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902836A - 无线基站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基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902836A
CN101902836A CN2010101809284A CN201010180928A CN101902836A CN 101902836 A CN101902836 A CN 101902836A CN 2010101809284 A CN2010101809284 A CN 2010101809284A CN 201010180928 A CN201010180928 A CN 201010180928A CN 101902836 A CN101902836 A CN 1019028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mote wireless
group
wireless unit
base station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809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902836B (zh
Inventor
桑原干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9028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8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9028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9028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02Resource partitioning among network components, e.g. reuse partitioning
    • H04W16/04Traffic adaptive resource partitio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5Access point devices with remote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无线基站装置,考虑流量、干扰条件来适当地重构小区。DSP(215)检查向各终端发送的控制信道的流量,并求出每个远程无线单元i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Ti。DSP(215)将由分析部(218)求出的相关矩阵R变换为部分正交化的部分正交矩阵R′,DSP(215)按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将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划分为组,以使得组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后的每个组的总流量为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并且将每组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识别号码存储在存储器(220)中。

Description

无线基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基站装置,尤其涉及在无线通信中具体实现了将多个天线群终止(terminate),并将其资源分配自动优化的单元的无线基站装置。 
背景技术
蜂窝型无线通信系统将多组天线分散到服务区而进行配置。终端与电波状况最好的一组天线连接。并且,随着终端的移动,在变更连接的天线的同时,保持良好的通信状态,从而能够在上述服务区内自由地移动的同时进行最适合的通信。将一组天线覆盖的区域称为小区(cell)。在无线通信系统中,被传送的信息分为用户数据和控制信息。所说的用户数据是指在无线线路中想要收发的信息本身。所说的控制信息是指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管理信息等。例如,包含用于分配无线资源的调度(scheduling)结果等。终端查看该调度信息,来判断发给自身的数据包(packet)。或者为了自身与基站进行通信而掌握被允许使用的资源。 
在以往技术中,各小区与一组天线绑定而被定义。即,从被设置在同一场所的一个或者多个天线的集合体发送相同的控制信息,从设置于离开这里的场所的天线或者天线的集合体则发送不同的控制信息,各天线支持的终端是不同的。初始设置无线系统时,基于目标区域的流量(traffic)预测,来进行天线的配置设计。因流量的增加而对天线的配置进行重新设计的情况下,评价此后的流量的增减,并基于该信息来对新添加基站(用于构筑新小区的天线)的配置进行设计。 
对于多组天线构成的集合型的基站装置,在专利文献1或者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以光纤连接多个子站,通过循环使用与天线相比数量少的通信装置,来对应负荷分担的经济的基站技术。但是,如上所示,构成了从设置在同一场所的天线与设置在其他场所的天线传送不同控制信息的不同的小区。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23564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平8-205227号公报 
在多个天线分散配置的系统中,发送相同控制信息的小区与天线绑定而被定义。 
图13是示出现有例构成的无线系统的小区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例如,在由图13示出的现有例构成的网络结构中,在网络的集线装置(或者交换机等)900上连接多个基站(901~905),构成各个基站成为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可无线区域的小区(911~915)。在该现有例中,基于流量以及干扰的预测来进行小区设计并配置天线(即基站装置)。一旦配置完成,则可通过控制发送功率来略微改变小区半径,但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在这样的网络结构中,因用户数增加或新的应用等出现而使流量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时,难以应对。因此,存在以下情况:需要重新进行基于流量的基站增减或配置转换等的无线设计,并需要较大的运行成本。 
另外,使多个天线终止的集中式基站在3GPP(The thi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等的标准化下被提出。但是,从各天线发送不同的控制信道并作为不同的小区进行动作。在这种结构中,不能使多个天线如同一个小区来进行动作。另外,在综合多个天线而使其如同一个小区来进行动作时,不存在掌握作为多个小区使其进行动作时的利弊来自动地进行判断、并总是保持最合适的小区结构的自主控制的结构。 
另外,在配置天线后,需要邻区列表(neighbor list)等的生成操作,需要通过人工对由天线配置决定的各种设定来进行设定。这样的人为操作不但提高了工程成本,而且也成为人为错误产生的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上内容,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具有通过与多组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基站装置,考虑要覆盖的区域的控制信息的流量、用户数据的流量、和/或干扰条件等来适当地重构小区的结构。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由具有多个天线的远程无线单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构成的组, 具有:控制信息发送部,发送对上述组相同的控制信息;用户信息发送部,对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发给特定用户的用户信息;以及管理单元,对任意用户发送来的已知信息利用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进行接收,并根据有关该接收的分析结果和控制信息的流量的统计量定期地更新上述分组。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上述管理单元对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流量的统计量与由无线方式决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基于该比较结果,定期地更新上述分组。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上述管理单元将相同用户发送的已知信息利用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进行接收,根据接收的信息求出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间的相关性,并具有以该相关性作为基准来决定分组的步骤。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进行从相同组内的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协调发送相同的用户数据的综合调度。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进行综合调度,从相同组内的特定的远程无线单元为了协调其他远程无线单元而降低干扰不进行特定资源下的发送。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上述分组的决定以小时或者天为单位进行更新,并且更新期间在相应天线的流量为零时进行。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使用上述管理单元生成的相关信息并选择与终端进行通信使用的资源的候选。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具有终端检测单元,该终端检测单元使用上述管理单元生成的相关信息并限定检测来自终端的已知信息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范围。 
通过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 在于,在上述无线基站装置中,上述管理单元将相同用户发送的已知信息利用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进行接收,而根据接收的信息求出各自的接收功率,决定资源分配的调度器以上述接收功率为基准来判断是否能够进行用户复用,并进行资源的分配。 
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手段,提供如下的无线基站装置, 
