯、三甘油酯系、氟系表面活性剂、高级脂肪酸金属盐等离型剂,其它润滑剂、增塑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阻燃剂、重金属钝化剂、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镁、滑石粉、钛酸钡、硫酸钡等微粒状填充剂,维多利亚纯蓝等染料、酞菁绿等颜料等着色剂等来使用。另外,作为除了上述(A)~(D)成分以外的成分,也可以使用丙烯腈、苯乙烯、乙酸乙烯酯、乙烯、丙烯等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优选根据需要添加各种稳定剂。作为稳定剂,可以列举出:以提高树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为目而使用的对甲氧基苯酚等聚合抑制剂、用于提高树脂组合物的固化物的耐热性的三苯基膦等抗氧化剂,用于提高耐候性的HALS等。这些稳定剂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此外,只要在可以得到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也可以添加其它化合物。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优选为15%以下,更优选为12%以下。若固化收缩大,则由收缩引起的应力变大,在树脂中容易发生变形,或容易从保护板或液晶面板剥离。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优选在光学滤光器或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图像显示用面板表面上制成膜或层叠,使其厚度为0.1mm~3mm。若考虑冲击吸收性,则更优选0.2mm以上的厚度。特别是想增大冲击吸收性时,优选厚度为1.3mm以上。可以在图像显示用面板或图像显示用装置表面、光学滤光器的基材等上涂布而制成膜后,照射紫外线等光线、电子射线等放射线,使之固化,从而制成光学用树脂材料。当制作光学滤光器时,也可以在该光学滤光器的基材或防反射膜层等功能层之上,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制成膜后,进而层叠光学滤光器的基材、功能层或保护层,之后照射放射线使之固化。如果可能的话,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制成片状(包括为膜状)使用。
<光学用树脂材料>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通过使上述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反应而得到。也可以在图像显示用面板或图像显示用装置表面、光学滤光器的基材等上涂布而制成膜后,通过光照射使之固化,或者也可以通过加热至规定的温度使之固化。另外,也可以将加热和光照射并用。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使用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以及本体聚合等已知的聚合方法。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制造可以利用浇注成型等,另外,可以使用通常使用的涂布机涂布所需的厚度,照射紫外线等光线、电子射线等放射线,使之固化而制造。形状为片状(包括为膜状)时,优选片的厚度为0.1mm~3mm。不与透明保护基板并用时,若考虑冲击吸收性,更优选0.2mm以上的厚度。特别是想增大冲击吸收性时,优选片的厚度为1.3mm以上。另一方面,与透明保护板并用时,片的厚度优选为0.5mm以下,特别优选为0.2mm以下。该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在图像显示用面板或图像显示装置表面、光学滤光器等上,将片状物(包括为膜状物)直接或者通过粘合剂或粘接剂进行层叠。
另外,在制作光学滤光器时,也可以在光学滤光器的基材或防反射膜层等功能层上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制成膜后,进而层叠光学滤光器的基材、功能层或保护层,之后照射放射线使之固化。如果可能的话,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也可以制成片状(包括为膜状)后,使之固化,然后加以使用。
本发明中使用的光学用树脂材料优选玻璃转化温度(Tg)为0℃以下。玻璃转化温度若超过0℃,则冲击吸收层变硬,容易因受冲击而开裂。Tg更优选为-20~-60℃。
为了增大粘合性的目的,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聚合物的分子中优选具有极性基团。作为增大与玻璃的粘合性的极性基团,有羟基、羧基、氰基、环氧丙基等极性基团,这些基团可以通过使与具有这样的基团的单体反应而引入。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优选橡胶硬度为50以下。
橡胶硬度的测定是使用宽为40mm、长(也称之为进深、纵深)为40mm、深为10mm的样品,使用弹簧式硬度计(例如,西东京精密株式会社制,型号:WR-104A)来进行的,测定5个点,以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橡胶硬度。
从支持保护板、吸收冲击方面来看,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优选在25℃下的储能模量为104~107Pa。
另外,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双折射率优选为30n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下。若双折射率大,则将液晶面板点亮时,具有容易发生颜色不均的倾向。
另外,为了在图像显示用装置中使用,优选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光学用树脂材料的可见光透过率为50%以上,更优选为8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5%以上。若总光线透过率过低,则有对比度下降、可视性降低的倾向。
对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照射紫外线等使之聚合时,在存在氧而抑制聚合的情况下,优选用用于阻断氧的透明膜或透明玻璃覆盖树脂表面。另外,通过在惰性气氛下进行聚合也可以阻断氧。另外,阻断氧比较困难时,通过增加聚合引发剂的添加量可以降低由氧引起的聚合抑制的影响。作为这时的聚合引发剂,优选为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作为紫外线照射装置,可以使用叶片式、传送带式等紫外线照射装置。另外,作为紫外线照射用的光源,可以使用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金卤灯、LED灯等,优选高压水银灯、金卤灯。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即使制成较厚的膜,或者即使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为厚的材料,也由于含有高分子量的共聚物((C)成分),因此作为其固化树脂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具有硬度,可以应对冲击,不易发生组成变形,所以可以将光学用树脂材料制得较厚,以便容易提高冲击吸收性。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适用于各种图像显示用装置。作为图像显示用装置,有等离子显示装置(PDP)、液晶显示装置(LCD)、阴极射线管(CRT)、场致发射显示装置(FED)、有机EL显示装置、电子纸等。
<光学滤光器>
本发明的光学滤光器可以将上述的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与下述材料组合而构成:在聚乙烯膜、聚酯膜等基材膜等上将防反射层、防污层、色素层、硬涂层等具有功能性的层制成膜或层叠而成的多层物;或者玻璃、丙烯酸酯、聚碳酸酯等的板,或在这些板上将具有功能性的层制成膜或层叠而成的多层物;以及上述的板或多层物的组合。
上述防反射层只要是可见光反射率为5%以下的具有防反射性的层即可,也可以使用对透明的塑料膜等透明基材用公知的防反射法处理而得到的层。
上述防污层是用于使污垢不易附着在表面的层,为了降低表面张力,使用含氟树脂或硅氧烷系树脂等的层,但可以使用这些已知的层。
上述色素层是为了提高色纯度而使用的,当由液晶显示用面板等图像显示用面板发出的光的色纯度低时,为了减少不必要的光而使用上述色素层。使吸收不必要部分的光的色素溶解在树脂中,并在聚乙烯膜、聚酯膜等基材膜等上制成膜或层叠,或者与粘合剂混合等而形成上述色素层。
上述硬涂层是为了提高表面硬度而使用的。作为硬涂层,可以使用将尿烷丙烯酸酯或环氧丙烯酸酯等丙烯酸树脂或环氧树脂等在聚乙烯膜等基材膜等上制成膜或层叠而成的层。同样为了提高表面硬度,也可以使用在玻璃、丙烯酸板、聚碳酸酯等板或者将硬涂层在这些的板上制成膜或层叠而成的层。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将防反射层等具有功能性的层和适当必要的层层叠而使用。这时,具有功能性的层也可以在透明基材的一侧上层叠,也可以在透明基材的两侧分别层叠功能不同的层,另外在其两侧也可以层叠功能相同的层。具有功能性的层的层叠顺序是任意的。
与这些具有功能性的层组合时,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优选在图像显示用面板或图像显示用装置表面的附近一侧层叠。
本发明的光学滤光器也可以是将上述的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在偏振片上层叠而制得的。这时,可以在偏振片的可视面一侧上制成膜或层叠,也可以在其相反侧上制成膜或层叠。在偏振片的可视面一侧使用时,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进一步在可视面一侧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在偏振片和液晶单元之间使用时,在偏振片的可视面一侧可以层叠具有功能性的层。
当制成这种多层物时,优选使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为最外层。
如果必要的话,这些层可以在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层使用辊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进行层叠。另外,使用辊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层叠而成的多层材,可以使用辊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贴合在图像显示用面板或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前面或图像显示用装置用的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上。
<图像显示用装置>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用装置是将由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配置在可视侧的适当的位置上。特别是,特别优选使用于图像显示用面板与前面板之间或图像显示用面板与透明保护基板之间。
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可以使用一般的光学用透明基板。具体地可以列举出玻璃板、石英板等无机物的板,丙烯酸树脂板、环烯烃系树脂板、聚碳酸酯板等树脂板,较厚的聚酯片材等树脂片材。在需要高的表面硬度的情况下优选玻璃板、丙烯酸酯板等,更优选玻璃板。在这些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的表面也可以进行防反射、防污、硬涂层等处理。这些表面处理可以在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的一个表面,也可以在两面上进行处理。这些前面板或透明基板也可以多个组合使用。
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优选铅笔硬度为H以上,双折射率为50nm以下。若铅笔硬度小则表面容易受损伤,容易因受冲击而破裂。若双折射率大,则容易发生颜色不均匀。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时,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前面板或透明保护基板优选对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的透过率为1%以上。当紫外线的透过率低时,紫外线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容易变得固化不足,可靠性容易降低。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用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时,液晶显示单元可以使用一般的液晶显示单元。液晶显示单元根据液晶的控制方法分为TN、STN、VA、IPS等,但也可以使用采用了任一种控制方法的液晶显示单元。
使用附图对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图1、图2、图3以及图4是表示使用了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剖面图,图5和图6是表示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剖面图。
关于以往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其的1个例子如图5所示,由液晶显示单元1、贴附在其两面的偏振片2、在前面设置有空隙3地配置的透明保护基板5构成。液晶显示单元1是在透明的两片玻璃中封入液晶而成的结构体,在其玻璃的外侧的两面贴附有偏振片2等。位于液晶显示单元1的下部的符号4为反射板或背光系统。这时,在透明保护基板5的前面适当地层叠有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图6表示以往的其它的液晶显示装置,具备液晶显示单元1、贴附在其两面的偏振片2和反射板或背光系统4。这时,在偏振片2的前面适当地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相对于此,作为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图1表示通过由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构成的透明树脂层来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个例子。
偏振片2在液晶显示单元1的两面上层叠,在一个偏振片2之上层叠透明树脂层3’,并在其上层叠透明保护基板5来构成可视侧,在另一个偏振片2上配置反射板或背光系统4。
