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99676B -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99676B CN102199676B CN2011100913726A CN201110091372A CN102199676B CN 102199676 B CN102199676 B CN 102199676B CN 2011100913726 A CN2011100913726 A CN 2011100913726A CN 201110091372 A CN201110091372 A CN 201110091372A CN 102199676 B CN102199676 B CN 1021996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urgeon skin
- agent
- liquid
- chrome tanning
- sturge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Fur Or Leath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包括有下述的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铬鞣→染色加脂→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本发明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可以显著降低鲟鱼皮的油脂含量,减轻其背脊部粒面的颜色深度以利于染色的进行或生产浅色革,使成品革保持鲟鱼皮天然优美的鳞片和特殊的纹理,大大提高鲟鱼皮的使用价值,使其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皮革加工工艺,特别是一种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鲟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曾与恐龙生活在同一时代,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随着人工养殖鲟鱼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外对鲟鱼的食用价值做了相关的研究。
鲟鱼全身是宝:鱼骨含有抗癌因子,可抑制癌细胞分裂,起到保健治疗的作用;鱼肉有美容、护肤、降血压血脂、健脑、补肾等作用;鱼籽酱含有高蛋白,营养极其丰富;鱼肝及其内脏,也可制成精美食品。
虽然鲟鱼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但是目前国内外对鲟鱼皮的利用率却很低,我国每年有700吨以上的鲟鱼皮被丢弃,这样一方面浪费了资源,另一方面也污染了环境。因此,如何合理利用鲟鱼皮,使其“变废为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鲟鱼皮的特殊纹理和天然华丽的鳞片赋予了它研究的特殊性,若将鲟鱼皮经过保鳞技术加工制成革,进而制造成各种革制品如皮包、皮鞋和皮带等,其产品附加值会显著增加,这无疑将成为鲟鱼皮资源化发展的新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利用该工艺可以显著降低鲟鱼皮的油脂含量,减轻其背脊部粒面的颜色深度以利于染色的进行或生产浅色革,使成品革能够保持鲟鱼皮特殊的纹理和天然优美的鳞片,大大提高鲟鱼皮的利用价值,使其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同时也能够解决现有鲟鱼皮利用价值低和产生的资源浪费等问题。
本发明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包括有下述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铬鞣→染色加脂→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以下各工序中的百分含量均以操作该工序前鲟鱼皮的重量为基准,是重量百分比,其中: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水200%~400%、渗透剂1%~5%、杀菌剂0.1%~0.5%和碳酸钠1%~3%,浸泡的时间为过夜;
手工去肉:在浸水回软后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包含水200%~400%、脱脂剂2%~7%、碳酸钠1%~4%,鲟鱼皮在所述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水洗;
刮油膜:将分别进行脱脂、浸灰、复灰处理后的鲟鱼皮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该浸灰液中含水200%~400%、浸灰助剂1%~4%、脱脂剂1%~3%、硫氢化钠0.5%~1.5%、硫化钠1%~3%、石灰2%~6%,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该复灰液中含水150%~300%,浸灰助剂1%~3%,脱脂剂1%~2%,硫氢化钠0.4%~1.2%,硫化钠0.1%~0.5%,石灰2%~6%,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200%~400%,铵盐1%~4%,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酶制剂0.1%~1.0%,先在常温下让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氧化剂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氧化剂的用量为2%~15%,在加入氧化剂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
浸酸:将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80%~150%,中性盐4%~10%,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2%~5%的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3.0;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加入还原剂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还原剂的用量为2%~15%,在加入还原剂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
