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75321B -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75321B
CN101975321B CN2010105203610A CN201010520361A CN101975321B CN 101975321 B CN101975321 B CN 101975321B CN 2010105203610 A CN2010105203610 A CN 2010105203610A CN 201010520361 A CN201010520361 A CN 201010520361A CN 101975321 B CN101975321 B CN 1019753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rectification
fluid
confluenc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203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75321A (zh
Inventor
李安桂
高然
邱国志
雷文君
郝鑫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0105203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9753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975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53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753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753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包括第一入口段、第二入口段和出口段,其中,第一入口段与第二入口段的延长线成90°夹角,第一入口段下端与直线型合流段相连,第二入口段的一侧与弯曲型合流段相连,直线型合流段与弯曲型合流段共同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方设有和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端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分为五个大小相等的流体通道。本发明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流三通构件,尤其涉及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背景技术
合流三通是暖通动力流体机械中非常常见的改变流体流向并且合流的管件,在合流管路中,由于流体的转弯,出现了从曲率中心向管子外弧面的离心力,这就使得流体从弯曲管段(在拐弯结束前)过渡到管道的直线段时,外弧面的压力增高而内弧面的压力降低。所以,在外弧面处流体的流速将减小,而在内弧面处流体的流速相应地增大。因此,在外弧面附件出现扩散效应,而在靠近内弧面处出现收缩效应。流体从直管段(拐弯后)过渡到弯曲管段时,又有相反的现象发生,即内弧面附近产生扩散效应,外弧面附近产生收缩效应。扩散效应使得流体脱离壁面,同时弯曲管段流体由于惯性而流向外弧面的运动更加剧了从内弧面的分离。
由于以上原因,流体在流过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并且合流后,流体会由于扩散和收缩效应而分层,如图1所示,导致流体在图中所示右侧的流速大于左侧。这就意味着流体流速不均匀。在暖通空调领域,如果将这部分流体直接送入房间,将影响室内气流分布,使得室内实际舒适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该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的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合流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合流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包括第一入口段、第二入口段和出口段,其中,第一入口段的延长线与第二入口段的延长线成90°夹角,第一入口段下游端与直线型合流段相连,第二入口段的一侧与弯曲型合流段相连,直线型合流段与弯曲型合流段共同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游方设有和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分为五个大小相等的流体通道。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点为:
缓冲段长度与第一入口段或第二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
所述的整流叶片沿整流段其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
所述的导流叶片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纵向相互平行。
另外,一种设计上述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内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第一入口段和第二入口段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之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管道内的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
步骤二、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
由此可见,本发明首先通过弯曲型合流段对流体进行合流,然后流体在缓冲段内进行缓冲,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并通过导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五个大小相等通道消除流体的横向速度。从而消除流体通过合流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最终达到对通过合流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如图2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流体通过传统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
图2为安装本发明的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后流体通过合流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三通出口段横断面流体的速度分布积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出口段横断面速度分布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以下信息:1、第一入口段;2、直线型合流段;3、缓冲段;4、5整流叶片;6、出口段;7、导流叶片;8、9整流叶片;10、第二入口段;11、弯曲型合流段、12整流段;其他,箭头方向表示流体流动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包括第一入口段1、第二入口段10和出口段6,其中,第一入口段的延长线1与第二入口段10的延长线成90°夹角,第一入口段1下游端与直线型合流段2相连,第二入口段10的一侧与弯曲型合流段11相连,直线型合流段2与弯曲型合流段11共同与缓冲段3相连,此处缓冲段3的设计用于确保整个合流三通管内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的流体。在缓冲段3下游方设有和出口段6相连的整流段12。所述的整流段12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4、5、8、9),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7将整流段12分为五个大小相等的流体通道,从而实现对整个合流三通管道内的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