一种无线基站装置,构成一个或者多个组,该一个或者多个组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的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经由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向任意的无线终端发送下行信道信号,该下行信道信号包含对每个上述组相同的控制信息、确定无线终端的参考信号、以及用户数据,并经由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接收来自任意无线终端的上行信道信号,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分析部,基于接收信号求出表示每两个远程无线单元间的干扰程度的相关矩阵R;以及 
处理部,进行分组, 
所述处理部检查向各终端发送的控制信道的流量,并求出每个远程无线单元i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Ti, 
所述处理部将由所述分析部求出的相关矩阵R变换为使其部分正交而形成的部分正交矩阵R′, 
所述处理部按照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划分包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组,以使得每个组的总流量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所述每个组的总流量是将组内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的, 
所述处理部将每个组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识别号码存储在存储器中, 
由此执行分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基站装置,具有通过与多组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基站装置,考虑要覆盖的区域的控制信息的流量、用户数据的流量、和/或干扰条件等来适当地重构小区的结构。由此,可实现灵活性提高、效 率好的小区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小区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小区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小区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基带单元100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远程无线单元101的结构图; 
图6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连接图; 
图7(A、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1)的图;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2)的图;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3)的图; 
图10是本实施方式的基带单元的分析部218的结构图; 
图11(A)是示出远程无线单元的结构例的图; 
图11(B)是示出各天线间的距离关系的图; 
图11(C)是示出相关矩阵(变换前、变换后)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分组的流程图; 
图13是示出以往例构成的无线系统的小区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14是关于为了实现分组而设为目标的相关矩阵的变换结果的说明图; 
图15是示出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的切换步骤的时序图; 
图16是说明在切换中发生因滞后(Hysteresis)所致浪费(开销)的情况的图; 
图17是相关矩阵的部分正交化的说明图; 
图18是相关矩阵的部分正交化的流程图; 
图19是示出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4)的图。 
标号说明 
100基带单元、101~102远程无线单元、201CPRI接口部、202CP去除部、203FFT部、204解复用器、205信道估计部、206MLD部、207解码部、208控制信道解调部、209编码部、210导频生成部、211复用 器部、212空间信号处理部、213IFFT部、214CP附加部、215DSP、216网络接口、217存储器、218分析部、219控制信道用编码部、220存储器、301天线、302双工器、303接收单元、304CPRI接口、305发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1.无线系统 
1-1.系统概要 
在设计蜂窝型无线通信的小区时,在以往技术中,各小区是与一组天线绑定来被定义。即,由1个或者设置于同一场所的多个天线的集合体发送相同控制信息,而由设置于离开这里的场所的天线或者天线的集合体发送不同的控制信息,各天线要支持的终端不同。在对无线系统进行初始设置时,基于对目标区域的流量的预测来进行天线的配置设计。在因流量的增加而对天线配置进行重新设计时,评价此后的流量的增减,并基于该评价来设计新添加的基站(用于构成新的小区的天线)的配置。 
例如在图13示出的现有例构成的网络结构中,在网络的集线装置(或者交换机等)900上连接多个基站(901~905),各基站构成作为固定或者半固定的可无线区域的小区(911~915)。在这样的以往例子中,如前所述,基于流量以及干扰的预测来进行小区的设计,并对天线(在图13中基站901~905)进行配置。通过控制发送功率可略微改变小区半径,但不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因此,有时存在以下情况:需要重新进行基于流量的基站增减或配置转换等的无线设计,需要较大的运行成本。 
另外,在配置天线后,因需要邻区列表等的生成操作,有必要通过人工对由天线配置决定的各种设定来进行设定。这样的人为操作不但提高了工程成本,而且也成为人为错误产生的原因。在本发明和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了解决这样课题的手段。 
使用图1、2、4、5、6、7、8、9、10、11、12、14、15、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而构成的小区的一个例子。在这里,装置101~105被称为远程无线单元(或RRH:Remote radio head,或RRE: Remote radio Equipment),在图5示出功能概要(在后面详细说明)。本单元利用光纤等与基带单元100(或BBU:Base-band unit)相连。信号处理的主体如在图4(在后面详细说明)示出功能框图那样,被放置在基带单元100。图10(在后面详细说明)说明分析部(SRD)218的功能。 
在图1的例子中,5个远程无线单元101~105连接在一个基带单元100上。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电波或者接收电波,来在其周边构筑覆盖区域(在图中以椭圆表示)。各远程单元具有1个或者多个天线,可收发SISO(SingleInput Single Output:单输入单输出)、SIMO(Single Input Multi Output:单输入多输出)、MISO(Multi Input Single Output:多输入单输出)、MIMO(Multi Input Multi Output:多输入多输出)等信号。 
各天线发送的信息可分为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用户数据是想要通过无线线路来收发的信息本身。控制信息是用于收发用户数据的管理信息等,例如包含用于分配无线资源的调度结果等。终端查看该调度信息,可判断发送给相应终端的数据包。或者为了相应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而掌握被允许使用的资源。 
在图2的例子中,与图1相同,5个远程无线单元101~105连接在一个基带单元上。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电波或者接收电波,在其周边构筑覆盖区域(在图中以椭圆表示)。但是在图2中,以椭圆表示的覆盖区域通过颜色而被分为两种(白色和灰色(划阴影线部分))。这里相同颜色的区域表示被发送相同控制信道的区域。即,在图1的结构中,所有5个区域全部以相同颜色表示,相同控制信道对所有区域进行发送。另外,在图2的结构中,被划分为组1(101、102、105)以及组2(103、104)两个组。从相同组内各天线发送相同的控制信息,从不同组间的天线发送不同的控制信息。这里所说的发送相同控制信息可包含使用CDD(Cyclic DelayDiversity:循环延迟分集)或STC(Space Time Coding:空时编码)来分集发送同一信息的情况。 
下面着眼于在所有区域中发送相同控制信道的情况(图1)和发送不同控制信道的情况(图2)的差异。 
1-2.在所有的区域经发送相同的控制信道的情况:图1的情况 
如图1所示,在所有覆盖区域中发送相同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不管终 端位于覆盖区域内的哪里,都能接收共用的控制信息。因此,即使终端在例如图1所示的5个覆盖区域内自由地移动也不发生切换(handover)。 
由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例如101和104)所发送的小区识别用的参考信号(或者小区专用参考信号:Cell Specific Reference Symbol)也是共用的。因此,终端无法识别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4。 
由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所发送的控制信号以及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在空间合成并被终端接收。终端使用上述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来估计控制信号所经历的传输路径并实施检波,进行控制信号的解调/解码。从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所发送的信息因为经历不同的传输路径和传输延迟而被接收,所以可期待路径分集效应(或者发送分集效应)。因此,即使是处于远程无线单元间的边界的终端,也可将由多个远程无线单元所发送的信号进行空间合成并接收,并能高灵敏度地接收。 
在用户数据发送方法中具有三种方法,以第一方法、第二方法、以及第三方法来进行说明。 
