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69158B -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69158B
CN101969158B CN2010105028912A CN201010502891A CN101969158B CN 101969158 B CN101969158 B CN 101969158B CN 2010105028912 A CN2010105028912 A CN 2010105028912A CN 201010502891 A CN201010502891 A CN 201010502891A CN 101969158 B CN101969158 B CN 101969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cable
connector
flat flexible
terminal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028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69158A (zh
Inventor
生田启一郎
长绳政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69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9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69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691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8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不增加接触器和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种类,即使是双接点型也可稳定地插入拔出,并能自由选择1-N或1-1连接。在第一连接器设置有在厚度方向两侧具有平坦端面、且一端向进深方向突出的板形电缆保持件,第一连接器使保留前端部、导体露出且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露出导体的弯曲部为界,分向电缆保持件的两端面并与该两端面接触,且保持终端的前端部和基端部,第二连接器具有分别接触露出导体的多个接触器,所述成对的连接器构成为阻止第一连接器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并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连接。

Description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案申请的申请号为200710126893.4,申请日为2007年6月29日,发明名称为“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连接器领域,其涉及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中将多个导体在宽度方向上排列起来而构成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连接所使用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以及使用其单侧的连接器的导线。
技术背景
日本特开2005-4994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插接型连接器,其通过在一对FFC(挠性扁平电缆)的端部临时保持在保持件的载置框的对应载置面上的状态下,使固定部件的环状部与FFC的端部和载置框配合并将固定部件的卡定部卡定在保持件的被卡定部上,能够将一对FFC容易地连接起来。在该文献中公开的FFC在其端部的背面粘贴有合成树脂制的加强片,该加强片排列保持从FFC的端部露出的露出导体。
日本特开2005-166364号公报公开了这样的端子:其相对于FFC的接点由折返边缘构成,而且扁平形电缆相对于连接器壳体的插入性优良。该文献中公开的FFC,在前端部处上侧的薄膜被剥掉而露出导电体,并且在前端部的下表面粘贴有由树脂制的薄板构成的加强部件,以加强前端部使其不弯曲。
如图16所示,在具有N根导体的预定长度的FFC 901的两端,分别连接这样的连接器作为第一连接器902,并将这些第一连接器902分别连接到作为配对侧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器903上,在该情况下,将两个第一连接器902以相同姿态相对置地配置、两个第二连接器903也与此对应地以相同姿态相对置地配置是基本的连接方式。该情况下,在一侧的第二连接器903中朝向配合方向的左端的第一个极与在另一侧的第二连接器903中朝向配合方向的右端的第N个极连接(以下称为1-N连接)。与之相对,要将两个第二连接器903的相同序号的极彼此连接起来(以下称为1-1连接),则如图17所示,在将第一连接器902和第二连接器903与图16相同地进行配置的状态下,将FFC 901的一端扭转使表面和背面颠倒后连接到一个第一连接器上,或者,如图18所示,在图16的配置中将一个第一连接器902和第二连接器903的表面和背面颠倒后连接到FFC 901上。
通常,在导线(harness)制造前,在FFC 901的两端部的背面粘贴合成树脂制的加强片来排列保持FFC 901的露出导体。在图17和图18的连接方式的情况下,由于FFC 901和一个第一连接器902使表面和背面与通常的连接方式颠倒地进行连接,所以若直接使用第一连接器902的接触器,则接触器的接点不是与FFC 901的表面的露出导体接触而是与背面的加强片接触,这样就无法实现电连接。因此,设定改变了接点位置的接触器并组装到第一连接器中,但是这样的话接触器的种类增加,会导致成本上升。此外,也考虑了在FFC 901的一个端部上在背面粘贴加强片,在另一端部上在表面粘贴加强片,但这样将增加FFC 901的种类,并导致成本上升。再有,还考虑了使接触器为在FFC的表面和背面两侧进行接触的双接点型接触器,但由于一个接点与加强片接触,所以在插入拔出时的手感会产生不舒服感,并且若反复进行插入拔出则可能会损伤加强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使用其单侧的连接器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使FFC或其它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的导体露出,在制造导线时,通过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其前端部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一个面的方式反转或以接近另一个面的方式反转,来改变该终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朝向,从而可自由选择1-N连接或1-1连接,并不会增加接触器和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种类,能够避免成本上升,而且即使为双接点型也能够稳定地进行插入拔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其具有:第一连接器,其与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中排列多个导体而构成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连接,并使其宽度方向与这些导体的排列方向一致;以及第二连接器,其将该第一连接器作为配对对象通过沿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进深方向进行插入或拔出,来进行配合或脱离,在第一连接器上设有板形的电缆保持件,该电缆保持件在与宽度方向和进深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平坦的端面,且进深方向的一端向与第二连接器配合的一侧突出,通过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以露出导体,并将该露出导体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反转,所述第一连接器使该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露出导体的弯曲部为界,分向电缆保持件的上述两端面,并与该两端面接触,并且保持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和隔着露出导体位于所述前端部的相反侧的基端部,第二连接器构成为具有:可与第一连接器配合的第二连接器主体;和多个接触器,它们在该第二连接器主体上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在第二连接器主体与第一连接器配合时分别接触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露出导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以阻止第一连接器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二连接器配合的反向配合,并且,所述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构成为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连接的反向连接。
使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露出导体的弯曲部为界,分向第一连接器的电缆保持件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并与所述两端面接触,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器来保持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和基端部。而且,当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配合时,接触器分别接触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露出导体。