由于流体在经过变向后流动特性变得不稳定,为了使其能够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后,然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本发明在整流段前设置长度与第一入口段或第二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的缓冲段。
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体进行切割,所述的整流叶片(4、5、8、9)沿整流段12其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12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这种类型导流叶片与流体碰撞时的接触面面积更小,有此所产生的碰撞阻力也小,由于碰撞产生流体涡旋的可能性也小。以此可以有效的减小切割流体所引起的阻力。
同样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经整流叶片的流体进行导流,导流叶片7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2纵向相互平行。当流体通过弯曲型合流段11与直线型合流段2后所形成的与来流方向相垂直的速度分量会被导流叶片7所消除,从而消除了流体通过弯曲型合流段11与直线型合流段2后形成涡旋并增加阻力的可能。
本发明通过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所得出的流过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后流体流速分布及大小,确定各整流叶片与整整流段12纵向方向之间的间距大小,使得流体流过整流叶片后的在每个通道的流体流量相同。由于整流叶片对流体进行了切割,流体会在被切割后形成涡旋。本发明中的整流片(4、5、8、9)在横截面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对流体的横向速度进行抵消,从而消除其所形成的涡旋,使流体只具有纵向速度。从而在消除速度分层,达到整流目的,参见图2所示。
因此本发明在设计上述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内各整流叶片(4、5、8、9)与整流段12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第一入口段1和第二入口段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采用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
首先、求解动量方程:
u ‾ j ∂ u ‾ i ∂ x j = - 1 ρ ∂ p ‾ ∂ x i + μ t ρ ∂ 2 u ‾ i ∂ x j ∂ x j - ∂ ∂ x j R ij
然后求解压强修正的连续性方程:
∂ u ‾ i ∂ x i = 0
其中ρ为流体密度;ui,uj为速度,i,j为张量下角标,i,j=1,2,3;μ,μ为动力黏度,下角标t表示该物理量由湍流脉动引起;σk,στ为常数;Cμ,C1,C2为经验系数,其取值如下表所示。
并且更新压强、便面质量流量并以此求解雷诺应力方程。并判断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停止计算,如果不收敛则继续求解动量方程。RSM模型常数,如表1所示:
表1.模型常数
  系数   Cμ   C1   C2   σk   σε
  数值   0.09   1.44   1.92   1.0   1.3
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2之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管道内的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2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
步骤二、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4、5、8、9)与整流段(12)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2)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求出整流位置横剖面内各个点的速度大小,从左向右对流速及流体与整流段内壁的距离进行积分,当流量满足总流量的1/5时停止积分,所求得的距离即为整流叶片与整流段内壁的设置距离以及各整流叶片之间的设置间距。这样就满足这五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都是相通的皆为总流量的1/5。利用面积分原理,从而完成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的大小的设置。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遵循上述技术方案,以中央空调风管连接用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的优化过程为例,首先确定管道各部分尺寸,其中管道入口段的尺寸300mm×300mm,出口段尺寸为600mm×300mm,弯曲合流段弯度为1.5,整流段长度为300mm,整流段中的整流叶片长度为100mm,导流叶片长度300mm。然后列出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离散格式,使用simple方法进行求解,可以得出从未添加整流段时整流段10所在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然后确定整流段入口处大小,如图4所示,根据积分原理,图4中的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及为流量大小,以入口处风速为7m/s为例,总的入口提及流量为7m/s×300mm×300mm=0.63m3/s。本发明一共为五个流道,则每个流道内应流过的流体体积为0.126m3/s。所以,只要从图4中的左端向右端依次沿着管道宽度进行积分,当积分值达到0.126m3/s时积分停止即可。通过计算当宽度从左向右依次分别达到80mm、40mm、50mm、60mm、70mm时,其各流道中的体积流量积分值皆为0.126m3/s(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依次为5.25m/s、10.5m/s、8.4m/s、7m/s、6m/s)。这样就能够确定出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处的大小从左向右分别为80mm×300mm、40mm×300mm、50mm×300mm、60mm×300mm、70mm×300mm。通过这种流体切割,五个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量相等,所以流体通道出口大小也是相等的,其流体通道出口尺寸从左向右依次为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均为7m/s)。
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方差(英文Variance)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S 2 = 1 n [ ( x 1 - x ‾ ) 2 + ( x 2 - x ‾ ) 2 + . . . + ( x n - x ‾ ) 2 ]
因此,为了分析本发明与传统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管道出口处速度分布的不同,这里引进方差的概念对其进行流速稳定性分析。
本发明与传统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管道的速度方差进行对比,传统三通出口处管道横断面速度方差为0.888103,本发明出口处管道很断面速度方差为0.446058。其速度稳定程度提高了49.8%。
与此同时,通过整理本发明与传统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管道横截面速度分布值,如图5所示,本发明出口处的速度分布明显比传统弯管更加均匀,这样既避免了管内流体因流速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振动噪音又可使进入空调房间的气流稳定,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

Claims (5)