另外,如图2所示,在图1中的构成中,也可以交换透明树脂层3’和可视侧的偏振片2的顺序。这时,为了贴附透明保护基板5和偏振片2也可使用粘合剂等。如图1或图2所示,在使用透明保护基板5时,在透明保护基板5的表面也可以适当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另外,在偏振片2的表面上也可以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也可以是没有这些具有功能性的层。
另外,与图1和图2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相对应,如图3和图4所示,也有不配置透明保护基板5的结构。但是,在图4中,还交换透明树脂层3’和偏振片2的顺序。如图3所示,偏振片2在最前面时,在偏振片2的表面上也可以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如图4所示,当透明树脂层3’在最前面时,也可以在透明树脂层3’的前面层叠防反射层、防污层、硬涂层等,特别优选至少层叠硬涂层。
上述的偏振片可以使用一般的偏振片。在这些偏振片的表面也可以进行防反射、防污、硬涂层等处理。这些表面处理可以在偏振片的一个表面,也可以在两面上进行处理。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可以在防反射层、电磁波遮蔽层、近红外线遮蔽层等具有功能性的层,聚乙烯膜、聚酯膜等基材膜等上制成膜或层叠,可以以多层物的形式使用,还可以作为由这样的多层物构成的光学用滤光器使用。
作为电磁波遮蔽层,可以使用已知的电磁波遮蔽层,只要是可见光透过率为60%以上且具有电磁波遮蔽性的就行。可以使用通过透明导电膜、导电性纤维网、导电性油墨制作的网等,从高透明、高电磁波遮蔽性的观点来看,最优选金属网。金属网的制作是按照下述方法来进行:在聚酯膜等透明基材和铜箔、铝箔等导电性金属箔的任一方或两方上涂布粘接剂而将两者贴合,然后通过化学蚀刻工序将金属箔进行蚀刻加工而得到金属网。这时,作为导电性金属箔,从确保密封性方面来看,优选使用表面为粗面的金属箔。以使导电性金属箔的粗面面向上述的粘接层的方式进行层叠。若通过上述的蚀刻来制作金属制网,则优选在其上涂布树脂,特别优选涂布可以使用紫外线、电子射线等放射线的照射来固化的树脂,通过照射紫外线、电子射线等放射线来进行固化,使粗面被转印的粘接层透明化。作为透明化中使用的树脂或作为兼顾透明化和冲击吸收层的树脂,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
另外,防反射层只要是可见光透过率为5%以下的具有防反射性的层即可,可以使用在透明的塑料膜等透明基材上用公知的防反射法处理而成的层。
另外,近红外线遮蔽层由使亚胺盐(imonium salt)等近红外线吸收材料或近红外线遮蔽材料分散的树脂层构成,可以层叠在透明的塑料膜等透明基材上。在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片材中分散亚胺盐等近红外线吸收材料或近红外线遮蔽材料而可以赋予近红外线遮蔽功能。
具有电磁波遮蔽层或近红外线遮蔽层的滤光器适合在等离子显示装置中使用。
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电磁波遮蔽层、防反射层、近红外线遮蔽层等具有功能性的层可以由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作为必需层,并层叠其它适当必要的层来使用。这时,具有功能性的层也可以层叠在透明基材的一方上,在透明基材的两侧可以分别层叠功能不同的层,也可以在其两侧层叠功能相同的层。具有功能性的层的层叠顺序是任意的。
在制成这种多层物时,优选使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上述光学用树脂材料为最外层。这时,通过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或光学用树脂材料的粘合力,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将其贴附在面板或透明基材等上。另一方面,通过预先与透明基材等层叠,可以省略由使用者一方所进行的贴附工序。
这些层可以在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层使用滚动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进行层叠。进而,使用滚动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层叠而成的多层材可以使用滚动层压机或叶片贴合机贴合于图像显示装置或图像显示用面板的前面或图像显示装置用前面板上。这时,由本发明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优选面向图像显示装置或图像显示用面板的前面或图像显示装置用前面板来进行贴合。作为图像显示装置或图像显示用装置,有PDP、液晶显示(LCD)面板、阴极射线管(CRT)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说明本发明。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
在具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以及氮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84.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36.0g以及甲基异丁基酮150.0g作为初期单体,以100ml/min的风量进行氮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加热到70℃。之后,一边保持在该温度,一边将下述溶液作为追加单体,用60分钟滴加该溶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上述溶液是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21.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9.0g,在其中溶解0.6g月桂酰过氧化物而制成的溶液。然后,通过蒸馏除去甲基异丁基酮,得到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250000)。
(高分子量交联剂的合成)
然后,在具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以及空气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聚丙二醇(分子量为2000)180g、丙烯酸2-羟基乙酯2.33g,作为聚合抑制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05g,一边流通空气,一边升温至70℃后,在70~75℃下边搅拌边经2小时均匀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2g,进行反应。滴加结束后,使之反应约5小时后,通过IR测定的结果确认异氰酸酯消失后结束反应,得到具有聚丙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作为重复单元、两末端具有聚合性不饱和键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重均分子量为16000)。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然后,加入上述的共聚物24.88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27.8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1.94g、上述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83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然后流入宽为100mm、长(纵深)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3%,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双折射率为0.4nm。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也称为挡风玻璃、遮光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此外,耐冲击性试验按如下所述进行。
耐冲击性试验
将在前面玻璃上贴合上述树脂片材而成的构件进一步贴合在厚度为0.7mm的与用于液晶面板中的玻璃同等的玻璃上,使510g的钢球落下在前面玻璃一侧上,评价耐冲击性。以5cm、8cm、10cm、12cm、15cm、之后以5cm的刻度改变钢球的中心高度,使钢球落下,对前面玻璃是否损坏进行判定。冲击强度由下述的式子计算。
冲击强度=钢球重(Kg)×高度(m)×9.8(m/s2)
例如高度5cm时,即为0.51×0.05×9.8=0.25J。
另外,将得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2。
实施例2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39.6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1.88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3.66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13.86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1.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2)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9%,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1%。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0。
实施例3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2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27.44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1.76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30g、以及由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形成的混合物(光聚合引发剂)2.0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3)后,将其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4%,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1%,双折射率为0.4nm。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0。另外,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不覆盖上部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得到的透明的片材。
进行触诊试验,结果表面不发生拉丝。
实施例4
(高分子量交联剂的合成)
在具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以及空气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聚丁二醇(分子量为850)520.80g、二甘醇1.06g、不饱和脂肪酸羟基烷基酯修饰的ε-己内酯(Plaqucell FA2D:Daicel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275.20g、作为聚合抑制剂的对甲氧基苯酚0.5g、作为催化剂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0.3g,升温至70℃后,在70~75℃下边搅拌边经2小时均匀滴加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22g,进行反应。滴加结束后,使之反应约5小时后,根据IR测定的结果确认异氰酸酯消失后结束反应,得到重均分子量为7000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然后,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47.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3.2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4.25g、上述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5.00g、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4)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4%,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双折射率为0.4nm。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1。
实施例5
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6.0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试验,结果在2.7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3.0J下破损。
实施例6
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1.3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试验,结果在0.4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5J下破损。
实施例7
在对角长为32英寸的液晶显示单元的表面贴附的经AG处理过的偏振片的4个边上贴附厚0.5mm、宽5mm的条带而制成模框。在该模框中流入与实施例1同样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表面用对角长为32英寸且厚度2.8mm的钠玻璃来覆盖使气泡不进入,所述钠玻璃的表面上形成了防反射层。然后使用采用了金卤灯的传送带型紫外线照射装置以累积曝光量2000mJ进行曝光,使树脂固化,得到具有光学用树脂材料和透明保护板(钠玻璃)的液晶显示单元。将该液晶单元设置在具有背光单元和驱动电路的框体中,制成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没有由内部的树脂材料的着色引起的颜色的变化,并且没有发现在光学用树脂材料或透明保护板的界面上发生剥离或浮起。此外,没有由双重映像引起的图像劣化,即使与表面接触也不会出现由面板的挠曲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实施例8
