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42885A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42885A CN102142885A CN2010101050298A CN201010105029A CN102142885A CN 102142885 A CN102142885 A CN 102142885A CN 2010101050298 A CN2010101050298 A CN 2010101050298A CN 201010105029 A CN201010105029 A CN 201010105029A CN 102142885 A CN102142885 A CN 1021428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wnlink subframes
- downlink
- payload
- receiving end
- redundancy version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同一净负荷payload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本发明实施例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本发明实施例同样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R8(Release 8,版本8)规范中,一个下行子帧(downlink subframe)的长度是1ms,包括控制区域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和数据区域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其结构如图1所示。
其中,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PDCCH调度该子帧的数据区域PDSCH,即下行子帧的PDCCH中规定该子帧的数据传输使用的频域资源和调制编码方式等控制信息。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陷:
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只能调度该子帧的数据区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缺乏足够的灵活性,且信令开销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于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信号通过子帧承载,包括以下步骤:
对同一净负荷payload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具体为: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具体为: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应用于FDD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连续的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的方法应用于TDD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不连续的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将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模块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优选地,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或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优选地,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通知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
所述发送端,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携带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在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解码失败时,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其他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进行解码。
优选地,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测量小区信号质量,获取测量结果,并将所述测量结果发送到所述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LTE R8规范中的下行子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下行子帧捆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下行子帧捆绑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其核心思想为针对FDD(Frequency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模式将连续的N(N>=2)个下行子帧进行捆绑,针对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模式将不连续的N(N>=2)个下行子帧进行捆绑,将经过信道编码后的同一净负荷(payload)的N个RV(Redundancy Version,冗余版本)分别在捆绑的N个下行子帧上传输,而且由一条下行授权信令来调度捆绑的N个子帧的传输,上述捆绑的N个子帧所用的频域资源可以是一样的,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具体地,可以接收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并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按照同一编码规则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步骤202,将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该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该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其中,上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可以为连续的下行子帧,也可以为不连续的下行子帧。各个子帧没有单独的控制信令,且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不同的冗余版本。
具体地,上述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具体为: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或者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捆绑后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当HARQ(Hybrid Auto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机制中的接收端无法根据接收到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纠错时,可以根据同一净负荷对应的其他冗余版本进行纠错,适合于系统SNR(Signal to Noise Ratio,信噪比)比较低和小区边缘信号比较差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情况:
(1)N(N>=2)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下行子帧被捆绑在一起,用于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并由该N个子帧之外的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捆绑后的N个下行子帧。
(2)N(N>=2)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下行子帧被捆绑在一起,用于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并由该N个子帧之中的第一个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捆绑后的N个下行子帧。
以下结合上述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行子帧传输方法进行详细、具体的描述。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下行子帧捆绑示意图,其中,M+1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下行子帧被捆绑在一起,并由该M+1个下行子帧之外的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该M+1个下行子帧。
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净负荷的接收端测量小区的信号质量,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测量结果包括小区信号强度、系统SNR等信息。
步骤402,净负荷的接收端将对小区的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发送给发送端。
步骤403,发送端接收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步骤404,发送端根据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接收端传输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405;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
具体地,发送端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小区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小区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值,则判断接收端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向接收端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发送端也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系统SNR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系统SNR小于预设值,则判断接收端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向接收端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步骤405,发送端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步骤406,发送端将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捆绑后的M+1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由该M+1个下行子帧之外的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该M+1个下行子帧。
其中,上述捆绑后的下行子帧可以为连续的下行子帧,也可以为不连续的下行子帧。捆绑后的各个子帧没有单独的控制信令,且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不同的冗余版本。
步骤407,接收端接收来自发送端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使用该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对净负荷解码失败时,使用该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其他冗余版本对该净负荷进行解码。
相比传统的下行单子帧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下行子帧捆绑示意图,其中,N+1个连续或者非连续的下行子帧被捆绑在一起,并由该N+1个下行子帧之中的第一个子帧的控制部分来调度该N+1个下行子帧。
以下结合上述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方法进行详细、具体的描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用户设备测量小区信号质量,获取测量结果。
其中,测量结果包括小区信号强度、系统SNR等信息。
步骤602,用户设备将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发送给基站设备。
步骤603,基站设备接收用户设备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步骤604,基站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来自用户设备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接收端传输同一净负荷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执行步骤605;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结束流程。
具体地,基站设备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小区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小区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设备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传输同一净负荷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基站设备也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系统SNR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系统SNR小于预设值,则判断用户设备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传输同一净负荷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步骤605,基站设备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步骤606,基站设备将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捆绑后的N+1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由该N+1个下行子帧之中的第一个子帧的控制部分调度该N+1个下行子帧。
其中,上述捆绑后的下行子帧可以为连续的下行子帧,也可以为不连续的下行子帧。捆绑后的各个子帧没有单独的控制信令,且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不同的冗余版本。
步骤607,用户设备接收来自基站设备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使用该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对净负荷解码失败时,使用该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其他冗余版本对该净负荷进行解码。
相比传统的下行单子帧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本发明实施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信号传输方法和多种应用场景,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应用上述信号传输方法的装置和系统。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