为便于说明,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称为A面和B面来进行区分。使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一个终端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以露出导体。然后,通过以该前端部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反转。在该终端上连接第一连接器。其结果为,第一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中的、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的端面为A面。然后,将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上。其结果为,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中的、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的端面为A面。接着,当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另一终端以上述同样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器上时,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第一连接器的A面、第二连接器的A面为相同侧。因此,两个第一连接器将笔直延伸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夹在中间、以相同姿态相对置地配置,第二连接器也与此对应地以相同姿态相对置地配置,所以实现了1-N连接。
与此相对地,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一个终端以与上述不同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器上,将另一终端以与上述相同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器上。即,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一个终端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以使导体露出。然后,通过以该前端部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B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反转。当在该终端上连接第一连接器时,第一连接器的B面变成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接着,当将第一连接器连接到第二连接器中时,第二连接器的B面变成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因此,两个第一连接器将笔直延伸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夹在中间、以厚度方向的朝向相反的姿态相对置地配置,第二连接器也与此对应地以厚度方向的朝向相反的姿态相对置地配置,所以实现了1-1连接。
这样,在制造导线时,通过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其前端部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的方式进行反转、或以接近B面的方式进行反转,与所述终端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朝向变化,由此可自由选择1-N连接或1-1连接。在该情况下,以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的方式进行反转、或以接近B面的方式进行反转虽然存在不同,但露出导体在电缆保持件中的定位不变,所以第二连接器的接触器为一种即可,不需要增加接触器的种类,由此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不是如以往那样在扁平形柔性电缆上粘贴加强片,所以不需要增加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种类,由此降低了成本。再有,即使使接触器为对应于电缆保持件的厚度方向两侧具有接点的双接点型接触器,由于两个接点皆接触露出导体,所以无需担心出现在插入拔出时手感产生不舒服感或因反复插入拔出而使扁平形柔性电缆受到损伤等不良情况,能够稳定地进行插入拔出。
因此,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使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导体露出,在制造导线时,通过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以其前端部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一个面的方式进行反转、或以接近另一个面的方式进行反转,来改变与其连接的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的厚度方向的朝向,由此可自由选择1-N连接或1-1连接,所以能够在不增加接触器和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种类的情况下降低成本,并且即使使接触器为双接点型接触器也能够稳定地进行插入拔出。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第一连接器分为:第一连接器主体,其可与第二连接器配合,并设有在进深方向上贯穿的通孔;和电缆保持件,电缆保持件以进深方向的一端向与第二连接器配合的一侧突出的方式插入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通孔中,并与第一连接器主体配合,所述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构成为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安装到电缆保持件上的反向安装,电缆保持件和第一连接器主体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以阻止电缆保持件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主体配合的反向配合。
这样,只要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安装在电缆保持件上,并将它们配合到第一连接器主体的通孔中,第一连接器就被连接到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上,所以作业性好,而且,由于阻止了扁平形柔性电缆向电缆保持件的反向安装以及电缆保持件向第一连接器主体的反向配合,所以能够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
因此,在将第一连接器分割为第一连接器主体和与其配合的电缆保持件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在作业性良好的情况下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电缆保持件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有止挡部,该止挡部用于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的端面抵接。
这样,在要进行扁平形柔性电缆向电缆保持件的反向安装时,由止挡部阻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安装,所以阻止了该反向安装,从而能够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
因此,当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了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的端面抵接的止挡部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阻止扁平形柔性电缆向电缆保持件的反向安装,能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也可以构成为,在电缆保持件上设有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在其与电缆保持件的端面之间夹持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或基端部。
这样,提高了第一连接器对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保持力。
因此,当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了保持部件时,可提高第一连接器对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保持力。
本发明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为下述这样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其具有:扁平形柔性电缆,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中排列多个导体而构成,在其终端处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而露出了导体;以及分别安装在该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上的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两个终端向相同侧反转。
通过该导线和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实现了1-N连接。
因此,能够公开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其用于使用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来实现1-N连接。
本发明的另一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为下述这样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其具有:扁平形柔性电缆,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中排列多个导体而构成,在其终端处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而露出了导体;以及分别安装在该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上的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两个终端向相反侧反转。
通过该导线和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二连接器,实现了1-N连接。
因此,能够公开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其用于使用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来实现1-1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以面向宽度方向的面将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剖开进行表示的立体图。第一连接器连接在扁平形柔性电缆上,第二连接器安装在印刷布线板上。