将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基材膜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制作具有电磁波遮蔽性的光学滤光器。对于该滤光器按如下所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8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0.9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耐冲击性试验
将在电磁波遮蔽膜上贴合上述的树脂片材而成的构件进一步与厚度2.8mm的钠玻璃贴合,使钢球落下评价耐冲击性。以0.1J的单位增大冲击,将玻璃或树脂片材刚破损跟前的1个值(冲击强度)作为耐冲击性。
实施例9
将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基材膜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8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9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0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10
将实施例1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聚酯膜之上,并施加覆盖膜,并进行UV照射,由此得到42英寸大小的片材。用辊层压机将该片材贴合在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透明化树脂层上,得到具有冲击吸收层的电磁波遮蔽膜。进而用辊层压机在电磁波遮蔽膜的基材聚酯膜一侧上贴合具有红外线遮蔽功能或可见光波长选择吸收功能的防反射膜(Clearlas NIR-SA:住友大阪Cement公司制),由此制作成等离子显示装置用直接粘贴滤光器。使用冲击吸收层的粘合力并通过层压装置将该直接粘贴用滤光器贴合于等离子显示器装置面板上,进行图像显示,结果得到没有双重映像、对比度优良的显示。
参考例1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31.5g、丙烯酸2-乙基己酯26.95g、丙烯酸2-羟基乙酯11.5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30.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5)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25J下前面玻璃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75。
由参考例1的结果可知,使用低分子量的交联剂时,若配合量过多,则变坚硬,有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即,在低分子区域,配合量优选在10重量%以下。
实施例11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将实施例1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2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4J下破损。由该结果可以推测,关于耐冲击性,在实用上没有问题,但与其它的实施例相比,若透明片材的厚度过厚,则具有耐冲击性降低的倾向。
比较例1
对于仅厚度为0.7mm的玻璃,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25J下玻璃破损。
实施例12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制备)
在具有冷却管、温度计、搅拌装置、滴液漏斗以及氮注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加入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84.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36.0g以及甲基异丁基酮150.0g作为初期单体,以100ml/min的风量进行氮置换,同时在15分钟内从常温加热到70℃。之后,一边保持在该温度,一边将下述溶液作为追加单体,用60分钟滴加该溶液,滴加结束后再反应2小时,上述溶液是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21.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9.0g,在其中溶解0.6g月桂酰过氧化物而制成的溶液。然后,通过蒸馏除去甲基异丁基酮,得到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250000)。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然后,将上述得到的共聚物4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8.2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6.2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6)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5%,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双折射率为0.5nm,在25℃的储能模量为1.8×105。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2。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2的共聚物42.75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6.58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5.67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5.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7)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7%,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双折射率为0.6nm。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0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1.25J下破损。
另外,将该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22。
实施例14
将实施例12的共聚物40.5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4.6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4.8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8)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6.1%,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1%。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
另外,将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9000mJ的紫外线,从而制作成橡胶硬度测定用的样品,并进行橡胶硬度的测定,结果橡胶硬度为38。
实施例15
将实施例12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6)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1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7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1.0J下破损。
实施例16
将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6.0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2.7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3.0J下破损。
实施例17
将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1.3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4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5J下破损。
实施例18
在对角长为32英寸的液晶显示单元的表面贴附的经AG处理过的偏振片的4个边上贴附厚0.5mm、宽5mm的条带而制成模框。在该模框中流入与实施例12同样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6),表面用对角长为32英寸且厚度2.8mm的钠玻璃来覆盖使气泡不进入,所述钠玻璃的表面上形成了防反射层。然后使用采用了金卤灯的传送带型紫外线照射装置以累积曝光量2000mJ进行曝光,使树脂固化,得到具有光学用树脂材料和透明保护基板的液晶显示单元。将该液晶单元设置在具有背光单元和驱动电路的框体中,制成液晶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用装置)。
该液晶显示装置没有由内部的树脂材料的着色引起的颜色的变化,并且没有发现在液晶显示装置用冲击吸收材料或透明保护板的界面上发生剥离或浮起。此外,没有由双重映像引起的图像劣化,即使与表面接触也不会出现由面板的挠歪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实施例19
制得与实施例12中得到的同样的透明片材。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是透明的。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制作具有电磁波遮蔽性的光学滤光器。对于该光学滤光器如下所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耐冲击性试验
耐冲击性试验是将在电磁波遮蔽膜上贴合上述的树脂片材而成的构件进一步贴合于厚度2.8mm的钠玻璃上,使钢球落下,评价耐冲击性。以0.1J的单位增大冲击,将玻璃或树脂片材刚破损跟前的1个值(冲击强度)作为耐冲击性。
实施例20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19.75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55.50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23.7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9)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9.6%,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1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5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1.2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3.2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0)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0%,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2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102.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8.0g作为初期单体,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25.5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4.5g作为追加单体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200000)。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然后,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共聚物4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46.2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8.2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1)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该树脂组合物的固化收缩为5.4%,片材的总光线透过率为92%。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3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4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3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合成)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60.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60.0g作为初期单体,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15.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15.0g作为追加单体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得丙烯酸2-乙基己酯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的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350000)。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然后,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共聚物4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27.2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27.2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2)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4
