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61359B - 照明装置安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照明装置安装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61359B CN102161359B CN201110035347.6A CN201110035347A CN102161359B CN 102161359 B CN102161359 B CN 102161359B CN 201110035347 A CN201110035347 A CN 201110035347A CN 102161359 B CN102161359 B CN 10216135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unting structure
- car body
- lighting device
- vent
- rear mudgu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5/00—Mud-guards for whe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4—Rear ligh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安装结构,把连通灯体内外的通路设置在后挡泥板的内侧,且通路不受从后轮飞溅上来的水等的影响。把在支承灯座(80)的底座(75)设置有通气口(79)的信号灯装置(70)安装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挡泥板(73)的车体外侧,其中,信号灯装置(70)把从底座(75)的反面突出的灯座(80)的车体内侧端部和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从形成在后挡泥板(73)的开口部(73e)面向车体内侧而安装在后挡泥板(73)。在后挡泥板(73)的车体内侧具备有与该后挡泥板(73)形成一体且把开口部(73e)的周围包围的保护壁(84)。在保护壁(84)的底壁(84d)设置有排水孔(86)。把排水孔(86)配置在底壁(84d)的靠近车体前方且靠近车体内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安装结构,特别是涉及把照明装置安装在两轮机动车的后挡泥板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知道有在把两轮机动车的后轮从上方到后方覆盖的后挡泥板安装照明装置的结构。
专利文献1公开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在后挡泥板的车体后方侧的表面安装兼作牌照灯的尾灯装置,而且把积存在尾灯装置上部形成有凹部的牌照透镜部的水分通过尾灯装置内部而从尾灯装置的下部排出。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608369号公报
利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排水通路配置而设置把尾灯装置内外连通的通路,能够谋求尾灯装置透镜内面的不模糊,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中,为了从尾灯装置与后挡泥板之间把水分排出而使水沿着后挡泥板的表面,外观性降低。于是,考虑使把尾灯装置内外连通的通路通过后挡泥板的内侧(反面侧),该结构尽管提高外观性,但从后轮飞溅上来的水等容易从通路浸入,难于维持不模糊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提供一种照明装置安装结构,把连通灯体内外的通路设置在后挡泥板的内侧,且通路不受从后轮飞溅上来的水等的影响。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照明装置安装结构的第一特点在于,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通气口(79)的照明装置(70)安装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挡泥板(73)的车体外侧,其中,所述照明装置(70)把所述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从形成在所述后挡泥板(73)的灯体安装壁(73d)的开口部(73e)面向车体内侧而安装在所述后挡泥板(73),在所述后挡泥板(73)的车体内侧具备有与该后挡泥板(73)形成一体且把所述开口部(73e)的周围包围的保护壁(84),所述保护壁(84)包括:跨越车体上下方向而设置在所述灯体安装壁(73d)的车辆内侧的包围壁(84a、84b、84c)、从所述灯体安装壁(73d)的灯体下部位置向车辆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包围壁(84a、84b、84c)连结的底壁(84d)。
第二特点在于,在所述底壁(84d)设置有排水孔(86),所述排水孔(86)设置在相距所述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远的位置。
第三特点在于,所述通气口(79)相对所述排水孔(86)、超过所述照明装置(70)的灯泡(77)位置而形成在相反侧。
第四特点在于,所述包围壁包括: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前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前方壁(84b)、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后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后方壁(84c)、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内侧相对配置的侧壁(84a),所述排水孔(86)靠近所述底壁(84d)的车体前方且靠近车体内侧而形成。