铬鞣: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铬鞣剂,铬鞣剂的用量为6%~10%,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至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至少为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200%~400%,染料2%~5%,加脂剂15%~25%,其中加入染料后转动10~30分钟,然后加入加脂剂再转动2~8小时使其充分染色加脂;
复鞣:充分染色后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酸静置30~60分钟,调节pH为3.0~4.0后,加入3%~7%的复鞣剂,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所述脱灰软化液中的铵盐为无机酸铵盐或有机酸铵盐。
所述无机酸铵盐为硫酸铵或氯化铵,所述有机酸铵盐为蚁酸铵或醋酸铵。
所述脱灰软化的工序中所用酶制剂为工业胰酶或低温软化酶。
所述氧化漂白的工序中所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所述还原漂白的工序中所用的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
所述去肉的工序中要将所述鲟鱼的背脊部的鳞片内侧用刀划开,使鲟鱼皮内的油脂完全渗出。
所述脱脂、染色加脂及复鞣的各工序中分别加入1%~5%的渗透剂。
所述染色加脂的工序中加脂剂的添加分多次添加。
在所述复鞣的工序中加入的酸为0.1-0.8%的甲酸,加入的复鞣剂为3%~6%的铝单宁、浅色栲胶复鞣剂或铬复鞣,加入铝单宁或浅色栲胶复鞣剂时能够制备浅色革,加入铬复鞣时能够制备深色革。
所述浸水、脱脂、浸灰、复灰、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和铬鞣的工序都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所述染色加脂和复鞣的工序在慢速转动的转鼓中进行。
所述涂饰的工序包括喷染→封底→底涂→顶光→喷手感。
本发明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的优点:通过铬鞣生产工艺对鲟鱼皮进行加工可以显著降低鲟鱼皮的油脂含量,减轻其背脊部粒面的颜色深度以利于染色的进行或生产浅色革,使成品革保持鲟鱼皮天然优美的鳞片和特殊的纹理,大大提高鲟鱼皮的使用价值,使其产品附加值显著增加。利用本发明中工艺生产出的鲟鱼皮手感柔软、丰满、富有弹性,粒面平细且保持有漂亮完整的天然鳞片,外观优美,颜色纯正,收缩温度高,物理机械性能良好。产品可用来做皮包、皮鞋、皮带和装饰品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及欣赏收藏价值。
具体实施方法
本发明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下述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铬鞣→染色加脂→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
其中涂饰的工序中包含有喷染→封底→底涂→顶光→喷手感几道工序。整个生产工艺中去肉、刮油膜、氧化漂白、还原漂白、铬鞣、复鞣和涂饰工序与目前铬鞣生产工艺基本相同,就作简单描述。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做详细介绍说明,本发明各工序中的百分含量均以操作该工序前鲟鱼皮的重量为基准,是重量百分比。另本发明中采用的产品均为德赛尔相关产品。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有水300%,渗透剂如JFC1%,脱脂剂1%,杀菌剂如KL0.15%,碳酸钠1%,浸泡的时间是过夜。
手工去肉:在浸水处理的次日检查鲟鱼皮的状态,充分回软后手工去肉,即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称重,在去肉的同时要加强背脊部和边腹部位的去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其天然鳞片不致脱落。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含水250%,脱脂剂3%,碳酸钠3%,鲟鱼皮在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排液、水洗。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浸灰液含水250%,浸灰助剂1%,脱脂剂2%,硫氢化钠1%,硫化钠1.2%,石灰粉4%,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鲟鱼皮的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复灰液中含水200%,浸灰助剂1%,脱脂剂2%,硫氢化钠0.8%,硫化钠0.2%,石灰粉4%,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300%,无机铵盐中的硫酸铵或氯化铵2%,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胰酶制剂0.15%,先在常温下让胰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该脱灰软化工序中的胰酶为工业胰酶,也可以使用低温软化酶。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氧化剂双氧水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氧化剂双氧水的用量为8%,在加入氧化剂双氧水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对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进行水洗处理,并检查其软化情况,主要包括柔软度和强度。该氧化漂白中的双氧水可以由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等氧化剂来替代。