除了使用采用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代替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而制成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6’)以及使用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3.0mm的模框,并使紫外线的曝光量为4,500mJ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2.0J的冲击下玻璃也不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5
除了使用采用2.00g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代替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而制成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6’)以及使紫外线的曝光量为2500mJ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另外,该片材特别是低气味的。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6
除了使用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1.5mm的模框,并使紫外线的曝光量为3500mJ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2.0J的冲击下玻璃也不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7
除了使用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2.0mm的模框,并使紫外线的曝光量为4000mJ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2.0J的冲击下玻璃也不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28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40.2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44.10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4.70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3)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透明片材(光学用树脂材料)。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1.1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1.2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参考例2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4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54.50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3.2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4)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得到的片材是白浊的。
参考例3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44.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54.50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5)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得到的片材是白浊的。
由参考例2和3的结果可知,当数学式(I)中的P和M的数值之差增大时,刚刚制成后的片材的透明性降低。
参考例4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108.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12.0g作为初期单体,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27.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3.0g作为追加单体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得共聚物(重均分子量为220000)。
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共聚物49.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44.50g、丙烯酸2-羟基乙酯5.00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6)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得到的片材是透明的,吸湿试验后是白浊的。
参考例5
(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制备)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12.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08.0g作为初期单体,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3.0g和丙烯酸2-羟基乙酯27.0g作为追加单体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得到共聚物。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共聚物49.50g、丙烯酸2-乙基己酯5.00g、丙烯酸2-羟基乙酯44.50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7)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得到的片材是透明的,吸湿试验后外形尺寸扩大5%以上,在外周部产生波纹。
由参考例4和5的结果可以推测,若AA单体和HA单体的平衡不好,则吸湿后是白浊的,或尺寸变化大。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难以吸湿的密封的场所使用时也没有问题。
比较例2
(光学树脂组合物的制备~透明片材的制作)
除了使用丙烯酸2-乙基己酯84.15g、丙烯酸2-羟基乙酯14.85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8)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该片材是透明的,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的冲击下树脂片材破损。
比较例3
将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以其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与所述玻璃相接触的方式直接贴合于玻璃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5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
实施例29
除了使用实施例12中得到的共聚物10.00g、丙烯酸2-乙基己酯62.30g、丙烯酸2-羟基乙酯26.70g、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00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来制备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9)以外,与实施例12同样地制作片材。该片材是透明的,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与实施例19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7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0.8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
实施例30
除了使用0.40g月桂酰过氧化物代替实施例1中的0.5g 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以及用70℃的送风炉加热3小时来代替照射紫外线以外,按照实施例1进行操作(另外,将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流入模框内,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得到透明的片材。该片材与实施例1的片材同样显示高的耐冲击性,而且也没有发现吸湿时的白浊。
实施例31
除了在实施例3的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0.1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3)’,以及照射紫外线后进一步使用氮气炉将片材在70℃加热1小时以外,按照实施例3操作(另外,将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得到透明的片材。该透明的片材没有发现由追加热聚合引发剂或加热引起的特性恶化,与实施例3的透明的片材一样显示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湿时的透明性。
实施例32
除了使用2,2’-偶氮二异丁腈0.20g代替实施例4中的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0.50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4)’,以及用70℃的送风炉加热3小时来代替照射紫外线以外,按照实施例4进行操作(另外,将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得到透明的片材。该透明的片材与实施例1的透明的片材同样显示高的耐冲击性,而且也没有发现吸湿时的白浊。
实施例33
除了在实施例4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中进一步加入2,2’-偶氮二(2,4-二甲基戊腈)0.05g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4)”,以及照射300mJ紫外线后,将片材用氮气炉在70℃加热1小时以外,按照实施例4进行操作(另外,将光学用树脂组合物流入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进行加热),得到透明的片材。该透明的片材没有发现由追加热聚合引发剂或加热引起的特性恶化,与实施例4的透明的片材同样显示良好的耐冲击性和吸湿时的透明性。
实施例34
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成模框,与实施例31同样地流入光学树脂组合物(3)’,用与实施例7同样的玻璃覆盖。然后通过使用送风炉在70℃加热1小时,使树脂固化,得到具有光学用树脂材料和透明保护板的液晶显示单元。将该液晶单元设置在具有背光单元和驱动电路的框体中,制成液晶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用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7同样,没有由内部的树脂材料的着色引起的颜色的变化,而且没有发现在光学用树脂材料或透明保护板的界面上发生剥离或浮起。此外,没有由双重映像引起的图像劣化,即使与表面接触也不会出现由面板的挠曲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实施例35
与实施例7同样地制作成模框,与实施例30同样地流入光学树脂组合物(1)’,用厚度3mm的亚克力板(也称为丙烯酸酯板)覆盖表面,并且使没有气泡。然后通过用送风炉在70℃加热1小时,使树脂固化,得到具有光学用树脂材料和透明保护板的液晶显示单元。将该液晶单元设置在具有背光单元和驱动电路的框体中,制成液晶显示装置(图像显示用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与实施例1或实施例7同样,没有由内部的树脂材料的着色引起的颜色的变化,并且没有发现在光学用树脂材料或透明保护板的界面上发生剥离或浮起。此外,没有由双重映像引起的图像劣化,即使与表面接触也不会出现由面板的挠曲引起的图像质量的劣化。
实施例36
将与实施例30同样地制作的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基材膜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制作成具有电磁波遮蔽性的光学滤光器。对于该滤光器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与实施例8同样,在0.8J的冲击下玻璃不破损,在0.9J的冲击下玻璃破损。另外,没有发现树脂片材的破损。
实施例37
