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963171B -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63171B CN101963171B CN2010105203362A CN201010520336A CN101963171B CN 101963171 B CN101963171 B CN 101963171B CN 2010105203362 A CN2010105203362 A CN 2010105203362A CN 201010520336 A CN201010520336 A CN 201010520336A CN 101963171 B CN101963171 B CN 1019631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ction
- fluid
- rectification
- rectifying
- te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595 contracto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73 cutting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17 stra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46 instant noodl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844 transfor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和两个出口段,其中一个出口段与入口段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通过分流段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相连,分流段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端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本发明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的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空调系统中的一种局部构件,特别涉及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背景技术
T型三通是暖通动力流体机械中非常常见的改变流体流向并且分流的管件,在分流管路中,由于流体的转弯,出现了从曲率中心向管子外弧面的离心力,这就使得流体从管道的直线段过渡到弯曲管段(在拐弯结束前)时,外弧面的压力增高而内弧面的压力降低。所以,在外弧面处流体的流速将减小,而在内弧面处流体的流速相应地增大。因此,在外弧面附件出现扩散效应,而在靠近内弧面处出现收缩效应。流体从弯曲管段过渡到直管段(拐弯后)时,又有相反的现象发生,即内弧面附近产生扩散效应,外弧面附近产生收缩效应。扩散效应使得流体脱离壁面,同时弯曲管段流体由于惯性而流向外弧面的运动更加剧了从内弧面的分离。
由于以上原因,流体在流过T型三通并且分流后,流体会由于扩散和收缩效应而分层,如图1所示,这会导致流体在图中所示右侧的流速大于左侧。这就意味着流体流速不均匀。在暖通空调领域,一方面会在管道内部发生振动而产生噪音;另一方面,如果将这部分流体直接送入房间,会造成室内气流组织与设计相悖从而影响室内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T型分流整流三通,该T型分流整流三通的独特设计消除了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从而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任务,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和两个出口段,其中一个出口段与入口段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通过分流段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相连,分流段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相连,在缓冲段下游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相连的整流段;所述的整流段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将整流段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点为:
所述的缓冲段长度与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
所述的整流叶片沿整流段其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
所述的导流叶片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纵向相互平行。
另外,设计上述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内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矩形断面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前T型分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
步骤二、确定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与整流段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
由以上可见,本发明首先通过分流段对流体进行分流,使流体进入出口前的缓冲段内,流体在缓冲段内进行缓冲,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并通过导流叶片与壳体之间形成五个大小相等通道消除流体的横向速度。从而消除流体通过T型三通后所形成的速度分层,最终达到对通过T型三通后的流体进行整流的目的,如图2所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流体通过传统T型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
图2为安装本发明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后流体通过T型三通时的流速等值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传统T型三通出口段横断面流体速度分布积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T型分流整流三通出口段速度分布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以下信息:1、入口段;2、分流段;3、整流叶片;4、导流叶片;5、出口段;6、7、8、整流叶片;9、缓冲段;10、出口段;11、整流段;其他,箭头方向表示流体流动方向。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1和两个出口段(5、10),其中一个出口段10与入口段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5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1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入口段1通过分流段2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10相连,分流段2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9相连,此处缓冲段3的设计用于确保整个合流三通管内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的流体。在缓冲段9下游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5相连的整流段11;所述的整流段11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3、6、7、8),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4将整流段11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从而实现对整个分流三通管道内的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