1.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包括第一入口段(1)、第二入口段(10)和出口段(6),其中,第一入口段(1)的延长线与第二入口段(10)的延长线成90°夹角,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口段(1)下游端与直线型合流段(2)相连,第二入口段(10)的一侧与弯曲型合流段(11)相连,直线型合流段(2)与弯曲型合流段(11)共同与缓冲段(3)相连,在缓冲段(3)下游方设有和出口段(6)相连的整流段(12);所述的整流段(12)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4、5、8、9),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7)将整流段(12)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其特征在于:缓冲段(3)长度与第一入口段(1)或第二入口段(10)管道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叶片(4、5、8、9)沿整流段(12)其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12)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7)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2)纵向相互平行。
5.一种设计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整流段(12)内各整流叶片(4、5、8、9)与整流段(12)纵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第一入口段(1)和第二入口段(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运用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2)之前整个三通管道内的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2)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
步骤二、确定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4、5、8、9)与整流段(12)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2)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
CN2010105203610A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53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3610A CN101975321B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203610A CN101975321B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5321A CN101975321A (zh) 2011-02-16
CN101975321B true CN101975321B (zh) 2012-02-01

Family

ID=43575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2036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75321B (zh) 2010-10-26 2010-10-26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9753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35857B (zh) * 2012-03-27 2016-05-18 上海诺特飞博燃烧设备有限公司 降低NOx排放的烟气再利用技术烟气与空气混合箱装置
CN104895877A (zh) * 2015-06-03 2015-09-09 刘波 一种斡旋水流成型壳
CN108386983B (zh) * 2018-02-06 2020-05-1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通风空调风管的低阻力分流三通构件
CN110926002B (zh) * 2019-11-27 2024-11-26 同济大学 一种可调式汇流分配器
CN114151788B (zh) * 2021-12-02 2023-11-21 无锡华光环保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二次风管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57612A (en) * 1976-10-04 1979-12-12 Hargreaves & Sons Ltd Henry Air turning assemblies for ducting
US5197509A (en) * 1990-06-06 1993-03-30 Cheng Dah Y Laminar flow elbow system and method
CN2189230Y (zh) * 1994-02-07 1995-02-08 王文芳 出风口导流整流装置
US5531484A (en) * 1994-02-10 1996-07-02 Kawano; Michihiko Elbow provided with guide vanes
US5529084A (en) * 1994-03-24 1996-06-25 Koch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Laminar flow elbow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75321A (zh) 2011-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8146B (zh) 一种矩形风管y形对称燕尾分流整流三通
CN101975321B (zh)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CN101963171B (zh)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US20130136576A1 (en) Wind turbine air flow guide device
CN102518602B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离心风机
CN102538146B (zh) 一种利用风口特殊结构实现等风速微温差的空调送风方法
US8322381B1 (en) Static fluid flow conditioner
CN101629583A (zh) 一种轴流泵叶轮叶片型线计算及加厚方法
CN104904059A (zh) 组合电池的约束件、组合电池的约束部件以及电池
CN107449091A (zh) 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
CN109406099A (zh) 一种低湍流度紧凑式循环水洞实验装置
Yin et al. Low-resistance optimization and secondary flow analysis of elbows via a combination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simple comparison design
CN101963169B (zh) 一种90°整流矩形弯管
CN101975205B (zh) 一种矩形断面z型整流弯管
CN101963170B (zh) 一种矩形断面十字型分流整流四通
CN211650472U (zh)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1963172B (zh) 一种矩形断面п型180°整流弯管
Ziganshin et al.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z-shaped ventilation elbow and reduction of its resistance
CN102269180A (zh) 一种叶轮结构及贯流风机
CN108386983B (zh) 一种用于通风空调风管的低阻力分流三通构件
CN202432162U (zh) 用于空调换热器的三通管件
CN116772013A (zh) 一种矩形风管低阻型整流三通及其设计方法
CN117902051A (zh) 采用埋入式微通道阵列的进气道及其设计方法
CN108644993A (zh) 一种均匀送风的低流动阻力管道装置及设计方法
CN205435977U (zh) 一种磨煤机入口圆形风道的一次风混流及均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