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044554A -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044554A
CN102044554A CN2009101972813A CN200910197281A CN102044554A CN 102044554 A CN102044554 A CN 102044554A CN 2009101972813 A CN2009101972813 A CN 2009101972813A CN 200910197281 A CN200910197281 A CN 200910197281A CN 102044554 A CN102044554 A CN 102044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mitting diode
transistor
electrode
display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972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霍思涛
凌志华
刘保玲
何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1019728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044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044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044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Control Of El Displ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依次叠合设置,该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一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三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增加了有效开口率又减小了重量。

Description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LED)以其轻、薄、色彩鲜艳、宽视角、高对比度等优点逐渐成为发展最为迅速的平板显示器之一。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利用有机发光材料来显示图象,根据施加于该有机发光材料上的电流或者电压大小来改变亮度,以实现不同灰阶的显示。
通常,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有顶发射(Top Emitting)和底发射(BottomEmitting)两种模式,而此两种模式无论哪一种都只能进行单面的显示。但随着市场要求的提高,特别是手机等移动便携式设备,都有双面显示的需求,因此,能够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和需求。为了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双面显示的功能,业界通常有两种做法,其中一种方法是用一块软线电路板(FPC)连接两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而另一种方法是将一个像素分割成两个子像素,这两个子像素分别显示屏的两面。
由于上述第一种方法采用了两块独立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来分别显示两侧的图像,这样会导致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成本上升,而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会变厚变重,与市场的显示器轻薄化要求不符。上述第二种方法将一个像素分成两个子像素,虽然可以实现双面显示,但这样有效开口率降低了一半,此种方案牺牲了亮度或者说增加了显示器的能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增加了有效开口率又减小了重量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一种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依次叠合设置,该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一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三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该基板表面的薄膜晶体管层,该第一、第二晶体管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层。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覆盖该薄膜晶体管层的平坦化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平坦化层的表面。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一电极层通过一接触孔与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第三电极层通过另一接触孔与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一缓冲层,该缓冲层设置于该第三电极层和该第二发光层之间。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多个像素单元的第二电极层相互短路连接。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二电极层接地。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形成第二发光二极管。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一电极层为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三电极层为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层为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公共阴极。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像素单元还包括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电源线、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将该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该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四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将该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一扫描线,源极连接该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二扫描线,源极连接该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120Hz。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像素单元还包括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电源线、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第四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将该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将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源极连接该第二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源极连接该第一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60Hz。
本发明优选的一种技术方案,该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该第一电容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之间,该第二电容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只需一块显示屏,因此,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减小。由于在该显示屏的每个像素单元内,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叠合设置,且分别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个侧面的发光量,并不需要将一个像素分成两个子像素,因此,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增加了有效开口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像素单元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主要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依次叠合设置,该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一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三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截面示意图。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晶体管121、第二晶体管122、覆盖该第一、第二晶体管121、122的平坦化层12、从下而上依次叠合设置于该平坦化层12表面的第一电极层13、第一发光层14、第二电极层15、第二发光层16、缓冲层17、第三电极层18。
该第一、第二晶体管121、122设置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基板11表面的薄膜晶体管层中,该平坦化层12覆盖该薄膜晶体管层。该平坦化层12远离该基板11一侧的表面平坦,该第一电极层13设置于该平坦化层12的平坦表面。该缓冲层17设置于该第二发光层16与该第三电极层18之间,该缓冲层17用于在该第三电极层18的制造工艺中保护该第二发光层16。优选的,该第三电极层18采用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的方法形成。
该第一电极层13、第一发光层14、第二电极层15形成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用于向该像素单元的一侧提供光线。该第二电极层15、第二发光层17、第三电极层18形成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用于向该像素单元的另一侧提供光线。该第一电极层14为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三电极层18为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层15为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公共阴极。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电极层15相互短路连接,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电极层15均连接相同的电压。优选的,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10的像素单元的第二电极层15整体上为一层,该第二电极层15接地。
该第一电极层13通过第一接触孔125与该第一晶体管121的漏极123连接,该第一晶体管121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一电极层13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三电极层18通过第二接触孔126与该第二晶体管122的漏极124连接,该第二晶体管122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三电极层18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顶部另一侧的发光量。优选的,在刻蚀形成该第二电极层15的过程中,通过改变光罩工艺,单独形成一导电层151,该导电层151通过该第二接触孔126与该第二晶体管122的漏极124连接,该第三电极层18通过第三接触孔127与该导电层151接触,从而实现该第三电极层18与该第二晶体管122的漏极124的短路连接。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扫描线201、与该第一扫描线201平行的第二扫描线202、数据线203、与该数据线203平行的电源线20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晶体管206、210、205、209、第一、第二电容207、211以及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208、213。该第一、第二晶体管206、210为驱动晶体管,该第三、第四晶体管205、209为开关晶体管。该第一、第三晶体管206、205相配合,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第四晶体管210、209相配合,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
该数据线203与该第一、第二扫描线201、202垂直,该第一、第二扫描线201、202、该数据线203、该电源线204界定该像素单元。该第一扫描线201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晶体管205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205将该数据线203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208的电流。该第二扫描线202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四晶体管209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209将该数据线203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213的电流。
具体的,该第三晶体管205的栅极连接该第一扫描线201,源极连接该数据线203,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204,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208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208的阴极接地,该第一电容207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该第四晶体管209的栅极连接该第二扫描线202,源极连接该数据线203,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204,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213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213的阴极接地。