第五特点在于,所述保护壁(84)其车体上方侧被敞开。
第六特点在于,在所述通气口(79)的内部贴有由防水透湿性原料形成的膜(79a)。
第七特点在于,在所述排水孔(86)的周围形成有向车体下方延伸的圆环突出部(85),所述圆环突出部(85)的车体后方侧端面被形成为比其车体前方侧的端面更位于下方。
第八特点在于,所述照明装置(70)是设置在车辆后方侧的左右一对信号灯装置。
第九特点在于,所述后挡泥板(73)从其上方被车辆的后罩(71)和车座(67)所覆盖。
根据第一特点,由于照明装置把通气口的车体内侧端部从形成在后挡泥板灯体安装壁的开口部面向车体内侧而安装在后挡泥板,在后挡泥板的车体内侧具备有与该后挡泥板形成一体且把开口部的周围包围的保护壁,保护壁包括:跨越车体上下方向而设置在灯体安装壁的车辆内侧的包围壁、从灯体安装壁的灯体下部位置向车辆内侧延伸并与包围壁连结的底壁,所以通过在后挡泥板的反面侧设置保护壁而使从后轮向后挡泥板的反面侧飞溅上来的水和尘土等不与通气口接触,能够确保良好的通气功能。且由于从车体外部看不到通气口的端部,所以能够得到外观性优良的照明装置。
根据第二特点,由于在底壁设置有排水孔,把排水孔设置在相距通气口的车体内侧端部远的位置,所以能够把在底壁上积存的水排出,即使有水积存时,也不妨碍通气口的功能。且在水分等从排水孔逆流时,也能够防止水分等与通气口接触。
根据第三特点,由于把通气口相对排水孔而超过照明装置的灯泡位置地形成在相反侧,所以在水分等从排水孔逆流时,也更能够减少该水分等与通气口接触的可能性。
根据第四特点,由于包围壁包括:在开口部的车体前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前方壁、在开口部的车体后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后方壁、在开口部的车体内侧相对配置的侧壁,把排水孔靠近底壁的车体前方且是靠近车体内侧而形成,所以通过把排水孔设置在靠近底壁的车体前方而能够减少从后轮飞溅上来的水等从排水孔浸入的可能性。通过把排水孔设置在靠近底壁的车体内侧,能够加长排水孔与通气口的距离,由此,即使万一水分等从排水孔逆流时,也能够防止水分等与通气口接触。
根据第五特点,由于保护壁其车体上方侧被敞开,所以能够一边由保护壁保护通气口和与灯座连接的电线束等,一边使灯座装卸等维修保养作业容易进行。
根据第六特点,由于在通气口的内部贴有由防水透湿性原料形成的膜,所以即使万一有水等接触到通气口时,也能够防止向照明装置的内部浸入,而且能够使照明装置内部的湿气迅速地向外部排出。
根据第七特点,由于在排水孔的周围形成有向车体下方延伸的圆环突出部,圆环突出部的车体后方侧端面被形成为比其车体前方侧的端面更位于下方,所以从后轮飞溅上来的水等不可能附着在排水孔的内周,能够更加提高防止水等从排水孔向空间内浸入的效果。
根据第八特点,由于照明装置是设置在车辆后方侧的左右一对信号灯装置,所以一边确保信号灯装置的换气功能一边能够得到外观性好的信号灯装置。
根据第九特点,由于后挡泥板从其上方被车辆的后罩和车座所覆盖,所以保护壁的上方被后罩和车座所防护,能够防止水分等从车体上方向保护壁的内部浸入。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照明装置安装结构的两轮机动车的侧视图;
图2是图1的车体后方侧放大图;
图3是后挡泥板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信号灯装置向后挡泥板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安装在车宽度方向右侧的信号灯装置的主视图;
图6是信号灯装置的俯视图;
图7是信号灯装置的侧视图;
图8是信号灯装置的背面图;
图9是把信号灯装置安装在了后挡泥板73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安装有信号灯装置的状态下从后挡泥板内侧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B向视图);
图11是图10的局部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保护壁结构的模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两轮机动车 33后轮 67车座 70信号灯装置(照明装置)
71后罩 73后挡泥板 73d灯体安装壁 73e开口部
73f定位孔 75底座 78透镜 79通气口 79a膜
80灯座 82定位钩 83圆环突出部 84保护壁
84a侧壁 84b前方壁 84c后方壁 84d底壁
86排水孔 87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说明中的左、右、前、后是以乘坐车辆的驾驶员为基准表示的方向。图中的箭头(FRONT)表示车辆前方。
图1是适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照明装置安装结构的两轮机动车10的侧视图。图2是图1的车体后方侧放大图。两轮机动车10具备成为主架的车体架11,该车体架11包括:构成前端部的头管12、从该头管12向后方斜下方延伸一根主车架13、从该主车架13的中间部左右向后方延伸后而指向斜上方的左右一对后车架14、被安装在主车架13后端部左右的左右一对枢轴板17。后车架14也被安装在枢轴板17,且在后端部具备有大致水平形成的后端延伸部19。
在头管12自由转向地安装有前叉21。在前叉21的下端安装有前轮22,在上端安装有杆式车把23。主车架13在其后部安装有发动机25的上部,在前部安装有空气滤清器26。后车架14在其前部和中间部支承着收容盒27的下部,利用后端延伸部19来支承收容盒27的后端部和燃料箱28。
枢轴板17在其前部安装发动机25的后端部,在中央部经由枢轴31而上下方向自由摇动地安装摆动臂32。摆动臂32利用后缓冲单元74而被悬吊在后车架14,在其后端部自由旋转地安装有后轮33。