对第一种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第一种发送方法是从各远程无线单元向不同的终端发送不同的用户数据的方法,在终端处于远程无线单元附近的情况下有效。例如在图1中,接近远程无线单元103而存在终端(无线终端)2001。另外,接近远程无线单元104而存在终端(无线终端)2002。对这两个终端分配同一频率的同一时间的资源。从远程无线单元103所发送的用户数据朝向终端2001,从远程无线单元104所发送的数据朝向终端2002。从各个远程无线单元所发送的信号中,来自附近的远程无线单元的信号是支配项,其他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的信号所致的干扰小。这样,如果从分散配置的远程无线单元所发送的电波相互不干扰,则对于用户数据,能够实现同时对不同的终端发送不同信息的空间复用。 
在针对各终端单独发送的用户数据的检波中,不能利用先前说明的使用了小区专用参考信号的传输路径估计。上述参考信号在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共用的信号,在空间被合成时,则无法进行再次分离。这是因为,终端不能分离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的参考信号,并且不能正确估计用户数据经历的传输路径。因此,从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与用户数据相对应的单独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与先前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不同,各远程无线单元 附加独自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来发送用户数据。因此,终端能够分离单独的参考信号,并能够进行与用户数据相同的传输路径估计。 
对第二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第二发送方法在终端如图1的终端2003所示处于两个远程无线单元形成的覆盖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有效。在第二发送方法的用户数据发送中,与控制信息的发送情况相同,两个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2作为向终端(无线终端)2003发送共用的用户数据信息的发送分集来进行动作。因为从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发送信号,因此同时消费多个无线资源,所以效率降低。 
在用户数据检波中,利用先前说明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在第二发送方法中终端专用参考信号也以与用户数据相同的发送方法来进行发送。即,由两个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2对要发送用户数据的频率和时间资源的一部分配置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在与用户数据相同的空间进行合成。因此,参考信号能够经历与用户数据相同的传输路径,并能够在用户数据检波时进行必要的传输路径估计。 
对第三发送方法进行说明。第三发送方法与第二发送方法相同,终端如图1的终端2003所示,在处于两个远程无线单元形成的覆盖区域的边界的情况下有效。在第三发送方法的用户数据发送是如下的方法:仅某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信号,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一方避免用对覆盖区域边界的终端分配的同一时间同一频率的资源发送信号,来消除对上述通信的干扰。其他远程无线单元因为无法以相应的资源发送信号,所以与消费了多个资源的通信是等价的。因此,与第一发送方法相比降低了效率。 
在用户数据检波中,利用先前说明的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在第三发送方法中终端专用参考信号也以与用户数据相同的发送方法来进行发送。即,当存在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2的两个远程无线单元时,仅从某一个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用户数据,对与该用户数据相同的资源的一部分配置参考信号。参考信号因为经历与用户数据相同的传输路径,所以可进行在用户数据检波时所需的传输路径估计。 
如第二发送方法或第三发送方法那样,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协调来发送用户数据,从而即使是覆盖区域的边界也能够提供高吞吐量(throughput)。由于基带单元100将多个远程无线单元101~105的信号处理汇总起来进 行,并且如图1所示多个区域成为流过相同的控制信息的综合区域,因此协调发送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实施容易进行。另外,在将多个覆盖区域综合后的综合覆盖区域(图1中五个覆盖区域的和)中,因为能够接收共用的控制信道和共用的小区专用参考信号,所以终端并不识别覆盖区域的边界,在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属下能够得到高的吞吐量。 
但是,在图1的结构中也存在问题。那就是控制信道的容量。在与终端交换通信数据包时,需要决定将哪些资源分配给哪些终端的调度,基带单元100中内置有用于进行调度的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施的调度的结果作为控制信息通过控制信道被通知给终端。如图1所示,具有5个区域,在实现了各自能够发送不同用户数据的空间复用的结构中,与仅一个区域的通常结构相比,生成接近于5倍的资源调度信息。因此,将调度结果通知给终端的控制信息也需要接近5倍的容量。但是,如前所述,控制信息不是对每个远程无线单元单独的,而是所有远程无线单元发送对多个区域共用的控制信息。因此,没有空间复用的效果,并且控制信息的容量未必能够较大的改善。因此,存在如下情况:即使用户数据使用的资源存在宽余,由于用于发送调度结果的控制信道容量不够,因此也无法提高用户数据的容量。 
1-3.发送不同控制信道的情况图2的情况 
多个天线仅以其一部分发送相同控制信道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发送与在发送相同控制信息的覆盖区域(或者远程无线单元的组。在图2中划阴影线的覆盖区域、或者白色的覆盖区域)管理的终端相关联的调度信息。从而,空间复用的复用数被限制。其结果是,应该通知给终端的调度结果的量没有变大,并且控制信道的容量发生瓶颈的可能性降低。 
另一方面,因为流过相同控制信息的区域被限定,所以终端必须频繁地切换。 
图15是示出了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切换步骤的图。图15是示出标准化组织3gpp讨论的LTE的切换步骤的顺序图。这里,UE表示终端,eNB表示基站装置,MME表示移动管理的实体(entity),S-GW表示业务网关。箭头表示各节点对其他节点要发送的消息。根据图15也能判断出从业务基站(Serving eNB)决定切换之后到被移交到目标基站之前 的期间,以“※”符号表示的步骤是需要的。在当前情况下,处理时间例如需要几ms~几10(式1)ms左右,并且用于接入新基站的随机接入步骤等也需要用于切换的无线资源,所以不希望产生极力切换。因此,通常使决定切换时的阈值具有滞后(Hysteresis)现象。 
图16是说明在切换中产生因滞后现象所致浪费(开销)的图。图16表示存在滞后现象的情况下的切换时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概念。两条实线的曲线表示来自连接源的基站和切换候选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因为设置了滞后,对于连接源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明示偏移量的是以虚线来表示的曲线。理想的是优选切换时间为“0”,并在来自连接源基站和切换候选的基站的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的交差点实施切换,但如前所述因为切换具有步骤并需要时间,因此当不存在滞后时,存在反复进行在连接源和连接目的地之间的切换、对通信带来障碍的情况。因此,如图所示,在存在滞后的情况下的切换定时之前,为了避免发生切换而设置偏移量(offset)。在理想的切换定时和具有滞后的切换定时之间的时间(图16的Λ),由于切换目的地的参考信号一方的接收功率比切换源基站的参考信号高,因此虽然能够期待能与切换后一方进行良好的通信,但是也维持与连接源的通信。因此,存在涉及Λ的劣化原因产生的情况。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虽然要连接的天线发生变化,但只不过是在同一小区内的天线的切换,因此不需要实施涉及上位层的切换步骤。因此,不发生上述的效率劣化的问题。 
1-4.图1和图2的比较 
综上,在将图1的系统结构与图2的系统结构进行比较时,在图1的结构中,因为是尽量不产生切换的结构,所以无线的利用效率高,但在提高复用数时,由于能够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限制,在使用效率方面产生上限。另一方面,图2的结构因为能够限制发送相同控制信息的覆盖区域,所以图1那样的控制信息的限制不容易产生,但产生小区边界,能够发现伴随着切换利用效率降低。 
这样,两个系统结构,因为各自具有利弊,所以在构筑无线网络时,需要考虑“控制信道的流量”、“用户流量”以及“干扰”等条件来进行设计。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难以进行预测,另外,因为在终端所使用的应用 的发展等,状况不断变化。构筑与此相对应的系统在现有技术中是困难的。例如,以IP数据包传送语音通话的情况下,考虑延迟的影响,数据包的净荷必须小。因此,需要大量流过小的数据包。在这样情况下,调度涉及的控制信息的流量也增加。另一方面,在定期流过数据包的净荷大的数据包的情况下,调度的信息较小就可以完成。这样,由于控制信息的流量因为应用而变化,因此其预测困难。因此需要应对流量的变化的同时来构筑最合适的结构。具有自动实现重新设计的单元是本发明以及本实施方式的目的之一。 
另外,在分组化时需要考虑远程无线单元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远程无线单元101、102、105是相同组,但其与装置的连接顺序(101→102→103→104→105)完全没有关系。即,认为装置的连接顺序或ID与由装置的位置所决定分组化几乎没有关联性。因此,在远程无线单元(天线)配置后需要对装置设定ID分配的人工进行的操作,并且设置工程需要工时。如果存在自动地掌握远程无线单元(天线)的位置或相关性来进行适当的分组的结构,则能够削减工程的工时。解决这样的课题是本发明和本实施方式的另一的目的。 
2.基带单元(无线基站装置) 
在图4中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基带单元100的结构图。下面为了简单说明以OFDMA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即使是CDMA或其他的无线方式,作为本发明或者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自动调整也可有效地实施,这是显而易见的,可以说是本发明的范畴。另外,虽然以在SISO(Single Input MultiOutput)中的动作为中心进行说明,在即使涉及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本发明或者本实施方式的特征也没有改变,这是显而易见的,并且是本发明的范畴。 