将实施例33的树脂组合物涂布于聚酯膜之上,并施加覆盖膜,通过照射300mJ的UV使树脂的流动性消失后,在70℃的固化炉中固化1小时,由此得到42英寸大小的片材。用辊层压机将该片材贴合于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电磁波遮蔽膜U(TT42-01)A的透明化树脂层上,得到具有冲击吸收层的电磁波遮蔽膜。进而在电磁波遮蔽膜的基材聚酯膜一侧上,用辊层压机贴合具有红外线遮蔽功能或可见光波长选择吸收功能的防反射膜(Clearlas NIR-SA:住友大阪Cement公司制),由此制作成等离子显示装置用直接粘贴滤光器(光学滤光器)。使用冲击吸收层的粘合力并通过层压装置将该直接粘贴用滤光器贴合于等离子显示装置面板上,进行图像显示,结果与实施例10同样得到没有双重映像、对比度优良的显示。
实施例38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24.88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28.6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1.14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83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20)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实施例39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24.88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25.86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13.93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83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21)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透明性。
实施例40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24.88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1.04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8.75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83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22)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刚刚制成后观察到一些的浑浊,但在吸湿试验后变透明。
实施例41
加入实施例1的共聚物24.88g、丙烯酸2-乙基己酯(AA单体)34.55g、丙烯酸2-羟基乙酯(HA单体)5.24g、实施例1的聚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34.83g和1-羟基-环己基-苯基-酮(光聚合引发剂)0.50g,进行搅拌混合而制备成光学用树脂组合物(23)后,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6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0.75J下破损。另外,该片材在刚刚制成后有一些白浊,且在吸湿试验后也维持白浊。
由实施例40和41的结果可知,若数学式(I)中的P和M的数值之差增大,则刚刚制成后的片材的透明性降低。但是,在高分子交联剂的情况下,与低分子量的相比,白浊的程度小,根据等级或片材的厚度有可能使用。
实施例42
将实施例1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1)流入宽为100mm、长为100mm、深为0.15mm的模框中,在上部用能透过紫外线的玻璃覆盖的状态下,使用紫外线照射装置照射2000mJ的紫外线,从而得到透明的片材。然后将该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上,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耐冲击性的试验,结果在0.75J下前面玻璃不破损,在1.0J下也不破损。
上述实施例、比较例以及参考例中的试验方法如下所示。另外,将它们的试验结果示于表1~6。
另外,在表1~表6中,※1~※4是在各实施例及各比较例中进行的耐冲击性试验前实施的如下所示的处置。
※1:将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2.8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进行耐冲击性试验。
※2:将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6.0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进行耐冲击性试验。
※3:将片材贴合于前面玻璃用的1.3mm厚的浮法玻璃上,进而使之贴合于0.7mm厚的玻璃,进行耐冲击性试验。
※4:将片材贴合于电磁波遮蔽膜的基材膜的电磁波遮蔽层一侧上,制作成具有电磁波遮蔽性的光学滤光器,进行耐冲击性试验。
(重均分子量测定)
重均分子量的测定使用以THF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使用标准聚苯乙烯的校正曲线来决定重均分子量。
(橡胶硬度测定)
使用宽为40mm、长为40mm、深为10mm的样品,用西东京精密株式会社制弹簧式硬度计(型号:WR-104A)测定橡胶硬度。测定是在5个点进行,以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橡胶硬度。
(固化收缩)
由使用比重瓶测定的紫外线固化性液状物的密度和使用电子比重计SD-200L(Alfamirage株式会社制)测定的紫外线固化物的密度,通过下述的式子计算。
固化收缩=(紫外线固化物的密度-紫外线固化性液状物的密度)/紫外线固化物的密度×100
(双折射率)
将紫外线固化物切断成40×40mm,使用椭圆偏振仪AEP-100(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定相位差,以测定的相位差作为双折射率。
(吸湿试验)
吸湿试验通过将树脂片材放入60℃、90%RH的高温高湿试验槽中50小时来进行的,评价方法是进行目视观察。另外,测定试验后的总光线透过率。
(透明性)
透明性的评价是将制作成的片材通过目视按照以下的评价基准来进行。
-评价基准-
A:被认为是无色透明。
B:轻微白浊,但是根据等级或片材的厚度在实用上没有问题的水平。
C:白浊是一目了然的,是不可能使用的水平。
(弹性模量)
将紫外线固化物切断成宽为3mm、长为20mm,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制造的RSA-III,用测定频率为1Hz的拉伸法进行测定。
(总光线透过率)
总光线透过率的测定使用色差·浊度测定器COH-300A(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进行。
Claims (20)
1.一种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其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聚合性不饱和键的化合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
其中,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是包含烷基的碳原子数为4~18的丙烯酸烷基酯以及由下述通式(Ⅰ)表示的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的混合物,以下将所述丙烯酸烷基酯称为AA单体,以下将所述含有羟基的丙烯酸酯称为HA单体,
CH2=CHCOO(CmH2mO)nH
其中,通式(Ⅰ)中,m为2、3或4,n表示1~10的整数;
所述AA单体是选自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正戊酯、丙烯酸正己酯、丙烯酸正辛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十二烷酯和丙烯酸十八酯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HA单体是选自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1-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1-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丙烯酸1-羟基丁酯、二甘醇单丙烯酸酯、三甘醇单丙烯酸酯、二丙二醇单丙烯酸酯、三丙二醇单丙烯酸酯、二丁二醇单丙烯酸酯和三丁二醇单丙烯酸酯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所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使含有AA单体和HA单体的混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聚物,
所述(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是(1)分子量为低于1000的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或(2)分子量为1000以上但低于4000的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
所述低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是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的一种:双酚A二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1,9-壬二醇二丙烯酸酯、1,3-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二甘醇二丙烯酸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甘油二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丙烯酸酯、聚丁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乙基)异氰脲酸酯、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和丙烯酸丙烯酸酯,
所述中分子量的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是从下列化合物中选择的一种:由下述通式(a)表示的双酚A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b)表示的双酚A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c)表示的磷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二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d)表示的苯二甲酸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e)表示的1,6-己二醇的环氧氯丙烷改性物和丙烯酸的加成酯化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f)表示的磷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三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由下述通式(g)表示的三羟甲基丙烷的环氧烷加成物的三丙烯酸酯化合物,将它们的丙烯酰基置换成甲基丙烯酰基的化合物;
其中,式(a)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b)中,m及n分别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
其中,式(c)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d)中,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10的整数;
其中,式(e)中,m和n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f)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3个m分别独立地表示1~20的整数;
其中,式(g)中,R表示亚乙基或亚丙基,m、m′及m″分别独立表示1~20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14~89.49重量份、(B)为0.1~50重量份、(C)为10~80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被配合成使得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即M重量%和所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的HA单体的比例即P重量%之间具有下述数学式(Ⅰ)的关系,
-8≤(P-M)≤8 数学式(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是以AA单体为50~87重量%以及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所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是以AA单体为50~87重量%以及HA单体为13~50重量%的比例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以及(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36~84.49重量份、(B)为0.5~50重量份、(C)为15~6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还含有(D)聚合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D)的配合量为0.01~5重量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D1)光聚合引发剂作为所述(D)聚合引发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1)光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D1)的配合量为0.1~5重量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D1)光聚合引发剂是选自由α-羟基烷基苯酮系化合物、酰基氧化膦系化合物、低聚(2-羟基-2-甲基-1-(4-(1-甲基乙烯基)苯基)丙酮)以及氧-苯基-乙酸2-[2-氧代-2-苯基-乙酰氧基-乙氧基]-乙酯和氧-苯基-乙酸2-[2-羟基-乙氧基]-乙酯的混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A单体为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异辛酯和/或丙烯酸正辛酯;