浸酸:将氧化漂白并水洗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100%,食盐8%,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3%的甲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2.8,静置60分钟。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即在浸酸液中加入8%的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在加入还原剂焦亚硫酸钠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该还原漂白中的焦亚硫酸钠可以由亚硫酸氢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所替代。
铬鞣:在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7%的铬鞣剂标准铬粉T125,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至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所加的碱为小苏打。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250%,红色(Red-R)染料2%,LQ-5加脂剂18%,合成加脂剂SO 6%,加入染料后先转动10~30分钟,然后加入加脂剂LQ-5再转动4~8小时。该染色加脂工序中加脂剂的添加可以分多次添加,增强加脂效果。
复鞣: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0.3%的甲酸静置30~60分钟,先对染色进行固定,同时调节pH为3.0~4.0后,再加入4%的复鞣剂铝单宁制备浅色革,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再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加脂前的所有工序均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不需要外加的机械作用,而染色加脂和复鞣工序则在转鼓中进行,但转速一定要慢,以防破坏鳞片。
另,本实施例还可以在铬鞣工序的提碱后以及染色加脂工序前增加扩液250%、漂洗和脱脂的工序,其中扩液的时间是过夜,漂洗工序是采用水为250%、甲酸为0.4%的常温漂洗液,具体漂洗的时间为10~20分钟,在漂洗后进行水先、排液,再将鲟鱼皮置入脱脂液中进行脱脂处理,此处脱脂用的脱脂液是250%的水和1%的脱脂剂,具体脱脂的时间为10分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有水200%,渗透剂1%,杀菌剂0.5%,碳酸钠2%,浸泡的时间是过夜。
去肉:在浸水处理的次日检查鲟鱼皮的状态,充分回软后手工去肉,即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称重,在去肉的同时要加强背脊部和边腹部位的去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其天然鳞片不致脱落。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该脱脂液中含水200%,脱脂剂2%,碳酸钠1%,鲟鱼皮在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排液、水洗。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浸灰液含水200%,浸灰助剂2%,脱脂剂1%,硫氢化钠0.5%,硫化钠1%,石灰粉2%,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复灰液中含水150%,浸灰助剂3%,脱脂剂1%,硫氢化钠0.4%,硫化钠0.1%,石灰粉2%,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200%,有机酸铵盐中的蚁酸铵或醋酸铵1%,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胰酶制剂0.1%,先在常温下让胰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双氧水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双氧水的用量8%,在加入双氧水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对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进行水洗处理,并检查其软化情况,主要包括柔软度和强度。该氧化漂白中的双氧水可以由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来替代。
浸酸:将氧化漂白并水洗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80%,食盐6%,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2%的甲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2.8,静置60分钟。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即在浸酸液中加入8%的焦亚硫酸钠,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在加入焦亚硫酸钠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该还原漂白中的焦亚硫酸钠可以由亚硫酸氢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所替代。