基带单元100,对于发送系统和接收系统共用的结构来说,具有CPRI接口部201、DSP205、网络接口216、存储器217、以及存储器220。对于接收系统具有CP去除部202、FFT部203、解复用器204、信道估计部205、MLD部206、解码部207、控制信道解调部208、以及分析部218。另外,关于发送系统具有编码部209、基准生成部210、复用器部211、空间信号处理部212、IFFT部213、CP附加部214、控制信道用编码部219、控制 信道用编码部219。 
在图4中,基带单元100通过CPRI(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通用公共射频接口)或者OBSAI(Open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 Initiative:开放式基站架构)等接口,使用光纤等与图5(在后面详细说明)所示的远程无线单元101连接。 
下面,首先对将远程无线单元接收的信号进行解码的接收系统进行说明。 
来自各远程无线单元的数据通过CPRI接口部201被变换为有效的基带信号。此时,来自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信号顺次进行向基带信号的变换。被变换后的数据在CP去除部202中在适当的定时去除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去除CP的信号在FFT部203中被变换为频域信号。变换到频域的信号通过解复用器部204而区分为“控制信道”、“用户数据信道(或共享信道)”以及“参考信号”等功能的信道。 
图7是说明无线资源的图。上图表示下行线路,下图表示上行线路。纵轴表示频率,横轴表示时间。在下行线路中,通过划阴影线部分(401)发送控制信息。是表示在白色部分(402)传递用户数据的图像。 
功能信道如图7所示,基于由频率轴×时间轴的二维资源决定的规则来进行配置。解复用器部基于该规则来分解功能信道。上行的信息403全部由共享信道构成,并且用户数据或者控制信息按照基站(基带单元)的调度器的指示来进行配置。解复用器部204按照调度器的信息从共享信道上的信息取出每个终端的信息。进而对取出的每个终端的信息进行划分,划分为“控制信息”、“用户数据”以及“参考信号”。信道估计部205使用在上面被区分的参考信号,并进行接收信号所经历的传输路径的估计。在控制信道解调部208中,使用信道估计部205估计的传输路径估计结果,进行控制信道的解调/解码。解码结果是将结果传递给DSP215。MLD(Maximum Likelihood Detection:最大似然检测)部206使用每个远程无线单元的传输路径估计结果和用户数据信道,得到所接收的用户数据的MMSE(Minimum Mean Square Estimation:最小均方估计)的结果。通过MMSE,多个远程无线单元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合成。并且根据合成后的信息计算对数似然比(LLR)。计算的结果被送到解码部207。在解 码部207进行用户数据的解码处理。被解码的用户数据被取入DSP215,进行加密解读等的上位层处理之后通过网络接口216被传送到网络。在解复用器部204的输出上连接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探测参考信号)的分析部218,进行从终端送来的参考信号或SRS的分析。分析结果被送到DSP215,作为用于调度或决定天线分组的判断材料来进行使用。分析部18的动作在后进行详细说明。 
接下来,对发送系统进行说明。从网络传送的用户数据在DSP215进行加密等上位层处理后,被送到编码部209,实施例如TURBO编码等的纠错编码(或传输路径编码)处理。另外,用于从各远程无线单元发送的控制信息也由DSP215生成,并在控制信道用编码部219进行编码处理。另外,在基准生成部210生成小区专用参考信号以及终端专用参考信号。生成的参考信号、用户数据的编码数据、以及控制信息的编码数据在复用器部211被配置给频率×时间×天线的资源。 
图7记载有配置的例子,例如上图在控制信道的资源401配置控制信息,在下行共享信道的资源401根据内置于DSP215内的调度器来配置用户数据。小区专用参考信号分散配置在控制信道和/或共享信道的一部分的码元(symbol)中。另外,终端专用参考信号分散配置在被配置于共享信道的用户数据的一部分的码元中。 
图7示出的下行帧结构以远程无线单元为单位具有一个帧结构。即,例如在存在两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情况下需要两个下行帧结构。发送系统如此生成与远程无线单元的数量相当的下行帧结构。 
图8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2)的图。图8示出在先说明的图1的情况的下行帧结构,即使划阴影线的部分(501、503)是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也配置相同的控制信息,在白色部分(502、504)配置分别用于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 
另外,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资源分配的一个方案(3)的图。同样在图9示出在图2的情况下分组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的下行帧结构,由于划阴影线的部分(601、603)是不同组的远程无线单元,因此配置不同的控制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DSP215自动设定的参数,来决定哪些远程无线单元被分组,并在该分组后的远程无线单元中设定相同的控制 信息。 
空间信号处理部212对复用器部211配置的发送信息,施加赋予空间权重的预编码等的处理。在预编码中使用终端估计的结果来决定预编码的权重。在空间信号处理部212中除了进行预编码处理之外,也进行用于远程无线单元选择的信号处理。即,按照调度器决定的发送远程无线单元的选择,对发送信号赋予权重向量,实现仅从特定的天线来发送信号的远程无线单元的选择。另外,对于在空间分离的多个终端,同时使用相同的资源来发送用户信息的空间复用也通过在空间信号处理部212的加权来实现。因此,在先前说明的、作为用户数据的发送方法的第一发送方法、第二发送方法、以及第三发送方法,通过空间信号处理部212来进行实施。空间处理部212根据由频率×时间所分割的资源的功能信道配置,能够按照每个信道自由地设定权重。例如,如前所述,通知控制信息的控制信道由小区内所有的远程无线单元来进行发送,作为单独的用户数据信道按照每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权重不同。对于用户数据信道在各终端中资源的分配也不同,能够与此相对应地赋予单独的权重。 
在空间信号处理部212之后的IFFT部213中,将空间信号处理后的发送信息从频域变换到时域。并且在CP附加部214中作为多路径对策而附加CP。被附加CP的信号通过CPRI接口部201被传送到远程无线单元101~105,并作为无线信号而被发送。 
3.远程无线单元 
图5是远程无线单元101的功能框图。另外,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102~105也是同样的结构。远程无线单元101具有天线301、双工器302、接收单元303、CPRI接口304、以及发信单元305。CPRI等的接口部304在该例子中,在基带侧具有两个端口,并且与无线部的接收单元303、发送单元305连接。 
首先,对发送系统进行说明。发送单元305将从基带单元100通过接口部304收到的信息变换为无线频率,并通过双工器302从天线301发送。接下来,对接收系统进行说明。天线301接收的信号反过来通过双工器302被输入到接收单元303,并通过频率变换被变换为基带信号。并且在变换为数字信号后,经由接口部304并通过光纤等的传输路径被传送到基带单元 100。 
这里,图6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系统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连接图。在图5中基带侧的端口之所以有“0”和“1”两个,是因为如图6所示假定能够通过菊花链(daisy chain)连接多个远程无线单元。但是,作为结构如图3所示,即使是一个基带单元与多个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结构也能够实现本实施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菊花链的结构。即,在基带侧具有两个端口不是本发明以及本实施方式的必须条件。 
4.分析部的相关矩阵的计算 
在图10中示出分析部218的功能图。在图4中,为便于图示仅表示一个FFT部203以及解复用部204等的接收系统,但基带单元100与多个远程无线单元101~105连接,而需要涉及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处理。因此,FFT部203、解复用部204等接收系统的功能,需要与该远程无线单元的数量相应的量。由于实际的处理使一个FFT部203以时分复用的方式来进行工作,等价地,能够进行与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相当的处理,因此未必需要与远程无线单元数量相应的量的硬件,但在图10中,为便于说明,记载有具有与远程无线单元的数量相应的量的FFT部(203-1~203-n)。FFT部203的输出是频域的接收信号,在其特定的资源配置有参考信号、或者SRS。取出解复用器部204被分散配置的该信息,并向分析部218发送取出的信息。 
下面对在分析部218的动作进行说明。基带单元100接收的信息以式1来表示。 
式1: 
xi,k(f)=hi,k(f)ck(f)+ni,k(f) 
在这里,x(f)是在频域的接收信号,h(f)是频域的传输路径,c(f)是参考信号或SRS这样已知的信息,n(f)是在频域的附加噪音。下标的k表示用户的识别符,i表示远程无线单元(天线)的识别符。解码部701-1~701-n在接收信号x(f)乘以c(f)的复共轭,取出传输路径估计信息hi,k(f)(=ck*(f)·xi,k(f))(另外,假设是附加噪音分量比接收信号充分 低的情况)。在IFFT部702-1~702-n中,将得到的传输路径估计信息进行IFFT处理而从频域返回到时域。IFFT部702的输出为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delay profile)(Xi,k(τ))。在功率计算部703-1~703-n中,根据得到的延迟分布,选择超过阈值Thi,k的路径,并求出其功率的总和。 
式2: 
S i ( k ) = Σ | X i , k ( τ i , k ) | > Th i , k | X i , k ( τ i , k ) | 2
Xi,k(τ)表示ck*(f)·xi,k(f)的傅里叶逆变换。表示τi,k选择|Xi,ki,k)|超过阈值Thi,k的τi,k的情况。 
阈值Thi,k由阈值计算部704-1~704-n来进行计算,并根据式3得出。 
式3: 
Th i , k = α Σ f | x i , k ( f ) | 2