发动机25包括有曲轴箱41和在该曲轴箱41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安装的气缸部42,在曲轴箱41内设置有变速器。气缸部42包括:被安装在曲轴箱41的气缸体44、安装在该气缸体44的气缸头45、覆盖该气缸头45开口部的气缸头罩46。气缸头45分别在其上部连接有进气装置47、在下部连接有排气装置48。
进气装置47包括有:与气缸头45的上部连接的进气管51、与该进气管51连接的节气门体52、经由连接管53而与该节气门体52连接的空气滤清器26。
进气管51连接有从燃料箱28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装置54。在燃料供给装置54的喷油器102连接有从燃料箱28供给燃料的燃料供给路径103。排气装置48包括有:与气缸头45的下部连接的排气管57和与该排气管57的后端连接的消音器58。
在后车架14的前部跨越有向车宽度方向延伸的截面コ形状的横向构件81,收容盒27的底部被支承在该横向构件81。在后车架14的后端延伸部19安装有收容盒27和燃料箱28。燃料供给装置54包括有:燃料箱28、安装在该燃料箱28上部的燃料泵91、附设在该燃料泵91的燃料一次过滤器93、经由燃料配管与该燃料一次过滤器93连接的燃料二次过滤器96、经由燃料配管与该燃料二次过滤器96连接的压力调节器98、经由燃料配管101与该压力调节器98连接的喷油器102(参照图1)。
压力调节器98被自由装卸地保持在安装于横向构件81前部的调节器托架105,且在收容盒27的前方被配置在后车架14的前部和横向构件81的上方。
杆式车把23的周围被车把罩62覆盖,在其车体前方侧安装有头灯61。在头管12的前方设置有前罩63,在其下方设置有腿部护板64。在前轮22的上方配置有作为前轮22挡泥板的前挡泥板66。
收容盒27的周围被后罩71覆盖,在收容盒27的上部设置有以摇动轴27a为中心、自由开闭而构成的车座67。该图表示的是把乘员用头盔68收容在收容盒27的状态。在后罩71的后端部安装有尾灯装置72,在后罩71的下部安装有作为后轮33挡泥板的后挡泥板73。且在后挡泥板73的车宽度方向两侧面设置有左右一对作为照明装置的信号灯装置(方向指示灯)70。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适用于用于把该信号灯装置70安装在后挡泥板73的结构。
图3是后挡泥板73的俯视图。由树脂等一体成型的后挡泥板73包括:与后轮33的形状相符而具有向车体上方凸的曲线的后轮避让部73a、左右一对的后缓冲单元避让部73b、从车体后端向下方延伸的挡泥板部73c。在后挡泥板73的各部分设置有多个用于与后车架14和后罩71结合的孔缘等。左右一对信号灯装置70被安装在位于挡泥板部73c上端左右的灯体安装壁。
图4是表示信号灯装置70向后挡泥板73安装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A向视图)。图5是安装在车宽度方向右侧的信号灯装置70的主视图,图6是同信号灯装置70的俯视图,图7是从同信号灯装置70的从车体后方侧看的侧视图,图8是同信号灯装置70的背面图。
信号灯装置70包括:灯泡77、灯座80、保持灯座80的底座75、覆盖底座75一面侧的透镜78。在底座75设置有被施加反射光的镀敷处理等的反射镜76。本实施例通过使用白炽灯的灯泡77和橙色透明的透镜78而使信号灯装置70形成发出橙色的光,但例如也可以使透镜是无色透明而使灯泡是橙色来发出橙色的光。进而也可以把发光二极管(LED)适用在灯泡。
本实施例的信号灯装置70为了在发光热变冷时不出现结露而在底座75设置有通气口79。该通气口79是贯通底座75的连通路,能够进行被透镜78包围的空间的换气。
参照图5~图8,从车体侧面看被形成泪珠型(泪滴型)的信号灯装置70在被安装在后挡泥板73的状态下,底座75的外周部全部被透镜78所覆盖。即通过使透镜78的周边缘端面延伸到与底座75反面侧的平面部相同的位置,使从外部观察两轮机动车10时看成是把透镜78直接安装在后挡泥板73的表面,使能够得到良好的设计性。
在底座75的反面侧(向车体的安装侧)形成有:从通气口79的周边缘延伸的圆环突出部83、用于旋合把信号灯装置70向后挡泥板73安装的螺钉(未图示)的固定用螺钉孔88和定位钩82。定位钩82其前端部是向车体后方侧弯曲的形状。在底座75的反面侧突出有被底座75支承的灯座80的一端部。
在通气口79的中途贴有膜79a。该膜79a是由防水透湿性原料所形成,具有防止水分从一侧向另一侧浸入而容许空气中的湿气从另一侧向一侧通过的功能。由此,一方面能够使信号灯装置70的湿气从通气口79向外排出,另一方面,万一有水滴等到达通气口79时,也能够防止它浸入到信号灯装置70的内部。
图9是把信号灯装置70安装在了后挡泥板73状态的俯视图。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使从底座75反面侧突出的部分,即灯座80的一端部、通气口79的圆环突出部83、定位钩82,分别贯通后挡泥板73的反面侧(车体内侧)。其中,灯座80的一端部和通气口79的圆环突出部83从车宽度方向外侧、面向在车体上方侧敞开的大致长方体的空间87而构成。在构成空间87的底壁形成有排水孔86。
图10是表示在安装有信号灯装置70的状态下从后挡泥板73内侧看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的B向视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剖视图。与上述相同的符号则表示相同或同等的部分。该图表示车体右侧的信号灯装置70的安装状态,但车体左侧也是同样的结构。通过将定位钩82(参照图8)与在灯体安装壁73d形成的定位孔73f卡合,将贯通灯体安装壁73d的安装螺钉(未图示)与固定用螺钉孔88旋合,从而使信号灯装置70被固定在后挡泥板73。
在后挡泥板73的车宽度方向外侧端部而指向车体前后方向的灯体安装壁73d形成有开口部73e。开口部73e至少具有使灯座80和位于灯座80上方的通气口79的圆环突出部83同时通过的大小。