该像素单元的显示原理如下:
当扫描信号输入到该第一扫描线201时,与该第一扫描线201连接的第三晶体管205导通,该数据线203上的数据信号经该第三晶体管205输入到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同时对该第一电容207进行充电。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208的电流,进而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当该第一扫描线201上没有扫描信号时,该第一电容207保持该第一晶体管206的栅极电压,从而保持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类似的,当扫描信号输入到该第二扫描线202时,与该第二扫描线202连接的第四晶体管209导通,该数据线203上的数据信号经该第四晶体管209输入到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同时对该第二电容211进行充电。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213的电流,进而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当该第二扫描线202上没有扫描信号时,该第二电容211保持该第二晶体管210的栅极电压,从而保持该像素单元向另一侧的发光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第二扫描线201、202和数据线203,因此,采用该像素单元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120Hz。优选的,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扫描方式为对各条扫描线进行逐条扫描,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两个屏的对应行的像素单元交替显示。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像素单元的等效电路图。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数据线301、与该第一数据线301平行的第二数据线302、扫描线303、与该第一、第二数据线301、302平行的电源线304、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晶体管306、310、305、309、第一、第二电容307、311以及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308、313。该第一、第二晶体管306、310为驱动晶体管,该第三、第四晶体管305、309为开关晶体管。该第一、第三晶体管306、305相配合,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第四晶体管310、309相配合,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
该扫描线303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第四晶体管305、309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305将该第二数据线302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308的电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309将该第一数据线301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313的电流。
具体的,该第三晶体管305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303,源极连接该第二数据线302,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304,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308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308的阴极接地,该第一电容307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该第四晶体管309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303,源极连接该第一数据线301,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304,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313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313的阴极接地。
该像素单元的显示原理如下:
当扫描信号输入到该扫描线303时,与该扫描线303连接的第三、第四晶体管305、309导通,该第二数据线302上的数据信号经该第三晶体管305输入到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同时对该第一电容307进行充电。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308的电流,进而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当该扫描线303上没有扫描信号时,该第一电容307保持该第一晶体管306的栅极电压,从而保持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类似的,该第一数据线301上的数据信号经该第四晶体管309输入到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同时对该第二电容311进行充电。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313的电流,进而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当该扫描线303上没有扫描信号时,该第二电容311保持该第二晶体管310的栅极电压,从而保持该像素单元向另一侧的发光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第二数据线301、302和扫描线303,该第一、第二数据线301、302上的数据信号可以同时输入到该像素单元,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两个侧面的发光量。因此,采用该像素单元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6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只需一块显示屏,因此,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减小。由于在该显示屏的每个像素单元内,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叠合设置,且分别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个侧面的发光量,并不需要将一个像素分成两个子像素,因此,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增加了有效开口率。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结构简单,且像素单元中的数据线、扫描线、晶体管和电容可以在薄膜晶体管层中形成,并不需要额外的制造工艺。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像素单元中的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采用共阴极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共阳极的方式连接,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
本发明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第一实施方式采用120Hz的驱动频率,对各条扫描线进行逐条扫描,也可以先扫描奇数条扫描线,再扫描偶数条扫描线,即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一面先显示图像,然后另一面再显示图像,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述。
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构成许多有很大差别的实施例。应当理解,除了如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不限于在说明书中所述的具体实施例。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多个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一像素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依次叠合设置,该第一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一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一侧的发光量,该第二晶体管用于控制施加在该第三电极层的电压以控制该像素单元另一侧的发光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一基板以及设置于该基板表面的薄膜晶体管层,该第一、第二晶体管设置于该薄膜晶体管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覆盖该薄膜晶体管层的平坦化层,该第一电极层设置于该平坦化层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通过一接触孔与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第三电极层通过另一接触孔与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一缓冲层,该缓冲层设置于该第三电极层和该第二发光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多个像素单元的第二电极层相互短路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层接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第一发光层、第二电极层形成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二电极层、第二发光层、第三电极层形成第二发光二极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为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三电极层为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层为该第一、第二发光二极管的公共阴极。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还包括数据线、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电源线、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第一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将该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该第二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四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将该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一扫描线,源极连接该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第二扫描线,源极连接该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120Hz。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还包括扫描线、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电源线、第三晶体管和第四晶体管,该扫描线的扫描信号控制该第三、第四晶体管的打开或者关闭状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三晶体管将该第二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电流,处于打开状态的该第四晶体管将该第一数据线的数据信号施加在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压控制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漏极间的电流,从而控制流经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源极连接该第二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一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该第四晶体管的栅极连接该扫描线,源极连接该第一数据线,漏极连接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连接该电源线,该第二晶体管的源极连接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的驱动频率为60Hz。
16.如权利要求10或11或13或14所述的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特征在于:该像素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该第一电容连接于该第一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之间,该第二电容连接于该第二晶体管的漏极和栅极之间。
CN2009101972813A 2009-10-16 2009-10-16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Pending CN102044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2813A CN102044554A (zh) 2009-10-16 2009-10-16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101972813A CN102044554A (zh) 2009-10-16 2009-10-16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044554A true CN102044554A (zh) 2011-05-04