由于流体在经过变向后流动特性变得不稳定,为了使其能够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的流体特性,然后再通过整流叶片与整流段之间形成的五个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对流体进行等流量切割,本发明在整流段前设置长度与入口段管道宽度相同的缓冲段。
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体进行切割,所述的整流叶片(3、6、7、8)沿整流段(11)其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11)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这种类型导流叶片与流体碰撞时的接触面面积更小,有此所产生的碰撞阻力也小,由于碰撞产生流体涡旋的可能性也小。以此可以有效的减小切割流体所引起的阻力。
同样为了避免切割流体引起的阻力增大的问题,且能更加有效的对流经整流叶片的流体进行导流,所述的导流叶片4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1纵向相互平行,当流体通过分流段2后所形成的与来流方向相垂直的速度分量会被导流叶片4所消除,从而消除了流体通过分流段2后形成涡旋并增加阻力的可能。
当流体流过矩形断面T型三通后由于前文所述的扩张和收缩作用,会在如图1所示位置形成右侧速度大,左侧速度小的速度分层。本发明通过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所得出的流过T型三通后流体流速分布及大小,确定整流叶片与壳体之间的间距大小,使得流体流过整流叶片后的在每个通道的流体流量相同。由于整流叶片对流体进行了切割,流体会在被切割后形成涡旋。本发明中的整流片在横截面大小不变的情况下,对流体的横向速度进行抵消,从而消除其所形成的涡旋,使流体只具有纵向速度。从而在消除速度分层,达到整流目的。
本发明设计上述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11内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5、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段1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
首先、求解动量方程:
然后求解压强修正的连续性方程:
ρ为流体密度;ui,uj为速度,i,j为张量下角标,i,j=1,2,3;μ,μt为动力黏度,下角标t表示该物理量由湍流脉动引起;σk,στ为常数;Cμ,C1,C2为经验系数,其取值如下表所示。
并且更新压强、便面质量流量并以此求解雷诺应力方程。并判断是否收敛,如果收敛则停止计算,如果不收敛则继续求解动量方程。RSM模型常数,如表1所示:
表1.模型常数
系数 | Cμ | C1 | C2 | σk | σε |
数值 | 0.09 | 1.44 | 1.92 | 1.0 | 1.3 |
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1前T型分流整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
步骤二、确定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求出整流段11的位置横剖面内各个点的速度大小,从左向右对流速及流体与整流段11内壁的距离进行积分,当流量满足总流量的1/5时停止积分,所求得的距离即为整流叶片与整流段11内壁的设置距离以及各整流叶片之间的设置间距。这样就满足这五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都是相通的皆为总流量的1/5。利用面积分原理,从而完成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的大小的设置。
具体实施例:
以下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凡在本申请技术方案基础上做的等同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遵循上述技术方案,以中央空调风管连接用T型分流三通的优化过程为例,首先确认T型分流整流三通管道各部分的尺寸,其中入口段尺寸300mm×300mm,两个出口段尺寸均为300mm×300mm,分流段弯度为1.5,整流段长度为300mm,整流段中的整流叶片长度为100mm,导流叶片长度为300mm。
然后列出动量方程和连续性方程的离散格式,使用simple方法进行求解,可以得出从未添加整流段时整流段11所在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值。确定整流段入口处大小,如图4所示,根据积分原理,图4中的曲线所包围的面积及为流量大小,以入口处风速为7m/s为例,总的入口提及流量为7m/s×300mm×300mm=0.63m3/s。本发明一共为五个流道,则每个流道内应流过的流体体积为0.126m3/s。因此,只要从图4中的左端向右端依次沿着管道宽度进行积分,当积分值达到0.126m3/s时积分停止即可。通过计算当宽度从左向右依次分别达到80mm、40mm、50mm、60mm、70mm时,其各流道中的体积流量积分值皆为0.126m3/s(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依次为5.25m/s、10.5m/s、8.4m/s、7m/s、6m/s)。这样就能够确定出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处的大小从左向右分别为80mm×300mm、40mm×300mm、50mm×300mm、60mm×300mm、70mm×300mm。通过这种流体切割,五个流体通道内的流体流量相等,所以流体通道出口大小也是相等的,其流体通道出口尺寸从左向右依次为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60mm×300mm(此时,五个流道中的平均流速均为7m/s)。
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中,方差(英文Variance)用来度量随机变量和其数学期望(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在许多实际问题中,研究随机变量和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因此,为了分析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流三通出口处速度分布的不同,这里引进方差的概念对其进行流速稳定性分析。
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流三通的速度方差进行对比,传统T型分流三通出口处管道横断面速度方差为1.265459,本发明出口处管道横断面速度方差为0.791196。其速度稳定程度提37.5%。
与此同时,通过整理本发明与传统T型分流三通横截面速度分布值,如图5所示。本发明出口处的速度分布明显比传统弯管更加均匀,这样既避免了管内流体因流速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振动噪音又可使进入空调房间的气流稳定,提高居住空间的舒适度。
Claims (5)
1.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包括入口段(1)和两个出口段(5、10),其中一个出口段(10)与入口段(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另一个出口段(5)的延长线所在平面垂直于入口段(1)所在平面,构成T字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入口段(1)通过分流段(2)水平连接端与一个出口段(10)相连,分流段(2)的纵向连接端与缓冲段(9)相连,在缓冲段(9)下游端设有和另一个出口段(5)相连的整流段(11);所述的整流段(11)内上游端设有整流叶片(3、6、7、8),每个整流叶片上带有导流叶片(4)将整流段(11)内分为五个等流量的流体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缓冲段(3)长度与入口段(1)管道宽度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叶片(3、6、7、8)沿整流段(11)其纵向呈锐角三角形,且与来流方向有一定的倾角,使得整流段(11)内形成五个入口大小不同的流体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叶片(4)背向来流方向呈锐角三角形,并且与整流段(11)纵向相互平行。