铬鞣:在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8%的铬鞣剂标准铬粉T125,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最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所加的碱为小苏打。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该染色加脂液位于转鼓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200%,红色(Red-R)染料3%,转动30分钟;加入SO合成加脂剂15%,转动2~6小时充分染色加脂。
复鞣: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0.3%的甲酸静置30~60分钟,对染色加脂进行固定,并调节pH为3.0~4.0后,再加入3%的铬复鞣,制备深色革,由转鼓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再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加脂前的所有工序均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不需要外加的机械作用,而染色加脂和复鞣工序则在转鼓中进行,但转速一定要慢,以防破坏鳞片。
另,本实施例可以在铬鞣工序的提碱后以及染色加脂工序前增加脱脂的工序,此处脱脂用的脱脂液是250%的水和2%的脱脂剂,具体脱脂的时间为1小时,温度在30-40℃之间。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有水400%,渗透剂如JFC3%,脱脂剂2%,杀菌剂如KL0.1%,碳酸钠2.5%,浸泡的时间是过夜。
去肉:在浸水处理的次日检查鲟鱼皮的状态,充分回软后去肉,即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称重,在去肉的同时要加强背脊部和边腹部位的去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其天然鳞片不致脱落。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含水400%,脱脂剂7%,碳酸钠4%,鲟鱼皮在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排液、水洗。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浸灰液含水400%,浸灰助剂3%,脱脂剂3%,硫氢化钠1.5%,硫化钠3%,石灰粉6%,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复灰液中含水300%,浸灰助剂2%,脱脂剂1.5%,硫氢化钠1.2%,硫化钠0.5%,石灰粉6%,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400%,硫酸铵或氯化铵4%,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胰酶制剂1%,先在常温下让胰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该脱灰软化工序中的胰酶为工业胰酶,也可以使用低温软化酶。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双氧水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双氧水的用量为15%,在加入双氧水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对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进行水洗处理,并检查其软化情况,主要包括柔软度和强度。该氧化漂白中的双氧水可以由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来替代。
浸酸:将氧化漂白并水洗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150%,食盐10%,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5%的甲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2.8,静置60分钟。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即在浸酸液中加入15%的焦亚硫酸钠,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在加入焦亚硫酸钠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该还原漂白中的焦亚硫酸钠可以由亚硫酸氢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所替代。
铬鞣:在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10%的铬鞣剂标准铬粉T125,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至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所加的碱为小苏打。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400%,蓝色染料5%,转动30分钟,然后加入合成加脂剂18%,转动2~4小时充分染色加脂。
复鞣: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0.8%的甲酸静置30~60分钟,对染色进行国定,并调节pH为3.0~4.0后,再加入7%的复鞣剂浅色栲胶制备浅色革,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再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加脂前的所有工序均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不需要外加的机械作用,而染色加脂和复鞣工序则在转鼓中进行,但转速一定要慢,以防破坏鳞片。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有水250%,渗透剂2%,脱脂剂3%,杀菌剂0.3%,碳酸钠3%,浸泡的时间是过夜。
