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094268A -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094268A CN102094268A CN2009102605262A CN200910260526A CN102094268A CN 102094268 A CN102094268 A CN 102094268A CN 2009102605262 A CN2009102605262 A CN 2009102605262A CN 200910260526 A CN200910260526 A CN 200910260526A CN 102094268 A CN102094268 A CN 1020942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t
- back row
- bobbin
- row
- synchrono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87 spinn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41001155433 Centrarchus macropter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53 texti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均设置在一个龙筋上,任意一个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同步带轮和一个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第二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张紧轮设置在龙筋上,同步带经过张紧轮。第一同步带轮各自连接一个锭翼或筒管,电动机经过第二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本发明通过分别控制前、后排电机来实现前、后排纺纱一致性,提高了纱线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纺织机械,特别涉及粗纱机,具体的是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粗纱机纺纱中,纱线有前、后排之分,由于前、后排纺纱位置不同,纺纱角度不同,造成前、后排纺纱状态不一致,纱线质量有差异。为了提高粗纱机生产的纱线质量,需要使前、后排纱线尽量一致。现有技术中,粗纱机大量采用锭翼或者筒管纺纱型式,前、后排排列方式,用锭翼统一驱动和筒管统一驱动型式的机构,无法保证纺纱的一致性,无法调节前、后排纺纱的差异,使粗纱产品的前、后排质量差异无法克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所述的这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要解决现有粗纱机中前、后排纺纱一致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置在一个龙筋上,其中,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后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的龙筋上,所述的同步带经过张紧轮。
进一步的,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前排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和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连接全部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后排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后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和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连接全部第一后排同步带轮。
或者,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排同步带轮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前排驱动电动机驱动前排筒管,后排驱动电动机驱动后排筒管,前、后排第一同步带轮各自连接一个筒管,前、后排电动机分别经过各自的第二同步带轮带动同步带,通过分别控制、调节前、后排电动机的转速来调节由于前、后排纱线纺纱位置不同造成的纱线差异。从而实现前、后排纺纱一致。
本发明和已有技术相比较,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发明利用前、后排电动机分别驱动前后排筒管传动组中的同步带,使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因此可以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而使整个粗纱机中前、后排纺纱一致,提高了纱线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五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六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七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八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九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十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十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的第十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置在一个龙筋10上,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和图12中,下面一排筒管为前排筒管,上面一排筒管为后排筒管,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2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2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均通过第三前排同步带4、第二前排同步带5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和一个后排驱动电动机7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7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均通过同步带9、同步带10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连接。
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11,所述的张紧轮11设置在所述的龙筋12上,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4、第二前排同步带5与同步带9、同步带10经过张紧轮11。
进一步的,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9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前排同步带4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前排同步带5组成,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4连接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和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相邻的两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5连接全部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后排同步带9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后排同步带10组成,所述的第三后排同步带9连接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和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相邻的两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10连接全部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
或者,如图3、图4、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均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后排同步带14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步带14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连接。
或者,如图7和图8所示,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13均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排同步带轮1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前排筒管传动组间以第五前排同步带15联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后排同步带13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步带14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6连接,在任意两个相邻的后排筒管传动组间以第五后排同步带16联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是:前排驱动电动机2驱动前排筒管,后排驱动电动机7驱动后排筒管,前排第一同步带轮1、后排第一同步带轮6各自连接一个筒管,前、后排驱动电动机分别经过各自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3、第二后排同步带轮8带动同步带,通过分别控制、调节前排驱动电动机2、后排驱动电动机7的转速来调节由于前、后排纱线纺纱位置不同造成的纱线差异。从而实现前、后排纺纱一致。