图2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图1中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在保留前端部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而露出导体的实施例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终端附近的立体图。
图4是以面向宽度方向的面将与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的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剖开进行表示的立体图。
图5是从宽度方向观察图4中的第一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6是使两个终端反转以进行1-N连接时的实施例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缩小立体图。扁平形柔性电缆省略长度方向的中途部进行表示。
图7是将实施例的电缆保持件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6中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电缆保持件的缩小立体图。
图8是图7中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分别安装在电缆保持件上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电缆保持件的缩小立体图。
图9是将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主体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8中的两个电缆保持件上时的、带电缆保持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第一连接器主体的缩小立体图。
图10是将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9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器上时的、导线和第二连接器的缩小立体图。第二连接器安装在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上。
图11是将两个终端反转以进行1-1连接时的实施例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缩小立体图。扁平形柔性电缆省略长度方向的中途部进行表示。
图12是将实施例的电缆保持件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11中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电缆保持件的缩小立体图。
图13是图12中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的两个终端分别安装在电缆保持件上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电缆保持件的缩小立体图。
图14是在将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器主体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13中的两个电缆保持件上时的、带电缆保持件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和第一连接器主体的缩小立体图。
图15是将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器分别对置地配置在图14中的两个第一连接器上时的、导线和第二连接器的缩小立体图。第二连接器安装在实施例的印刷布线板上。
图16是说明进行1-N连接的现有导线和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7是说明进行1-1连接的现有导线和连接器的示意图。
图18是说明进行1-1连接的现有的另一导线和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和图2表示作为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这些连接器100、200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连接到作为连接目标部件的印刷布线板500上。该连接目标部件也可以是印刷布线板以外的部件,其并不被该实施例所限定。为便于说明,设定相互正交的进深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若根据图2进行说明,图的上下方向是进深方向,与图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是宽度方向,图的左右方向是厚度方向。
该实施例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是FFC。如图3所示,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具有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和设置在该绝缘包皮301中的多个导体302。导体302隔开间隔排列。绝缘包皮301是具有柔性的面状绝缘体,在该绝缘包皮301的中间层的部分夹有导体302。该实施例所示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不用作限定和解释成为本发明对象的扁平形柔性电缆。成为本发明对象的扁平形柔性电缆包括将导体设置在绝缘包皮的单面上的FFC,也包括FPC(挠性印刷电路板)。
如图3所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而露出导体302。该终端310是,在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以与导体302的延伸方向大致正交的截面进行切断时,从该切断面到沿上述方向离开预定长度的部位的部分。前端部311是,在该终端310中从上述切断面到沿上述方向离开比上述预定长度短的长度的部位的部分。而且,从前端部311的上述切断面的相反侧的端面到沿导体302的延伸方向离开比上述预定长度短的长度的部位,在导体302的周围没有绝缘包皮301,导体302完全露出。将该导体302的露出部分称为露出导体302a。在导体302和导体302之间也可留有绝缘包皮301。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对扁平形柔性电缆300进行剥皮加工,来使导体302露出,并在前端部311上保留绝缘包皮301。而且,在终端310中,隔着露出导体302a在前端部311的相反侧具有基端部312。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100由绝缘性材料形成,其与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连接。在该情况下,第一连接器100的宽度方向定向为与导体302在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中的排列方向一致。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连接器200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00作为配对对象沿进深方向插入来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然后,第二连接器200通过沿进深方向将第一连接器100拔出而从第一连接器100脱离。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在第一连接器100的进深方向的一端设置有凸部101,在第二连接器200的进深方向的一端设有凹部201,通过将第一连接器100的凸部101插入到第二连接器200的凹部201中来实现两个连接器100、200的配合,通过将凸部101从凹部201拔出来实现两连接器100、200的脱离。作为两个连接器的配合构造,也可以反过来在第一连接器上设置凹部,在第二连接器上设置凸部,也可使用其它公知结构的配合构造。此外,在第一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公知的锁定臂102,该锁定臂102沿进深方向延伸,其中途部通过具有挠性的部分固定在第一连接器100上,在该锁定臂102的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的端部设有钩部,其另一端成为操作部。而且,在第二连接器200的厚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作为勾挂锁定臂102的钩部的孔的公知的被锁定部202。被锁定部也可以是孔、爪等。也可以反过来在第一连接器上设置被锁定部,在第二连接器上设置锁定臂,也可使用其它公知结构的锁定构造。此外,也可不设置锁定构造。
在第一连接器100中,设有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平坦的端面103a、103b的板形的电缆保持件103。这些端面103a、103b大致平行地设置,但也可以不这样设置。此外,电缆保持件103的进深方向的一端103c朝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突出。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通过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而反转,并以该方式连接在第一连接器100上。而且,电缆保持件103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处于反转方式的终端310以露出导体302a的弯曲部为界,分向上述两端面103a、103b并与该两端面103a、103b接触。即,露出导体302a的弯曲部与电缆保持件103的一端103c接触,前端部311和露出导体302a的前端部侧的部分与端面103a接触,基端部312和露出导体302a的基端部侧的部分与端面103b接触。露出导体的弯曲部可以不必接触电缆保持件的一端,可以留有一些间隔而浮起。此外,第一连接器100构成为保持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中的前端部311和基端部312。这里,将前端部311用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和后述的保持部件120夹持,将基端部312用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b和后述的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横壁105夹持,由此将前端部311和基端部312保持在第一连接器100中。第一连接器对前端部和基端部的保持也可通过用其它部分夹持来进行,也可利用公知的卡定构造来进行,还可通过粘接来进行,亦可通过其它方法来进行。
