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227369A -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227369A
CN102227369A CN2009801480588A CN200980148058A CN102227369A CN 102227369 A CN102227369 A CN 102227369A CN 2009801480588 A CN2009801480588 A CN 2009801480588A CN 200980148058 A CN200980148058 A CN 200980148058A CN 102227369 A CN102227369 A CN 1022273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electrical power
elevator
emergency source
controlled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480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岸功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227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2273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21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 B66B5/02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being independent of the system where the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 is caused by a natural event, e.g. earthquak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在地震和停电并发的情况下,能够执行用于确保轿厢内乘客的安全并尽可能救出乘客的运转。因此,在具有地震感应器和应急电源的管制运转系统中具有:应急电源监视单元,其监视应急电源的状态;以及消耗电力预测单元,其预测在使电梯的轿厢行进到最近楼层时消耗的电量。并且,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轿厢停止且从应急电源进行电力供给的情况下,根据应急电源监视单元的监视信息和消耗电力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适当确定轿厢的行进方向。

Description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用于在地震和停电并发时尽可能安全地使乘客下梯。
背景技术
在电梯中,有的电梯在机房等设置地震感应器,根据该地震感应器的动作,使电梯转入预定的管制运转即地震时管制运转。
另一方面,在地震的规模较大时,有可能在发生地震的同时并发停电。
鉴于这种情况,例如,作为电梯的现有技术提出了如下方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即设置上述地震时管制运转功能、和在停电时借助来自应急电源的电力供给使电梯运转的停电时管制运转功能,由此能够根据情况优先实施一种功能。另外,在这种电梯中,如果发生的地震的规模较小,则优先进行停电时管制运转,如果发生的地震的规模较大,则优先进行地震时管制运转。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29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停电时对电梯进行电力供给的应急电源由于其用途是用于应急,所以不一定具有充足的电量。因此,在由于大规模地震而产生停电时,如果按照专利文献1所述单纯地优先执行地震时管制运转,则来自应急电源的电力供给有可能在完成轿厢内乘客的救援之前中断。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在地震和停电并发的情况下,能够执行用于确保轿厢内乘客的安全且尽可能救出乘客的运转。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具有检测地震的发生的地震感应器,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时,对电梯进行预定的管制运转,所述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具有:常规电源,其在平常时向电梯的控制盘提供电力;应急电源,在从常规电源向控制盘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该应急电源向控制盘提供电力;应急电源监视单元,其监视应急电源的状态;消耗电力预测单元,其预测在使电梯的轿厢行进到最近楼层时消耗的电量;以及控制装置,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轿厢停止且从应急电源向控制盘提供电力的情况下,该控制装置根据应急电源监视单元的监视信息和消耗电力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确定轿厢的行进方向。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地震和停电并发的情况下,能够执行用于确保轿厢内乘客的安全且尽可能救出乘客的运转。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概况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轿厢的内部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的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图3所示的传输接口的结构图。