所述HA单体是选自由丙烯酸2-羟基乙酯、丙烯酸1-羟基乙酯、丙烯酸2-羟基丙酯、丙烯酸3-羟基丙酯、丙烯酸1-羟基丙酯、丙烯酸4-羟基丁酯、丙烯酸3-羟基丁酯、丙烯酸2-羟基丁酯以及丙烯酸1-羟基丁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0~700000。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B)第2丙烯酸系衍生物、(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以及(D1)光聚合引发剂的总计100重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A)为15~40重量份、(B)为5~40重量份、(C)为39~59重量份、(D1)为0.5~2.0重量份。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AA单体和HA单体在(A)第1丙烯酸系衍生物和(C)丙烯酸系衍生物聚合物中分别含有相同的组合。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其中将(D1)光聚合引发剂和(D2)热聚合引发剂并用作为所述(D)聚合引发剂。
16.一种光学用树脂材料,其特征在于,其是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中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反应而得到的。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学用树脂材料,其形状为片状或膜状。
18.一种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其特征在于,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中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19.一种图像显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可视侧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中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20.一种图像显示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图像显示用面板与前面板之间或图像显示用面板与透明保护基板之间具有由光学用树脂材料形成的层,其中所述光学用树脂材料是使权利要求1~15任一项中所述的光学用树脂组合物进行固化而得到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96569 | 2006-10-31 | ||
JP296569/2006 | 2006-10-31 | ||
JP2006296568 | 2006-10-31 | ||
JP296568/2006 | 2006-10-31 | ||
JP311515/2006 | 2006-11-17 | ||
JP2006311515 | 2006-11-17 | ||
JP049184/2007 | 2007-02-28 | ||
JP2007049183 | 2007-02-28 | ||
JP049183/2007 | 2007-02-28 | ||
JP2007049184 | 2007-02-28 | ||
JP052690/2007 | 2007-03-02 | ||
JP2007052690 | 2007-03-02 | ||
JP052691/2007 | 2007-03-02 | ||
JP2007052691 | 2007-03-02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08928A Division CN101506298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8122A CN102268122A (zh) | 2011-12-07 |
CN102268122B true CN102268122B (zh) | 2013-08-28 |
Family
ID=39344272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5052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0297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CN20111015077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68122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CN20078003089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6298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5052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250297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30892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506298B (zh) | 2006-10-31 | 2007-10-31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用于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8653200B2 (zh) |
EP (2) | EP2796504A3 (zh) |
JP (5) | JP5176149B2 (zh) |
KR (4) | KR101189925B1 (zh) |
CN (3) | CN102250297B (zh) |
TW (2) | TW200831547A (zh) |
WO (1) | WO200805393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831547A (en) * | 2006-10-31 | 2008-08-01 |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use, resin material for optical use using the same, optical filter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WO2008156136A1 (ja) * | 2007-06-19 | 2008-12-24 |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
JP5382403B2 (ja) * | 2008-06-04 | 2014-01-08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の組成物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並びに画像表示用装置 |
JPWO2010024103A1 (ja) * | 2008-09-01 | 2012-01-26 |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剤、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
JP4975710B2 (ja) | 2008-09-29 | 2012-07-11 |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 加熱ユニット、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流体の加熱方法 |
US8361632B2 (en) * | 2008-10-03 | 2013-01-2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loud point-resistant adhesives and laminates |
US8361633B2 (en) * | 2008-10-03 | 2013-01-2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loud point-resistant adhesives and laminates |
US8697240B2 (en) | 2009-07-22 | 2014-04-15 |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 Photo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and cured product of same, resin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
JP5399805B2 (ja) * | 2009-08-04 | 2014-01-29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CN103792714A (zh) * | 2009-12-17 | 2014-05-14 | 3M创新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组件 |
CN102958945B (zh) * | 2010-06-16 | 2016-06-01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该组合物的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
KR20130130698A (ko) * | 2010-08-18 | 2013-12-02 | 쓰리엠 이노베이티브 프로퍼티즈 컴파니 | 응력 제거 광학 접착제를 포함하는 광학 조립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CN103189405B (zh) | 2010-08-31 | 2015-06-24 | 三菱丽阳株式会社 | 丙烯酸系组合物、成型体、手机键盘板以及导光体 |
CN103249791B (zh) * | 2010-12-06 | 2015-05-13 | 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及使用其而成的粘合片 |
JP2012145751A (ja) * | 2011-01-12 | 2012-08-02 | Nippon Shokubai Co Ltd | 光学用紫外線硬化型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表示装置 |
JP2012155264A (ja) * | 2011-01-28 | 2012-08-16 | Hitachi Chem Co Ltd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の組成物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用装置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表示用装置 |
JP5747572B2 (ja) * | 2011-03-08 | 2015-07-1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時計用文字板および時計 |
WO2012124475A1 (ja) * | 2011-03-11 | 2012-09-20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液状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こ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用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用装置 |
JP6020895B2 (ja) * | 2011-08-22 | 2016-11-02 |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硬化物及び光学部材 |
CN104531044A (zh) * | 2011-10-21 | 2015-04-22 |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 光学构件的制造方法及用于该制造方法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组合物的应用 |
US9195083B2 (en) | 2011-10-31 | 2015-11-24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Impact resistant construction of an interactive device |
KR20140099294A (ko) * | 2011-12-01 | 2014-08-11 | 도아고세이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 필름 형성용 활성 에너지선 경화형 조성물, 광학 필름, 편광자 보호 필름 및 편광판 |
JP6003200B2 (ja) * | 2012-05-08 | 2016-10-05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CN104812834B (zh) * | 2012-11-13 | 2017-04-26 | 可奥熙搜路司有限公司 | 环氧丙烯酸类的高折射光学材料用聚合性组合物及环氧丙烯酸类高折射光学材料的制备方法 |
KR101549726B1 (ko) * | 2012-12-20 | 2015-09-02 | 제일모직주식회사 | 봉지용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장벽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봉지화된 장치 |
TWI479000B (zh) * | 2013-02-07 | 2015-04-01 | Sumika Technology Co Ltd | 接著性高分子組成物及其應用 |