如前所述,在开口部73e的车体内侧形成有向车体上方侧敞开的大致长方体的空间87。该空间87把灯体安装壁73d作为车宽度方向外侧的壁面,并把该壁面由保护壁84覆盖地形成。由此,当把信号灯装置70向后挡泥板73安装,则灯座80的一端部和通气口79的圆环突出部83就从开口部73e面向空间87。
与后挡泥板73一体成型的保护壁84包括有:由车体内侧的侧壁84a、车体前方侧的前方壁84b和车体后方侧的后方壁84c构成的包围壁,以及车体下侧的底壁84d。在底壁84d形成有排水孔86,在排水孔86的周边缘形成有向车体下侧延伸的圆环周边缘部85。后方壁84c的上部与挡泥板部73c连续形成。
在灯座80的一端部连接有供给电力的电线束(未图示)。该电线束从保护壁84的上侧开口部引出而向车体前方侧绕去。由于保护壁84的上方被敞开,所以灯泡77的装卸等维修保养作业也容易。由于后挡泥板73的上方被两轮机动车10的后罩71和车座67覆盖,所以在行走中等,水等从保护壁84的上侧开口部浸入的可能性小。例如即使在雨天由于把车座67打开而水浸入到空间87,也能够通过排水孔86迅速被向车外排出。
两轮机动车10在行走中,有时附着在后轮33的水和尘土等从图示箭头C表示的方向飞溅上来,但该水等被保护壁84所遮挡,不会对灯座80和通气口79有影响。由于后方壁84c的上部与挡泥板部73c连结成一体,所以飞溅上来的水等也没有从空间87的上方浸入的可能性。
本实施例中,排水孔86的圆环周边缘部85使车体后方侧的端面比其车体前方侧的端面而形成得更位于下方。换言之,圆环周边缘部85的端面是向车体后方侧倾斜的形状。根据该结构,使从后轮33飞溅上来的水等难于附着在排水孔的内周部,能够更加减少水等从排水孔86向空间87内部浸入的可能性。
图12是表示保护壁84结构的模式图。该模式图表示从车体前方侧看车宽度方向右侧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的状态。如前所述,保护壁84包括:跨越车体上下方向而设置在灯体安装壁73d的车辆内侧的包围壁(84a、84b、84c)、从灯体安装壁73d的灯体下部位置向车辆内侧延伸并与包围壁(84a、84b、84c)连结的底壁84d。本实施例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中,使向信号灯装置70的底座75反面侧突出的部分(通气口79的圆环突出部83和灯座80的端部)从形成在后挡泥板73的灯体安装壁73d的开口部73e面向车体内侧,由此,减少信号灯装置70从后挡泥板73表面的突出量。而且通过在后挡泥板73的表面侧形成保护壁84,能够保护圆环突出部83和灯座80不受来自后轮33的水飞溅等的侵害。
换言之,由于信号灯装置70把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从形成在后挡泥板73的开口部73e面向车体内侧地安装在后挡泥板73,在后挡泥板73的车体内侧具备有与该后挡泥板73形成一体且把开口部73e的周围包围的保护壁84,所以通过在后挡泥板73的反面侧设置保护壁84而使从后轮33向后挡泥板73的反面侧飞溅上来的水和尘土等不与通气口接触,能够确保良好的通气功能。而且保护壁84具有位于开口部73e的车体下侧的底壁84d,在底壁84d设置有排水孔86,把排水孔86设置在相距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远的位置,所以能够把在底壁84d上积存的水排出,即使有水积存时,也不妨碍通气口79的功能。且在水分等从排水孔86逆流时,也能够防止水分等与通气口接触。且由于把通气口79相对排水孔86而超过信号灯装置70的灯泡77位置地形成在相反侧(对角上),所以即使在水分等从排水孔86逆流时,也更能够减少该水分等与通气口79接触的可能性。
具体说就是,把排水孔86形成在底壁84d的车体前方侧且是车体内侧。这是由于首先通过配置在车体前方侧而能够减少来自后轮33的飞溅水等的影响,进而通过配置在车体内侧而确保使与通气口79的距离长的缘故。
本实施例中,具有中心线C1的通气口79和具有中心线C2的排水孔86从车体正面看是夹住灯座80地被配置在对角上。具体说就是,排水孔86的上端部离开圆环突出部83的端部是以距离D而在车体内侧,并以距离E位于车体下侧。根据该结构,即使万一稍微有些水分从排水孔86逆流,它也不会影响到通气口79,能够保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和排水功能。后挡泥板的形状和材质、后挡泥板的开口部形状、信号灯装置的形状和结构、保护壁的形状、排水孔的形状和配置、通气口的形状和配置、适用于通气口的膜的材质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能够有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把形成在后挡泥板的开口部变小,在该开口部仅通过信号灯装置的通气口而构成。也可以把内侧壁由区别于后挡泥板的其他零件构成。且照明装置并不限定于是信号灯装置,也可以是尾灯装置等。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不仅适用两轮机动车,而且能够适用于鞍乘型的三轮/四轮车等各种车辆。
Claims (10)
1.一种照明装置安装结构,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通气口(79)的照明装置(70)安装在两轮机动车(10)的后挡泥板(73)的车体外侧,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70)把所述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从形成在所述后挡泥板(73)的灯体安装壁(73d)的开口部(73e)面向车体内侧而安装在所述后挡泥板(73),
在所述后挡泥板(73)的车体内侧具备有与该后挡泥板(73)形成一体且把所述开口部(73e)的周围包围的保护壁(84),
所述保护壁(84)包括:跨越车体上下方向而设置在所述灯体安装壁(73d)的车辆内侧的包围壁(84a、84b、84c)、从所述灯体安装壁(73d)的灯体下部位置向车辆内侧延伸并与所述包围壁(84a、84b、84c)连结的底壁(84d)。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壁(84d)设置有排水孔(86),