去肉:在浸水处理的次日检查鲟鱼皮的状态,充分回软后手工去肉,即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称重,在去肉的同时要加强背脊部和边腹部位的去肉,但同时应注意保护其天然鳞片不致脱落。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含水300%,脱脂剂5%,纯碱2%,鲟鱼皮在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排液、水洗。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浸灰液含水300%,浸灰助剂2%,脱脂剂1.5%,硫氢化钠0.8%,硫化钠2%,石灰粉3%,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复灰液中含水250%,浸灰助剂1.5%,脱脂剂1.8%,硫氢化钠1%,硫化钠0.4%,石灰粉5%,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并检查膨胀情况;
刮油膜:将进行水洗后的鲟鱼皮作刮油膜处理,即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促进后续工序所用材料的渗透。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250%,硫酸铵或氯化铵3%,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胰酶制剂0.5%,先在常温下让胰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该脱灰软化工序中的胰酶为工业胰酶,也可以低温软化酶。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双氧水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双氧水的用量为5%,在加入双氧水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对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进行水洗处理,并检查其软化情况,主要包括柔软度和强度。该氧化漂白中的双氧水可以由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来替代。
浸酸:将氧化漂白并水洗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120%,食盐5%,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4%的甲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2.8,静置60分钟。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即在浸酸液中加入5%的焦亚硫酸钠,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在加入焦亚硫酸钠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该还原漂白中的焦亚硫酸钠可以由亚硫酸氢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所替代。
铬鞣:在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9%的铬鞣剂标准铬粉T125,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至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所加的碱为小苏打。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300%,绿色染料3%,转动30分钟,然后加脂剂20%,转动2~6小时充分染色加脂;该染色加脂工序中加脂剂的添加可以选用多种加脂剂分多次添加,增强加脂效果。
复鞣: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0.5%的甲酸静置30~60分钟,进行染色固定,并调节pH为3.0~4.0后,再加入6%的复鞣剂铝单宁制备浅色革,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再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在本实施例中,染色加脂前的所有工序均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不需要外加的机械作用,而染色加脂和复鞣工序则在转鼓中进行,但转速一定要慢,以防破坏鳞片。
Claims (11)
1.一种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包括有下述步骤:浸水→手工去肉→脱脂→刮油膜→浸灰→刮油膜→复灰→刮油膜→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铬鞣→染色加脂→复鞣→水洗→挂晾干燥→涂饰,以下各工序中的百分含量均以操作该工序前鲟鱼皮的重量为基准,是重量百分比,其中:
浸水:将待处理的鲟鱼皮浸泡在浸泡液中,该浸泡液中包含水200%~400%、渗透剂1%~5%、杀菌剂0.1%~0.5%和碳酸钠1%~3%,浸泡的时间为过夜;
手工去肉:在浸水回软后采取人工去肉的方式去除鲟鱼皮表面剩余的鱼肉;
脱脂:将去肉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在35~40℃之间的脱脂液中,该脱脂液中包含水200%~400%、脱脂剂2%~7%、碳酸钠1%~4%,鲟鱼皮在所述脱脂液中静置2~10小时后进行水洗;
刮油膜:将分别进行脱脂、浸灰、复灰处理后的鲟鱼皮用钝刀刮去肉面的油膜,使皮内和鳞片内的油脂被刮挤出;
浸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浸灰液中,该浸灰液中含水200%~400%、浸灰助剂1%~4%、脱脂剂1%~3%、硫氢化钠0.5%~1.5%、硫化钠1%~3%、石灰2%~6%,鲟鱼皮在浸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
复灰: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复灰液中,该复灰液中含水150%~300%,浸灰助剂1%~3%,脱脂剂1%~2%,硫氢化钠0.4%~1.2%,硫化钠0.1%~0.5%,石灰2%~6%,鲟鱼皮在复灰液中静置过夜,次日晨排液水洗;