在这里α是决定路径存在的参数,是预先规定的固定的值。阈值是对所有接收功率乘以固定的系数来计算的。若将式2归一化(正规化)可得到式4。 
式4: 
S j ( k i ) ‾ = S j ( k i ) S i ( k i )
Ki表示在连接目的地上选择了远程无线单元i的用户。 
式4中,将与远程无线单元i连接的用户ki所发送的信号被其他远程无线单元j接收时的接收功率Sj(ki)设为分子,通过将用户ki所发送了的信号除以被远程无线单元i接收时的接收功率Si(ki),来对其进行归一化。 通过归一化,对其他远程无线单元施加大的干扰的终端的指标接近1。未施加干扰的终端的指标成为接近0的值。到如上归一化的操作为止是在功率计算部703-1~703-n进行。 
另外,由分析部218判断在要发送相同控制信息的远程无线单元的组中,将要连接的远程无线单元设为哪个远程无线单元。在分析部218中测定各用户k要发送的参考信号在各远程无线单元i的接收功率Si(k)。在DSP215按照每个终端报告在哪个远程无线单元接收功率是最大,DSP215根据该信息来判定要选择的远程无线单元。另外,该接收功率的结果也能够用于图1说明中进行的综合调度器的动作上。为实现综合调度器,需要掌握由多个远程无线单元接收哪个相对应的终端发送的参考信号,并掌握其接收功率。然而,对于该动作所需要的接收功率已经包含于上述说明中,基带单元能够知道该值。搭载于DSP215的调度器使用该信息并进行综合调度,能够实施第一发送方法、第二发送方法、以及第三发送方法。 
使式4表示与分散于各种场所的所有用户有关的统计量的指标通过式5得到。 
式5: 
Δ ij = Δ ji = Σ k i S j ( k i ) ‾ + Σ k j S i ( k j ) ‾
在式4是示出如下的指标:该指标是表示将一个用户(无线终端)设为目标,与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终端对其他远程无线单元施加的干扰功率。对于连接在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的所有终端调查干扰的功率是式5右边的第一项。另外,对于与其他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终端,也进行对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施加的干扰功率调查的是右边第2项,通过它们的和来表示两个远程无线单元间干扰程度进行表示的指标是式5的意思。例如,当在两个相邻接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边界集中了5台终端时,式5的值成为接近5的值。相反地,当该5台移动到各自的远程无线单元附近时,式5的值接近于0值。另外,成为对象的远程无线单元远离后在它们之间存在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的情况下,即使终端集中在边界,也由于干扰对其他 的远程无线单元的影响小,因此式5的值接近于0。 
在统计处理部700中,从功率计算部703-1~703-n接受来自由式4示出的表示被归一化的干扰功率的指标,并基于此计算由式5示出的表示涉及所有用户的统计量的指标。并且,统计处理部700计算将所求出的各指标设为各远程无线单元的矩阵的元素的相关矩阵式6。 
式6: 
R = Δ 11 Δ 12 Δ 13 Δ 21 Δ 22 Δ 23 Δ 31 Δ 32 Δ 33
在这里作为例子,示出了在3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情况下的例子。统计处理部700将计算出的相关矩阵R送至DSP215。 
在这里图14中示出关于为了实施分组化而设为目标的相关矩阵的变换结果的说明图。在DSP215中,将得到的相关矩阵变换为图14示出的部分正交化的矩阵,并能够分成组1101和组1102两个组。部分正交化的变换能够通过反复执行将适当选择的j行和k行、以及j列和k列同时替换的操作来进行变换。对于该方法在后面使用具体的数值例来进行说明。 
图14的矩阵的纵轴或者横轴与表示各远程无线单元的号码对应。元素ij成为表示远程无线单元i和远程无线单元j之间的相关性的指标。在作为指标的元素接近于0的情况下,两个远程无线单元属下的终端对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有影响的,几乎没有。相反,由划阴影线表示的元素的数值大的部分,表示两个远程无线单元配置的终端对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有影响的,则存在不少。由此,两个组1101与1102,作为分散到各种场所的用户的统计值,表示相互的组间不容易干扰。因此,意味着通过将由式6的形式得到的相关矩阵变换为图14的形式,来找出彼此干扰小的两个组,由此,能够确立成为要解决的问题的分为干扰小的组的方法,这是显然的。 
5.DSP215的分组 
下面,使用图11(A)~(C)、图12对DSP215执行的分组的步骤进行具体说明。 
在实施分组上要点有两个。一个是使用前面说明的相关矩阵使划分最优化,另一个是确认控制信道的流量。 
有关控制信道的流量,需要在当前的组的划分中检查是否未超过控制信道的容量的限制。首先如通过图1和图2的差异来进行说明的那样,发送控制信道的覆盖区域即使跨越多个远程无线单元也没有问题,但其容量存在限制。在超过容量限制的情况下,需要划分发送了相同控制信道的覆盖区域。但是,在要划分的情况下,存在切换所致的开销,并且无线利用率降低。因此,需要考虑将划分数设为最小限度的结构。其结果是,在判断划分时需要检查控制信道的流量。 
首先,使用图11对相关矩阵的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图11(A)是表示远程无线单元的结构例的图。图11(A)是以高流量区域作为例子来进行定义。4个远程无线单元中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4的流量高,远程无线单元102和103的流量低。另外,根据各天线的位置具有如下关系: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2、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4、以及远程无线单元102和103的距离近,而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3、以及远程无线单元103和104距离远。在整理这个关系时,能够记载为如表示11(B)的各天线间的距离的关系的图。在这里圆的大小与流量大小相关联,圆与圆的距离与实际天线间的距离相关联。控制信道的流量T通过向量表示,例如为如图11(B)所记载的值。由于原来控制信道的流量为也与该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有关系的值,因此这里为了易于理解,而设为与R的对角元素一致的例子。图11(C)是表示相关矩阵(变换前、变换后)的说明图。在求得相关矩阵时能够得到如图11(C)左侧的相关矩阵R。将其如右侧所示变换为划阴影线部分变大那样的、被部分进行正交化的矩阵R′。 
在图12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分组的流程图。在图12中,DSP215首先在步骤801通过某些定期的触发(例如,小时、日、星期等单位)从分析部218取得相关矩阵R(式6)。另外,在DSP215中分析终端应连接在相同组内的哪个远程无线单元。DSP215检查向各终端所发送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由式7表示,并求得每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Ti。 
式7: 
T i = Σ k i t ( k i )
Ki表示与远程无线单元i连接的用户 
在这里,t(k)表示用户k的控制信息的流量。因为按照每个用户要连接的远程无线单元不同,所以按照每个要连接的远程无线单元来收集控制信息的流量。因为相关矩阵或控制信道的流量根据状况而剧烈变化,所以也可以如式8所示或者如式9所示,进行基于遗忘平均(忘却平均)的时间平均化。作为更新R或T的触发,帧定时或其整数倍是适当的。 
式8: 
Rrenew=(1-λ)Rold+λRmeasured
式9: 
Trenew=(1-λ)Told+λTmeasured
接下来,DSP215变换相关矩阵,并变换为部分正交化的矩阵(步骤802)。有关变换的详细方法在后面进行说明,但通过该变换在得到如图11(C)的左侧所示的R时,对该R进行变换,变换为如图11(C)右侧所示的用于判断分组的、被部分正交化的相关矩阵R′。 
接下来,DSP215为了使在组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进行相加的每个组的总的流量为预先规定的阈值以下,而按照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划分为包含一个或者多个的远程无线单元的组(803)。并且,DSP215通过将每个组的远程无线单元的识别号码存储在存储器220等来执行分组(804)。 
在这里,DSP215根据当前的划分,对控制信息的流量求得每组总的流量。该操作按照每个当前采用的远程无线单元的组,来合计由式7求出的每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息的流量,并合计为每组的总流量。 
对于步骤803以及804,具体的说DSP215例如能够执行如下面的例1~例3等的分组。 
(例1) 
DSP215基于部分正交矩阵R′的对角成分而划分为多个组候选,并对包含在被划分的各组候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进行相加运算,来求出每个组候选的总的流量。DSP215将求得的 每个组候选的总流量与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在其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进一步对组候选进行划分执行分组,以便变得比阈值小。 
(例2) 
DSP215基于部分正交矩阵R′的对角成分来划分为多个组,对包含在被划分的各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进行相加运算,求出每组的总流量。接着,DSP215将求出的每组的总流量与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且,DSP215选择某个组,该组的总流量为阈值以上时,进一步对该组进行划分并形成组,以便变得比阈值小。另一方面,DSP215选择某组,在该组的总流量变得比阈值小的情况下,进一步将其他的一个或者多个组、或者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加入到所选择的组中并作为新的组,执行分组以使得该新的组的总流量比阈值小。 
(例3) 
DSP215按照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来一个个地选择远程无线单元,并依次地加入到组中,对组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Ti进行相加运算,而求出每组的总流量。DSP215在总的流量没有超过规定的阈值的范围内通过将远程无线单元加入组,来执行分组。 
参照图11对例3进行以下具体例子的说明。 