第二连接器200具有:由绝缘性材料形成、且可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10;和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10上沿宽度方向上排列设置的多个接触器220。接触器220配置成,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10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时,分别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露出导体302a接触。该实施例的接触器220是在两点与接触对象的导体302接触的双接点型接触器。该接触器220具有: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10上设置的连接部221;和从该连接部221沿进深方向延伸、且在前端附近具有接点的两个接触部222,一个接点接触作为对象的露出导体302a中的、与电缆保持件103的一个端面103a接触的部位,另一接点接触作为对象的露出导体302a中的、与电缆保持件103的另一端面103b接触的部位。但是,也可以是仅接触作为对象的导体的某一部位的单接点型的接触器。
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即,这些配合部关于与厚度方向正交的面不对称。这里,第一连接器100的凸部101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凹部201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由此,可阻止第一连接器10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反向配合。
第一连接器100构成为,阻止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反转了的终端31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100连接的反向连接。说明用于该用途的具体结构。第一连接器100被分割为第一连接器主体110和上述的电缆保持件103。第一连接器主体110构成第一连接器100的主要部分,其设置成可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10上设有在进深方向上贯穿的通孔111。电缆保持件103在进深方向上从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的相反侧插入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通孔111中,并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配合。当电缆保持件103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配合时,电缆保持件103的进深方向的一端103c穿过通孔111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突出。电缆保持件103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配合,是通过电缆保持件103中的、除厚度方向上的两端面103a、103b以外的部分来进行的。这里,电缆保持件10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构成通孔111的壁中的、在宽度方向两端面向宽度方向的纵壁上所设置的凹部配合。作为该配合构造,可以反过来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凹部,在纵壁上设置凸部,也可使用其它公知结构的配合构造。
此外,电缆保持件103构成为阻止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反转了的终端31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安装到电缆保持件103上的反向安装。作为用于该用途的具体结构,在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103a上设有止挡部103d,该止挡部103d用于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前端部311的端面抵接。由于如此构成,所以即使使终端310中的基端部312和露出导体302a的基端部侧的部分,不与它们本来应该接触的端面103b接触,而是错误地与端面103a接触,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与基端部312连续的部分会碰到突出于端面103a的止挡部103d而膨胀,从而无法将电缆保持件103插入到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通孔111中。因此,阻止了反向安装。此外,通过前端部311的端面与止挡部103d的抵接,可高精度地进行终端310在电缆保持件103的进深方向上的定位,露出导体302a在电缆保持件103的一端103c处准确地定位于目标部位。
再有,电缆保持件103和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即,这些配合部关于与厚度方向正交的面不对称。由此,阻止了电缆保持件103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配合的反向配合。这里,如图7所示,通过在电缆保持件103的宽度方向的端部上设置凸起103e,并将该凸起103e嵌入到设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上述纵壁的孔(省略图示)中,来将两者配合起来,使该凸起103e沿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从其中央偏离,并使上述孔沿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厚度方向从其中央偏离,由此阻止了反向配合。作为电缆保持件和第一连接器主体的配合构造,可反过来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孔,在第一连接器主体上设置突部,也可使用其它公知结构的配合构造。标号103f是分割壁,其设置成从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103b沿厚度方向立起,并且从电缆保持件103的一端103c沿进深方向立起。该分隔壁103f以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导体302的间隔相同的间隔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各分隔壁103f将相邻的露出导体302a在宽度方向的两侧之间分开,以防止这些露出导体302a接触。
在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一侧配置有保持部件120。该保持部件120与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端面103a之间的间隔可变。这里,如图7所示,通过将保持部件120的宽度方向两端的进深方向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在电缆保持件103上,使保持部件120可在厚度方向上移位,由此,保持部件120和端面103a之间的间隔可变。保持部件120按压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构成通孔111的壁中的、面向厚度方向的横壁104上。而且,在按压在该横壁104上的保持部件120和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之间,夹持有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前端部311。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横壁104、和与该横壁104在厚度方向上对置的横壁105中的至少一方倾斜设置,通孔111的厚度方向的尺寸形成为朝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逐渐减小。由此,在将安装有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电缆保持件103朝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插入时,横壁104按压保持部件120的力逐渐增加,从而夹持前端部311和基端部312的力增加。在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上,在与保持部件120对置的部位设有沿厚度方向凹陷的接收部103g,该接收部103g迎入被保持部件120按压的前端部311使其弯曲,由此,前端部311在进深方向上不易拔出。也可以不设置这样的倾斜,也可以不设置接收部。在该实施例中,将终端310的前端部311用保持部件120和端面103a夹持,但也可以在电缆保持件的与上述相反的一侧设置保持部件,用保持部件和相反侧的端面来夹持终端的基端部。此外,还可以在电缆保持件的两侧设置保持部件,用保持部件和端面来夹持终端的前端部和基端部两者。另外,本发明包括不设置保持部件的实施例。
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中的前端部311,由承受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横壁104的按压力的保持部件120和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夹持。此外,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中的基端部312,由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横壁105和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b夹持。
下面,说明上述实施例的作用。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反转了的终端310,以露出导体302a的弯曲部为界,分向第一连接器100的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103a、103b,并与所述两端面103a、103b接触,并通过第一连接器100保持终端310的前端部311和基端部312。然后,当使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配合时,接触器220分别接触终端310的露出导体302a。