图6是图3所示的轿厢呼梯登记装置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井道;2机房;3轿厢;4对重;5主绳索;6驱动绳轮;7控制盘;8层站;9轿厢门;10轿厢操作盘;11显示器;12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3开门按钮;14关门按钮;15轿厢呼梯登记装置;16常规电源;17应急电源;18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9地震感应器;20控制装置;21输入输出装置;22传输接口;23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4判定单元;25运转控制单元;26ROM;27RAM;28微型计算机;29输入端口;30输入端口;31微型计算机;32ROM;33RAM;34双端口RAM;35串行接口;36驱动器;37接收器;38接收器;39串行接口;40驱动器;41微型计算机;42ROM;43RAM;44输入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对相同或者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并适当简化乃至省略其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概况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图1所示的轿厢的内部的图。在图1中,1表示电梯的井道,2表示设于井道1上方的电梯的机房,3表示在井道1内升降的电梯轿厢,4表示在井道1内沿与轿厢3相反的方向进行升降的对重,5表示在井道1内以吊瓶方式悬挂轿厢3和对重4的主绳索,6表示设于机房2的曳引机(驱动装置)的驱动绳轮,7表示掌管曳引机的控制等电梯整体的运行控制的控制盘。
所述主绳索5的一部分被卷绕在驱动绳轮6上,主绳索5与驱动绳轮6的转动连动地进行移动。即,通过利用曳引机对驱动绳轮6进行驱动,轿厢3在井道1内升降。所述对重4是为了减轻在使轿厢3行进时的曳引机的负荷而设置的。
并且,8表示设置在电梯的各个服务楼层(在图1中是指建筑物的1层~6层)的电梯的层站。
如图2所示,在轿厢3设有轿厢门9和轿厢操作盘10。
轿厢门9用于使形成于轿厢3的出入口开闭,轿厢门9具有只能在轿厢3停靠于层站8(的门区域)时进行开闭动作的结构。
轿厢操作盘10用于使轿厢3内的乘客登记轿厢呼梯、或向轿厢3内的乘客通知各种信息。具体地讲,在轿厢操作盘10安装有显示器11、多个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2、用于使轿厢门9开闭的开门按钮13和关门按钮14。
在所述显示器11设有表示轿厢3的行进方向的方向灯、和表示轿厢3的当前位置的位置显示灯。例如,如图2所示,在轿厢3处于图1所示的状态时,显示器11显示轿厢3当前正在2层附近向上行进的信息。
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2是便于轿厢3内的乘客登记(输入)自己的目的地楼层的按钮。即,乘客操作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2,由此从轿厢呼梯登记装置15(在图1和图2中未图示)向控制盘7传输对应的轿厢呼梯,进行轿厢呼梯的登记。并且,在各个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2的内部设有登记灯(未图示),通过该登记灯点亮,向乘客通知该目的地楼层(轿厢呼梯)已被登记的信息。
下面,也参照图3~图6来说明本申请的管制运转系统的具体结构。另外,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的结构图,图4是图3所示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结构图,图5是图3所示的传输接口的结构图,图6是图3所示的轿厢呼梯登记装置的结构图。
在图3~图6中,16表示常规电源,17表示应急电源,18表示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9表示地震感应器。
常规电源16具有在平常时向所述控制盘7提供电力的功能,由设于建筑物中的商用电源等构成。即,电梯基本上借助由该常规电源16提供的电力而工作。
应急电源17具有在从常规电源16向控制盘7的电力供给被切断时,向控制盘7提供电力的功能。具体地讲,在来自常规电源16的电力供给由于停电等而停止时,对控制盘7的电力供给源从常规电源16切换为应急电源17。该应急电源17例如利用蓄电池等实现。
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具有始终监视应急电源17的状态的功能。具体地讲,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根据来自应急电源17的输入信息,对应急电源17的当前容量(以下也称为“剩余电量”)等进行运算,向控制盘7传输该监视信息(例如剩余电量的信息)。
地震感应器19具有检测地震的发生的功能,被设置在例如电梯的机房2等。该 地震感应器19例如构成为能够按照多个等级来检测建筑物的加速度,并向控制盘7传输包括检测到的等级的检测信息。即,该电梯具有地震时管制运转功能。
并且,在电梯的控制盘7设有控制装置20、输入输出装置21、传输接口22、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
控制装置20具有:判定单元24,其根据输入信息和/或预定条件等来进行各种判定;以及运转控制单元25,其根据判定单元24的判定结果等适当控制电梯的运转。
输入输出装置21具有使控制盘7输入来自外部装置的信息或向外部装置输出信息的功能。地震感应器19检测到地震时的检测信息也由该输入输出装置21接收。
传输接口22用于在控制装置20与轿厢3和/或输入输出装置21之间进行信息的顺利传输。即,控制装置20将所生成的控制信号通过传输接口22传输给轿厢3。并且,乘客从轿厢操作盘10输入的轿厢呼梯等信息,在轿厢呼梯登记装置15中被实施处理后,通过传输接口22被取入到控制装置20中。同样,由输入输出装置21接收到的来自地震感应器19的检测信息,通过传输接口22被取入到控制装置20中。
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具有预测在使电梯的轿厢3从当前位置行进到预定的位置时将消耗的电量的功能。具体地讲,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在必要时预测使轿厢3行进到上下方向的最近楼层时消耗的各电量,并将其预测结果(预测到的消耗电量)传输给控制装置20。另外,在进行上述电量的预测时,需要从轿厢3的当前位置到最近楼层的距离(到上行方向的最近楼层的距离、到下行方向的最近楼层的距离)的信息、和作用于轿厢3的负载的信息。因此,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适当获取轿厢位置信息和各个楼层的位置信息、来自称量装置(未图示)的轿厢负载信息等,来计算上述电量。