Claims (4)
1.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由至少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和至少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均设置在一个龙筋上,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前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前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均各自由2~48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和一个后排驱动电动机构成,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后排筒管传动组中、任意一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均通过同步带与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和后排筒管传动组中均设置有张紧轮,所述的张紧轮设置在所述的龙筋上,所述的同步带经过张紧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前排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前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前排同步带轮和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前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前排同步带连接全部第一前排同步带轮,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一个第三后排同步带和两个以上数目的第二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三后排同步带连接第二后排同步带轮和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相邻的两个第一后排同步带轮,所述的第二后排同步带连接全部第一后排同步带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前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前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前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前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前排同步带轮连接,在任意一个所述的后排筒管传动组中,所述的同步带由两个以上数目的第四后排同步带组成,所述的第四后排同步带均与第二后排同步带轮连接、并分别与第一后排同步带轮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0526.2A CN102094268B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910260526.2A CN102094268B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4268A true CN102094268A (zh) | 2011-06-15 |
CN102094268B CN102094268B (zh) | 2014-12-24 |
Family
ID=44127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91026052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094268B (zh) | 2009-12-11 | 2009-12-11 |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094268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5856A (ja) * | 1995-04-13 | 1996-12-10 | Mas Fab Rieter Ag | 紡績機駆動装置 |
CN2658180Y (zh) * | 2003-11-21 | 2004-11-24 |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粗纱机锭翼、筒管传动装置 |
CN2727194Y (zh) * | 2004-08-02 | 2005-09-21 | 吕恒正 | 微型抓包机 |
CN2828072Y (zh) * | 2005-02-16 | 2006-10-18 | 李钟平 | 双打手精细圆盘自动抓棉机 |
CN2844153Y (zh) * | 2005-10-24 | 2006-12-06 |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机构 |
CN200964468Y (zh) * | 2005-11-28 | 2007-10-24 |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 |
CN101270515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监控和保护动力驱动的纺织机械上危险区的设备 |
WO2009040839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Marzoli S.P.A. | Spinning frame with a belt driving system for moving spindles |
CN201581171U (zh) * | 2009-12-11 | 2010-09-15 |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 |
-
2009
- 2009-12-11 CN CN200910260526.2A patent/CN10209426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5856A (ja) * | 1995-04-13 | 1996-12-10 | Mas Fab Rieter Ag | 紡績機駆動装置 |
CN2658180Y (zh) * | 2003-11-21 | 2004-11-24 | 东台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粗纱机锭翼、筒管传动装置 |
CN2727194Y (zh) * | 2004-08-02 | 2005-09-21 | 吕恒正 | 微型抓包机 |
CN2828072Y (zh) * | 2005-02-16 | 2006-10-18 | 李钟平 | 双打手精细圆盘自动抓棉机 |
CN2844153Y (zh) * | 2005-10-24 | 2006-12-06 |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机构 |
CN200964468Y (zh) * | 2005-11-28 | 2007-10-24 | 上海二纺机股份有限公司 | 粗纱机锭翼和筒管的传动装置 |
CN101270515A (zh) * | 2007-03-23 | 2008-09-24 |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 用于监控和保护动力驱动的纺织机械上危险区的设备 |
WO2009040839A1 (en) * | 2007-09-28 | 2009-04-02 | Marzoli S.P.A. | Spinning frame with a belt driving system for moving spindles |
CN201581171U (zh) * | 2009-12-11 | 2010-09-15 | 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 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094268B (zh) | 2014-12-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33015B (zh) | 一种细纱机前区分段段彩纺成纱方法和牵伸机构 | |
CN201136922Y (zh) | 三罗拉牵伸装置 | |
CN203795057U (zh) | 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 |
CN103276485A (zh) | 一种多色彩嵌入式段彩纺纱方法及其装置和产品 | |
JP5874775B2 (ja) | 紡機におけるドラフト装置 | |
CN205011920U (zh) | 一种嵌入式段彩纺纱装置 | |
CN103388200A (zh) | 组合纺纱制线小样机 | |
CN106801275A (zh) | 一种粗纱解捻细纱增捻纺纱装置和纺纱方法 | |
CN201581171U (zh) | 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机构 | |
CN102031607A (zh) | 一种交捻色纺弹力竹节纱的生产方法 | |
CN201598365U (zh) | 气流纺纱机 | |
CN103806143B (zh) | 双向传动粗纱机 | |
CN1904168B (zh) | 一种交捻竹节纱的生产方法 | |
CN103173904A (zh) | 多色渐变粗纱的纺织方法 | |
CN109457353A (zh) | 一种变捻纱及其纺纱方法 | |
CN106894124B (zh) | 一种两次增强捻纺纱装置 | |
CN1648301A (zh) | 一种竹节纱线、其纺制方法及专用细纱机 | |
CN102094268B (zh) | 一种粗纱机前后排筒管分别传动装置 | |
CN109898204B (zh) | 一种复合功能纱生产装置和生产方法 | |
CN201296814Y (zh) | 一种细纱机 | |
CN104452005A (zh) | Ab多色段彩控制传动装置及ab多色段彩纺纱工艺 | |
CN201495345U (zh) | 捻线机用三维空间定位导线支承臂 | |
CN203049132U (zh) | 一种捻线机的锭子传动机构 | |
CN102409485A (zh) | 一种分组驱动的铺丝装置 | |
CN104674392A (zh) | 具有可变张紧牵拉的纺织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24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