KR102129543B1 (ko) | 2013-07-03 | 2020-07-03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점착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과 상기 점착 필름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20150015290A (ko) * | 2013-07-31 | 2015-02-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KR102213491B1 (ko) * | 2013-09-09 | 2021-02-08 | 닛뽄 가야쿠 가부시키가이샤 | 광학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것에 이용하는 자외선 경화형 수지 조성물 |
WO2015047019A1 (ko) * | 2013-09-30 | 2015-04-02 |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 집광형 광학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20150037620A (ko) * | 2013-09-30 | 2015-04-08 | 코오롱인더스트리 주식회사 | 집광형 광학시트 및 그 제조방법 |
WO2015115154A1 (ja) * | 2014-01-29 | 2015-08-06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樹脂成形体、及びその用途 |
JP6427955B2 (ja) * | 2014-05-26 | 2018-11-28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基板 |
JP6427954B2 (ja) * | 2014-05-26 | 2018-11-28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基板 |
JP6427953B2 (ja) * | 2014-05-26 | 2018-11-28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基板 |
JP6427956B2 (ja) * | 2014-05-26 | 2018-11-28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フレキシブル透明基板 |
JP6519320B2 (ja) * | 2014-06-06 | 2019-05-2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光重合性組成物、光重合性インク、組成物収容容器、画像乃至硬化物の形成方法、画像乃至硬化物形成装置、及び画像乃至硬化物 |
KR101703431B1 (ko) | 2014-06-30 | 2017-02-06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경화성 조성물 |
WO2016003156A1 (ko) * | 2014-06-30 | 2016-01-07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경화성 조성물 |
CN104309846B (zh) * | 2014-08-26 | 2017-02-15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玻璃的装箱方法 |
US9465472B1 (en) * | 2014-08-29 | 2016-10-1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etal mesh touch sensor with low birefringence substrate and ultraviolet cut |
CN107075315B (zh) | 2014-09-05 | 2021-12-17 | 3M创新有限公司 | 热适形可固化粘合剂膜 |
KR101871549B1 (ko) | 2014-10-29 | 2018-07-03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밀봉재용 조성물,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보호층,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2016126130A (ja) * | 2014-12-26 | 2016-07-1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有機el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
TWI535772B (zh) * | 2015-03-31 | 2016-06-01 | 長興材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材料組合物及其用途 |
JP7488095B2 (ja) * | 2015-05-11 | 2024-05-21 |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
KR101883853B1 (ko) * | 2015-06-02 | 2018-08-01 | 미쯔비시 케미컬 주식회사 | 화상 표시 장치용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
WO2016208785A1 (ko) * | 2015-06-24 | 2016-12-29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용 하드코팅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CN105161513B (zh) * | 2015-08-03 | 2017-03-0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Ole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彩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
JP2017040767A (ja) * | 2015-08-19 | 2017-02-23 |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 |
CN105254816A (zh) * | 2015-10-22 | 2016-01-20 | 瑞洲树脂(东莞)有限公司 | 一种辐射固化灌注胶及一种辐射固化镜片和一种辐射固化镜头与一种辐射固化光学板材 |
JP6903470B2 (ja) * | 2016-05-12 | 2021-07-14 | Eneos株式会社 | 光学位相差部材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
JP6751611B2 (ja) * | 2016-07-11 | 2020-09-09 |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用途 |
US11505692B2 (en) | 2016-09-02 | 2022-11-22 | Threebond Co., Ltd. | (Meth) acrylic resin composition and electroconductive adhesive using the same |
JP6580540B2 (ja) | 2016-09-28 | 2019-09-25 | 藤森工業株式会社 | 粘着剤組成物及び粘着フィルム |
WO2018160614A1 (en) | 2017-03-03 | 2018-09-07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High performance photocurable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
US11208576B2 (en) | 2017-03-03 | 2021-12-2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High performance photocurable optically clear adhesive |
CN109085726B (zh) | 2017-06-13 | 2021-10-22 |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可挠性叠层结构及显示器 |
JP7113376B2 (ja) * | 2017-06-14 | 2022-08-05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EP3686905A4 (en) * | 2017-09-19 | 2020-11-04 | LG Chem, Ltd. | ELECTRODE SUBSTRATE FOR THE DISPLAY OF A TRANSPARENT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
WO2019092819A1 (ja) | 2017-11-08 | 2019-05-16 |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1953367B1 (ko) * | 2017-12-07 | 2019-05-24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광경화성 수지 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윈도우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
JP7017628B2 (ja) * | 2018-05-22 | 2022-02-08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パネル、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671420B2 (ja) * | 2018-06-18 | 2020-03-25 | 堺ディスプレイプロダクト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19210480A (ja) * | 2019-07-23 | 2019-12-12 | デクセ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KR102297125B1 (ko) * | 2019-09-16 | 2021-09-02 | 한국과학기술원 | 개시제를 사용하는 화학 기상 증착 방법을 이용하여 조성에 따라 물성 조절이 가능한 자가 치유 고분자 형성 방법 |
CN110642985A (zh) * | 2019-11-07 | 2020-01-03 | 同光(江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uv固化光学透明膜及其制备方法 |
JP7400844B2 (ja) * | 2020-04-16 | 2023-12-19 | 株式会社レゾナック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
JP2020149065A (ja) * | 2020-05-26 | 2020-09-17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有機el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
US11739172B2 (en) | 2020-12-17 | 2023-08-29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mposition including monomer with a carboxylic acid group, monomer with a hydroxyl group, and crosslinker and related articles and methods |
WO2022210725A1 (ja) * | 2021-03-31 | 2022-10-06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用積層体および表示装置 |
CN113698533A (zh) * | 2021-08-31 | 2021-11-26 | 武汉羿阳科技有限公司 | 紫外固化树脂组合物、其制备的彩膜及彩膜在柔性oled封装结构中的应用 |
CN113917757B (zh) * | 2021-11-26 | 2023-10-13 | 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含有非线性结构液体聚合物的光阀装置、非线性结构液体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874383B (zh) * | 2022-06-16 | 2023-10-13 | 深圳市撒比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介质空中成像高分子材料及光学晶格器件成型工艺 |
KR20240133315A (ko) * | 2023-02-28 | 2024-09-04 |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 점착제 조성물 및 이로부터 형성된 점착 시트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65133A (ja) * | 1999-03-11 | 2000-09-26 | Tomoegawa Paper Co Ltd |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204616A (ja) | 1990-01-08 | 1991-09-06 | Hitachi Ltd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JPH0511239A (ja) | 1991-07-02 | 1993-01-19 | Sharp Corp | 液晶デイスプレイ |
JPH0659253A (ja) | 1992-08-06 | 1994-03-04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H06333517A (ja) | 1993-05-19 | 1994-12-02 | Asahi Glass Co Ltd | ガラス製のブラウン管 |
JPH06333515A (ja) | 1993-05-19 | 1994-12-02 | Asahi Glass Co Ltd | ガラス製ブラウン管 |
US5908873A (en) * | 1995-12-20 | 1999-06-01 | Borden Chemicals, Inc. | Peelable bonded ribbon matrix material; optical fiber bonded ribbon arrays containing same;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id optical fiber bonded ribbon arrays |
JP3549015B2 (ja) * | 1999-02-12 | 2004-08-04 |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光重合性組成物 |