所述排水孔(86)设置在相距所述通气口(79)的车体内侧端部远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79)相对所述排水孔(86)、超过所述照明装置(70)的灯泡(77)位置而形成在相反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壁包括: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前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前方壁(84b)、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后方向车体内侧延伸的后方壁(84c)、在所述开口部(73e)的车体内侧相对配置的侧壁(84a),
所述排水孔(86)靠近所述底壁(84d)的车体前方且靠近车体内侧而形成。
5.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壁(84)其车体上方侧被敞开。
6.如权利要求1到4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口(79)的内部贴有由防水透湿性原料形成的膜(79a)。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气口(79)的内部贴有由防水透湿性原料形成的膜(79a)。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水孔(86)的周围形成有向车体下方延伸的圆环突出部(85),
所述圆环突出部(85)的车体后方侧端面被形成为比其车体前方侧的端面更位于下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70)是设置在车辆后方侧的左右一对信号灯装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挡泥板(73)从其上方被车辆的后罩(71)和车座(67)所覆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32354/10 | 2010-02-17 | ||
JP2010032354A JP5419741B2 (ja) | 2010-02-17 | 2010-02-17 | 灯火装置取付構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1359A CN102161359A (zh) | 2011-08-24 |
CN102161359B true CN102161359B (zh) | 2014-10-29 |
Family
ID=44462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035347.6A Active CN102161359B (zh) | 2010-02-17 | 2011-02-10 | 照明装置安装结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19741B2 (zh) |
CN (1) | CN102161359B (zh) |
BR (1) | BRPI1100817B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58532B2 (ja) * | 2012-03-22 | 2016-02-10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用ヘッドライト |
JP6070272B2 (ja) * | 2013-02-28 | 2017-02-01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ランプユニット取付構造 |
FR3036169B1 (fr) * | 2015-05-11 | 2019-05-10 | Psa Automobiles Sa. | Bloc optique de vehicule a boitier a protuberance entourant une douille de lampe et a ouverture d’evacuation d’eau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570145Y (zh) * | 2002-09-20 | 2003-09-03 | 周永忠 | 装有行车位置指示装置的摩托车转向灯 |
CN200957860Y (zh) * | 2006-06-16 | 2007-10-10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可拆式摩托车尾灯总成 |
CN101062704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101497323A (zh) * | 2008-01-31 | 2009-08-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 |
EP1361145B1 (en) * | 2002-05-09 | 2010-10-0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or motorcycle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147Y2 (zh) * | 1985-06-25 | 1992-01-24 | ||
JPH03126732U (zh) * | 1990-04-05 | 1991-12-20 | ||
JP3608369B2 (ja) * | 1998-03-18 | 2005-01-1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二輪車のリアー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 |