编码模块710,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传输模块720,用于将编码模块710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上述传输模块720,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上述传输模块720,还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的一种信号传输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
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判断模块820,用于根据接收模块810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通知所述编码模块830对所述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
编码模块830,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传输模块840,用于将编码模块830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上述传输模块840,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上述传输模块840,还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相比传统的下行单子帧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的一种信号传输系统结构示意图,包括发送端910和接收端920,其中,
发送端910,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上述发送端910,具体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上述发送端910,还具体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接收端920,用于接收来自发送端910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携带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上述接收端920,还用于在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解码失败时,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其他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进行解码。
上述接收端920,还用于测量小区信号质量,获取测量结果,将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发送到发送端910。
其中,测量结果包括小区信号强度、系统SNR等信息。
相应地,发送端910,还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端920的测量结果,根据接收到的来自接收端920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接收端920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并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具体地,发送端910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小区信号强度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小区信号强度小于预设值,则判断接收端920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发送端910也可以判断测量结果中的系统SNR是否小于预设值,如果系统SNR小于预设值,则判断接收端920所在的小区的信号质量较差,需要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相比传统的下行单子帧传输,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能够节省控制信令的开销,并提高子帧调度的灵活性;通过传输同一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能够增强下行传输的可靠性。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信号通过子帧承载,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同一净负荷payload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具体为: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至少两个下行子帧,具体为:
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FDD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连续的下行子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TDD系统中,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为不连续的下行子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根据所述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7.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码模块,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传输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模块获取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输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之外或之中的下行子帧的控制区域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净负荷的接收端对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结果;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判断结果为是时,通知所述编码模块对所述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
10.一种信号传输系统,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用于对同一净负荷进行信道编码,获取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将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在至少两个下行子帧上传输,并通过一条下行授权信令调度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承载信号;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端的至少两个下行子帧,获取所述至少两个下行子帧携带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还用于在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一个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解码失败时,使用所述至少两个冗余版本中的其他冗余版本对所述净负荷进行解码。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端,还用于测量小区信号质量,获取测量结果,并将所述测量结果发送到所述发送端;
所述发送端,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端的测量结果,根据所述测量结果判断是否需要向所述接收端传输所述净负荷对应的至少两个冗余版本。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50298A CN102142885A (zh) | 2010-02-02 | 2010-02-0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RU2012136265/08A RU2543562C2 (ru) | 2010-02-02 | 2011-01-31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аспределения субфреймов (субкадров) нисходящего канала |
KR1020127022749A KR101468790B1 (ko) | 2010-02-02 | 2011-01-31 | 다운링크 서브 프레임의 스케쥴링 방법 및 장치 |
US13/576,628 US8937892B2 (en) | 2010-02-02 | 2011-01-3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subframes |
JP2012551477A JP5509343B2 (ja) | 2010-02-02 | 2011-01-31 | ダウンリンクサブフレーム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設備 |
EP11739340.5A EP2533452B1 (en) | 2010-02-02 | 2011-01-31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cheduling downlink subframes |
PCT/CN2011/000187 WO2011095061A1 (zh) | 2010-02-02 | 2011-01-31 | 一种下行子帧的调度方法和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1050298A CN102142885A (zh) | 2010-02-02 | 2010-02-0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42885A true CN102142885A (zh) | 2011-08-03 |
Family
ID=4441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1050298A Pending CN102142885A (zh) | 2010-02-02 | 2010-02-02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142885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154999A1 (zh) * | 2015-04-03 | 2016-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CN108055111A (zh) * | 2013-02-07 | 2018-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135046B (zh) * | 2016-02-26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2010
- 2010-02-02 CN CN2010101050298A patent/CN10214288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55111A (zh) * | 2013-02-07 | 2018-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8055111B (zh) * | 2013-02-07 | 2021-05-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WO2016154999A1 (zh) * | 2015-04-03 | 2016-10-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
US10284330B2 (en) | 2015-04-03 | 2019-05-07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CN107135046B (zh) * | 2016-02-26 | 2020-02-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US10834635B2 (en) | 2016-02-26 | 2020-11-1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09343B2 (ja) | ダウンリンクサブフレームの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および設備 | |
WO2018000841A1 (zh) | 一种harq重传的指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9185690B2 (en) | Allocating and determin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link | |
JP5896987B2 (ja) | 時分割複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応答信号の伝送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 |
US20150049732A1 (en) | Signaling and channel designs for d2d communications | |
CN109217974B (zh)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相关设备 | |
CN107196689B (zh) | 一种上行mu-mimo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742338A (zh) | 用于无线回程链路上的多个传输块的资源映射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424475B (zh) |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2911329A1 (en) |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 |
WO2019056369A1 (zh)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
EP3430755A1 (en) | Downlink control and retransmission indicator channel for relaxing ack processing time constraints | |
CN113472489A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US940220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code block | |
CN111566961A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 |
WO2020142911A1 (zh) | 下行数据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CN105191463B (zh) | 信息传输方法和设备 | |
US20190132106A1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WO2016165599A1 (zh) | 一种支持多用户叠加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3316922A (zh) | 用于传输数据分组的设备、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142885A (zh) |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5804215A (zh) | 在pucch上对具有不同优先级的harq-ack的复用 | |
CN105262559A (zh) |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相关装置 | |
US12143228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5044916A1 (zh) | 卫星通信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2 |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