DSP215在步骤805中选择一个与在步骤802得到的部分正交化的变换后的相关矩阵(图11(C)的右图)的左上项相符的远程无线单元,并根据式7得到该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在图11(C)的例子中,选择远程无线单元101。根据图11(B),可知所选择的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息的流量为10。将得到的控制信道的流量与预先确定的阈值λ进行比较,如果比阈值小,则选择在部分正交化的变换后的相关矩阵(图11(C)的右图)中连续的下一个远程无线单元104。在这里,例如,阈值λ是对由方式决定的控制信息的流量的上限值取得裕量(margin)的值。求出合计的两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和(在图11(B),10+10=20),并与阈值λ进行比较,如果比阈值小则进一步选择第3个远程无线单元103。同样,求出合计的3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和(10+10+3=23),并与阈值λ进行比较。反复这一系列处理,在总的流量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对即将超过之前的天线的选择进行分组。例如,在图11(C)中,选择远程无 线单元101、104、103,在选择了103时总的流量初次超过阈值的情况下,将远程无线单元101和104设为同一组1。接着,由远程无线单元103起,进行同样的操作,但因为远程无线单元103和102的流量小,因此结果没有超过阈值,则远程无线单元103和102被选择为相同的组2。 
6.部分矩阵化 
接下来,在图17中示出相关矩阵的部分正交化的说明图,在图18中示出相关矩阵的部分正交化的流程图。 
使用图17以及图18对DSP215进行的步骤802示出的部分矩阵的变换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DSP215基于相关矩阵R进行变换,使得对角元素为最大值的矩阵,移至左上。选择适当的两个行来进行交换操作。接下来,也选择对应的列来进行交换操作。将该行和列的交换操作作为组来考虑,进行变换,以使得在对角元素中,左上的元素被交换为最大(S101)。图11(C)的情况下,最大对角元素是10,因为已经处于左上了,所以不需要该变换。 
DSP215设定i(S103、S105)。首先,使i=1,DSP215考虑第1列,进行行的变换(交换),以使得第2行以后按照降序排列(S107)。在图11(C)的R的列的情况下,第2~第4行的第一列的值连续为“1,1,8”,因为8是最大的,所以进行第2行与第4行的交换(图17,步骤1)。并且DSP215考虑第1行,进行列的变换(交换),以使得第2列以后按照降序排列(S109)。该情况下,同样对第2列和第4列进行交换(图17,步骤2)。按照相同的要领,DSP215实施对第1列以及第1行进行的这种变换,直到所有的行以及列成为降序为止。在图17的情况下,因为通过一次变换降序为“8,1,1”所以不需要此后的变换。 
接下来,DSP215使i递增(S111、S105),来考虑第2列,进行行的变换,以使得第3行以后按照降序排列。在图17的情况下,第3~第4行的第2列的值因为已经降序排列为“2,1”,所以不需要变换。 
这样依次提高要评价的列的序号的同时,在完成到最终列为止的变换时,变换结束。 
作为变换的注意点,如图11(C)的右侧所示,因为随着行(或列)的交换,从与行(或列)相对应的远程无线单元101到104的对应关系发生 了变化,所以需要预先存储交换的信息,以便能够将远程无线单元和行(或列,或者,行和列两者)对应起来。通过这些操作,能够得到图11(C)的右侧(图11(D)的下级R′)的变换结果。 
7.补充 
在图7所示的无线资源中,这里的重点是控制信息可流过的量具有由系统决定的值,例如即使在具有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并且有关用户数据通过空间复用能够提高容量的系统中,对于控制信道也无法传送超过由无线方式所确定的1根天线能传送的容量的信息量。例如,在3gpp所讨论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仅各子帧的起始的最大3个OFDM码元被定义为能够传送控制信道的资源。另外,在用于估计传输路径的参考信号(标准上定义为Reference Signal)存在几个种类,但在共用中所发送的控制信号的检波中仅能利用小区专用(Cell specific)的参考信号。小区专用(Cellspecific)的参考信号需要从作为相同小区而被定义的远程无线单元以规定的天线加权(或者预编码)进行发送。这意味着,在控制信道发送中在同一小区内无法进行空间复用。因此,有关能够传送该控制信息的区域,空间复用产生的流量增加成为不可能。 
上述阈值λ是对由方式决定的控制信息的流量的上限值取裕量后的值,将测定值与λ进行比较,在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用于发送控制信息的资源不足,需要对小区(发送相同控制信息的覆盖区域)进行划分。 
另外,图19是示出资源分配的1个方案(4)的图。 
图8以控制信息在频率轴上广泛分布来进行表示,但如图19所示,即使其资源在频率轴上受到限制,本发明以及实施例的效果也不改变。 
在对组进行更新时,因为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变化,所以此时应该考虑组改变了的终端发生需要切换等问题的情况。所以,组的更新例如优选在夜间等几乎没有流量的情况等进行、以天为单位或者以几个小时一次左右的单位来进行。 
在上述说明中以各远程无线单元具有1个天线的结构来进行说明,但即使是MIMO结构,本发明以及实施方式的效果也不改变。 
在上述本发明以及实施方式的结构中,1个基带单元掌握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通信量以及其相关性。因此,相关性大的远程单元间共享邻区列表 而易于进行广播。如果自动生成邻区列表,则产生人为错误的不佳状况的可能性会消失。 
本发明能够在使用SISO、SIMO、MISO、以及MIMO等多种形式的、包含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系统中使用。 
另外,根据本发明,在蜂窝通信中,使集中了多个天线的集中基站等的小区参数的设定自动化,并能够总是保持效率较高的状态。 

Claims (12)

1.一种无线基站装置,构成一个或者多个组,该一个或者多个组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天线的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经由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向任意的无线终端发送下行信道信号,该下行信道信号包含对每个上述组相同的控制信息、确定无线终端的参考信号、以及用户数据,并经由上述多个远程无线单元接收来自任意无线终端的上行信道信号,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基站装置包括:
分析部,基于接收信号求出表示每两个远程无线单元间的干扰程度的相关矩阵R;以及
处理部,进行分组,
所述处理部检查向各终端发送的控制信道的流量,并求出每个远程无线单元i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Ti
所述处理部将由所述分析部求出的相关矩阵R变换为使其部分正交而形成的部分正交矩阵R′,
所述处理部按照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划分包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组,以使得每个组的总流量在预先确定的阈值以下,所述每个组的总流量是将组内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而得到的,
所述处理部将每个组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识别号码存储在存储器中,
由此执行分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基于部分正交矩阵R′的对角成分来划分多个组候选,并对包含在所划分的各组候选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来求出每个组候选的总流量,
所述处理部将所求得的每个组候选的总流量与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在为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所述处理部对组候选进一步进行划分而执行分组,以便变得比阈值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基于部分正交矩阵R′的对角成分划分多个组,并对包含在所划分的各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来求出每个组的总流量,
所述处理部将所求得的每个组的总流量与预先确定的阈值进行比较,
在某组的总流量为阈值以上时,所述处理部对该组进一步进行划分来形成组,以便变得比阈值小,
在某组的总流量比阈值小时,所述处理部进一步将其他的一个或多个组、或者一个或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加入该组中而作为新的组,执行分组以使得该新的组的总流量比阈值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按照部分正交矩阵R′的行或者列的顺序,一个一个地选择远程无线单元而依次加入到组中,对该组内的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的总计进行加法运算,来求出每个组的总流量,在该总流量没有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的范围之内,将一个或者多个远程无线单元加入到组中,从而执行分组。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部基于相关矩阵R执行第一处理,该第一处理进行变换以使得对角元素为最大值的,被移至左上,
所述处理部执行第二处理,该第二处理考虑第i列,并且进行行的变换以使得第i+1行以后按照降序排列,
所述处理部执行第三处理,该第三处理考虑第i行,并且进行列的变换以使得第i+1列以后按照降序排列,
所述处理部执行第四处理,该第四处理将表示远程无线单元的行和/或列的对应关系的交换信息存储在存储器中,
所述处理部对所有的i列以及i行执行所述第一至第四处理,从而求得部分正交矩阵R′。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分组的执行以小时或天或星期或周或月为单位进行更新,更新期间在相应的远程无线单元的流量为零时进行。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相关矩阵R和/或控制信道的流量的总计Ti还进行基于遗忘平均的时间平均化。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部对在频域的接收信号xi,k(f)乘以参考信号或SRS ck(f)的复共轭,来求出传输路径估计信息,其中,i是远程无线单元的识别符,k是无线终端的识别符,
将得到的传输路径估计信息进行傅立叶逆变换而从频域返回到时域,并求得传输路径的延迟分布xi,k(τ),
根据得到的延迟分布xi,k(τ),选择超过阈值Thi,k的路径,并求出其功率的总和Si(k),