首先,对使用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1-N连接的实施进行说明。为便于说明,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称为A面、B面来进行区分。在图6所示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中在中央处看起来较宽阔的面为A面。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完全没有扭转。如该图的左侧所示,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一个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然后,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在图6中,通过将终端310反转可稍微看到B面。在该终端310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即,如图7的左侧所示,使电缆保持件103的保持部件120从端面103a远离,如图8的左侧所示,将反转了的终端310安装到电缆保持件103上,并使终端310的前端部311的端面抵接在止挡部103d上,然后将保持部件120放到与端面103a接触的前端部311上。接着,如图9的左侧所示,使电缆保持件103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对置,如图10的左侧所示,当将电缆保持件103配合到第一连接器主体110中时,则形成第一连接器100。其结果为,第一连接器1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中的、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的端面为A面。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设有锁定臂102的端面成为A面。然后,将第一连接器100连接到安装在印刷布线板500上的第二连接器200上。其结果为,如图10的左侧所示,第二连接器2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中的、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为相同侧的端面为A面。在该实施例的情况下,设有被锁定部202的端面成为A面。接着,如图6的右侧所示,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以上述同样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00上。即,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然后,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接下来,在该终端310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然后,将第一连接器100连接到安装在印刷布线板500上的第二连接器200上。这样,如图10的右侧所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第一连接器100的A面、第二连接器200的A面为相同侧。因此,两个第一连接器100将笔直延伸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夹在中间、以相同的姿态相对置地配置,第二连接器200也与此对应地以同一姿态相对置地配置,因此实现了1-N连接。如图10所示,在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的宽度方向一端,刻有三角记号。该三角记号表示在宽度方向上排列了N个极的导体302、接触器220中的第N个极的位置。在该连接方式中,在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中,三角记号之间不是正对的,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一个极经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导体302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第N个极连接。由此可知是1-N连接。
下面,对使用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1-1连接的实施进行说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第一连接器100、第二连接器200的A面和B面沿用先前的说明中确定的内容,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完全没有扭转。在图11所示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中在中央处看起来较宽阔的面为A面。如该图的左侧所示,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一个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然后,与先前的1-N连接的情况不同,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B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在图11中,通过将终端310反转而可略微看见B面。在该终端310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即,如图12的左侧所示,使电缆保持件103的保持部件120从端面103a远离,如图13的左侧所示,将反转了的终端310安装到电缆保持件103上,并使终端310的前端部311的端面抵接在止挡部103d上,然后将保持部件120放到与端面103a接触的前端部311上。接着,如图14的左侧所示,使电缆保持件103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对置,如图15的左侧所示,当将电缆保持件103配合到第一连接器主体110中时,形成第一连接器100。其结果为,第一连接器100的B面与扁平形柔性电缆的A面为相同侧。然后,将第一连接器100连接到安装在印刷布线板500上的第二连接器200上。其结果为,如图15的左侧所示,第二连接器200的B面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为相同侧。接着,如图11的右侧所示,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以与先前的1-N连接的情况相同的连接方式连接到第一连接器100上。即,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然后,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接着,在该终端310上连接第一连接器100。然后,将第一连接器100连接到安装在印刷布线板500上的第二连接器200上。这样,如图15的右侧所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第一连接器100的A面、第二连接器200的A面为相同侧。因此,两个第一连接器100将笔直延伸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夹中间、以厚度方向的朝向反向的姿态相对置地配置,第二连接器200也与此对应地以厚度方向的朝向反向的姿态相对置地配置,因此实现了1-1连接。在该连接方式中,在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中,三角记号彼此正对,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一个极经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导体302与另一个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第一个极连接。
这样,在制造导线时,通过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以其前端部311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的方式进行反转、或以接近B面的方式进行反转,与终端310连接的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厚度方向的朝向变化,由此可自由选择1-N连接或1-1连接。在该情况下,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前端部311接近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A面方式进行反转、或以接近B面的方式进行反转虽然存在不同,但由于露出导体302a在电缆保持件103中的定位不变,所以第二连接器200的接触器220为一种即可,不需要增加接触器220的种类,由此降低了成本。此外,由于不是如以往那样在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上粘贴加强片,所以不需要增加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种类,由此降低了成本。再有,即使如该实施例那样使接触器220为对应于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两侧具有接点的双接点型接触器,由于两个接点皆与露出导体302a接触,所以无需担心出现在插入拔出时手感产生不舒服感或因反复插入拔出而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受到损伤等不良情况,能够稳定地进行插入拔出。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构成为可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连接的反向连接即可。即,在以第一连接器为基准考虑朝向的情况下,连接第一连接器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将前端向厚度方向的哪一方反转在设计上是自由的,但在一旦确定了的朝向依次连接的情况下,必须阻止将前端向厚度方向的相反侧反转的反向连接。