JP4353383B2 (ja) * | 1999-05-14 | 2009-10-2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前照灯装置 |
JP4689437B2 (ja) * | 2005-10-31 | 2011-05-2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の灯火器取付構造 |
JP4468292B2 (ja) * | 2005-11-30 | 2010-05-2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灯火装置 |
-
2010
- 2010-02-17 JP JP2010032354A patent/JP541974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
- 2011-02-10 CN CN201110035347.6A patent/CN102161359B/zh active Active
- 2011-02-11 BR BRPI1100817A patent/BRPI1100817B1/pt active IP Right Grant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61145B1 (en) * | 2002-05-09 | 2010-10-06 |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Re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for motorcycles |
CN2570145Y (zh) * | 2002-09-20 | 2003-09-03 | 周永忠 | 装有行车位置指示装置的摩托车转向灯 |
CN101062704A (zh) * | 2006-04-28 | 2007-10-31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摩托车 |
CN200957860Y (zh) * | 2006-06-16 | 2007-10-10 | 重庆隆鑫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可拆式摩托车尾灯总成 |
CN101497323A (zh) * | 2008-01-31 | 2009-08-05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实开平3-126732U 1991.12.2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61359A (zh) | 2011-08-24 |
BRPI1100817B1 (pt) | 2020-05-19 |
BRPI1100817A2 (pt) | 2013-12-17 |
JP5419741B2 (ja) | 2014-02-19 |
JP2011168123A (ja) | 2011-09-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673962B2 (ja) | 電装品の配置構造 | |
EP3050786B1 (en) | Two-wheeled motor vehicle | |
US20130192912A1 (en) | Air cleaner device for vehicle | |
US20190077482A1 (en) | Straddle Vehicle | |
EP2769904B1 (en) | Reservoir tank feed water structure of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CN102849155B (zh) | 车辆的防水构造 | |
EP2824022B1 (en) | Saddle-ride type vehicle | |
US9016769B2 (en) | Saddle type vehicle | |
CN103619698A (zh) | 电子装置用防水构造 | |
US7802907B2 (en) | Vehicle | |
JP5793932B2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02161359B (zh) | 照明装置安装结构 | |
JP2009241900A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CN101497323A (zh) | 车辆的后部照明装置 | |
EP2159147B1 (en) | Motorcycle with inclination sensor | |
JP5007475B2 (ja) | 車両用電子制御装置 | |
JP588530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ィンカ装置 | |
US10871267B2 (en) | Lamp body structure for saddle riding vehicle | |
JP7380353B2 (ja) | フロントカウル | |
JP2022030389A (ja) | リアコンビネーションランプの保護構造 | |
JP2015120497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02147009A (zh) | 变速位置检测装置 | |
US7513559B2 (en) | Vehicle | |
US7690461B2 (en) | All terrain vehicle | |
CN100575174C (zh) | 转向灯安装结构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