脱灰软化:先将刮油膜处理后的鲟鱼皮置于常温的脱灰软化液中静置2~4小时,该脱灰软化液中含水200%~400%,铵盐1%~4%,在静置处理后再调节脱灰软化液的pH为7.5~8.0,然后加入酶制剂0.1%~1.0%,先在常温下让酶制剂渗透1~4小时,再升温至35~40℃后对鲟鱼皮软化30~90分钟;
氧化漂白:在脱灰软化液中加入氧化剂对鲟鱼皮进行氧化漂白处理,氧化剂的用量为2%~15%,在加入氧化剂后使浸泡在脱灰软化液中的鲟鱼皮静置2~4小时;
浸酸:将氧化漂白后的鲟鱼皮置于浸酸液中,浸酸液中含水80%~150%,中性盐4%~10%,鲟鱼皮在浸酸液中渗透10~30分钟后加入2%~5%的酸,调节浸酸液的pH为2.5~3.0;
还原漂白:在浸酸液中加入还原剂对鲟鱼皮进行还原漂白处理,还原剂的用量为2%~15%,在加入还原剂后使浸泡在浸酸液中的鲟鱼皮静置过夜;
铬鞣:还原漂白处理结束后在浸酸液中加入铬鞣剂,铬鞣剂的用量为6%~10%,先在常温下静置过夜使铬鞣剂充分渗透,此时检查切口成均匀蓝色,次日将浸酸液升温至35℃后分至少4次加碱调节pH为3.8~4.2,每次加碱的时间间隔至少为30~50分钟,最后将调节pH后的浸酸液静置2~4小时使铬鞣剂与鲟鱼皮中的纤维完成交联反应;
染色加脂:将经铬鞣处理后的鲟鱼皮置入温度为40~50℃的染色加脂液中,染色加脂液中含水200%~400%,染料2%~5%,加脂剂15%~25%,其中加入染料后转动10~30分钟,然后加入加脂剂再转动2~8小时使其充分染色加脂;
复鞣:充分染色后在染色加脂液中先加酸静置30~60分钟,调节pH为3.0~4.0后,加入3%~7%的复鞣剂,转动1~4小时后水洗取出依次进行水洗、挂晾干燥和涂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灰软化液中的铵盐为无机酸铵盐或有机酸铵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酸铵盐为硫酸铵或氯化铵,所述有机酸铵盐为蚁酸铵或醋酸铵。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灰软化的工序中所用酶制剂为工业胰酶或低温软化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漂白的工序中所用的氧化剂为双氧水、过氧乙酸、高锰酸钾、过硫酸盐、过硼酸盐或重铬酸盐,所述还原漂白的工序中所用的还原剂为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保险粉或二氧化硫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去肉的工序中要将所述鲟鱼的背脊部的鳞片内侧用刀划开,使鲟鱼皮内的油脂完全渗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脂、染色加脂及复鞣的各工序中分别加入1%~5%的渗透剂。
8.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加脂的工序中加脂剂的添加分多次添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复鞣的工序中加入的酸为0.1-0.8%的甲酸,加入的复鞣剂为3%~6%的铝单宁、浅色栲胶复鞣剂或铬复鞣,加入铝单宁或浅色栲胶复鞣剂时能够制备浅色革,加入铬复鞣时能够制备深色革。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水、脱脂、浸灰、复灰、脱灰软化、氧化漂白、浸酸、还原漂白和铬鞣的工序都在各自的划槽中进行,所述染色加脂和复鞣的工序在慢速转动的转鼓中进行。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鲟鱼皮铬鞣制革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饰的工序包括喷染→封底→底涂→顶光→喷手感。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913726A CN102199676B (zh) | 2011-04-12 | 2011-04-12 |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0913726A CN102199676B (zh) | 2011-04-12 | 2011-04-12 |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9676A CN102199676A (zh) | 2011-09-28 |
CN102199676B true CN102199676B (zh) | 2012-06-20 |
Family
ID=446606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9137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199676B (zh) | 2011-04-12 | 2011-04-12 |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9967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15392A (zh) * | 2013-05-04 | 2013-07-24 | 西南大学 | 一种动物皮的超声乳化脱脂方法 |
CN103436643B (zh) * | 2013-06-07 | 2015-06-24 | 武汉工程大学 | 一种鲟鱼皮环保制革工艺 |
CN106755625A (zh) * | 2015-11-25 | 2017-05-31 | 张壮斗 | 利用废液做皮的技术 |
CN103924460B (zh) * | 2014-04-29 | 2016-08-24 | 湖南省怀其皮革集团制革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二层有机鞣制皮革生产的阴离子染料上染的方法 |
CN104593527B (zh) * | 2015-01-28 | 2016-08-24 | 陕西科技大学 | 鳄鱼腹部皮制革加工方法 |
CN105274261B (zh) * | 2015-10-13 | 2017-11-17 | 陕西科技大学 | 鳄鱼背部皮制革加工方法 |
CN109576409B (zh) * | 2018-12-10 | 2021-07-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闪光鲟鱼皮皮带革制作方法 |