此外,也可以不将电缆保持件从第一连接器分割,而将其一体地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在上述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情况下,将第一连接器100分割为第一连接器主体110和电缆保持件103,将电缆保持件103以其进深方向的一端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突出的方式插入到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通孔111中,并使其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配合,并且构成为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安装在电缆保持件103上的反向安装,电缆保持件103和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以阻止电缆保持件103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主体110配合的反向配合。这样,只要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安装在电缆保持件103上,并将它们配合到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通孔111中,第一连接器100就被连接到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上,所以作业性好,而且,由于阻止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向电缆保持件103的反向安装、和电缆保持件103向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反向配合,从而能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只要构成为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安装到电缆保持件上的反向安装即可。与此相对地,在上述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情况下,在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一个端面103a上设有止挡部103d,该止挡部103d用于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前端部311的端面抵接。这样,在要进行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向电缆保持件103的反向安装时,由于止挡部103d阻碍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安装,所以阻止了该反向安装,从而能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而且,可高精度地进行终端310在电缆保持件103中的定位,能够使露出导体302a准确地定位于目标部位。代替止挡部,可以在例如电缆保持件103的一个端面上设置沿宽度方向延伸、且沿厚度方向凹陷的槽,并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前端插入到该槽中。
此外,即使是在将电缆保持件一体地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时,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上述那样的止挡部或槽对于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反向安装也是有效的,此时,通过反向安装的阻止,有效地阻止了反转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向第一连接器的反向连接。
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也可以不设置保持部件,而通过第一连接器主体的横壁和电缆保持件的端面来夹持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并且通过第一连接器主体的横壁和电缆保持件的端面夹持基端部。与此相对地,在上述实施例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情况下,在电缆保持件103上设有保持部件120,该保持部件120设置成其与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端面103a之间的间隔可变,该保持部件120按压在第一连接器主体110的构成通孔111的横壁104上,并在与电缆保持件103的端面103a之间夹持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前端部311。这样,如果将保持部件120按压或啮入到扁平形柔性电缆300上,则第一连接器100对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的保持力增大。此外,根据形状,当要进行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向电缆保持件103的反向安装时,由于保持部件阻碍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安装,所以阻止了该反向安装,从而能可靠地实施1-N连接或1-1连接。保持部件只要在电缆保持件上设置成将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的前端部或基端部夹持在其与电缆保持件的端面之间即可。因此,保持部件可以是其与电缆保持件的厚度方向的端面之间的间隔可变、被弹性部件向上述端面施力的部件。在该情况下,电缆保持件可以一体地设置在第一连接器上。
通过以上说明的实施例,充分公开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harness)410,该导线410具有: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中排列多个导体302而构成,在终端310处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而露出了导体302;和分别安装于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两个终端310上的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100,在该导线410中,两个终端310向相同侧反转。通过该导线410和第二连接器200实现了1-N连接。
此外,通过以上说明的实施例,充分公开了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420,导线420具有: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中排列多个导体302而构成,在终端310处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而露出了导体302;和分别安装于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两个终端310上的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100,在该导线420中,两个终端310向相反侧反转。通过该导线420和第二连接器200,实现了1-1连接。
本发明包括将上述实施例的特征组合而成的实施例。此外,以上的实施例不过是表示了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的几个示例。因此,不能由这些实施例的记载来限定和解释本发明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Claims (5)

1.一种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其具有:
第一连接器(100),其与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中排列多个导体(302)而构成的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连接,并使其宽度方向与这些导体(302)的排列方向一致;以及
第二连接器(200),其将该第一连接器(100)作为配对对象通过沿与上述宽度方向正交的进深方向进行插入或拔出,来进行配合或脱离,
在第一连接器(100)上设有板形的电缆保持件(103),该电缆保持件(103)在与宽度方向和进深方向正交的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平坦的端面(103a、103b),且进深方向的一端(103c)向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的一侧突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终端(310)通过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并将该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反转,第一连接器(100)使该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以露出导体(302a)的弯曲部为界,分向电缆保持件(103)的上述两端面(103a、103b),并与该两端面(103a、103b)接触,并且保持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的前端部(311)和隔着露出导体(302a)位于所述前端部(311)的相反侧的基端部(312),
在电缆保持件(103)上,以与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导体(302)的间隔相同的间隔沿宽度方向排列设有分割壁(103f),该分割壁(103f)从电缆保持件(103)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103a、103b)沿厚度方向立起,并且从电缆保持件(103)的进深方向的一端(103c)沿进深方向立起,
第二连接器(200)构成为具有:可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的第二连接器主体(210);和多个接触器(220),它们在该第二连接器主体(210)上沿宽度方向排列设置,并且在第二连接器主体(210)与第一连接器(100)配合时分别接触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的露出导体(302a),
第一连接器(100)和第二连接器(200)的配合部在厚度方向上非对称地设置,以阻止第一连接器(10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二连接器(200)配合,
并且,所述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构成为阻止反转了的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在厚度方向上反向地与第一连接器(100)连接,
其中,
第一连接器(100)对扁平形柔性电缆终端(310)的前端部(311)和基端部(312)的保持是通过粘接剂来进行的。
2.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410),其具有:
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中排列多个导体(302)而构成,在其终端(310)处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而露出了导体(302);以及
分别安装在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两个终端(310)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100),
两个终端(310)向相同侧反转。
3.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410),其具有:
扁平形柔性电缆(300),其通过在扁平形的绝缘包皮(301)中排列多个导体(302)而构成,在其终端(310)处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而露出了导体(302);以及
分别安装在该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两个终端(310)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中的第一连接器(100),
两个终端(310)向相反侧反转。
4.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两个工序:
在其中一工序中,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一个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并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作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的A面和B面中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并在该终端(310)连接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100),
在另一工序中,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并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作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的A面和B面中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并在该终端(310)连接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100)。
5.一种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如下两个工序:
在其中一工序中,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一个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并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作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的A面和B面中的A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并在该终端(310)连接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100),
在另一工序中,将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另一终端(310)在保留前端部(311)的情况下剥离绝缘包皮(301)以露出导体(302),并通过以该前端部(311)与作为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厚度方向的两端面的A面和B面中的B面接近的方式,将露出导体(302a)的中途部弯曲成大致U字形,来使扁平形柔性电缆(300)的终端(310)反转,并在该终端(310)连接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器(100)。
CN2010105028912A 2006-06-30 2007-06-29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9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80676 2006-06-30
JP2006180676A JP4818833B2 (ja) 2006-06-30 2006-06-30 平形柔軟ケーブルのハーネス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8934A Division CN101098055B (zh) 2006-06-30 2007-06-29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69158A CN101969158A (zh) 2011-02-09
CN101969158B true CN101969158B (zh) 2013-08-28

Family

ID=3891961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0289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69158B (zh) 2006-06-30 2007-06-29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CN2007101268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055B (zh) 2006-06-30 2007-06-29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689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098055B (zh) 2006-06-30 2007-06-29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及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467970B2 (zh)
JP (1) JP4818833B2 (zh)
KR (1) KR101354420B1 (zh)
CN (2) CN101969158B (zh)
TW (2) TWI3963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3971B (zh) * 2008-03-11 2011-12-14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及其柔性扁平线缆模组
JP5134415B2 (ja) * 2008-03-31 2013-01-3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JP5134416B2 (ja) * 2008-03-31 2013-01-30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TWI387160B (zh) * 2008-04-18 2013-02-21 P Two Ind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bination
US8393918B2 (en) * 2008-06-11 2013-03-12 Pulse Electronics, Inc. Miniaturized connectors and methods
JP5216441B2 (ja) * 2008-06-30 2013-06-1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531893B (zh) * 2009-04-28 2013-06-05 北京奇想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功能型树脂覆膜支撑剂及其制备方法
EP2339592A3 (en) * 2009-12-23 2011-12-14 Hitachi-LG Data Storage Korea, Inc. Cable, cable connector and cable assembly
JP5057592B2 (ja) * 2010-02-03 2012-10-24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5547525B2 (ja) * 2010-03-17 2014-07-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末接続具
KR101134994B1 (ko) * 2010-10-19 2012-04-09 (주)우주일렉트로닉스 단자접힘형 연성 플랫 케이블 및 이를 이용한 커넥터 제조방법
TWI460933B (zh) * 2010-12-14 2014-11-11 Adv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Insertion and Displacement Control Structure of Soft Circuit Cable
US8535089B2 (en) 2011-07-25 2013-09-17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US8430685B2 (en) * 2011-07-25 2013-04-3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y
US8840415B2 (en) * 2011-10-05 2014-09-23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Power cable connector
CN104377483A (zh) * 2013-08-12 2015-02-25 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和具有电连接器的系统与电子装置
KR101550994B1 (ko) 2013-12-06 2015-09-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플랫 케이블용 커넥터
JP6293634B2 (ja) * 2014-10-03 2018-03-14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5932485B (zh) * 2015-02-26 2018-06-15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插座连接器