并且,当由地震感应器19检测到发生预定规模的地震,轿厢3停靠在急行区域等的楼层间,此时从应急电源17向控制盘7进行电力供给时,所述控制装置20根据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的监视信息和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的预测结果,适当确定轿厢3的行进方向,进行轿厢3的运行控制。另外,关于包括判定单元24和运转控制单元25的控制装置20的具体动作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下面,对控制装置20、传输接口22、轿厢呼梯登记装置15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控制装置20中,用于控制电梯的软件代码存储在ROM 26中,用于进行控制的各种参数存储在RAM 27中。并且,在控制装置20中,通过在微型计算机28中进行各种运算来生成控制数据,通过传输接口22向轿厢3和曳引机传输控制信号。
来自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的数据通过输入端口29被取入到控制装置20中,并存储在RAM 27中。即,控制装置20根据从输入端口29存储在RAM 27中的该数据,确定停电时的管制运转动作。
另外,来自地震感应器19的数据通过输入端口30被取入到控制装置20中,并存储在RAM 27中。即,控制装置20根据从输入端口30存储在RAM 27中的该数据,确定地震时管制运转动作。
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传输接口22通过控制数据传输的微型计算机31而动作,从ROM 32读出通信用程序代码,从RAM 33取出参数等数据,进行数据传输处理。
在传输接口22中,从控制装置20传输的控制信号被暂且存储在双端口RAM 34中,并被顺序地取出。并且,在串行接口35中进行数据转换,再通过驱动器36向轿厢3发送。并且,从轿厢3发送来的数据被接收器37接收,再通过串行接口35、双端口RAM 34传输给控制装置20。
另一方面,来自地震感应器19的数据经由输入输出装置21被接收器38接收,再传输给控制装置20。另外,39表示用于进行传输给输入输出装置21的数据的转换的串行接口,40表示向输入输出装置21发送数据的驱动器。
并且,如图6所示,轿厢呼梯登记装置15通过微型计算机41而动作,从ROM 42读取程序代码,从RAM 43取出参数等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另外,来自轿厢操作盘10中被操作的轿厢呼梯登记按钮12等的信号,通过输入端口44向传输接口22发送。
下面,参照图7来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的具体动作。另外,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在常规电源16进行通常工作的情况下,从常规电源16给电梯的控制盘7供电。此时,控制装置20利用运转控制单元25进行使轿厢3响应层站呼梯和/或轿厢呼梯的常规运转动作(S101)。并且,在控制装置20中,在进行常规运转的期间,始终监视来自常规电源16的电力供给是否被切断(S102)。并且,如果从常规电源16正常提供电力,则控制装置20使以后继续进行当前的电梯动作(即常规运转动作)(S103)。
在S102中,在检测到从常规电源16向控制盘7的电力供给被切断、即从应急电源17向控制盘7提供电力时,在控制装置20中,由判定单元24判定是否由地震感应器19检测到发生预定规模的地震(S104)。在此,如果地震感应器19没有动作(S104:否),则控制装置20判定为来自常规电源16的电力供给的切断是由于停电造成的,并由运转控制单元25控制对应于停电时的管制运转动作。具体地讲,运转控制单元25根据轿厢位置和/或轿厢负载的信息来判定电力负荷较小的方向,使轿厢3向该方向行进,并使轿厢3停靠在最近楼层(S105,S106)。并且,在S106中,在停靠的楼层进行开门动作,使乘客下梯。
另一方面,当在S104中检测到地震感应器19的动作时,控制装置20判定为发生了由于大规模地震导致的停电,进行用于使由于地震而停靠在急行区域等楼层间的轿厢3沿适当的方向安全行进的动作控制。
具体地讲,控制装置20通过判定单元24判定在使轿厢3行进时,轿厢3与对重4相离的方向(以下称为“离开方向”)是否与电力负荷小的方向一致(S107)。并且,当在S107中进行了方向一致的判定时,运转控制单元25将轿厢3的行进方向设定为离开方向而使轿厢3开始行进,使轿厢3停靠在最近楼层,使乘客下梯(S108,S109)。
另一方面,当在S107中进行了方向不一致的判定时,在控制装置20中,接下来由判定单元24将在使轿厢3沿离开方向行进并停靠在最近楼层时将消耗的预测电力、与应急电源17的剩余电量进行比较(S110)。并且,如果应急电源17具备用于使轿厢3行进到离开方向的最近楼层的电量(S110:是),则由动作控制单元25将行进方向设定为离开方向,使轿厢3开始行进,并使轿厢3停靠在最近楼层,使乘客下梯。另外,在上述S110中,判定单元24根据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的预测结果和来自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的监视信息,进行到最近楼层的预测消耗电力与应急电源17的剩余电量的比较。即,如果应急电源17的剩余电量大于到最近楼层的预测消耗电力,则进入S108实施上述动作。
另一方面,在S110中,在进行了应急电源17不具备用于使轿厢3行进到离开方向的最近楼层的电量的判定时(S110:否),在控制装置20中进行不能使轿厢3向离开方向行进的判定,并进行是否能够使轿厢3向与所述离开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的判定。具体地讲,在控制装置20中,由判定单元24进行在使轿厢3向接近方向行进并停靠在最近楼层时将消耗的预测电力、与应急电源17的剩余电量的比较(S111)。另外,所述接近方向是指与所述离开方向相反的方向,即在使轿厢3行进时轿厢3与对重4靠近的方向。
在此,在应急电源17不具备用于使轿厢3行进到接近方向的最近楼层的电量的情况下(S110:否),控制装置20判定为也不能使轿厢3向所述接近方向行进。在这种情况下,控制装置20通过运转控制单元25向外部(例如电梯的维修中心和/或管理中心)进行紧急通知,使轿厢3继续停止(S112、S113)。
另一方面,在S111中,在进行了应急电源17具备用于使轿厢3行进到接近方向的最近楼层的电量的判定时(S111:是),控制装置20还判定用于使轿厢3沿接近方向行进的预定的条件(S114)。并且,控制装置20在电梯的当前状态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S114:是),通过动作控制单元25将行进方向设定为接近方向,使轿厢3开始行进,并使轿厢3停靠在最近楼层,使乘客下梯。
另外,在S114中,控制装置20进行以下判定:例如,轿厢3和对重4是否脱出了引导它们的升降方向的导轨、在使轿厢3沿接近方向行进时轿厢3是否在与对重4接触之前到达最近楼层等。并且,在轿厢3和对重4没有脱轨、或者轿厢3在到达可能与对重4接触的位置之前到达接近方向的最近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进入S115实施上述动作。即,在轿厢3和对重4出现脱轨、而且轿厢3并不在到达可能与对重4接触的位置之前到达接近方向的最近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20不允许轿厢3向接近方向行进,而执行S112以后的动作。