基于功率的总和,将一个终端作为目标,来求出归一化指标,所述归一化指标表示与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连接的终端对另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施加的干扰功率。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部,将与远程无线单元i连接的无线终端ki所发送的信号被其他远程无线单元接收时的接收功率Sj(ki),除以无线终端ki所发送的信号被远程无线单元i接收时的接收功率Si(ki),从而进行归一化,以使得对其他的远程无线单元施加大的干扰的终端的指标接近于1、而未施加干扰的终端的指标接近于0的值,并且求出表示所述干扰功率的归一化指标。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部基于表示所述干扰功率的归一化指标,
通过以下两个归一化指标总和之和,来计算表示2个远程无线单元间的干扰程度的指标Δi,j,这两个归一化指标总和中的一个是关于与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相连接的所有终端ki的表示所述干扰功率的归一化指标的总和,另一个是关于与其他远程无线单元相连接的终端kj的表示对一方的远程无线单元施加的干扰功率的归一化指标的总和,
求出将在多个远程无线单元间计算出的各指标Δi,j作为元素的相关矩阵R,
并将所求出的相关矩阵R送到所述处理部。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部在所有接收功率的总和上乘以预先确定的固定的系数来计算所述阈值Thi,k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同组的远程无线单元的下行帧结构中,在控制信道中即使是不同的远程无线单元也配置相同的控制信息,在共享信道中配置分别用于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及终端参考信号,
在不同组的远程无线单元的下行帧的结构中,在控制信道中配置不同的控制信息,在共享信道配置分别用于不同终端的用户数据及终端参考信号。
CN201010180928.4A 2009-05-14 2010-05-14 无线基站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28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17521A JP5135282B2 (ja) 2009-05-14 2009-05-14 無線基地局装置
JP117521/2009 2009-05-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902836A true CN101902836A (zh) 2010-12-01
CN101902836B CN101902836B (zh) 2014-04-30

Family

ID=43068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8092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02836B (zh) 2009-05-14 2010-05-14 无线基站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406145B2 (zh)
JP (1) JP5135282B2 (zh)
CN (1) CN101902836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69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信号样点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06803B1 (ko) * 2010-04-29 2016-03-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정보의 전송방법 및 기지국과, 제어정보의 수신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
EP3859996A1 (en) * 2010-08-11 2021-08-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605591A4 (en) * 2010-08-12 2016-08-24 Fujitsu Ltd COMMUNIC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CN103210593B (zh) * 2010-11-17 2015-04-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小区间干扰协调自组织网络的方法和装置
JP5487090B2 (ja) * 2010-12-03 2014-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信号処理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9491735B2 (en) * 2010-12-19 2016-11-0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of dynamically assigning a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bearer to a multicast channel
US8995400B2 (en) 2011-02-11 2015-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9426703B2 (en) * 2011-02-11 2016-08-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operation and operation of macro node and remote radio head deployments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US9544108B2 (en) 2011-02-11 2017-0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channel and interference estimations in macro/RRH system
US9054842B2 (en) 2011-02-14 2015-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RS (common reference signal) and CSI-RS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remote radio heads (RRHs)
CN102655677B (zh) 2011-03-02 2015-04-0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远端射频单元分簇方法
JP5689029B2 (ja) 2011-06-09 2015-03-2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分散アンテナ割当方法、基地局装置
JP5357216B2 (ja) * 2011-06-30 2013-1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方法、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
KR101410996B1 (ko) * 2011-08-16 2014-06-23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신호 처리 방법
US9112758B2 (en) * 2011-10-01 2015-08-18 Intel Corporation Remote radio unit (RRU) and base band unit (BBU)
JP5829474B2 (ja) * 2011-10-14 2015-12-09 Kddi株式会社 無線管理装置、無線管理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9276685B2 (en) * 2011-10-14 2016-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or facilitating simulcasting and de-simulcasting of downlink transmissions
US9312941B2 (en) 2011-10-14 2016-04-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dynamic simulcasting and de-simulcasting in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EP2595441B1 (en) * 2011-11-16 2014-07-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
US8553722B2 (en) * 2011-12-14 2013-10-08 Symbol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patially selectable communications using deconstructed and delayed data streams
US9288689B2 (en) 2012-04-18 2016-03-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figuration of wireless network cloud system based on density estimation
KR101465245B1 (ko) 2012-11-12 2014-11-26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디지털 신호 처리 장치 및 그 시스템에서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GB2509749A (en) * 2013-01-11 2014-07-16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configuration of measuring reporting via mobile relays
JP6337901B2 (ja) * 2013-09-26 2018-06-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リソース割り当て方法