DE102017214151B4 (de) * 2017-08-14 2020-01-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lachleiter mit mehreren nebeneinander in einem Isoliermaterial verlaufenden Leiterbahnen sowie Buchsengehäuse
TWI628874B (zh) * 2017-08-16 2018-07-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TWI628875B (zh) * 2017-08-16 2018-07-01 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集成連接器元件及其電連接器
JP7121914B2 (ja) * 2019-05-29 2022-08-1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および端子付き可撓性基板
TWI751774B (zh) * 2019-11-07 2022-01-01 大陸商安費諾電子裝配(廈門)有限公司 線纜連接器及連接器組件
US11489279B2 (en) * 2020-06-24 2022-11-01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11296446B2 (en) * 2020-07-02 2022-04-05 TE Connectivity Services Gmbh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US12015221B2 (en) * 2021-03-16 2024-06-18 GE Precision Healthcare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s for medical devices
KR20230000024A (ko) * 2021-06-23 2023-01-02 삼원액트 주식회사 고 내굴곡성 케이블하네스
US12237596B2 (en) * 2022-03-18 2025-02-25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Cable housing and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0510A (en) * 1994-04-07 1997-11-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Inc. Flat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flat cable and a connector housing
CN1241047A (zh) * 1998-07-08 2000-01-12 莫列斯公司 屏蔽扁平柔性线路的电连接器
CN2449368Y (zh) * 2000-10-18 2001-09-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649211A (zh) * 2004-01-30 2005-08-03 Smk株式会社 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079579A (en) * 1960-05-20 1963-02-26 Thomas & Betts Corp Connector for conductors
US3159447A (en) * 1962-09-21 1964-12-01 Kent Mfg Co Plug connector for flat conductor cable
JPS6199382A (ja) * 1984-10-19 1986-05-17 Komatsu Ltd 圧力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H0216587A (ja) * 1988-07-05 1990-01-19 Fujitsu Ltd 静電記録装置の用紙分離方法
JPH0216587U (zh) * 1988-07-18 1990-02-02
JP2511377Y2 (ja) * 1991-07-24 1996-09-2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ブル用コネクタ
JP3066799B2 (ja) * 1997-03-06 2000-07-17 株式会社アイペックス コネクタ
JP4430275B2 (ja) * 2001-09-27 2010-03-1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ディスクリート線用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的接続構造
JP2004014920A (ja) * 2002-06-10 2004-01-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ケーブル連結部構造
DE10262045B4 (de) * 2002-10-31 2005-06-02 Fci Verbinder für Flex-Flachbandkabel
JP2005004994A (ja) 2003-06-09 2005-01-06 Jst Mfg Co Ltd プラグ型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含む電気コネクタ
JP2005004993A (ja) * 2003-06-09 2005-01-06 Jst Mfg Co Ltd プラグ型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含む電気コネクタ
TWM242916U (en) * 2003-08-18 2004-09-01 Hannstar Electronics Corp Improved tool structure for electric connector
JP2005166364A (ja) 2003-12-01 2005-06-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端子
JP2007294225A (ja) * 2006-04-25 2007-11-0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フラット配線材の端末構造、及びフラット配線材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90510A (en) * 1994-04-07 1997-11-25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Inc. Flat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flat cable and a connector housing
CN1241047A (zh) * 1998-07-08 2000-01-12 莫列斯公司 屏蔽扁平柔性线路的电连接器
CN2449368Y (zh) * 2000-10-18 2001-09-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CN1649211A (zh) * 2004-01-30 2005-08-03 Smk株式会社 印刷电路板用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2-16587U 1990.02.02
JP昭61-99382U 1986.06.25
JP特开2003-109710A 2003.04.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18833B2 (ja) 2011-11-16
TWI396341B (zh) 2013-05-11
JP2008010330A (ja) 2008-01-17
US20080009180A1 (en) 2008-01-10
US7467970B2 (en) 2008-12-23
TW200814441A (en) 2008-03-16
CN101969158A (zh) 2011-02-09
CN101098055B (zh) 2011-06-08
CN101098055A (zh) 2008-01-02
TW201042842A (en) 2010-12-01
KR20080003254A (ko) 2008-01-07
TWI396342B (zh) 2013-05-11
KR101354420B1 (ko) 2014-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69158B (zh) 成对的扁平形柔性电缆连接器、扁平形柔性电缆的导线和制造方法
US5397247A (en) Connector construction
US7374432B2 (en) Connector
US7048573B2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US7128596B2 (en) Plug-type connector and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US6583990B2 (en)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nd connect structure thereof
US6739903B1 (en) Connector structure
US20230056542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EP1237228A2 (en) Relay connector
JP2002093526A (ja) フレキシブル導体およびその接続コネクタ
WO2010119905A1 (ja) コネクタ
US6503096B2 (en) Connector
JPH05205830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のコネクタ
JP2007294225A (ja) フラット配線材の端末構造、及びフラット配線材用コネクタ
JPH1131543A (ja) Fpc用コネクタ
JP2025012708A (ja)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3618618B2 (ja) フラット回路体の分岐接続構造
WO2023021490A1 (en) Connector for a flat flexible cable
JP3378991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用コネクタ
JP4361672B2 (ja) コネクタとその接続構造
JP2005141956A (ja) 低背コネクタ
JP2005259561A (ja) 接続端子及び接続端子の係止構造
JPH08203624A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2002289305A (ja)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材とコネクタとの結合構造
CN119585955A (zh) 连接器装置及连接端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