另外,为了进行上述判定,也可以另外设置用于检测轿厢3和对重4脱出导轨的脱轨检测单元(未图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由于大规模地震而发生停电,例如在轿厢3停靠在急行区域等楼层间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轿厢3内的乘客的安全,并且尽可能地进行乘客的救援。
即,在由地震感应器19检测到预定规模的地震的发生,轿厢3停靠在井道1内时,即使来自常规电源16的电力供给被切断,也能够根据应急电源监视单元18的监视信息和消耗电力预测单元23的预测结果,适当地设定轿厢3以后的行进方向。因此,能够提高乘客的救援可能性,能够大幅降低被关在轿厢内的事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能够适用于具有基于应急电源的运转功能、和基于地震感应器的动作的运转功能这双方的系统。

Claims (5)

1.一种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其具有检测地震的发生的地震感应器,在由所述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时,对电梯进行预定的管制运转,其特征在于,该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具有:
常规电源,其在平常时向电梯的控制盘提供电力;
应急电源,在从所述常规电源对所述控制盘的电力供给被切断的情况下,该应急电源向所述控制盘提供电力;
应急电源监视单元,其监视所述应急电源的状态;
消耗电力预测单元,其预测在使电梯的轿厢行进到最近楼层时消耗的电量;以及
控制装置,其在由所述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所述轿厢停止、且从所述应急电源向所述控制盘提供电力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应急电源监视单元的监视信息和所述消耗电力预测单元的预测结果,确定所述轿厢的行进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轿厢停止且从应急电源向控制盘提供电力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应急电源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所述轿厢离开对重的第1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则控制装置将行进方向设定为所述第1方向,使所述轿厢开始行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轿厢停止且从应急电源向控制盘提供电力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应急电源不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第1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则在所述应急电源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所述轿厢接近对重的第2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将行进方向设定为所述第2方向,使所述轿厢开始行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还具有脱轨检测单元,该脱轨检测单元检测轿厢或者对重脱出导轨的情况,
即使在应急电源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第2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的情况下,在由所述脱轨检测单元检测到脱轨且所述轿厢没有在到达可能与所述对重接触的位置之前到达第2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不允许所述轿厢向所述第2方向行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由地震感应器检测到地震的发生、轿厢停止且从应急电源向控制盘提供电力的情况下,如果所述应急电源既不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第1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也不具备用于使所述轿厢行进到第2方向上的最近楼层的电量,则控制装置使所述轿厢继续停止,并向外部进行通知。
CN2009801480588A 2009-03-02 2009-03-02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Pending CN10222736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9/053873 WO2010100713A1 (ja) 2009-03-02 2009-03-02 エレベーターの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27369A true CN102227369A (zh) 2011-10-26

Family

ID=427092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0588A Pending CN102227369A (zh) 2009-03-02 2009-03-02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0100713A1 (zh)
CN (1) CN102227369A (zh)
WO (1) WO201010071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2860A (zh) * 2013-02-04 2013-05-01 浙江西沃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梯层站选择器