CN110004254B (zh) * | 2018-12-10 | 2021-07-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长江鲟和中华鲟的鲟鱼皮的软鞋面革加工方法 |
CN109576407B (zh) * | 2018-12-10 | 2021-07-3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达氏鳇鲟鱼皮箱包皮具革制备方法 |
CN109576410B (zh) * | 2018-12-10 | 2021-07-16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俄罗斯鲟鱼皮皮革加工方法 |
CN109576411B (zh) * | 2018-12-10 | 2021-07-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鲟鱼皮革脱脂方法 |
CN109576408B (zh) * | 2018-12-10 | 2021-07-23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 一种史氏鲟和杂交鲟鱼的皮革加工方法 |
CN110656209B (zh) * | 2019-09-27 | 2021-01-19 | 四川大学 | 一种鲟鱼皮制革的方法 |
CN112493291A (zh) * | 2020-11-25 | 2021-03-16 | 山东海奥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仿天然肠衣胶原的制备方法 |
DK181171B1 (en) * | 2020-12-14 | 2023-03-22 | Ecco Sko As | A process of tanning animal hides |
CN116516079B (zh) * | 2023-04-28 | 2024-05-10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绿鳍马面鲀鱼皮保鳞制备蓝湿革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118A (zh) * | 1995-08-11 | 1997-02-19 | 郭云金 | 一种鱼皮鞣制方法 |
EP1045039A1 (de) * | 1999-04-15 | 2000-10-18 | Alexander Dr. Harsanyi | Verfahren zur Lederherstellung aus Fischhaut |
CN1710111A (zh) * | 2005-08-02 | 2005-12-21 | 李宏强 | 防水鱼皮革(三文鱼、鲟鱼) |
-
2011
- 2011-04-12 CN CN2011100913726A patent/CN1021996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3118A (zh) * | 1995-08-11 | 1997-02-19 | 郭云金 | 一种鱼皮鞣制方法 |
EP1045039A1 (de) * | 1999-04-15 | 2000-10-18 | Alexander Dr. Harsanyi | Verfahren zur Lederherstellung aus Fischhaut |
CN1710111A (zh) * | 2005-08-02 | 2005-12-21 | 李宏强 | 防水鱼皮革(三文鱼、鲟鱼)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学川等.淡水有鳞鱼皮制革工艺研究.《中国皮革》.2000,第29卷(第1期), * |
许永安等.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鱼皮制革工艺研究.《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9,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99676A (zh) | 2011-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99676B (zh) | 鲟鱼皮的铬鞣制革生产工艺 | |
CN102199675B (zh) | 鲟鱼皮的清洁制革生产工艺 | |
CN102168153B (zh) | 一种防海水鞋面皮革的加工方法 | |
CN103589812B (zh) | 一种油蜡水染软面革的制备方法 | |
CN102796832A (zh) | 一种绘画用皮革的生产工艺 | |
CN103290149A (zh) | 山羊鞋面革制作工艺 | |
EP1907593A1 (en) | Leather made of tuna skins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02703619B (zh) | 一种节能环保型的水貂皮鞣制方法 | |
CN101314799A (zh) | 鹅绒裘皮加工工艺 | |
CN102978300B (zh) | 无盐不浸酸鞣制生态汽车革的方法 | |
CN102154529B (zh) | 鲟鱼皮制革方法以及按照该方法制作得到的鲟鱼皮革 | |
KR101248083B1 (ko) | 천연피혁의 제조방법 | |
CN104499319A (zh) | 一种牛皮的染色工艺 | |
CN106282435A (zh) | 一种毛皮的染黑工艺 | |
CN105112572A (zh) | 一种皮革的生产工艺 | |
KR100728478B1 (ko) | 타조 원피의 가죽 제조공정 | |
CN105695642B (zh) | 一种有效降低排放废水cod的毛皮鞣制方法 | |
CN1710111A (zh) | 防水鱼皮革(三文鱼、鲟鱼) | |
CN106244741B (zh) | 一种白色无铬鞣自然摔纹牛革的生产方法 | |
CN103555866A (zh) | 一种采用新型酶法脱毛的生态汽车革制造方法 | |
CN1017259B (zh) | 鹅绒裘皮的制备方法 | |
CN107956161A (zh) | 一种过渡色裘皮的硝染工艺 | |
CN102657402A (zh) | 裘皮毛的服装及其加工处理工艺 | |
KR101199151B1 (ko) | 기능성 생피 북가죽의 제조방법 | |
CN101353707A (zh) | 解决皮革浸酸前所有工艺缺陷的改进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20 Termination date: 2015041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