DE19918134A1 (de) * | 1999-04-21 | 2000-10-26 | Ppg Ind Lacke Gmbh | Polymer |
JP4382963B2 (ja) | 2000-05-16 | 2009-12-16 |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積層体およびディスプレー前面板 |
JP4352592B2 (ja) | 2000-07-11 | 2009-10-28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ドープ組成物、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セルロース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 |
DE10061544A1 (de) * | 2000-12-11 | 2002-06-13 | Bayer Ag | Weiche, momodisperse, kugelförmige Perlpolymerisate |
JP4782294B2 (ja) * | 2001-03-02 | 2011-09-28 | ディーエスエム アイピー アセッツ ビー.ブイ. | 多層被覆 |
JP2003003132A (ja) | 2001-06-19 | 2003-01-08 | Lintec Corp |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貼着体 |
JP4437632B2 (ja) | 2001-07-31 | 2010-03-24 |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 光学部材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感圧接着剤組成物 |
JP2004058376A (ja) | 2002-07-26 | 2004-02-26 | Nitto Denko Corp | ガラス割れ防止用透明積層体 |
JP2004109748A (ja) * | 2002-09-20 | 2004-04-08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平面画像表示装置用隔壁 |
JP4599792B2 (ja) | 2002-09-30 | 2010-12-15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用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3982377B2 (ja) * | 2002-10-08 | 2007-09-26 | Jsr株式会社 |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部材 |
JP4002236B2 (ja) | 2003-02-05 | 2007-10-31 |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ウエハ貼着用粘着テープ |
JP2004263084A (ja) | 2003-03-03 | 2004-09-24 | Nitto Denko Corp |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フィルタの直貼り用粘着剤 |
JP2005107199A (ja) | 2003-09-30 | 2005-04-21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
JP2005240014A (ja) | 2004-01-30 | 2005-09-08 |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 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硬化物、積層体及び光記録媒体 |
JP5069398B2 (ja) * | 2004-09-27 | 2012-11-07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保護部材、それを用いた保護部材積層体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JP2006140347A (ja) * | 2004-11-12 | 2006-06-01 | Hitachi Chem Co Ltd | 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271474B2 (ja) | 2004-12-15 | 2013-08-21 |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 ディスプレー用フィルター |
JP4690053B2 (ja) * | 2005-01-13 | 2011-06-01 |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樹脂成形体、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用途 |
JP2006349736A (ja) | 2005-06-13 | 2006-12-28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光学フィルタ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743494B2 (ja) * | 2005-07-01 | 2011-08-10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シート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 |
JP4743493B2 (ja) * | 2005-07-01 | 2011-08-10 | 日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向け衝撃吸収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材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JP2007094191A (ja) * | 2005-09-29 | 2007-04-12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用耐衝撃吸収材、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フラットディスプレイ用耐衝撃吸収材の製造方法 |
EP2824653B1 (en) * | 2006-07-14 | 2016-06-29 | Dexerials Corporation | Resin composition and display apparatus |
TW200831547A (en) * | 2006-10-31 | 2008-08-01 |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use, resin material for optical use using the same, optical filter for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
WO2008156136A1 (ja) * | 2007-06-19 | 2008-12-24 |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
-
2007
- 2007-10-31 TW TW96141011A patent/TW200831547A/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0-31 EP EP20140173877 patent/EP2796504A3/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0-31 KR KR1020097003489A patent/KR101189925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JP JP2008542162A patent/JP517614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KR KR1020117016708A patent/KR101284998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CN CN2011101505279A patent/CN102250297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JP JP2007284292A patent/JP5680813B2/ja active Active
- 2007-10-31 CN CN2011101507791A patent/CN10226812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CN CN2007800308928A patent/CN10150629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EP EP07830982A patent/EP205308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7-10-31 US US12/438,448 patent/US865320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KR KR1020117016709A patent/KR101284982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0-31 TW TW100145534A patent/TWI45598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7-10-31 WO PCT/JP2007/071248 patent/WO200805393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10-31 JP JP2007284291A patent/JP2008248221A/ja active Pending
- 2007-10-31 KR KR1020117016710A patent/KR101284916B1/ko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2
- 2012-01-23 US US13/355,600 patent/US88596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
- 2013-09-25 US US14/036,267 patent/US9012028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3-12-03 JP JP2013250012A patent/JP2014112224A/ja active Pending
-
2014
- 2014-10-29 JP JP2014220287A patent/JP6178775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65133A (ja) * | 1999-03-11 | 2000-09-26 | Tomoegawa Paper Co Ltd | 電子ディスプレイ用貼着フィルム |
Also Published A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8122B (zh)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光学用树脂材料、光学滤光器以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
CN101675083B (zh) | 光学用树脂组合物以及使用它的光学用树脂材料 | |
CN103249796B (zh) | 光学用粘附材料树脂组合物、光学用粘附材料片材、图像显示装置、光学用粘附材料片材的制造方法以及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02760380B (zh) | 硬质涂层薄膜及使用其的触控面板 | |
JP5870933B2 (ja) | 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シート、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粘着性樹脂組成物 | |
KR20140010882A (ko) | 하드 코트 필름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터치 패널 | |
CN103080252A (zh) | 可固化树脂组合物和使用它制造的多层层合物 | |
CN104220465A (zh) | 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5417776B2 (ja) | 光学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用樹脂材料 | |
TWI535813B (zh) | 影像顯示裝置用黏著性樹脂組成物、影像顯示裝置用黏著片、影像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 |
JP4743493B2 (ja) |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向け衝撃吸収用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衝撃吸収材並びにこれら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フィルタ及び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 |
KR20140029179A (ko) | 아이콘 시트의 제조 방법, 아이콘 시트 및 그것을 사용한 터치 패널 | |
JP2008241727A (ja) | 画像表示用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画像表示用装置 | |
CN104011099A (zh) | 液状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组合物的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
CN103429629A (zh) | 液态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使用了该组合物的图像显示用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53 |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
COR |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TO: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