5.一种设计权利要求1的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整流段(11)内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矩形断面T型分流三通内的流体流场状态:根据两个出口段(5、10)管道尺寸和管道入口流体速度,运行雷诺应力模型并结合SIMPLE算法,然后模拟出设置整流段(11)前T型分流三通管道内速度场,从而得到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
步骤二、确定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各整流叶片(3、6、7、8)与整流段(11)纵向方向之间形成的五个流体通道的入口大小,根据步骤一求得的整流段(11)位置处流体的速度分布,利用面积分原理,求得满足每个流体通道内流体流量相同条件时的五个流体通道入口大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03362A CN101963171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5203362A CN101963171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3171A CN101963171A (zh) | 2011-02-02 |
CN101963171B true CN101963171B (zh) | 2012-02-01 |
Family
ID=43516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520336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3171B (zh) | 2010-10-26 | 2010-10-26 |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631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725945B (zh) * | 2017-09-22 | 2020-03-10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耗散率控制的低阻力三通构件 |
CN107676563B (zh) * | 2017-09-22 | 2019-08-02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仿生学植物分支结构的低阻力三通构件 |
CN108386983B (zh) * | 2018-02-06 | 2020-05-1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通风空调风管的低阻力分流三通构件 |
CN108644993B (zh) * | 2018-03-26 | 2020-09-15 | 湘潭大学 | 一种均匀送风的低流动阻力管道装置 |
CN110425312B (zh) * | 2019-07-30 | 2020-11-17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一种气调型三通整流阀 |
CN111829152A (zh) * | 2020-07-22 | 2020-10-27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冷媒整流管及空调室内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557612A (en) * | 1976-10-04 | 1979-12-12 | Hargreaves & Sons Ltd Henry | Air turning assemblies for ducting |
US5197509A (en) * | 1990-06-06 | 1993-03-30 | Cheng Dah Y | Laminar flow elbow system and method |
CN2189230Y (zh) * | 1994-02-07 | 1995-02-08 | 王文芳 | 出风口导流整流装置 |
US5531484A (en) * | 1994-02-10 | 1996-07-02 | Kawano; Michihiko | Elbow provided with guide vanes |
US5529084A (en) * | 1994-03-24 | 1996-06-25 | Koch Engineering Company, Inc. | Laminar flow elbow system and method |
-
2010
- 2010-10-26 CN CN2010105203362A patent/CN10196317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63171A (zh) | 2011-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963171B (zh) | 一种矩形断面t型分流整流三通 | |
CN101968146B (zh) | 一种矩形风管y形对称燕尾分流整流三通 | |
CN107449091B (zh) | 一种合流三通风管的降阻优化设计方法 | |
CN101975321A (zh) | 一种矩形风管分隔式合流整流三通 | |
CN101629583A (zh) | 一种轴流泵叶轮叶片型线计算及加厚方法 | |
CN101963169B (zh) | 一种90°整流矩形弯管 | |
CN101567026A (zh) | 一种输液管道导流结构减振弯头优化设计方法 | |
Yin et al. | Low-resistance optimization and secondary flow analysis of elbows via a combination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design and simple comparison design | |
CN211650472U (zh) |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1813224B (zh) | 低阻力方形渐扩变径构件 | |
CN101963172B (zh) | 一种矩形断面п型180°整流弯管 | |
CN105673558A (zh) | 一种基于载荷法设计的离心通风机叶片 | |
Ziganshin et al. |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 z-shaped ventilation elbow and reduction of its resistance | |
CN108386983B (zh) | 一种用于通风空调风管的低阻力分流三通构件 | |
Yin et al. | Geometric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of low resistance T-junction with guide vanes in HVAC system | |
CN101975205B (zh) | 一种矩形断面z型整流弯管 | |
CN101963170B (zh) | 一种矩形断面十字型分流整流四通 | |
CN113494770A (zh) | 一种矩形风管90度弯头及通风管道 | |
CN116772013A (zh) | 一种矩形风管低阻型整流三通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7902051A (zh) | 采用埋入式微通道阵列的进气道及其设计方法 | |
CN113137737B (zh) | 一种通风管道 | |
CN207830800U (zh) | 一种限制流体回流装置 | |
CN202432162U (zh) | 用于空调换热器的三通管件 | |
CN108644993A (zh) | 一种均匀送风的低流动阻力管道装置及设计方法 | |
CN204458508U (zh) | 一种无蜗壳离心通风机翼型叶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6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