Family

ID=43910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972813A Pending CN102044554A (zh) 2009-10-16 2009-10-16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044554A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582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971637A (zh) * 2014-04-29 2014-08-06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
CN10451756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WO2015096375A1 (zh) * 2013-12-27 2015-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的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813488A (zh) * 2013-01-05 2015-07-29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和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4851893A (zh) * 2015-05-28 2015-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7579105A (zh) * 2017-09-12 2018-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oled显示面板
WO2018059028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056442B2 (en) 2015-07-23 2018-08-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9071726A1 (zh) * 2017-10-09 2019-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997230A (zh) * 2019-01-29 2019-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双面oled显示装置
CN110164322A (zh) * 2019-05-22 2019-08-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1489658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WO2021140535A1 (ja) * 2020-01-06 2021-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23231384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9277921A (zh) * 2024-12-06 2025-01-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5826B (zh) * 2011-12-19 2016-12-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WO2013091520A1 (zh) * 2011-12-19 2013-06-27 北京联想软件有限公司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3165826A (zh) * 2011-12-19 2013-06-1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双面有机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US9312321B2 (en) 2011-12-19 2016-04-12 Beijing Lenovo Software Ltd. Double-side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thereof
US10147361B2 (en) 2013-01-05 2018-12-04 Kunshan Yunyingg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driving the same
CN104813488A (zh) * 2013-01-05 2015-07-29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和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CN104813488B (zh) * 2013-01-05 2019-02-22 深圳云英谷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用于制造和驱动该显示设备的方法
US9761166B2 (en) 2013-01-05 2017-09-12 Shenzhen Yunyinggu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and driving the same
CN104517565A (zh) * 2013-09-27 2015-04-15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CN104517565B (zh) * 2013-09-27 2017-09-2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驱动方法及其显示装置
WO2015096375A1 (zh) * 2013-12-27 2015-07-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的oled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9478595B2 (en) 2013-12-27 2016-10-25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ouble-sided display OLED array substrate,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CN103971637B (zh) * 2014-04-29 2017-02-08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
CN103971637A (zh) * 2014-04-29 2014-08-06 四川虹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moled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
WO2016188086A1 (en) * 2015-05-28 2016-12-0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US9793327B2 (en) 2015-05-28 2017-10-17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4851893A (zh) * 2015-05-28 2015-08-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04851893B (zh) * 2015-05-28 2018-05-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10056442B2 (en) 2015-07-23 2018-08-21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array substrat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8059028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10665659B2 (en) 2016-09-30 2020-05-26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Double-sided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579105A (zh) * 2017-09-12 2018-01-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oled显示面板
WO2019052003A1 (zh) * 2017-09-12 2019-03-2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及其oled显示面板
WO2019071726A1 (zh) * 2017-10-09 2019-04-18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Amole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10643530B2 (en) 2017-10-09 2020-05-0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Amole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WO2020154875A1 (zh) * 2019-01-29 2020-08-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双面oled显示装置
CN109997230A (zh) * 2019-01-29 2019-07-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单元及其制造方法和双面oled显示装置
US11183111B2 (en) 2019-01-29 2021-11-23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ixel unit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ouble-sided OLED display device
US11263955B2 (en) 2019-05-22 2022-03-01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164322A (zh) * 2019-05-22 2019-08-23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WO2021140535A1 (ja) * 2020-01-06 2021-07-15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1489658A (zh) * 2020-04-23 2020-08-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CN111489658B (zh) * 2020-04-23 2022-04-08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双面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双面显示装置
WO2023231384A1 (zh) * 2022-05-30 2023-12-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12183282B2 (en) 2022-05-30 2024-12-31 HKC Corporation Limited Pixel driving circuit of a display panel,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9277921A (zh) * 2024-12-06 2025-01-07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44554A (zh) 用于双面显示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US11043541B2 (en) OLED display device
CN105304015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109585519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5742323B (zh) 具有多层堆叠结构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RU2669521C1 (ru) Блок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на основе органических светоизлучающих диодов, способ его возбужд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тображения
CN106783913A (zh) Amoled双面显示器
CN10788742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171196B2 (en) Display panel
CN101609646A (zh) 自发光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766975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US9397317B2 (en) Organic light-emitting transistor an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CN108010945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882463A (zh) Oled背板结构
CN102436790A (zh) 主动式矩阵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8389880A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oled显示器
CN103199096A (zh) 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0047895A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524437A (zh) Oled结构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以及电子设备
CN207303105U (zh) 显示面板和终端
CN109786425A (zh) 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962968A (zh)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4628456A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10137228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4576708A (zh) Oled像素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1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