CN10335957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13348604A (zh) * 2019-01-21 2021-09-03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应急供电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08782A1 (ja) * 2019-04-11 2020-10-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時救出運転装置
KR20230135642A (ko) * 2021-04-01 2023-09-25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송 시스템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10341B2 (ja) * 1989-04-03 1997-05-14 株式会社東芝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救出運転装置
JPH03279183A (ja) * 1990-03-26 1991-12-10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管制運転
JP3370920B2 (ja) * 1998-01-29 2003-01-27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ーの地震時管制運転装置
JP2004359405A (ja) * 2003-06-04 2004-12-24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地震時遠隔救出方法
JP2005126171A (ja) * 2003-10-22 2005-05-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停電時運転装置
JP2008030933A (ja) * 2006-07-31 2008-02-14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59571A (zh) * 2012-04-10 2013-10-23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3359571B (zh) * 2012-04-10 2015-09-30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3072860A (zh) * 2013-02-04 2013-05-01 浙江西沃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梯层站选择器
CN103072860B (zh) * 2013-02-04 2014-12-03 浙江西沃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电梯层站选择器
CN113348604A (zh) * 2019-01-21 2021-09-03 蒂森克虏伯电梯创新与运营有限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应急供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0100713A1 (ja) 2010-09-10
JPWO2010100713A1 (ja) 201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21378B2 (en) System for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and method of controlled operation of elevator in case of fire
EP1930279B1 (en) Elevator controll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elevator
CN103038150B (zh) 电梯的监视器控制装置
KR101223303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US20110024239A1 (en) Operating method for an elevator with two elevator cars and a counterweight
KR20120032019A (ko) 엘리베이터 구조 시스템
KR20180118733A (ko) 리프트 시스템을 동작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방법을 수행하기 위하여 설계된 리프트 시스템
CN102227369A (zh) 电梯的管制运转系统
JP2020019599A (ja) マルチカーエレベーター及び乗りかご移動制御方法
EP2727874B1 (en) Elevator system
JP2012025558A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
JP7138773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07207197B (zh) 电梯控制系统
JP4866637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4114157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2020001888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JP2004083158A (ja) エレベータの遠隔救出運転制御装置
WO2019106778A1 (ja) エレベーター制御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制御方法
JP6471202B1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システム
JP6488229B2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および閉じ込め救出運転方法
JP6696520B2 (ja) エレベータ
JP479512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4798836B2 (ja) ダブルデッキ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装置
JP7608582B1 (ja) 乗客コンベアシステム
WO2010089868A1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