WO2015099586A1 (en) * 2013-12-27 2015-07-0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ly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EP3089389A4 (en) * 2014-02-06 2017-08-09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229554A4 (en) * 2014-12-05 2017-11-22 Ntt Docomo, Inc. Wireless base station, master-station device, slave-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EP3360266A1 (en) * 2015-10-08 2018-08-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ombining uplink radio signals
CN107222250B (zh) * 2016-03-21 202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KR101806173B1 (ko) 2016-04-29 2017-12-07 주식회사 케이엠더블유 Mimo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안테나 분산 시스템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39026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n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47174A (zh) * 2007-01-22 2008-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中利用协作中继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273548A (zh) * 2006-06-20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mimo-ofdm系统中降低反馈信息开销的方法
CN101346902A (zh) * 2005-09-22 2009-01-14 坎特雷勒电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移动无线系统中选择最佳数量的用户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05227A (ja) 1995-01-24 1996-08-09 Fujitsu Lt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4547221B2 (ja) * 2004-09-27 2010-09-2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基地局装置
KR101257066B1 (ko) * 2005-09-06 2013-04-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화 셀룰러 시스템에서 셀 간 간섭완화를 위한 하향 링크의 자원 분할, 할당 방법 및 송수신방법
WO2007091908A1 (en) * 2006-02-06 2007-08-16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ressing co-channel interference
JP2007235647A (ja) 2006-03-02 2007-09-13 Kansai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910178B1 (ko) * 2007-09-05 2009-07-30 재단법인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재단 다중 사용자 다중 송수신 안테나 장치 및 그 방법
JP4988492B2 (ja) * 2007-09-21 2012-08-01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光伝送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6902A (zh) * 2005-09-22 2009-01-14 坎特雷勒电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在移动无线系统中选择最佳数量的用户的方法
CN101273548A (zh) * 2006-06-20 2008-09-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预编码mimo-ofdm系统中降低反馈信息开销的方法
WO2008039026A1 (en) * 2006-09-29 2008-04-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estim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n ofd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47174A (zh) * 2007-01-22 2008-08-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网络中利用协作中继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2369A (zh) * 2013-12-06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信号样点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02369B (zh) * 2013-12-06 2019-10-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信号样点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5135282B2 (ja) 2013-02-06
CN101902836B (zh) 2014-04-30
JP2010268192A (ja) 2010-11-25
US8406145B2 (en) 2013-03-26
US20100290413A1 (en) 2010-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2836A (zh) 无线基站装置
JP4975885B2 (ja) モバイル・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でビーム・フォーミング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KR101752921B1 (ko) 다중 셀 협력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229443B2 (en) Method of combined user and coordination pattern scheduling over varying antenna and base-station coordination patterns in a multi-cell environment
CN102160446B (zh) 支持网络范围的上行链路多入多出无线通信的架构
CN103430612B (zh) 用于控制无线馈线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12832B (zh) 利用协调天线阵列增强基站性能的系统和方法
CN103548408B (zh) 用于控制无线馈线网络的设备和方法
KR20100062368A (ko) 협력 기지국 클러스터를 이용한 기지국 협력 기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EP2878151B1 (en)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EP3804436B1 (en) Sdma carrier sharing
CN104009784A (zh) 用于下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基准信号传输方法
CN103299671A (zh) 具有重构能力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多点协同(CoMP)发射/接收方法
US2015036595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alable load balancing across wireless heterogeneous mimo networks
KR101280854B1 (ko) Mimo 시스템에서의 다중―셀 협력 통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WO2010019610A1 (en) A variable coordination pattern approach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in multi-cell or multi-antenna environments
CN105340325A (zh) 对云无线接入网中的中继器的伺机激活
EP1942591A2 (en) Methods for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and prediction
Mauricio et al. A low complexity solution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DMA grouping in massive MIMO systems
CN102300326B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调度方法和基站
Ramos-Cantor et al. Centralized coordinated scheduling in LTE-Advanced networks
US20110110414A1 (en) Multicellula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in a decentralized network
Li et al. Selective uplink training for massive MIMO systems
US9357529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ceição et al. Joint Spectral and Power Efficiency Optimization in Uplink Radio Strip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30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